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a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a卷)
一、选择题(共25题,共 50 分)
1.(2分)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白酒
B. 稀豆浆
C. 食盐水
D. 白糖水
2.(2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A. 氧元素的得失
B. 化合价的升降
C. 电子的转移
D. 离子的转移
3.(2分)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
B.
C.
D. 溶液
4.(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的体积是
B. 溶液中含有
C. 的摩尔质量是
D. 标准状况下,中含有个水分子
5.(2分)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

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 钢
B. 钠
C. 黄铜
D. 青铜
6.(2分)下列关于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均溶于水
B. 均为白色固体
C. 受热均易分解
D. 其水溶液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2分)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8.(2分)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沉在水底;③钠熔化成小球;④小球迅速游动逐渐减小,最后消失;⑤发出嘶嘶的声音;⑥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

A. ①②③④⑤
B. 全部
C. ①②③⑤⑥
D. ①③④⑤⑥
9.(2分)下列反应中,作还原剂的是()
A.
B.
C.
D.
10.(2分)下列关于钠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钠燃烧生成淡黄色的
B. 与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C. 等物质的量、中含有阴、阳离子的个数不相同
D. 可作供氧剂
11.(2分)下面关于金属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一般保存在煤油中
B. 钠离子和钠原子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C. 钠不可以和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D. 钠质地软,可用小刀切割
12.(2分)下列溶液中氯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A.
B.
C.
D.
13.(2分)盐酸中混有硫酸,请选择最佳除杂试剂()
A.
B.
C.
D.
14.(2分)下列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与反应
B. 与反应
C. 与反应
D. 与反应
15.(2分)以下鉴别和的方法中,最不可行的是()
A. 用铂丝分别蘸取两种溶液,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B. 分别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溶液中滴加酚酞,观察溶液颜色
C. 分别取两种固体加热,再检验是否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D. 分别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盐酸,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
16.(2分)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B. 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
C. 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显碱性:
D. 氯化亚铁溶液与氯气反应:
17.(2分)对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
B. 取出其中的,则其物质的量浓度变为
C. 取出其中的,取出的溶液中含
D. 取出其中,加水稀释成,溶液浓度仍为
18.(2分)能将、、三种溶液区分开来的试剂是()
A.
B.
C.
D.
19.(2分)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 、、、
B. 、、、
C. 、、、
D. 、、、
20.(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
A. 同温同压条件下,等体积的和所含原子数相同
B. 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C. 标准状况下,的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目为
D. 常温常压下,氨气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21.(2分)依据如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
B. 氯化钠在水中形成能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C. 氯化钠的电离方程式为:
D. 氯化钠的电离过程需要通电才能完成
22.(2分)是一种杀菌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

实验室中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A. 是被氧化后得到的产物
B. 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C. 的氧化性强于的氧化性
D. 参加反应,转移电子
23.(2分)美国《时代杂志》选出了十大最具抗氧化能力的食物,其中最好的是番茄,这是因为
番茄中含有丰富的茄红素。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茄红素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B. 茄红素在抗氧化过程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C. 茄红素在抗氧化过程中得到电子
D. 茄红素在抗氧化过程中某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24.(2分)已知能被水吸收,反应为,在被水吸收的反
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比为()
A.
B.
C.
D.
25.(2分)某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及值可能分别为()
A. 、
B. 、
C. 、
D. 、
二、非选择题(共7题,20小题;共 50 分)
26. 已知溶液可以腐蚀铜制印刷电路板,反应为:
(1)(2分)请在方程式上用双线桥分析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2分)上述反应中____被还原,还原剂是____,若反应过程中生成,则转移____电子。

(3)(2分)请写出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请写出溶液腐蚀铜制印刷电路板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2分)实验室通常是向____中滴加饱和溶液制备胶体。

27.(4分)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28. 稀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酸,某同学利用以下试剂研究其性质:
①②③④⑤
(1)(4分)从物质类别上看,属于____,可能与上述________物质发生反应(填序号)。

