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一王好战请以战喻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返回
自主积累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1.通假字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_“__无__”__通__“__毋__”__,__不__要__ 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__颁__”__通__“__斑__”__,__斑__白_ 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__涂__”__通__“__途__”__,__道__路___
答案
答案
④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_感__到__羞__耻_________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⑤今兹未能;请轻之_使__…__…__轻__,__减__轻___ (3)动词的活用 动词作名词 ⑥去关市之征_征__收__的__赋__税_______
答案
5.文言句式
①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_判___断__句__________
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 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还是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孟子的学说都受
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 的“思孟学派”。 2.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相互之间战事频仍。战争的规模也远远超过了既往任何 一个时代。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人民的生活极端痛苦,“乐岁终身苦, 凶年不免于死亡”,“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孟子目睹当时社会 纷乱之景,认为天下“定于一”,主张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所以他游说 梁惠王、齐宣王,乃至宋、滕等小国的统治者。但是他的理想终究未能成功。 大国忙于逐鹿中原,攻城略地;小国则苟延残喘,希求自保。孟子的理想与社 会的现实脱节,这就使他的主张不可能被付诸实施。
②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_判___断__句__________
③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_判___断__句__________

高中语文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1 《王好战,请以战喻》课件26张

高中语文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1 《王好战,请以战喻》课件26张
式应该引起同学们在学习中的关注。
五、从本文概括出孟子寓言的一般特点:
1、情节简单,形象丰满,语言幽默。
①情节简单:仅仅是一个情景性的设喻,但有相对完整 的故事情节。
②形象丰满:突出一个主要人物并描绘其动作、情态和 对白。
③语言幽默:情节可笑、夸张、荒诞,形成了语言风趣 幽默、寓意显豁的艺术效果。
2、巧妙运用对比手法。
(助词”的C”)、而良人未之知也。 (代词,这件事,做前置宾语) D、吾见师之出,不见师之入。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特殊句式
1、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 (定语后置)
2、而良人未之知也 (宾语前置) 3、而相泣于中庭 (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4、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 (定语后置)
二、整体把握,思考探究:
①齐人自身行为的对比:坟场的“乞”——妻妾面前的 “骄”;内在委琐——外表庄重,表里不一。
②齐人与妻妾人生准则的对比:齐人乞食恬不知耻(大 吹大擂、自欺欺人)——妻妾深明大理(为丈夫行为痛哭)。
六、文体知识:寓言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 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故 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 它事物。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及 特殊句式。 2、通过讨论和探究感知本文巧用 对比塑造人物的手法,体会孟文 “长于譬喻”的说理特点。 3、分析探究齐人人物形象及孟子 通过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所提倡的礼 义荣辱观。
一、阅读与积累:
1、朗读课文,检查预习,强调字音字形:
❖处( chŭ )室 餍( yàn ) ❖瞷( jiàn ) 施( yí)从 ❖墦( fán ) 讪( shàn )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王好战,请以战喻》课件(28张PPT)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王好战,请以战喻》课件(28张PPT)

2020/11/16
26
在现代社会,当人类 的精神家园渐渐荒芜的今 天,人们越来越功利,蓦 然回首,我们发现了孔孟 的精神超越了历史,在熠 熠生辉!
2020/11/16
27
再见!
2020/11/16
28
善辩。孟子是一位有名的雄辩家。 其门人曾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 好辩。”孟子回答说:“我岂好辩 哉?不得已也!”孟子确实是为了 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对付那班见 利忘义、嗜杀不仁的统治者,才施 展他的辩才的。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 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 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 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 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 《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 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用了哪些譬喻?
• 五十步笑百步——梁惠王嘲笑邻 国国君
• 罪兵之喻 • 齐人乞余之喻 • 偷鸡贼——知错不改的宋国君臣 • 旱苗盼雨——人民盼不嗜杀人者 • 水之就下——民归之的强劲势头
寓言 :一种带有劝喻性或讽刺性 的小故事,往往借一个小故事寄人买履 铃 守株待兔 滥竽充数 杞人忧天 摸象 画蛇添足
2020/11/16
25
孟子的失败,不是他个人的原因,而是历
史的原因。可以说,不是孟子的失败,而 是历史的失败,是历史的悲哀。正因为历 史没有选择孟子,所以战国才会如此硝烟 弥漫,人民才会困顿不堪。历史没有选择 孟子,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孟子。在当今的 社会,当美国人以暴易暴,无法从伊拉克 等中东地区脱身时,当朝鲜用发展核武器 威胁美国陷入战争的阴影之中时,当日本 的军国主义开始抬头时,我们需要孟子和 孟子的仁政思想。
读chŭ作动词义;读chù作名 词义,如“处所”“到处”等。

