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精品资料:专题4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词语(虚词)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03.3正确使用词语(虚词)教学目标明确考点要求,掌握正确使用词语(虚词)的方法技巧教学重点正确使用词语(虚词)的几种辨析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做题规律教学过程一考点概要虚词在语言中起着“经络”的作用,虽然数量比实词少得多,但使用频率很高。
虚词往往没有实在意义,使用十分灵活。
在高考命题中一般与实词合并命题,更多体现在语病辨析题中,要想准确辨析或使用虚词,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二题点讲解(一)正确使用现代汉语中的虚词“五看”辨析虚词使用正误1.看词性词性不同,虚词的语法功能就不同,只有把握词性,才能准确使用。
例如:“固然”和“诚然”都可充当连词,但“诚然”还可充当副词意思是“实在”。
[例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过分推崇文笔,其实折射出的是一种孱弱的文学观。
文笔差劲不行,但仅仅文笔好,也实在不配自傲。
若沉迷其中,对自己抚词弄句的能耐沾沾自喜,可能耽误自己更上层楼。
退一步说,在随笔里,对文采的推崇应有所节制。
文采若不能与主题、风格水乳交融,只是一种美感噱头,类似汤面上的几根青葱、奶油蛋糕上的几朵花。
A.虽然就算还绝对B.固然即使也充其量C.诚然尽管却或许D.当然如果仍实际上2.看搭配关联词语在使用中有着固定的搭配关系,一般不能混用。
在辨析虚词时,要结合句中出现的词语,看关联词是否搭配出现,是否构成了固定的搭配关系。
一些虚词如有多种搭配关系,就要结合语境来选择。
如:“不但”和“而且”“反而”都能搭配,如果前后分句意思相反,“不但”则只能与“反而”搭配。
常用关联词语如下: (详见课件)[例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众所周知,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体系稳定延续的基本前提。
人类社会的活动受到价值定位的影响,总会对某些生物物种过分偏爱,对另一些生物物种漠然视之,对某些物种厌恶有加,在地球生命体系中并存的生物物种,在人类社会中总会受到各不相同的待遇。
河北省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正确使用词语 第一讲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对虚词的考查,重点在关联词和副词的使用上。 对虚词的考查,重点在关联词和副词的使用上。对于 关联词应注意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关联词应注意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考查的副词的语法 意义和功能大多相同, 意义和功能大多相同,如“竟然/居然”、“越发/更加” 竟然/居然” 越发/更加” 等。 对熟语的考查仍是热点, 对熟语的考查仍是热点,从错误干扰项的设置情况来 看,考查的内容包括熟语运用中的望文生义、大词小用、 考查的内容包括熟语运用中的望文生义、大词小用、 褒词贬用、贬词褒用、使用对象错误、适用范围不当等。 褒词贬用、贬词褒用、使用对象错误、适用范围不当等。 考查形式以单项选择题为主,也有填空题。 考查形式以单项选择题为主,也有填空题。
鲜花店广告——“今日本店的玫瑰售价最为低廉, 鲜花店广告——“今日本店的玫瑰售价最为低廉, —— 甚至可以买几朵送给太太。 甚至可以买几朵送给太太。” 一个法语学习班的招生广告——“ 一个法语学习班的招生广告——“如果你听了一课 —— 之后发现不喜欢这门课程,那你可以要求退回你的学费, 之后发现不喜欢这门课程,那你可以要求退回你的学费, 但必须用法语说。 但必须用法语说。” 眼药水广告——“滴此眼药水后,将眼睛转动几下, 眼药水广告——“滴此眼药水后,将眼睛转动几下, —— 可使眼药水遍布全球。 可使眼药水遍布全球。”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
,而是
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A.解释 偶然 A.解释 C.解释 C.解释 偶尔 妄自尊大 妄自尊大 B.解读 偶然 B.解读 D.解读 D.解读 偶尔 夜郎自大 夜郎自大
解析:解读:阅读解释;分析,研究;理解,体会。解释: 解析:解读:阅读解释;分析,研究;理解,体会。解释: 分析阐明,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 分析阐明,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①句的后半句是对 前面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的进一步说明,所以此处用“ 前面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的进一步说明,所以此处用“解 释”。偶尔:指有时候,跟“经常”相对。偶然:突然的, 偶尔:指有时候, 经常”相对。偶然:突然的, 不是经常的, 不是经常的,跟“必然”相对。②句是说雪花少,所以用 必然”相对。 句是说雪花少, “偶尔”。妄自尊大:狂妄地自高自大,强调由于狂妄和 偶尔” 妄自尊大:狂妄地自高自大, 虚妄而自尊自大。夜郎自大:比喻妄自尊大, 虚妄而自尊自大。夜郎自大:比喻妄自尊大,强调由于眼 界狭隘而自尊自大。根据句意, 句应该选择“妄自尊大” 界狭隘而自尊自大。根据句意,③句应该选择“妄自尊大”。 答案: 答案:C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精品资料:专题4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精品资料:专题 4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txt 充分:多用于准备、估计、理由、信心、发展等抽象事物。
