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学反思共三篇-新版推荐
亡羊补牢的教学反思10篇

亡羊补牢的教学反思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亡羊补牢的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亡羊补牢的教学反思1《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故事性较强,课文内容较简单,对学生来说在把握内容上不会有什么困难。
关键是要通过读懂寓言的内容来理解寓言中所含着的意思。
寓言故事的教学我觉得很有趣。
一上课,我就直接揭示了今天要学的内容。
当我把课题板书完后,就让同学们说一说,通过预习《亡羊补牢》这则寓言你知道了什么?我问题一说完,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
这时一个学生说:“我知道了一个人有了错要及时改正。
”接着又有一个学生说:“不怕人有错,就怕不改错。
”“要知错就改。
”当我问到他们是从哪里体会到的,许多学生又根据课文内容讲了自己的想法。
于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质疑,结合学生提的问题,引导学生读文,理解语言文字。
又抓住重点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教学过程中,读好两次丢羊的经过。
第一次他是满不在乎,街坊劝说的话,他没当回事;第二次他很后悔,觉得应该按照街坊说的去做,并立即动手将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
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把寓言中所表达的几个层次的意思读出来。
在朗读的形式上,先让学生自读,再分角色读,通过反复地读,达到理解寓言含义的目的。
在读议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准确地把这则寓言的寓意说了出来。
最后,就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则寓言故事,再演一演,这样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果然,大家的学习兴趣十分浓,有的复述故事,有的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还有的登台表演。
最后几分钟,我又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最喜欢的寓言故事,为同学们展示自我提供了机会,也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学生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全班的学习气氛热烈、积极。
学生的兴趣盎然,无论是课内朗读还是小组合作表演,都能积极地配合,效果达到较好。
二年级下册语文_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市实验一小陈思思寓言故事学生虽然有所接触,但还理解不深。
从读懂寓言内容到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是阅读理解的提升,也是寓言教学的难点。
于是我先引导学生了解寓言本身的内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加深对寓言的理解,同时剖析寓意,让学生理解寓言的本质,最后将它的寓意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来,引导学生对实例中人物的行为作出正确判断。
比如:学习了《亡羊补牢》后,你觉得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亡羊补牢还不晚?有的说“当我们犯了错误时,我们亡羊补牢还不晚。
”还有的说“当我们现在学习成绩不太好时,我们亡羊补牢,努力学习现在还来得及。
”也有的说“当我们得了一些小病时,我们要赶紧引起重视,免得小病引起大病。
”看来学生对寓意已经理解透彻并能运用了。
寓言是用一个浅显的故事蕴含一个深刻的道理。
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这个深刻的道理中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事。
【素材积累】1、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旧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旧笑出成长的性格。
倘若你想达成目标,便得摘心中描绘出目标达成后的景象;那么,梦想必会成真。
求人不如求己;贫穷志不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
桂冠上的飘带,不是用天才纤维捻制而成的,而是用痛苦,磨难的丝缕纺织出来的。
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醉大的资产。
2、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旧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旧笑出成长的性格。
倘若你想达成目标,便得摘心中描绘出目标达成后的景象;那么,梦想必会成真。
求人不如求己;贫穷志不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
桂冠上的飘带,不是用天才纤维捻制而成的,而是用痛苦,磨难的丝缕纺织出来的。
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醉大的资产。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8篇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亡羊补牢教学反思8篇亡羊补牢教学反思篇1《亡羊补牢》是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中的一篇寓言故事,课文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出来,把那只羊叼走了。
”这句话很直接地告诉了我们丢失羊的原因。
按教学流程应该是很顺利地完成好这一部分的,然而,孩子们的脑海中永远有着无限的探究欲望和问题,让教学充满了未知。
这次教学就发生了一场“大转弯”,呈现出了别开生面的一幕。
片断回放:师:请同学们在第一段里画出这个人丢失羊的原因。
(用笔勾出那句话并朗读)知道羊丢失的原因了吗?(板书:破了个窟窿)正当我写完板书转身后,还见一名男生把手高高地举过头顶,可以看出他很想说话。
于是,我请了他起来。
他起身问道:余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既然羊圈破了一个窟窿,那么羊为什么不从窟窿里跑出去?听了他的问题,我顿时感到了一片茫然,完全出乎于我的预设之外,心想:怎么会提出这个问题呀?一下子我不知所措地陷入僵局,突然,我又觉得这还真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不应该放过这次机会。
看着孩子们在座位上窃窃私语,我立马想到问题是孩子们的问题,应该还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想象和探讨。
