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让我们荡起双桨预习导学
《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1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努力学习,报效父母《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1
学习目标:
1.熟练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下来。
2.积累文言词语。
3.教育学生明礼诚信,养成良好习惯。
导语:江山代有人才出,自古英雄出少年。
我国古代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有机智冷静的司马光,有聪慧善思的曹冲,有少年老成的王戎……今天,我们再认识几位,且让我们走进《世说新语》两则中的《陈太丘与友期》。
一、预习导航:
1、作者简介:刘义庆,南朝宋彭城人(现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的一批文人编写的。
3、读一读,参考课下注释,理解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期日中__________
太丘舍去___________去后乃至_________
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尊君在不_________
与人期行_______________相委而去_________
相委而去____________君与家君期日中_________
下车引之____________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
二、课堂探究
(一)译
1.借助课下注释自行翻译课文,疑难画出来。
方法指导:①、把古代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双音节词;。
让我们荡起双桨导学案

4.跟着音乐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
三、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认读。
环洒悄排
2.看笔顺图,记忆生字
3.教师范写生字。
这四个生字都是左右结构,注意左窄右宽。
4.学生在《写字本》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四、达标检测
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1.让我们荡起双桨
倒映环绕(欣赏)自然
迎、洒、望、听(歌唱)热爱,想一想: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北海的美丽景色,我们应该怎样朗读?--指名感情朗读。
三、熟读诗歌,感受节奏
四、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找出课文中左右结构的字。
板书:环爽洒悄爱排
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形。(主要引导学生用熟字记生字)
2.指导书写
“爱”上窄下宽,秃宝盖下边是个“友”字,结构要紧凑;“爽”要居中写。
(5)“小船儿轻轻飘荡……凉爽的风”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在歌词中叫副歌,在语文写法上叫反复,三次出现,突出表现了红领巾的欢乐心情,功课做完了,来到北海划船玩,望着眼前的美丽景色,唱着歌儿,尽情欢乐,多么惬意!划船的动作也停下来了,就这么任小船在湖面上晃啊晃。
(6)范读,指名读,自由读,同时做出泛舟湖面的样子来。
1.独学,按“四会”要求自学生字。
2.对学,对子交流学习生字情况。
3.群学,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4.汇报展示:
点拨:
荡:(指名拼读生字,要求读准后鼻音dàng)
提醒读准三拼音节桨jiǎnɡ,爽Shuǎng
愉:是读第二声yú
洒是平舌音sǎ
荡起双桨:划船时同时划动两条桨拍击水面。
1.学习第一小节
柳城县文昌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学科导学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通用10篇)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通用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2、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文中的“红领巾”,“阳光”等词语的含义。
3、理解诗歌内容,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感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诗歌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难点: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评价设计:1、采用多种方式教学,让学生轻松、易懂的掌握知识。
例如:分组朗读比赛,这样不但让学生逐步熟悉课文,也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学生为主,老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例如: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如朗读、默读课文时,学生自主发现错误,并由其他成员解决,达到互补互促,共同提高。
4、举一反三,当堂掌握。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
(见后附件1)教师:1.教学课件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诗,写的是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
它是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不但有优美的旋律,更有着诗一般的歌词。
它的词作者,就是人称“词坛泰斗”的著名词作家乔羽。
17《让我们荡起双桨》导学案

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导学案主备教师:王芳复备教师:李璐班级:___姓名:___等级:___日期:___当堂检测一、看拼音写词语。
piāo dàng xìng fú huán rào( ) ( ) ( )yǘ kuài sǎ shuǐ qiáng jiǎo(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桨()愉()映()坏()奖()偷()应()环()三、激情仿写。
水中的荷花望着我们,。
天空的鸟儿望着我们,。
补错:拓展提升按课文内容填空。
红领巾_________太阳,阳光,水中鱼儿望着我们,________地听我们___________。
小船儿___________在水中,迎面吹来__________的风。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想象诗歌意境。
3.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过程学案导案预习检测1.我会读双桨波浪倒映环绕绿树红墙飘荡凉爽愉快迎面功课尽情推开幸福白塔洒水借助工具书完成检测。
同桌对改。
自主读识1.小组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图中有哪些事物,有哪些景物?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然后看图说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自主完成,全班交流。
合作交流1、第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2、第二小节中你能体会孩子们玩的怎么样?你是从哪看出的?3、学习第三小节(1)自由朗读,思考:谁给我们安排了幸福的生活?(2)课文中的“红领巾”“阳光”指的分别是什么?(3)我们的幸福生活是谁安排的?4、找出三小节相同的地方。
先在小组内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三年级上让我们荡起双桨

3.在《习字册》上练写。
4.同桌互评。
5.展示自己最得意的记字方法。
6.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第一板块:歌曲引入。
1.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学生欣赏。2.教师解说:这首歌是描写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旋律优美,琅琅上口,它不仅陪伴过你们爸爸妈妈的童年,还陪伴过老师的童年,而且老师还会预料到,它还将会陪伴你们的童年!
