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余管理手段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盈余管理手段探究
盈余管理的根本特性包括两方面:第一,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 最长也就是企业的整个生命期) 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的实际盈利,但会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

换句话说,盈余管理影响的是会计数据。

以下是提供的企业盈余管理手段探究,供大家。

近年来,盈余管理问题已成为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一大因素。

我国自20 世纪末开展企业股份制改造,资本市场逐渐得到开展,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分析了盈余管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并从各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盈余管理;会计学;经济学;债务契约
1. 盈余管理的内涵
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对盈余管理的概念存在分歧,至今尚无定论。

但是从以下比拟权威的定义中可以了解盈余管理的根本涵义。

美国会计学家威廉·斯科特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公认会计原那么)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到达最大化的行为。

他认为,只要企业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是盈余管理。

可以看出,盈余管理就是在法律和公认会计准那么允许的范围内对企业利润进行的人为调节。

2. 盈余管理的根本特征
对盈余管理根本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把握盈余管理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根据前面的讨论,盈余管理的根本特性包括两方面:第一,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 最长也就是企业的整个生命期) 来看,
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的实际盈利,但会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

换句话说,盈余管理影响的是会计数据,尤其是会计中的报告盈利,而不是企业的实际盈利。

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都是典型的盈余管理手段。

第二,盈余管理必然会同时涉及经济收益和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问题。

这里所说的经济收益与上段提到的企业实际盈利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异。

尽管人们并不知道企业究竟有多大的经济收益,但盈余管理最终还是离不开经济收益这一基准。

更何况在盈余管理研究中,人们已开始寻找某些指标,如现金流量等,并试图在某种意义和程度上来反映经济收益。

应当注意到,无论是盈余管理在企业的实践,还是盈余管理的理论研究,都非常关心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

关于盈余管理的“经济收益观”与“信息观”的地位和重要性,在不同的国家,由于证券市场的兴旺和完善程度差异较大,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利用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
1. 会计估计变更
主要包括变更无形资产摊销年限、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其他会计政策的变更等。

企业一般倾向于选择最能表达其现实意图的会计政策和方法。

但会计方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这是会计准那么一致性的要求。

而我国的实际情况是,许多上市公司经常通过会计政策、方法的选择与变更获得额外会计收益,原因是其选择、变更本钱太低,变更程序太容易。

2. 费用与收益的提前或延迟确认
盈余管理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改变收入确实认时间,一是提前确定收入,即在销售完成之前,还没有完成满足销售确认条件下就记作企业收益,将后期利润转移到本期。

二是递延收益,主要发生在企业预期利润减少的情况下。

费用的盈余管理行为也分为提前确认和延迟确认两种方法。

提前确认费用的方法主要有大额计提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一次性冲销不良资产的账面价值等。

延迟确认费用的方法有潜亏挂账、费用支出资本化等。

(二)利用非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
1. 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而不管是否收取价款,如关联方之间的购销业务、代理和租赁等。

我国大局部企业都是从母公司剥离出来的,造成大股东绝对控股的局面。

因此,上市企业与改制前的母公司之间大多存在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

所以,尽管我国新会计准那么中有种种相关规定,但利用关联交易来调节业绩,仍然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

例如增加收入、转嫁费用、托管经营、资金占用费用和资产租赁等。

2. 资产重组
资产重组是公司为优化资产结构、完成产业调整、实现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施的`资产置换或股权转让等行为。

统计数据显示,资产重组具有使企业一夜之间转亏为盈的神奇成效。

企业资产重组分为:股份转让、资产置换、对外收购兼并、对外转让资产等。

一些企业的资产重组实质在于利用交易时间差,在会计年度结束前进行重大的资产买卖,确认暴利,或者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的关联企业之间进行“垃圾换黄金”的不等价交换,将企业外部巨额利润注入
企业内部,以及将亏损输出企业,实现利润转移。

统计数据显示,一些上市公司扭亏为盈的秘诀往往在于资产重组。

3. 虚拟资产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