师:刚才,有同学提出了一个让老师也没有想到的问题:羊为什么不从窟窿里跑出来?从你们的表情上,我可以看出大家对此问题非常感兴趣,现在就让大家花点时间来讨论讨论吧?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立刻“耶”了起来,赶紧拉开阵势,展开了小组讨论,两三分钟后,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
生:我们小组认为羊没跑出来,是因为他们害怕狼,狼常吃小羊,如果羊全部跑出来的话,就有可能被狼全部吃光。
师:这是一个原因:怕被狼吃掉。
那你一定喜欢看《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吧!(生哈哈大笑)生:我认为羊不会跑出来的原因是时间太晚了,该是羊休息的时候。
师:你一定是从“夜里”这里知道了时间,会懂得从词语中来分析,有道理。
(在不断地交流中,我也受到启发并加以引导),同学们,想一想,“羊圈”是什么?生:羊圈是羊们住的地方,是它们的“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寓言故事学生虽然有所接触,但还理解不深。
从读懂寓言内容到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是阅读理解的提升,也是寓言教学的难点。
于是我先引导学生了解寓言本身的内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加深对寓言的理解,同时剖析寓意,让学生理解寓言的本质,最后将它的寓意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来,引导学生对实例中人物的行为作出正确判断。
比如:学习了《亡羊补牢》后,你觉得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亡羊补牢还不晚?有的说“当我们犯了错误时,我们亡羊补牢还不晚。
”还有的说“当我们现在学习成绩不太好时,我们亡羊补牢,努力学习现在还来得及。
”也有的说“当我们得了一些小病时,我们要赶紧引起重视,免得小病引起大病。
”看来学生对寓意已经理解透彻并能运用了。
寓言是用一个浅显的故事蕴含一个深刻的道理。
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这个深刻的道理中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事。
(赠品)小学生经典美文阅读篇一:收藏阳光阳光可以给我们温暖,照亮我们的心房,对于同学之间,我们应该收藏阳光,这样我们就能时刻拥有灿烂的笑容,但是今天我跟同桌吵架了,我们吵得很凶,最后谁也不理谁了。
晚上躺在床上久久难以入眠,冰凉的雨点重重的砸在玻璃上,马路上,屋顶上…想着今天我和他吵的面红耳赤,不欢而散。
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
父母不在身边的他会不会有困难可他总喜欢逞强。
这么冷他不会病了吧。
想着已前我们整天在一起嬉闹也没红过脸,而这次却为什么非要这样。
以前我们吃饭总是两份相同的饭菜并排放在一起。
现在已经两顿饭没在一起吃了,连自己吃了什么都忘记了。
我们总是不分彼此,同甘共苦。
这时一丝丝悔意从心头涌出来…第二天天一亮,我就去他家找他了,想跟他道歉,当我走出门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他在我家门口等我,这个时候阳光已经出来了,照的他金灿灿的,我们都会心的笑了,让我们一起收藏阳光吧。
篇二:珍惜拥有我们往往有这样的感触,就是曾经拥有的东西不知道珍惜,等到失去后才懂得了它的可贵,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在拥有的时候珍惜它呢,曾经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从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优秀(必备5篇)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优秀(必备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汇报、述职报告、发言致辞、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job reports, speeche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亡羊补牢》教学反思优秀(必备5篇)【简介】本文是热心本店铺整理的《亡羊补牢》教学反思优秀(必备5篇)以供参考。
亡羊补牢的教学反思10篇

亡羊补牢的教学反思10篇亡羊补牢的教学反思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亡羊补牢的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亡羊补牢的教学反思1《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故事性较强,课文内容较简单,对学生来说在把握内容上不会有什么困难。
关键是要通过读懂寓言的内容来理解寓言中所含着的意思。
寓言故事的教学我觉得很有趣。
一上课,我就直接揭示了今天要学的内容。
当我把课题板书完后,就让同学们说一说,通过预习《亡羊补牢》这则寓言你知道了什么?我问题一说完,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
这时一个学生说:“我知道了一个人有了错要及时改正。
”接着又有一个学生说:“不怕人有错,就怕不改错。
”“要知错就改。
”当我问到他们是从哪里体会到的,许多学生又根据课文内容讲了自己的想法。
于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质疑,结合学生提的问题,引导学生读文,理解语言文字。
又抓住重点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教学过程中,读好两次丢羊的经过。
第一次他是满不在乎,街坊劝说的话,他没当回事;第二次他很后悔,觉得应该按照街坊说的去做,并立即动手将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
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把寓言中所表达的几个层次的意思读出来。
在朗读的形式上,先让学生自读,再分角色读,通过反复地读,达到理解寓言含义的目的。
在读议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准确地把这则寓言的寓意说了出来。
最后,就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则寓言故事,再演一演,这样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果然,大家的学习兴趣十分浓,有的复述故事,有的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还有的登台表演。
