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退回纳税调整之我见_1
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

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销售退回,是指企业售出的商品由于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全部或部分退货。
企业发生销售退回,应分别不同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一、未确认收入发生销售退回企业发出商品,尚未确认收入发生销售退回的,这种情况下,企业未确认销售收入、未结转销售成本、未确认增值税纳税义务的发生,也未开具增值税发票。
因此企业只需要按照已记入“发出商品”科目的商品成本金额,作如下处理即可:借:库存商品贷: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等)二、已确认收入发生销售退回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006〕3号)第九条规定,企业已经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的,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同时冲减当期销售成本。
如果该项销售退回已经发生现金折扣的,应同时调整相关的财务费用金额;如果该项销售退回允许扣减增值税税额的,应同时调整“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的相应金额。
【例题】宜城公司是一家一般纳税人企业,2017年5月销售给长江公司的产品,因与合同约定不符在6月份全部退回。
宜城公司根据都有编号的《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表》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100000元,增值税额17000元。
该批产品成本为80000元,5月份该产品的销货款至退货发生时尚未收到。
宜城公司6月份的会计处理为:(1)收到退货,根据开具的红字发票作:借:主营业务收入 100 000贷:应收账款 117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000(2)同时借:库存商品80 000贷:主营业务成本 80 000需要注意的是,2017年7月5日,财政部财会【2017】22号文,发布了经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新收入准则),新收入准则将取代原《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及其应用指南。
新旧准则对收入的确认有些不同,老准则更强调“风险报酬转移”,而新准则强调“控制权转移”。
销售退回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绷兑需十013-------------------------------0—销售退回的会计与税务处理为了适应新经济形势及不断创新的营销模式要求,2017年财政部全面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以下简称“新收入准则”),新收入准则关于销售退回的规定与国际会计收入准则趋同,进一步规范收入的确认、计量及信息披露,规范新出现的附有销售退回销售等交易事项的处理要求,但也导致了在纳税处理方面的变化。
为加深对修订新收入准则的理解与认识,本文陈通过案例,从准则讲解、会计哲与税法相关规定、业务解析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实务工作者明晰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会计和税法在确认收入上的原则和差异2006年,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从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转变,资产负债观是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益,收入费用观是通过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来计量企业收益。
2017年修订发布的“新收入准则”选择了资产负债观.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收入确认标准是相关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是否转移,确认金额是企业交付商品或服务而预期获得的金额,而旧收入准则遵循的是收入费用观,收入确认标准是商品的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
新收入的确认采用识别合同、识别履约义务、到确定交易价格、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履约义务、履行履约义务时(或过程中)确认收入五步法,充分体现资产负债观理念。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的规定,企业销售商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确认收入的实现:一是销售合同已经签订,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二是对已售出的商品没有继续管理权和控制权;三是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四是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因此,税法要求企业在商品销售时全部确认应纳税所得额。
新的收入确认标准,是突出控制权转移.税法收入确认标准,是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的转移。
会计对收入的确认与计量遵循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坚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稳健性原则,会计在确认收入时,考虑销售退回可能性。
关于销售退回的会计及税务处理

摘要:文章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最新税收法规对各种情形下的销售退回的会计及税务处理进行阐述,并说明销售退回与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售后回购、售后回租的会计及税务处理的区别。
关键词:销售退回收入纳税义务增值税所得税一、尚未确认收入、销售环节纳税义务尚未发生的销售退回的处理尚未确认收入、销售环节纳税义务尚未发生的销售退回,是指所销售的商品尚不同时具备商品销售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未确认收入;销售商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销货发票)也未开具,增值税等销售环节流转税的纳税义务尚未发生情况下的销售退回。
这种情况的销售退回实际上是对发出商品的收回,属于存货内部状态的变化,不涉及税收、收入、往来等项目的调整。
此种销售退回发生时,按原已计入“发出商品”科目的商品成本金额,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发出商品”科目。
二、尚未确认收入、销售环节纳税义务已经发生的销售退回的处理尚未确认收入、销售环节纳税义务已经发生的销售退回,是指所销售的商品尚不同时具备商品销售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未确认收入;但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销货发票)已经开具,增值税等销售环节流转税的纳税义务已经发生情况下的销售退回。
这种情况的销售退回发生时,除按原已计入“发出商品”科目的商品成本金额作存货内部结转的处理外,还应根据红字发票调整增值税等销售环节的流转税。
关于红字发票开具的程序是:对于一般纳税人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发生销货退回、开票有误等情形但不符合作废条件的,或者因销货部分退回及发生销售折让的,由购买方(或销售方)填报《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申请单》(在申请单上填写具体原因以及相对应蓝字专用发票的信息),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出具《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通知单”一式三联,一联购货方留存,一联由购货方给销货方,一联税务留存),销货方凭《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开具红字发票。
税务机关为小规模纳税人代开专用发票需要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的,比照一般纳税人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的办法处理。
不同情况销售退回业务的会计处理

