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小学“幸福教育”课程规划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关乡周庄小学“幸福教育”课程规划方案着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

幸福是人生的追求目标,追求幸福是人类所具有的天赋和权利。

作为学校,作为教师,我们要通过教育让学生获得当下幸福的生活;通过教育为学生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

这是我们对“幸福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好诠释。

一、课程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等核心理念。

而目前统一的国家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难以兼顾地区教育、学校教育之间的差异,不能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习风格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

因此,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的整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在此背景下,我校明确了“让教育创造幸福人生,让每个生命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

为满足学生多元发展和幸福成长的需要,在确保国家、地方课程有效实施、教学质量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构建符合学生需求的多元化、层次化、个性化的幸福课程体系。

二、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培养幸福学生成就幸福教师构建幸福校园
1.通过“动感高效课程”、“多彩社团课程”、“快乐德育课程”等几个方面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发现感受幸福的能力、创造幸福的能力、享
受幸福的能力,提高学生成长幸福指数。

2.为教师课程建设能力、教学研究能力、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铺设道路,让教师成为幸福的创造者、研究者、播种者,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指数。

3.使学校形成全面、立体、可持续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幸福充满校园。

三、课程框架
基于学校的现状,从细处入手,以课程建设为立足点,努力让每一个细节都能指向“幸福”这一终极目标。

基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我们准备从三方面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1)以“动感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的基础性学科课程体系;(2)以德育系列为主的“快乐德育”课程体系;
(3)以“多彩社团活动”为主的校本课程体系,包括体育运动类,综合实践类,学科拓展类和艺术活动类。

课程总体框架如下:
总课程类






施年级




课程目标辅



幸福教育课程基













1
|
6




以“动感高效”课堂教学模
式的探索与实践为平台,扎实小
学生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基本技
能,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受到
思想教育。

从而发展小学生的智
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
兴趣,享受学习的快乐,感受童
年的幸福生活。



















中年级


通过参与跳绳、踢毽子,亲
身获得活动经历,学会基本动作,
让学生在跳绳、踢毽子活动中找
寻快乐,在团队中学会合作、学
会分享、学会技能,形成阳光性
格与品质。


现玲

灵风

玉兰快




高年级


了解乒乓球的基本知识,学
会一些基本技巧,了解基本战术
和比赛规则,强健体魄。


志强
赵素娟





高年级


通过训练,增强学生体质,
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和爱好,
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勇敢进取、
团结协作精神。


慧芬

巧红炫




中高年



借助五子棋、跳棋、象棋独
特的思考方式,学生逐步学会思
考,学会合作,学会统观全局,
提高身心健康素养。


明春

胜友






脑绘


高年级
学生


通过上网绘画、浏览网页、
查询资料,培养学生电脑绘画水
平,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学习
收集资料,处理信息,整合资源。


慧珍

会娟环
保古






年级


以参观、资料收集、走访等
活动,对家乡新郑的文化、民俗、
名胜古迹等进行了解,体会家乡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民族文化,
产生自豪感和使命感。


月琴

朝梅
种植
和花卉管理

高年级


在辅导老师带领下,学生实
地参加种植活动,认识各种花卉,
了解花卉的生长习性,掌握一定
的种植管理花卉技能,从而培养
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胜友

明春
学科拓展类艺术活动类演
讲与口才

中高年



通过开展演讲活动,提高学
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学
习和生活的自信心。


智敏

艳玲
英语
大声说中高年



通过活动,使学生的英语兴
趣得到更好地发展,培养学生的
语言技能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
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
力。


瑞坤

晓菲
剪纸
和手工低中年



了解剪纸这门古老的艺术,
学会简单的剪纸与手工制作,陶
冶自己的审美情趣。


俊英

建玲
小小合唱团低中高选

通过合唱活动,提升学生欣
赏水平和音乐素养。





创意
版画

中高年



在版画活动中,尝试接触不
同材质的版画起稿、转版(复制)、
拓印的基本技能和整个制作过
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
操作能力,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

使我校的版画特色更加鲜明。


每一位同学感受版画的艺术魅
力,从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版
画制作当中去。


慧芳


四、课程内容
(一)基础性课程
1.整合与拓展教学内容
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在确保国家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对本学科内部重复、交叉的内容进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出有利于学生幸福成长的校本化学习内容。

语文学科倡导学生大阅读,并倡导用多种形式展德育活动类
班队会 低中高年级 必修 通过学校的工作安排,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通过班队会活动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德育教育。

赵月琴
各班主

仪式典礼课



必修 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礼仪常识,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赵月琴 各班主任 家长会课程


必修 引领并指导家长学习一些家教理论知识,促进家校联合,达到共同教育的目标。

赵月琴 各班主任 拓展性阅读
课程 同

必修 指导学生大量阅读,体验读书的快乐,积淀文化素养,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现阅读成果;数学学科要加强学生思维速度与灵敏度的训练;英语学科注重英语文化的渗透;音乐学科在2-6年级课堂中教学电子琴,中高年级教学竖笛演奏;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分别辟出一节教授蓝球和绳毽;美术课在课堂上教授版画;另外在低年级开设经典诵读课程,引导学生在诵经典中培养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2.构建“动感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继承并改进“动感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努力实现生动课堂、主动课堂、互动课堂,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动”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灵性和智慧,让每个生命都能在课堂中幸福成长。