最后几分钟,我又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最喜欢的寓言故事,为同学们展示自我提供了机会,也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学生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全班的学习气氛热烈、积极。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亡羊补牢教学反思5篇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亡羊补牢教学反思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cf69f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c.png)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亡羊补牢教学反思5篇《亡羊补牢》是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中的一篇寓言故事,课文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出来,把那只羊叼走了。
”这句话很直接地告诉了我们丢失羊的原因。
按教学流程应该是很顺利地完成好这一部分的,然而,孩子们的脑海中永远有着无限的探究欲望和问题,让教学充满了未知。
这次教学就发生了一场“大转弯”,呈现出了别开生面的一幕。
片断回放:师:请同学们在第一段里画出这个人丢失羊的原因。
(用笔勾出那句话并朗读)知道羊丢失的原因了吗?(板书:破了个窟窿)正当我写完板书转身后,还见一名男生把手高高地举过头顶,可以看出他很想说话。
于是,我请了他起来。
他起身问道:余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既然羊圈破了一个窟窿,那么羊为什么不从窟窿里跑出去?听了他的问题,我顿时感到了一片茫然,完全出乎于我的预设之外,心想:怎么会提出这个问题呀?一下子我不知所措地陷入僵局,突然,我又觉得这还真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不应该放过这次机会。
看着孩子们在座位上窃窃私语,我立马想到问题是孩子们的问题,应该还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想象和探讨。
师:刚才,有同学提出了一个让老师也没有想到的问题:羊为什么不从窟窿里跑出来?从你们的表情上,我可以看出大家对此问题非常感兴趣,现在就让大家花点时间来讨论讨论吧?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立刻“耶”了起来,赶紧拉开阵势,展开了小组讨论,两三分钟后,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
生:我们小组认为羊没跑出来,是因为他们害怕狼,狼常吃小羊,如果羊全部跑出来的话,就有可能被狼全部吃光。
师:这是一个原因:怕被狼吃掉。
那你一定喜欢看《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吧!(生哈哈大笑)生:我认为羊不会跑出来的原因是时间太晚了,该是羊休息的时候。
师:你一定是从“夜里”这里知道了时间,会懂得从词语中来分析,有道理。
(在不断地交流中,我也受到启发并加以引导),同学们,想一想,“羊圈”是什么?生:羊圈是羊们住的地方,是它们的“家”。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亡羊补牢》教学反思1__故事性较强,课文内容较简单,对学生来说在把握内容上不会有什么困难。
关键是要通过读懂寓言的内容来理解寓言中所含着的意思。
我在设计这课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对文本不同的理解,设计了不同的想象环节,和说话环节,如,如果你是养羊人的街坊,你会怎么劝呢? 几天过去了,养羊人在路上看到了那个好心的街坊,突然想起了他的劝告,养羊人连忙走过去,说:“————————。
”孩子们发挥想象,能做到身临其境。
我还引导学生通过读文,理解语言文字,又抓住重点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教学过程中,读好两次丢羊的经过。
第一次他是满不在乎,街坊劝说的话,他没当回事;第二次他很后悔,觉得应该按照街坊说的去做,并立即动手将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
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把寓言中所表达的几个层次的意思读出来。
在朗读的形式上,先让学生自读,再分角色读,通过反复地读,达到理解寓言含义的目。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2我所讲的是寓言《亡羊补牢》。
由于这则寓言较短,所以一课时完成。
在这节课中我始终贯穿着幻灯片教学。
根据学习寓言的三个步骤来教学。
首先是理解题意。
然后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组内学习课文内容。
最后联系实际理解寓言。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去组内学习。
本课我是采用回答问题与朗读指导及学习生字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的。
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我设计了组内对话这一环节,让学生切身体会对话的语气,增强了合作精神。
三年级是开始写作的最初阶段,在学文的同时要为写作打基础。
在本节课中,我利用插图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口语交际的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编演才能。
为了让学生能联系实际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我采用了一段flash动画展示了生活中的亡羊补牢事件。
最后教给了学生学习寓言的方法。
生字在最后做了短时呈现。
以上是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本节课还存有许多不足之处:1.语言运用不恰当。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引言概述:
《亡羊补牢》是一句古语,意思是失去了一只羊后,及时修补羊圈,以免再次失去。
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个道理,及时反思教学过程,找出问题并加以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认真准备教学内容
1.1 提前备课,确保教学内容准确无误
1.2 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过程有条不紊
1.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二、积极引导学生参与
2.1 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2.3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促进互动交流
三、及时关注学生学习情况
3.1 定期进行测验和考试,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
3.2 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
