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轴系零部件

合集下载

轴系零部件——轴轴承联轴器轴

轴系零部件——轴轴承联轴器轴
0.2d3 n [T]
设计公式
d3
59.551
[T]n
06PA03
P n
轴上有键槽时:放大轴径:一个键槽:3~5% 二个键槽:7~10% 取标准植
二、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计算 条件:已知支点、扭距,弯矩 步骤: 1、作轴的空间受力简图
Fr
Ft
Fa
(a)
T
R' v1
A
B Rv1 RH1
C
L1
L2
L3
注意:①与标准零件相配合轴径应取标准植 ②同一轴径轴段上不能安装三个以上零件。
2、各轴段长度 ①各轴段与其上相配合零件宽度相对应 ②转动零件与静止零件之间必须有一定的间隙。
四、轴的结构工艺性
1)轴肩圆角r
2)轴端倒角
1.6
3)砂轮越程槽
4)螺纹退刀槽
5)同一轴1上键槽位于圆柱同一母线上,且取相同尺寸 2
偏转角: []
ey
c m
r
2、扭转刚度
TL
GIP
M
二、轴的振动稳定性及临界转速 弯曲振动(横向) 扭转振动 轴向振动(纵向)
n 临界转速 c ——轴引起共振时的转速
弯曲临界转速的计算 轴的临界角速度
C
k m
k= mg /y0
C g/ y0
nc1
260c
946
1 y0
刚性轴: n0.85nc1




I
II
III
I
II
III
轴系结构改错
四处错误
正确答案
三处错误
正确答案
两处错误
1.左侧键太长,套筒 无法装入
2.多个键应位于同一 母线上

汽车机械基础—轴系零部件

汽车机械基础—轴系零部件

汽车机械根底—轴系零部件概述在汽车的动力传输系统中,轴系零部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连接着发动机和驱动轮,并将动力传递给车轮,推动汽车前进。

轴系零部件主要包括传动轴、差速器、半轴等。

传动轴传动轴是汽车传动系统中最根底的零部件之一。

传动轴传递动力,将发动机的扭矩传输给驱动轮。

根据车辆的驱动方式不同,传动轴可以分为前驱轴、后驱轴和四驱轴。

•前驱轴:主要应用于前驱车型,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送到前轮驱动。

前驱轴通常由两根半轴组成,通过万向节和轴承与发动机和驱动轮相连。

•后驱轴:主要应用于后驱车型,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送到后轮驱动。

后驱轴通常由一根传动轴组成,其一端与发动机相连,另一端通过差速器与驱动轮相连。

•四驱轴:主要应用于四驱车型,将动力传输到所有四个轮子。

四驱轴通常由两根传动轴和一个差速器组成,其中一根传动轴与发动机相连,另一根传动轴与驱动轮相连,差速器负责将动力分配给前轮和后轮。

传动轴不仅要承受来自发动机的扭矩,还要适应不同的扭矩角度。

因此,传动轴通常由高强度合金钢制成,以确保其耐久性和可靠性。

差速器差速器是轴系零部件中的重要组成局部。

它主要作用是解决左右驱动轮的转速差异问题,并能在转弯时分配动力。

差速器通常由齿轮和行星齿轮组成。

在直线行驶时,差速器可以保持左右驱动轮的转速一致,使车辆保持稳定性。

而在转弯时,内侧车轮需要行进的路径更短,所以转速较快,而外侧车轮需要行进的路径更长,所以转速较慢。

差速器通过其独特的结构,使内外侧车轮能够自由转速差异,从而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

差速器的性能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操控和行驶稳定性,因此,在不同的驾驶条件下,差速器需要具备不同的参数设置,以提供最正确的驱动性能。