1.展示——去拼音读生字。2.全班站起来两两过关,过关完毕坐下。
●预习作业2
1.学生说说各自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并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生生、师生互动解答。
●预习作业3
1.朗读展示。
2.小组内过关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6分钟)
学程单一:
1. 默读课文,展开想象,说说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说说课文共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4.四周是湖面的周围,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周围,所以用“环绕”。
5.“推开波浪”表明小朋友们在划桨,小船儿在行进;“轻轻飘荡”表明小朋友们停止划桨,任小船儿在水面上慢慢飘动。小朋友们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
指导朗读。
6.指名读,齐读。
7.尝试背诵。
第五板块:教学生字,完成作业(8分钟)
1.展示书本上的描红。
5.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
6.“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为什么用“环绕”?
7.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
指名读第五、第六行。
8.正当小朋友们欣赏美景之时,小船有是怎样的状态呢?(小船儿轻轻飘荡)
指名用手势演示,比较“轻轻飘荡”与上文的“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
让我们荡起双桨导学案

1.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我能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我会朗读朗读课文。
知道课文主要讲什么,并且能在文中给诗歌划出小节二、学习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三、学习难点: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四、教法指导:目标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教学法、。
五、学法指导:阅读自悟法、合作交流法。
六、课前预习:读通课文,会认本课生字,能理解本课生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七、目标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诗,写的是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
它是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不但有优美的旋律,更有着诗一般的歌词。
它的词作者,就是人称“词坛泰斗”的著名词作家乔羽。
1955年,乔羽为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了不足200字的歌词,从此,这首歌广为流传,打动了几代儿童的心。
(媒体播放歌曲)2、介绍北海:(出示北海公园图片)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海不是真正的海,只是一个较大的湖。
3、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荡起双桨:划船时同时划动两条桨拍击水面。
八、自主学习:学习引导(1):1、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
2、把你认为最容易读错的生字用笔圈出来,自已多读几遍。
九、合作探究:学习引导(2):1、同桌互读互查(一人读,一人听,帮助正音)。
2、、组内交流(一人读,其他人听,帮助正音)1、自由认读下列生字词:双桨推开波浪白塔四周环绕轻轻飘荡凉爽愉快洒倒映伙伴悄悄安排2、组长带读,再个别正音。
(二)展示交流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
2、小组比赛读生词。
3、自由读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4、同桌互读互查,注意正音。
5、小组交流,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十、拓展延伸: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十一、目标检测:1、给生字描红。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精选14篇)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精选14篇)让我们荡起双桨篇1教学内容让我们荡起双桨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背诵第一小节。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初步体会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4.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画批注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默读课文。
