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竞赛二单元真题模拟试卷(16套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竞赛二单元真题模拟试卷(16套试卷) 特别说明:本套试卷搜集了考点及专项复习练习知识点,内容详尽全面,仅供参考。
全套试卷共16卷
全真竞赛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二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①)六年级上学期竞赛小学语文二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一)
全真竞赛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二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②)六年级竞赛上学期小学语文二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①)
全真竞赛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二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③)六年级竞赛上学期小学语文二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②)
全真竞赛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二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④)六年级竞赛上学期小学语文二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③)
全真竞赛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二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一)六年级竞赛上学期小学语文二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④)
全真竞赛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二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三)六年级竞赛上学期小学语文二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一)
全真竞赛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二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二)六年级竞赛上学期小学语文二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三)
全真竞赛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二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四)六年级竞赛上学期小学语文二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二)
全真竞赛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二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①)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给下列划线字标注正确的读音。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号角
号叫号啕年号
2. 辨形组词。
桥______
侨______
荞______
3. 写出反义词
伟大—______ 英雄—______ 开阔—______
4. 根据拼音写词语。
午休后,他正在院子里xǐ shù______,突然宿舍楼随着地势āo xiàn______下去,顷刻间变成一片fèi xū______。
5. 按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重新排列句子,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______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
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
______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______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______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______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
______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
______接着升国旗。
______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______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6.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大公无______ 地动山______ 生死______关血肉______糊
7. 解释下列词语
①馨香:
②凝聚 :
8.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在一条乡间公路上,乔依开着那辆破汽车慢慢地颠簸着往前走。
______
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______
9. 誊写词语
雉堞蜿蜒广袤
10.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她喜欢唱歌。
②这次活动安排你很清楚。
11. 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树木挡住了风沙。
②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填空:
《最后的姿势》是写的______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一个老师:______。
他在生死攸关的一刻,______,他用自己51岁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人民赞颂他:______。
13. 读课文《爱之链》句子品读。
“乡间公路、已是黄昏、乔伊工厂倒闭、心里很是凄凉”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14. 朗读课文《明天更辉煌》中的诗句,解释带点词语的意思。
你被迫离开母亲的怀抱,骨肉分离撕断肠。
①被迫:
②断肠:
三、写作(30分)
15.习作: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如今的日子甜得流蜜,我和妻子合计一下,决定出国旅游一趟,辛辛苦苦几十年,也该风光风光了。
可令我们犯愁的却是:娇小的“莉莉”。
我们出国旅游十多天,没人照顾,请别误会。
“莉莉”并非是我们的女儿,而是一只纯种的“松鼠狗”。
它金黄色的绒毛,闪闪发亮,晚上还摇头摆尾地钻进我们的被窝里。
此刻,妻子抱着小“莉莉”,抚摸着它的头说:“我们出国十多天,没人照顾它,准饿死。
”小家伙好像也知道我们此刻正在做“重大决策”似的变得格外乖顺听话。
②妻子抱着“莉莉”走来走去,苦思冥想,突然惊喜地来到我的身旁,说:“有办法!”我一边听着一边点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
③晚上,我们带上水果点心等东西,抱着小“莉莉”去探望母亲。
母亲独自一人住在河对面,由于我们工作忙,离得也算远,而母亲又习惯独居一处,因而我们一般都是“逢年过节”,左拎一包,右提一盒,回家探望老人家,连邻居见了也赞誉有加,
我则免不了有点飘然自喜:口碑不错!
④回到家里,母亲正在看电视节目,我把东西放下,便直截了当地向母亲说明来意:“我们打算出国旅游十来天,这只小家伙就有劳您来照顾了。
”据说母亲小时候让狗咬过一次,从此以后就没养过狗。
而这次为了出一趟国门,只好让老妈勉为其难了。
母亲听了十分爽快地说:“行!这小东西就放在这里吧,保证一日三餐有肉吃!放心吧。
”
⑤我们一边看电视,一边闲聊。
老妈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我们出外游时要注意安全,就好像小时候学校组织郊游的前夜一般,反复强调:药品、日常用具、御寒衣服都应带齐,尤其是必须把钱放好,放妥当!
