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双踪示波器
双踪示波器使用方法

双踪示波器使用方法
双踪示波器是一种用于显示电信号波形的仪器。
它可以同时显示两个信号的波形,通常用于比较两个信号的时序、振幅、频率等参数。
下面将详细介绍双踪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一、连接电路
将待测试的电路与示波器连接。
一般来说,示波器有两个输入通道:CH1和CH2。
需要将待测试的电路与这两个通道分别连接。
连接时需要注意通道的极性,确保连接正确。
二、调节通道
1. 选择通道
首先要选择要显示哪个通道的信号。
通常使用示波器上的开关将通道选择为CH1和CH2之一。
选择后可以看到示波器显示屏上出现相应通道的波形显示。
2. 调整控制
在选择好通道后,需要进行控制的调整。
控制包括:增益、时间基准和触发。
增
益控制可以调整波形的大小,时间基准控制可以调整波形的时间尺度,而触发控制可以调整触发电平和触发方式。
三、比较通道
使用双踪示波器最主要的应用就是比较两个通道的信号。
示波器上会同时显示出两个通道的波形。
为了更好地比较两个通道的差异,需要将它们的控制参数调整至相同。
四、捕捉波形
使用双踪示波器进行波形捕捉的方法与常规示波器相同。
要捕捉波形,需要将示波器的触发电平设置成合适的值,并将触发方式设置成相应的模式。
以上就是双踪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示波器的使用二、【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示波器的调节和使用方法2.掌握用示波器观察电信号波形的方法3.学会使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图形和控制示波管工作的电路三、【实验原理】双踪示波器包括两部分,由示波管和控制示波管的控制电路构成1.示波管示波管是呈喇叭形的玻璃泡,抽成高真空,内部装有电子枪和两队相互垂直的偏转板,喇叭口的球面壁上涂有荧光物质,构成荧光屏,高速电子撞击在荧光屏上会使荧光物质发光,在荧光屏上就能看到一个亮点。
Y偏转板是水平放置的两块电极。
在Y偏转板上和X偏转板上分别加上电压,可以在荧光屏上得到相应的图形。
双踪示波器原理2.双踪示波器的原理双踪示波器控制电路主要包括:电子开关,垂直放大电路,水平放大电路,扫描发生器,同步电路,电源等;其中,电子开关使两个待测电压信号Y CH1和Y CH2周期性的轮流作用在Y偏转板,这样在荧光屏上忽而显示Y CH1信号波形,忽而显示Y CH2信号波形,由于荧光屏荧光物质的余晖及人眼视觉滞留效应,荧光屏上看到的是两个波形。
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电压的周期稍不同,屏上呈现的是一移动的不稳定图形,这是因为扫描信号的周期与被测信号的周期不一致或不呈整数倍,以致每次扫描开始时波形曲线上的起点均不一样所造成的,为了获得一定数量的完整周期波形,示波器上设有“Time/div”调节旋钮,用来调节锯齿波电压的周期,使之与被测信号的周期呈合适的关系,从而显示出完整周期的正弦波性。
(看到稳定波形的条件:只有一个信号同步)当扫描信号的周期与被测信号的周期一致或是整数倍,屏上一般会显示出完整周期的正弦波形,但由于环境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波形会移动,为此示波器内装有扫描同步电路,同步电路从垂直放大电路中取出部分待测信号,输入到扫描发生器,迫使锯齿波与待测信号同步,此称为“内同步”;反之则为“外同步”。
操作时,使用“电平旋钮”,改变触发电势高度,当待测电压达到触发电平时,开始扫描,直到一个扫描周期结束。
双踪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

探头的使用
• 选择各旋钮的位置,使信号正常显示在
荧光屏上,记录测量的读数或波形。测
量时必须注意将Y轴增益微调和X轴增益
微调旋钮旋至“校准”位置。
• 根据记下的读数进行分析、运算、处理, 得到测量结果。
三、双踪示波器在电气测量中的应用
• 利用示波器所做的任何测量,最终都归 结为对电压的测量。 • 直接测量法:直接从屏幕上测量出被测 电压波形的高度,然后换算成电压值。
双踪示波器的组成及原理
一、双踪示波器的基本原理
双踪示波器的Y轴偏转系统
电子开关(Y工作方式)的五种工作状态:
• 当电子开关处于“CH1”状态时,CH1通道开通, 屏幕上只能显示CH1通道的波形。 • 当电子开关处于“CH2”状态时,CH2通道开通, 屏幕上只能显示CH2通道的波形。 • 当电子开关处于“CH1+CH2”状态时,电子开 关不工作。这时,两路信号同时通过门电路和 放大器,屏幕上显示两路信号叠加后形成的波 形。
触发源
耦合选择 电平
CH1
AC 锁定(逆时针旋到底)
垂直位移
V/Div 垂直微调
中间位置,推进去
10mV/Div
释抑
T/Div
常态(逆时针旋到底)
0.5ms/Div 校准(顺时针旋到底),推入 中间位置
校准(顺时针旋到底), 水平微调 推入 水平位移
AC―⊥―DC 接地⊥
2. 打开电源:调节辉度和聚焦旋钮,使扫 描基线清晰度较好。 3. 一般情况下,将垂直微调和扫描微调旋 钮处于“校准”位置。 4. 调节CH1垂直移位:使扫描基线设定在屏 幕的中间,若此光迹在水平方向略微倾斜, 调节光迹旋转旋钮可使光迹与水平刻度线相 平行。 5. 校准探头:由探头输入方波校准信号到 CH1输入端,将0.5VP-P校准信号加到探头 上。将“AC-⊥-DC”开关置于“AC”位置, 校准波形将显示在屏幕上。
示波器实验报告

示波器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示波器的使用二、【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示波器的调节和使用方法2.掌握用示波器观察电信号波形的方法3.学会使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图形和控制示波管工作的电路三、【实验原理】双踪示波器包括两部分,由示波管和控制示波管的控制电路构成1.示波管示波管是呈喇叭形的玻璃泡,抽成高真空,内部装有电子枪和两队相互垂直的偏转板,喇叭口的球面壁上涂有荧光物质,构成荧光屏,高速电子撞击在荧光屏上会使荧光物质发光,在荧光屏上就能看到一个亮点。
Y偏转板是水平放置的两块电极。
在Y偏转板上和X偏转板上分别加上电压,可以在荧光屏上得到相应的图形。
2.双踪示波器的原理双踪示波器控制电路主要包括:电子开关,垂直放大电路,水平放大电路,扫描发生器,同步电路,电源等;其中,电子开关使两个待测电压信号YCH1和YCH2周期性的轮流作用在Y偏转板,这样在荧光屏上忽而显示YCH1信号波形,忽而显示YCH2信号波形,由于荧光屏荧光物质的余晖及人眼视觉滞留效应,荧光屏上看到的是两个波形。