(2)(2分)从化合价角度分析的性质,并结合所给试剂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把锌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锌完全反应。

生成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是____。

(4)(2分)写出③与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9. 在一条鱼、虾绝迹的小河边有四座工厂:甲、乙、丙、丁(如图所示),它们排出的废液里,每
个工厂只含有、、、中的一种。

某中学环保小组对河水检测时发现:①甲处河水呈乳白色,②乙处河水呈红褐色,③丙处河水由浑变清,④丁处产生气泡,河水仍清,⑤处水样呈酸性。

请判断:
(1)(4分)四座工厂排出的废液里含有的污染物:
甲____,乙____,丙____,丁____。

(2)(2分)在处取出的河水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

(3)(2分)请分别写出丙、丁处主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0. 某次实验中预计需要使用的纯碱溶液,下面是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该溶液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容量瓶上需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六项中的________(填序号);使用容量瓶前对容量瓶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_。

(2)(2分)最合适的值为____,根据图示的相关数据,可以求____。

(3)(2分)所给出的流程图中体现出的操作内容有两个明显错误,请写出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分)指出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溶液浓度的影响,填写“偏大”、“偏小”或者“无影响”。

①溶解后,没有洗涤玻璃棒以及烧杯:________;
②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
③容量瓶未干燥,有少量蒸馏水:________。

31.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铁跟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继续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部
分性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3分)写出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实验过程中看到肥皂泡逐渐变大,请在此现象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反应生成的气体________。

(2)(3分)该同学欲确定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查阅相关资料得知:
①待硬质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得溶液;
②取少量溶液滴加溶液,若溶液未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
________(填写化学式);溶液未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3分)该同学马上另取少量溶液,使其跟溶液反应。

若按图所示的方法进行操作,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与上述现象相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分)一段时间后,该同学发现(2)中未变红的溶液体变成红色,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题,共 50 分)
1.【答案】B
【解析】解:食盐水、白酒为酒精溶液、白糖水为蔗糖溶液,无丁达尔效应;稀豆浆中蛋白质分散质大小:,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故选:B。

【知识点】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2.【答案】C
【解析】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为化合价的升降,其实质为电子的转移,而氧化还原反应中不一定有氧元素参加,
故选:C。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定义与本质
3.【答案】B
【解析】解:A.是金属单质,能导电,但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氯化钠属于盐,氯化钠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均为自身电离出的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所以氯化钠是电解质,故B正确;
C.是非金属氧化物,溶于水,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溶液导电,但这些离子不是二氧化碳电离,二氧化碳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
D.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B。

【知识点】电解质相关概念
4.【答案】C
【解析】解:A.即的体积,但是不知道,无法计算,故A错误;
B.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物质的量等于的物质的量
,故B错误;
C.的摩尔质量是,故C正确;
D.标准状况下,物质的量无法计算,所以水分子数目无法计算,故D错误。

故选:C。

【知识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应用
5.【答案】B
【解析】解:A.钢是铁与碳的合金,故A错误;
B.钠是纯净物,不属于合金,故B正确;
C.黄铜是铜的合金,故C错误;
D.青铜是以锡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基合金,故D错误。

故选:B。

【知识点】金属材料
6.【答案】C
【解析】解:A、和属于钠盐,都易溶于水,故A正确;
B、和均为白色固体,故B正确;
C、加热易分解,而加热不分解,故C错误;
D、和均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D正确;
故选:C。

