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高三下学期语文高考模拟试卷(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滁州市高三下学期语文高考模拟试卷(一)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间隙(xì)遨游(áo)苍穹(qínɡ) 老骥伏枥(lì)
B . 中枢(shū)瞬间(shùn)少顷(qīnɡ) 怦怦直跳(pēnɡ)
C . 蔚蓝(wèi) 液晶(yè)目眩(xuán) 色彩斑斓(lán)
D . 矫健(jiǎo) 偶像(ǒu)椭圆(tuǒ)坚如磐石(pán)
2.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人类是自然万物的一种,自然界人类的弟兄。

由于人与自然之间存在这种天然的联系,当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感悟。

看到流逝的江水,会想到时光的;看到再生的小草,会想到生命力的顽强;在寂静的山林里,会平息烦躁的心情;面对,会释放被压抑的情感;单是一个秋天,():它的,会使人联想到生命的代序;它的成熟,会令人感到喜悦和满足;它的萧瑟,会让人觉得寂寞和悲伤。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俯拾皆是溘然长逝满城风雨悄然而至
B . 比比皆是一去不返暴风骤雨悄然而至
C . 俯拾皆是一去不返满城风雨悄无声息
D . 比比皆是溘然长逝暴风骤雨悄无声息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人接触自然时,常常会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感悟的原因,是因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这种天然的联系。

B . 由于人与自然之间存在这种天然的联系,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感悟。

C . 由于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联想,人与自然之间存在某种天然的联系。

D . 当人在接触自然的时候,由于人与自然之间存在这种天然的联系,常常会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感悟。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就会带给人们许多不同的感受
B . 人们许多不同感受就接踵而至
C . 就会带给人们一模一样的感受
D . 就会带来飘飘欲仙般不同感受
3. (2分) (2019高一下·黑龙江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未来五年,国家将通过改造棚户区、建设公租房等方式,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供给,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

B . 人大代表提议,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填补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法律空白。

C . 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D . 凭借着在本届澳网比赛中的超强发挥,武汉姑娘李娜成为第一个晋级大满贯赛决赛的亚洲球员,从而奠定了她中国体坛一姐的宝座。

二、有意义表达 (共2题;共11分)
4. (1分)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正文,在表达上有四处不妥当,请指出并修改。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呈阅我的求职信。

我是××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应届毕业生,所学专业为计算机应用。

我来自农村,农村生活养成了我淳朴、诚实、善良的性格和不怕困难、挫折,不服输的奋斗精神。

我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在校期间努力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我还十分注重培养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利用暑假参与了××公司的局域网组建与维护工作。

由于这一实践活动,使我巩固了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锻炼了常用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能力。

贵公司若能录用我,我一定能使贵公司的事业如日中天!
5. (10分) (2020高一下·鹤岗期末) 某校利用宣传橱窗举办关于“蛟龙”号的专题展览,展览包括四个板块。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为展览拟写各板块标题。

要求:简明生动,每个标题不超过8个字。

“蛟龙”号是我国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自主设计,除少数非核心零部件之外,绝大部分零部件都是“中国制造”,总装也由我国独立完成。

“蛟龙”号技术上拥有三个优势,即先进的近底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功能、高速水声通信功能、强大的续航供电功能;与国际上现有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相比,其综合性能稳居前列。

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顺利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7062米的深处,全世界为之瞩目。

此次深海作业的成功,证明这条“中国龙”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域潜航的能力,标志着海底资源宝库向中国人敞开了大门。

板块标题: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
6. (10分) (2018高一下·邢台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对于长期存在的厕所问题,我们如何寻找解题之钥?韩国制定《公共卫生间法》,对公厕实施评价认证制度,使当地厕所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一道风景线。

美国则开放餐馆、商场等地厕所,还要求配有残疾人厕位、“同伴帮助厕位”等。

重庆市旅游系统从2015年起掀起了一场“厕所革命”,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全域旅游发展,打造了一批“设计独特、注重实用、倡导环保的旅游厕所。

如黑山景区以鹅卵石装饰旅游厕所墙面,卧龙岗景区则以单向可视玻璃做墙面,游客如厕时可欣赏风景。

璧山引导鼓励社会企业参与建设,以捐建单位命名公厕,公厕显示屏还滚动播放企业公益广告。

依靠创新,该区走出一条以厕养厕的市场化经营新路,目前该区建好的AA级厕所,有80%来自企业捐建。

两年多来,重庆市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2458座,超过目标任务6.45%,厕所存在的供给不足、分布不均衡、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旅游服务环境有较大改善,旅游形象有极大提升。