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电压的周期稍不同,屏上呈现的是一移动的不稳定图形,这是因为扫描信号的周期与被测信号的周期不一致或不呈整数倍,以致每次扫描开始时波形曲线上的起点均不一样所造成的,为了获得一定数量的完整周期波形,示波器上设有“Time/div”调节旋钮,用来调节锯齿波电压的周期,使之与被测信号的周期呈合适的关系,从而显示出完整周期的正弦波性。
(看到稳定波形的条件:只有一个信号同步)当扫描信号的周期与被测信号的周期一致或是整数倍,屏上一般会显示出完整周期的正弦波形,但由于环境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波形会移动,为此示波器内装有扫描同步电路,同步电路从垂直放大电路中取出部分待测信号,输入到扫描发生器,迫使锯齿波与待测信号同步,此称为“内同步”;反之则为“外同步”。
操作时,使用“电平旋钮”,改变触发电势高度,当待测电压达到触发电平时,开始扫描,直到一个扫描周期结束。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终)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班级: 12050641姓名:谢昌辉学号: 1205064135实验一 抽样定理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抽样定理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
2、 掌握自然抽样及平顶抽样的实现方法。
3、 理解低通采样定理的原理。
4、 理解实际的抽样系统。
5、 理解低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对抽样信号恢复的影响。
6、 理解低通滤波器的相频特性对抽样信号恢复的影响。
7、 理解带通采样定理的原理。
二、实验器材1、 主控&信号源、3号模块 各一块2、 双踪示波器 一台3、 连接线 若干三、实验原理1、实验原理框图保持电路S1信号源A-outmusic抽样电路被抽样信号抽样脉冲平顶抽样自然抽样抽样输出抗混叠滤波器LPFLPF-INLPF-OUTFPGA 数字滤波FIR/IIR译码输出编码输入3# 信源编译码模块图1-1 抽样定理实验框图2、实验框图说明抽样信号由抽样电路产生。
将输入的被抽样信号与抽样脉冲相乘就可以得到自然抽样信号,自然抽样的信号经过保持电路得到平顶抽样信号。
平顶抽样和自然抽样信号是通过开关S1切换输出的。
抽样信号的恢复是将抽样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即可得到恢复的信号。
这里滤波器可以选用抗混叠滤波器(8阶3.4kHz 的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或FPGA 数字滤波器(有FIR 、IIR 两种)。
反sinc 滤波器不是用来恢复抽样信号的,而是用来应对孔径失真现象。
要注意,这里的数字滤波器是借用的信源编译码部分的端口。
在做本实验时与信源编译码的内容没有联系。
四、实验步骤实验项目一抽样信号观测及抽样定理验证概述:通过不同频率的抽样时钟,从时域和频域两方面观测自然抽样和平顶抽样的输出波形,以及信号恢复的混叠情况,从而了解不同抽样方式的输出差异和联系,验证抽样定理。
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
源端口目标端口连线说明信号源:MUSIC 模块3:TH1(被抽样信号) 将被抽样信号送入抽样单元信号源:A-OUT 模块3:TH2(抽样脉冲) 提供抽样时钟模块3:TH3(抽样输出) 模块3:TH5(LPF-IN) 送入模拟低通滤波器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抽样定理】。
实验二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实验二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能够了解示波器的原理,熟悉示波器面板上的开关和旋钮的作用。
2、,练习使用示波器,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测量正弦电压的频率和峰值。
3、学习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与说明1、示波器是一种综合性的电信号特性测试仪。
用它可以直接显示出电信号的波形,测量幅值、频率以及同频率两信号的相位差等。
2、信号发生器是产生各种波形的信号电源。
常用的有正弦信号发生器、方波信号发生器、脉冲信号发生器等。
信号电源的频率(周期)和输出辐值一般可以通过开关和旋钮加以调节。
3、示波器与信号发生器的连接三、仪器设备(1) 示波器,1台;(2) 信号发生器,1台;(3) 电阻箱,电容箱,各1只;四、实验内容1、示波器的使用,体会各主要开关和旋钮的作用。
(1) 示波器置于扫描(连续)工作方式,接通电源并经预热以后,在示波器的荧光屏上调出一条水平扫描亮线来。
分别旋动[聚焦]、[辅助聚焦]、[亮度]、[标尺]、[垂直位移]、[水平位移]等旋钮,体会这些旋钮的作用和对水平扫描线的影响。
【聚焦】—调整光点或波形清晰度。
【辅助聚焦】—配合“聚焦”旋钮调节清晰度。
(2) 双踪示波器的自检将示波器面板部分的“标准信号”接口,通过信号电缆接至示波器的Y轴输入接口CH1或CH2,调节各旋钮,使在荧光屏上显示出线条细而清晰,亮度适中的方波波形,将时间扫描旋钮及幅值扫描旋钮调到“校准”位置,从荧光屏上读出该信号的频率和幅值,并与标称值作比较。
【标准信号输出】—1kHz、1V方波校准信号由此引出。
加到Y 轴输入端,用以校准Y轴输入灵敏度和X轴扫描速度。
2、信号发生器的使用(1)把信号发生器输出调到零值位置并接至示波器的输入端,然后合上信号发生器的电源开关,预热后再给定一输出电压,在示波器的荧光屏上,调出被测信号的波形来。
分别旋动(或转换)示波器的水平扫描系统(X通道)和垂直系统(Y通道)的各旋钮(或开关),体会这些旋钮(或开关)的作用以及对输入信号波形的形状和稳定性的影响。
双踪示波器 使用方法、用途以及注意事项。

双踪示波器使用方法、用途以及注意事项。
双踪示波器是一种广泛用于电子电路调试和故障诊断的仪器,它可以显示电子信号的波形和特征,帮助工程师快速找出故障并对电路进行分析和测试。
本文将介绍双踪示波器的使用方法、用途以及注意事项。
一、双踪示波器的使用方法1. 连接电路:首先将被测试的电路与示波器连接,一般使用探头将被测信号引入示波器的输入端口,确保连接正确并牢固。
2. 调节示波器:打开示波器电源,调节示波器的控制按钮,包括水平扫描、垂直灵敏度、触发等参数,以便获得清晰和准确的波形显示。
3. 观察波形:通过示波器的屏幕观察波形的变化,根据需要调整示波器的各项参数,以便更清晰地显示和分析信号波形。
4. 记录数据:根据需要,可以使用示波器内置的数据记录功能或连接外部设备记录波形数据,方便后续分析和比较。
二、双踪示波器的用途1. 电子电路调试:用于检测和分析各种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帮助工程师快速找出故障和进行维修。
