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唱歌)雪绒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绒花》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学音乐第八册第八单元学唱歌曲《雪绒花》。

教材分析:
《雪绒花》是美国一部经典音乐片《音乐之声》中的插曲,歌曲为C大调,单二部曲式,3/4拍子,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抒发了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家乡、对祖国深深地祝福。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电影片段、介绍音乐演唱背景、欣赏《音乐之声》合唱团的演唱,使学生体会歌曲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欣赏电影视频、聆听歌曲、交流感受、演唱体验、探究比较、合作表现,培养学生自主互助学习的能力。

3、学会歌曲《雪绒花》第一声部,能够自信地、有感情演唱,并能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表现三拍子的韵律感和音准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课、激发情感:
1、欣赏电影《音乐之声》中的片段《do、re、mi》。

(课件-1)设问:你听过这首歌曲吗?你知道这是哪部影片中的插曲吗?
2、影片故事介绍:(课件-2、3)影片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首《雪绒花》,我希望同学们能做到以下几点:
(1)能体会出歌曲表达的感情。

(2)在欣赏、聆听、演唱、表现的过程中,能进行自主互助式学习。

(3)学会歌曲《雪绒花》第一声部,能够自信地、有感情演唱。

你能做到吗?下面就看你们的表现。

二、聆听、感受情感:
1、初听:听与动相结合。

请你用身体动作如:点头、拍手、左右晃动、打拍子等表示出歌曲的节拍特点。

(课件-5)
2、说一说:听与说相结合。

让学生说一说对这首歌曲的感受。

要启发学生先说,然后老师概括:歌曲速度表较慢,情绪比较抒情、优美,节拍特点是强弱弱,像摇篮或荡秋千。

3、复听:听与想相结合。

让学生看着大歌片边听边想歌曲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感情。

(课件-6)启发学生先说,然后老师概括:歌曲前边是对雪绒花的赞美,最后一句是对祖国的祝福。

这首歌曲在影片中共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上校带了客人到家里做客,玛利亚和孩子们用歌声表示欢迎,优美抒情的歌声把上校和客人都惊呆了。

孩子们请求父亲也表演一曲,孩子们围坐在父亲周围,上校怀抱吉它,演唱了这首《雪绒花》。

第二次,是在告别祖国的音乐会上,上校全家深情地再次演唱了这首歌,当这首象征祖国的歌曲回荡在剧场时,全场听
众的心都沸腾了,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大家都随着高声唱起来,使敌人感到了恐惧。

4、简介雪绒花的特点、生长环境及它的象征意义。

它还是奥地利的国花。

(课件-4)。

(雪绒花又名火绒草、薄雪草,它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上,生命力旺盛,全身都长满了白色的毛绒。

在奥地利,雪绒花象征着勇敢,因为野生的雪绒花生长在环境艰苦的高山上,常人难以得见其美丽容颜,所以见过雪绒花的人都是英雄。

又因为雪绒花是奥地利的国花,所以,它又是国家的象征。


5、再听:听与看相结合。

欣赏电影原声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去感受歌曲,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

(课件-7)
三、演唱、体验情感
1、用Hm轻声哼唱,熟悉歌曲旋律。

张开嘴深呼吸,然后咬紧牙关,闭上嘴哼唱。

(课件-8)
2、教师指谱一句一句唱,让学生找出歌曲中相同或相似的乐句,并为相同或相似的的乐句涂上颜色。

(课件-9)
3、师生接龙唱:学生唱有颜色的乐句,老师唱没颜色的句子。

(课件-9)
4、跟老师的琴填唱歌词。

5、教唱难点句:用视唱法、听唱法、手势法、放慢速度唱方法等解决歌曲中的音准问题。

6、完整跟琴唱词。

7、歌曲感情处理:运用比较法,欣赏《音乐之声》合唱团的演
唱视频,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差距在哪里,应该怎样演唱。

(课件-10)
8、老师指挥学生跟伴奏演唱。

(课件-11)
四、合作、表现情感
1、学习三拍子的指挥图示。

设问:你想不想当一名指挥?请大家起立跟老师一起来划拍。

师生边指挥边唱。

2、分组表演。

各组推选一名同学当指挥,并选择一种演唱形式,轮流上台演唱。

(老师伴奏)
5、师生评价,评选优胜小组。

五、拓展、升华情感
介绍影片中的音乐,并欣赏影片中的其它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晚安再见》等。

(课件-12)
学情分析
《雪绒花》流畅舒展,感情朴实真挚,歌曲赞美了雪绒花的纯洁美丽,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因此投入感情演唱好这首歌就对小学生的的情操陶冶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对理解作品,分析作品都有自己的间接。

因此,在歌曲教学中,从歌词到旋律,从表演到伴奏,都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间接,充分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通过合作而创新。

效果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网上找到精美的电影剧照和电影视频,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最直观的视觉享受和最优质的音乐听觉享受。

成功地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效果好。

教材分析
《雪绒花》是美国一部经典音乐片《音乐之声》中的插曲,是一首广为流传的音乐作品。

歌曲为C大调,单二部曲式,3/4拍子,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抒发了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家乡、对祖国深深地祝福。

评测练习
1.学生练习四三拍指挥。

2.学生分组讨论为歌曲创编演唱形式。

教学反思
课程首先从听赏歌曲开始。

一首活泼欢快的《do re mi》片段扩大了学生的视野,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接着是多次聆听歌曲《雪绒花》,分别感受歌曲的情绪、节拍,指挥。

了解歌曲的内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等。

在充分聆听的基础上学唱歌曲,进而达到有感情地演唱,层层深入。

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课标分析
新课标中本课隶属于“表现、创造”学习领域,将演唱、综合艺术表演、识读乐谱、即兴编创、创作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乐于参加各种演唱活动,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独唱、参与齐唱、轮唱、合唱。

并能对指挥动作做出恰当的反应。

本课在整本教材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既能让学生体会到以前所学知识的重要,也为以后的学习培养的兴趣,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