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平江路与山塘街规划特点与差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第1期现代园艺
苏州是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千年古城,其中平江路与山塘街均为苏州历史文化名街,
保存着其各自的古韵与商业特色,而它们又有着很多各自的特点与不同,本文尝试从规划角度阐述同样为苏州历史文化街区的两条名街之间的特点与差异。

1街区历史背景
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是一条沿河的小路,其
河名为平江河。

它南起干将东路,北越白塔东路和东北街相接,古名叫做“十泉里”,宋元时候苏州又名平江,
以此名路。

河路都不阔,河上行走的是摇橹船,路上仅可过黄包车而已。

故有同一路上,“水陆并行,河街相邻”,这是很典型的水乡特色。

平江路是沿河的路,两侧的横街窄巷很多,比如狮子寺巷、传芳巷、东花桥巷、曹胡徐巷、大新桥巷、卫道观前、中张家港、大儒巷、萧家巷、钮家巷、悬桥巷等等。

均大量居住着苏
州原住民。

山塘街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当时白居易奉命到苏州任
刺史,着手开凿了山塘河。

这条河在阊门与运河相接。

在河塘旁筑堤,即山塘街。

山塘街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水陆交通条件,曾是明清时期中国商贸、文化最为发达的街区之一。

街道呈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格局,建筑精致典雅、疏朗有致,街面店肆林立,会馆集聚,
再现了山塘街的盛世繁华。

所以从历史背景上来讲,平江路是有着典型苏州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人文特色,1834年的《吴门表隐》中说道:“平江路古名十泉里,有古井十口,华阳桥南一,奚家桥南一,苑桥北一”,是属于居民区,而山塘街自古以来便有着其特有的江南商业特色,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也把阊门、山塘一带称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这便从根本上决定了这两条街的特点是不可能相同的。

2街区规划思路及方案
由于两个街区各自的历史背景的不同,
带来的规划改造思路及方案也是不同的。

平江路的原住民居住区的历史背景,其在街区规划上首先尽力保留了原有的历史细节,使得历史文脉得以很好地传承。

在改造者眼里,老的、旧的才是最有韵味的,
除了非拆不可的危房才尽量按照原有样式重造。

修缮的房屋努力做到修旧如旧,原有的老宅大多保留下来了。

这一点,只要看到四处斑驳的砖墙和条石、青砖碎瓦铺就的路面,
就可以感受到修缮者的良苦用心和匠心独运。

其次是疏散了部分人口,每幢老宅留下了部分原住户,为老宅增添了神韵。

原来的老宅往往聚居好多家,生活拥挤
不便,房子也越发破旧不堪。

通过拆迁补偿,部分居民迁出改善了居住条件。

愿意留住的居民支付一定的改造费用后继续生活在这里,保证了水巷居民的原真性。

再次,合理安排商铺。

在街区改造过程中,沿平江路零星有一些维修和重建的房子,以保持平江路的恬静与疏朗。

并不把平江路当成赚钱的工具,保护历史街区才是主要目的。

而且在商铺的装修风格、内部陈设均有严格的要求。

以保证平江路的历史性不遭破坏。

而山塘街一直以来就是商业区,所以其修复则是坚持“保护风貌、
修旧如旧、延年益寿”“分级分类保护”的原则和“渐进式、微循环、小规模、不间断”的保护性修复方式,“先挖掘再规划,先规划再试验,先试验再推开”的方法步骤。

因此山塘坚持了先挖掘文化,
再规划方案,然后分期实施的方针。

修复的工作目标是修缮古建筑和传统民居。

包括:保持外观风貌,提高居住质量;拆除违章建筑,恢复历史遗存;整治外立面,
招牌、路灯、雨篷、店铺门窗等,进行仿古处理;改造基础设施,管线入地,雨污分开,污水截流;整修驳岸,疏浚河道,整治沿河两岸外立面。

具体而言,一是在充分挖掘历史、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借鉴清《姑苏繁华图》山塘段、清《虎丘山塘图》的基本格局,遵循山塘街的有机肌理,委托规划局编制详规,并召开专家论证会,规划方案在市规划展示馆向市民公示,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完善保护性修复方案。

二是街的整治规划。

依据保持恢复原有建筑风貌特色、空间格局、比例尺度的原则,对保护建筑采取原样修复的办法,恢复其原貌;对保留建筑,
进行外立面整饰,使之与传统风格相协调;对改善建筑,采取局部加固整修,
恢复原貌。

3街区业态
正是由于两条街的规划思路的不同带来了其街区的业态也是不同的。

平江路坚持保留原住民,结合老苏州的原生态生活体现
苏州平江路与山塘街规划特点与差异
陈禺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浙江
杭州
310013)
摘要:苏州平江路与山塘街均为苏州历史文化名街,保存着古韵与商业特色,本文尝试从两条街的街区规划角度
阐述其旅游核心点:大雅与大俗。

关键词:街区历史背景;规划思路及方案;街区业态;街区形

图1平江路商铺
图2山塘街夜景
园林园艺
75--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3年第1期现代园艺
平江路的历史街区特点,所以决定了平江路的业态是不可能采取商贩型的商业模式,在街两边充斥着叫卖声和吆喝声无疑与平江路的特点是格格不入的。

所以平江路坚持以具有文化品位和风貌和谐为方向选择客商、挑选业态。

目前,平江路已完成保护性房屋利用面积上万平方米,明代方氏老宅改造后变身具有江南民居韵味的平江客栈、清代潘氏老宅整合后成为独具大家风范的礼耕堂会所,还有董氏义庄、张氏老宅、汪氏义庄以及一些明清建筑都在平江历史街区都得到很好的利用,客栈、旅舍、会所、画廊、茶楼、琴馆、咖啡馆成为平江历史街区新的风景。