2. 信号分析:用于显示和分析各种类型的电子信号,包括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帮助工程师理解信号的特征和性能。
3. 波形显示:用于显示各种周期性和非周期性波形,如正弦波、方波、脉冲波等,为工程师提供直观的信号波形图示。
4. 效果观察:用于观察电路对不同输入信号的响应,评估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为电路设计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三、双踪示波器的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在使用示波器时应注意安全,避免触碰高压部件和高功率信号,以免引发触电或烧坏设备。
2. 调节参数:在调节示波器参数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逐步调整,避免过大或过小的参数设置导致误判或损坏设备。
3. 探头连接:在连接被测信号时,要确保探头的接地端与被测电路的地端连接良好,以避免测量误差和损坏设备。
4. 阅读说明书:在使用新的示波器设备时,应认真阅读设备说明书,了解设备的功能和特性,以便正确操作。
双踪示波器是一种功能强大的电子测试仪器,它在电子电路调试和信号分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4《示波器使用2》实验指导书

1. 预习写出双踪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路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各仪器前面板的旋钮名称、功能及作用。
写出使用示波器测量波形电压和频率的方法。
并阅读这些仪器的技术指标。
2. 实验目的(1)学会正确使用通用电子仪器及设备。
(2)学会用示波器测量电压波形、幅度、频率的基本方法。
(3)学会正确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频率、幅度的方法,熟悉dB按键。
(4)学会正确使用交流毫伏表的方法。
(5)学会使用双路直流稳压电源的方法。
(6)了解常用电子仪器主要技术指标,学习阅读仪器说明书的方法。
3. 实验仪器及设备(1)双踪示波器VD或DF型1台(2)函数信号发生器EE1642 1台(3)单交流毫伏表EM2171 1台(4)直流稳压电源DF1731SL型1台(5)数字万用表MH8201 1块(6)测试导线若干4. 实验原理在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中,最常用的电子仪器有直流稳压电源、测量仪器及仪表、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
为了正确观察被测实验电路的实验现象、测量实验数量,必须学会一些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并掌握一般的电子测试技术。
这是电子技术实验课的重要任务之一。
放大器指标的测量方法下面介绍小信号线性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频率响应、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测量。
测量时必须注意在加输入信号后,应采用示波器监视输出信号波形,在信号波形不出现失真的情况下进行测量。
1、电压放大倍数A v的测量A v=V o/V i其中V i、V o分别为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压。
测量出V i、V o即可计算出A v 。
可用示波器、晶体管毫伏计等仪器测量V i、V o。
测量时需注意测量仪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要求。
2、频率响应的测量频率响应是测量电压放大倍数A v随信号频率f变化的关系,如图A-6所示。
测量方法有逐点法和扫频法。
图A-6 低频小信号放大器的频率特性(1)逐点法。
测试方框图见图A-7,用可变频率和幅度的正弦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加至被测放大器输入端,改变信号频率,用毫伏表监视并保持输入电压信号不变,并用毫伏表测量响应频率的输出信号电压值。
双踪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双踪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双踪示波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2.掌握双踪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技能;
3.学会使用双踪示波器进行信号的观测和分析。
二、实验原理
双踪示波器是一种能够同时显示两个信号波形的示波器。
它由两个独立的垂直放大器、一个水平放大器和一个水平时间基准组成。
其中,水平放大器和水平时间基准共同控制两个信号波形的相对位置和时间关系。
在使用双踪示波器时,需要将两个信号分别接入示波器的两个通道,并设置好各个放大器的增益和时间基准。
然后,通过调节水平放大器和水平时间基准,可以实现两个信号波形的同步显示和比较分析。
三、实验步骤
1.将两个信号源分别接入示波器的通道1和通道2;
2.调节通道1和通道2的增益,使两个信号波形的振幅适合显示;
3.调节水平放大器和水平时间基准,使两个信号波形的相对位置和时间关系适合观测和分析;
4.观测和分析两个信号波形的形态、频率、幅度等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
四、实验结果
通过双踪示波器的观测和分析,我们成功地比较了两个信号波形的特征,并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例如,我们发现通道1的信号波形频率较高,幅度较小,而通道2的信号波形频率较低,幅度较大。
这些结论对于进一步分析和处理信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使用双踪示波器,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信号的特征和分析方法。
同时,我们也掌握了双踪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实验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双踪示波器的使用

