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与18虚词
18个文言虚词及120个文言实词的用法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18虚词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18虚词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的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在句子中起辅助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只是帮助把意思表达得更准确、具体、完整。
下面是120 个文言实词和18 个文言虚词,供参考。
1120 常见文言实词1、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2、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3、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4、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5、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6、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7、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8、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9、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10、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11、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12、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118 个文言虚词⑴而①连词: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转折,表修饰,表假设,表因果,表目的(“用来”)。
②代词:通“尔“,人称代词(“你,你的”)③构成复音虚词(而已,既而,俄而)⑵何①疑问代词:“什幺”、“哪里”;“为什幺”、“怎幺”②副词:“多幺”。
⑶乎①助词:表疑问语气,“吗”,“呢”;表测度,“吧”;表感叹,“啊”、“呀”;作词尾。
②介词:“于”、“在”、“从”。
⑷乃①副词:表承接,“就”、“才”、“于是”;表转折,“却”、“竟”;表判断,“就是”。
②代词:“你”、“你的”。
⑸其①副词,表测度,“大概”;表疑问,不译;表反诘,“难道”;表婉商,“还是”;表期盼,“可要”、“要”②连词,表选择,“是……还是”;表假设,“如果”③代词:仅不代第二人称;指示代词。
“那”“其中⑹且①副词,“将要”、“将”、“暂且”;表程度,“已经”、“很”②连词,表并列,“又”;表递进,“并且”、“而且”、“况且”;表选择,“还是”;表假设,“如果”;表让步,“即使”、“尚且”;表转折,“可是”、“却”。
③助词,用于句首。
⑺若①代词,第二人称;指示代词,这②连词,表假设;表选择,“或”、“或者”③构成复音虚词⑻所助词①构成“所”字结构,“……的人(事)”②和“为”呼应,表被动;③和“以”连用,表原因,“……的原因”④和“以”连用,表手段,凭借,……的方法(凭借)。
高三学生120个实词及18个虚词小故事助记篇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小故事助记1.爱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
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
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2.安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
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
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3.被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
被(披散)发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
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4.倍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
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更加)思亲。
5.本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
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
6.鄙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
”居久,则鄙(轻视)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
7.兵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兵器),以疲惫之兵(军队),遂灭秦。
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伤害)其友,勿劝。
8.病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
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
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
9.察郡守察〔观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明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洁净的样子),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推举)孝廉,足见帝之察(明智)。
10.朝邹忌旦日朝(早晨)服衣冠,于朝(朝廷)谏齐王。
齐王纳其谏。
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朝见),经数年之久。
邹忌闻名天下,为历朝(朝代)谋臣所景仰。
高等考试语文文言文120实词与18虚词
③内部,常指国内、朝廷内
④内心
读音二:nà,通“纳”
动词
①让进
③放进
③接纳,收容
④交纳
56.期,读音一:qī
(1)名词
①限定或约定的时间
②日期,时候
(2)动词
①约会
②约定
③期望,希望
读音二:jī
名词。一周年,一整月。
57.奇,读音一:qí
(1)形容词
①奇特,罕见
②特殊,不平常的
③珍贵的,稀奇的
(4)介词,表时间、地点,相当于“当”“就在”
40.既,jì
