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例成人病毒性肺炎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7例成人病毒性肺炎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目的探讨成人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证型分布规律。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2012年107例经PCR、ELISA、IF法检测病毒抗原、血清病毒抗体IgM 阳性的成人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临床症状、血清学检查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进行分析。

结果成人病毒性肺炎患者平均年龄(34.78±11.4)岁;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咽痛为主,且头痛、全身酸痛等卫表症状突出;中医证型分布以风热犯肺、痰热阻肺、风热夹湿、风寒化热为主,占92.52%(99/107);病程≤7 d以风热犯肺证多见,>7 d以痰热阻肺证多见;病毒以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为主;107例中,单一病毒感染者86例(80.37%)。

不同病原体的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成人病毒性肺炎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特点,与病程存在相关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distribution of TCM syndromes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in adult viral pneumonia.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during 2009-2012 in 107 cases of adult viral pneumonia with virus antigen and serum virus IgM antibody positive detected with PCR,ELISA and IF method. The clinical symptoms,serology and TCM syndrome type distribu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average age of the patients with adult viral pneumonia was 34.78±11.4. The clinical symptoms were mainly fever,cough and sore throat,and defense phase symptoms such as headache and general aching were outstanding. TCM syndromes distribution accounted for 92.52% (99/107)of syndrome of wind-heat invading lung,syndrome of phlegm-heat congesting lung,syndrome of wind-heat with dampness,and syndrome of wind-cold to heat. Syndrome of wind-heat invading lung was commonly seen in disease course ≤7 d,and syndrome of phlegm-heat congesting lung in course >7 d. The viruses were mainly influenza A and B,parainfluenza virus. Among the 107 cases,86 cases (80.37%)were infected with single viru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pathogen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type (P>0.05). Conclusion TCM syndrome distribution of adult viral pneumonia has some characteristics,and has correlation with disease course.
Key words:adult viral pneumonia;TCM syndrome;influenza virus
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4.5亿肺炎患者,其中约400万死于病毒性肺炎,占5700万死亡人口的7%[1]。

自2003年SARS爆发,2009年甲型H1N1全球流行,呼吸道病毒感染导致重症肺炎的严重性引起全球各卫生组织的重视和关注。

目前国内有关成人病毒性肺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SAPS冠状病毒、H5N1和H1N1,而针对其他呼吸道病毒的研究极少[2]。

西药尚无安全特效的抗病毒药,中医药在抗病毒治疗中疗效确切。

加强病毒性肺炎早期的中医干预,发挥中医辨治优势以提高疗效势在必行。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07例成人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观察对象
本研究病例来源于本院2009-2012年住院治疗的成人病毒性肺炎患者,共107例。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实用内科学》病毒性肺炎诊断标准[3]。

中医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感冒、咳嗽、风温肺热等病的证候标准[4]。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病毒性肺炎诊断标准;②年龄14~80 岁;③无严重心肺等基础疾病,如支气管扩张、心功能衰竭、肺水肿、肿瘤等。

1.4 排除标准
①明确合并细菌感染者;②血常规WBC>1.2×109/L;③合并严重心肺基础疾病;④肝肾功能不全者;⑤孕妇。

2 研究方法
2.1 观察指标
观察成人病毒性肺炎中医证型分布,以及证型与病原体、病程的相关性及临床症状特点。

2.2 观察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中医副主任、主任医师依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辨证时以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及舌脉决定其主要归属的证型,以主要归属的证型为其证型。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时用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107例患者中男52例,女55例,年龄16~60岁,平均年龄(34.78±11.4)岁,平均病程(5.08±3.06)d,平均住院天数(7.31±2.26)d。

107病例均经PCR
法、IF法、ELISA法检测病毒抗原、血清学病毒特异抗体IgM阳性确诊。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4.0~10.0×109/L者88例(82.2%),>10.0×109/L者7例,50 mg/L 者占18.94%(18/95)。

红细胞沉降率正常68例(63.55%),增高49例。

支原体抗体阴性94例,阳性13例。

胸片均有肺渗出性病灶。

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冬春季发病率高。

3.2 主要临床症状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107例病毒性肺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分布
症状例数百分比(%)
发热107 100.00
咳嗽101 94.39
咯痰82 76.63
咽痛74 69.15
酸痛乏力59 55.14
头痛39 36.45
3.3 中医辨证分型分布情况
临床证型可见风热犯肺、痰热阻肺、风热夹湿、风寒化热、痰湿阻肺及风寒犯肺证,其中以风热犯肺、痰热阻肺居多,二者占72.89%,其次是风热夹湿、风寒化热、风寒犯肺及痰湿阻肺型。

