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培训学习⼼得体会
教育培训学习⼼得体会(通⽤15篇)
有了⼀些收获以后,不妨将其写成⼀篇⼼得体会,让⾃⼰铭记于⼼,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法。

那么⼼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编帮⼤家整理的教育培训学习⼼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教育培训学习⼼得体会1
我认真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教师培训,教师精英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次次的感悟中更进⼀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向和⽬标,并反思了以往⼯作中的不⾜,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

下⾯谈谈我对本次学习的⼼得。

教师素有“塑造⼈类灵魂的⼯程师”之美誉。

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较渊博的知识,更要有⾼尚的道德和崇⾼的精神境界。

教师应当成为学⽣的表率,成为学⽣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明的楷模。

为此,教师要时刻谨记不断提⾼⾃⾝的道德修养,展现⾃⾝的⼈格魅⼒。

热爱祖国,献⾝教育事业,是教师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

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教育⼤发展的今天,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计较个⼈得失,发扬“红烛”精神,⽢做“⼈梯”,安于“粉笔⽣涯”,以“捧着⼀颗⼼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尚情怀,献⾝教育,鞠躬尽瘁。

相反,如果教师不热爱⾃⼰的事业,“⾝在曹营⼼在汉”,必定不能把⼯作做好。

热爱学⽣,诲⼈不倦是教师履⾏教育义务的传统美德,是衡量教师道德⽔平⾼低的主要标志。

每⼀个学⽣,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爱,师爱是⼀种巨⼤的教育⼒量。

它能使学⽣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产⽣愉快的情绪,从⽽激励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了解学⽣和关⼼学⽣,是热爱学⽣的起点。

教师仅仅把功课教好是不够的,还要多关⼼学⽣的健康成长,为学⽣的⼀⽣着想,从思想上、学习上、⽣活上全⾯了解学⽣,关⼼学⽣,爱护学⽣,因势利导地进⾏有针对性的教育。

热爱学⽣还要尊重和信任学⽣。

教师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学⽣的⼈格,尊重学⽣的感情,允许学⽣独⽴思考,切不可刺伤学⽣的⾃尊⼼。

在⽇常的教育教学⼯作中,认真评价学⽣的⾏为,和善平等地对待学⽣,绝不能为了树⽴⾃⼰的威信⽽对学⽣采⽤体罚、讽刺、挖苦等侮辱⼈格的做法。

当学⽣进步时,教师不要吝惜⾃⼰的赞美之辞;当学⽣犯错或退步时,教师也不要任⾃⼰的批评侮辱之话泛滥。

多⼀点微笑,多⼀点赞美,多⼀点信任,你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以⾝⽴教,为⼈师表,才能有⼒地说服学⽣,感染学⽣。

⽆数经验证明,⾝教重于⾔
教,“不能正其⾝,如正⼈何?”“其⾝正,不令⽽⾏;其⾝不正,虽令不从。

”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做到的,⾃⼰必须先做到,给学⽣树⽴好榜样;凡是要求学⽣不做的事情,⾃⼰本⾝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留下坏的影响。

教师要以⾃⼰的良好道德⾔⾏来教育和感化学⽣。

诚实正直,勤奋好学,礼貌待⼈,是教师以⾝作则,为⼈师表的具体体现。

如果教师缺乏坚定正确的政治⽅向,没有远⼤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败。

教师要教育学⽣勤奋刻苦,好学进去,⾃⼰必须勤奋好学,⼴学博览,精益求精。

教师在⽇常教学中,要⽤⽂雅和亲切的语⾔启迪学⽣的⼼灵,陶冶学⽣的情操,以⾃⼰的模范⾏为,影响教育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类正在进⼊信息社会。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化速度⼤⼤加快,学习就成了当今⼈类⽣存和发展的重要⼿段。

教师终⾝学习,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我提升的需要。

“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学到⽼”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学习观。

教师要善于从教育实践中汲取能量和资源;善于在任何时间向任何⼈学习,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和学⽣分享知识;善于和同事交流,扩⼤视野,促进⾃⾝专业成长。