半轴半轴位于车辆的驱动轴上,与传动轴和驱动轮相连,承受着发动机传递的动力。

在前驱车型中,半轴主要用于将动力传递到前轮,在后驱车型中,半轴主要用于将动力传递到后轮。

半轴通常由强度较高的合金钢制成,以满足对扭矩和强度的要求。

轴系零部件

轴系零部件
10.3.1 轴承的作用及分类
作用:支承轴上零件、减少转轴和支承件的 摩擦和磨损。
2020年6月25日星期四
机械设计与表面科学研究室
10.3 轴承
轴承的分类 按结构特点分滚 滑动 动摩 摩擦 擦轴 轴承 承
向心轴承:承受径向载荷 按受力方式分推力轴承:承受轴向载荷
向心推力轴承: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
小于40
有一定的缓冲吸振能力和良好的可移性,结 构尺寸较大
机械设计与表面科学研究室
2)联轴器型号及尺寸的确定 联轴器类型选定以后,即可根据轴的直径、
转速及计算扭矩,从有关的标准系列中选择 所需的型号和尺寸。
T C kT
2020年6月25日星期四
机械设计与表面科学研究室
10.3 轴承
轴承用于支承作旋转运动的轴。它在支承轴的过程 中有二个作用:一为支承轴及轴上零件,并保持轴 的旋转精度;二为减少转轴与支承之间的摩擦与磨 损。轴上与轴承配合的部分,称为轴颈。
递大动力、高耐磨性、高低温及有腐蚀性的场 合。 高强度铸铁和球墨铸铁:易制复杂零件、价廉、 良好的吸振性和耐磨性,以及对应力集中敏感 性低。
2020年6月25日星期四
机械设计与表面科学研究室
10.1 传动轴
二、轴的结构设计 制造和安装上的考虑 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 减少应力集中的措施
2020年6月25日星期四
类型
夹壳联轴器


凸缘联轴器

三分式联轴器
弹性块式联轴器
可 移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式
弹性柱销齿形联轴 器
2020年6月25日星期四
轴径 mm
30~ 110
10~ 180
30~ 110
30~ 110

轴系零部件

轴系零部件

151轴系零部件轴是机械设备中的重要零件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直接支承回转零件,如齿轮、车轮和带轮等,以实现回转运动并传递动力,轴要由轴承支承以承受作用在轴上的载荷。

这种起支持作用的零部件称为支承零部件。

而且有很多的轴上零件需要彼此联接,它们的性能互相影响,所以将轴及轴上零部件统称为轴系零部件。

如图12-1所示减速器的输出轴由轴1、轴承2、齿轮3、联轴器4、键5等组成。

第一节 滑动轴承一、概述轴承是支承轴的部件,根据轴承工作的摩擦性质,可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两大类。

一般情况下,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因此滚动轴承应用很广泛,但滑动轴承具有工作平稳、无噪声、耐冲击、回转精度高和承载能力大等优点,所以在汽轮机、精密机床和重型机械中被广泛地应用。

滑动轴承按摩擦状态可分为:(1)液体摩擦滑动轴承。

轴承工作时在轴颈和轴承的工作表面之间被一层润滑油膜完全隔开,因而金属工作表面之间无摩擦和磨损。

(2)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

轴颈和轴承的工作表面之间未形成足够厚的油膜,局部金属直接接触,因而存在着摩擦和磨损。

二、滑动轴承的主要类型和结构按受载荷方向不同,滑动轴承可分为径向轴承和止推轴承。

(1)径向滑动轴承。

用于承受径向载荷,常用滑动轴承的结构形式及其尺寸已经标准化,应尽量选用标准形式。

图12-2所示为整体式滑动轴承。

还可在机架或箱体上直接制出轴承孔,如图12-2a),再装上轴套成为无轴承座的整体式滑动轴承。

整体式滑动轴承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轴套磨损后轴承间隙无法调整;装拆时轴或轴承需轴向移动,图12-1减速器的输出轴图12-2整体式滑动轴承152故只适用于低速、轻载和间歇工作的场合。