3.3 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四、反思教学过程
4.1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4.2 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反馈意见,找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4.3 参加教学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五、持续改进教学方法
5.1 不断学习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5.2 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5.3 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通过以上几点反思和改进,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
只有不断反思和改进,我们才能在教学中不断进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引言概述:《亡羊补牢》是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在照应羊群时疏忽大意,导致一只羊走失。
为了补救错误,他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最终找回了失散的羊。
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和反思,特别是在教育方面。
本文将从教学角度出发,分析《亡羊补牢》的教育意义,并提出一些反思。
一、对学生的关注不足1.1 学生个体差异的忽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将所有学生一概而论。
这样做会导致一些学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1.2 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除了学习知识,学生还有情感需求。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赋予他们关心和支持。
否则,学生可能会因为情感问题而影响学习。
1.3 忽视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潜能,教师应该发现并引导学生发展他们的特长。
如果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业发展。
二、缺乏及时的教学反馈2.1 不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赋予纠正。
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视若无睹,学生可能会养成错误的习惯,影响他们的学习进步。
2.2 不及时赋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得到鼓励和肯定,这样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如果教师缺乏及时的反馈,学生可能会感到失落和无助,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2.3 不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如果教师不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三、缺乏有效的学习资源3.1 缺乏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图书、实验器材、多媒体教学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3.2 缺乏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这样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预度。
如果教学资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降低。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亡羊补牢是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在发现羊群中有一只羊走失后,及时采取措施将其找回的故事。
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教会了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及时解决,不能迟延。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亡羊补牢》进行教学反思。
一、重视问题的发现1.1 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在故事中,农夫发现羊群中有一只羊走失后,即将采取行动。
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的存在。
1.2 建立有效的问题反馈机制教师应建立起一个有效的问题反馈机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及时赋予解答和指导。
这样可以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1.3 注重问题的记录和整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记录和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讲解。
二、及时采取行动2.1 即将解决问题在教学中,一旦发现学生存在问题,教师应即将采取行动,匡助学生解决问题。
不能等到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采取行动。
2.2 提供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教师应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匡助学生克服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2.3 建立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匡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思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问题的防范和预防3.1 分析问题暗地里的原因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分析问题暗地里的原因,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2 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问题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匡助学生预防问题的发生。