(1)动词,完了,尽
(2)副词
①表时间的过去或动作的完成。已经,……以后。
②表时间或行为承接,“不久”“一会儿”“后来”,有时“既而”连用
③表范围。“全”“都”
(3)连词
①既然
②既……且……,既……又……,表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41.假,读音一:jiǎ
29.归,guī
(1)动词
①女子出嫁
②返回
③归还
④归属,归依
⑤归到一处,汇聚
30.国,guó
名词
①国家
②诸侯国
③国都,京城
④地区,地域
⑤国事
31.过,guò
(1)动词
①走过,经过
②胜过,超过
③拜访,探望
④到,来到
⑤犯有过错
⑥责备
⑦过时
(2)名词,过失,过错
(3)副词,过分,过于
32.何,读音一:hé
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曾经,已经,才
读音二:曾zēng
(1)名词,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
(2)动词,通“增”,增加
(3)副词,表意外,竟然,居然,简直
高考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高考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一、120个实词1、爱:义项: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例句:第一册: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触龙》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同上)第二册: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同上)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六国》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项脊》第三册: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愚溪诗序》第四册: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促织》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雨鬓。
《柳毅》舅姑爱其子,不能御。
(同上)第五册: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齐桓》第六册:(无)2、安:义项: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
什么,什么地方;⑥怎么,哪里。
例句:第一册: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勾践》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既来之,则安之。
(同上)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同上)项王曰:"沛公安在?" (同上)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第二册: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同上)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同上)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六国》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病梅》第三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第四册:毅谓夫曰:"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毅良久稍安,乃获自定。
《柳毅》第五册:(无)第六册: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报任安》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屈原》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同上)3、被:义项: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及,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音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120实词
高考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一、而(一)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
(《祭十二郎文》)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三)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二、何(一)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翻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二)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四)通“呵”,可译为喝斥。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喝斥他是谁。
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三、乎(一)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120个文言实词解释和18个文言虚词
120个文言实词解释1.爱①故以其爱不若燕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亲爱疼爱②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柳毅传》心爱的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o陈涉世家》爱护④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书博鸡者事》爱戴⑤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怜惜爱惜⑥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o齐桓晋文之事》舍不得吝啬⑦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喜爱爱好2安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o季氏将伐颛臾》安定②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稳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逸安适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o曹刿论战》奉养⑤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抚慰安抚⑥敬亭亦无所不安也《柳敬亭传》安心⑦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o陈涉世家》怎么⑧沛公安在《史记o鸿门宴》哪里什么地方3被bèi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覆盖②幸被齿发,何敢负德?