充足:用于光线、水分、养料等具体事物,亦可用于抽象事物。
如:理由充足。
充沛:侧重旺盛,多用于精力、感情、雨水等。
12.憧憬·向往·神往憧憬:适用于美好的事物;书面语。
向往:多用于认为是美好的事物。
神往:向往;不能带宾语。
13.处置·处理都指解决问题,惩治过失和犯罪。
“处理”还指减价出售。
如:处理商品。
习惯说“严肃处理”“严厉处置”。
14.处世·处事处世:指跟人往来。
如:人心不古,处世不易。
处事:指对具体事物的处理。
如:处事不力。
15.踌躇·犹豫·迟疑“踌躇”义项之一同“犹豫”,书面语。
“犹豫”着重人的内心活动,拿不定主意。
“迟疑”指没有主见,行动迟缓,不果断。
16.传颂·传诵传颂:辗转传布颂扬。
如:全村的人传颂着他英勇救人的事迹。
传诵:辗转传布诵读。
如: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17.篡改·窜改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贬义。
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如:他将“望洋兴叹”窜改成“望山兴叹”。
18.谛听·聆听·倾听谛听:指仔细地听,书面语。
聆听:多用于晚辈对长辈,群众对首长,书面语。
倾听:多用于上级对下级。
19.度过·渡过度过:用于与时间推移有关的情况。
如:度过假期。
渡过:专指从此岸至彼岸,也引申为“渡过难关”。
20.独立·独力独立:指不依靠他人。
如:独立思考。
还指政权、军队自主。
独力:指只依靠自己的力量。
如:独力经营。
(注:“独力经营”指不受制他人。
) 21.遏止·遏制“遏止”重在“止”,使停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遏制”重在“制”,制止,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自己的情绪,有时也指敌人或某种力量。
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复习总结——专题四正确使用实词

专题四正确使用实词、虚词1.(2011年高考大纲全国卷)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人恰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从读大学到当老师,我跟随郭先生十几年了。
这十几年间,每每有不懂的问题,就去先生家,__①__有问,必有答。
先生偶有记不清楚的,__②__亲自去图书馆查来,抄得整整齐齐地给我。
这些年来,问的问题不计其数,__③__也不乏幼稚之处。
__④__张开嘴后自己都悔之不已,但是先生却认认真真地为我解答;有时先生才说两句我就表示懂了,先生__⑤__要我说出来,看我想得对不对。
答: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2.(2011年高考重庆卷)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去凤凰,是在一个细雨绵绵的口子,凤凰的美便弥漫..在这烟雨中,湘西的千年文化也在这烟雨迷蒙中荡漾开来。
B.网络热词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即时..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而且还表现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C.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数字阅读、网络阅读方兴未艾....,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逐渐发生变化。
D.他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那种人。
按照规定,他可以申请贫困生助学贷款,但他却硬撑着不肯申请。
3.(2011年高考湖北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她________盲人和正常人一样也能做很多事情,这正是她只身来到拉萨旅游的原因。
她喜欢这座________在历史和信仰中的圣城,________看不见,她也能感受到这里绵延的雪山、清冽的空气、闪耀着金光的寺庙和那些________向大昭寺缓缓前行的信徒。
A.相信沉醉既然顶礼膜拜B.自信沉溺即使诚心诚意C.坚信沉浸尽管三步一叩D.确信沉迷虽然毕恭毕敬4.(2011年高考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
专家_____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____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有大事情,是专为贵客走动,贴了婚
丧嫁娶的告示的。它③
有一点按捺不住的兴奋,跃跃然的,有点絮
叨的。晒台和阳台,还有窗畔,都留着些窃窃私语,夜间的敲门声④
此起彼落。⑤
要站一个制高点,再找一个好角度:弄堂里横七竖