3.3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及时复习、做好笔记等,以避免问题的发生和积累。
四、问题的反思和总结4.1 反思问题的处理方式教师在解决问题后应反思自己的处理方式,总结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应对类似的问题。
4.2 学生参预问题反思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参预问题的反思,匡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产生和解决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问题处理能力。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反思第【1】篇〗《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很有意思。
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
一天早上,他去放,发现少了一只羊。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晚上狼从窟窿里钻进去,把羊吃掉了。
街坊劝他说:“快把羊圈补好。
”他却说:“羊都丢了,还补什么羊圈啊!”第二天一早,他发现又丢了一只羊,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告。
他想,现在修还不算太晚,他赶紧把羊圈补好。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了。
读了这则故事,我为他感到悲哀,如果他听了街坊的劝告,就不会丢第二只羊了。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经历。
有一次,在托管,老师叫我写好了课外作业,写完以后,我给老师改。
老师改完后让我把错题订正。
我对老师说:“以后再改。
”又有一次,老师改好了让我改错题,我又没有订正。
这样很多次后,一天,老师检查错题订正情况,我订正到很晚才订好。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做错了事,就要及时改正,千万不要做亡羊〖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反思第【2】篇〗这个成语故事的难点在于体会故事所说明的道理,因此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时,我抓住养羊人两次态度和行为的变化,通过各种形式的不同的反复阅读和理解,让学生体会故事所说明的道理。
通过教学和课后听课老师的点评,对本堂课做了如下反思:一、出示课题,引入新课我采用了让学生回顾以前学习的寓言并且举例,从而引出课题,并且对课题中“亡”和“牢”这两个字让学生先解释他们的理解,他们认为“亡是死亡”、“牢是牢固”,我也没有多加讲解,一直到课文学习完,总结的时候我在来回顾这里,让学生再次理解“亡”和“牢”的意思,大部分学生能说出“亡是丢失”、“牢是羊圈”,这个方法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这两字的记忆和理解,但是有听课老师指出,我应该再加一句引导的话,如“这两个意思同学们到底有没有解释正确,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这样可以使学生不会产生对错误知识的记忆。
(新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学反思【推荐】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在设计教学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识字是中低年级段的教学重点,为了让学生掌握生字,我多次在课堂上多次出现难读的词句,并且注意了学习的层次,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如,这篇课文里有一个多音字“圈”,在课文里的“羊圈”一词中念juan(第四声),孩子们经常会受“圆圈”中的“圈”的影响,容易读错。
我首先让学生带着拼音读,然后再去掉拼音读;先让学生读词,然后再读句,最后再读全文。
有了这个层次,学生在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成就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文章题目为突破口,直奔重点。
“亡羊补牢”这个题目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抓住了课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重要脉络。
因此在教学中,我就以选择“亡、补、牢”这三个字意思,让学生读课文。
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要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字意,又为对下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三、重视读的训练。
朗读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帮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使用自由读,引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的读、多层次的读让学生体会感悟,从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如临其境。
四、注意了对学生的引导。
在理解课文时,采用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
例如:在理解“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这句话时,就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此句的意思。
接着引出养羊人的这种态度对不对?你作为他的朋友快劝劝他吧。
让学生发挥合理想象,自由表达。
在最后总结全文时,我没有直接让学生说读了课文的感受,而是让学生读读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的言语,说说你对他的印象,再找他第二次丢羊后的行为,再读你又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在对这个人的评价中,自然就总结了寓言的教育意义。
这节课虽然在教学设计上有很多考虑,但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在一些环节的处理上不够灵活,以后要多加注意。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下册精品(教学反思参考3)寓言二则——亡羊补牢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亡羊补牢》教学反思在设计教学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识字是中低年级段的教学重点,为了让学生掌握生字,我多次在课堂上多次出现难读的词句,并且注意了学习的层次,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如,这篇课文里有一个多音字“圈”,在课文里的“羊圈”一词中念juan(第四声),孩子们经常会受“圆圈”中的“圈”的影响,容易读错。