教学资源1.习字册、小黑板2.歌曲磁带《让我们荡起双桨》。
预习设计1.拼读生字,去掉拼音准确朗读生字。
2.认真观察生字,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写一个。
3.划词语、标小节号,并正确、流利地朗读和理解。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想想诗歌每一小节各讲了什么。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近课文(4分钟)1.欣赏歌曲。
2.读准“荡、桨”。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20分钟)●预习作业11.展示——去拼音读生字。
2.全班站起来两两过关,过关完毕坐下。
●预习作业21.展示书本上的描红。
2.点评、总结记住字形、生字写美观的方法。
3.在《习字册》上练写。
4.同桌互评。
5.展示自己最得意的记字方法。
6.闭眼书空,出差错的字等书空完毕迅速看书巩固。
●预习作业31.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
●预习作业41.朗读展示。
2.小组内过关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6分钟)1.在预习的基础上听老师指点再次归纳。
2.铭记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第四板块:学习第一小节(10分钟)1.自由读文,数数第一小节共几句话。
2.在老师的指导下感受每行写的情景。
3.演示“轻轻飘荡”、“推开波浪”的不同。
4.有感情朗读第一小节。
5.练习背诵第一小节。
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第一板块:歌曲引入。
1.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学生欣赏。
2.教师解说:这首歌旋律优美,琅琅上口,它不仅陪伴过你们爸爸妈妈的童年,还陪伴过老师的童年,而且老师还会预料到,它还将会陪伴你们的童年!3.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指导读准生字:荡桨第二板块:预习导学●预习作业11.选择有代表性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让我们荡起双桨——学案导学法在历史课中的应用

为什么” 层层启发 , 拨开 云雾 。于是我启发 鼠 标 , 示 我 的 观 点 , 硬 的 把 学 生 从 “ 番准备之后 , 理清了教学思路 , 心设 “ 我 精 展 生 漩
次见 面 , 生 表 现 出 跃 跃 欲 试 , 极 性 很 些重 大的事件? ” 学 积 这样一来 , 各个 角落传来 马 夫 , 打 着 马 儿 , 奈 地 催 着 我 的 船 员 前 鞭 无
( 多少 英 雄 多 少 梦 , 湖 来 去 南 北 西 东 ; “ 江 功 的精 神 和 史 学 家说 过 用 史 料 创 设 对 话 的 情 名 权 利 一 场 梦 , 跟 都 成 空 。 ”刀 光 剑 影 过 景 , 往 能 点 燃 学 生 思 维 的 火 花 , 发 学 生 转 “ 往 激
丹人 , 段誉是大理人 但却常在北宋 境内 , 虚 肯定 和启发 , 并加 以表演技 巧 的指导 , 生 了遗憾 。 “ 学 那场 漩涡” 不时闪现脑海 , 我思索着 :
竹 是 汉人 却足 西夏 的驸 马 。开 局 很 好 , 的 真 正 体 会 到 了快 乐 学 习 和 成 长 。 我 们 荡 漾 是 因为 学 生 的 过 多 辩 论 拖 了 我 的课 堂 时 间 我
2 1— 1 OO l
观察 思考
让 我们 荡起 双桨
掌 条 导 掌 法 在 历 炙 课 中 应 用 皇
陈 爱 龙
“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学生在 窃窃私语 ,于是我 大胆地朝着 既定 课前 的要求 了 ,他们 网查找 了许多资料
听着这 句歌词 , 思索 中的栽 拿定主意 , 就用 的 方 向 驶 去 。 新 型 的 “ 案 导 学 法 ” } 以 学 案 为载 体 , 学 ,f ! j 教 荡 漾
《蒹葭》导学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努力学习,报效父母《蒹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背《蒹葭》,了解重章叠唱特点,体会写景对情感表达及主题深化的作用。
2、探讨诗歌中“伊人”形象及写法,今天赋予其怎样新意。
学习重难点:
3、体会写景对情感表达及主题深化的作用。
4、探讨诗歌中“伊人”形象及写法,今天赋予其怎样新意。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导读
1、读出诗的感情,写出韵脚字
2、抄写生字并注音
3、把诗中重点词语的解释汇总,写在下面。
4、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依据是什幺?
5、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呢?写出理由。
6、诗歌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所写景物分别有什幺变化?写景有什幺作用? 7、伊人位置有何变化?主人公追求到伊人吗?当时心情如何?
8、诗歌分几部分?有什幺特点?每部分开头用什幺写法?
