三年级品德与生活和语文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0一三年春季学期县统考二年级品德与生活
质量分析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第一题是填空题,学生出错的较多,失分率在60%左右。

出错是因为大部分学生没有理解题意,少部分学生因为粗心造成了不该出现的错误,倘若他们能够仔细阅读题目,就不会出现如此多的错误。

有个别学生不会书写,想得到,写不出来。

二、我会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每小题3分,共18分)
第二题是选择题,这道题得分率比较高,正确率在70%以上,失分原因是极个别的孩子粗心大意,不够仔细,没在用序号填写,而直接写上答案。

三、我能判断。

(把你认为正确的做法在图下面的()里打上√,错误的做法在图下面的()里打上×。

每小题3分,共24分)第三题是看图判断,这道题正确率在75%以上,出错是因为学生对图观察不到位,答案书写不规范,又有勾又有叉,造成改卷老师难以判断,造成丢分。

四、我会连线。

(20分)
这道题失分比较多,部分学生失分原因是因为不能理解题意,答非所问,也有学生是因为不能用正确的语言组织句子,部分学生用拼音代替,且拼音都有错误
二0一三年春季学期县统测二年级语文
质量分析
一、基础园地我能行。

(共9小题,75分)
第一题是基础知识题,学生出错的较多,75分的总分得分在50分以上的只占50%左右。

出错集中在第1小题答案是按拼音排列。

大部分学生没有理解题意,以为是按音序排列。

而此小小的变化给孩子一个措手不及。

其实,从另一方面说,也正是由于孩子的粗心造成了不该出现的错误,倘若他们能够仔细阅读题目,就不会出现如此多的错误。

二、读下面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13分)
这道题总分13分,本题很少有孩子出错,正确率在70%以上,失分原因是极个别的孩子粗心大意,不够仔细。

三、口语交际(不会写的字写拼音,4分)
这道题总分4分,正确率在50%以上,出错是因为学生不理解题意,使得不能正确书写汉字。

四、我会写话(不会写的字写拼音,8分)
这道题总分8分,大部分学生在5分左右,学生失分原因是因为观察不仔细,不能用正确的语言组织句子,部分学生用拼音代替,且拼音都有错误。

二0一三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三年级语文
质量分析
一、我积累,我能行。

(共7个小题,58分)
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得满分的全班只有二人,大部分学生都在30至50分之间,主要是基础知识掌握不太牢固,应多加巩固,以便今后学生把所学知识掌握牢固,并能综合运用。

二、读下面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25分)
在阅读中学生大部分能分析理解,在短文中的字词也能运用,学生在阅读中基本能过关,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得分都在20分左右,但也不能掉以轻松,要继续巩固,加大学生在阅读中得理解与运用。

三、口语交际。

(5分)
该大题得满分的有10多人,根据学生答题情况来看,主要是在平时的口语交际没有训练到位,导致了学生有些不会写或乱写。

所以,丢分的人稍多一些。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口语交际的培养及训练。

四、习作。

(12分)
本题全班没有一人得满分,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大部分学生没有认真读题目,导致在写作中出现离题,根据大纲的要求本题的难度也大了,学生不能顺利完成。

二0一三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三年级品德与生活
质量分析
一、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在全班的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本题得满分的有20多人,但总体感觉是大部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不牢固,不会背诵和应用.导致部分学生填空是乱填.
二、我会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每小题2分,共20分)
本题有十个小题,得满分比上一题的人数稍多一些.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在掌握知识情况的应用,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有部分是在没有准确理解的基础去选的,所以导致了得分率低.
三、我能判断。

(把你认为正确的做法在图下面的()里打上√,错误的做法在图下面的()里打上×。

每小题2分,共30分)本大题得满分的只有几人,从整体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牢固,对该题很模糊,在答题时拿不主意抱着碰的态度, 该题的得分情况不是那么令人满意.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对课本的所学知识要掌握牢固,以便应用.
四、把相关联的用线连起来。

(10分)
本题是在平时的生活中接触的,全班学生大部分得满分,该题对学生来说考得比较适中.
五、解答(16分)
本题得满分的没有,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大部分学生对平时所学知识没有认真巩固,在答题时东拉西扯的,有些学生答的是文不对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