不同情况销售退回业务的会计处理提要:销售退回是指企业出售的商品由于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
本文拟对不同销售方式、不同退货时间、不同纳税调整的销售退回进行探讨。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销售退回所得税汇算清缴一、资产负债表日后销售退回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资产负债表日后销售退回,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销售退回。
在该时段,报告年度的财务报告尚未报出,通常要调整受影响的财务报表有关信息。
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要求: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涉及报告年度所属期间的销售退回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应调整报告年度利润表的收入、成本等,并相应调整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报告年度应交的所得税。
例1:甲公司2007年12月15日向乙公司销售100件A产品,单位销售价格为1 000元,单位成本为800元,销售价款100 000元(不含税),增值税税率17%,销售成本80 000元,商品发出后,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货款于当年12月31日尚未收到。
甲公司按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4%计提坏账准备4 680元。
2008年1月15日,由于产品质量问题,本批货物被退回。
税法规定坏账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本年度除应收丙企业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2008年2月28日完成了2007年所得税汇算清缴。
3月31日财务报告批准报出。
甲企业2008年1月15日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是对报告年度该笔销售业务2007年12月31日原入账分录的冲销,由于损益类账户年末都已结转,所以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并调整利润分配各项。
(1)2008年1月15日调整销售收入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1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000贷:应收账款117 000借:应收账款117 000贷:银行存款117 000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如果涉及货币资金收支项目,均不调整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项目和现金流量表各项目的数字。
一般纳税人销售发生退货处理

1、当月开票、全额退货:发票退回作废重开。
2、当月开票、部分退货:发票退回作废重开。
3、跨月,全额退货:红字证明,开红字发票。
4、跨月,部分退货1、红字证明,开红字发票。
2、没有红字证明,客户开普票(等于退货金额)3、没有红字证明,客户倒开专票(等于退货金额,过了3个月不能开红字证明)4、没有红字证明,客户扣款5、没有红字证明,只退货,首先,要认识税负平衡点。
现行增值税政策告诉我们:小规模工业企业(含修理修配)的征收率为6%,小规模商业企业征收率为4%。
而一般纳税人的实际税收负担率,会因各个具体企业购销情况之不同而相异,有的高于6%或4%,有的也许等于或低于6%或4%。
在什么条件下,一般纳税人的实际税收负担率会等于6%或4%呢?这需要抛开千差万别的各个具体的一般纳税人实际情况,纯粹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论证。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通用的计税公式是: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公式中的销项税额,它等于货物的销售额与税率之乘积;进项税额,一般来讲,其主要的部分是货物的购进额与税率之乘积(至于支付运费扣税问题,因其数量小,权且不作考虑)。
于是,在该商品进销两个环节税率相同的情况下:应纳税额=(销售额-购进额)×税率。
! s0 D3 G9 ?, A货物的购进额又怎么确定呢?由于是纯理论分析,所以我们就假设所有购进的货物全部都销售出去了,这时,购进额应当同销售成本相一致(其他费用权且不作考虑)。
公式为:商业应纳税额=(销售额-商品销售成本)×税率=商品销售毛利×税率。
$ D3 w0 a l. a3 o 用公式两边同时除以销售额,就可得到商业一般纳税人的理论税负率:商业税负率=毛利率×税率。
1 {6 s; w) a* f2 b+ m& J9 s1 W8 `例1:A商业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100元货物,同时支付进项税17元(如不作特别说明,税率都取17%。
下同),不含税售价150元,全部出售,同时收取销项税25.50元,应纳税额为8.50元,税负率为5.67%。
出口退税心得体会