最新 人教版 先秦诸子选读 公开课课件:第2单元-第1课《王好战,请以战喻》ppt课件

最新 人教版 先秦诸子选读 公开课课件:第2单元-第1课《王好战,请以战喻》ppt课件

【作者背景】 这首诗是诗久,有两位客人先后来看他:一位是旧相识, 偶尔过访;另一位是专程来访的远道客人。诗人为这两位朋友 都写了诗,前者以“有客”为题,后者以“客至”为题。再看 诗的内容,也确有“亲之”和“敬之”之别。而《客至》这首 诗题下还有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可见是老朋友之间 偶尔过访,从诗中那些话的亲切、随意的程度来看,也确实非 老朋友不能。至于崔明府其人,有的注家认为是杜甫的舅氏, 大约是因为杜母姓崔的缘故;但“明府”是唐人对县令的称呼, 杜甫草堂属犀浦县(治所在成都西北),说不定就是犀浦县令, 这个问题倒无关紧要。
高考导航
(2015年高考福建卷) 8.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 亩之不易①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 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
难。 (《孟子·滕文公上》) 【注】 ①易:修治,耕种。
(1)尧、舜的“忧”与农夫有什么不同?请简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为天下得人难”?请根据选段谈谈你的理 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1)材料的 中心是一个“忧”字。尧、舜以治理天下的人才难得为忧,农 夫以耕种的丰歉为忧。准确理解文言句意是解题的基础。第 (2)题同样要理解文意。
这首诗以“但见群鸥”起,以呼邻翁“对饮”结,感情 发展的脉络极为分明,十分耐人寻味,可以作为诗人清新明快 风格之一例。
2.语言表达艺术。 “舍南舍北皆春水”,“皆”字表现出春江水势涨溢的 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在古人笔 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足见环境清幽 僻静,为诗人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言外之 意: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 么!诗人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 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人教版选修之先秦诸子选读2.1《王好战,请以战喻》课件

人教版选修之先秦诸子选读2.1《王好战,请以战喻》课件

他对孟子所举事例提出了质疑,那么孟子所举事例是否果如黄药师所言不合 情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齐人有一妻一妾》,来看看黄药师的批评 是否有道理。
2020/1/9
21
第二则学习
齐人有一妻一妾
2020/1/9
22
字音
读chŭ作动词义;读chù作名 词义,如“处所”“到处”等。
处( chŭ)室 餍(yán ) 瞷( jiàn) 施(yí )从 墦( fán) 讪(shàn)
B、取譬设喻,形象生动。 孟子论辩善于运用比喻。如
《齐桓晋文之事》中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 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泰山以 超北海”、“为长者折枝”来说明“不为”和“不能”的 区别。用“缘木求鱼”来指出齐宣王企图以武力称霸天下 是多么的可笑。
2020/1/9
42
探讨:你认为孟子的思想在当时在历史和现实中有什么 意义。

提示:在那个诸侯争霸的年代,孟子的主张不会成
功。仁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意味着排斥战争。孟子
似乎是个理想主义者,认为哪个君主“明”,民自然就
会归附他,天下自然就会归他所有。这一点上,他未免
过低的估计了战争的作用,又过于乐观的估计了仁政的
力量。兼并天下本来就是一项残酷的政治斗争,必然要
付出血的代价。争霸,是国力、智谋、武力的综合较量, 乖乖在家等着,有谁会拱手送上土地?
2020/1/9
12
五、特殊句式: 写出下列各项各属何句式。
1、是亦走也。 2、王道之始也。 3、非我也,岁也。 4、非我也,兵也。 5、未之有也。
判 断 句 宾语前置
2020/1/9
13
7、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8、树之以桑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一、王好战请以战喻》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一、王好战请以战喻》课件