《柳毅传》加在……之上③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遭受④翡翠珠被《招魂》被子⑤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表被动pī通"披"①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送东阳马生序》穿,披②屈原至于江滨,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分散,散开4倍①愿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鸿门宴》背弃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更加加倍③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治安策》反背背叛④右倍山陵,前左水泽《淮阴侯列传》背后5本①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树木的根②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橐驼传》树木的干③王欲行之,则何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根本基本⑤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论积贮疏〉〉农业⑥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入于人欤〈〈伶官传序〉。
推原考察⑦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鱼我所欲也》本来的原来的⑧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孔东南飞》本来原来6鄙①蜀之鄙,有二僧《为学》边远的村邑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曹刿论战》鄙陋鄙俗③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轻贱④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鄙薄轻视⑤敢竭鄙诚,恭疏短引《滕王阁序》自谦之词7兵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兵器武器②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兵《信陵君窃符救赵》军队士兵③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扬州慢》战争军事④故上兵伐谋《孙子谋攻》用兵的策略8病①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泛指疾病②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生病有病③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揠苗助长》疲劳困苦④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训俭示康》弊病毛病⑤君子病无能也,不病人之不知已《论语卫灵公》担忧忧虑⑥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答卫中立论师道书》羞辱伤害⑦子疾病,子路请祷《论语述而》重病病重9察①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君窃符救赵》观察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曹刿论战》明察③向察众人之言,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赤壁之战》考察详审④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与妻书》了解明白⑥前太守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选拔作者:无壳的蜗牛2006-2-1 21:34 回复此发言--------------------------------------------------------------------------------2 120个文言实词解释⑦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洁白的样子10朝chāo①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项羽本纪》拜见拜访②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朝见③欲辟土地,朝秦楚《齐桓晋文之事》使……朝拜④使天下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齐桓晋文之事》朝廷⑤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朝代zhāo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涉江》早晨11曾cēng①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曾经②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竟然③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连……都④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词送我,我岂有所失哉?《信陵君窃符救赵》竟然怎么zēng①是高曾时为一户者,至曾元时不分至十户不止《治平篇》与自已隔两代的亲属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增加12乘chéng①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氓》登升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坐③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驾⑤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凭着趁着⑥三保见敌势可乘,急挥帜,曰:"开火!" 