双踪示波器的使用 编写:李家望 赵斌【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的结构;2.熟悉示波器和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一.示波器的构造:XJ17A 型二踪示波器的构造如下图⑴。
二.示波器原理1、被测信号波形显示原理被测信号(设为正弦电压)经前置放大器等,加在示波管的Y轴偏转板上,同时又在X 轴偏转板上同步(由Y轴输入的被测信号的触发产生,即周期严格满足T x =nT y ,n 为整数)加一锯齿波电压,则荧光屏上的光点将同时参与相互垂直的两种位移,我们观察到的将是光点的合成位移,即正弦波形图,其合成原理如图⑵所示。
2、李萨如图形显示原理 如果X轴和Y轴偏转板同时加上正弦电压时,光点的运动是两个相互垂直的简谐振动的合成,X轴方向振动的频率x f 与Y轴方向振动的频率y f 的比值为简单整数时,光点合成运动的轨迹是一个封闭的图形,这时荧光屏上就显示李萨如图形,如下表所示。
李萨如图形可用来测量未知频率,令y f 、x f 分别代表Y和X轴偏转板上电压的频率,y n 表示Y方向的切线和图形相切的切点数,x n 表示X方向的切线和图形相切的切点数,则有yxxy n n f f图⑵ 正弦波形显示原理图【实验仪器及配件】EE1641B1型函数信号发生器(附录一),XJ17A 型双踪示波器(附录二),低压交流电源,电容,电阻、二极管,屏蔽信号线 【实验要点和要求】一.对照教材附录一、二的面板图,熟悉示波器和函数信号发生器各旋钮、键的功能和用法。
二.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工作状态的调节:可按下表进行三.信号输入:必须用信号屏蔽线(外层金属网连接的黑线为地线,蕊线连接的红线为信号线),一般接入示波器的“CH1轴输入插座”。
四.定性观察不同输入频率时正弦波形的变化:调节“t/DIV ”扫速开关,在观察范围内得到所要求的稳定波形,并将相关参数或波形填入下表(1)。
调节“t/DIV ”前可按:N / f =10格⨯“t/DIV ”(N 为表格所要求的几个波)估计“t/DIV ”。
实验二 直流差动放大电路

实验二 直流差动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l.熟悉差动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2.掌握差动放大电路的基本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2.数字万用表3.信号源三、预习要求1.计算图2.1的静态工作点(设r bc =3K ,β=100,实际值通过实测可得)及电压放大倍数。
2.在图2.1基础上画出单端输入和共模输入的电路。
差分放大电路是构成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基本单元电路,由典型的工作点稳定电路演变而来。
为进一步减小零点漂移问题而使用了对称晶体管电路,以牺牲一个晶体管放大倍数为代价获取了低温飘的效果。
它还具有良好的低频特性,可以放大变化缓慢的信号,由于不存在电容,可以不失真的放大各类非正弦信号如方波、三角波等等。
差分放大电路有四种接法: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单端输入单端输出。
由于差分电路分析一般基于理想化(不考虑元件参数不对称),因而很难作出完全分析。
为了进一步抑制温飘,提高共模抑制比,实验所用电路使用V3组成的恒流源电路来代替一般电路中的R e ,它的等效电阻极大,从而在低电压下实现了很高的温漂抑制和共模抑制比。
为了达到参数对称,因而提供了R P1来进行调节,称之为调零电位器。
实际分析时,如认为恒流源内阻无穷大,那么共模放大倍数A C =0。
分析其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差模交流等效电路,分析时认为参数完全对称:设2,,1///2121P be be be R R R r r r ======βββ,因此有公式如下: ),2(2),)1((21/1LcB od be B id R R i u R r i u ⋅∆-=∆++∆=∆ββ 差模放大倍数c O d d be L cidod d R R A A Rr R R u u A 2,22)1(221/===++-=∆∆=ββ 同理分析双端输入单端输出有:c O be L c d R R R r R R A =++-=,)1(21/ββ单端输入时:其d A 、O R 由输出端是单端或是双端决定,与输入端无关。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实验一通用模拟与数字双踪示波器的使用及测量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根据已学的示波器理论知识学习正确使用通用双踪示波器,并利用示波器进行各种电信号的测量,熟练掌握模拟示波器的使用。
2.学习数字式通用示波器的使用,了解其在测量上的强大功能,并与模拟示波器进行比较,体会各自在测量上的特点。
3.认真按实验内容的要求进行实验,记录有关的数据和波形,回答实验内容中提出的有关问题,并按时提交实验报告。
二、实验原理在时域信号测量中,电子示波器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测量仪器。
它可以精确复现作为时间函数的电压波形(横轴为时间轴,纵轴为幅度轴),不仅可以观察相对于时间的连续信号,也可以观察某一时刻的瞬间信号,这是电压表所做不到的。
我们不仅可以从示波器上观察电压的波形,也可以读出电压信号的幅度、频率及相位等参数。
电子示波器是利用随电信号的变化而偏转的电子束不断轰击荧光屏而显示波形的,如果在示波管的X偏转板(水平偏转板)上加一随时间作线性变化的时基信号,在Y偏转板(垂直偏转板)加上要观测的电信号,示波器的荧光屏上便能显示出所要观测的电信号的时间波形。
若水平偏转板上无扫描信号,则从荧光屏上什么也看不见或只能看到一条垂直的直线。
因此,只有当X偏转板加上锯齿电压后才有可能将波形展开,看到信号的时间波形。
一般说来,Y偏转板上所加的待观测信号的周期与X偏转板上所加的扫描锯齿电压的周期是不相同的,也不一定是整数倍,因而每次扫描的起点对待观测信号来说将不固定,则显示波形便会不断向左或向右移动,波形将一片模糊。
这就有一个同步问题,即怎样使每次扫描都在待观测信号不同周期的相同相位点开始。
近代电子示波器通常是采用等待触发扫描的工作方式来实现同步的。
只要选择不同的触发电平和极性,扫描便可稳定在待观测信号的某一相应相位点开始,从而使显示波形稳定、清晰。
在现代电子示波器中,为了便于同时观测两个信号(如比较两个信号的相位关系),采用了双踪显示的办法,即在荧光屏上可以同时有两条光迹出现,这样,两个待测的信号便可同时显示在荧光屏上,双踪显示时,有交替、断续两种工作方式。
双踪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双踪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双踪示波器的使用进行实践,掌握双踪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方法,了解示波器的使用原理,培养学生对实验仪器的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