出口退税心得体会在国际贸易的大舞台上,出口退税政策就像一阵春风,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作为一名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对出口退税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出口退税,简单来说,就是国家把企业在出口环节中已经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等税款退还给企业。
这一政策的初衷是为了增强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贸易。
对于企业而言,出口退税无疑是一项重要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
在实际操作中,出口退税的流程既严谨又复杂。
从报关单的准备、发票的开具,到各种单证的收集和审核,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高度的细心和耐心。
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退税申请的延误甚至失败。
记得我刚开始接触这项工作时,由于对相关政策和流程的不熟悉,经常会在一些细节上出错。
比如,报关单上的商品编码填写错误,或者发票的信息与报关单不匹配等等。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错误,却给退税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经过多次的挫折和教训,我逐渐积累了经验,明白了在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出口退税不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价格往往是决定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出口退税,企业可以降低成本,从而在价格上更具优势。
这使得我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能够以更有竞争力的价格销售,从而赢得更多的订单和市场份额。
然而,出口退税也并非一帆风顺。
在申请退税的过程中,企业可能会面临各种审核和检查。
税务部门会对企业的退税申请进行严格的审核,以确保企业的出口业务真实合法,防止出现骗税等违法行为。
这就要求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要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规范业务流程,保存好相关的单证和资料,以备税务部门的检查。
另外,出口退税的时间周期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从提交退税申请到最终收到退税款,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企业的资金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压力。
因此,企业需要合理安排资金,做好资金预算和规划,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资金周转困难。
关于附有销售退回条件商品销售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的讨论

2. 正文
2.1 会计处理
在销售退回条件商品销售的会计处理中,公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记录和核算。在销售退回条件下,公司应当将销售收入暂时列为未实现收入,而同时应当将相应的退货风险列为预计负债。这样可以确保在商品被销售后,公司仍能够准确反映其实际财务状况,避免因为销售退回而导致财务信息失真的情况。
在本文的我们对所讨论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在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中,会计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公司应该根据准则规定,在确认销售收入和成本的合理处理销售退回条件可能带来的影响。在销售退回条件下确认资产和负债时,也需要慎重考虑,确保准确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在纳税调整方面,公司需要遵守税法规定,合理申报税款,避免因销售退回条件带来的税收风险。
在纳税调整时,企业需要根据税法规定和会计准则对销售退回准备金进行正确分类和处理,以确保在纳税申报中合理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常情况下,企业需要将已确认的销售退回准备金在税前损益和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税务部门对企业的税负计算准确。
企业在纳税调整中还需要考虑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税收政策和实践,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税务风险和纳税争议。企业在处理销售退回条件下的纳税调整时,需要谨慎对待,确保税务合规性和准确性。
在确认资产和负债方面,公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对于已经销售的产品,但尚未发生退货的部分,公司可以确认为应收账款和已售商品等资产。而对于可能发生的退货部分,公司则需要确认为递延收入和退货准备等负债。
在确认退货准备时,公司还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其他相关的费用,如运输费用、库存管理费用等。这些费用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计和确认,以确保公司的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地反映业务情况。
销售退回涉及的所得税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