教师终⾝学习已成为全球教育改⾰的突破⼝。

要促进⾃⾝专业化成长,教师就要具有终⾝学习的理念,拥有⾃主学习、⾃我学习的观点。

因为终⾝学习已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存⽅式,那种“⼀朝学成⽽受⽤终⾝”的观点已经过时,⼈们再也不能只通过⼀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辈⼦享⽤的知识技能。

只有主动去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才会使⾃⼰重视终⾝受益。

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师⾝上。

时代在变,对⼈才的要求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终⾝学习对⾃⾝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觉地树⽴终⾝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

⾸先要加强政治思想⽅⾯的学习。

我国素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的原则,教师⾸先要以德育⼈。

教育思想、教育观点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关重要,正确的教育观可以造就⼈才,错误的教育思想则会摧残⼈才。

教师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质、教育观、世界观和⼈⾝观对学⽣起直接影响作⽤。

其次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课程⾛向综合化是基础教育改⾰的⼤⽅向。

我⾝为⼀名中青年教师,⼜奋⽃在课程改⾰实验的最前沿,更应当树⽴终⾝学习的意识。

⽆论是教育家,还是中外名师,他们都具备较深的⽂化底蕴,这与经常学习是分不开的。

随着课改如⽕如荼的展开,我们教师要有⼀种强烈的资源意识,克服“⼀⽀粉笔教下去,⼀本教案讲过来”的⼈⽣惰性,⾃觉拓展⾃⼰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结构,以便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知识的更新换代让我们的学⽣接触了更多的新⽣事物,⼴阔的课内课外学习资源为他们知识的积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传授了。

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不学习怎么可以,怎么能胜任更多的教育教学⼯作?⽣活是⼀个⼴阔的学习的课堂,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为了使⾃⼰不被社会所淘汰,只有加紧学习的步伐!⼀个优秀教师应该抓紧⼀切时间增加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格魅⼒来感染学⽣,和学⽣共同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改⾰,当今的形势向每⼀位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今后的⼯作中,我将树⽴终⾝学习的观点,在师⼀⽇,便不可荒废半⽇。

通过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的才⼲,适应当今教育改⾰的新形势。

为了⽆愧于教师这⼀职业,也为了实现⾃⼰⼼中的理想信念,今后的⼯作中,我定会更加努⼒,加强学习,提⾼素质,完善⾃⼰,书写出灿烂美好的未来。

教育培训学习⼼得体会2
20xx年开始我参加了远程教育技术培训起,给我的体会很深,我的教育技术能⼒得到了很⼤提⾼。

随着信息技术逐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得以⼴泛应⽤,我越来越感到⾃⼰懂得太少,掌握的知识不⾜。

作为⼀名教育战线的中青年教师,此次有幸参加了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学习,这是⼀次很好的机会,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我⼀直怀着饱满的热情,认真学习,⼤胆实践,在学习之余还不时提醒同事抓紧时间,和他们交流学习体会,所以彼此的教育技术能⼒进步很快。

参加这次培训我的⼼得体会总结如下:
1、提⾼了教育信息技术的素养 “学⾼为师,⾝正为范”第⼀天的远程教育培训就让我感觉到:做为⼀名教师要做的还远远不只这些,教师的教学是⼀门科学,需要研究。

教育信息技术也是⼀门科学,更要研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教育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对教师来说是⼀个新问题,特别是中⽼年教师。

信息技术使⽼师⾯临着如何成长,如何应对的问题。

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学会把信息技术应⽤在学科教学中能使⾃⼰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学⽣明⽩易懂,特别是思维导图让教学过程更明朗化,为我的教学增添了光彩,使我对课程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有了新的认识。

2、提⾼了专业知识⽔平这次给我们培训的⽼师,他们的教学经验,专业知识⽔平,敬业精神都是⼀等⼀的。

经过他们耐⼼细致的讲解,让我认识到学⽆⽌尽,⾃⼰的专业知识、学科理论等⽔平还有待于不断地提⾼。

培训所学到的东西,要在今后的教学⽣活中不断地复习、巩固、运⽤。

真正的把教学和教育信息技术整合,融会贯通。

3、教育理念不断得到更新通过学习,使我逐步更新了远程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在教学活动中更能如鱼得⽔、调整⾃⾝的⾓⾊和教学⽅式、⽅法,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贯穿到班级管理中。