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探头、示波器探头调节器、双踪示波器使用说明书。
三、实验原理。
双踪示波器是一种用来观察电压信号波形的仪器。
它可以同时显示两路电压信号波形,利用示波器探头将被测信号引入示波器的垂直输入端,通过探头调节器调整探头的衰减系数,并通过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调节旋钮调整波形的位置和大小,从而观察被测信号的波形。
四、实验内容。
1. 将信号发生器的正弦波信号输出端与示波器的通道1输入端相连,将示波器探头的接地线与信号发生器的接地端相连。
2. 调节示波器的垂直灵敏度旋钮,使得示波器屏幕上的波形幅度适中。
3. 调节示波器的水平扫描旋钮,观察波形在示波器屏幕上的运动情况。
4. 将信号发生器的方波信号输出端与示波器的通道2输入端相连,将示波器探头的接地线与信号发生器的接地端相连。
5. 调节示波器的触发电平和触发方式,观察示波器屏幕上的波形。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双踪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方法,了解了示波器的使用原理。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正弦波和方波在示波器屏幕上的波形,通过调节示波器的各项参数,我们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波形的变化,实现了对信号波形的准确观测和分析。
六、实验总结。
双踪示波器是电子技术实验中常用的仪器,掌握其基本操作方法对于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双踪示波器的基本使用方法,还对示波器的使用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能够更加熟练地使用示波器进行信号波形的观测和分析,为我们的实验和工程项目提供有力的支持。
七、参考文献。
1. 《电子技术实验教程》,XXX,XXX出版社,200X年。
2. 《电子测量技术》,XXX,XXX出版社,200X年。
双踪示波器实验报告(共5篇)

篇一:示波器使用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示范及数据处理《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物理实验报告示范文本:包含数据处理李萨如图【实验目的】 1.了解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原理,了解示波器各主要组成部分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配合; 2.熟悉使用示波器的基本方法,学会用示波器测量波形的电压幅度和频率;3.观察李萨如图形。
【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 gos-6021型 1台2、函数信号发生器 yb1602型 1台3、连接线示波器专用 2根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使用说明请熟读常用仪器部分。
[实验原理]示波器由示波管、扫描同步系统、y轴和x轴放大系统和电源四部分组成,1、示波管如图所示,左端为一电子枪,电子枪加热后发出一束电子,电子经电场加速以高速打在右端的荧光屏上,屏上的荧光物发光形成一亮点。
亮点在偏转板电压的作用下,位置也随之改变。
在一定范围内,亮点的位移与偏转板上所加电压成正比。
示波管结构简图示波管内的偏转板 2、扫描与同步的作用如果在x轴偏转板加上波形为锯齿形的电压,在荧光屏上看到的是一条水平线,如图图扫描的作用及其显示如果在y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而x轴偏转板不加任何电压,则电子束的亮点在纵方向随时间作正弦式振荡,在横方向不动。
我们看到的将是一条垂直的亮线,如图如果在y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又在x轴偏转板上加锯齿形电压,则荧光屏上的亮点将同时进行方向互相垂直的两种位移,其合成原理如图所示,描出了正弦图形。
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的周期(频率)相同,这个正弦图形将稳定地停在荧光屏上。
但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的周期稍有不同,则第二次所描出的曲线将和第一次的曲线位置稍微错开,在荧光屏上将看到不稳定的图形或不断地移动的图形,甚至很复杂的图形。
由此可见:(1)要想看到y轴偏转板电压的图形,必须加上x轴偏转板电压把它展开,这个过程称为扫描。
如果要显示的波形不畸变,扫描必须是线性的,即必须加锯齿波。
(2)要使显示的波形稳定,y轴偏转板电压频率与x轴偏转板电压频率的比值必须是整数,即:fyfx?n n=1,2,3,示波器中的锯齿扫描电压的频率虽然可调,但要准确的满足上式,光靠人工调节还是不够的,待测电压的频率越高,越难满足上述条件。
实验二示波器的使用

实验二示波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显示图象的原理.2、学习用示波器观察电信号的波形.3、学习用示波器测定电信号的电圧和频率.二、实验器材双踪示波器多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阴极射线示波器(简称示波器)是一种用途较广的电子仪器,它可以把原來肉眼看不见的变化电压变换成可见的图像,以供人们分析研究。
示波器除了可以直接观测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外,还可以测量频率、相位等. 利用换能器还可以将应变、加速度、圧力以及其它非电量转换成电压进行测量。
由丁?电子质量非常小,没有机械示波器所具有的惯性,因而可以在很高的频率范围内工作,这是示波器很重要的优点.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输出稳定的交流信号,IL 电圧和频率可以在某一特定范围内任选的电源装置。
三、实验原理示波器包括两大部分:示波管和控制示波管工作的电路。
1、示波管示波管是呈喇叭形的玻璃泡,抽成高真空,内部装有电子枪和两对相互垂直的偏转板,喇叭口的球面壁上涂有荧光物质,构成荧光屏.示波管的侧视图见图1。
图 1 示波管构造图电子枪由灯丝f,阴极K、栅极G以及一组阳极A所组成。