八晾衣竿上的衣物,带着点私情的味道;花盆里栽的凤仙花、宝石花和青葱
青蒜,也是私情的性质;屋顶上空着的鸽笼,是一颗空着的心;碎了和乱了的 瓦片,也是心和身子的象征。
读书节旨在倡导师生广泛阅读,
我校师生良好的阅读风貌。
A.全力 不管/也 展示 B.全力 尽管/还 显示
C.鼎力 尽管/还 展示 D.鼎力 不管/也 显示
答案 A ①全力:用全部力量或精力。鼎力:敬辞,大力(用于请托或表示
感谢时)。②尽管:表转折关系。不管:表条件关系。③展示:清楚地摆出来; 明显地表现出来。显示:明显地表现。
11
答案 ①虽是 ②就是 ③总是 ④也是 ⑤还是 解析 备选关联词语意义相近、用法相似,选用的标准是关联词语的规 范用法,应联系每个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并结合文段的语境选用。
12
重难突破
典例1 (2014山东青岛期中,5,3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
恰当的一组是 ( )
①针对食品质量严重
9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全国多家银行负责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领导齐聚乌鲁木齐,共同探
讨新疆发展大计,银行业表示将
支持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
②久在南国,我已切身感受到江南文化的典雅和细腻,然而
江南绿
油油的稻田多么迷人,我
不能忘掉西藏的青稞。
③随着“千人诵经典”活动的举行,第四届校园读书节拉开了帷幕。此次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使用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栏目导引
1.正确使用结构助词。注意它们的固定结构和习惯位置。 【误例】 这次我是受人所迫害,的的确确是冤枉的。
• 解析: “这次我是受人所迫害”改为“ 这次我是被人所害”。
第二编·第一部分
专题四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栏目导引
2.正确使用动态助词“着”“了”“过”。 【误例】 广东农村正在掀起了科学种田的新 高潮。
【误例】 小男孩吃力地推着车,但无论如 何也推不上那个山坡。我上前帮了他一把, 趁机向他聊了起来。
解析: “向”和中心语“他聊了起来”不能 搭配,应是“和他聊了起来”“同他聊了起 来”;与“向”相搭配的,应是“向雷锋学 习”“向老师请教”“向专家咨询”等。
第二编·第一部分
专题四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第二编·第一部分
专题四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栏目导引
四、助词 助词是附在别的词、短语或句子后面,起辅助 作用,表示一些附加意义的词。
①结构助词: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 “所”、 “的、地、得”都读de(轻声),它们的分工是 书面上的。定语后面的de写成“的”,状语后面的de写 成“地”,补语前面的de写成“得”。 ②动态助词 :动态助词表示动作进程状态。汉语中的动 态助词主要有: “着” “了” “过” “的” “来”和 “来着” “着呢” ③比况助词 比况助词附着在名词性或谓词性词语后面, 构成比况短语,表示比喻。常见的比况助词有“似的、 一般、一样”等。
第二编·第一部分
专题四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栏目导引
解析: A.“终于”与“最终”都表示经过较 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结果,但“终于”较多用于 希望达到的结果,不合语境。依照B句我们可以 另造一个句子:“他不反对这样做,他提倡这样 做。”显然前后分句间不是转折关系,而是递进 关系,因此B宜用“而且”;D.“恰好”侧重表 示“正好、正合适”;这里宜用“恰巧”,表示 偶然的巧合。 答案: C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四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专项名师课件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向农民打白条,这种现象方.兴.未.艾.,对此国 务院及时发出通知加以制止,在极短的时间内就 收到预期的效果。
B.后世合称的“高岑”,此时也登上了边塞的 舞台。高适有着不.可.一.世.的气派,整个唐代大诗
人中政治才干最出色、官做得最大的就数他了。
C.如果不是因为他必须得唱,并一唱而不.可. 收.拾.,终于成为美国一位家喻户晓的表演艺术 家的话,他可能会在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酒吧里 当一辈子默默无闻的琴师。
() A.据介绍,这位盲人并非走后门照顾来的, 她在美国女子 1 500 米奥运选拔赛中名列第三, 许多明眼运动员不能望.其.项.背.。
B.但历史依然对命途坎坷的人儿不弃不离, 似乎乐.此.不.疲.这份伤感。
C.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 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 懂的店名,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D.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