在培训期间,⽼师们组织我们分⼩组研讨优秀的教育教学课例、教学设计、课题研究等,使我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教育教学的能⼒和⽔平。

也使我们发现了⾃⼰在教育教学中需解决的根本的问题,发现了各⾃在教育教学中的差距与不⾜。

4、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得更为系统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远程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法掌握得更加系统,使我感到⽐原来站得⾼了,看得远了,有⼀种“天更蓝、地更绿、⽔更清”的感觉。

短暂的30多天学习,培训⽼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是得益最多的,他们使我对⼀些教育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教学理论的认识更加明晰;对开展教研活动的⽅式更加明确;对投⾝教育改⾰的激情更加充沛。

通过学习,我⾸先是更新了观念: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

它是“以解决问题为⽬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

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的过程。

努⼒研究⾃⼰,其⽬的就是为了提⾼⾃⼰、发展⾃⼰、更新⾃⼰。

教师是学⽣成长的守护⼈。

他将教师⾓⾊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

教师⾸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且要向学⽣学习。

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

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

教育⽆⼩事。

⼀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个孩⼦的⼀⽣。

⼀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复⼀⽇的教学⽣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体现着⾼尚情操的教育细节。

学⽣是具有极⼤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发展能⼒充满创造⼒的⽣命体。

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觉,在于给⼼灵以向真、善、美⽅向发展的引⼒和空间。

就⼈格⽽⾔,⽆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

教师和学⽣不但在⼈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
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师要⽤⾃⼰的⾏动去感染学⽣,要⽤⾃⼰的⾔语去打动学⽣,把⾃⼰对⼈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间产⽣⼼灵的共鸣。

学⽣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才乐于听从⽼师的教诲。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与学⽣通过交流达到⼼与⼼的沟通。

教师的语⾔要有魅⼒,要富有⼈情味、趣味,同时⼜要富有理性。

这样的语⾔才能让学⽣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的。

暖⼈话语,滋润⼼⽥。

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拉近师⽣的距离。

教师对学⽣还要有⼀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有度,更要严⽽有理。

除了更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来很好的贯彻和应⽤它们。

这个过程也是⼀个⾃我发现和⾃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份持久的热情,⼀份对教育、对学⽣、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有⼈说,教师是春蚕,是蜡烛,是航标灯,是导航员。

⽽我要说,教师就象⼀棵枝繁叶茂的⼤树,需要吸收多⽅⾯的营养:有科学的教育思想,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符合时代特点的教育⾔论,有⼴博的学识,有令⼈佩服的教学艺术,有较强的⼈格魅⼒,有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

为了达到这⼀⽬标,我始终在做着⼀个“好学⽣”。

多年来,在教学⼯作的同时,我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这股春风吹来之后,我更感觉到如鱼得⽔,反复翻阅新课标,领会其中的真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

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我都积极参加。

“教师应有⼀种苦读,苦学的精神。

”苦读、苦学应该是教师的“天性”。

学习研究新课标新课程,让我有了⽅向从学习中我懂的了 “三⼈⾏必有我师焉”的道理。

我在不断的学习,也在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探索,从教材、教参、课程标准中去触摸新课改的灵魂,准确把握教学的尺度。

研究中考题体会其中蕴涵着的教学思想,教学⽅法。

在同⾏⾝上学到的好⽅法也及时去应⽤。

我和学⽣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我想,所谓的教学相长就是这个意思吧!如此种种,我在做“好学⽣”的基础上,也在努⼒的做好教师。

做“好学⽣”是磨练我的重要历程;⽽做⼀名好教师是我的终极⽬标。

总之,继续教育学习的收获是⾮常丰富,它引发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

然⽽,憧憬未来,我知道前⽅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毕竟这些思考和理论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和运⽤,并最终将其转化为⾃⾝的东西,我想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达到培训的⽬的。