灯丝通电后炽热,使阴极发热而发射电子。
由丁-阳极电位高于阴极,所以电子被阳极加速。
当高速电子撞击在荧光屏上会使荧光物质发光,在屏上就能看到一个亮点。
改变阳极电位,可以使不同发射方向的电子恰好会聚在荧光屏某一点上,这种调节称为聚焦。
栅极G 电位较阴极K 为低,改变G 电位的高低,可以控制电子枪发射电子流的密度, 甚至完全不使电子通过,这称为辉度调节,实际上就是调节荧光屏上亮点的亮暗。
Y 偏转板是水平放置的两块电极. 当Y 偏转板上电压为零时,电子束正好射在荧光屏正中P点。
如果Y偏转板加上电压,则电子束受到电场力作用,运动方向发生偏移,(见图2)?如果所加的电压不断发生变化,P点的位置也跟着在铅垂线上移动。
在屏上看到的是一条铅直的亮线。
荧光屏上亮点在铅直方向的位移Y和加在Y偏转板的电压U Y成正比。
双踪示波器的使用

3.12 双踪示波器的使用示波器是一种用来展示和观测电信号的电子仪器,它可以直接测量信号电压的大小和周期,因此,一切可以转化为电压的电学量、非电学量(如电流、电功率、阻抗、温度、位移、压力、磁场等)以及它们随时间变化的过程都可用示波器来观测。
由于电子射线的惯性小,又能在荧光屏上显示出可见的图像,所以特别适用于观测瞬时变化的过程,这是示波器重要的优点。
本实验通过使用双踪示波器观察电信号波形及测量电信号的电压及频率,了解示波器图像跟踪测量技术(请阅读4.2.1节),掌握示波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请阅读附录Ⅰ中有关示波器的内容)。
【目的与要求】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示波器的调节和使用;2.掌握用示波器观察电信号波形的方法;3. 掌握用示波器测量电信号的电压和频率的方法;4. 了解示波器图像跟踪测量技术。
【仪器与装置】SR-071A型双踪示波器、XFD-6型低频讯号发生器、整流滤波线路板等。
【原理】示波器的规格和型号很多,但不管哪种示波器都有图 3.12-1所示的几个基本组成部分:示波管、竖直放大器(Y轴放大器)、水平放大器(X轴放大器)、扫描发生器、触发同步和直流电源等部分。
1.示波管的基本结构示波管的基本结构如图3.12-2所示,主要包括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个部分,全都密封在玻璃外壳内,里面抽成高真空。
(1)电子枪:由灯丝、阴极、控制栅极、第一阳极和第二阳极五部分组成,阴极是一个表面涂有氧化层的金属圆筒,被灯丝通电加热后发射电子。
控制栅极是一个顶端有小孔的圆筒,套在阴极外面,它的电位比阴极稍低,对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起控制作用,只有初速度较大的电子才能穿过栅极顶端的小孔,然后在阳极加速下奔向荧光屏,示波器面板上的“亮度”调整旋钮就是通过调节栅极电位以控制射向荧光屏的电子流密度从而改变屏上光斑的亮度。
阳极电位比阴极电位高很多,电子被它们之间的电场加速形成射线。
当控制栅极、第一阳极与第二阳极之间电位调节合适时,电子枪内的电场对电子射线有聚焦作用所以第一阳极也称聚焦阳极,第二阳极电位更高,又称加速阳极,面板上的“聚焦”调节旋钮,就是调节第一阳极电位,使荧光屏上的光斑成为明亮、清晰的小圆点,有的示波器还有“辅助聚焦”,实际是调节第二阳极电位。
双踪示波器报告

双踪示波器报告双踪示波器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双踪示波器观察信号的变化,理解信号的叠加、相位差等特性,同时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双踪示波器是一种能够同时显示两个信号的示波器。
通过双踪示波器,我们可以同时观察两个信号的变化,例如相位差、频率等。
此外,双踪示波器还可以用于测量两个信号之间的叠加效果。
三、实验步骤1.准备阶段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包括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阻、电容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示波器的各个按钮进行熟悉,了解其功能和使用方法。
2.连接信号源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双踪示波器的输入端口。
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使得我们可以观察到明显的信号波形。
3.调整示波器通过调整示波器的垂直和水平灵敏度,使得信号波形能够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整示波器的触发方式,使得信号波形能够稳定地显示。
4.观察信号波形在信号波形稳定后,我们可以观察两个信号波形的变化情况。
通过对比两个信号的相位差和幅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信号的特性。
5.测量信号参数通过双踪示波器的测量功能,我们可以测量两个信号的频率、相位差等参数。
同时,我们还可以观察两个信号之间的叠加效果。
6.分析实验结果在实验结束后,我们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观察两个信号波形的变化和测量得到的参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信号的特性和规律。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验结果来调整实验条件或者改进实验方案。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双踪示波器观察了两个信号波形的变化情况。
首先,我们发现两个信号的频率是相同的,但是它们的相位差是不同的。
通过调整示波器的灵敏度和触发方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两个信号波形之间的差异。
此外,我们还发现当两个信号叠加时,它们的幅度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功能,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差的具体数值。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信号的特性和规律。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双踪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同时观察了两个信号波形的变化情况。
两级交流放大电路(有数据)

实验二两级交流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如何合理设置静态工作点。