二、课上导学交流
1、对于主人公来说惊喜只是暂时的,失望怅惘痛苦却是绵长的,那萧瑟的。
让我们荡起双桨

《让我们荡起双桨》导学案
学习小主人:
一、注音:
浆()荡()环()绕()墙()
洒()愉()幸()福()映()
二、我会写词语
三、我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
倒映:
环绕:
飘荡:
凉爽:
愉快:
尽情:
幸福:
四、课文感知
1、《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作者。
它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童年的,歌颂了亲爱的
和。
2、全诗共个小节。
第1节写我们在北海公园的湖面上,周围是、、构成的景色;第2节写阳光明媚,我们心情,尽情;第3节写我们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心情,荡舟水面,尽情。
3、“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是句,学了课文,我要自豪地说:“亲爱的伙伴,是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
4、“倒映”“环绕”“凉爽”“飘荡”等词语描绘了环境的,“荡起”“愉快”“尽情”“幸福”抒发了少先队员的心情。
五、我能正确、准确、工整地默写课文
而是革命先辈艰苦奋斗、流血牺牲换来的,也是现在长辈们为我们创造的,我们要心存感激,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自我评价:质量: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字迹: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咏 雪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未若 柳絮因风起 C 撒盐空中 差 可拟 D 盲臣安敢戏 君乎 E 如日出之 阳 F 臣闻 之 2 翻译下列句子:
专注下一代成长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A 白雪纷纷何所似 B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3 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他说的“暮”指什幺? 他为什幺有这样的担心? 4 你觉得甲文中的两个比喻哪个好?为什幺?
专注下一代成长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A 正音 傅( ) 骤( ) 拟( ) 似( ) 絮( ) 奕( ) 凝( ) B 释义内集
专注下一代成长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文义 俄而 欣然 差 拟 未若 二. 学习·研讨
专注下一代成长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2 查阅有关作者及其作品资料:《世说新语》是 (朝代)的 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主要记述了 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 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称为“ ”《世说新语》是六朝 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和现代小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关于古代小 说的说明,最早见于 写的《 》 。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 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 《世说新语》对后代 体作品的影响颇大,全节共 卷,按内容分为 36 门。 3 熟读课文,疏通文义,复述课文:
专注下一代成长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学法指导: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阅读中深入体会学习古代少年的智 慧。 学习过程 : 一. 预习·导学 1 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
专注下一代成长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让我们荡起双桨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施教日期年月日•预习作业21. 出示词语:荡起双桨推开波浪白塔绿树红墙 凉爽 飘荡倒映尽情欢乐 环绕2. 推荐学生展示交流 •预习作业31. 朗读展示2. 说一说: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想到了•预习作业41. 从这首诗歌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了 吗?2. 对,这叫反复。
这样的反复表达有什么 作用吗?第三板块:读诗感悟,学习第一小节1. 任务驱动 (1)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 题,思考导学策略。
(2)以小组为单位,商量用自己喜欢的 方式读课文,相互合作,纠正错误。
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小组合作。
2. 导学 (1) 展示朗读(2) 说一说脑海中的画而(3)“让我们荡起双桨”,开头这样写有1. 指需读,说说对词语的 理解。
2. 交流补充习题的作业 •预习作业31•指名学生分小节朗读,点 评。
2. 借助插图,说一说自己的 阅读感受 •预习作业41.预设:每小节的结构相似, 字数差不多。
课文中三个小节末尾的两行 内容都相同。
3. 更表明了小朋友们陶醉 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 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 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 拂面。
第三板块:学习第一小节(22分钟) 1. 自主学习【学习单】读一读第一小节,想一想, 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 的画面?理解“环绕” 一词, 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 自己的感受。
背诵第一小节。
学习时间:5分钟2. 展示(10分钟)(1) 指名读第一小节(2) 白色的塔,葱绿的 树,红色的墙,蓝色 的湖水(3)开头点题,表示“我们"正在划船。
课文这样写既表明船儿慢慢地行进在平静的水面上,又体现了文中小朋友轻轻荡舟的欢快情趣。
第一、二行写了一个晴朗的早晨,小朋友们在北海公园平静的水面上荡舟游玩的欢快情景。