如小型齿轮油泵、减速箱等。

图12-3所示为剖分式滑动轴承,由上轴瓦1、螺栓2、轴承盖3、轴承座4、下轴瓦5 等组成。

为了提高安装的对心精度,在剖分面上设置有阶梯形止口。

考虑到径向载荷方向的不同,剖分面可以制成水平式(图a )和斜开式(图b )两种。

机械基础课件:轴系零件

机械基础课件:轴系零件

轴系零件
图12-11 曲轴
轴系零件
图12-12 (a) 光轴; (b) 阶台轴
轴系零件
曲轴是往复式机械, 如内燃机中的专用零件。 直轴按 其外形不同, 分为光轴和阶台轴两种, 如图12-12所示。 光轴 形状简单, 加工方便, 但轴上零件不易定位和装配; 阶台 轴各截面直径不等, 便于零件的安装和固定, 因此应用广 泛。
轴系零件
(4) 用圆螺母固定。 如图12-20所示, 该固定方式常用于 轴的中部或端部, 装拆方便、 固定可靠, 但需要在轴上切 制螺纹, 对轴的强度有一定影响。 为防止圆螺母松脱, 常 采用双螺母或一个螺母加止推垫圈进行防松。
轴系零件
图12-20 用圆螺母固定
轴系零件
议一议: 在使用圆螺母固定时, 一般都是在轴上切制 细牙螺纹,
(5) 用弹性挡圈固定。 如图12-21所示, 该方法主要应用 于需要承受轴向力较小的场合, 固定时需要在轴上切制沟槽, 安装时将弹性挡圈卡入槽内即可。
轴系零件
图12-21 用弹性挡圈固定
轴系零件
2) (1) 用键作周向固定。 键连接用作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形式应用最广。 其中用 平键连接时, 对于同一轴上轴径相差不大的轴颈上的键槽, 应尽可能采用同一规格的键槽尺寸, 并使键槽位于相同的周 向位置上, 以方便加工。
轴系零件
(3) 用圆锥销和紧定螺钉作周向固定, 如图12-22和图1223所示, 该周向固定方式主要应用在传递转矩很小的场合, 在实现周向固定的同时还可实现一定的轴向固定。
轴系零件
图12-22 用圆锥销作周向固定
轴系零件
图12-23 用紧定螺钉作周向固定
轴系零件
3. (1) 阶台轴的直径应该是中间大、 两端小, 由中间向两 端依次减小, 便于轴上零件的装拆。 (2) 轴端、 轴颈与轴肩(或轴环)的过渡部位应有倒角和过 渡圆角, 以便于轴上零件的装配, 避免划伤配合表面, 减 少应力集中。 轴肩(或轴环)的过渡圆角半径应小于轴上安装 零件内孔的倒角高度或圆角半径, 以保证轴上零件端面可靠 贴合轴肩端面。

机械设计基础项目十四 轴系零部件

机械设计基础项目十四   轴系零部件
情景一 轴
• 轴是机械设备中的重要零件之一,它的主 要功能是直接支承回转零件,如齿轮、车 轮和带轮等,以实现回转运动并传递动力。 轴由轴承支承以承受作用在轴上的载荷, 这种起支持作用的零部件称为支承零部件。 而且有很多的轴上零件需要彼此联接,它 们的性能互相影响,所以将轴及轴上零部 件统称为轴系零部件。如图14-1所示减速 器的输出轴由轴1、轴承2、齿轮3、联轴器 4、键5等组成。
• 2、半圆键联接 • 如图14-16所示,键的底面为半圆形。 • 3、楔键联接 • 如图14-17所示,楔键的上下面为工作面,分别与
轮毂和轴上键槽底面紧贴。
• 楔键分为普通楔键(图14-17a )和钩头楔键(图1417b ),前者又分为圆头(A型)和平头(B型)两种。
• 当轴径d>100mm且传递较大转矩时,可采用由 一对楔键组成的切向键联接(图14-18a)。若要传 递双向转矩,则需用两对相隔120°~130°的切 向键(图14-18b)。
三、花键联接
• 花键联接是由在轴上加工出的外花键齿和 在轮毂孔加工出的内花键齿所构成的联接, 如图14-19所示。
• 其优点是:齿数多,承载能力强;且槽较 浅,应力集中小,对轴和毂的强度削弱较 小,对中性和导向性好,广泛应用于定心 精度要求高和载荷较大的场合。
• 花键已标准化,按齿形不同,常用的花键 分为矩形花键和渐开线花键。
挠性钢丝轴。
• 轴的失效多为疲劳破坏,所以轴的材料应 满足强度、刚度、耐磨性等方面的要求, 常用的材料有:
• 1)碳素钢
• 2)合金钢
• 3)球墨铸铁
二、轴的结构与设计
• 1、轴的结构 • 2、轴的结构设计 • 轴的结构设计应满足:①轴上零件定位准确,固定可靠;
②轴上零件便于装拆和调整;③具有良好的制造工艺性; ④尽量减少应力集中。