答案: C
考点二 褒贬颠倒,感情失当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 三种类型。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 否则就容易造成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的错误。 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 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命题者却故意贬 词褒用,或褒词贬用,要注意辨析。
典型例题
下列加点熟语使用是否恰当。 (1)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 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
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C.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 力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 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
D.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 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 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使用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第二编·第一部分
专题四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栏目导引
典型例题 选出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最恰当 的词语。 ①微生物“偷渡”到太空并在空间繁殖,目 前已成为载人航天领域一个________解决 的严重问题。(A.亟待 城买粮种。(A.动身 B.急需) B.启程) ②思考了一夜,爷儿俩决定明早________进
第二编·第一部分
专题四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栏目导引
二、从色彩方面辨析 1.注意感情色彩 词语在表达某种意义或概念时,往往带有一定 的感情色彩,具体可以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 中性词三类。如“爱护”与“庇护”,前褒后 贬,不可混用。再如:“鼓励”“纵容”,两 个词语都有“允许别人做”的意思,但是“鼓 励”是褒义词,“激发、勉励”的意思;“纵 容”是贬义词,“放纵、容忍、该制止的也不 制止”的意思。分析二者感情色彩就能辨析其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使用。
第二编·第一部分
专题四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栏目导引
3.(2010· 全国卷Ⅱ)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 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 辑严密。 人们都知道爱因斯坦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学说 ,①____很少有人确切地了解这种理论。跟我们所 熟知的经典物理学相比,相对论学说中有关新概念 的表述充满了数学公式和演算,②____目前常见的 有关相对论的科普书籍一涉及重要概念,③____在 表达上或含糊不清,或繁琐难懂。④____这也不能 全怪那些作者,⑤____用非数学语言来表述那些新 概念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二编·第一部分 专题四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栏目导引
解析: ①这是两个同音近义实词,可以从词语的 不同语素意义上区分:“轻”,年纪小;“青”, 借指青少年。“年轻”指a.年纪不大;b.年纪比相 比较的对象小,有相比较而言之义,“年青”则为 处于青少年时期。依据语境,应该选A。②信任, 相信而敢于托付。信赖,信任并依靠。词义由轻而 重,应选A。 答案: ①A ②A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4章正确使用词语-实词与虚词

第四章正确使用词语第一节正确使用词语实词和虚词□山东卓厚宝【考纲解读】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现代汉语实词和虚词,具体指常用的同音词、近义词和同义词。
本考点考查的重点是考生对于常用实词、虚词的使用能力,是易混词语语境意义的辨析与运用,而不是词语字典意义的识记和罗列。
【高考预测】正确使用现代实词是正确进行语言表达的基础,因而实词辨析题以高考命题成熟题型而备受命题者青睐。
实词考查的重点为同义词或近义词的意义,适用范围、程度、搭配,以及感情色彩等方面的辨析。
近两年考查的省份有增加的趋势。
考查题型除类似“下面一则稿约四处画线部分中有两处语言表达不当,请找出来并作修改”等主观题型外,选择题仍是较固定的题型,一般采用选择填空和正误辨析两种客观形式。
虚词类考题在高考中并非每年都出现,有时也跟近义词的辨析合并出题;虚词考查以介词、连词、助词为主,有时,起关联作用的副词也综合在虚词中考查。
