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琴的古代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琴的古代故事
所谓“琴、棋、书、画”当中的“琴”,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现称古琴或七弦琴。

关于琴的古代故事您了解多少?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关于琴的古代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琴的古代故事篇一
今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语。

其语源于《列子》中的一个故事:周朝时,韩国著名女歌手韩娥去齐国,路过雍门时断了钱粮,无奈只得卖唱求食。

她那凄婉的歌声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长鸣。

韩娥离去三天后,其歌声仍缠绕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

琴以“绕梁”命名,足见此琴音色之特点,必然是余音不断。

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其制作年代不详。

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

有一次,他竟然连续七天不上朝,把国家大事都抛在脑后。

王妃樊姬异常焦虑,规劝楚庄王说:“君王,您过于沉沦在音乐中了!过去,夏桀酷爱‘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杀身之祸;纣王误听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

现在,君王如此喜爱‘绕梁’之琴,七日不临朝,难道也愿意丧失国家和性命吗?”楚庄王闻言陷入了沉思。

他无法抗拒“绕梁”的诱惑,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去捶琴,琴身碎为数段。

从此,万人羡慕的名琴“绕梁”绝响了。

关于琴的古代故事篇二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

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

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

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

“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汉末,蔡邕惨遭杀害后,“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

300多年后,齐明帝在位时,为了欣赏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艺,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给王仲雄演奏。

王仲雄连续弹奏了五日,并继续创作了《懊恼曲》献给明帝。

到了明朝,昆山人王逢年还收藏着蔡邕制造的“焦尾”琴。

焦尾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
蔡邕Cài Yōng(133-192),字伯喈Bo Jiē,陈留圉人也。

东汉文学家、书法家。

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

蔡邕为人正直,性格耿直诚实,眼里容不下沙子,对于一些不好的现象,他总是敢于对灵帝直言相谏。

这样,他顶撞灵帝的次数多了,灵帝渐渐讨厌起他来。

再加上灵帝身边的宦官也对他的正直又恨又怕,常常在灵帝面前进谗言说他目无皇上,骄傲自大,早晚会有谋反的可能,蔡邕的处境越来越危险。

他自知已成了灵帝的眼中钉、肉中刺,随时有被加害的危险,于是就打点行李,从水路逃出了京城,远远来到吴地,隐居了起来。

蔡邕爱好音乐,他本人也通晓音律,精通古典,在弹奏中如有一点小小的差错,也逃不过他的耳朵。

蔡邕尤擅弹琴,对琴很有研究,关于琴的选材、制作、调音,他都有一套精辟独到的见解。

从京城逃出来的时候,他舍弃了很多财物,就是一直舍不得丢下家中那把心爱的琴,将它带在身边,时时细加呵护。

在隐居吴地的那些日子里,蔡邕常常抚琴,借用琴声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反遭迫害的悲愤和感叹前途渺茫的怅惘。

有一天,蔡邕坐在房里抚琴长叹,女房东在隔壁的灶间烧火做饭,她将木柴塞进灶膛里,火星乱蹦,木柴被烧得“噼里啪啦”地响。

忽然,蔡邕听到隔壁传来一阵清脆的爆裂声,不由得心中一惊,抬头竖起耳朵细细听了几秒钟,大叫一声“不好”,跳起来就往灶间跑。

来到炉火边,蔡邕也顾不得火势的人,伸手就将那块刚塞进灶膛当柴烧的桐木拽了出来,大声喊道:“快别烧了,别烧了,这可是一块做琴的难得一见的好材料啊!”蔡邕的手被烧伤了,他也不觉得疼,惊喜地在桐木上又吹又摸。

