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文6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 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
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姿态要思考是否谦恭;说话 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做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 该向别人询问;气愤的时候,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见到得到某种东西时,要思考 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3.崇仁立德。他坚持“以德立人,崇实务本”。子贡和范蠡都因货殖发财而名扬于世,他 们交往富者,同时也抚恤贫者。
4.义利兼顾。敢为人先,把握商道规律,义中取利的正确义利观和适应市场的能力,达到 了“义利双赢”的经商最高境界。
选文4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 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选文7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 比。”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无可无不可,一切按照义 去做。”
选文8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 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译文】 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认为义是至高无上的,君
选文5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 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 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文】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有智慧,像孟公绰 那样清心寡欲,像卞庄子勇敢,像冉求那样有才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 以算是一个完美无缺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美无缺的人哪里一定要这样呢? 看到利益就想到道义,看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却不忘平生的诺言, (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成为强盗。”
选文9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 忧也。”
【译文】 孔子说:“不培养品德,不讲习学问,听到了合符义的事不能去
做,自己身上不好的东西不能改正,这是我的担忧啊。”
选文10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 孔子说:“不是自己祖先的鬼却去祭祀的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合乎义的事,
【译文】 孔子说:“吃粗糙的饭食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儒商楷 模
儒商,即信守儒家思想的商人。孔子开创了儒学,其门下“七十子徒,赐最为饶益”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可见在中国历史上,既是学者同时又是富翁的,当首推子贡。
担任。如果富贵不正当地求得,那我就顺从自己喜欢的(道义)。”
选文2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 “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 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译文】 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先生他不说、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
小结
1·对于富贵的取得要符合道义,对于君子人格的完善也要按照道义的要求来办事, 对于勇敢,不能只勇而无义,否则就会出乱,出盗。 2·义,是最高道德的一种形式,而义则是通过礼来实现。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 是义,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它们都是实现仁 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讨论 要求:请在讨论区回复“自己的列举的事例”。
1.追求和谐。在处理生意合作关系上,他遵循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互相尊 重,平等相处。
2.诚信为本。《论语》多处记载子贡与孔子探讨“信”的问题。他深知“信”乃立足之本, 没有了“信”,一切都不可能存在,极力奉行“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使他在 经商中赢得了很好的信誉,立于不败之地。
思考:在物质高度发达的今天,孔子的观念还有存在 的价值吗?
见利忘义的企 业
见利忘义的企 业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 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 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 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康德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固学案解读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译文】 孔子说:“富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如果)不以正当的方法得到它 们,就不接受;贫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们, 就不会摆脱。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到哪里去成就君子名声呢?君子不会在一 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紧迫仓促的时刻也一定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 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却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讨论
要求:请在讨论区回复“自己的列举的事例”。
本课是集中阐述“义”的相关问题。为了很好的说明问题,孔子都涉及了 哪些与“义”有关的问题?试加以概述。
明确: 10章节可分为三大类:
一是义与富贵---1 3 4则; 二是义与君子(人格)---2 5 6 7 9则; 三是义与勇敢---8 10则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义”和“利”
在《论语》中, “仁”是内心思想, “义”是符合“仁”的行为。“仁”和 “义”有时可以互通。“富贵”简称为 “利”。“仁义”和“富贵”的关系也是 孔子多次论述的。
选文1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 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 孔子说:“财富如果能正当地求得,即使是执鞭的下等差役,我也愿意
吗?”公明贾回答道:“把这事告诉你的人说错了。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 别人不厌恶他说话;高兴的时候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道义的时候 才取(财物),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财物)。”孔子说:“是这样吗,难道真 是这样吗?
选文3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A.疏(shū)食
曲肱(ɡōnɡ)
不处(chù)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