轴系零部件介绍

轴系零部件介绍

轴系零部件介绍1 概述在FA设备当中,传动不可避免会通过传动轴,用到的传动轴种类繁多,但其工作原理及设计又不径相同,良好的轴系零件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生产。

2 原理介绍在此我们主要介绍N-Flow线体的传动主轴及轴上零部件,如图1。

图1 传动轴1.挡圈:内孔为6mm,与轴上螺纹用M5 螺丝连接,目的是防止4分链轮向左侧偏出。

2.4分链轮:主要带动4分链条运动,从而通过4分链条再次带动N-Flow轮运动,导致栈板能在线体上运行。

链轮上分别有90度方向M8自负螺丝两颗。

目的同样是防止链轮产生轴向偏移。

3.套管:使得链轮在主轴上无法做左右方向的移动。

线体机身:材料为铝型材。

4.带座轴承:作用是连接主轴,它固定在机台固定板上。

平时我们说的“培林”是英文“Bearing”的音译词,指的就是轴承,而不是包括轴承座在内的一整体。

大家要注意这一点,因为这与我们准备备品有关。

5.5分链轮:作用是通过5分链条传动马达动力,90度方向M8自负螺丝两颗,锁紧于主轴上,同样是用来防止链轮作轴向偏移。

6. 传动主轴:连接所有轴系零部件,材料为45号钢,表面调质发黑处理。

根据上面介绍的轴系零部件的名称和用途,我们可以看出安装在轴上的零部件要牢靠而可靠的相对固定(轴向固定或径向固定),结构应便于加工、应力集中相对减小,光轴的应力集中最小。

