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精编金榜题(五)及答案.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精编金榜题(五)及答案
(必修三专题二)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1、在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对密切世界各地的联系影响最大的是A、指南针的发明B、纸的发明C、印刷术的发明D、火药的发明
2、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骑士阶层起到直接作用的是A、指南针的西传B、造纸术的西传
C、印刷术的西传
D、火药的西传
3、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一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 这句话反映了A、中国古代文明孕育了西方文明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C、科技发明对社会历史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
D、三项发明蕴含资本主义发展因素
4、苏轼的诗“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的是下列哪类画的特点?A、山水画B、文人画C、花鸟来D、宗教画
5、火药开始应用于战争是在A、东晋B、唐末C、北宋D、元朝
6、既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又是“宋四家”之一的是A、米芾B、苏轼C、辛弃疾D、陆游
7、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是A、人物画B、山水画C、花鸟画D、文人画
&《诗经》分为风、雅、颂,其中颂是指A、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B、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C、从民间采集到的歌谣D、原始社会保留下来的歌谣
9.下列关于唐代诗歌发展的描述,不匝确的是A、唐诗的繁荣离不开唐代政治经济发展
B、科举制的确立对唐诗发展产生重夫禹竅响
C、唐诗的内容和风格呈现出丰富多样
D、唐代的诗歌流行“长短句”
10.“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写的这副对联是在称颂A、屈原
B、杜甫
C、杜牧
D、李白
11.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小说发展说法,正确的是A、兴起于魏晋时期的传奇B、宋代话本为小说繁荣奠定基础C、隋唐时期呈现空前繁荣局面D、红楼梦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12.小说是社会现实的文学化反映。

对明清社会的官僚制度、科举制度、教育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以及僵化的理学等展开深入批判和揭露,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文学名著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
13.下列有关四大发明外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4世纪起,造纸术向东传到朝鲜、日本
B.指南针13世纪传人阿拉伯和欧洲各国
C.13世纪中期火药与火药武器经由阿拉伯传人欧洲
D.活字印刷术向东传到了朝鲜、日本,向西传到了美洲与欧洲
14.“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之花没有在中国结果,相反却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果实”。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中国毫无意义B.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C.中国的四大发明传人欧洲,标志着欧洲近代化的开端 D.中国的古代文明是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
15.下列各项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B.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
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16.马克思在评价中国古代的一项科学发明时说,它“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
展创造必要的最大的杠杆”。

这一发明是材A、造纸术B、指南针C、印刷D、火药
1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的戏曲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
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专门以乐舞为业的艺人
C、宋朝时期,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戏曲
D、明清时期,戏曲艺术开始走向成熟
18、下列剧种产生的先后顺序是①杂剧②昆剧③传奇④京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③①④②
19、关于楚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产生于战国时期B、代表作家是屈原C、代表作品《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D、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
20、汉赋的特点包括①以骚体诗为基础②吸收散文成分③利用江汉一带流行的句
子④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1、下列几项科技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指南针(司南)出现
③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C.②
①③④D.③④①②
22. 学会判断历史资料的价值并能从不同的历史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必备的重
要能力之一,更是复原历史真相的必经途径。

以下是某校学生在《中国古代纸的发明》的探究性学习中出现的一个情景:
学生甲认为纸是东汉时期蔡伦最早发明的。

他提供了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南朝宋范晔在《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学生乙认为纸早在西汉就已经发明了。

他也提供了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1986年,在甘肃天水市东南放马滩5号西汉墓出土了西汉文景时期的纸质地图残片。

你支持上述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你不支持另一位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
21.支持乙的观点。

支持理由:有考古材料证明西汉已经有了纸,西汉早于东汉。

学生乙的依据比学生甲的论据更可靠。

不支持理由:学生甲对史料的掌握不全面(或学生甲对材料的解读有误),因为材料一只能说明蔡伦制成了蔡伦纸,而并不能证明蔡伦是纸的最早发明者。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同是一种东西,而中外用法之不同有如此,盖不但电气而已。

——鲁迅《电的利弊》材料二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一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1)你如何看待鲁迅对火药和罗盘针在中国发挥的作用的论述?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三大发明”对欧洲社会发展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答案: 23. (1)鲁迅对火药和罗盘针在中国发挥的作用的论述是片面的(或不完全正确)。

理由:火药在唐末已经开始用于战争;北宋军事学著作《武经总要》介绍了火箭、火炮等多种火药武器; 明朝出现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分别成书于北宋的《萍洲可谈》和南宋的《梦粱录》都有关于罗盘针应用于航海的记述;罗盘针为明初郑和下西洋提供了技术保障。

(回答出4点即可。


(2)火药摧毁了骑士阶层,对推翻欧洲的封建制度起到重大作用;指南针为地理大发现(或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条件,有利于新兴的资产阶级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印刷术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推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总之,三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的转变。

(3)说明了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