(4)四周是湖面的周围,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周用,所以用“环绕S环绕还可换“囤绕”“包用”(5〉小船儿轻轻飘荡“推开波浪”表明小朋友们在划桨,小船儿在行进;“轻轻飘荡”表明小朋友们停止划桨,任小船儿在水而上慢慢飘动。
三年级语文1《让我们荡起双桨》导学案

淮师二附小三年级语文第 1 课课文导学案编者卜奎雷时间20分第 1 课让我们荡起双桨【学习要求】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我能读写本课8个生字,能读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
还能用生字组成的词语各说一句话。
3.我能说出诗歌内容及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预习作业】2.我能看拼音写词语。
tuī kāi bō lànɡ yú kuài dào yìnɡ()()()()huán rào sì zhōu shuānɡ jiǎnɡ()()()【课内知识回顾练习】1.我能辨字组词。
谁()狼()消()推()浪()悄()酒()奖()塔()洒()桨()答()2.我能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白塔()的生活()地唱歌()的风()的小伙伴()地飘荡3.我会对号入座。
轻:(1)重量小;(2)数量少,程度轻;(3)轻松;(4)不重要;(5)用力不猛;(6)轻视。
(1)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2)这场战斗很重要,我们千万不能轻.敌。
()(3)新来的老师很年轻.。
()(4)作为班长,身上的责任不轻.啊!()(5)油比水重,所以轻.浮在水面上。
()(60今晚,剧院有一场轻.音乐会。
()4.我会找朋友应映()照答()放()倒()飘漂()浮()扬()荡()泊5.填空(1)“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 _。
(2)“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一句中的“谁”是。
【课外知识拓展】探究句子我最棒。
1.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1)这句话中把鱼儿当做()来写,表达了我们内心的()。
(2)想象一下,鱼儿回到水深处,会说些什么呢?2.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1)句子中的“谁”指的是()。
(2)如果你也在和小伙伴们一起荡舟,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课题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页)语文园地五(页)。
导学案1让我们荡起双桨

导学案课题:1.让我们荡起双桨主备人:班级:姓名: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学习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预习导引: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歌曲中的小朋友们玩得高兴吗?同学们想不想道北海公园荡舟赏景?四.问题导学:1.范读课文,让学生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2.解决生字词的读音。
3.用“凉爽,环绕”造句。
4.指名分节读课文。
五.课堂检测:1.图上有哪些景物?什么人在干什么?2.课文中哪几小节描述了图画的内容?3.如此幸福的生活,是谁给我们安排的?六.预习作业:熟读课文并背诵。
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精读课文,感受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
2.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预习导引:1.听写生字。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问题导学:1.学习第一小节。
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2.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3.朗读:体会孩子们玩的开心吗?4.水中的鱼儿,荷花,天空的小鸟也仿佛成了小伙伴中的一员,变得快乐起来,让我们把这种快乐读出来。
五.课堂检测: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六.预习作业:预习2.学会查“无字字典”一课的生字词。
课后小记:。
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秀教学教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秀教学教案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秀教学教案教学内容:教学本课的生字词,通读全文。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的读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能学会本课生字的读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用《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教学生字:“荡”“桨”强调:“荡”这个字是后鼻音;“桨”是一个三拼音节。
3.解释:荡起双桨,指划船时同时划动,两条桨拍击水面。
二、新授(一)初读课文,教师范读1.借助汉语拼音,学生自己朗读2.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分小节读课文(2)出示生字卡片:推开波浪环绕红墙凉爽功课洒水悄悄地(二)细读课文1.细读课文第一小节(1)指名读课文第一小节,说说共有几句话?(2)理解诗句一二两行的意思过渡:读过第一小节后,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点考虑:A开头这样有什么作用?表示什么意思?B“推开”本指人的动作,书上写船有什么作用?你从中感受到什么?C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在水面上荡舟看到了什么?(3)理解三四两句诗歌A仔细读,找出其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有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B 对照图,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4)指名读五六两行A 正当小朋友们欣赏美景时,小船又是怎样的状态呢?(重点体会比较“轻轻飘荡”与上文的“推开”有什么不同?)B 小朋友为什么会停止划桨?2.指导朗读A 播放录音,体会文中的美景B 说说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C 自由练习D 指名朗读E 全班齐读3.练习背诵三、全课小结文中还描写了哪些景物?请同学们回家自己预习,明天上课告诉老师。
