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两则教案整体阅读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两则教案整体阅读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熟悉高考题型,掌握文言文解题方法,加强实战演练。

2、通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实践,引导学生收集、了解文言文复习方法,自主学习文言知识要点。

二、教学重点
1、在线测试
2、网上搜索有关文言文复习资料
三、教学设想
1、介绍文言文整体阅读解题的步骤。

2、学生在线测试,体会解题步骤。

3、教师当堂讲解。

4、学生搜索有关资料,解决自己文言文复习中遇到的问题,或归纳文言文知识要点,或归纳文言文复习的方法、策略等。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步骤
教师打开演示文稿,介绍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步骤。

由于考试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具有不准借助任何要具工书,只能独立解题的特殊性,不少考生心理上比较紧张,常常是读完一篇就去选,事实上这是极不正确的,一般来说,文言试题解题阅读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整体阅读
要求1、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

2、能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懂六七成即可。

第二步:细读题目
要求1、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所在,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要充分利用所给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根据是非准偏,选出正确项。

2、利用好最后那道题(还有实词解释题和题句子翻译题)
因为此题相当难,但命题往往说有一项不符题意,那么就是说其他三项都是正确的,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个小问题。

那么通过看最后一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一遍,往往事半功倍,全文内容马上会成竹在胸。

第三步:重读全文。

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

这一步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水平;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因此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特别提示:有些学生在读文言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语句上纠缠,非要字字句句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结果反而难以明其大意,学生当中这种情况存在非常普遍。

其实,高考所选文言语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

所以一定要保持良好心态,调动各种手段,借助各种力量,善于前后推导,一步步走完解读过程。

在解决个别难点和正确把握文意、准确翻译文句时。

要善于借助字形分析和邻里相推,来正确判定实词词义,观照语言环
境掌握虚词用法。

要有排除干扰的意识,例如古今异义的干扰,防止望文生义,以今释古。

高考文言段不会脱离课本知识另起炉灶,所以要善于知识迁移,联系已有知识尤其是常用词的常用义项和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来推出新知。

另外,从以往高考来看,不少考生在做文言题时丢分往往丢在不注意审题上,例如问的是全都直接表现某某人热爱国家、不畏强敌的言行的一组是哪项,有些考生往往忽略直接或言行这样的重要词语,造成所答非所问。

或者是平时训练多了,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当出现间接表现了或反衬出之类要求时,又不能进行正确答题了。

因此,在做文言练习时,教师要多加引导,切实完成文言应试阅读步骤注意审好题,使学生能多积累一些考试经验。

应该说文言解题的三步阅读法是经过许多学子高考实战检验而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有效的应试方法,复习当中必须让学生加以掌握和运用。

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切记!
(二)在线测试
1、完成2000年高考语文试题文言文在线测试。

步骤如下:打开桌面的网上邻居,再打开teacher,打开文言文文件夹,双击在线测试图标,打开在线测试。

根据题目要求选择点击正确的选项,完成试题后,用鼠标点击提交,即可知道得分和答案。

(注:本次在线测试选自中国语文柳州在线)
请一个学生操作并广播全体。

然后学生作答(约13分钟)。

如果有学生很快完成,可要求其双击2001图标,完成2001年春季高考文言文试
题在线测试。

2、教师询问测试情况,讲解试题。

按15、12、9三个分数值,要求学生举手,以便了解测试情况。

问:对答案以后知道错在哪儿了吗?要想知道详细的答案,请双击__jd图标,看2000年高考语文试题文言文译文及详细解答
第1题:C,樵:柴,名词。

第2题:A,A前句中的故为特地之义,副词;后句中的故为故意之义,副词。

B句中的两个每都为每当......时候之义,副词。

C句中的两个因都为经、有之义,介词。

D句中的两个及都为到之义,介词。

第3题:A,(1)与(2)相同,都是主谓式的陈述句,(3)与(4)不同,(3)是判断句,(4)是短语不是句子。

第4题:B,B中的先其将归的意思是在胡威将要回京前。

第5题:A,③是都督的行为,依据此排除C、D,⑤是陈述胡质对下属官员的处罚,依据此排除B,其实⑥也不能说明。

第6题:C,由原文中的后因他信,具以白质可知,胡质帐下都督并未辗转地让胡质知道此事。

(二)搜索文言文复习有关资料,开展自主学习
1、介绍Google搜索引擎
教师演示并广播全体,在地址栏输,按回车键。

在文本框中输入文言文+在线测试,单击Google搜索按钮,即可查询需要的相关网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