事项的销售退回,所涉及的应纳税所得额的 会计报表相关的收入、 成本等, 并相应调整报
调整 , 应作为报告年度 的纳税调整。 企业年度 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以及报告年度应交 申报纳税汇算清缴后发生 的属于资产负债表 的所得 税 。 日 后事项的销售退 回,所涉及的应纳税所得
企业应按冲减的收人 , “ 借记 以前年度损
产负债表 日后调整事项 ,调整报告年度相关 以下情况 处理 :
的收入 、 成本等 ; 按照税法规定 , 企业发生的
( 资产负债表 日 一) 后事项中涉及报告年
销售退回, 只要购货方提供退货的适当证明, 度所属期间的销售退回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
可冲减退货当期的销售收入。企业年终申报 税汇算清缴之前 ,则应按资产负债表 日后有 纳税汇算清缴前发生的属于资产负债表 日 后 关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 ,调整报告年度
市公司 20 年度的财务 报告经董事会批准 字 , 04 而应另作借记 “ 预收账款 ” “ 或 其他应付 于 20 年 4 2 05 月 0日报出,则这里的报告年 款” 贷记“ , 银行存款” 目) 科 按退 回商 品的成 度为 20 年度 , 04 下同 ; 上述“ 本年度 ” 是指报 本 , 借记 “ 库存商品” 等科 目; “ 贷记 以前年度 告年度的下一年度如本例是指 2 0 年度。 05
销售收入、折扣、折让、销售退回的处理方法

201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销售收入、折扣、折让、销售退回的处理方法201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销售退回的处理方法本资料是对201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结构“销售退回的处理”知识点的预习指导。
销售退回的处理销售退回是企业售出的商品由于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1)销售退回发生在收入确认之前:转回发出商品即可,即借:库存商品贷:发出商品(2)如果销售退回发生在收入确认之后,不管何时销售一般应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收入(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除外),同时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成本;企业发生退回,如按规定允许冲减退回当月销项税额的,同时用冲减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若该项销售退回已经发生现金折扣的,应同时调整相关财务费用的金额。
借: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收账款)财务费用(冲减的现金折扣)借:库存商品贷:主营业务成本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商品预收款销售商品,是指购买方在商品尚未收到前按合同或协议约定分期付款,销售方在收到最后一笔款项时才交货的销售方式。
预收款销售方式下,销售方通常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在此之前预收的货款应确认为预收账款。
201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辅导:各类折扣确定及核算本资料是对201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结构“涉及现金折扣、商业折扣、销售折让时,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知识点的预习指导。
涉及现金折扣、商业折扣、销售折让时,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的确定方法及核算如下:1.商业折扣――是指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价格扣除。
企业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2.现金折扣――是指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
注意:①企业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销售退回三种情形对会计与税务处理影响分析

销售退回三种情形对会计与税务处理影响分析第一篇:销售退回三种情形对会计与税务处理影响分析销售退回三种情形对会计与税务处理影响分析摘要:企业销售退回时有发生,而不同的情形对企业会计和财务处理将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就此做出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销售退回;税务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处理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销售商品确认收入必须同时满足五个条件:一是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二是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三是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四是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五是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不同于企业会计准则,企业所得税法只要求同时满足会计准则中除第四条“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外其他四个条件即可确认收入。
可见,会计确认收入与企业所得税确认收入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将对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及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确认产生影响。
依据增值税法,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是否与企业是否已确认销售收入没有直接关系,只要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就需要及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承担纳税义务。
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销售退回时应在实际退回的当期冲减销售收入,如果与会计形成暂时性差异,应当进行纳税调整。
一、发生在收入确认之前的销货退回对会计和税务处理影响分析1、对会计处理的影响当企业销售货物后,由于未能同时满足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而没有确认收入的实现。
此时发生销货退回,由于企业尚未确认收入和结转成本,因此会处理相对简单,企业只需将该批商品成本由“发出商品”转回“库存商品”科目即可。
2、对税务处理的影响如果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已满足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而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即使企业没有确认收入也需要计算缴纳增值税。
当发生销售退回时,则需要冲减退回当月的增值税。
对所得税的处理相对复杂。
如果企业销售商品时由于不满足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条件而未确认所得税费用及所得税额时,则销售退回时不必对所得税进行处理;如果企业销售商品时满足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条件而确认所得税费用及所得税额时,则发生销售退回时应冲减退回当月的应纳税所得额和所得税额。
销售退回的处理