【知识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用途
7.【答案】C
【解析】解:A.中,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还原剂实现,故A不选;
B.中,加热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不需要加氧化剂实现,故B不选;
C.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需要加氧化剂才能实现,故C选;
D.中,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还原剂实现,故D不选;
故选:C。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定义与本质、氧化剂和还原剂
8.【答案】D
【解析】解:①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钠会浮在水面上,故①正确,②错误;
③钠的熔点较低,钠和水的反应生成强碱氢氧化钠和氢气,且放出大量的热,放出的热量导致钠熔化成小球,故③正确;
④放出的气体导致钠受力不均而迅速游动,最后钠和水完全反应而消失,故④正确;
⑤钠和水反应迅速,且有气体生成,所以发出嘶嘶的声音,故⑤正确;
⑥钠和水反应生成强碱而使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故⑥正确。

故选:D。

【知识点】单质钠的性质及用途
9.【答案】C
【解析】解:A、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不变,所以不是还原剂,故A错误;
B、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
是氧化剂,故B错误;
C、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是还原剂,故C正确;
D、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
不是还原剂,故D错误;
故选:C。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定义与本质、氧化剂和还原剂
10.【答案】D
【解析】解:A.钠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不是,故A错误;
B.氧化钠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与碱反应生成盐、水和氧气,不符合概念,故B错误;
C.的阴、阳离子的个数为,的电子式为
,则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也为,所以等物质的量的、中含有阴、阳离子的个数
相同,故C错误;
D.能与二氧化碳、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可作供氧剂,而与二氧化碳、水蒸气反应不
能生成氧气,所以氧化钠不能作供氧剂,故D正确。

故选:D。

【知识点】单质钠的性质及用途
11.【答案】B
【解析】解:A.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易和水、氧气反应,和煤油不反应,且密度大于煤油,所以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故A正确;
B.钠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而具有还原性,钠离子最外层有个电子,
处于稳定结构,所以没有还原性,故B错误;
C.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时,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和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
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所以不可以和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C正确;
D.钠硬度小,质地软,可以用小刀切割,故D正确;
故选:B。

【知识点】单质钠的性质及用途
12.【答案】D
【解析】解:A、的溶液中,浓度为:;
B、的溶液中,浓度为:;
C、溶液中,浓度为:;
D、溶液中,浓度为:;
所以氯离子浓度最大的是D,
故选:D。

【知识点】【题型】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3.【答案】C
【解析】解:A.二者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A错误;
B.加入硝酸钡,生成硝酸,引入新杂质,故B错误;
C.加入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过滤除去硫酸钡,可除去杂质,故C正确;
D.生成硫酸钙微溶,不能全部除去杂质,故D错误。

故选:C。

【知识点】基本实验综合
14.【答案】C
【解析】解:A.氢氧化镁为沉淀,应保留化学式,所以与反应不能用
表示,故A错误;
B.与反应除了生成水,还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与反应不能用
表示,故B错误;
C.与反应实质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能用离子方程式
表示,故C正确;
D.氢氧化铁为沉淀,应保留化学式,所以与反应不能用表示,故D错误;
故选:C。

【知识点】【题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概念和条件、【题型】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15.【答案】A
【解析】解:A.都含有钠元素,焰色反应都呈黄色,不能用焰色反应鉴别,故A错误;
B.水解程度较大,溶液碱性较强,可鉴别,故B正确;
C.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而碳酸钠不分解,所以加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物质为,故C正确;
D.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快,则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可鉴别,故D正确。

故选:A。

【知识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用途
16.【答案】D
【解析】解:A.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单质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A错误;
B.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故B错误;
C.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显碱性,反应生成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C错误;
D.氯化亚铁溶液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选:D。

【知识点】【题型】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17.【答案】C
【解析】解:A.溶解在水中,溶液体积未知,则不能计算浓度,故A错误;
B.溶液具有均一性,取出其中的,则其物质的量浓度,故B错误;
C.取出其中的,浓度仍为,取出的溶液中含为
,故C正确;
D.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取出其中的,加水稀释成,溶液浓度为
,故D错误;
故选:C。

