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_化学反应的焓变教学课件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
(4)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整 数 ,也可以是分数 。
(5)化学计量数改变,ΔH要相应改变;逆反应的 ΔH数值与正反应的相等 、符号相反 。
学习探究
基础自学落实·重点互动探究
2.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意义 (1)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 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反应中的能
(1)放热反应
能 反应物H 量
ΔH<0 放热反应
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
总能量时,反应要向外界放热而
生成物H
使体系的能量降低。
能 生成物H
由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量
可得,ΔH <0,即ΔH为-。
(2)吸热反应
ΔH>0 吸热反应
反应物H
学习探究 归纳小结
基础自学落实·重点互动探究
交流学习 活学活用
基础自学落实·重点互动探究
1.由右图分析,有关叙述正 I 确的是( D ) A.A→B+C和B+C→A两个 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
B.A→B+C是放热反应 C.A具有的能量高于B和C具 有的能量总和
D.A→B+C是吸热反应, 则B+C→A必然是放热反应
交流学习
基础自学落实·重点互动探究
2. 某些化学键的键能(kJ·mol-1) 如下表:
知识回顾
温故追本溯源·推陈方可知新
有新 物质 生成
断裂 吸收
形成 放出
有能量 变化
学习探究
基础自学落实·重点互动探究
1.H2(g)+Cl2(g)===2HCl(g)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 所示:
由图可知
1 mol H2 分 子 中 的 化 学 键 断 裂 吸 收 的 能 量
是436 kJ ,1 mol Cl2 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吸收 的能量是 243 kJ,2 mol HCl 分子中的化学键形 成 释 放 的 能 量 是 862 kJ , 则 H2(g) + Cl2(g)===2HCl(g)的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183 kJ 。
交流学习
基础自学落实·重点互动探究
4.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 mol N2(g)与适量 H2(g)反应,生成 NH3(g),放出 92.2 kJ 热量。
N2(g)+3H2(g) 2NH3(g) ΔH=-92.2 kJ·mol-1
(2)1 mol Cu(s)与适量 O2(g)反应,生成
鲁科版 ·选修4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焓变
学习目标定位
1.理解焓、焓变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 2.了解焓变与反应吸热或放热的关系。 3.能通过比较的方法理解热化学方程式 与化学方程式的区别,掌握热化学方程 式的书写和意义。
学习重点:
1.理解焓变的含义。 2.会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变化如图所示,则:
(1)a、b、c 分别代表什么
意义?
a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b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
c 反应热 。 (2)该反应是 放热 反
应(填“吸热”或“放 热”),ΔH < 0(填“>”或“<”)。
自主整理
作业:完成高效导学第2课时
CuO(s),放出 157 kJ 热量。
Cu(s)+21O2(g)===CuO(s) ΔH=-157 kJ·mol-1
学习探究
学习总结
基础自学落实·重点互动探究
自我检测
检测学习效果·体验成功快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放出热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A_____(填字母)。
A.Cl2>Br2>I2
B.I2>Br2>Cl2
学习探究 二 热化学方程式 基础自学落实·重点互动探究
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要求 2H(2 g)+ O(2 g)==2H2O(l) ΔH=-571.6 kJ·mol-1
(1)遵循一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一般不写反 应条件)。 (2)在方程式右端注明热量的变化:吸热反应, ΔH>0 ;放热反应,ΔH<0 。
量变化,还体现了“物质的量”与“能量”之间的数量关
系如。2H2 (g) +O2(g) ==2H2O(l) ΔH=-571.6 kJ·mol-1
其含义是:在常温常压下2 mol 气态 H2 和 1mol 气态 O2 反应生成2 mol 液态 H2O 放 出571.6 kJ 热量
学习探究 归纳小结
基础自学落实·重点互动探究
交流学习 活学活用
基础自学落实·重点互动探究
3. C(s)+H2O(g)==CO(g)+H2(g) ΔH=131.3 kJ·mol-1
表示的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01KPa下,1mol固态C和1mol气 态H2O完全反应生成1mol气态CO和1mol 气态H2吸收131.3kJ的热量

I
H—H Br—Br I—I Cl—Cl H—Cl H—I H—Br
键能 436 193 151 247 431 299 396
(1)1 mol H2 在 1 mol Cl2 中燃烧,放出热量_1__7_9___kJ。
(2)在一定条件下,1 mol H2 分别与足量的 Cl2、Br2、I2 反应,
C.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725.76 kJ·mol-1
D.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 451.52 kJ·mol-1
自我检测
检测学习效果·体验成功快乐
5.已知 H2(g)+21O2(g)===H2O(g),反应过程中能量
2H2O(l)===2H2(g)+O2(g)的 ΔH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B )
A.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
B.该反应 ΔH 大于零
C.该反应 ΔH=-571.6 kJ·mol-1
D.该反应可表示 36 g 水分解时的热效应
自我检测
检测学习效果·体验成功快乐
4.在 25 ℃、101 kPa 的条件下,1 g 液态甲醇燃烧
生成 CO2(g)和液态水时放热 22.68 kJ,下列热化
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B )
A.CH3OH(l)+
3 2
O2(g)===CO2(g)+2H2O(l)
ΔH=+725.76 kJ·mol-1
B.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 451.52 kJ·mol-1
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
化学 计量数
普通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 是整数,既表示微 可以是整数也可以
粒个数又表示该物 是分数只表示物质
质的物质的量
的物质的量
状态
不要求注明
ΔH 正负号及 单位

表明了化学反应
必须注明 必须在分子式后注明 不仅表明了反应中的
意义 中的物质变化
遵循规律
原子守恒
物质变化,也表明了 能量变化 原子守恒 能量守恒
A.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B.从能量变化的角度,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
热能和动能 C.反应的焓变小于零 D.在方程式后增加 ΔH 及其数值即为热化学
方程式
自我检测
检测学习效果·体验成功快乐
3.已知 2H2(g)+O2(g)===2H2O(l) ΔH= -571.6 kJ·mol-1,则下列关于热化学方程式
1.焓变
(1)含义 是化学反应在恒压条件下的的热效应 。
(即: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所具有的焓与反应物所具 有的焓之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符号 ΔH
焓:指物质本
(3)单位 kJ·mol-1 或 kJ/mol
身具有的能量
(4)表达式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学习探究
基础自学落实·重点互动探究
3.ΔH的正、负和吸热、放热 反应的关系
436 kJ·mol-1
疑难解析
431 kJ·mol-1
H
HCl
431kJ·mol-1 H2
243 kJ·mol-1
HCl
Cl
E吸收= (243+436) kJ·mol-1
E放出C=目l2(标定4位31
+431)kJ·mol-1
知识回顾
主目 学习探究
差值183 kJ
自我检测
学习探究 一 焓变 基础自学落实·重点互动探究
C.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发生
D.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
是放热还是吸热
自我检测
检测学习效果·体验成功快乐
2.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 物为固体燃料,反应方程式表示为 2NH4ClO4==△===N2↑+Cl2↑+2O2↑+4H2O。
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