我首先让学生带着拼音读,然后再去掉拼音读;先让学生读词,然后再读句,最后再读全文。
有了这个层次,学生在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成就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文章题目为突破口,直奔重点。
“亡羊补牢”这个题目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抓住了课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重要脉络。
因此在教学中,我就以选择“亡、补、牢”这三个字意思,让学生读课文。
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要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字意,又为对下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三、重视读的训练。
朗读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帮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使用自由读,引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的读、多层次的读让学生体会感悟,从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如临其境。
四、注意了对学生的引导。
在理解课文时,采用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
例如:在理解“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这句话时,就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此句的意思。
接着引出养羊人的这种态度对不对?你作为他的朋友快劝劝他吧。
让学生发挥合理想象,自由表达。
在最后总结全文时,我没有直接让学生说读了课文的感受,而是让学生读读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的言语,说说你对他的印象,再找他第二次丢羊后的行为,再读你又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在对这个人的评价中,自然就总结了寓言的教育意义。
这节课虽然在教学设计上有很多考虑,但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在一些环节的处理上不够灵活,以后要多加注意。
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亡羊补牢是一个成语故事。
讲的是一个养羊人丢了羊,开始不在意,后来羊又丢了,最后补好羊圈不再丢羊的故事。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亡羊补牢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范文一本节课是在学校组织的“双优课”评选活动中,展示给校领导和老师们的。
我亲切、谦和的教态赢得了老师们的赞许,同时对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起到了致关的重要。
我非常满意的是学生们的表现,学习兴致高涨,参与意识强烈,发散思维活跃、学习效果良好。
一节课的教学安排,老师可以精心准备,但课上的突发事件(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或是无关的),确实往往让老师始料未及的,怎样巧妙的处理好,就要看老师的应变能力,和多年的教学经验。
继而就本课书的教学,发表几点不成熟的见解:1、目标明确,方法落实:了解故事,读懂寓言所蕴涵的道理,这既是寓言学习的主要目标,也是寓言学习的方法,老师把学习的目标与方法清晰地教给孩子,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扎实进行,落实有效。
从题目激趣导入,探究“寓言”的意思,以关键问题为切入点,引导理解故事内容,感悟寓言的道理,并创设平台,多次引导学生把读懂故事内容与感悟故事蕴涵的道理交织深化,使目标的落实扎实到位。
2、循环反复,螺旋深化:简单的环节,训练却绝不简单,训练在反复中提高。
第一,教学中多次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生字词的学习:在课文中整体认读、在具体的语句中读准确、在探究中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反复的认知重现,对孩子学习掌握生字是积极的,第二,读故事,悟出道理,却没有“到此为止”,而是多次的相互碰撞:读故事,体会人物的心理;懂道理,找语句体会;创设口语交际训练平台,把故事与道理相融合,每一次的碰撞都是一次深化提升。
3、结合教材特点,选择学法,但切入点的问题缺少讨论的价值:这节课环节清楚紧凑,老师以“问题:养羊人两次丢羊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先自己在文中找,再在小组里交流。
还有就是老师对养羊人有一种评价,不知对不对,待你们解决完第一个问题后告诉你们,帮我分析一下。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参考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精品文档)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寓言故事学生虽然有所接触,但还理解不深。
从读懂寓言内容到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是阅读理解的提升,也是寓言教学的难点。
于是我先引导学生了解寓言本身的内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加深对寓言的理解,同时剖析寓意,让学生理解寓言的本质,最后将它的寓意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来,引导学生对实例中人物的行为作出正确判断。
比如:学习了《亡羊补牢》后,你觉得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亡羊补牢还不晚?有的说“当我们犯了错误时,我们亡羊补牢还不晚。
”还有的说“当我们现在学习成绩不太好时,我们亡羊补牢,努力学习现在还来得及。
”也有的说“当我们得了一些小病时,我们要赶紧引起重视,免得小病引起大病。
”看来学生对寓意已经理解透彻并能运用了。
寓言是用一个浅显的故事蕴含一个深刻的道理。
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这个深刻的道理中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事。
本页可删除
亲爱的朋友:
人生当自勉,学习需坚持。
从这一刻开始,我依旧是我,只是心境再不同。
不论今后的路如何,我都会在心底默默鼓励自己,坚持不懈,等待那一场破茧的美丽。
祝你成功!加油!