(摘编自《重庆“厕所革命”调查:既要面子更要里子》2017年12月05日《重庆日报》
【注】“厕所革命”是指对发展中国家的厕所进行改造的一项举措。

最早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

国家领导人近三年来多次就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

材料二:
(摘编自《关于苏州市厕所革命实施工作群众满意度问卷调查》2017年12月01日《苏州人民网站》)
材料三:
如何进行“厕所革命”?首先要突破简单技术思维的桎梏,重新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智慧。

回顾人类发展史,东西方关于“如厕”的文化和技术发展脉络有明显分野。

西方文明,自古便重视技术的改进,水冲清洁方式加上坐便器的改进,构成西方厕所的基本演化逻辑,冲水马桶便是其代表性成果。

而东方社会,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与“物尽其用”。

先人们从西周时就开始探索粪便与土地肥力的关系,战国时己经掌握粪便积肥技术,汉代便有“美粪良田”的说法。

直至上世纪中叶,粪肥依旧是中国农民耕种的法宝。

但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在大规模施用化肥后,土地与人类、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天然连接断裂,城市居民的粪便成了城市的巨大负担,不得不建设越来越庞大的污水处理厂,斥巨资将原本宝贵的有机质从相对洁净的杂排水中分离出去。

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污水处理的成本不堪重负,农村土壤日渐贫瘠……进入21世纪,有更多的学者在反思今人的如厕问题,在重新思考“美粪”与“良田”的关系,这也成为“生态厕所”设计的基点。

(摘编自《生态厕所:社会转型中的设计实验》,2017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厕所革命"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厕所革命”是一个业已受到多国关注的世界性话题,其针对的是长期存在、难以解决的厕所问题,目的是从厕所入手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

B . “厕所革命”自开展以来已经取得显著成绩,苏州、重庆等旅游城市的公共厕所普及率明显提高,但公共厕所建设仍存在短板。

C . 率先在旅游系统开展厕所革命”,让人们享有清洁卫生的如厕环境,利于改善旅游服务质量,同时也提升我国旅游形象,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D . “厕所革命”发展到现今阶段,我们不能再依靠技术创新,而要从我们优秀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探寻新路,实现人与环境的互惠共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 美国政府要求餐馆商场等地对外开放其厕所能弥补局部地区公共厕所不足的缺陷,但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较大,这种做法无法在中国进行推广。

B . “厕所革命”重点是在旅游区等客流量密集、公厕需求量大的区域推进,现在人们更迫切希望在远离繁华街区的街巷、胡同增加公共厕所的数量。

C . 人们通过手机定位寻找公厕的比率还不高,说明我们可以加大厕所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将公厕信息纳入在线旅行地图中,以方便人们如厕。

D . 代表西方文明的抽水马桶耗水量大,由此形成的管网建设和污水治理成本居高不下。

我国民调显示,人们对公厕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尤其不满,渴望革新。

E . 从粪便积肥技术,到“美粪良田”的说法,都说明古人受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物尽其用”思想的影响,注重粪便对提高土地肥力的作用。

(3)上述材料能为我们进一步推动“厕所革命”提供哪些有益的启示?请分条概括。

7. (20分) (2017高二上·温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箫声
阿成
德莫利是一个颇有特点的镇子。

