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微小长度变化的测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微小长度变化的测量——
光杠杆镜尺法
长度的微小变化,用一般的测量长度的工具,不易被测准,有时甚至很困难。

光杠杆镜尺法是一种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简便方法,它可以实现非直接接触式的放大测量,所以常被采用。

镜尺法还可以用来测量角度的微小变化。

例如在灵敏电流计,冲击电流计,光点式检流计中都采用镜尺法。

内容一 光杠杆镜尺法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用光杠杆镜尺法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原理和方法。

2.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3.学习处理数据的一种方法------逐差法。

【实验器材】
杨氏模量仪,望远镜(附标尺),光杠杆,砝码,钢皮卷尺,游标卡尺。

【实验原理】
一、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
设细钢丝的原长L ,横截面积为S ,沿长度方向施力F 后,其长度改变ΔL ,则细钢丝上各点的应力为F/S ,应变为ΔL/L 。

根据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有
S F =L
L
E ∆∙ (1) 则
E =
L
L ∆S F
(2)
比例系数E 即为杨氏弹性模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为牛顿/米2,记为N·M-2。

通过分析知,作用力可由实验中钢丝下端所挂砝码的重量来确定,原长(起始状态)可由米尺测量,钢丝的横截面积S ,可先用螺旋测微计测出钢丝直径d 后算出
S =4
2
d π (3)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测量ΔL ?用米尺准确度太低,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计呢,测量范围
又不够(在此实验中,当L ≈1m时,F 每变化1kg 相应的ΔL 约为0.3mm)。

因此,本实验设计利用光杠杆的光学放大作用实现对钢丝微小伸长量ΔL 的间接测量。

二、光杠杆镜尺法测量微小长度变化
光杠杆系统是由光杠杆与望远镜标尺架组成的。

设开始时,三个尖足在同一水平面内,光杠杆的平面镜竖直,在望远镜中恰能看到望远镜处标尺刻度y 0的象,光杠杆平面镜到标尺的距离为D ,光杠杆常数为b 。

当细钢丝受力伸长时,光杠杆的主脚尖c 3随之绕c 1c 2下降ΔL ,光杠杆转过一较小角度α,望远镜中将观察到标尺上x 处的刻度,记x - x 0= Δx 。

在α较小的情况下(即ΔL <<b )有
α≈
b L
∆ 和
α2≈
x D
∆ 则
L ∆=
D
b
2·x ∆ (4) 因为实验中取D >>b ,由上式可知,光杠杆的作用是将微小长度变化ΔL 放大为标尺上的位置变化Δx ,通过较易准确测量的b 、D 、Δx ,便可间接求得ΔL 将(3)、(4)、两式代入(2)有
b d LD E 28π=
·F
x
∆ (5) 通过上式便可算出杨氏模量E 。

【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仪器的调整
1.为了使金属丝处于铅直位置,调节杨氏模量仪三角架的底座螺丝,使支架、细金属丝铅直,使平台水平。

2.安放光杠杆。

平面镜应竖直,两前脚放在平台前部的槽中,主脚放在钢丝下端的夹头上适当位置,不能接触钢丝,不要靠着圆孔边,也不要放在夹缝中。

望远镜和标尺放在光杠杆镜前方约1.5-2m 处。

调节望远镜上下位置使它和光杠杆处于同一高度。

调节望远镜三角支架的底脚螺丝使望远镜大致水平,标尺大致铅直。

3.安放望远镜标尺架。

标尺要竖直,望远镜应水平对准平面镜中部。

4.调整望远镜
(1)微微移动标尺架,通过望远镜筒上的准心往平面镜中观察,到能看到标尺的像为止;
(2)调整目镜至能看清镜筒中叉丝的像;
(3)调整物镜到能在望远镜中看见标尺的像,并使望远镜中的标尺刻度线的像与叉丝水平线的像重合;
(4)消除视差。

眼睛在目镜处微微上下移动,如果叉丝的像与标尺刻度线的像出现相对位移,应重新微调目镜和物镜,直至消除为止。

二、测量
1.加减砝码。

记下开始时望远镜中标尺上的读数0x ,先逐个加砝码,每加一个砝码,记录一次标尺的位置i x ;然后依次减砝码,每减一个砝码,记下相应的标尺位置'i x
取同一荷重下两读数的平均值。