教育培训学习⼼得体会3
为期⼀周的培训,是⼀次难得的充电机会,由衷感谢领导为我们搭建了⼀个很好的学习提⾼的平台。

活动中主要安排有⾻⼲教师⽰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中⼩学班主任⼯作论坛及校长论坛、教育技术电⼦⽩板使⽤培训。

教师的成长历程和教师的职业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培训和再学习,这是教师⾃⾝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

下⾯谈谈我对本次学习的⼼得。

在前三天的培训中,先后有幸听到三位优秀⾻⼲教师上的三节精彩的⽰范课和三位优秀班主任论坛深受启发,更有幸聆听了庆阳市团结⼩学优秀班主任张秀英以“⽤⼼做教育、做真教育”为题的讲座。

讲座中张⽼师结合⼗⼏年的班主任⼯作及⼩学数学教学⽣涯,深⼊浅出的讲解、风趣幽默的事例,让我如临其境。

讲座中提出的⼀些指导策略和管理班级⽅法更是让我受益匪浅。

使我深深地感到教学是⼀门学问,它不是⼀朝⼀⼣就能学会,就能融会贯通的,⽽是需要⾃⼰的认真钻研和⽇积⽉累⽽成的。

⽽如何成为⼀名好⽼师,然后变成⼀名名师,就是我⽬前所⾯临的问题。

从这次的培训中,我学到了⼀些前辈们的先进经验,明⽩了⼀些道理,使我明⽩教师这个职业的沉重份量,对我⽇后的教育⼯作⼜很⼤的意义。

张⽼师的讲座,让我感到⾃⼰还停留在经验型教师的层⾯上,让我看到⾃⼰虽然有执着的⼯作信念,但教学的反思是及其不够的,美国⼼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如果⼀个教师仅仅满⾜于获得经验⽽不对经验进⾏深⼊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年⼯作的20次重复;这样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个新⼿型教师的⽔准上。

充分说明了总结⾃⼰的教育,思考⾃⼰的教育⾏为之重要。

董校长的讲话更让我获益颇多,他结合⾃⼰的读书经历,以问题为导引,注重现场互动,风趣幽默⽽不失主题庄重,热情洋溢⽽⼜能丝丝⼊扣,让⼴⼤⽼师如沐春风、如临胜境。

他倡导⽼师要与书为友,与经典为友,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种“幸福的⽣活⽅式”。

他指出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教师要找准⾃⼰的⼈⽣价值,要安⾝⽴命,安贫乐道,享受教书育⼈这⼀光荣⽽伟⼤的使命。

总之,通过本次培训,使我对终⾝学习,提⾼⾃⾝能⼒有了新的理解。

终⾝学习,我们不仅要提升⾃⾝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更多⽅⾯,如教育学、⼼理学、课程改⾰理念等等。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做事与⼈际交往。

教师从事的是和⼈打交道的⼯作,如果能善于观察、研究、思考;处理好与学⽣、家长、同事之间的关系,那么相对来说,⼯作起来就会更得⼼应⼿。

我还体会到作为⼀名教师,⾸先要让学⽣喜欢你,喜欢听你的课,进⽽喜欢听你的指导。

这就要求个⼈魅⼒不断提升,在积累经验中获得⼀种平和优雅的⼼境,在和学⽣相处的过程中获得学⽣的信赖。

书是最好的⽼师,多读书,提升⾃⼰,在实践中反思⾃我,做⼀位优秀的⼈民教师。

新的起点需要新的奋⽃,新的奋⽃需要旗帜作为引导,这次培训就是⼀⾯很好的旗帜,在思想、⾏动和实践⼯作上给了我切实的指导和⿎励。

让我有了明确的定位、坚定的信念、奉献的精神、良好的⼼态、⾼度的责任⼼、热爱学⽣的⾏动、进取的意识并且不断地规范⾃⼰的⾏为,做⼀名真正合格的教师。

教育培训学习⼼得体会4
我有幸和我县其他兄弟学校的5位同仁⼀起参加了xx第⼆期“家庭教育指导师”⾼级培训班的培训学习。

接触了不少家庭教育⽅⾯的专家、领导,聆听了他们对家庭教育的独特见地。

9天学习,虽然时间不算太长,但收获很⼤。

具体汇报如下:
⼀、时间安排紧凑
5⽇下午我们到宾馆报道、安顿好住处,拿到学习考察指南⼀看,9天时间,除了中间复习⼀天,从8⽉6⽇早上9:00开始都是⼀坐⼀天,上下午都满满的。