几年前我去过那里。

正是晚秋时节,将车开上轮渡船过江的时候,那种江风的湛凉,只要想起来,依然水气弥重地冷在身上。

镇子并不大,被乡间的公路分成两爿,大大小小的木房子和石头房子,顺着公路的坡,次第地排下去,然后进入那片白桦林。

德莫利镇的背后,是那条河道很宽的松花江。

江面上,或早或晚,云里雾里,常有远程的驳船通过。

江的对岸似乎是竖立起来的山壁。

驳船从那儿通过时,总要拉响汽笛。

汽笛声从山壁上空洞地回荡起来,确有一种失魂的感受。

德莫利镇是张广才岭的一部分。

深秋时节,山上的树叶经冷霜一煞,变成了多种颜色,红红黄黄,深深浅浅地一配,很绚丽,让人有万分的慨叹。

先前,齐先生在镇政府工作。

我去的时候,便是他陪我。

我看出来他很喜欢喝酒。

好在他并不请我喝,只是说,你吃菜,你吃菜。

然后独自大口地喝酒。

齐先生的脸色很苍白。

常下意识地用手揩嘴角。

总觉得他身上有很多事。

但一时又说不清。

齐先生很腼腆,不善谈。

看出这一层之后,我同他讲话便很注意分寸,态度也很客气。

吃过晚饭之后,他固执地留在招待所陪我一会儿。

无话可说时,两个人便呆呆地看电视,间或凝神地听从江面上传来的汽笛声。

我觉得有些尴尬,便买酒款待他。

我吸烟,喝热茶,他一个人一杯连一杯地喝酒,他一边喝酒,一边不时地看着我脸上的反应。

我就给他讲我的过去,笑呵呵地讲那些被人欺负的事。

酒喝光,他就准备告辞。

院子里的月光很好,兼有几片红叶的点缀,别有一种神奇。

他有点犹豫,转过身来对我说,我,我会吹箫,要不我去,去取来,给你吹一曲?我抓了抓他的胳膊,说,明天吧,早点回去休息吧。

还要过一个山呢,你家不是在山那头么?霜重道滑,路上小心。

回来,我就歇下了。

的确是累了。

后来,我在梦里梦见齐先生在廊下吹箫。

齐先生吹的是《春江花月夜》,很柔,很动情,把我的泪水都吹下来了。

翌日起来,来到院子里。

院子里是厚厚的一层红红黄黄的落叶。

踩在落叶上面,看远处的张广才岭,感觉那一层淡雾似有魂灵一般在那儿漂着。

招待所的那个女服务员挑水进了院子,见了我的面儿就说,昨黑,老齐过来给你吹箫,你听见了吗?
我说,不知道啊……
你没听见?
听见了,以为是做梦呢。

女服务员说,他坐在院子里吹了一曲,然后,就挟着箫走了。

噢,那我可真有点失礼了。

她说,一个酒鬼,没什么可失礼的。

真的。

我很快知道,齐先生的妻子经过几次的反反复复,还是同齐先生离婚了。

齐先生将妻子临行前骂他那些刻薄的话,都偷偷地用录音机录了下来。

一个人在家没事儿的时候,常放着听,边听边流泪。

我还听说,齐先生写得一手
好字。

后来,手抖得厉害,写不成了。

可惜。

我以为第二天齐先生会过来,陪我一块吃德莫利鱼,这是头一天约好的。

结果换了一个年岁较大的人过来陪我,说齐先生另有公务。

我没说什么。

去年听德莫利来省城办事的人说,齐先生自杀了。

那人说,喝酒这事儿,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于是他就把自己杀了……那人又说,齐先生箫吹得好,他一死,夜里没人吹箫了,德莫利好像也死了一样。

说着,那人掼下茶杯,说,夜里失眠,听听他的箫声,能像个真正的人似的想好多事哪——那样的日子有滋味呀。

齐先生终年46岁。

(本文有删改)
(1)概括齐先生自杀的性格原因。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开头三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4)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我”在梦里梦见齐先生在吹箫这一细节?
(5)作者借“箫声”写出齐先生的“魂”。

请结合小说内容,探究齐先生之“魂”的内涵。

四、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
8. (16分) (2019高一上·白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于谨字思敬。