⑥突然间,母亲不说话了,双眼直勾勾地盯着电视画面。
原来此刻正播放电视专题“古稀老人,携母万里游”,讲的是哈尔滨的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头儿,骑着三轮车携带百岁老母亲,从北到南,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母亲看着看着,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嘴角微微地颤动着。
此刻,我看着电视,心里真不是滋味:古稀老人尚能携母走南闯北,看风景,而我们今天却为了图自个快乐,居然斗胆让母亲去照顾“宠物”。
相比之下,我顿时感到无地自容,为人之子,亏你想得出来!
⑦母亲用手背擦了擦眼角,慢悠悠地站了起来,从衣柜的角落里掏出一只淡红色的小布袋,走到我面前,从袋子里拿出一千块钱,递给我说:“这钱是你们平时给我的,我没花,你们把它带上,路上用!”
⑧此刻,我又能说什么呢?母亲这一千块钱,就像鞭子一般一下一下地抽着我。
我有的只是自责。
我用眼睛狠狠地瞪了妻子一下,只见妻子也羞愧地低下了头,抱起“莉莉”轻声地说:“我们走吧。
”
⑨母亲说:“太晚了,把小东西放下,你们回去吧。
”妻子并没有把小“莉莉”放下,而是内疚地说:“妈,不用了,我们再想法子安顿它。
”母亲觉得有点迷惑不解,她一边说一边把钱“强行”塞进我的口袋里。
⑩我拉着母亲的手,说:“妈,这只狗我们另外设法安置。
把你的身份证拿给我。
”母亲从枕头底下拿出自己的身份证,问道:“你要身份证干嘛?”
⑪拿起母亲的身份证一看,粗心的我这才留意到妈今年已经75岁了,我心里一酸,嗓门有点哽涩:
⑫“妈,给你办护照,我们一起出国旅游!这钱我帮你保管,留着到了国外再花。
”
⑬“一起?我?一个老太太?”
⑭我坚定地点点头:“我们一起出国旅游!是我们三个人一起去!”这回轮到母亲半天也说不出话来了,喃喃自语:“出国?出国旅游?”眼角流露出光彩……
1.(1)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2)第②段中的“有办法”指的是什么办法?在这里为
什么不直接把办法写出来?
3.(3)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对表现人
物有何作用?
4.(4)文章多处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来揭示主题。
请你列
举两处,并说说其作用。
全真竞赛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二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②)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根据词语意思,选择正确的字。
(竟竞)______争(宣宜)______读(再在)______现
(连联)______欢事______(绩迹)(捡检)______阅
2. 多音字组词
gèng jiāgēng gǎi
zhòng zhízhǒng zi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 比一比,再组词。
挠______ 斑______ 施______ 篇______饶______ 班______ 拖______ 翩______4. 把词语补充完整。
聚______会______ ______锋______对
大______无______ ______于______守
阴______可______ 寸______不______
______语______珠______声______色
5. 按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重新排列句子,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______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
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
______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______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______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______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
______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
______接着升国旗。
______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______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6. 查字典,先解释词语的意思。
①唇枪舌剑:
②毫不惧怕:
7. 读一读,写一写。
qī liáng cèng pòcū cāo
______ ______ ______
8.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浓缩
②照耀
9.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______ ______ ______
一缕陕北向日葵
10.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我们都举手赞同。
②这件事一定得去他办。
11. 选词填空:
寒冷终于______(A迫近 B撞击 C撞开 D来到) 家门了。
他生于斯,______(A熟于此 B长于此 C长于斯 D成于斯),熟悉这儿的一草一木。
他差点错过那个在路边______ (A搁浅 B停留 C停驻 D 漂泊)的老太太。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现代文阅读
怀念母亲(片断)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
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
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