销售退回的处理销售退回的处理方法销售退回是企业售出的商品由于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
(1)销售退回发生在收入确认之前;转回发出商品即可,即:借:库存商品贷:发出商品(2)如果销售退回发生在收入确认之后,不管何时销售一般应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收入(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除外),同时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成本;企业发生退回,如按规定允许冲减退回当月销项税额的,同时用冲减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若该项销售退回已经发生现金折扣的,应同时调整相关财务费用的金额。
借: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收账款)财务费用(冲减的现金折扣)同时,借:库存商品贷:主营业务成本具体案例:A公司今年3月销售一批货物给B公司,价款合计117000元。
7月,因货物质量原因,B公司将货物退回,发票联与抵扣联也随之退回(由于B公司的过失,B公司未将该批货物入账,抵扣联也未进行认证)。
3月,A公司销售该批货物时作会计分录:借:应收账款——B公司117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的通知》(国税发[2006]156号)第十四条规定,一般纳税人取得专用发票后,发生销货退回、开票有误等情形但不符合作废条件的,或者因销货部分退回及发生销售折让的,购买方应向主管税务机关填报《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申请单》(以下简称《申请单》)。
《申请单》所对就把蓝字专用发票应经税务机关认证。
A公司货物的退回既不是发生在发票开具当月,所对应的蓝字专用发票也未认证的增值税发票,对此,主管税务机关一律不得出具《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申请单》。
在这种特殊情况下,A公司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呢?增值税方面,A公司该项业务依税法规定已无法开具红字发票,对应的销项税额无法冲减。
所得税方面,A公司该批货物已被退回,不符合收入的确认条件,应根据退货通知单、货物入库单、退回的发票联、抵扣联,冲减该笔收入,并作书面情况说明。
【新收入准则】销售合同附有销售退回条款的财税处理(2024精)

【新收入准则】销售合同附有销售退回条款的财税处理概述在新收入准则下,销售合同附有销售退回条款的财税处理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定。
本文将介绍新收入准则下对销售合同退回条款的定义、会计处理、税务处理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
销售合同退回条款的定义销售合同退回条款是指在销售合同中约定的,买方有权在一定条件下退回已售商品的条款。
这种退回条款通常出现在涉及大宗商品、复杂工程项目或特定行业中,例如房地产、汽车和电子产品销售等。
会计处理1.风险与报酬的转移:在销售合同中,如果已将实物商品交付给买方,但买方有权根据退回条款退回商品,那么风险和报酬的转移并未完全发生。
因此,在会计处理中,销售收入应该暂时被推迟,而不是在商品交付时确认收入。
2.退回商品的估计:针对可能发生的退回情况,企业需要对销售合同退回条款进行估计。
这需要依据以往类似合同退回情况的经验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估计退回商品的数量和价值。
3.退回商品的会计记账:当有退回商品时,企业需要按照退回的数量和价值对销售收入进行调整。
退回的商品应该被从销售收入中扣除,并计入退货预备金或相关准备账户。
4.损失计提:如果退回商品的价值低于销售时的成本,企业还需要计提相应的损失准备。
损失准备的计提可以根据历史经验、市场条件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评估。
5.退回商品处理:退回的商品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例如重新销售、报废或修复等。
根据不同情况,企业需要对退回商品进行适当的会计处理,并及时更新相关记录。
税务处理在税务处理方面,企业需要根据税法规定对销售合同退回条款进行合规处理。
一般来说,销售合同退回条款导致的退货或折扣通常会对应减少销售额,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和缴税金额。
具体的税务处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税法规定进行具体分析和操作。
企业应当及时咨询专业税务专家,确保遵守税法,并进行正确的税务处理。
注意事项1.合同条款的准确性:销售合同退回条款应该准确、明确地描述退回的条件、限制和处理方式,避免产生争议和纠纷。
什么是销售退回销售退回的处理方式