【知识点】【题型】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8.【答案】B
【解析】解:A.、均与盐酸不反应,不能鉴别,故A不选;
B.、、三种溶液分别与硫酸混合的现象为:气体生成、沉淀生成、无
现象,现象不同,可鉴别,故B选;
C.均与不反应,不能鉴别,故C不选;
D.、均与硫酸钠不反应,不能鉴别,故D不选;
故选:B。

【知识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用途、其他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题型】常见阴离子的
检验、【题型】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19.【答案】B
【解析】解:溶液是无色的可排除、、、等有色离子的存在,强酸性溶
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

A.为有色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故A错误;
B.、、、之间不反应,都是无色离子,都不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
大量共存,故B正确;
C.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为有色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知识点】离子共存
20.【答案】B
【解析】解:A.同温同压条件下,等体积的和所含分子数相同,二者都是双原子分子,则
二者所含原子数也相同,故A正确;
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故B
错误;
C.标准状况下,的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目为,故C 正确;
D.常温常压下,氨气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故D正确;
故选:B。

【知识点】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题型】物质的量综合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
合应用
21.【答案】D
【解析】解: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其晶体属于离子晶体,故A正确;
B.在水溶液里,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和水作用形成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故B正确;
C.
氯化钠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故C正确;
D.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氯化钠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氯化钠的电离过程不
需要通电,故D错误;
故选:D。

【知识点】【题型】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电解质相关概念
22.【答案】C
【解析】解:A.该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由价升高到价,所以草酸是还原剂,则二氧化碳
是氧化产物,故A正确;
B.元素的化合价由价降低为+4价,是氧化剂反应中被还原,故B正确;
C.该反应中草酸是还原剂,二氧化氯是还原产物,所以草酸的还原性大于的还原性,故C错误;
D.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故D正确;
故选:C。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定义与本质、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守恒
23.【答案】B
【解析】解:A.茄红素具有抗氧化能力,说明该物质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性物质氧化,故A错误;
B.茄红素在抗氧化过程中,某元素被氧化,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B正确;
C.茄红素在抗氧化过程中,某元素被氧化,失去电子,故C错误;
D.茄红素在抗氧化过程,被氧化,茄红素中某元素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定义与本质、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价态规律
24.【答案】C
【解析】解:由可知,反应中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由价升高为价,由价降低为价,所以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氧化剂对应还原
产物,为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为;还原剂对应氧化产物,硝酸为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为,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即发生还原反应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质量之
比为;
故选:C。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定义与本质、氧化剂和还原剂
25.【答案】B
【解析】解:电解质混合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故溶液中存在
,故

解得:;
A.银离子能够与硫酸根离子反应,且,故A错误;
B.镁离子与上述离子能共存,且,故B正确;
C.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不能共存,故C错误;
D.,故D错误;
故选:B。

【知识点】【题型】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离子共存
二、非选择题(共7题,20小题;共 50 分)
26.(1)【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在反应中铜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的电子,氯化
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的电子,所以电子转移数目为:
,故答案为:。

【知识点】电子转移表示方法
26.(2)【答案】
【解析】解:在反应中铜的化合价升高失电子是还原剂,若反应
过程中生成,则转移电子,所以反应中被还原,铜是还原剂,若反应过程
中生成,则转移电子,故答案为:;;。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定义与本质、氧化剂和还原剂
26.(3)【答案】
【解析】解: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溶液腐
蚀铜制印刷电路板实质是铜与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所以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知识点】【题型】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题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
26.(4)【答案】沸水
【解析】解: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溶液制备胶体,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沸水。

【知识点】实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27.【答案】
【解析】解: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知识点】过氧化钠的性质及用途
28.(1)【答案】酸①②③⑤
【解析】解:从物质类别上看,属于酸,具有酸的通性,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③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④具有强氧化性氧化氯化氢生成氯气,属于氯化氢的还原性,⑤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
和水,
其中属于物质类别性质的为①②③⑤,
故答案为:酸;①②③⑤。