轴上的零部件要便于拆卸和安装。

其中,挡圈、套管、自负螺丝,均是为了防止轴上零部件产生轴向偏移,其结构简单,易加工,成本低,功能强。

轴系零件的平时要注意的主要是:螺丝固定件牢固度。

如果带座轴承的螺丝松,很容易造成轴的磨损。

其它的固定螺丝都要锁紧,防止轴横向发生偏移,很容易造成重大的生产事故。

另外,润滑也很重要,减少磨损。

当链轮磨损严重后,容易造成链轮与链条的啮合故障,跳齿等现象就是啮合不良造成的。

当链轮磨损严重后,需要更换链轮。

若要更换轴上的对象,有些机头需要拆除侧板,拆卸时需要注意,应对侧板的固定螺丝在拆卸前做好位置的表示,以免安装时出现大的偏差而浪费时间。

汽车机械基础—轴系零部件

汽车机械基础—轴系零部件
轴的设计区别于其它零件设计过程的显著特点是 :必须先进行结构设计,然后才能进行工作能 力的核算。
2021/7/5
第四章 轴
30
机器的装配简图
2021/7/5
第四章 轴
31
轴的结构设计 —— 结构分析
轴颈
轴头
轴身
2021/7/5
第四章 轴
32
(一)轴上零件的布置
•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首先应按传动简图上所给 出的各主要零件的相互位置关系拟订轴上零件 的装配方案;
第四章 轴
40
需要注意的问题:
• 5)轴上与零件相配合部分的轴段长度,应比轮毂 长度短2—3mm,以保证零件轴向定位可靠。
• 6)若在轴上装要滑移的零件,应该考虑零件的滑 移距离。
• 7)轴上各零件之间应该留有适当的间隙,以防止 运转时相碰。
2021/7/5
第四章 轴
41
(三)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
2021/7/5
第四章 轴
37
轴直径估算
空心轴直径估算公式为:见课本P?式4-2
几种常用轴材料的许用切应力[т]及A值
轴的材料
Q235A, 20钢
[т]/MPa 15~25
A
149~126
35钢
20~35 135~112
45钢
25~45 126~103
40Cr,35Si Mn,40Mn B,38SiMn Mo,20Cr MnTi
支点情况,无法确定轴的受力情况,只有待轴的 结构设计基本完成后,才能对轴进行受力分析及 强度计算;
➢ 一般在进行轴的结构设计前先按纯扭转受力情况 对轴的直径进行估算;
➢ 按扭转强度计算:这种计算方法主要应用于传动 轴,也可以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在此基础上 进行轴的结构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剧烈磨损阶段——在经过稳定磨损阶段后,零件表面遭到破坏,运动副间隙增大引起而外的 动载荷和振动。零件即将进入报废阶段
二. 磨 损
磨损量
磨损曲线
设计机器时要求: 缩短磨合期 延长稳定期 推迟剧烈磨损期的到来
时间
磨合阶段
稳定磨损阶段
机器的寿命
剧烈磨损 阶段
磨损的分类
磨粒磨损 粘附磨损 按磨损机理分 疲劳磨损 冲蚀磨损 腐蚀磨损 磨损类型
第四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一组重要的调查数据
• 世界1/2总能源被一种或多种形式的摩擦所消耗; • 失效零件的80%是由于磨损造成的; •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冶金、煤炭、农机等五个行业的调查表明:由 于磨粒磨损所消耗的备件用钢达到100万吨以上,如考虑停机等费用造
成的损失每年达到数亿元。
一、摩擦
磨损的机理:
磨粒磨损
粘附磨损 磨损类型:
疲劳磨损 冲蚀磨损 腐蚀磨损 微动磨损
微动磨损—是指摩擦副在微幅运动时,由上述各磨损机理共同形成的 复合磨损。微幅运动可理解为不足以使磨粒脱离摩擦副的 相对运动。
应用实例:轴与孔的过盈配合面、滚动轴承套圈的配合面、旋合螺纹的工作 面、铆 钉的工作面等。
改善摩擦副耐磨性的措施:
•定义 •摩擦类型 内摩擦
(分子间)
干摩擦
(未经人为润滑f=0.4-0.8)
边界摩擦 滑动摩擦
(表面吸附能力决定摩擦性质 λ ≤1,f=0.1-0.4)
摩擦
动擦
(滑动进行中)
流体摩擦
滚动摩擦
(流体内部分子间粘性决定摩性质 1≤λ≤ 3,f=0.001-0.01)
外摩擦
(接触面间)
混合摩擦 静摩擦
(滑动趋势)
磨损的机理: 磨粒磨损 粘附磨损 磨损类型:
疲劳磨损
冲蚀磨损 腐蚀磨损 微动磨损
潘存云教授研制
粘附磨损——也称胶合,当摩擦表面的轮廓峰在相互作用的各点处由于瞬时的温升和压 力发生“冷焊”后,在相对运动时,材料从一个表面迁移到另一个表面,便形成粘附磨 损。严重的粘附磨损会造成运动副咬死。
磨损的机理:
磨粒磨损 粘附磨损 磨损类型: 疲劳磨损 冲蚀磨损 腐蚀磨损 微动磨损
疲劳磨损——也称点蚀,是由于摩擦表面材料微体积在交变的摩擦力作用下,反复变形 所产生的材料疲劳所引起的机械磨损。
点蚀过程:产生初始疲劳裂纹→扩展→ 微粒脱落,形成点蚀坑。
磨损的机理:
磨粒磨损 粘附磨损 磨损类型: 疲劳磨损 冲蚀磨损
全损耗 系统用油 GB 443-89
L-AN32
L-AN46
28.8~32.2
41.4~50.6
-10
-10
170
180
普通机床的液压油。 用于一般滑动轴承、 齿轮、蜗轮的润滑
用于重型机床导轨、 矿山机械的润滑
用于汽轮机、发电机等 高速高负荷轴承和各种 小型液体润滑轴承
L-AN68
61.2~74.8
表4-2 常用润滑油的主要性质