什么是销售退回销售退回的处理⽅式 销售退回是指企业销售出的商品,由于质量、到货时间、品种等不符合要求的原因⽽发⽣的退货。
那么你对销售退回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销售退回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商品销售退回的账务处理 销售退货可能发⽣在企业确认收⼊之前,这时处理⽐较简单,只要将已计⼊“发出商品”等账户的商品成本转回“库存商品”账户;如企业确认收⼊后,⼜发⽣销售退回的,不论是当年销售的,还是以前年度销售的,除特殊情况外,⼀般应冲减退回当⽉的销售收⼊,同时冲减退回当⽉的销售成本;如该项销售已经发⽣现⾦折扣或销售折让的,应在退回当⽉⼀并调整;企业发⽣销售退回时,如按规定允许扣减当期销项税额的,应同时⽤红字冲减“应交税⾦--应缴增值税”账户的“销项税额”专栏。
1、尚未确认销售商品收⼊的售出商品发⽣销售退回的,应将已记⼊“发出商品”科⽬的商品成本⾦额转⼊“库存商品”科⽬,借记“库存商品”科⽬,贷记“发出商品”科⽬。
2、已确认销售商品收⼊的售出商品发⽣销售退回的,除属于资产负债表⽇后事项外,⼀般应在发⽣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同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成本,如按规定允许扣减增值税税额的,应同时冲减已确认的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如该项销售退回已发⽣现⾦折扣的,应同时调整相关财务费⽤的⾦额。
已确认收⼊的售出商品发⽣销售退回时,按应冲减的销售商品收⼊⾦额,借记“主营业务收⼊”科⽬,按增值税专⽤发票上注明的应冲减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按实际⽀付或应退还的价款,贷记“银⾏存款”、“应收账款”等科⽬,如已发⽣现⾦折扣的,还应按相关财务费⽤的调整⾦额,贷记“财务费⽤”科⽬,同时,按退回的商品成本,借记“库存商品”科⽬,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
销售退回的处理⽅式 1、本年度销售的商品,在年度终了前(12⽉31⽇)退回,冲减退回⽉份的主营业务收⼊以及相关的成本、税⾦。
2、以前年度销售的商品 3、本年度或以前年度销售的商品,在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前(如股份有限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在年度终了后四个⽉报出)退回,冲减报告年度的主营业务收⼊以及相关的成本、税⾦。
销售退回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销售退回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一、销售退回涉及的有关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企业销售商品发生的销售退回,一般应直接冲减退回当期的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等。
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涉及的报告年度所属期间的销售退回,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调整报告年度相关的收入、成本等。
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销售退回,只要购货方提供退货的适当证明,可冲减退货当期的销售收入。
企业年终申报纳税汇算清缴前发生的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销售退回,所涉及的应纳税额的调整,应作为报告年度的纳税调整。
企业年度申报纳税汇算清缴后发生的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销售退回所涉及的应纳税额的调整,应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除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销售退回,可能因发生于报告年度申报纳税汇算清缴后,相应产生会计与税法对销售退回相关的收入、成本等确认时间不同外,对于其他的销售退回,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规定与税法规定是一致的。
二、销售退回涉及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销售退回可能涉及报告年度申报纳税汇算清缴前或汇算清缴后,企业对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销售退回,所涉及的会计处理及对所得税的影响应分别情况处理。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涉及报告年度所属期间的销售退回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则应按资产负债表日后有关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相关的收入、成本等,并相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及应交的所得税。
举例说明如下:例1:A公司2002年12月25 H销售一批产品给B公司,货款为500000元,增值税额85000元,销售成本400000元,价税款至当年12月31日尚未收到。
2002年12月28日接到B公司通知,B公司在验收货物时,发现该批货物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需要退货。
A公司希望与B公司协商解决问题。
2003年1月 26日,A、B双方最终协商未果,A公司于2003年2月5 日收到退回的货物。
出口退税心得体会