以辨析或改正错误的方式考查。
此外,词语通常还与句子、修辞、语言的连贯得体等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因而,在辨析修改病句、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等专题中也经常牵涉到词语的问题。
【高考真题回放】1、(2012年高考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壮观。
②人与人之间要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是非常重要的。
③每天天还没亮,位于城郊的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就起来,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A.溶化沟通喧哗 B.溶化勾通喧闹C.融化勾通喧哗 D.融化沟通喧闹【答案】D【解析】融化:指固体(如冰、雪等)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的过程。
溶化:指固体在液体中溶解的过程,具体地说,是指某固态物质,在另一液态物质中分散成单个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
此过程不需加热,但必须有液体,所以三点水旁“溶”。
题中应选“融化”。
沟通:本指开沟以使两水相通。
后用以泛指使两方相通连;也指疏通彼此的意见。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专题验收达标卷四大纲人教版

2011 年高考语文纲领版一轮复习专题查收达标卷第一部分专题四正确使用词语(包含熟语)1. 挨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①7月10 日在长沙举行的两岸经贸论坛将进一步稳固、深入、发展两岸党际交流。
②交通闯过后报警并在现场等待办理的行为能否为自首,浙江省、北京市给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司法裁决结果,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认定,会混杂视听。
③刚一入夏,蚂蚁就开始为遥远的冬季贮备食品,以便在万物凋敝的冬季,相同能够饱食暖衣。
,这就是蚂蚁的智慧。
A. 体制必然防患已然B.系统必然防患已然C. 体制必然防患已然D.系统必然防患已然分析:①系统,指国家机关、公司、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或文体的格局、体裁;体制,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
②必然,重申事理上确实定不移或客观必然;必然,重在重申说话人对事物的推断或判断确实或必然。
③防患已然,比喻预先做准备;防患已然,防范事故或祸患于还没有发生以前。
二者都用于预先,前者重在做准备,后者重视防范。
答案: A2. 挨次填入以下横线上的词语,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①并不是说全部烦忧只需哈哈一笑便会,笑只可是是改变情绪的一种方法。
②移民问题被认为是一个直接三峡工程成败的“世界级”难题。
③我们订这个方案的目的是依据少儿生剪发育特色,地对他们进行教育。
④国内多家媒体近期指称28 岁的永州小伙子咏飞( 假名 ) 在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内,把区区7.33 万元变为了2004.54 万元,只是 320个交易日,就奇异地将资本翻了273倍。
一时间,“湖南股神”之名。
A. 涣然冰释关系适合名噪一时B. 涣然冰释决定合时名噪一时C. 烟消雾散决定适合不翼而飞D. 烟消雾散关系合时不翼而飞分析:涣然冰释:多用于指误解、疑虑、隔膜等完整除去。
烟消雾散:比喻事物消逝得干洁净净。
可用于指烦忧等的消解。
关系: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
决定:指起主导作用。
2011年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 专题4 正确使用词语课件

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限制: 规定范围,不许超过。根据搭配,只能说“制约”因素。
(2)清静:(环境)安静,不嘈杂。清净:没有事物打扰。和
“日子”相搭配的只能是“清净”。 [答案] (1)制约(2)清净
在一组近义词中,有的词语适用范围大些,有的则
小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的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 的某一部分。只有准确把握词语的适用范围,才能正确辨 别。如“熟悉”、“熟习”,二者都有“了解清楚、详 细”的意思,但“熟悉”的对象是具体的人、事或抽象的
在语言实践中,词语之间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 能任意组合。词语的搭配,一要合乎事理,二要合乎习
惯。如“改进”、“改善”,都有“改变”的意思,但与
“改进”搭配的主要是工作、方法、技术等,与“改善” 搭配的则是生活、关系、条件等。
【例3】
近期,中国观众有幸目睹了来自意大利庞
贝古城的遗珍,它们清晰地再现了古城被埋没前最后的 ________(时间/瞬间)的情景。
开”都含有不加掩饰地采取行动之意,但“公然”是副
词,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是动词、