《兰亭集序》课下注释明确指出文中的“群贤 ”是指谢安、孙绰等人;《游褒禅山记》在 文后明确记载同游四人为“庐陵肖君圭君玉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 父”,课下注释也对四人的姓名身份做了简 介。而对《赤壁赋》中的“客”只说是与苏轼 同游的人,别无介绍。
《射雕英雄传》里面的黄药师写了一首诗, 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 味深长的道理,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 性,那么孟子讲这个故事的意义何在 呢?
本文讽刺了那些不顾礼义廉耻、以 卑鄙手段钻营富贵利达而抛弃人格尊 严的人们。
对照阅读: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芒芒然归, 谓其人曰: “ 今日病矣! 予同 “余” 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 苗 则槁矣。
官人:宋代朝廷中有了“官家”一词,平民 百姓中有了“官人”一词,来作为对丈夫 的称谓。
此外,古代女子还称自己的丈夫为“郎 君”“外人”“外子”“老爷”“相公” 等。
郭:城郭,古义是指内城和外城,现在泛指 城或城市。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一句话概括)
齐人向祭祀的人乞食,回来还向自 己的妻妾夸耀是和富贵而显贵的人在一 起吃喝的。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齐人有一妻一妾
《孟子》
请用一句话概括你对孟子的印象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政治 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重 孔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游历于齐、宋、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 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 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 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 “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 《孟子》七篇"。

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2.1 王好战请以战喻 .pptx精编课件

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2.1 王好战请以战喻 .pptx精编课件

Y 预习导引 H 核心归纳
U XI DAO YIN E XIN GUI NA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2.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译文:看上去没有国君的威仪,接近他,看不出有什么让人敬畏的 地方。 点评:在孟子犀利、不留情面的言辞中,流露着鲜明的爱憎感情, 孟子率真、耿直的性格鲜活地表现了出来。他对这个国君印象不 佳,对其轻慢而藐视。
Y 预习导引 H 核心归纳
U XI DAO YIN E XIN GUI NA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1.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 者,几希矣! 译文:站在君子的立场上看,那些用龌龊的手段谋求富贵显达的 人,他们的妻妾不感到羞耻而相对涕泣于庭中的,是很少见的! 点评:在“齐人有一妻一妾”这个故事中,孟子为我们勾画的是一个 内心极其卑劣下贱,外表却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人物形象。他为 了在妻妾面前摆阔气,抖威风,自吹每天都有达官贵人请他吃喝,实 际上却每天都在坟地里乞讨。妻妾发现了他的秘密后痛苦不堪,而 他却并不知道事情已经败露,还在妻妾面前得意扬扬,令人感到既 好笑,又有几分恶心。孟子的讽刺是辛辣而深刻的。孟子的原意是 讽刺当时那些不择手段奔走于诸侯之门、求升官发财的人,他们在 光天化日下冠冕堂皇,自我炫耀,暗地里却行径卑劣,干着见不得人 的勾当。
Y 预习导引
U XI DAO YIN
H 核心归纳
E XIN GUI NA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王好 战 . 弃甲曳 兵 . 数罟 .. 不入洿 池 . 鸡豚 狗彘 之畜 . . . 读音 hào yè cù gǔ wū tún zhìxù 加点字 谨庠 序之教 . 孝悌 之义 . 然而不王 者 . 涂有饿莩 . 餍 足 . 读音 xiáng tì wàng piǎo yàn

《王好战,请以战喻》课件28张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王好战,请以战喻》课件28张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王好战,请以战喻
1
第1课时
2
孟母三迁
小时候,他的父亲早早地去世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母亲对他的教育很是重视,管 束甚严,希望有一天他能成才为贤。
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他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 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 了!"于是母亲就带着他搬到市集。到了市集,他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吆喝的 样子。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又带着他去靠近杀猪宰羊的地 方去住。他便学起了买卖屠宰猪羊的事。母亲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依然不适合 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 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他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母亲很满意地 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在此居住了。
10
梳理词语
⑤谨庠序之教 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庠、序:都是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王:名词作动词 ⑦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名词作动词,归咎,归罪岁:年成
11
梳理词语
⑧特殊句式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状语后置)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状语后置) 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判断句)
20
学习第3则
4.解释下列画横线字的意思。
①出,语人曰 ②天下恶乎定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 ④如有不嗜杀人者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
请你说出这则典故的子,名轲,字子舆(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邹国(今 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 孟"。