出口退税心得体会在国际贸易中,退税是一项重要的政策。
退税制度旨在鼓励出口和促进经济增长,通过给予出口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促进商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中国,出口退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是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下文将结合我个人的工作经验,谈一谈关于出口退税的心得体会。
第一,出口退税对于出口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工作的出口企业中,出口退税占据了企业赢得订单的重要关键因素之一。
尤其是对于高税率的行业,如纺织、服装、电子、机械等行业,退税实际上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制高点。
由于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往往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有时候很难通过其它方式比如降低成本等来实现,而出口退税可以在税收上给予企业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第二,退税申报流程需要仔细处理。
申报退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原始单据的齐全和准确。
从企业角度来看,需要非常仔细地处理每一份单据,并且将其归档,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退税申请的出现遗漏或错误的情况。
更关键的是,退税报关过程需要处理好企业的开票、报关和销售流程等所有的条目,以及其他相关的税务规定,以避免出现任何不必要的问题。
第三,退税操作需要及时跟进。
为了退税的操作能够得到顺利的执行,出口企业需要保证及时的跟进。
例如,如果发货后一段时间没有及时跟进那么可能会出现某些单据遗失的情况,这会导致额外的退税工作。
此外,企业还需定期检查退税申报的时间,以避免出现超过截止期限而导致退税失败的情况。
第四,退税操作需遵守税务规定。
在退税过程中,企业需要严格遵守税务规定。
既要保证申报的准确性,也要保证法律的严格遵守,避免出现任何问题。
例如,如非常明确地知道所从事的行业和具体项目质保期限,跟随最新的财务与税务政策和法规的变化,以及其他相关的规定。
第五,退税需要与合作伙伴合作。
最后,企业需要发挥合作伙伴的力量。
这包括财务部门、退税公司和当地税务部门等。
当企业需要退税的时候,应当及时寻求合作伙伴的帮助。
日后事项中涉及的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

的 、统一 的上 下行 动 ,一般 坚持 统一时
间 、 一计划 、 统 统一 范围 、 一处理 , 统 发现 的问题 往往 有 一定 的代 表性 和倾 向性 , 并便于对 审计 中发 现的 问题从 宏观 的的 角度进行综合 分析 , 出建议 , 提 引起领导 的重视 ,也可 为行 业主管部 门宏 观决策 提供可靠 及时 的综 合信息 ,从 而发挥审 计的高层次监督作用 。
( ) 一 资产 负债表 日后 事项 中涉及报
告 年 度 所 属 期 间 的销 售 退 回发 生 于 报 告
表 日后 事项的销售退 回 ,所 涉及 的应纳
税 所得 额 的 调 整 , 应作 为 报 告 年 度 的 纳
年度 所得 税汇算 清缴之 前 ,则应按 资产
在 当前 审计机关从事 事业单位 审计 工作 的人力有限 的情况 下 ,只能 是采取
偶 然性。而行 业审计 ( 专项 审计 ) 是在一
个行业( 特定专项 涉及 的范围 ) 内大规模
经常性审计任务的制度。当前 , 政单位 行
实行定期审计 制度 , 财政 、 金融 、 企业 、 基 建等都 有一套实行经常性 审计监督 的具
重点 审计单位实行 经常性审计 监督 。 同
时 对这些重点单位 进行 审计 时 ,也要抓 重点 内容 、 点项 目, 重 不可能也没 有必要 面 面俱 到 ,主要审 查有无挤 占挪 用各项
正确处理好 对重点单位 的经 常性 审计的 和扩大审计覆 盖面 的关 系 ,在保 证重点 单 位的同 时 ,还要采用 知 当的方 式方法 逐 步扩 大审计的覆盖面 。
分层 次 、 抓重 点 的办法 , 同要 求 , 不 区别
对待 。要 将规模较 大 、财务收支数 额较 大 、社 会影响较大 的事 业单位作 为经常 性审计 监督的重点 对象 ,提到审计 机关 作的议 事 日程上来 ,各级审计 机关及 其 派出机构应进行 直接 审计 ,因为这些
销售退回的操作与调整方法

销售退回的操作与调整方法
一、当年销售货物当年退回
会计上和税收上:均应当冲减当年的收入和成本。
二、上年度销售货物,在本年度退回
【思考】甲企业2014年度销售100万元商品(成本80万元),会计上已经确认收入的实现并结转成本。
2015年退回。
情况之一:
2015年3月份销售退回,汇算清缴尚未结束,财务报告尚未报出
会计处理:
会计上应当冲减2014年度会计利润20万元。
借:银行存款-117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80
贷:库存商品-80
税务处理:
国税函【2008】875号:销售退回应当冲减退还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税收上要求冲减2015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2014年度汇算清缴时,纳税调增20万元缴纳企业所得税;2015年度汇算清缴时,纳税调减20万元。
情况之二:
2015年6月份销售退回,汇算清缴已经结束,财务报告已经报出
会计上:冲减2015年度会计利润。
税收上:冲减2015年度会计利润
没有差异不需要纳税调整。
销售收入与退回的税务风险.doc