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完成《习字册》2.课后作业:完成书后的描红,朗读课文。
3.预习作业:自己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总第6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的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有关《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4篇《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篇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录音机及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1、欣赏歌曲,教师导语:刚才我们听到歌曲师一首活泼、轻快的歌儿,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它的歌词。
2、板书课题二初读指导1、观察图,说说图上的内容。
2、播放录音3、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想想课文有几节?4、出示生字词。
双浆白塔四周环绕红墙轻轻洒在悄悄愉快安排A各自拼读,指名读,在去掉拼音读。
B相互交流各自读懂得词。
5、小组内交流记生字的'方法三指导写字1、环上窄下宽塔墙左窄右宽。
桨上下结构。
上部要写的扁写。
木成方势,以托住上面。
2、学生习字描红。
四、学生自由朗读,说说每小节的内容。
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认读生字卡片双浆白塔四周环绕红墙轻轻洒在悄悄愉快安排二、精读训练1、学习第一小节(1)反复读第一小节,想一想这节主要讲了什么?(2)读了这节,你懂得了什么?(3)图上同学们荡起双桨,海面和四周有什么(结合图理解环绕)你划过船吗?船儿飘荡在水面上会有什么感受?(4)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第二小节(1)读了小鱼听我们愉快歌唱后,你有什么疑问吗?(指导拟人句的了解)(2)边看图边读说说如果是你迎着太阳在海面上荡起双桨,你会有什么感受?体会当时小作者的心情。
(3)齐读第二小节,说说这节讲的主要内容。
3、学习第三小节(1)指名读第一句。
这句是什么意思?(2)谁该我们安排幸福的生活?(3)我们这样幸福的生活不是谁安排的,是我们人民用辛勤劳动换来的,但是没有祖国的安定团结,当然不会有我们小朋友的幸福生活。
三 年级上 册 语文 导学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

丰乐学区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主备人:副备人:审核人: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时第课时备课时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并唱一唱这首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使学生在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对亲爱的祖国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导学法和讲授法相结合。
教具学具课件、学案导案批注一、课前三分钟1.交流有关热爱祖国的成语。
2.教师小结。
二、情境导入:1、出示课件(图片),从这些图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
中你看到了什么?(一群群的小朋友在做游戏,进行各种活动)2、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想象一下他们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3、是啊,童年是多么美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描述美好童年的诗歌《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请生认真看师板书)4、请生认读词语“双桨”,并说一说什么是“双桨”,然后单独认读“桨”5、播放歌曲(会唱的同学可随音乐一起唱),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三、自主探究1、请生自由朗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识字。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情况。
(师巡视指导)3、小组合作做搭桥游戏:请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认读搭桥用的“石块”上的生字,如果认识了,就在弯曲的桥梁上铺上一块“石头”。
4、同桌合作。
(1)相互读读语文天地中的抄一抄中的第一行词语(⊙倒映、环绕飘学生明确目标导向,自由读课文。
学生学唱歌曲。
小组合作学习。
荡凉爽尽情)(2)自己还会读哪些词语了,在文中圈出来,互相读一读。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能否读的流利、正确。
(可以小组合作读、竞赛读、同桌互读、个人读等)四、合作学习1、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请生自由读第一小节(可以边读边看图)找一找文中都描写了那些景物师小结:这是我们在北海公园的湖面上荡起双桨,小船儿轻轻的地推开波浪,周围是白塔、绿树、红墙构成的美丽景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让我们荡起双桨预习导学
自学目标
自主探索
1.借助配乐,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理解“红领巾”指代的是中国少年儿童。
2.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与"飘"等字的形义。
初读感知
1. 文章我已经读了( )遍,一共( )个自然段。
2.我要提醒同学们把这几个字写正确:
品读感悟
1. 第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 )、( )、( )、( )
第二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 )、( )
2. “红领巾迎着太阳”中红领巾指的是什么?
3. 从音、形、义三个角度比较下列词语:
4. 映 飘
5. 应 漂
4.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
5. 到底是谁给我们安排了幸福生活?
6.课文每段最后两句三次重复有什么作用?
7. 通过请教长辈、上网搜查,试一试把这首诗美美地歌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