结果见表2。

表2 107例成人病毒性肺炎患者证候分布
证型例数构成比(%)
风热犯肺证46 42.99
痰热阻肺证32 29.90
风热挟湿证13 12.15
风寒化热证8 7.48
痰湿阻肺证 4 3.74
风寒犯肺证 4 3.74
3.4 不同病原体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
107例中有21例混合病毒感染,其中1例为3种病毒混合感染,痰湿阻肺型4例均为混合病毒感染。

单一病毒感染者86例(80.37%),单一病毒感染不同病原体的证型分布见表3。

3.5 不同病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
病程≤7 d以风热犯肺证多见,其次是风寒犯肺证、风寒化热证。

病程>7 d 者痰热阻肺证多见。

见表4。

表3 不同病原体的中医证型分布(例)
病原体风热犯肺证痰热阻肺证风热夹湿证风寒化热证风寒犯肺证合计
甲型流感病毒13 5 3 2 0 23
乙型流感病毒14 6 2 1 1 24
副流感病毒10 6 2 2 1 21
合胞病毒7 2 1 0 1 11
柯萨奇病毒 1 0 0 2 0 3
腺病毒 2 1 1 0 0 4
合计43 24 9 7 3 86
表4 不同病程的中医证型分布(例)
病程风热犯肺证痰热阻肺证风热夹湿证风寒化热证风寒犯肺证痰湿阻肺证合计
≤3 d12 0 4 3 1 0 20
>3~5 d 19 4 3 3 3 1 33
>5~7 d 13 11 3 20 2 31
>7 d 2 17 3 0 0 1 23
合计46 32 13 8 4 4 107
4 讨论
随着气候变暖,大气污染严重,成人病毒性肺炎发病增多,在全球不时有散发流行,甚至大流行。

成人病毒性肺炎的早期确诊困难,目前依靠病原体检测,如病毒培养,抗原、血清抗体检测,核酸扩增等[5]。

病毒检测有自限耗时、敏感性低、检出阳性率低等特点,故易漏诊误诊。

本研究观察成人病毒性肺炎临床特征、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分析其与病原体、病程的相关性。

本研究发现患者无明显性别差异,青壮年易感,患者血清学检查出现白细胞正常或稍高,淋巴细胞计数和/或淋巴细胞百分比可下降,超敏C-反应蛋白正常或稍高,可依据上述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与细菌性肺炎鉴别。

患者病原体检测多为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单一病毒感染为主。

临床症状见发热,其中高热多见,其次为咳嗽、咳痰、咽痛等呼吸道症状,且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卫表症状突出,或伴消化道症状,而卡他症状较少。

故循临床症状特点,联合血常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支原体抗体及病毒血清抗体检测,对临床诊断、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证型分布以风热犯肺证、痰热阻肺证、风热夹湿证及风寒化热证为主,占92.52%(99/107),其中风热犯肺证、痰热阻肺证多见。

病程≤7 d以风热犯肺证多见,病程>7 d以痰热阻肺证多见,体现了疾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特点,为中医治疗在卫汗之可也,在气宜清气,入血犹可透热转气提供了依据。

而风热夹湿、痰湿阻肺证与病程无显著相关性。

不同病原体的证型分布无明显差异,故不能鉴别各种病毒性肺炎。

107例患者中风热夹湿证13例,表明呼吸道病毒感染与湿邪有一定相关性;此证多伴有消化系统症状如腹泻、恶心呕吐、纳差、苔腻等,病毒见于合胞病毒、甲型/乙型流感病毒,考虑与脾胃感邪,脾不健运,湿浊内蕴相关,同时考虑与岭南气候多湿亦有关。

病毒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常见病原体,Jennings等[6]应用病毒培养、PCR、血清学试验等方法发现CAP的病原学中病毒占29%。

但目前国内临床病毒检测不足,住院肺炎患者需要进行病毒检测,尤其重症患者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而威胁生命。

因此,早期根据临床特征(高热、咳嗽伴见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突出的卫表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可区分病毒性肺炎和细菌性肺炎,而分析探讨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可为其规范化研究和临床辨治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WHO. Revised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2002 estimates. 2004[EB/OL].[2011-09-20].http://www.who.int/healthinfo/.
[2] Cao B,Ren LL,Zhao F,et a1. Viral and myeoplasmapneumonia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and novel clinical outcome evaluation in ambulatory adult patients in China[J]. 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2010,29:1443-1448.
[3] 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774-1776.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6-78.
[5] Arens MQ,Buller RS,Rankin A,et al. Comparison of the Eragen multi-code respiratory virus panel with conventional viral testing and real-time multiplex PCR assays for detection of respiratory viruses[J]. J Clin Microbiol,2010,48:2387-2395.
[6] Jennings LC,Anderson TP,Beynon KA. Incidence and charateristics of viral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adults[J]. Thorax,2008,63:42-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