销售收入与退回的税务风险-正确计量入账金额,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指确认收入时计量金额的准确性,企业要按照销售货物时开具的发票金额准确入账,不能存在大于或者小于所开发票金额和通过伪造不存在的销售进行确认的现象。
第一,企业按照大于所开具销售发票的金额入账及伪造不存在的交易,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上市公司,这类虚构销售收入,操纵企业利润的目的类似上面提到的提前或推迟当期确认销售收入的情形,往往是为了达到预期业绩,满足投融资指标要求,退市或上市的压力及人为操纵股票价格等等。
第二,企业按照小于所开具销售发票的金额及发生了销售收入行为但不入账,这类多发生在中小企业,目的也很明显,主要为了转移资产,偷逃税金即少交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调节当期损益等,例如有的企业因为部分客户不要发票,长期不进行收入确认。
正确确定入账范围,也就是按照准则的规定,什么样的业务类型可以入账到企业的收入中来,企业的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以及营业外收入。
准确掌握三者之间的联系及区别是正确入账的前提,也是企业衡量销售业绩的基础。
企业在确认销售收入范围问题上的风险,主要在于处理复杂交易的情况时未按照准则进行正确计量。
比如在视同销售业务中,将企业之间生产的产品分配给企业员工,企业应当将产品的分配进行销售收入确认,而不是单单地结转到当期损益中。
再如售后回购业务,应当按照准则的规定进行辨别售后租回的商品在风险和所有权上是否有了实质性的转移,来确定此项交易归属融资交易还是一般的商品销售,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进行确认计量。
此外,企业在采取分期收款方式赊销、预收货款销售、委托代销和受托代销等等一系列复杂销售业务处理时,应当注意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素质,提高日常会计核算质量。
所谓销售退回是指企业售出的商品由于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情况而发生的退货。
按照准则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对于已确认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退回的,企业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同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销售退回纳税调整之我见
【摘要】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期间的销售退回,新旧会计准则的原则规定完全一致,但因所得锐会计处理方法的改变,二者的账务处理随之产生差异。
新准则针对汇算清缴前后的纳税调整作了区别说明,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所编的《中级会计实务》也作了实务举例,但值得商榷。
按照会计制度规定,企业销售商品发生的销售退回,其相关的收入成本等一般应直接冲减退回当期的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等。
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所售商品的退回,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根据合同规定所销售的商品已经发出,当时认为与该项物资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货款能够收回,根据收入确认原则确认了收入并结转了相关成本,并在会计报表上反映;但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所取得的有证据证明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所售商品退回,应作为调整事项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并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会计报表有关收入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项目数字。
销售退回如果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期间,则应按《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规定予以处理,除冲减收入和成本外还应涉及所得税费用与纳税调整问题。
由于新准则下,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因应收账款的冲减,使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纳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
资产,故调整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分录为: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至于纳税调整问题,还应视销售退回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后而有所区别。
如果在汇算清缴之前,因销售退回影响的应纳税额可作为报告年度的纳税调整,故应缴纳的所得税的分录为: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该分录实际是为所得税预算清缴之前对预计应缴所得税的调整。
如果销售退回发生在预算清缴之后,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年度申报纳税汇算清缴后发生的、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销售退回所涉及的应纳税额的调整,应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而不作为报告年度的纳税调整。
对此项规定,新旧会计准则的理解是有区别的。
旧准则下,由于所得税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不同方法下是有区别的,其中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其调整分录为:
借:递延税款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这里的调整分录主要强调对报告年度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递延税款”其实是个虚账户,并不代表纳税义务或纳税利益的实际发生,这也是重利润表轻资产负债表的一种表现。
新准则下对所得税费用的调整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所得税费用
该分录问题颇多,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