上午9:00到12:00,下午14:00到17:00,晚上18:00到21:00。

有3个晚上都有
课,8⽉13⽇晚上考试。

⼆、培训内容丰富
9天时间,培训学习的内容⾮常丰富,有专家报告,学员分享,师⽣互动,还有学习检测。

专家们通过⼤量的案例分析、师⽣互动、现场答疑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法,给我们每位学员⽣动祥实难忘的⼀节节课,使我们对家庭教育有了更进⼀步的认识。

学习结束还进⾏了严格的考试,既检验了学习效果,⼜对学习过程是⼀个有⼒的促进。

⾸先,为我们讲课的是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刚⽼师。

他给我们培训的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家庭教育。

⾸先让⼤家明⽩家庭是⼈⽣的第⼀所学校,1—7岁也许不到⼈⽣的10%,却决定了⼈⽣的70%。

中国的教育颠倒,应把重点放在幼⼉教育,⼒争⼀开始就让孩⼦把⼀切做对。

忽视了家长教育,将会使我们的教育事业问题丛⽣:在这⾥他给我们讲了⼀个关于“四⼤名爹”的事件。

⽹上有⼀⾸歌叫星爹罩⼉去战⽃是说李双江的⼉⼦打⼈的事件。

其次是当前的家庭教育问题:
1、体制:有权的不管,管的没权。

2、市场之乱:急功近利,误⼈⼦弟。

3、家长之愚:笃信有⽂凭就有⼀切。

家庭教育成为各国关注的教育热点,家长教育对学校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晚上是学员分享,每个县为⼀个代表队,我们县和华亭是⼀个队,要求选⼀名队长,队秘,要有队名、队歌、⼝号,学员做⾃我介绍。

半⼩时准备,各队都展现了⾃⼰的特点,并且学习热情很⾼。

接着,著名青少年教育⼯作者,教育专家周慧玲⽼师给我们讲的是“既要耕好事业的⽥,⼜要育好⾃家的园”。

教师的困惑是:我能教好书,为什么育不好⼦?我搞学校管理轻车熟路、得⼼应⼿,为什么搞家庭管理束⼿⽆策?在这⾥主要分了三部分来讲:
第⼀部分,为什么教师能种好事业的⽥,却育不好⾃家的园?主要表现在教育的对象不同、教育内容的差异、对受教育者的态度⽅法不同、评价标准不同、教育主体的缺失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和错位,致使部分教师能种好事业的⽥,却育不好⾃家的园。

第⼆部分,为什么既要耕好事业的⽥,⼜要育好⾃家的园?耕好事业的⽥是教师的职业责任,育好⾃家的园是教师的家庭责任,职业责任、家庭责任都是教师的社会责任。

第三部分,如何既能耕好事业的⽥,⼜能育好⾃家的园?“慎于初始、禁于未发”,⽗母爱孩⼦的⽬的是为了分离,⽗母不要把⾃⼰的脑袋长在孩⼦的脖⼦上。

出门是⽼师,在家是爹娘——注意⾃⼰的⾓⾊转换。

善待、看重捣蛋的孩⼦,好孩⼦是为国家教的,捣蛋的孩⼦来创造我们的家乡,让孩⼦顺势成才。

教师⽗母如何与孩⼦的⽼师沟通?把责任往⾃⾝揽——教孩⼦内归因。

在外⼈⾯前为孩⼦的过失承担责任,回到家⾥让孩⼦为⾃⼰的过失承担责任。

分清孩⼦是撒谎还是想象。

哲⼈说,两⽚云只有在相同的⾼度才能撞击出⾬来。

教师要具备这样的智慧:有和⾃⼰的孩⼦与学⽣在任何⾼度相遇的能⼒,互相撞击出⾬来,形成⽢霖,彼此滋润对⽅的⼼灵。

后来,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演讲学会理事黎陆昕⽼师介绍了⼝才艺术——演讲的技巧。