副词兼形容词,能在句中充当谓语,如“这事早已公开
了”;可充当状语,如“公开表态”;可充当定语,如 “公开的秘密”。
【例7】
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
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 ________(品味/品位)的作品来的。
【例9】
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重大事故不断,给国
家和个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关责任人必须对此进行 ________(反思/反省),深刻认识问题的严重性。
[解析]
“反思”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
验教训”,而“反省”指“回想自己的思想行动,检查其 中的错误”,从程度上说“反省”的力度更大一些,情况 更严重一些。根据文中“企业重大事故不断”“深刻认识 问题的严重性”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为“反省”。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41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课件 新人教版

(2012· 天津卷)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 组是( )
(1)比起秋天的枫林来,夏天的枫林没有那么撩人的红韵,但那 生机盎然的绿,________着的却是一股青春的朝气。 (2) 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 ________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 (3)我们相隔的不是几小时的车程,而是一整块大陆,就像歌里 所唱的, 用我的晚安陪你吃早餐, 但是_______也隔不断彼此的思念。 A.萌动 C.萌动 调剂 调节 地久天长 山长水远 B.涌动 D.涌动 调节 调剂 地久天长 山长水远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实词)的能力。第一组中 两个词都有“动”的意思,只是“涌动”对象一般为人潮、水流等。 萌动:草木发芽。比喻事情刚起头。第二组,中调剂:调整有无、 余缺等情况;调整使合宜。调节:在数量、程度、规模等方面进行 调整,使符合标准。第三组中,地久天长:形容历时悠久或形容爱 情永久不变。山长水远:谓山水阻隔,道路遥远或谓山川壮阔。这 样用排除法,就可以选定答案为 D。 【答案】 D
解析:趣味: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 滋味:味道,也比喻某种感受。意味:含蓄的意思,也指情调、情 趣、趣味。韵味:声韵所体现的意味,也指情趣、趣味。痛痛快快: 非常干脆、直爽,也指舒适爽快。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 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兴致勃勃:兴致很高的样子。当是:应 当是,强调情理上如此。便是:就是,表顺承。自是:自然是,强 调道理上如此。恰是:正好是,强调的是合适。遛:慢慢走,散步。 踱:行走,强调动作的习惯性。逛:外出散步,闲游,强调动作的 无目的性。晃:摇动、摆动,强调动作的幅度大。 答案:B
(2012· 重庆卷)依次填入下边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 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词语实词虚词

2011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词语( 实词、虚词)说明】本试卷共90分,考试时间45 分钟。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被媒体称为经贸之旅、和平之旅和缅怀之旅的“连宋”大陆之行,有利于_______ 两岸的关系并促进两地的交流和发展,这是_____________ 的。
②帮助受难的矿工家属子女走出矿难阴影,把目光投向未来,并解决他们实际的生活困难,政府部门_________ ,不能随意把他们推到社会上去。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1 日施行的国务院发布的《电力监管条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电力企业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_____________ 使电力企业从此必须规范自己的市场行为。
A. 和缓/毋庸置疑责无旁贷既/ 又B. 和解/无可辩驳义不容辞既/ 也C. 和缓/毋庸置疑责无旁贷既/ 也D. 和解/无可辩驳义不容辞既/ 又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大多数人不会留意到,每一项这样的工程__,都会留下一片建设者的坟茔,他们不再魂归故里,而是永远与这伟大的工程相依相伴。
②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企业扩张的根本在于品牌扩张,因此实施品牌 ________ 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计。