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1.(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待(dāi dài)______ 频(pínɡpín)______
2.(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寝不安席:______
②频来入梦:______
3.(3)片断中最后一句“这个母亲”指的是______ 。
4.(4)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想表达自己
()
A .一种说不清却真挚的情感。
B .过不惯离开“母亲”的生活,想家了。
C .对亲生母亲的愧疚和对祖国母亲的爱意。
13. 读古诗《石灰吟》填一填
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 。
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 。
14. 朗读课文《明天更辉煌》中的诗句,解释带点词语的意思。
你被迫离开母亲的怀抱,骨肉分离撕断肠。
①被迫:
②断肠:
三、写作(30分)
15. 习作:读课文《望大陆》整体感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真竞赛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二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③)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按拼音写汉字
màn cháng______ nù háo______bēi shāng______
2. 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①“哨歌”就像报晓雄鸡的啼唱,唤醒我们,催促我们。
______
②我们要将我们全部的光和热,献给祖国,献给人民,献给您——我亲爱的祖国。
______
3. 比一比,再组词。
挠______ 斑______ 施______ 篇______
饶______ 班______ 拖______ 翩______
4. 选择正确的解释。
望:①向远处看;②探望;③盼望、希望;④名望。
A重阳节那天,爷爷带我登山望远。
______
B今年风调雨顺,丰收在望。
______
C那位抗日英雄是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
______
D每个星期天,我都要去看望奶奶。
______
故:①缘故、原因;②原来的、旧的;③事故;④死亡。
E故地重游,他感到格外亲切。
______
F李爷爷今年8月病故,终年八十九岁。
______
G雾太大,为防止事故,高速公路暂时关闭。
______
H会议准时举行,无故缺席者将通报批评。
______
5. 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
②彼得读着这份账单,怎么能不羞愧呢
6.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秦王______不敢侵犯我国,______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②她发现这位女店主的脸上______带着甜甜的微笑,______掩盖不住她极度的疲劳。
③女店主怀孕至少有8个月了。
______如此,她______忙来忙去地为老妇人端茶送饭。
7. 战士们热爱小岛。
(扩句)______
8.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
______
夜色中,一个黑影一晃就不见了。
______
9. 誊写词语
野殇茫
10.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我一定把这道题做出来。
②他答应了我们的请求。
11. 在熟悉课文《船长》的基础上填空:
课文选自______(国家)著名作家______的同名短篇小说。
主要讲船长______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______”号大轮船猛烈撞击之后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如,指挥60名乘客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在______船长岗位上,随船一起沉人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______、______的精神。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现代文阅读
怀念母亲(片断)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
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
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
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1.(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待(dāi dài)______ 频(pínɡpín)______
2.(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寝不安席:______
②频来入梦:______
3.(3)片断中最后一句“这个母亲”指的是______ 。
4.(4)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想表达自己
()
A .一种说不清却真挚的情感。
B .过不惯离开“母亲”的生活,想家了。
C .对亲生母亲的愧疚和对祖国母亲的爱意。
13. 我知道。
《草原》一文作者______,(1899年~1966年),现代著名______、______。
原名______,字______, ______族人。
代表作有著名的长篇小说______,话剧______、《西望长安》、______、京剧《十五贯》等23个剧本。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______”的光荣称号。