高中语文 2.1王好战,请以战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文 2.1王好战,请以战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 刺人而杀人归罪于武器
判断句
特殊句式
1、是亦走也。 2、王道之始也。 3、非我也,岁也。 4、非我也,兵也。
5、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7、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8、树之以桑 9、申之以孝悌之义 10、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汉语句子成分口诀
主要成分主谓宾, 附加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 谓前为状谓后补。
王好战,请以战喻
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 能也,非不为也。
为老人折枝,是不为
也,非不能也。
回顾
Hale Waihona Puke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弃甲曳( yè )兵 (2)涂( tú,通“途”)有饿殍 ( pi o ) (3) 鸡豚( tún)狗彘( zhì )之畜( xù ) (4) 数( cù )罟( g )不入洿( w )池 (5) 无( wú,通“毋”)失其时 (6) 谨庠( xiáng )序之教 (7) 颁( b n,通“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 申之以孝悌( tì )之义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 矣。 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 矣。 ⑦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 戴于道路矣。
讨论:孟子否定了魏国及邻国之政,那么
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第四则
孟子
重点字词梳理
• ①出,语人曰 告诉 • ②卒然问曰 通“猝”,突然 •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 夫 :读“fú”,那;人牧:人君 • ④孰能与之 亲附,动词
•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 期待
• ⑥天下恶乎定 何、 哪 里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二单元 一 王好战请以战喻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二单元 一 王好战请以战喻

名词作动词,归咎、归罪 (5)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动词,称王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7)骄其妻妾: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作动词,感到羞耻 (8)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顾而之他:回头看、环视 ____________
看,视 君臣相顾,泣下沾襟: ________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_____ 顾念 ⑥顾
顾惜 蹈死不顾: ______
看望,拜访 将军宜枉驾顾之: ___________ 反而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_____ 只是,只不过 顾吾念之,强秦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____________
名言警句
文本名句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 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 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文外名句
1.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
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保证百姓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使之“养生丧死无憾”;接下来是要采取
措施,使百姓发展桑蚕生产,发展家庭养殖,发展农业生产,保证百姓
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再接着就是发展学校教育,促使百姓完善德行。
答案
动词作名词,征收的赋税 (9)去关市之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轻,减轻 (10)今兹未能;请轻之: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第1课《王好战,请以战喻》 课件(共102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第1课《王好战,请以战喻》 课件(共102张PPT)

第二天早上起来,(妻子)就暗中跟随丈夫,整个都 城里没一个人站着和他讲话的人。最后他到了东门外的 墓地里,走向祭祀先人的人,向他们乞讨祭祀剩下来的 酒肉;不够吃,又环顾四周,走向其他的人,这大概是 他吃饱喝足的办法。
其妻归,告其 仰望:依靠、指望。今指
妾,曰:“良人者, 敬仰而有所期望
所仰望而终身也, 讪(shàn):讥笑怨骂 相
死亡。
(3)仁者无敌。 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7)尽信《书》,不如无《书》。 (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 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9)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孟子特点
孟子曰:“今有 日:名作状,每天
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攘:窃取,偷 或:有人
或告之曰:是非君子 是:这 道:正道
之道!’曰:‘请损 损:减少 月:名作状,每
之,月攘一鸡,以待 来年,然后已。’如