“动感课堂”具有以下3个特征:
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把主动、互动、生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追求。

(1)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即学生个体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通过学生动手做、动口说、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思,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真正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

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低于20分钟。

(2)互动:又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师生互动,教师每节课对学生个体提问人数不少于班级全体学生的80%,小班额达100%。

第二方面生生互动。

就是建立学习合作小组,通过组内讨论,全班展示等形式突现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合作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3)生动: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
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打造动感高效课堂。

总之,动感课堂就是要注重以生为本,让学生爱表达、敢表达和能表达。

努力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学习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学习的幸福。

(二)多彩社团活动课程
为了发展学生的幸福素养,满足多元需求。

把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健康素养、艺术素养”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依据,本期继续开发以“多彩社团活动”为主的校本课程,包括体育运动类,综合实践类,学科拓展类和艺术活动类。

依据师生的兴趣爱好,本期对部分课程进行了调整,共设四大类十五门课程。

学校把每周星期五下午第三节课开辟为“多彩社团活动”时间,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采用“走班制教学”。

“多彩社团活动课程”,既增强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可能性,又让课程尽量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幸福素养。

(三)快乐德育课程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我校始终将德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以多姿多彩的德育活动为依托,开发德育课程,提升师生的幸福指数。

1.班队会、节日、典礼仪式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以班队会活动为平台,开发班队会课程和重大节日、典礼仪式课程。

抓住重大节日,如元旦、春节、元宵节、植树节、六一儿童节、端午节、教师节、中秋节、推普周、国庆节、建队节、读书日、地球日等利用
班队会这个平台开展系列德育活动。

并定期举行“优秀班队会”活动展示、观摩,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现自我,在模拟情境中体验、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2.拓展性阅读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根据低、中、高年段课标的要求以及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需要,对各个级段的阅读活动进行规划。

结合课本每个单元的训练重点,经常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

每周两节阅读课纳入学校的常规课程。

每次阅读课都有精心的指导课设计,学校每月都要对阅读教学进行一次常规检查,开展一次教师和学生阅读笔记展评活动。

各班还要利用阅读课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读书活动,如:演讲朗诵比赛、好书推介、读书交流等。

让活动激发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读书活动中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把“经典诵读”作为开发阅读课程的一个突破口,以此弘扬国学与传统文化。

3.家长会课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教育场所。

密切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形式之一。

为此,学校成立了周庄小学家长委员会,每班推选两名家长担任委员,在此基础上选出一名家长任委员长。

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每月组织一次会议,会议日也是学校的家长开放日,届时家长可以走进班级听评课,可以向学校领导进言建议,共商学校的教学工作。

每学期还要召开一次全校性的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校的教学工作。

此外,还要建立家校联系制度,给家长发放家校联系卡,班主任完善校信通信息。

每天学科教师都要利用校信通这一平台,为学生发布作业,周末向家长汇报学生一周来在学校的表现,让校信通平台架起家校联系的桥梁。

要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以及外地民工子弟等特殊家庭家教工作的指导和该类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让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在校园内幸福快乐地成长。

五、课程实施
1.学校制定课程规划方案,成立课程规划领导小组。

组长:谷俊平负责全面调控学校的课程分布及设置
? 副组长:李红英
负责课程实施的具体工作。

组员:全体老师??
制定课程纲要,积极从事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并承担课程的实践和探索,开发课程资源,积累课程成果,探究评价方式。

2.开齐开足课程,保证课时,任何教师不得随意调课。

3.完善周庄小学课程管理制度,制定《学校课程实施督导制度》,加强课程管理。

抓实抓好教师的备课、活动、反思、总结过程。

4.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课程的培训,形成校本课程理念,并通过校本培训,展开理论和实践的研讨,使校本课程理念得到升华。

5.定期开展研讨,观摩活动,鼓励教师发展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之路,征集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6.学校要完善课程考评办法,所有开设课程期末要向学校汇报展示活动成果,学校将成立以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参与的评估验收小组,对每个小组从学初计划、活动人数、活动记录、活动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地验收,评出优秀辅导教师,给予表彰。

7.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骤实施,教导处随机查看,随时测评。

8.加强课程材料的归档工作。

对课程资料(包括文字、图片、音像制品等)进行整理归类。

六、课程评价
1.对课程的评价包括:
(1)?实施教师的自评意见。

(2)?学生的反馈结果。

(3)?课程指导小组的综合评价。

2.对教师的评价。

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评价:一是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占评价成绩的30%,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即期末的师生汇报展示),占评价成绩的30%,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占评价成绩的15%,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占评价成绩的15%,五是资料的保留与整理,占评价成绩的10%。

学校课程指导小组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形成对课程开发者的最终评价。

3.对学生的评价。

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也采取百分制。

分数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学生的出勤率,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
占10%;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占60%;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30%。

最终的成绩要从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每学期末,学校要对各社团的优秀学员进行表彰。

新郑市城关乡周庄小学
2015年1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