《草原》这篇课文摘自老舍写的访问记《______》。
14. 读课文《太阳与士兵》,用上恰当的修辞手法,把句子补充完整。
一到夏季,这哨所繁花点点更像______
三、写作(30分)
15. 习作:写出读《爱之链》后受到的启示。
全真竞赛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二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④)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按拼音写汉字
yíng rào xīn xiāngáo yóu
______ ______ ______
2. 多音字组词
gèng jiāgēng gǎi
zhòng zhízhǒng zi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 写出反义词
伟大—______ 英雄—______ 开阔—______ 4.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耻辱—______ 被迫—______ 必然—______别离—______ 封闭—______ 痛苦—______
5. 写出反义词
伟大—______ 英雄—______ 开阔—______
6. 查字典,先解释词语的意思。
①唇枪舌剑:
②毫不惧怕:
7. 解释下列词语
①巍然耸立:
②引人注目:
8.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浑然一体
②情不自禁
9. 组词语
耻______
寻______
点______
乳______
10.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她喜欢唱歌。
②这次活动安排你很清楚。
11. 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同学们交还给我一项任务。
②姐姐送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现代文阅读
怀念母亲(片断)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
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
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
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1.(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待(dāi dài)______ 频(pínɡpín)______
2.(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寝不安席:______
②频来入梦:______
3.(3)片断中最后一句“这个母亲”指的是______ 。
4.(4)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想表达自己
()
A .一种说不清却真挚的情感。
B .过不惯离开“母亲”的生活,想家了。
C .对亲生母亲的愧疚和对祖国母亲的爱意。
13. 我会说。
熟读课文《草原》,按照下列句式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文记叙了______的经过,叙述了______,勾画了______,表现了______的思想感情。
14. 读课文《太阳与士兵》,用上恰当的修辞手法,把句子补充完整。
一到夏季,这哨所繁花点点更像______
三、写作(30分)
15.习作: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如今的日子甜得流蜜,我和妻子合计一下,决定出国旅游一趟,辛辛苦苦几十年,也该风光风光了。
可令我们犯愁的却是:娇小的“莉莉”。
我们出国旅游十多天,没人照顾,请别误会。
“莉莉”并非是我们的女儿,而是一只纯种的“松鼠狗”。
它金黄色的绒毛,闪闪发亮,晚上还摇头摆尾地钻进我们的被窝里。
此刻,妻子抱着小“莉莉”,抚摸着它的头说:“我们出国十多天,没人照顾它,准饿死。
”小家伙好像也知道我们此刻正在做“重大决策”似的变得格外乖顺听话。
②妻子抱着“莉莉”走来走去,苦思冥想,突然惊喜地
来到我的身旁,说:“有办法!”我一边听着一边点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
③晚上,我们带上水果点心等东西,抱着小“莉莉”去探望母亲。
母亲独自一人住在河对面,由于我们工作忙,离得也算远,而母亲又习惯独居一处,因而我们一般都是“逢年过节”,左拎一包,右提一盒,回家探望老人家,连邻居见了也赞誉有加,我则免不了有点飘然自喜:口碑不错!
④回到家里,母亲正在看电视节目,我把东西放下,便直截了当地向母亲说明来意:“我们打算出国旅游十来天,这只小家伙就有劳您来照顾了。
”据说母亲小时候让狗咬过一次,从此以后就没养过狗。
而这次为了出一趟国门,只好让老妈勉为其难了。
母亲听了十分爽快地说:“行!这小东西就放在这里吧,保证一日三餐有肉吃!放心吧。
”
⑤我们一边看电视,一边闲聊。
老妈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我们出外游时要注意安全,就好像小时候学校组织郊游的前夜一般,反复强调:药品、日常用具、御寒衣服都应带齐,尤其是必须把钱放好,放妥当!
⑥突然间,母亲不说话了,双眼直勾勾地盯着电视画面。
原来此刻正播放电视专题“古稀老人,携母万里游”,讲的是哈尔滨的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头儿,骑着三轮车携带百岁老母亲,从北到南,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母亲看着看着,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嘴角微微地颤动着。
此刻,我看着电视,心里真不是滋味:古稀老人尚能携母走南闯北,看风景,而我们今天却为了图自个快乐,居然斗胆让母亲去照顾“宠物”。
相比之下,我顿时感到无地自容,为人之子,亏你想得出来!
⑦母亲用手背擦了擦眼角,慢悠悠地站了起来,从衣柜的角落里掏出一只淡红色的小布袋,走到我面前,从袋子里拿出一千块钱,递给我说:“这钱是你们平时给我的,我没花,你们把它带上,路上用!”