其:代指国君征收苛
知其非义,斯速已矣,税的办法
何待来年?”
斯:则,就
孟子说:“现在有人每天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 告诉他说:‘这不是君子的正道!’他说:‘请让我减 少偷鸡的数量,每月偷一只,来等到明年停止偷鸡。’ 如果你知道国君征收苛重的赋税不合道义,就应该迅速 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由:介词,从
由君子观之, 则:那么 则人之所以求富 所以……者:用来……的 贵利达者,其妻 方法 妾不羞也,而不 利达:显达 相泣者,几希矣。 几稀,不多,一丁点
从君子的角度看,那些用来求取升官发财的方 法,使他们的妻妾不感到羞耻而相对泣于中庭的 人,是很少见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第1课《王好战,请以战喻》经典课件PPT(共53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第1课《王好战,请以战喻》经典课件PPT(共53张PPT)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余之人不余欺也
④大王来何操
⑤夫晋,何厌之有
2019/10/17
30
问题探究:
文中“良人”的“餍足之道”是什 么?
“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之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顾而之他”
2019/10/17
31
• 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地揭示齐人的丑态的? 从五个方面来层层揭示齐人的丑态:一、
东邪 尊称为“亚圣”的大儒,《射雕英雄传》中的 黄药师却颇有微词,请看他写的这首诗;
齐乞何能有妾妻, 邻家安可日攘鸡。 当时尚有周天子, 何事纷纷说魏齐?
他对孟子所举事例提出了质疑,那么孟子所举事 例是否果如黄药师所言不合情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 学习孟子的《齐人有一妻一妾》,来看看黄药师的批 评是否有道理。
• “顾”真是贪得无厌,无耻至极。 “施施”, 洋洋自得,恬不知耻。“骄”外表的趾高气扬, 不可一世,他的厚颜无耻,欺骗虚伪,刻画的 深入骨髓。 “良”具有讽刺的效果。
2019/10/17
33
本则寓言内 容是什么?
指责社会上那些 用龌龊的手段谋 求富贵显达的人, 连他们自己的妻 妾对此都感到无 地自容。
2019/10/17
32
• 文中的哪些关键字可以表现出齐人的品性? • “尽”。 “齐人”势利卑鄙,虚伪做作,在
妻妾前威风十足,自吹自擂,显现了虚伪无耻 的本性。
• “必”,乞食行为的经常性,他的无耻深入骨 髓。 “遍”,连都城中的普通百姓也不屑与这样的 人“立谈”,更别说富贵者。为下文铺垫。
• “乞”行为的卑劣,不顾尊严,不择手段,低 声下气,求取一些令人憎恶的利益。
会风气, “然而不王者,未有之也!”这便是王道
之成。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

