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合成及红外光谱表征-综合化学实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司匹林的合成及红外光谱表征
阿司匹林的制备见《化学实验》(上册)(方宾,王伦主编)116页。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阿司匹林的制备原理
2.巩固回流、抽滤、重结晶、熔点测定等操作技能。

3.掌握红外光谱法进行物质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能够利用红外光谱鉴别观能团,并根据官能团确定未知组分的主要结构。

4.了解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掌握红外光谱仪的使用方法,学会固体样品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
1.什么是红外辐射?
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赫谢尔测量太阳光可见区内外温度,发现红色光以外部分温度比可见光还要高,这部分的电磁波波长范围是0.76-0.8 µm至1 mm,这就是红外辐射。

2.辐射产生的原因。

电磁波与分子相互作用时产生能级跃迁,产生吸收光谱,退激产生光辐射:电子能级跃迁-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辐射光谱;
振动能级跃迁-红外光谱和拉曼散射光谱;
转动能级跃迁-远红外光谱和转动拉曼光谱。

下面是能级跃迁示意图:
红外光谱研究是转动和转动能级跃迁的吸收光谱,对应于波长为0.78-1000
µ
µπλνµπνk k c k h h E 130721
1
2=====∆µm 电磁波,或者说波数为12800-10 cm -1。

6.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1)红外光谱起源于分子中化学键的振动,属于分子光谱中的振动光谱;
(2)红外吸收谱带的位置(波数cm -1)对应分子振动的能级跃迁的能级差;红外吸收谱带强度反映能级跃迁的几率;
(3)红外光在电磁波谱中的波数范围:
近红外:12800~4000 cm -1(0.78~2.5 µm );
中红外:4000~400 cm -1(2.5~25 µm );
远红外:400~10 cm -1(25~1000 µm )。

(4)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的区别;
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同属于分子振动光谱,二者互相补充:红外光谱的产生与分子偶极矩有关,极性分子或基团红外灵敏,如羰基C=O 等;拉曼光谱与诱导偶极矩(即分子极化度)有关,分极性分子或基团拉曼灵敏,如CCl 4等。

(5)分子振动方程式
双原子分子振动时吸收能量的电磁波波数可以用下式计算:
µ:折合质量 µ =m 1m 2/(m 1+m 2)
K :化学键力常数
C :光速
(6)红外光谱的基团频率
根据分子振动方程式,可以计算各种基团振动时红外吸收的电磁波波数,同一官能团的红外特征吸收峰位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变化不大,因此可以利用红外光谱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分析。

下面是特征性基团红外吸收的波数范围:
(7)傅立叶红外光谱仪
光谱仪有两种类型,即色散型和干涉型。

普通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用棱镜或衍射光栅进行分光,干涉型红外光谱仪用干涉仪代替色散装置,形成一干涉光速通过样品,得到带有样品信息的干涉图样,经过计算机转换,显示出可以识别的红外谱图。

傅立叶红外变化红外光谱仪(FT-IR )就是这样的仪器。

下图是FT-IR 的方框图:
(8)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的结构和特点
与色散型红外光谱仪不同,FT-IR不需要色散元件,主要由光源、迈克尔逊干涉仪、检测器、计算机和记录仪构成。

与色散型红外光谱仪比较,主要有以下优点:高分辨率;高的波数精度;高灵敏度;宽的光谱范围;快的扫面速度。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7.仪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8400S),压片机,玛瑙研钵。

8.试剂KBr(A.R),合成样品(合成步骤参见《化学实验》(上册)P116)。

四、实验步骤
1.开机及启动软件(先开主机,在开计算机);
2.样品制备(KBr压片法);
3.测定;
4.查询标准谱图库,初步判断化合物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1.根据乙酰水杨酸红外谱图进行图谱分析,分别指出3300~2500 cm-1处的宽带、1754 cm-1、1691 cm-1、1606 cm-1、1574 cm-1、1485 cm-1、1308 cm-1、1189 cm-1以及756 cm-1等吸收峰的归属。

2.标准的乙酰水杨酸红外谱图对照,指出相似度有多大。

六、实验注意事项
1. 合成样品应充分干燥,与KBr压片时在红外灯下充分研磨均匀。

2. 仪器使用前必须检查干燥剂,若变色硅胶变红应及时更换。

3. 实验应在空气湿度小于70%的条件下进行,应在仪器开启后再开实验室中空调,结束时应先关闭空调再关闭仪器。

七、思考题
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用干涉仪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近年来才得到广泛应用。

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可以做液体、气体以及薄膜样品吗?需要哪些附件?
八、参考文献
1.L.G. Wade JR., Organic Chemistry, fif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Inc.
2.林树昌,曾永淮,仪器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FTIR-8400S简易操作手册,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