2、学会放大电路频率特性测试方法。
3、了解放大电路的失真及消除方法。
二、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
2、数字万用表。
3、信号发生器。
三、实验电路原理图2.1 两级交流放大电路阻容耦合式的多级放大电路是多级放大器中常见的一种,其特点是它们的各级直流工作点相互独立。
可分级进行调整;它只能放大交流信号不能放大直流信号。
由于各级大多采用工作点稳定电路,使得整个放大器的性能比较稳定。
在阻容耦合多级放大器中,由于输出级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都比较大,因而输出级的静态工作一般都设置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这样能获得最大动态范围或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逐级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前级的输出电压作为后级的输入电压,即两级放大器的总电压放大倍数等于各级放大倍数的乘积。
在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中,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将随着信号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当信号频率升高或降低时,放大倍数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放大器的通频带表明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适应能力。
放大器的通频带越宽,表明对信号频率的适应能力越强。
四、实验内容及结果分析1、设置静态工作点(1)按图接线,注意接线尽可能短。
(2)静态工作点设置:要求第二级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前提下幅值尽量大,第一级为增加信噪比,工作点尽可能低。
(3)在输入A 端接入频率为1KHz 幅度为100mV的交流信号(一般采用实验箱上加衰减的办法,即信号源用一个较大的信号。
例如100mV,在实验板上经100:l 衰减电阻衰减,降为l mV),使V i 1为1m V,调整工作点使输出信号不失真。
2、按表2.l要求测量并计算,注意测静态工作点时应断开输入信号。
表2.1p R Rp 下空载:带载:2c1=3、接入负载电阻RL=3K,按表2.1测量并计算,比较实验内容2,3的结果。
4、测两级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5、将放大器负载断开,先将输入信号频率调到1KHz,幅度调到使输出幅度最大而不失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图7.31 直线扫描法测量调幅系数
B
2) 梯形图法 梯形图法测量调幅系数时,示 波器工作于 X-Y 方式,将调幅波、调制 信号分别加至示波器X、Y轴输入端,在 荧光屏上显示出图 7.32 所示的梯形图, 测出A、B的长度,利用式(7-16)计算 即可。
B
图7.32 梯形法测量调幅系数
①将信号输入至INPUT插座 ②设置电压衰减器并观察波形,使 被显示的波形在5格左右,将微调顺 时针旋足(校正位置) ③调整电平使波形稳定
④调节扫速控制器,使屏幕显示至 少一个波形
⑤调节垂直位移,使波形底部在 屏幕中央任一水平座标上(见图E 的B点)
⑥调整水平位移,使波形顶部在 屏幕中央的垂直座标上(见图E的 A 点)
(2)接通电源,电源指示灯亮,预热, 屏幕上出现光迹,分别调节亮度、聚焦、 迹线旋转,使光迹清晰并与水平水平刻 度平行。
(3)用10:1探极将校正信号输入到 CH1输入插座。
(4)调节CH1移位与X移位,使波形与 图A符合。
(5) 将探极换至 CH2 输入插座,垂直 方式置于 CH2 ,内触发源置于 CH2 , 重复( 4 )操作,得到与图 A 符合的 波形。
Y b a 0 X 0
u2
t1 t2
t
0 t1 t2
u1
t
图7.30 用李沙育图形法测量相位差
5. 调幅系数的测量 1) 直线扫描法 直线扫描法测量调幅系数时,将 被测信号加到示波器 Y 轴输入端,调整 示波器有关的开关旋钮,得到如图 7.31 所示的调幅波波形,测出A、B的长度, A B 代入下式计算得出调幅系数: ma 100 % (7-16 ) A B
图3.22 几种常用的李沙育图形
4. 相位的测量 1) 双踪示波器测时间间隔法 利用双踪示波器按前述的方法测 出两路信号的周期T和其时间间隔Δt,利 用下式即可求出其相位差: t 360 T ( 7-13 ) 在图7.29中,u1与u2的周期为5格, u1与u2之间的相位差为1.65格,由此可得, u2 超前u1为 1.65/5×2π≈2π/3 ,即 u2超前 u1 的相位角为120°。
fx Nx fy N y
(7-11)
(7-12)
即
Nx f y fx Ny
图 7.28 所 示 的 李 沙 育 图 形 及 式 (7-12)即可测出被测信号的频率。
fy 1 fx
0°
4 5°
9 0°
1 35 °
1 80 °
fy 2 fx 1
fy 3 fx 1
fy 3 fx 2
两点之间水平距离(格)×扫描时间因数(时间/格)
水平扩展倍数
图 F
例:在图F中,测量C、D两点的水 平距离为6格,扫描时间因数为 2μS/DIV,水平扩展×1,则:
2μS/DIV×6DIV 时间间隔= 1 =12 μS
3.2.3周期和频率的测量
在图F例子中,所测得的时间间隔 即为该信号的周期T,该信号的频 率为1/T,例如;T=12uS,则频率 为: F=1/T=83.4KHz
3.2.4上升或下降时间的测量
上升(或下降)时间的测量方 法和时间间隔的测量方法一样, 只不过是测量被测波形满幅度 10%和90%两处之间的水平轴 距离,测量步骤如下:
(1)将信号馈送到INPUT(18)输入 插座. (2)调整电压衰减器和微调,使波 形的垂直幅度显示5格. (3)调整垂直移位,使波形的顶部 和底部分别为于10%和0%的刻 度线上.
(4)将被测电压加至输入端后,将“交流-地-直流”开关置 于“DC”位置,此时所显示的直线位置即为所测电压值。若 直线位于零伏基准线之上,则所测电压为正; 若直线位于零 伏基准线之下,则所测电压为负。 (5)若所测电压超出显示范围,应增大“V/div”; 若所测
电压数值过小,应减小“V/div”后重新测量,由此可得
实验要求
1.熟悉信号发生器和通用双踪示波器面 板上各开关旋钮的名称与作用,掌握 信号发生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2.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测量:幅值和 频率。
使用注意事项
一、示波器控制键的作用
1.亮度,辉度(INTENSTY):调节
光迹的明亮程度.