2020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一、王好战请以战喻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20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一、王好战请以战喻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在生活中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遭受挫折、被人误解、受到批评等 等。当时是满腹的委屈。曾几何时那段阴霾还藏在心底,纠结成一小段 暂时无法逾越的障碍。人只有在经历了无数次生活的砥砺、磨练后才会 逐渐地走向成熟、睿智。那时的你再蓦然回首,曾经的阴霾只不过是人 生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如梭岁月里的一缕馨香。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常 怀感恩心,一生无憾事。翻开日历,一页页崭新的生活会因为我们的感 恩而变得更加的璀璨。
答案
④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_感__到__羞__耻_________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⑤今兹未能;请轻之_使__…__…__轻__,__减__轻___ (3)动词的活用 动词作名词 ⑥去关市之征_征__收__的__赋__税_______
答案
5.文言句式
①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_判___断__句__________
重点突破 一、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理有什么妙处?
答案
二、人们都认为孟子“善辩”,试以本课中孟子见梁襄王一节为例,分析
其是如何“善辩”的。 提示 孟子是一位有名的雄辩家。其门人公都子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 辩。”孟子回答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确实是为了推行自己的 政治主张,对付那班见利忘义、嗜杀不仁的统治者,才施展他的辩才的。孟子 对付梁襄王,首先在于善于察言观色而择言。他见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就 之而不见所畏焉”,因而讲话直截了当,毫不婉转曲折。其次在于围绕中心, 逐步展开论述。梁襄王的命题是:“天下恶乎定?”意即怎样才能使天下安定。 孟子回答“定于一”,襄王不知“孰能一之”,问的都属于治国的常识性问题, 孟子也就以严密的逻辑联系,用启发与阐释相结合的言论,使之启蒙益智。孟 子循着梁襄王问题的思路,逐步提示所要讲的内容,而不径直揭底,使对方在 获得某种满足之时,又有新的不满足,这种“引而不发,跃如也”的讲话艺术, 较之捷言尽说更能收到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伟大思想家,战国中期儒家的主要
代表人物。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 “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性善论”和“养气说”是孟子的 重要哲学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 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 学说。《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 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为研究孟子的主要材料。宋代把它 和《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2)一词多义 弃甲曳兵而走:_兵__器_
①兵 草木皆兵:_士__兵__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_几__,__若__干_ 数罟不入洿池:__密__ ②数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_数__目___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_读__s_h_u_ò_,__屡__次__
③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_开__仓__赈__济__饥__民___ 百发百中:_发__射__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_派__遣__
内容索引
预读先学 精读研析 多读厚积
预读先学
知文明理
释文题 “王好战,请以战喻”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句话。在这一
章中孟子为了回答梁惠王的提问,并借机宣扬自己的“王道”,就用 战争作喻,讲述了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寓言故事,形象地揭示了 梁惠王的政治跟邻国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巧妙地解答了梁惠王心中 的疑惑,得出了“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的结论。
百姓就有归宿感,就会竭尽全力地为君王服务,也就成为我们盼望的和谐 社会。“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观点演化为我们今天的立政为 民、公平公正民主的精神。《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体现了孟子的政治理 想,与百姓同忧乐,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 田猎也?”这样的政治环境,则会集四方之民如水之归下,在当时能有这 样的远见,的确精深。《人和》这一话题谈了内部团结一致的重要性。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文章运用对偶、排比的修辞 手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使得表意异常酣畅,让人深信不疑。《我善养吾 浩然之气》高屋建瓴,谈了大丈夫与一般人的不同:心存道义,能够经受 一切考验,在磨难中成就自我,提升自我。“集义”这一观点更为精深,
单元导读 本单元共有七课,每一课都围绕一个主题编排,所选择的语料主要
是学习古代汉语的经典篇章,并具有很高的认识和鉴赏价值。 《王好战,请以战喻》中的四篇短文讲了为人君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借用形象的事例说明只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才能达到目的,否则只会缘 木求鱼。《王何必曰利》讲了维持国家要靠什么,需要的是义而不是利, 说明了只顾求利的危害,现在以德治国可谓有孟子思想的影响。这一话 题分析得细致且通透,明确地告诫为政者一定要掌握好这一原则。《民 为贵》显现了孟子的思想高度,以人为本,国君把人民放在心上,那么
语言积累
1.词语理解 (1)通假字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_毋___”,_不__要___ 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同“_斑___”,_斑__白___ 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通“__途___”,_道__路__ ④蚤起 通“_早__”,_早__晨___ ⑤施从良人之所之 通“_迤____”,_斜__行___ ⑥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通“_返__”,_回__来____ ⑦卒然问曰 同“_猝__”,__突__然___ ⑧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通“_犹___”,_好__比__
背景扫描 孟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到过梁(即魏)、齐、宋、滕、鲁等
国家,游说过齐威王、宋王偃、滕文公、梁惠王、齐宣王等国君。齐宣 王、梁惠王尽管对他十分礼遇,但终因“迂阔而疏于事情”不为诸侯所 用,“退而与万章之徒”著书论事。孟子一生主张“仁政”,主张实行 “王道”,而当时社会流行的却是“霸道”,即君主凭借武力、刑法、 权势等进行统治。凡是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 而孟子的仁政王道说,在当时却行不通。
它是我们现在“终身学习”观点的本源。《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运用 对比的表现手法,说了人与非人的不同,这一话题的文章多在反面用墨, 明确而警醒,数千年来华夏儿女都在接受着它的警示与监督。
学习本单元的文章,首先要注意把握孟子的思想要义,其次要注意 体会孟子文章的雄浑气势,学习其说理善用比喻、行文多铺排的艺术特 点,注意体会其表达效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又顾而之他:回__头__看__、__环__视__ 君臣相顾,泣下沾襟: _看__,__视___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_顾__念__ ⑥顾 蹈死不顾: _顾__惜___ 将军宜枉驾顾之: _看__望__,__拜__访__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_反__而__ 顾吾念之,强秦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_只__是__,__只__不__过_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_只__,__仅__仅_
④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__不__弯__曲__ 系向牛头充炭直:_通__“__值__”__,__价__钱___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也:_尽___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_才__华__出__众__的__ ⑤胜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_盛__大__的__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_优__美__的__ 驴不胜怒,蹄之: _忍__得__住__
本课以“王好战,请以战喻”为题,目的在于引导我们把握孟子 善于用生动、诱人的形式,特别是善用设喻取譬的手法来解释说明道 理的技巧。所选的四篇短文,都是这一技巧运用的典型篇章。
明主旨 本课选录了《孟子》中的四则文章,第1则选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
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了讨论,阐述了孟子 “仁政”的具体内容。第2则用寓言的形式,形象地描述了一个齐人靠 乞讨残羹冷炙以求一饱,却又在妻妾面前假充阔佬,竭力炫耀欺骗的 故事,讽刺了那些不顾礼义廉耻,以卑鄙的手段追求富贵利达的人。 第3则用偷鸡者的故事,证明了知错不改的荒谬,阐明了“如知其非义, 斯速已矣”的道理。第4则孟子以久旱禾苗逢雨蓬勃生长为喻,对梁襄 王讲述了“不嗜杀人”才能统一天下的道理,宣传自己的仁政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