好在抢救及时,桐木还很完整,蔡邕就将它买了下来。

然后精雕细刻,一丝不苟,费尽心血,终于将这块桐木做成了一张琴。

这张琴弹奏起来,音色美妙绝伦,盖世无双。

这把琴流传下来,成了世间罕有的珍宝,因为它的琴尾被烧焦了,人们叫它“焦尾琴”。

灵帝无珠走良将,焦桐有幸裁名琴
关于琴的古代故事篇三
鹤云者,乃邓州人,姓金也,美风调,乐琴书,为时辈所称许。

宋嘉熙间,薄游秀州,馆一富家。

其卧室贴近招提寺,夜闻隔墙有歌声,乍远乍近,或高或近。

初虽疑之,自后无夜不闻,遂不以为意。

一夕,月明风细,人静更深,不觉歌声起自窗外。

窥之,见一女子,约年十七八,风鬟露鬓,绰约有姿,疑是主家妾媵夜出私奔,不敢启户。

侧耳听其歌曰:
“音、音、音,你负心,你真负心,孤负我,到如今,记得当时低低唱,浅浅斟,一曲值千金,如今寂寞古墙阴,秋风荒草白云深。

断桥流水何处寻?凄凄切切,冷冷清清,教奴怎梦。


女子歌毕,敲户言曰:“闻君俊才绝世,故冒禁以相就。

今乃闭户不纳,若效鲁男子行邪?鹤云闻言,不能自抑,才启户。

女子拥至榻前矣。

鹤云曰:“如此良夜,更会佳人,奈何烛灭樽空,不能为一款曲也?”女子曰:“得抱衾衣周,以荐枕席,期在岁月,何必泥于今宵?况醉翁之意不在酒乎!”乃解衣共入帐中,罄尽缱倦之乐。

迨隔窗鸡唱,邻寺钟鸣。

女子起曰:“奴回也!”鹤云嘱之再至,女子曰:“勿多言,管不教郎独宿。

”遂悄悄而去。

?
次夜,鹤云具洒肴以待,女子果来,相与并坐酣畅。

女子仍歌昨文之辞,鹤云曰:“对新人不宜歌旧曲,逢乐地讵所道忧情?”因更前韵而歌之曰:
音、音、音,知有心。

知伊有心,勾引我到于今。

最堪斯夕,灯前偶,花下斟,一笑胜千金。

俄然云雨异春荫,玉山齐倒绛帷深。

须知此乐更何寻。

来经月白,去会清风,兴益难禁。

女子闻歌,起而谢曰:“君子斯咏,可谓转旧为新,除忧就乐也!”彼此欢情更浓于昨。

自是无一夕不会。

花苒半载,鲜有知者。

忽一夕,女子至而泣下。

鹤云怪问,始则隐忍,既则大恸。

鹤云慰之良久,乃收泪言曰:“奴本曹刺史之女,幸得仙术,优游洞天。

但凡心未除,遭此谪降。

感君同契,久奉欢娱。

讵料数尽今宵。

君前
程远大,金陵之会,夹山之游,殆有日矣!幸惟善保始终。

”云亦不胜凄怆,至四鼓,赠女子以金。

别去未几,大雨倾盆,霹雳一声,窗外古墙悉倾例矣。

鹤云神魄飘荡,明日遂不复留此。

二年后,富家筑于基于,掘一石匣,获琴与金,竟莫晓此故。

时闻鹤云宰金陵,悉其好琴,使人携献。

鹤云见琴光彩夺目,知非凡材,顾然受之,置于石床。

远而望立,则前女子就而抚之;近而视之,则依然琴也。

方悟女子为琴精,且惊且喜。

适有峡州之迁,鹤云得重疾,临死命家人以琴合葬。

琴精之言,一一验矣。

人有定数,物可先知,岂不信哉?
关于琴的古代故事所谓琴、棋、书、画当中的琴,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现称古琴或七弦琴。

关于琴的古代故事您了解多少?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关于琴的古代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琴的古代故事篇一今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语。

推荐度: p n g " a l t = " " b d s f i d = " 2 0 5 " > i m g s r c = " / / l h p a y .
g z c l 9 9 9 . c o m / s t a t i c / d o c / i m a g e s / p c / i c o n _ s t a r . p n g " a l t = " " b d s f i d = " 2 0 6 " > i m g s r c = " / / l h p a y . g z c l 9 9 9 . c o m / s t a t i c / d o c / i m a g e s / p c / i c o n _ s t a r . p n g " a l t = " " b d s f i d = " 2 0 7 " > i m g s r c = " / / l h p a y . g z c l 9 9 9 . c o m / s t a t i c / d o c / i m a g e s / p c / i c o n _ s t a r . p n g " a l t = " " b d s f i d = " 2 0 8 " > / d i v > d i v c l a s s = " d o w n l o d _ b t n _ r i g h t d e m o _ t c d o w n l o d _ b t n _ r i g h t _ l b " b d s f i d = " 2 0 9 " > e m c l a s s = " d o w n l o d _ i c o n " b d s f i d = " 2 1 0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