利用⑦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顺应顺着⑧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冒着顶着shèng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触龙说赵太后》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13诚①帝感其诚《愚公移山》真诚诚实②子以我言为不真诚,试入诊太子《扁鹊列传》真实性的③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实在确实④楚诚能绝齐,秦原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果真如果确实14除①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信陵群列传》台阶②攘除奸凶,兴复汉室《出师表》清除去掉③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高祖还乡》扣除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逝去过去⑤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清理修治⑥除吾死之外,当无见期《祭妹文》除了除非⑦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拜官任职15辞①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言词话②皆好辞以赋见称《屈原列传》文词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托词借口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推辞⑤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辞别告别离开⑥《楚辞》《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广体⑦单于使卫律召苏武受辞《汉书苏武传》审讯审问⑧听其狱讼,察其辞《周礼乡土》讼词口供16从cóng①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廉颇蔺相如列传》跟随跟从②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六则》向学习③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齐桓晋文之事》跟着接着④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听从⑤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追赶追随⑥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参加⑦樊哙从良坐〈〈鸿门宴〉〉依傍挨着⑧其印为余群从所得〈〈活板〉〉远房亲戚⑨旦日,客从外来〈〈邹忌讽齐王纳谏〉〉自由⑩从余问古事〈〈项脊轩志〉〉向zòng①衡从其亩〈〈诗经山南〉〉南北方向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合纵17殆①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谋攻》危险危困②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近于几乎③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大概恐怕18当dāng①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对着面对作者:无壳的蜗牛2006-2-1 21:34 回复此发言--------------------------------------------------------------------------------3 120个文言实词解释②有大石当中流《石钟山记》在处在③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信陵君窃符赵》在……时候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逢遇到⑤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担当担任⑥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窦娥冤》承担承受⑦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谏太宗十思疏》执掌主持⑧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屈原列传》相抵顶⑨当死,赎为庶人《李广列传》判决判罪⑩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抵挡抵敌11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项脊轩志》遮挡遮蔽12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应当应该13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孔雀东南飞》。
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18个虚词例析
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例析1.爱本义是悲哀、伤心。
用作动词:(1)爱护,体贴。
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2)珍惜,爱惜。
如:倘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3)喜爱。
如: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4)吝啬,舍不得。
如:百姓皆以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2.安本义是安静。
(1)用作形容词,意为“安全”“安定”“安稳”。
如: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用作动词,意为“安身”“养生”。
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曹刿论战》)附虚词用法:(1)用作疑问副词。
出现在疑问句中,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
相当于“怎么”“怎样”。
如:A.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B.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用作疑问代词。
用在疑问句中作宾语,置于动词之前。
相当于“什么”“哪里”。
如:A.沛公安在?(《鸿门宴》)B.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3.被本义指一种睡衣。