称 代 号
L-AN7 L-AN10 L-AN15
40 ℃的粘度 凝点 闪点(开式) /(mm2/s) ≤ ℃ ≥ ℃ 6.12~7.48 9.0~11.0 13.5~16.5 -10 -10 -10 110 125 165
主要用途
用于高速低负荷机械、 精密机床、纺织纱锭的 润滑和冷却
•摩擦状态的判定:膜厚比λ
二.磨损
•定义:由于摩擦而造成物体表面材料的损失或转移; •影响:影响机器效率、降低可靠性,甚至促使机器提前报废。 •用途:精加工中的磨削及抛光,机器的“磨合”过程等
磨损过程大致有:
▲磨合阶段——包括摩擦表面轮廓峰的形状变化和表面材料被加工硬化两个过程 它是磨损的不稳定阶段,在整个寿命周期内时间很短。 ▲稳定磨损阶段——零件在平稳而缓慢的速度下磨损 它标志着磨擦条件相对稳定。
微动磨损 点蚀磨损
按磨损表面外观 可分为 胶合磨损 擦伤磨损
两种不同的称谓
磨损的机理
磨粒磨损 粘附磨损
磨损类型:
疲劳磨损 冲蚀磨损
潘存云教授研制
腐蚀磨损
微动磨损
磨粒磨损——也简称磨损,外部进入摩擦面间的游离硬颗粒(如空气 中的尘土或磨损造成的金属微粒)或硬的轮廓峰尖在软材料表面上犁 刨出很多沟纹时被移去的材料,一部分流动到沟纹两旁,一部分则形 成一连串的碎片脱落下来成为新的游离颗粒,这样的微粒切削过程就 叫磨粒磨损。
-10
0 -7
190
210 180
汽轮机油 GB 11120-89 L-TSA46 41.4~50.6
L-AN100 90~110 L-TSA32 28.8~35.2
条件粘度
指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某种规格的粘度计,通过测定润滑油穿过规定孔 道的时间来进行度量的粘度。
恩氏度(˚ Et) ——中国惯用
常用的有: 赛氏通用秒(SUS) ——美国惯用 雷氏秒 ——英国惯用 运动粘度与条件粘度之间的换算关系:
1.润滑油 用作润滑剂的油类可概括为三类:
有机油,通常是动植物油; 矿物油,只要是石油产品; 化学合成油
其中因矿物油来源充足,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光,而且稳定好,故应用做多。
润滑油的性能指标:
(1)粘度
润滑油的粘度可定性的定义为它的流动阻力,它是润 滑油最重要的性能之一。 动力粘度 运动粘度 条件粘度
1、合理选择摩擦副材料 • 采用异种金属、多相金属、脆性材料利于提高抗粘着磨损的能力; • 采用硬度高韧性好的材料利于抵抗磨粒磨损、疲劳磨损和摩擦化学磨损;
• 提高表面光洁度,可以提高耐疲劳磨损能力。
2、合理选择润滑剂及添加剂 • 适当选用高粘度的润滑油、在润滑油中使用极压添加剂或采用固体润滑剂, 可以提高耐疲劳磨损的能力; • 在润滑剂中加入油性或极压添加剂可以有效地减少粘着磨损的发生。 3、注意控制摩擦副的工作条件 • 设计时尽量控制最大许用压强,因为一定硬度的金属,所受的压强大则磨损量大; • 另外还需限制摩擦表面的温升,以免温度过高使油膜破坏,发生粘着,加速化学 磨损。 4、润滑是减小摩擦、减小磨损的最有效的方法
腐蚀磨损
微动磨损
冲蚀磨损—流动的液体或气体中所夹带的硬质物体或硬质颗粒冲击
零件表面所引起的机械磨损。利用高压空气输送型砂或高压水输送 碎石时,道内壁所产生的机械磨损是实例之一。
磨损的机理: 磨粒磨损 粘附磨损 磨损类型: 疲劳磨损 冲蚀磨损
腐蚀磨损
微动磨损
腐蚀磨损——当摩擦表面材料在环境的化学或电化学作用下引起腐蚀, 在摩擦副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磨损即为腐蚀磨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