⼝才是⽤有声语⾔解决实际问题的⼀种能⼒。

衡量⼝才⽔平的标准是:思维的宽度、思维的⾓度及思维的深度。

教授⼴博的知识,抑扬顿挫的语调,幽默⽽犀利的语⾔,让我们⼤开眼界。

接下来的两天,教育学硕⼠,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凤华主要讲了孩⼦⼼理发展关键期和培养孩⼦良好习惯两⽅⾯内容。

⼉童成长关键期从胎教、婴⼉的社会适应期、孩⼦的出⽣⽅法、婴⼉的智⼒开发、幼⼉期、⼩学⽣的发展和教育及青春期孩⼦的⾏为表现⼏⽅⾯做了分析介绍。

幼升⼩⼊学适应期,师⽣关系是家校关系的缩影。

所以⼀个家长在孩⼦⾯前诋毁⼀个⽼师让孩⼦失去⼀门学科;诋毁⼀所学校让孩⼦失去学习的动⼒;诋毁社会,孩⼦将失去⽣活的希望。

家庭教育指导之——学习习惯辅导,⾸先讲到教育的误区是要求多与具体指导、指责多于赏识、“落井下⽯”多于“雪中送炭”、“警察罚教师写100遍交通规则”的启⽰。

培养孩⼦良好习惯包括学习习惯、注意习惯、⽣活习惯。

最后两天,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曹萍关于实施成功家庭教育的基础和关键做了⽣动的讲解。

课堂上专家和学员们进⾏了现场互动、情境演⽰、案例分析、经验交流。

最后介绍了婚姻是——为满⾜亲密与爱的需求。

婚姻是最难的关系却⼜是最近的关系,同时也是最脆弱的关系。

亲⼦关系,其教育⽅式是冷漠、讲理、惩罚、讨好。

常⽤的沟通⽅式指责、唠叨、威胁、⽐较、主观(这些都是错误的)。

要想有听的效果,只有改变说的⽅式;直接谈的不要经由第三者;效果⽐道理更重要;任何⼈都想向有⼒量的⼈靠近。

给我们分享了帮助他⼈⾛出⼼理阴霾的⽅法与过程。

多年的研究,使这些⾛在全国最前沿的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论与⽅法,熟记于⼼,课上,他们旁征博
引,⼝若悬河,将枯燥的理论与活⽣⽣的案例相结合,讲起课来⼀个半⼩时竟然不会停顿。

⽼师们听的⼊了神,不住地点头称是,课堂上响起经久不息的发⾃内⼼的掌声。

这次培训,让我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增加了家庭教育⽅⾯的知识,转变了⾃⼰对教育学⽣的⼀些⽚⾯的看法和观念,对孩⼦成长有了更客观理性的认识。

家庭教育指导师,就是这样⼀个职业,他要求你懂爱,会爱,传播爱。

⼈的成长过程是⼀⽣的。

在每⼀个阶段,不管是孩提,童年,幼年,青年,甚⾄⽼年。

也许是⼀本书,也许是⼀个⼈,也许是不经意的⼀句话,也许是⼀次刻⾻铭⼼的经历,他都会让你成长。

⼏天来的学习和专家们的指导点拨,深刻的认识到指导并做好家庭教育⼯作,从⼤的⽅⾯将利国利民,⼩的⽅⾯讲有利于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作,家校合作共同做好孩⼦教育⼯作,使每⼀名学⽣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学习感悟颇多
作为⼀名教育⼯作者,我对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以及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更为清晰。

家庭教育是基础性的教育,是对孩⼦的初加⼯,学校教育是主体性的教育,对孩⼦是具有⼀定延续性的深加⼯,社会教育其实就是⼈⽂性教育,具有拓展性、检验性、环境性的特征。

家庭教育决定着学校教育的起点和⽔平,决定着社会教育的基础和发展趋势。

因此⼀个学校想把教育教学质量搞上去,⾸要的抓⼿应该是家庭教育,对学校来说,这才是真正的起跑线。

没有问题的孩⼦,更没有问题的家长,出现问题孩⼦主要是看孩⼦的⾼度、⾓度出了问题。

改变家长看孩⼦的⾼度和⾓度,更需要学校重视家庭教育,并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想⽅设法去引导和帮助每⼀位家长。