'
,0,1,2,72
i i i x x x i +== 2.用米尺测量平面镜到标尺的距离D 。

3.取下砝码,测出钢丝原长(两夹头之间部分)L 。

在钢丝上选不同部位及方向,用螺旋测微计测出其直径d 。

4.取下光杠杆,在展开的白纸上同时按下三个尖脚的位置,用直尺作出光杠杆主脚到两前脚连线的垂线,再用游标卡尺测出光杠杆常数b 。

三、数据处理
1.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求x
2.将所测数据代入公式计算杨氏模量。

【注意事项】
1.实验系统调好后,一旦开始测量i x ,在实验过程中绝对不能对系统的任一部分进行任何调整。

否则,所有数据将重新再测。

2.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并使系统稳定后才能读取i x 。

3.注意保护平面镜和望远镜,不能用手触摸镜面。

4.待测钢丝不能扭折,如果严重生锈和不直必须更换。

5.实验完成后,应将砝码取下,防止钢丝疲劳。

6.光杠杆主脚不能接触钢丝,不要靠着圆孔边,也不要放在夹缝中。

内容二金属线胀系数的测定
【实验目的】
1.掌握用光杠杆镜尺法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原理和方法。

2.测量金属在某一温度范围内的平均线胀系数。

【实验仪器】
线胀系数测定仪(附光杠杆),望远镜直横尺,钢卷尺,蒸汽发生器,气压计(共用),温度计(50~100℃,准确到0.1℃),游标卡尺。

【实验原理】
1.金属线胀系数的测定及其测量方法
固体的长度一般是温度的函数,在常温下,固体的长度L与温度t有如下关系:
L=L0(1+αt)(1-2-1)
式中L0为固体在t=0℃时的长度;α称为线胀系数。

其数值与材料性质有关,单位为℃-1。

设物体在t1℃时的长度为L,温度升到t2℃时增加了ΔL。

根据(1-2-1)式可以写出
L=L0(1+αt1)(1-2-2)
L+ΔL=L0(1+αt2)(1-2-3)
从(3-2-2)、(3-2-3)式中消去L0后,再经简单运算得
(1-2-4)由于ΔL<<L,故(3-2-4)可以近似写成
(1-2-5)
显然,固体线胀系数的物理意义是当温度变化1℃时,固体长度的相对变化值。

在(1-2-5)式中,L、t1、t2都比较容易测量,但ΔL很小,一般长度仪器不易测准,本实验中用光杠杆和望远镜标尺组来对其进行测量。

关于光杠杆和望远镜标尺组测量微小长度变化原理可以根据如图1所示进行推导。

图1
由图中可知,tgθ=ΔL/h,反射线偏转了2θ,tg2θ=Δd/D, 当θ角度很小时,
tg2θ≈2θ, tgθ≈θ,故有2ΔL/h=Δd/D,即
ΔL=Δd h/2D,或者ΔL=(d2-d1)h/2D(1-2-6)2.测量装置简介
待测金属棒直立在仪器的大圆筒中,光杠杆的后脚尖置于金属棒的上顶端,两个前脚尖置于固定平台的凹槽内。

设在温度t1时,通过望远镜和光杠杆的平面镜,看到标尺上的刻度d1恰好与目镜中十字横线重合,当温度升到t2时,与十字横线重合的是标尺的刻度d2,则根据光杠杆原理可得
(1-2-7)
【实验步骤】
1.在室温下,用米尺测量待测金属棒的长度L三次,取平均值。

然后将其插入仪器的大圆柱形筒中。

注意,棒的下端点要和基座紧密接触。

2.插入温度计,小心轻放,以免损坏。

3.将光杠杆放置到仪器平台上,其后脚尖踏到金属棒顶端,前两脚尖踏入凹槽内。

平面镜要调到铅直方向。

望远镜和标尺组要置于光杠杆前约1米距离处,标尺调到垂直方向。

调节望远镜的目镜,使标尺的像最清晰并且与十字横线间无视差。

记下标尺的读数d1。

4.记下初温t1后,给仪器通电加热,待温度计的读数稳定后,记下温度t2以及望远镜中标尺的相应读数d2。

5.停止加热。

测出距离D。

取下光杠杆放在白纸上轻轻压出三个足尖痕迹,用铅笔通过前两足迹联成一直线,再由后足迹引到此直线的垂线,用标尺测出垂线的距离h。

【数据处理】
1.把测得的数据代入(1-2-7)式,计算出α值;
.将α的测量值与实验室给出的真值相比较,求出百分误差。

思考题
1.本实验所用仪器和用具有哪些?如何将仪器安装好?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调节光杠杆的程序是什么?在调节中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3.分析本实验中各物理量的测量结果,哪一个对实验误差影响较大?
4.根据实验室条件你还能设计一种测量ΔL的方案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