(1)用作动词,意为“蒙受”“遭受”“受到”。
如:A.忠而见疑,信而被谤。
(《屈原列传》)B.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C.如被冰雪。
(《促织》)(2)通“披”,意为“披着”“佩戴”“穿戴”。
如:A.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B.被明月兮佩宝璐。
(《涉江》)C.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4.倍本义是按原数增加,与现代汉语表“多少倍”的“倍”相同。
用作动词,通“背”,意为“背弃”“违背”“背叛”。
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附虚词用法:用作副词。
意为“加倍”“更加”“愈加”。
如: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5.本本义为树的干、根,与“末”相对。
(1)用作名词,意为“根本(的东西)”“基础(的东西)”,“根源”“来源”。
如:A.本末倒置。
(成语,原意为“树根”,这里引申为“根本的”“主要的”。
)B.今背本而趋末。
(《论积储疏》,“本”在这里引申为“农业”,“末”在这里引申为“工商业”。
高中必备文言实词120个虚词18个
高中必备文言实词120个虚词18个摘要:一、前言二、高中必备文言实词120 个1.介绍文言实词的概念2.列举120 个必备文言实词3.对每个实词进行简要解释三、高中必备文言虚词18 个1.介绍文言虚词的概念2.列举18 个必备文言虚词3.对每个虚词进行简要解释四、学习建议1.掌握实词和虚词的重要性2.学习方法和策略3.巩固练习和实际运用正文:【前言】在我国古代,文言文作为一种主要的书面语言,流传了大量的文化遗产。
对于高中生来说,掌握一定数量的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有助于阅读和理解古籍,同时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高中阶段必备的120 个文言实词和18 个文言虚词。
【高中必备文言实词120 个】文言实词是指在文言文中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
下面列举了120 个高中阶段必备的文言实词,并对每个实词进行简要解释:(此处省略120 个实词的具体内容,如需了解,请提供具体的实词列表)【高中必备文言虚词18 个】文言虚词是指在文言文中没有实际意义,主要用于表达语法关系的词语。
下面列举了18 个高中阶段必备的文言虚词,并对每个虚词进行简要解释:(此处省略18 个虚词的具体内容,如需了解,请提供具体的虚词列表)【学习建议】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是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议:1.重视课本中的文言文课文,通过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掌握常用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学习文言文时,注意归纳总结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和特点,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3.多做练习题,通过题目来巩固所学知识,并学会在实际语境中运用;4.课外阅读文言文著作,如《古文观止》、《史记》等,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掌握高中必备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
高中文言字词(120实词+18虚词)
高中语文文言字词一.120个实词1.爱:(1)宠爱 (2)吝惜 (3)喜爱 (4)爱慕 (5)通“菱”,隐藏2.安:(1)安全 (2)安逸 (3)安抚 (4)安稳 (5)养 (6)安置 (7)哪里3.被:(1)表被动 (2)披散 (3)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4)覆盖 (5)遭受4.倍:(1)通“背”,背离 (2)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3)更加5.本:(1)本来(2)草木的根(3)根本(4)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5)版本(6)推究6.鄙:(1)边远的地方 (2)轻视 (3)浅陋无知7.兵:(1)兵法 (2)兵器 (3)军队 (4)用兵器杀人8.病:(1)担心 (2)疾病 (3)缺点 (4)责备9.察:(1)观察 (2)明察 (3)清高 (4)推举 (5)明智10.朝:(1)早晨 (2)朝廷 (3)朝见 (4)朝代11.曾:(1)指中间相隔两代的亲属 (2)曾经 (3)通“层”,重叠 (4)竟12.乘:(1)登 (2)乘坐 (3)凭借 (4)冒着 (5)顺应13.诚:(1)真诚 (2)确实 (3)果真14.除:(1)除掉 (2)台阶 (3)授予官职 (4)除非15.辞:(1)古代的一种文体 (2)文辞 (3)借口 (4)推辞 (5)辞别16.从:(1)参加 (2)跟随 (3)听从 (4)由,自 (5)挨着17.殆:(1)危险 (2)接近 (3)大概18.当:(1)掌握 (2)在 (3)把守 (4)判决 (5)相抵 (6)将 (7)任 (8)恰当19.道:(1)取道 (2)道路 (3)主张 (4)策略 (5)谈论 (6)道理20.得:(1)获得 (2)应该 (3)心得 (4)得当21.度:(1)越过 (2)尺码 (3)次 (4)考虑 (5)估计 (6)限度 (7)衡量(8)创作(9)法度22.非:(1)没 (2)反对 (3)错误23.复:(1)重叠,重复 (2)恢复 (3)答复 (4)再24.负:(1)倚仗 (2)使承担 (3)背着 (4)辜负 (5)背弃 (6)失败25.盖:(1)遮盖 (2)伞 (3)超过 (4)大概26.故:(1)老交情 (2)所以 (3)原因 (4)仍日27.顾:(1)拜访 (2)回头看 (3)还 (4)考虑 (5)不过28.固:(1)坚固 (2)坚决 (3)固执 (4)坚守 (5)本来29.归:(1)女子出嫁 (2)回来 (3)归附30.国:(1)国都 (2)地方 (3)国家 (4)国事31.过:(1)经过 (2)拜访 (3)责备 (4)过分 (5)超过 (6)过错32.何:(1)怎么 (2)什么 (3)为什么 (4)多么33.恨:(1)愤恨 (2)遗憾34.胡:(1)泛指北方边地与西域的民族 (2)为什么 (3)什么35.患:(1)担心 (2)毛病 (3)灾难36.或:(1)迷惑 (2)有时 (3)倘若 (4)有的 (5)有人 (6)也许37.疾:(1)疾病 (2)快 (3)痛苦 (4)嫉妒 (5)痛恨38.及:(1)比得上 (2)赶上 (3)等到 (4)牵连到 (5)到 (6)趁 (7)与39.即:(1)登上 (2)立即 (3)就 (4)就是40.既:(1)不久 (2)既然 (3)已经41.假:(1)临时充任 (2)借助 (3)假的 (4)假期42.间:(1)中间,指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2)量词(3)一会儿(4)从小路(5)间或 (6)挑拨 (7)参与 (8)间隙 (9)隔离43.见:(1)拜见(2)召见(3)表被动(4)显现,后作“现”(5)见面(6)加在动词前代称自己 (7)知道44.