教育培训学习⼼得体会5
在我们的仔细聆听中,我们期盼已久的培训学习在我们的恋恋不舍中敲响了结尾的钟声。

对于这⼏天的培训课程,我想我只能⽤受益匪浅这四个字来形容了。

教师们的博⽂⼴识、⽣动讲解、精彩案例⽆不在我的脑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只恨⾃我才疏学浅、⽂笔糟糕,不能够将所有的感触都透过⽂字显然于纸上。

可是我还是尽⼒绞尽脑汁,以祈求能将培训完后⼼中所想所获能表达出来。

此次精彩的培训学习主要⼼得有以下⼏个⽅⾯:
⼀、让⾃我更加了解涟钢,了解炼钢的⼯艺过程,了解涟钢的规模和组织结构。

想来⾃我真的就应感到惭愧,虽然在涟钢长⼤,却还真的不是很了解涟钢。

对涟钢的建⼚历史,产量,规模,所经历的种种,以⾄于钢铁的铸造过程,我都是⼀知半解。

透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最终明⽩了涟钢⽼⼀辈⼯⼈既然是将1958年的年产5万吨的⼩钢铁⼚发展到此刻的450万吨(不含集团其他公司)的⼤型钢铁⼚,历经50年不衰,并且还在蓬勃发展,并多次获得了不少全国性奖项。

并且还明⽩了炼钢的⼯艺过程,明⽩了炼钢最开始是从焦化、烧结开始,经历了不少中⼼环节,克服不少困难,最终透过轧钢⼚将我们需要的钢材制造出来。

并明⽩了涟钢有着⽐较复杂的组织结构,让我们⼀时⼀下消化不了,可是我想这个在我们以后的⼯作中很快会清楚的,为了我们能更好在涟钢发展,我想我们也就应主动的去了解这些的。

⼆、了解了更多的⽣产安全、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的知识。

这次培训学习,花了很⼤⼀部分时间去学习⽣产安全、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的知识,因为安全是⼈们⼗分重视的东西,⼈们通常会把安全放在⾸位,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安全第⼀。

虽然平时我们也学习过⼀些安全⽅⾯的东西,并参加过消防演习等活动,但并没有这么系统的,并联系我们以后的⼯作岗位进⾏培训过。

透过这次培训学习,了解了涟钢的诸多会发⽣不安全事故的因素,甚⾄有的到达了恐怖的程度,这次我们学习了该怎样去预防它,避免它,并杜绝它,让我们以后能好好的在⼯作岗位上保护⾃我。

对于交通和消防⽅⾯,了解了很多交通⽅⾯和消防⽅⾯的知识,让我们以后能更好的远离危险。

坚决将我国的安全⽣产⽅针—安全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贯彻到底。

三、学习了不少礼仪与修养
这次培训还专门安排了⼀个上午来给我们培训礼仪与修养的知识。

在这次课上,我学到了就应如何发挥⾃我的情商,处理好与他⼈的关系。

如何让⾃我以后的⼀⾔⼀⾏更加具有素质与修养。

让⾃我在为⼈处事⽅⾯慢慢⾛向成熟与稳重。

四、最终培训中⼼还请来了公司的管理代表和⼯⼈代表
给我们做了精彩的谈话,告诉我们以后在涟钢就应怎样好好的去⼯作。

主要是要靠⾃我的聪明才智,勤奋刻苦,细⼼严谨的态度,这样才能慢慢在⼯作中磨练⾃我,成长⾃我。

学习是可贵的,培训是精彩的。

透过这次可贵⽽精彩的培训学习,我们向涟钢更进了⼀步。

感叹与憧憬之余,我想我们仅有靠⾃我的聪明与才智、努⼒与勤奋去建设好涟钢,为我们的涟钢更好的发展贡献⾃我微薄的⼒量。

教育培训学习⼼得体会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