_________ 那些有侠肝义胆的英雄身上,因此像③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人们总是把伸张正义的希望鲁智深这样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A .告罄整合寄于B .告竣整合寄予C .告竣整合寄于D .告罄调和寄予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的功绩仿佛早就为时间所___________ ,他也从不向别人说起自己光荣的过去。
②微生物“偷渡”到太空并在空间繁殖,目前已成为载人航天领域中一个 ________ 解决的严重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精品资料:专题4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txt如果我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我想它一定很忧伤,因为我把快乐都留在了前面。
容易伤害别人和自己的人,总是对距离的边缘模糊不清的人。
本文由澐菲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一、常见易混近义实词辨析1.包括·包罗·囊括包括:指包含。
其范围小于“包罗”。
包罗:指大范围事物。
如:包罗万象。
囊括:指全部包罗在内。
如:囊括全部金牌。
2.包含·包涵包含:指里边含有。
包涵:指请人原谅。
如:请多包涵。
3.抱怨·埋怨抱怨:表示怨恨,语义较重。
埋怨:表示责怪,语义较轻。
“埋怨”的对象可以是自己;“抱怨”无此用法。
4.变换·变幻变换:指事物的形式或内容的更换。
如:变换位置。
变幻:指事物的形式或内容不规则地或奇异地变化,不能带宾语。
风云变幻。
如: 5.摒弃·抛弃都指舍弃。
摒弃:多指不良思想、观点、主张等。
抛弃:不仅指思想、事物,也可指人。
“摒弃”属书面语。
6.摒除·驱除都指除去,都用于思想、感情等。
如:摒除杂念;驱除疑虑。
“驱除”还指赶走。
如:驱除蚊蝇。
7.草拟·起草都指文章、文件的拟稿。
“草拟”还指初步设计。
如:草拟规划。
8.策划·策动策划:指谋划,筹划。
如:策划政变。
策动:指策划鼓动。
9.持续·继续·连续持续:强调延续不断,中间没有间歇。
继续:强调接前面的,可以有间歇。
连续:强调一个接一个。
如:连续不断。
10.斥责·指责·责备斥责:侧重严厉的申斥。
指责:侧重严厉的批评。
责备:侧重对一般过失的批评和不满。
“斥责”“指责”用于对别人。
“责备”也可用于对自己。
11.充分·充足·充沛充分:多用于准备、估计、理由、信心、发展等抽象事物。
充足:用于光线、水分、养料等具体事物,亦可用于抽象事物。
如:理由充足。
充沛:侧重旺盛,多用于精力、感情、雨水等。
12.憧憬·向往·神往憧憬:适用于美好的事物;书面语。
向往:多用于认为是美好的事物。
神往:向往;不能带宾语。
13.处置·处理都指解决问题,惩治过失和犯罪。
“处理”还指减价出售。
如:处理商品。
习惯说“严肃处理”“严厉处置”。
14.处世·处事处世:指跟人往来。
如:人心不古,处世不易。
处事:指对具体事物的处理。
如:处事不力。
15.踌躇·犹豫·迟疑“踌躇”义项之一同“犹豫”,书面语。
“犹豫”着重人的内心活动,拿不定主意。
“迟疑”指没有主见,行动迟缓,不果断。
16.传颂·传诵传颂:辗转传布颂扬。
如:全村的人传颂着他英勇救人的事迹。
传诵:辗转传布诵读。
如: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17.篡改·窜改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贬义。
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如:他将“望洋兴叹”窜改成“望山兴叹”。
18.谛听·聆听·倾听谛听:指仔细地听,书面语。
聆听:多用于晚辈对长辈,群众对首长,书面语。
倾听:多用于上级对下级。
19.度过·渡过度过:用于与时间推移有关的情况。
如:度过假期。
渡过:专指从此岸至彼岸,也引申为“渡过难关”。
20.独立·独力独立:指不依靠他人。
如:独立思考。
还指政权、军队自主。
独力:指只依靠自己的力量。
如:独力经营。
(注:“独力经营”指不受制他人。
) 21.遏止·遏制“遏止”重在“止”,使停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遏制”重在“制”,制止,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自己的情绪,有时也指敌人或某种力量。
22.反应·反映反应:指事情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带有被动色彩;名词。
如:对他的发言,群众反应冷淡。
反映:指主体把客观存在的情况(包括言论、意见或某种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原封不动地表现出来;动词。
如:向上级反映群众意见。
23.妨碍·妨害妨碍:着重指造成一定障碍,程度较轻。
如:妨碍交通。
妨害:着重指有损害,程度较重。
如:妨害健康。
24.放纵·纵容“放纵”的对象是自己或别人的好的行为或不好的行为。
如:在诗中他放纵自己的感情。
“纵容”的对象多是别人的不好的行为。
如:纵容犯罪。
25.废止·废置废止:多指法令、制度等被取消,停止施行。
废置:认为无用而搁在一边。
如:材料被废置。
26.肤浅·浮浅都指局限于表面,学识浅或理解不深。
“浮浅”还指浅薄(缺乏学识和修养)。
如:内容浮浅。
27.富余·富裕富余:足够而有剩余。
如:富余人员。
富裕:指财物充裕。
如:日子过得富裕。
28.抚养·扶养·赡养抚养:爱护并教养;一般指长辈对晚辈。
扶养:养活;对长幼皆可。