解:(1)解剖 (2)解除 (3)理解 (4)缓解 (5)消除45.就:(1)就职 (2)靠近 (3)受,接受 (4)登上46.举:(1)推举 (2)攻取 (3)举起 (4)尽,全都 (5)举出 (6)举办47.绝:(1)断笔 (2)与世隔绝 (3)横渡 (4)尽 (5)等过48.堪:(1)胜任 (2)能够 (3)忍受49.克:(1)战胜 (2)约束 (3)能够50.类:(1)类似 (2)种类 (3)事物51.怜:(1)可爱 (2)怜爱 (3)怜悯 (4)可惜52.弥:(1)长久 (2)满,遍 (3)更加53.莫:(1)日落之时 (2)不要 (3)不 (4)没有谁54.明:(1)今之次,第二年 (2)闻明 (3)贤明 (4)明亮 (5)照明55.内:(1)内心 (2)接纳,后作“纳” (3)里面56.期:(1)穿一年孝服的人 (2)规定的时日 (3)一周年 (4)期望 (5)约会57.奇:(1)余 (2)以…为奇 (3)奇异的58.迁:(1)晋升 (2)改变 (3)贬商59.请:(1)请求 (2)表示请求对方允许说话人做某事 (3)邀请60.穷:(1)失意 (2)走到尽头 (3)处境艰难 (4)尽61.去:(1)距离 (2)流走 (3)过去的 (4)除去 (5)离开62.劝:(1)勉励 (2)劝说63.却:(1)退 (2)回头 (3)击退 (4)再64.如:(1)往 (2)或者 (3)按照 (4)像 (5)及,比得上 (6)假如65.若:(1)像 (2)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3)你们 (4)比得上 (5)如果66.善:(1)友善,交好 (2)擅长 (3)正确 (4)好好地 (5)擦拭 (6)爱惜67.少:(1)缺少(2)年轻人(3)不多(4)不多时(5)缺少(6)年幼(7)轻视(8)減少 (9)稍微68.涉:(1)进入 (2)散步 (3)渡水69.胜:(1)能承受 (2)优美 (3)战胜 (4)超过 (5)尽,完70.识:(1)认识 (2)识别 (3)记住71使:(1)派遣 (2)出使 (3)主使 (4)假如72.是:(1)指示代词,此 (2)对的73.适:(1)到……去 (2)出嫁 (3)依照 (4)享受74.书:(1)书籍 (2)书信 (3)书写75.孰:(1)谁 (2)仔细76.属:(1)隶属 (2)跟随 (3)嘱咐 (4)劝请 (5)类,辈 (6)连接77.数:(1)数目 (2)密,细密 (3)计算 (4)腰次 (5)几 (6)规律 (7)天数,命运78.率:(1)带领 (2)轻率 (3)全都79.说:(1)学说,主张 (2)陈述 (3)高兴、喜悦,后作“悦” (4)劝说80.私:(1)偏爱 (2)私下 (3)私人,个人81.素:(1)向来 (2)白色的绢 (3)质朴,不加装饰的82.汤:(1)专有名词,商朝第一个君王 (2)热水,开水 (3)汤剂83.涕:(1)眼泪 (2)哭泣 (3)鼻涕84.徒:(1)这些人 (2)徒步 (3)白白地 (4)空 (5)只85.亡:(1)使…灭亡 (2)逃跑 (3)灭亡 (4)无,没有买86.王:(1)姓氏 (2)大王 (3)称王87.望:(1)农历每月的十五 (2)怨恨 (3)盼望 (4)远远地看 (5)名望,声望88.恶:(1)罪恶 (2)诽谤 (3)讨厌 (4)怎么89.微:(1)卑下 (2)秘密地 (3)微弱 (4)没有 (5)含蓄90.悉:(1)全都 (2)完全表达91.相:(1)观察(2)形貌,状貌(3)用在动词前,表动作偏指一方(4)辅佐,帮助92.谢:(1)凋落 (2)拒绝 (3)道歉 (4)感谢 (5)辞别 (6)告诚93.信:(1)信任(2)真实(3)实情(4)守信用(5)随意(6)信物(7)通“伸”,伸张94.兴:(1)发动 (2)兴盛 (3)兴办 (4)兴起95.行:(1)品行 (2)践行 (3)行走 (4)古代军队编制单位96.幸:(1)幸运 (2)宠爱 (3)幸亏 (4)侥幸97.修:(1)身高 (2)修养,修行 (3)高 (4)修理 (5)修建 (6)修饰,装饰 (7)长98.徐:(1)姓 (2)慢慢99.许:(1)地方处所 (2)表约数,上下 (3)这样,如此 (4)答应,允许100.阳:(1)太阳,阳光 (2)指水的北面101.要:(1)人体的腰部(2)要领,关键(3)概括,总结(4)相约(5)邀请(6)要挟,威胁102.宜:(1)适宜 (2)应当103.遗:(1)遗留,留下 (2)排泄(大小便) (3)给予,馈赠 (4)遗弃104.贻:(1)遗留 (2)赠送,给予、105.易:(1)换,交换 (2)容易,轻易 (3)变,改变 (4)轻视106.阴:(1)阴天 (2)指山的北面 (3)冷,寒冷 (4)暗中107.右:(1)上 (2)和“左”用,指近臣 (3)表方位,与“左”相对108.再:(1)两次 (2)第二次109.造:(1)到……去 (2)制定110.知:(1)知道 (2)主持,管理 (3)智慧111.致:(1)招纳,引来 (2)送给 (3)表达 (4)得到 (5)最,极 (6)情趣,意志,112.质:(1)本质(2)通“贽”,见面礼(3)人质(4)杀人时用的砧板(5)质问(6)质地,底子113.治:(1)医治 (2)对付 (3)治理 (4)与“乱”相对,特指国家治理得好,安定太平114.诸:(1)兼词,相当于“之于” (2)众多,各 (3)兼词,相当于,“之乎”115.贼:(1)敌人 (2)刺客 (3)害,祸害 (4)强盗中人116.族:(1)家族 (2)类,辈 (3)灭族,117.卒:(1)士兵 (2)同“猝”,突然 (3)死 (4)最终118.走:(1)仆人,自称的谦辞 (2)逃跑 (3)延伸 (4)跑119.左:(1)左边 (2)左边的位置,是上位 (3)和“右”用,指身边侍候的人,近臣120.坐:(1)因为 (2)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后跟上 (3)座位,后作“座” (4)坐守 (5)犯……罪二.18个虚词1.而:(1)连词,表并列。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18个虚词考点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7衣食所安(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被1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论积贮疏》@简单高中生(ID:jiandan100cn)译文: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译文:大雪越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18虚词第一部分:120实词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失街亭》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过南岭。
覆盖了南越之地的几个州郡7幸被齿发,何敢负德(加)《柳毅传》译文: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我怎敢忘记?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译文: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他们,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他们3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4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与120个文言实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中文言字词(120实词 18虚词)