性沉深,有识量,略窥经史,尤好《孙子》兵书。

太宰元穆见之,叹曰:“王佐材也。

”正光四年,广阳王元深北伐,引谨为长流参军,特相礼接。

时魏末乱,群盗蜂起,谨欲不劳兵甲,以致清荡。

乃单骑入贼,示以恩信,于是西部铁勒酋长乜列河等领三万余户并款附,相率南迁。

广阳与谨至折敷岭迎接之。

谨曰:“拔陵兵众不少,闻乜列河等款附,必来要击。

彼若先据险,则难与争锋。

今以乜列河等饵之,设伏而待,必指掌破之。

”广阳从其计。

拔陵果来要击,谨伏兵发,贼大败。

孝昌元年,又随广阳王征鲜于修礼。

会章武王为修礼所害,遂军中山。

侍中元晏宣言于灵太后曰:“广阳盘桓不进,坐图非望。

又有于谨者,智略过人,为其谋主。

风尘之隙,恐非陛下纯臣。

”灵太后诏于尚书省门外立榜,募获谨者,许以重赏。

谨闻之,请诣阙披露腹心,广阳许之。

谨遂到榜下,曰:“吾知此人。

”众共诘之,谨曰:“我即是也。

”有司以闻。

灵后见之,大怒。

谨备述广阳忠款,兼陈停军之状。

灵后意稍解,遂舍之。

及太祖崩,孝闵帝尚幼,中山公护[注]虽受顾命而名位素下,群公各图执政。

护深忧之,密访于谨。

谨曰:“夙蒙丞相殊眷,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

”明日,群公会议。

谨曰:“中山公受顾托,军国大事,理须归之。

”辞色抗厉,众皆悚动。

谨言于护曰:“公若统理军国,谨等便有所依。

”遂再拜。

群公迫于谨,亦拜。

众议始定。

保定二年,谨以年老乞骸骨。

诏不许及晋公护东伐犹请与同行询访戎略天和三年薨年七十六。

武帝亲临,加太师、雍州刺史,谥曰文。

(节选自《周书·于谨传》)
【注】护:字文护。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诏不许/及晋公护东伐/犹请与同行/询访戎略/天和三年/薨于位/年七十六
B . 诏不许及/晋公护东伐/犹请与同行/询访戎略/天和三年/薨于位/年七十六
C . 诏不许/及晋公护东伐/犹请与同行/询访戎略/天和三年/薨/于位/年七十六
D . 诏不许及/晋公护东伐/犹请与同行/询访戎略/天和三年/薨于位年/七十六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孙子》,春秋时期孙武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被誉为“兵学圣典”。

B . 阙,可指皇宫前面两侧除望的楼台,又可作朝廷的代称。

“诣阙”文中指去朝廷。

C . 乞骸骨,原意是请求归葬故乡,是古代的臣子请求君王宽恕以保全性命的说法。

D . 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于谨善于谋划。

也列河率众一起归附,于谨预见到拔陵会依仗兵多将广前来拦击,于是提出计策,被广阳王采用,大败贼兵。

B . 于谨富有才华。

他读过一些经典史籍,尤其好读兵书《孙子》,性情深沉,有见识、度量,太宰元穆赞叹他是个帝王般的人才。

C . 于谨勇猛刚毅。

他一人深入贼营成功规劝也列河等归附;闻知灵太后张榜悬赏捉拿他,主动投案,并为广阳王诉说忠诚。

D . 于谨知恩图报。

中山公字文护向来特别关照于谨,在群臣聚集在一起议事之时,于谨帮助宇文护争得了掌理军国大事的大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以乜列河等饵之,设伏而待,必指掌破之。

②中山公护虽受顾命而名位素下,群公各图执政。

9. (6分) (2016高三上·湖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洪天锡,字君畴,宝庆二年进士。