而山塘街商铺则是前店后坊的传统经营模式,开设了具有苏州特色的手工艺精品店等,经营与现场制作演示相结合,从而提高经营项目的文化品位、观赏效果以及游客的参与程度。

同时,山塘街还担负起了传承着传统工艺文化的作用。

沿街商铺中你能找到有创造了虚实乱针绣的苏绣一代宗师任慧娴大师工作室;有荣获第五届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的新生代人物邹英姿刺绣艺术工作室;有紫檀木高级工艺师钟锦德,石壶工艺师蔡云娣以及吴拓斋,苏扇、玉雕等,大都前店后坊,既具欣赏性、实用性,又具参与性、趣味性。

此外,玉涵堂、松鹤楼、冈州会馆等一批苏帮菜馆使古街洋溢浓郁的吴地特色;山塘品味书苑、吴门琴行等艺术欣赏场所更传递着吴风古韵,延续着往昔繁华。

4街区形态
虽然同样是苏州历史文化街区,同为商业街区,同样是旧石板路,苏式民居依河而建,但细细品味,它们之间由于业态的不同带来的街道形态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平江路周遭保留了大批老式民宅,远望也不见高楼钢筋。

河道西面的民居多依河而建,上了年纪的老房子,白墙青瓦,木栅花窗,木料多用棕红或棕黑色,清淡分明。

外墙多已斑驳,却如丹青淡剥。

墙面剥落处又攀生出许多的藤萝蔓草,随风摇曳,神采灵动。

江南的匠人的心思玲珑,把园林美学发挥到了日常住宅,河道婉转,房屋便靠与回廊、楼阁、小桥、花木之间彼此借景掩映,始终如画。

偶然一枝桃树斜斜地送到河面上,大致取有凌波之意。

河道窄处两岸援手可握,宽处可容一船周转裕如,也不过隔水可呼。

而山塘街就完全没有平江路的悠然婉转,山塘街中间是山塘河,山塘街则紧傍河的北侧,通过一座座石桥与另一侧的街道连接。

山塘街上店铺、住家鳞次栉比,这里的房屋多为前门沿街,后门临河,有的还建成特殊的过街楼。

沿街商铺挂满了大红灯笼,各种各样的幌子迎风招展。

苏式古典建筑多建为大开间商业用房,沿河也多建长廊,以供游人品茶休憩,以作商业用途。

作为两个具有悠久传统的历史街区,风貌是它的形,文化是它的神,只有既保护其历史风貌,又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才能使之神形兼备。

而从以上几方面的不同,我觉得两个街区各有各的神,平江路的神在于它的原住民混居,在于它的委婉,而山塘街的神便在于它的悠久商业性,在于它的民俗化。

所以两个街区各自的核心引爆点完全是不同的,一个在于它的雅,一个在于它的俗。

两个街区将各自的神都做到了极致,彻底打造了苏州古城区内大雅大俗的两大历史街区。

(责任编辑张芝)
(上接第74页)件进行调研。

在具体的绿化地点,对土壤环境进行测量,如果土壤环境不能满足正常的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的要求,则要对该地土壤进行改良。

通过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酸碱度等方法使土壤达到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的要求。

在规划设计的的工作中,要对城市的绿化进行定位,城市园林绿化是以改善人与动物和环境的关系为目的的,最终要实现城市可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另外,对城市园林绿化进行区域设计,在不同区域实施不同绿化方法,从而使城市园林绿化不致于千篇一律,同时又能符合具体地点的实际情况。

同时,城市园林绿化不仅仅是环境的优化,还是文化的渗透和传播。

因此,在设计具体的施工技术过程中,要结合当地文化背景,以及我国古代园林技术进行设计,使城市园林绿化达到文化氛围渗透在环境改善的过程中。

此外,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内有计划地利用立体空间,包括在屋顶和立交桥等地方进行立体设计是必要的,也能实现预期的目的。

3.2苗木种植
城市园林绿化,归根结底是要通过种植花草树木来实现,因此,苗木种植技术是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的重中之重。

选择适当的苗木,在预定种植点对土壤环境进行改良和优化是土壤达到苗木种植的要求,另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通过定点放线等方式方法使得植物能够形成美观的整体效果,对于不同的植物种类选择不同的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向,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同时,在种植苗木的过程中要考虑城市造景的内容。

一定的苗木通过特定的组合可以实现预定的景观效果从而增加城市的美感。

对于乔本植物、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植物等不同植物的类别进行分门别类的设计,通过艺术的手法,实现苗木的形体美观、线条流畅、质感良好、色彩艳丽等目标。

不同植物进行搭配,同一区域的空间分割以及地形的改造等都是在苗木种植过程中为了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的最佳效果必须要纳入考虑范畴的。

3结论
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举措。

本文中,笔者首先简要介绍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在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笔者分析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特点,最后笔者就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提出了两点建议。

参考文献
1郑巍何慧越.浅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J].管理科学,2011(1)
2常莹.浅谈园林工程的特点及管理[J].今日科苑,2007(7)
3颜克洪.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及其施工技术管理的研究[J].农林工程,2006(3)4杨涛.园林绿化施工的技术规范与质量管理[J].资源与环境,2009(2)
5许文年,叶建军,周明涛,等.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若干问题探讨[J].水利水电技术,2004(10)
(责任编辑荷初)
园林园艺
76
--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