高中语文文言字词一.120个实词1.爱:(1)宠爱 (2)吝惜 (3)喜爱 (4)爱慕 (5)通“菱”,隐藏2.安:(1)安全 (2)安逸 (3)安抚 (4)安稳 (5)养 (6)安置 (7)哪里3.被:(1)表被动 (2)披散 (3)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4)覆盖 (5)遭受4.倍:(1)通“背”,背离 (2)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3)更加5.本:(1)本来(2)草木的根(3)根本(4)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5)版本(6)推究6.鄙:(1)边远的地方 (2)轻视 (3)浅陋无知7.兵:(1)兵法 (2)兵器 (3)军队 (4)用兵器杀人8.病:(1)担心 (2)疾病 (3)缺点 (4)责备9.察:(1)观察 (2)明察 (3)清高 (4)推举 (5)明智10.朝:(1)早晨 (2)朝廷 (3)朝见 (4)朝代11.曾:(1)指中间相隔两代的亲属 (2)曾经 (3)通“层”,重叠 (4)竟12.乘:(1)登 (2)乘坐 (3)凭借 (4)冒着 (5)顺应13.诚:(1)真诚 (2)确实 (3)果真14.除:(1)除掉 (2)台阶 (3)授予官职 (4)除非15.辞:(1)古代的一种文体 (2)文辞 (3)借口 (4)推辞 (5)辞别16.从:(1)参加 (2)跟随 (3)听从 (4)由,自 (5)挨着17.殆:(1)危险 (2)接近 (3)大概18.当:(1)掌握 (2)在 (3)把守 (4)判决 (5)相抵 (6)将 (7)任 (8)恰当19.道:(1)取道 (2)道路 (3)主张 (4)策略 (5)谈论 (6)道理20.得:(1)获得 (2)应该 (3)心得 (4)得当21.度:(1)越过 (2)尺码 (3)次 (4)考虑 (5)估计 (6)限度 (7)衡量(8)创作(9)法度22.非:(1)没 (2)反对 (3)错误23.复:(1)重叠,重复 (2)恢复 (3)答复 (4)再24.负:(1)倚仗 (2)使承担 (3)背着 (4)辜负 (5)背弃 (6)失败25.盖:(1)遮盖 (2)伞 (3)超过 (4)大概26.故:(1)老交情 (2)所以 (3)原因 (4)仍日27.顾:(1)拜访 (2)回头看 (3)还 (4)考虑 (5)不过28.固:(1)坚固 (2)坚决 (3)固执 (4)坚守 (5)本来29.归:(1)女子出嫁 (2)回来 (3)归附30.国:(1)国都 (2)地方 (3)国家 (4)国事31.过:(1)经过 (2)拜访 (3)责备 (4)过分 (5)超过 (6)过错32.何:(1)怎么 (2)什么 (3)为什么 (4)多么33.恨:(1)愤恨 (2)遗憾34.胡:(1)泛指北方边地与西域的民族 (2)为什么 (3)什么35.患:(1)担心 (2)毛病 (3)灾难36.或:(1)迷惑 (2)有时 (3)倘若 (4)有的 (5)有人 (6)也许37.疾:(1)疾病 (2)快 (3)痛苦 (4)嫉妒 (5)痛恨38.及:(1)比得上 (2)赶上 (3)等到 (4)牵连到 (5)到 (6)趁 (7)与39.即:(1)登上 (2)立即 (3)就 (4)就是40.既:(1)不久 (2)既然 (3)已经41.假:(1)临时充任 (2)借助 (3)假的 (4)假期42.间:(1)中间,指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2)量词(3)一会儿(4)从小路(5)间或 (6)挑拨 (7)参与 (8)间隙 (9)隔离43.见:(1)拜见(2)召见(3)表被动(4)显现,后作“现” (5)见面(6)加在动词前代称自己 (7)知道44.解:(1)解剖 (2)解除 (3)理解 (4)缓解 (5)消除45.就:(1)就职 (2)靠近 (3)受,接受 (4)登上46.举:(1)推举 (2)攻取 (3)举起 (4)尽,全都 (5)举出 (6)举办47.绝:(1)断笔 (2)与世隔绝 (3)横渡 (4)尽 (5)等过48.堪:(1)胜任 (2)能够 (3)忍受49.克:(1)战胜 (2)约束 (3)能够50.类:(1)类似 (2)种类 (3)事物51.怜:(1)可爱 (2)怜爱 (3)怜悯 (4)可惜52.弥:(1)长久 (2)满,遍 (3)更加53.莫:(1)日落之时 (2)不要 (3)不 (4)没有谁54.明:(1)今之次,第二年 (2)闻明 (3)贤明 (4)明亮 (5)照明55.内:(1)内心 (2)接纳,后作“纳” (3)里面56.期:(1)穿一年孝服的人 (2)规定的时日 (3)一周年 (4)期望 (5)约会57.奇:(1)余 (2)以…为奇 (3)奇异的58.迁:(1)晋升 (2)改变 (3)贬商59.请:(1)请求 (2)表示请求对方允许说话人做某事 (3)邀请60.穷:(1)失意 (2)走到尽头 (3)处境艰难 (4)尽61.去:(1)距离 (2)流走 (3)过去的 (4)除去 (5)离开62.劝:(1)勉励 (2)劝说63.却:(1)退 (2)回头 (3)击退 (4)再64.如:(1)往 (2)或者 (3)按照 (4)像 (5)及,比得上 (6)假如65.若:(1)像 (2)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3)你们 (4)比得上 (5)如果66.善:(1)友善,交好 (2)擅长 (3)正确 (4)好好地 (5)擦拭 (6)爱惜67.少:(1)缺少(2)年轻人(3)不多(4)不多时(5)缺少(6)年幼(7)轻视(8)減少 (9)稍微68.涉:(1)进入 (2)散步 (3)渡水69.胜:(1)能承受 (2)优美 (3)战胜 (4)超过 (5)尽,完70.识:(1)认识 (2)识别 (3)记住71使:(1)派遣 (2)出使 (3)主使 (4)假如72.是:(1)指示代词,此 (2)对的73.适:(1)到……去 (2)出嫁 (3)依照 (4)享受74.书:(1)书籍 (2)书信 (3)书写75.孰:(1)谁 (2)仔细76.属:(1)隶属 (2)跟随 (3)嘱咐 (4)劝请 (5)类,辈 (6)连接77.数:(1)数目 (2)密,细密 (3)计算 (4)腰次 (5)几 (6)规律 (7)天数,命运78.率:(1)带领 (2)轻率 (3)全都79.说:(1)学说,主张 (2)陈述 (3)高兴、喜悦,后作“悦” (4)劝说80.私:(1)偏爱 (2)私下 (3)私人,个人81.素:(1)向来 (2)白色的绢 (3)质朴,不加装饰的82.汤:(1)专有名词,商朝第一个君王 (2)热水,开水 (3)汤剂83.涕:(1)眼泪 (2)哭泣 (3)鼻涕84.徒:(1)这些人 (2)徒步 (3)白白地 (4)空 (5)只85.亡:(1)使…灭亡 (2)逃跑 (3)灭亡 (4)无,没有买86.王:(1)姓氏 (2)大王 (3)称王87.望:(1)农历每月的十五 (2)怨恨 (3)盼望 (4)远远地看 (5)名望,声望88.恶:(1)罪恶 (2)诽谤 (3)讨厌 (4)怎么89.微:(1)卑下 (2)秘密地 (3)微弱 (4)没有 (5)含蓄90.悉:(1)全都 (2)完全表达91.相:(1)观察(2)形貌,状貌(3)用在动词前,表动作偏指一方(4)辅佐,帮助92.谢:(1)凋落 (2)拒绝 (3)道歉 (4)感谢 (5)辞别 (6)告诚93.信:(1)信任(2)真实(3)实情(4)守信用(5)随意(6)信物(7)通“伸”,伸张94.兴:(1)发动 (2)兴盛 (3)兴办 (4)兴起95.行:(1)品行 (2)践行 (3)行走 (4)古代军队编制单位96.幸:(1)幸运 (2)宠爱 (3)幸亏 (4)侥幸97.修:(1)身高 (2)修养,修行 (3)高 (4)修理 (5)修建 (6)修饰,装饰 (7)长98.徐:(1)姓 (2)慢慢99.