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回顾与思考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基本含文卜
T 线段的轴对称性
I —T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I 歸馨时底角相F 可/
轴对称 ,的一般
M 应
点、
对应角. 对
应线
—►
轴对称 的应甬 〈图案 设计、 剪纸与 镶边等)
2-会用符号语言叙述有关性质。
注意::对称 轴是直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梳理全章内容,建立知识体系;掌握等腰三角形、线段、角等简单 的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并灵活应用;综合运用轴对称的有关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悄境中,经历观察、折叠、剪纸、欣赏与设计
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丰a 学生对轴对称的直观体验和理解, 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与态度: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感受数学
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轴对称在 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S 的文化价值,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共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自我展示;第二
环节:知识审联,査漏补缺:第三环节: 过关斩将,协作共赢;第四环节:同场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自我展示
提前一天布置以下作业: 1•让学生独立梳理本章知识框架图,并且能够用精炼的儿何语言和符号描述.
第二环节 知识串联,査漏补缺
1•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教师课件展示知识框架图:
第五章 顾与思考
竞技,综合提升;第五环节:学有所思, 布置作业.
[角的轴对称性}
察活大的对现 观生中量轴称象
O
⑦如图5. 5—2:△ABC与ADEF关于直线功成轴对称, 则ZC二度。
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
③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
④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3cin和6cnb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⑤等腰三角形一内角为40°,则顶角为⑥如图5. 5—1,在△ABC中,ZC=9(r ,点D在AC 上…将△BCD沿着直线BD翻
折,使点C落在斜边AB上的点E处,DC=5s则点D到斜边AB的距离是
问题1•请说出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轴对称的性质。
问题2•请用儿何语言和符号语言分别描述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
问题3:举出生活中分别具有一条、两条、三条、四条对称轴的图形•
第三环节:过关斩将,协作共贏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观察下面的国旗,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加拿大.韩国.乌拉圭B•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亚
C•加拿大.瑞典、瑞士D•乌拉圭.瑞典.瑞士............................... ®……3...... .................
M旨SBIB >= E DH L^=
■■瑞士
问题1:必答题填_填
①角是轴对称图形, ______ 是它的对称轴,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
②线段也是轴对称图形, 是它的对称轴,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
8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如图,AD是等边三角形ABC的中线, AE=AD,
如图,己知点P为ZMON内一点,点P与点A
…关于•直线ON对称,点P与点B关于宜线0M… 对称•连接AB,交O N于D点‘交0M 于C点,若
AB长为15 cm,求△PCD的周长.
已知;如图,Z匸Z2,P为BN上一点,
且PD 丄BG 于点D,AB+BC=2BD : 求
证:ZBAP+ZBCP=180° .
学有所思:
1•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学会了哪些方法?
3•你认为应注意哪些问题?
4•你还有哪些困惑?
三S布置作业:
四.教学设计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