【知识点】物质的分类法
28.(2)【答案】为价,为最高价,化合价可以降低为价,使具有氧化性,例如可
以和试剂②反应生成氢气;氯为价,为最低负价,化合价可以升高,使具有还原性,例如
可以和试剂④反应
【解析】解:从化合价角度分析的性质,为价,为最高价,化合价可以降低为价,
使具有氧化性,例如可以和试剂②反应生成氢气;氯为价,为最低负价,化合价可以升高,
使具有还原性,例如可以和试剂④反应,
故答案为:为价,为最高价,化合价可以降低为价,使具有氧化性,例如可以和试
剂②反应生成氢气;氯为价,为最低负价,化合价可以升高,使具有还原性,例如可以和
试剂④反应。

【知识点】卤素的性质及检验
28.(3)【答案】
【解析】解:锌粉的物质的量为,令生成的氢气物质的量为,则:
故,
所以生成氢气的体积为,
故答案为:。

【知识点】其他气体的制备、【题型】与离子方程式有关的计算
28.(4)【答案】
【解析】解:③与⑤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知识点】【题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9.(1)【答案】
【解析】解:由上述分析可知,甲、乙、丙、丁含物质分别为、、、

故答案为:;;;。

【知识点】【题型】无机物推断专题
29.(2)【答案】、、、、
【解析】解:乙处氢氧化钙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氯化钙,丙处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
氯化铁,丁处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最后在丁的下游M处含有氯化钙、氯化钠、氯化铁、盐酸等,最后在丁的下游处取出的河水中含有:、、、、等;
故答案为:、、、、。

【知识点】【题型】常见阴离子的检验、【题型】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29.(3)【答案】
【解析】解:丙处发生,丁处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丁处发生

故答案为:;。

【知识点】【题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30.(1)【答案】①③⑤检漏
【解析】解:容量瓶上标有一条刻度线、温度和容量,即①③⑤;使用容量瓶前对容量瓶必须进
行的一项操作检查是否漏水;
故答案为:①③⑤;检漏。

【知识点】溶液配制的步骤与操作
30.(2)【答案】
【解析】解:配制溶液,应选择容量瓶;而碳酸钠的物质的量
,溶液体积为,溶液浓度=,
故答案为:;。

【知识点】【题型】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30.(3)【答案】称量碳酸钠的时候,药品与天平的砝码位置放错使用胶头滴管过早,应在液面离刻度线厘米时使用(或者定容时视线应与刻度线相平)
【解析】解:①称量碳酸钠的时候,药品与天平的砝码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定容时,视线应与刻度线相平,加水到离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称量碳酸钠的时候,药品与天平的砝码位置放错;使用胶头滴管过早,应在液面离刻度线厘米时使用(或者定容时视线应与刻度线相平)。

【知识点】溶液配制的步骤与操作
30.(4)【答案】偏小偏大无影响
【解析】解:①溶解后,没有洗涤玻璃棒以及烧杯,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小。

故答案为:偏小;
②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大,故答案为:偏大;
③容量瓶未干燥,有少量蒸馏水,对浓度无影响,故答案为:无影响。

【知识点】溶液配制的步骤与操作、【题型】误差分析
31.(1)【答案】点燃肥皂泡产生爆鸣声
【解析】解:铁跟水蒸气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检验氢气,可用点燃的方法,点燃肥皂泡产生爆鸣声,可说明生成的气体为氢气,
故答案为:;点燃肥皂泡产生爆鸣声。

【知识点】【题型】性质探究型实验
31.(2)【答案】和
【解析】解: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一定有,滴加溶液,若溶液未变红色,是因为固体物质中既含又含,溶于盐酸后发生反应,导致被还原,溶液才未变红色,
故答案为:和;。

【知识点】【题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题型】性质探究型实验、基本实验综合、单质铁的性质及用途、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31.(3)【答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解析】解:溶液中含,滴入溶液后,发生反应,生成是白色沉淀。

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是典型的被氧化为
的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