⑧此刻,我又能说什么呢?母亲这一千块钱,就像鞭子一般一下一下地抽着我。
我有的只是自责。
我用眼睛狠狠地瞪了妻子一下,只见妻子也羞愧地低下了头,抱起“莉莉”轻声地说:“我们走吧。
”
⑨母亲说:“太晚了,把小东西放下,你们回去吧。
”妻子并没有把小“莉莉”放下,而是内疚地说:“妈,不用了,我们再想法子安顿它。
”母亲觉得有点迷惑不解,她一边说一边把钱“强行”塞进我的口袋里。
⑩我拉着母亲的手,说:“妈,这只狗我们另外设法安置。
把你的身份证拿给我。
”母亲从枕头底下拿出自己的身份证,问道:“你要身份证干嘛?”
⑪拿起母亲的身份证一看,粗心的我这才留意到妈今年已经75岁了,我心里一酸,嗓门有点哽涩:
⑫“妈,给你办护照,我们一起出国旅游!这钱我帮你保管,留着到了国外再花。
”
⑬“一起?我?一个老太太?”
⑭我坚定地点点头:“我们一起出国旅游!是我们三个人一起去!”这回轮到母亲半天也说不出话来了,喃喃自语:“出国?出国旅游?”眼角流露出光彩……
1.(1)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2)第②段中的“有办法”指的是什么办法?在这里为
什么不直接把办法写出来?
3.(3)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对表现人
物有何作用?
4.(4)文章多处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来揭示主题。
请你列
举两处,并说说其作用。
全真竞赛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二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按拼音写汉字
wēi wǔguǒ rán wēi rán
______ ______ ______
2. 我能把字写漂亮。
zhì xù yì lì jiàn qiáo yīn sēn dòu ōu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 选词填空。
热心、称心、齐心、恒心
邻居王大妈是个______肠,常常帮助有困难的人。
孙悟空寻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______的兵器。
在运动会上,由于我们班同学都很______,所以夺得了冠军。
只要有______,再大的困难都不会让我们后退。
4. 写出近义词
坚强—______ 照耀—______ 催促—______
5. 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②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6. 形近字组词
抱______ 缀______
泡______ 辍______
7. 读一读,写一写。
qī liáng cèng pòcū cāo
______ ______ ______
8.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故乡______②痛哭______
9. 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将下列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中国用自己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
帝国主义不过问修筑京张铁路之事。
______
10.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前进的步伐难阻挡。
②班长的决定我们都同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 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树木挡住了风沙。
②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读课文《望大陆》回答
他为什么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
13. 读课文《最佳路径》,照样子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选择路径
攻克______ 设计______ 铺设______ 清理
______
14. 读课文《太阳与士兵》,用上恰当的修辞手法,把句子补充
完整。
一到夏季,这哨所繁花点点更像______
三、写作(30分)
15. 习作:读课文《望大陆》整体感悟
全真竞赛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二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三)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根据词语意思,选择正确的字。
(竟竞)______争(宣宜)______读(再在)______现
(连联)______欢事______(绩迹)(捡检)______阅
2. 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阻止或暗中使坏使不能发展或成功。
______
②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
______
③工程完工。
______
④真诚恳切(多指感情)。
______
⑤婉辞,指父母死亡。
______
3. 选词填空。
热心、称心、齐心、恒心
邻居王大妈是个______肠,常常帮助有困难的人。
孙悟空寻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______的兵器。
在运动会上,由于我们班同学都很______,所以夺得了冠军。
只要有______,再大的困难都不会让我们后退。
4. 写出近义词
坚强—______ 照耀—______ 催促—______ 5. 用钢笔描红。
蔺廉颇卿赵韩唇
6. 找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横线上改正。
毫不俱怕______ 深明大意______ 生死忧关______
千均一发______ 若有所物______ 唇枪舌箭______
7. 判断下列句子。
1.(1)《詹天佑》一课讲的是明末清初的事,距现在有几
百年的历史了。
()
2.(2)一些帝国主义国家要争夺“京张”铁路的修筑权,
目的就是想嘲笑中国人没有这个能耐。
()
3.(3)居庸关隧道采取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是因
为它太长了。
()
4.(4)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难以爬上去,詹天佑
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
5.(5)初到哥廷根的时候,作者季羡林一心怀念着生母,
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
6.(6)《中华少年》一课选取雪山高原、南疆宝岛、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