赡养:供给生活所需;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和生活上进行帮助。
29.腐蚀·侵蚀·腐化腐蚀:本义指通过化学变化,使物体损坏;多比喻腐朽的思想和恶劣的环境会使一个人逐渐变质堕落。
侵蚀:指逐渐侵害使变坏。
如:病菌侵蚀人体。
还指一点一点地侵占财物。
腐化:指思想行为变坏(多指过分贪图享乐)。
如:生活腐化。
30.富饶·富庶·富足富饶:侧重国家或地区等大范围的物产多,财富多。
富庶:侧重某一地区的资源丰富,人口众多。
富足:侧重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
31.赋予·付与·给予“赋予”“付与”都指交给重大任务、命令等。
使用对象较“给予”窄。
“付与”还指给付。
“赋予”“付与”只带名词性宾语。
“给予”还可带动词性宾语。
如:给予答复。
32.伏法·服法伏法:指犯人被执行死刑。
服法:指认罪。
33.改善·改进改善:多用于生活、关系等。
改进:多用于工作、方法等。
34.干涉·干预干涉:过问或制止,多指不该管而硬管,要对方服从。
如:干涉他国内政。
干预:指过问别人的事;语义轻。
如:事涉隐私,不便干预。
35.搁置·搁浅搁置:强调事情被放起来而不能进行。
如:此议案被搁置。
搁浅:强调受到阻碍而不能进行。
如:谈判搁浅。
36.工夫·功夫工夫:多用于时间方面,如:一会儿工夫。
功夫:多用于本领、造诣方面。
如:真功夫。
37.诡辩·狡辩诡辩:以欺诈的言辞迷惑人,以达到为自己辩解的目的。
狡辩:指理屈词穷,以强词夺理进行辩解。
38.核算·合算核算:指企业经营上的核查计算。
如:核算成本。
合算:①不吃亏。
如:很合算。
②考虑。
多叠用。
39.核查·检查核查:指审查核实。
如:核查案情。
检查:指用心查看是否有问题。
如:检查工作。
40.和谐·协调都指配合得当,用于乐曲、布局、色彩、人际关系等;形容词。
协调还可作动词,如:协调各方,相互协调。
41.拘谨·拘束拘谨:侧重小心。
拘束:侧重受到限制。
“拘束”还是动词。
如:不要拘束孩子的正当活动。
42.眷恋·眷念眷恋:指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深地留恋。
如:《涉江》流露出诗人对楚国的无限眷恋。
眷念:想念。
如:离别家乡多日,对亲友甚为眷念。
43.揭发·揭露揭发:指揭露坏人坏事;范围广。
如:揭发罪行。
揭露:使隐蔽的事物显露。
如:揭露本质,揭露秘密。
44.践踏·蹂躏都比喻用暴力欺压,使之受到损害;都是动词。
“践踏”侧重欺压。
如:践踏乡邻。
“蹂躏”还含有使之受到侮辱、折磨的意思。
如:蹂躏妇女。
45.简洁·简捷简洁:指说话、行文简明扼要。
简捷:①直截了当。
②简便快捷。
如:算法简捷。
46.考察·考查考察:①实地观察调查,如:考察水利工程;②深入细致地观察,如:考察南极。
考查:指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
如:考查业务。
47.宽待·宽贷宽待:指宽大对待。
如:宽待俘虏。
宽贷:指宽恕。
不用于敌人。
48.邻近·临近邻近:只用于空间。
如:邻近边界。
临近:用于空间和时间。
如:临近闹市,临近春节。
49.媒体·媒介媒体: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如报纸、电台等。
媒介:指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如:苍蝇是传播疾病的媒介。
50.年青·年轻年青:指青少年时代,如:年青的一代。
年轻:也有年纪不大之义,如:年轻力壮;但还有年龄比起来更小之义。
如:她看起来更年轻。
这里就不能用“年青”。
51.披阅·批阅披阅:意为披览、阅读,如:披阅文稿。
批阅:指阅读并加以指示或批改,如:批阅文件。
52.披露·透露披露:①公布,发表,如:披露会谈内容;②表露,如:披露肝胆。
透露:指泄露或显露消息、意思等,如:透露风声。
53.品味·品位品味:是动词,是品尝、欣赏的意思。
品位:是名词,本指矿石中有用元素或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率,引申为物品质量、文艺作品达到的水平。
如:节目的艺术品位较高。
54.品性·品行品性:侧重性格。
如:品性怯懦。
品行:侧重行为。
如:品行不端。
55.破除·解除·废除破除:指打破、除掉原来被人特别重视的信仰或蒙蔽人们的不合理的不好的东西。
解除:对象常指精神压力、思想顾虑或职务。
废除:对象多是制度、法令、规章等不合理的或无用的东西。
56.徘徊·徜徉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多用于犹豫不决。
徜徉:指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57.起用·启用前者一般作提拔任用讲,宾语是人,如:大胆起用年轻干部。
后者指开始使用,大多指物。
58.清净·清静清净:指没有事物打扰和水的清澈。
清静:指(环境)安静,不嘈杂。
59.情意·情谊·情义情意:指对人的感情。
情谊:指交情、友谊,用于两方。
情义:指亲属、同志、朋友相互间应有的感情。
60.驱除·祛除二者都有除掉的意思,但对象不同。
驱除的对象一般是有形之物;祛除的对象是疾病、疑惧或迷信的人所谓的邪祟等。
61.申诉·申辩申诉:是政法术语,重在提出自己的要求。
申辩:重在对所受指责申述理由,加以辩解。
62.申述·陈述·叙述申述:指详细说明。
陈述:侧重有条理地说出。
叙述:侧重记下或说出事情的前后经过。
63.声明·申明声明:意为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如:郑重声明;亦可作名词,表示声明的文告,如:发表联合声明。
申明:指郑重说明,如:申明理由。
64.推辞·推脱·推卸·推托都有拒绝的意思。
“推辞”指拒绝任命、邀请、馈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