2.聚焦(FOCUS):调节光迹的清
晰度
3.迹线旋转(ROTATION):调节光
19.电平(LEVEL):调节被测信号在 某一电平触发扫描。 20.触发极性(SLOPE):选择信号的上 升沿和下降沿触发扫描
21.扫描方式(TRIG MODE) 自动AUTO:无信号时,屏幕上显示光 迹有信号时,与电平控制配合显示稳定波 形。 常态NORM:无信号时,屏幕上无扫 线。有信号时,与电平控制配合显示稳 定波。
迹与水平刻度平行 4. 触发指示(TRIG`D):在触发扫描 时,指示灯亮
5.校准信号(CAL) 提供幅度0.5V,频率为1KHz的对 称方波信号,用于校准10∶1的探极 补偿电容和校准示波器垂直与水平偏 转因素。
6.电源指示灯(POWER INDICATOR):电 源接通时灯亮 7.电源开关(POWER): 接通或关闭电 源
当扫速低于一定频率时,交替方式 显示会出现闪烁,应将开关置于断 续CHOP。当需观察两路信号代数 和时,将MODE置于ADD(两个 通道的衰减设置必须一致),CH2 移位处于常态时为CH1+CH2, CH2移位拉出时(PULLINVERT) 为CH1-CH2。
3.2 幅值的测量 3.2.1 峰—峰值电压的测量 对被测信号波形峰—峰电压测 量的步骤如以下八点:
图3.20所示的直流电压为2.8 V(图中V/div=1 V/div)。
1 V/div
1 V/div
(a )
(b )
图3.20 直流电压的测量 (a) “交流-地-直流”开关置 GND; (b) “交流-地-直流” 开关置DC
2. 交流电压的测量
测量步骤如下:
( 1 ) 置“交流 - 地 - 直流”开关于 “GND”位置。调节垂直“位移”旋钮,使 该扫描线准确地落在水平刻度线上。
图A
图B
补偿适中
过补偿
欠补偿
观察波形补偿是否适中,否则 调整探极补偿元件,如图C
LF COMP
图C 探极调整元件位置
示 波 器 的 使 用
2.3 垂直系统操作
(1)垂直方式的选择
如只需观察一路信号,将MODE开关 置 CH1 或 CH2 ,此时被选中的通道有 效。如需同时观察两路信号,将 MODE置 ALT,使两个通道的信号被 交替显示,其频率受扫描周期控制。
15、16 耦合方式(AC GND DC):选 择被测信号输入垂直通道的耦合方式 GND : 输入耦合
DC/AC :输出耦合
17.CH1 OR X : 被测信号的输入插座 18.CH2 OR Y :被测信号的输入插座 19.外接输入:外接触发信号
18.水平位移(POSITION):调节光迹 在屏幕上的水平位置。
(2) 视被测电压的大小,置 “ V/div” 到 适 当 位 置 , 将 “ 微 调 ” 调 至 “CAL”位置。
(3 ) 将被测电压加至输入端后, 将“交流-地-直流”开关置于“AC”位置,
5 0 mV/div
图3.21 交流电压的测量
3. 时间、周期与频率的测量 1) 周期的测量 2) 时间间隔的测量 3) 频率的测量 (1) 测周期法。 (2) 李沙育图形法。 当李沙育图形稳定后,设荧光屏 X轴方向与图形的切线交点数为Nx,Y轴 方向与图形的切线交点数为 Ny ,则已 知频率fx与待测频率fy有如下关系:
(4)调整扫速开关,使屏幕上 显示波形的上升沿或下降沿。 (5)调整水平位移,使波形上 升沿的10%处相交于某一垂直 刻度线上。 (6)测量10%到90%两点间的水 平距离(格)。
(7)按下列公式计算出波形的上升(或下 降)时间: 上升(或下降)时间= 水平距离(格)×扫描时间因数(时间/格)
水平扩展倍数
u2
u1
图7.29 u1与u2的相位差测量
பைடு நூலகம்
2) 李沙育图形法 测量原理同李沙育图形测频法。 测量时,u1接示波器X轴输入, u2接Y轴 输入, u1与u2相位不同,荧光屏上就会 出现不同的图形。在图7.30中,u1与u2滞 后 φ 角,李沙育图形为一斜椭圆,其中, a表示t1(u2过零)时刻u1的幅值,b表示 在t2时刻u1的峰值,则 a a = b sin φ ( 71 ( 7-15 ) sin ( ) b 14) 可求得
(1)将信号馈入INPUT输入插座。
(2)调整电平使波形稳定显示。
(3)将扫速微调顺时针旋足(校 正位置),调整扫速控制器, 使屏幕上显示1-2个信号周期。
(4)分别调整垂直移位和水平移 位,使波形中需测量的两点 位于屏幕中央水平刻度线上。
(5)测量两点之间的水平刻度,按下列公 式 计算出时间间隔 时间间隔(S)=
25.×1,×10:按入时扫速被扩展10倍 26. 外监频输出:监视示波器显示某一 通道波形的频率 27. 电源插座及保险丝座 : 220V 电源 插座,保险丝0.5A
二、示波器的使用
1. 检查电网电压
ST16A 示波器电源电压为 220V±10% 。 接通电源前,检查当地电源电压,如不 符合,则严禁使用。
⑦读出垂直方向A—B两点之间的 格数
⑧按下面公式计算被测信号 的峰—峰电压数(VP-P)
VP-P =垂直方向的格数×垂直
偏转因素×探头倍数
图 E 峰 峰 电 压 的 测 量
A-B垂直格数为格,用*1探极垂直偏转 因素为2V/DIV,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