小学资料铺子为您加油!。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5篇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亡羊补牢教学反思5篇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出自《战国策·楚策》。
以下是WTT的亡羊补牢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篇1《亡羊补牢》是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中的一篇寓言故事,课文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出来,把那只羊叼走了。
”这句话很直接地告诉了我们丢失羊的原因。
按教学流程应该是很顺利地完成好这一部分的,然而,孩子们的脑海中永远有着无限的探究欲望和问题,让教学充满了未知。
这次教学就发生了一场“大转弯”,呈现出了别开生面的一幕。
片断回放:师:请同学们在第一段里画出这个人丢失羊的原因。
(用笔勾出那句话并朗读)知道羊丢失的原因了吗?(板书:破了个窟窿)正当我写完板书转身后,还见一名男生把手高高地举过头顶,可以看出他很想说话。
于是,我请了他起来。
他起身问道:余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既然羊圈破了一个窟窿,那么羊为什么不从窟窿里跑出去?听了他的问题,我顿时感到了一片茫然,完全出乎于我的预设之外,心想:怎么会提出这个问题呀?一下子我不知所措地陷入僵局,突然,我又觉得这还真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不应该放过这次机会。
看着孩子们在座位上窃窃私语,我立马想到问题是孩子们的问题,应该还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想象和探讨。
师:刚才,有同学提出了一个让老师也没有想到的问题:羊为什么不从窟窿里跑出来?从你们的表情上,我可以看出大家对此问题非常感兴趣,现在就让大家花点时间来讨论讨论吧?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立刻“耶”了起来,赶紧拉开阵势,展开了小组讨论,两三分钟后,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
生:我们小组认为羊没跑出来,是因为他们害怕狼,狼常吃小羊,如果羊全部跑出来的话,就有可能被狼全部吃光。
师:这是一个原因:怕被狼吃掉。
那你一定喜欢看《》的故事吧!(生哈哈大笑)生:我认为羊不会跑出来的原因是时间太晚了,该是羊休息的时候。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设计《亡羊补牢》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会认4个生字,学写9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并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2.认识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通过句式比较体会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作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一则寓言故事。
4.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
2.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流程:一、导入,揭示课题1.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真好,今天老师来和大家玩一个看猜寓言故事的游戏。
准备好了吗?谁来猜第一幅图?(井底之蛙)对了,那这一幅呢?(揠苗助长)这一幅?(守株待兔)这都难不倒你们,再给你们个难的(画蛇添足)。
哇!你们真聪明,都猜对了。
你们知道这么多的寓言故事,真了不起,其实寓言就是小故事揭示大道理。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板书,读题)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亡:丢失牢:关牲畜的地方)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同学们已经了解了课题的意思,现在我们一起走进故事,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
2、字词学习师:有些同学的习惯非常好,读得很认真,读完了课文就坐得端端正正的。
课文中的词语宝宝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想认识它们吗?第一行:真棒,多音字读得很准,你们知道它的另一个读音吗?请给它组组词。
齐读,积累。
第二行:有什么共同特点?轻声。
第三行:领读三、研读课文,体会寓意1.词语宝宝真调皮呀!它们藏到了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会丢羊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划出句子。
2.有些同学已经找到了,那你来说说养羊人丢了几次羊?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3.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一
本节课是在学校组织的“双优课”评选活动中,展示给校领导和老师们的。
我亲切、谦和的教态赢得了老师们的赞许,同时对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我非常满意的是学生们的表现,学习兴致高涨,参与意识强烈,发散思维活跃、学习效果良好。
一节课的教学安排,老师可以精心准备,但课上的突发事件(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或是无关的),往往让老师始料未及,怎样巧妙的处理好,就要看老师的应变能力,和多年的教学经验。
继而就本课书的教学,发表几点不成熟的见解:
1、目标明确,方法落实:
了解故事,读懂寓言所蕴涵的道理,这既是寓言学习的主要目标,也是寓言学习的方法,老师把学习的目标与方法清晰地教给孩子,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扎实进行,落实有效。