授广州司法。

丁内艰,免丧,调潮州司理。

帅方大琮辟真州判官,留置幕府。

改秩知古田县,行乡饮酒礼。

邑剧,牒诉猥多,天锡剖决无留难。

有倚王邸势杀人者,诛之不少贷。

擢诸司粮料院,拜监察御史。

累疏言:“天下之患三:宦官也,外戚也,小人也。

”劾董宋臣、谢堂、厉文翁,理宗力护文翁,天锡又言:“不斥文翁,必为王府累。

”上令吴燧宣谕再三,天锡力争,上又出御札,俾天锡易疏,欲自戒饬之。

天锡又言:“自古奸人虽凭怙,其心未尝不畏人主之知,苟知之而止于戒饬,则凭怙愈张,反不若未知之为愈也。

”章五上,出关待罪。

诏二人已改命,宋臣续处之。

会吴民仲大论等列诉宋臣夺其田,天锡下其事有司,而御前提举所移文谓田属御庄,不当白台,仪鸾司亦牒常平。

天锡谓:“御史所以雪冤,常平所以均役,若中贵人得以控之,则内外台可废,犹为国有纪纲乎?”乃申劾宋臣并卢允升而枚数其恶。

疏上至六七,最后请还御史印,谓:“明君当为后人除害,不当留患以遗后人。

今朝廷轻给舍台谏,轻百司庶府,而北司独重,仓卒之际,臣实惧焉。

”言虽不果行,然终宋世阉人不能窃弄主威者,皆天锡之力,而天锡亦自是去朝廷矣。

改广东提点刑狱,五辞。

明年,起知潭州,久之,始至官,戢盗贼,尊先贤,逾年大治。

直宝谟阁,迁广东转运判官,决疑狱,劾贪吏,治财赋,皆有法。

升秘阁修撰、福建转运副使,又辞。

度宗即位,以侍御史兼侍读召,累辞,不许。

改福建安抚使力辞不许亭户买盐至破家陨身者天锡首罢之民作佛事以报罢荔枝贡召为刑部尚书诏宪守之臣趣行无虚日不起久之,进显文阁直学士,三降御札趣之,又力辞。

逾年,进华文阁直学士,寻致仕。

疾革,草遗表以规君相。

上震悼,特赠正议大夫,谥文毅。

(节选自《宋史•洪天锡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改福建安抚使/力辞不许/亭户买盐/至破家陨身者/天锡首罢之/民作佛事以报/罢荔枝贡/召为刑部尚书/诏宪守之臣趣行无虚日/不起/
B . 改福建安抚使/力辞/不许/亭户买盐至破家陨身者/天锡首罢之/民作佛事以报罢荔枝贡/召为刑部尚书/诏
宪守之臣趣行/无虚日/不起/
C . 改福建安抚使/力辞/不许/亭户买盐至破家陨身者/天锡首罢之/民作佛事以报/罢荔枝贡/召为刑部尚书/诏宪守之臣趣行无虚日/不起/
D . 改福建安抚使/力辞/不许亭户买盐/至破家陨身者/天锡首罢之/民作佛事/以报罢荔枝贡/召为刑部尚书/诏宪守之臣趣行无虚日/不起/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丁艰,即丁忧,亦称“守孝"。

“丁内艰”,丧制名,指儿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丁外艰”指儿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

B . 乡饮酒礼是从周代开始流行的宴饮风俗,目的是向国家推荐贤者;后演化为地方官设宴招待应举之士,故又称“乡饮酒”。

C . 侍读,官名。

唐置集贤院侍讲学士与侍读直学士,讨论文史,整理经籍,备皇帝顾问。

宋置翰林侍读学士与侍讲学士,明、清延续此职。

D . 古代表示官职调动的常用词语有“调”“徙”“改”“转”“行”“出”“迁”“放”等,其中“出”与“放”均有京官外调做地方官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洪天锡居官正直,秉公执法。

担任古田县令时,面对诸多诉讼,他剖析决断没有留下疑难积案。

而对依靠王府势力杀人者,他依法严惩不贷。

B . 洪天锡忠心为国,不畏权贵。

他多次弹劾董宋臣、厉文翁等宦官贵戚,虽然理宗极力庇护,但他坚持己见,据理抗争,最终使他们受到处罚。

C . 洪天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任潭州知州时,他缉拿盗贼,尊敬先贤,潭州不久大治。

迁任广东转运判官后,他弹劾贪官,治理财赋,利于民生。

D . 洪天锡淡泊名利,屡召不就。

理宗和度宗都曾多次征召他为官,他极力推辞,但没有获得允许。

晋升为华文阁直学士后,不久他就告老退休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锡力争,上又出御札,俾天锡易疏,欲自戒饬之。

②言虽不果行,然终宋世阉人不能窃弄主威者,皆天锡之力,而天锡亦自是去朝廷矣。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10. (6分) (2018高一上·扬州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隐净山中大雨
(南宋)张孝祥
青嶂度云气,幽壑舞回风。

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①龙。

电掣金蛇千丈,霆震灵鼍②万叠,汹汹欲崩空。

谁泻银河水,倾入宝莲宫。

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

人间应失匕箸③ ,高处独从容。

洗尽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

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注】①碧霄:隐净山有碧霄泉。

②鼍:鼍龙,扬子鳄。

③匕箸:羹匙和筷子。

(1)对上阕中的景色描写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青嶂”句写山中大雨来临之前风起云涌的情景。

B . “山神”句用碧霄龙喻雨,展现山中奇特的景观。

C . “电掣”句用金蛇、灵鼍来比喻电闪雷鸣的景象。

D . “谁泻”句想象丰富,写出山中大雨的磅礴气势。

(2)下阕画线句借雨写怀,生动形象,请加以赏析。

六、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9高三上·南开月考)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佳节又重阳,________,半夜凉初透。

(《醉花阴》)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

(《过秦论》)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邻船寂静、冷月无声来烘托琵琶女的演奏带给人们的强烈感染。

(4)荀子在《劝学》中以行路作比,提醒人们若不重视积累,就难以达到远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9高一下·沙坪坝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犹太民族有这样一句谚语:你需要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字条,一张写的是“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张写的是“世界为我而造”。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感所思,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注意]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题目自拟。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④不得抄袭、套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