许:(1)地方处所 (2)表约数,上下 (3)这样,如此 (4)答应,允许100.阳:(1)太阳,阳光 (2)指水的北面101.要:(1)人体的腰部(2)要领,关键(3)概括,总结(4)相约(5)邀请(6)要挟,威胁102.宜:(1)适宜 (2)应当103.遗:(1)遗留,留下 (2)排泄(大小便) (3)给予,馈赠 (4)遗弃104.贻:(1)遗留 (2)赠送,给予、105.易:(1)换,交换 (2)容易,轻易 (3)变,改变 (4)轻视106.阴:(1)阴天 (2)指山的北面 (3)冷,寒冷 (4)暗中107.右:(1)上 (2)和“左”用,指近臣 (3)表方位,与“左”相对108.再:(1)两次 (2)第二次109.造:(1)到……去 (2)制定110.知:(1)知道 (2)主持,管理 (3)智慧111.致:(1)招纳,引来 (2)送给 (3)表达 (4)得到 (5)最,极 (6)情趣,意志,112.质:(1)本质(2)通“贽”,见面礼(3)人质(4)杀人时用的砧板(5)质问(6)质地,底子113.治:(1)医治 (2)对付 (3)治理 (4)与“乱”相对,特指国家治理得好,安定太平114.诸:(1)兼词,相当于“之于” (2)众多,各 (3)兼词,相当于,“之乎”115.贼:(1)敌人 (2)刺客 (3)害,祸害 (4)强盗中人116.族:(1)家族 (2)类,辈 (3)灭族,117.卒:(1)士兵 (2)同“猝”,突然 (3)死 (4)最终118.走:(1)仆人,自称的谦辞 (2)逃跑 (3)延伸 (4)跑119.左:(1)左边 (2)左边的位置,是上位 (3)和“右”用,指身边侍候的人,近臣120.坐:(1)因为 (2)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后跟上 (3)座位,后作“座” (4)坐守 (5)犯……罪二.18个虚词1.而:(1)连词,表并列。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18虚词小故事助记
46、举 陈涉亡,众豪杰举(推举)项羽为帅。约定先入咸阳者为王。 不意刘邦先举(攻取)咸阳,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刘邦,然意不决, 范增举(举起)玉玦促之。樊哙闯入,声讨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尽, 全都),且举(举出)沛公待项王之事,告项王莫令事不举(像样 子)。 47、绝 晋人有美玉,邻人凯靓,屡盗而不得,为绝(断绝)邻人之念, 晋人遂率妻子至桃源绝(与世隔绝)境,途遇江河,假舟揖而绝(横 渡),后至无人处,而闻妙声,目力所绝(尽),亦无所见,其子仰 望,见一大鹏,绝(直上穿过)云气,图南飞。妻子皆以为妙,遂居 于此。 48、堪 刘兰芝昼夜勤作息,阿姥仍不满,曰:“不堪(胜任)吾儿 妇。”令其子休之。其子与兰芝情真,以为堪(能够)与贤人比,而 畏其母,亦无术,遣之。每至节气,心痛难堪(忍受)。 49、克 齐将率众与魏战于桂陵,既克(战胜),威震天下。齐兵战后 日益骄纵,未能克(约束)己,以致民怨四起,皆以为身处富强之国 而不克(能够)蒙其泽。 50、类 宋人刘某,形类(类似)橐驼者,树之茶类(种类),其法异。 众人怪之,问其以。刘举类(事物)讲解之,众皆以为其义之深。
31、过 信陵君过(经过)侯生门,闻侯生有才,欲过(拜访)之。令 仆从访之,未果,信陵君督过(责备),仆从以为过(过分)矣。又
令访之,仆从再访,乃闻侯生外出,不过(超过)几日便归。信陵君 见侯生曰:“吾未能先闻之,是吾之过(过错)也。”
32、何 邹忌身高八尺有余,左右以为美,邹忌自以为不及徐公之美, 则曰:“吾何(怎么)能及徐公也。”邹忌上朝,齐王问曰:“卿上 朝何(什么)事?' ’忌具答,且谓齐王蔽深。齐王闻之,叹道:“何 (为什么)者?寡人之蔽,何(多么)其甚也!" 33、恨 刘兰芝与焦仲卿相爱,为焦母所拆,别时真乃“生人作死别, 恨(愤恨)恨那可论”,此恨(遗憾)绵绵亦无所释.世人惜之也。
120个文言实词与18个文言虚词巧记
120个文言实词巧记1.爱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
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
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2.安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
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
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3.被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
被(披散)发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
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4.倍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
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更加)思亲。
5.本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
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
6.鄙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
”居久,则鄙(轻视)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
7.兵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兵器),以疲惫之兵(军队),遂灭秦。
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伤害)其友,勿劝。
8.病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
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
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
9.察郡守察〔观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明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洁净的样子),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推举)孝廉,足见帝之察(明智)。
10.朝邹忌旦日朝(早晨)服衣冠,于朝(朝廷)谏齐王。
齐王纳其谏。
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朝见),经数年之久。
邹忌闻名天下,为历朝(朝代)谋臣所景仰。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设计要求掌握地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虚词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
(《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