从题目激趣导入,探究“寓言”的意思,以关键问题为切入点,引导理解故事内容,感悟寓言的道理,并创设平台,多次引导学生把读懂故事内容与感悟故事蕴涵的道理交织深化,使目标的落实到位。
2、循环反复,螺旋深化:
简单的环节,训练却绝不简单,训练在反复中提高。
第一,教学中多次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生字词的学习:在课文中整体认读、在具体的语句中读准确、在探究中理解
生字词的意思。
反复的认知重现,对孩子学习掌握生字是积极的,
第二,读故事,悟出道理,却没有“到此为止”,而是多次的相互碰撞:读故事,体会人物的心理;懂道理,找语句体会;创设口语交际训练平台,把故事与道理相融合,每一次的碰撞都是一次深化提升。
3、结合教材特点,选择学法,但切入点的问题缺少讨论的价值:
这节课环节清楚紧凑,老师以“问题:养羊人两次丢羊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先自己在文中找,再在小组里交流。
还有就是老师对养羊人有一种评价,不知对不对,待你们解决完第一个问题后告诉你们,帮我分析一下。
”为切入点,引导孩子读故事,在生生的合作学习和师生的交流探究中,巧妙的使孩子读懂了故事,体会了寓意。
这种探究合作学习在此运用得如此自然与高效。
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但是我觉得作为切入点的问题过于简单,因此关于这个问题的小组讨论的意义不大。
4、教学无小事,更应关注细节:
课后,学生向我指出课堂上我出现的问题,例如:甲同学在读“则”时,发音不准,我没有及时纠正;乙同学在对养羊人评价时,说了一个同学们不理解的成语,教师忽视了这一环节,含糊而过,给同学带来了学习上的阴影。
这些只是学生给我提出的,可能还有一些细节出现了纰漏,作为“当
局者”的我也没有意识到,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悉心聆听、快速分析、及时指出。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二
寓言故事学生虽然有所接触,但还理解不深。
从读懂寓言内容到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是阅读理解的提升,也是寓言教学的难点。
于是我先引导学生了解寓言本身的内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加深对寓言的理解,同时剖析寓意,让学生理解寓言的本质,最后将它的寓意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来,引导学生对实例中人物的行为作出正确判断。
比如:学习了《亡羊补牢》后,你觉得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亡羊补牢还不晚?有的说“当我们犯了错误时,我们亡羊补牢还不晚。
”还有的说“当我们现在学习成绩不太好时,我们亡羊补牢,努力学习现在还来得及。
”也有的说“当我们得了一些小病时,我们要赶紧引起重视,免得小病引起大病。
”看来学生对寓意已经理解透彻并能运用了。
寓言是用一个浅显的故事蕴含一个深刻的道理。
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这个深刻的道理中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事。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三
在设计教学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识字是中低年级段的教学重点,为了让学生掌握生字,我多次在课堂上多次出现难读的词句,并且注意了学习的层次,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如,这篇课文里有一个多音字“圈”,在课文里的“羊圈”一词中念juan(第四声),孩子们经常会受“圆圈”中的“圈”的影响,容易读错。
我首先让学生带着拼音读,然后再去掉拼音读;先让学生读词,然后再读句,最后再读全文。
有了这个层次,学生在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成就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文章题目为突破口,直奔重点。
“亡羊补牢”这个题目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抓住了课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重要脉络。
因此在教学中,我就以选择“亡、补、牢”这三个字意思,让学生读课文。
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要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字意,又为对下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三、重视读的训练。
朗读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帮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使用自由读,引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的读、多层次的读让学生体会感悟,从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如临其境。
四、注意对学生的引导。
在理解课文时,采用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
例如:在理解“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这句话时,就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此句的意思。
接着引出养羊人的这种态度对不对?你作为他的朋友快劝劝他吧。
让学生发挥合理想象,自由表达。
在最后总结全文时,我没有直接让学生说读了课文的感受,而是让学生读读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的言语,说说你对他的印象,再找他第二次丢羊后的行为,再读你又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在对这个人的评价中,自然就总结了寓言的教育意义。
这节课虽然在教学设计上有很多考虑,但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在一些环节的处理上不够灵活,以后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