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注意观察,寻找诱因,发现易发因素,应尽 量去除或避免之。
预后及转归
本病可并发鼻息肉、变应性鼻窦炎、支气 管哮喘、分泌性中耳炎、过敏性咽喉炎
肺气不得通调
津液停聚
气机郁结
肺受寒邪,邪聚鼻窍
鼻塞、清涕
鼻痒、喷嚏
脾气虚弱,化生不足 鼻窍失养 外邪或异气从口鼻侵袭 停聚鼻窍 鼻鼽
• 肾阳不足,则摄纳无权,气不归元,温煦 失职,腠理、鼻窍失于温煦,则外邪或异 气易侵,而发为鼻鼽
• 肺经素有郁热,肃降失职,邪热上犯鼻窍 ,亦可发为鼻鼽。
• 此型是六版教材补充的证型 • 此型患者多见于夏季,多数患者一般对寒凉、冷风不敏
1.针刺 2.穴位注射 3.艾灸 4. 耳针 5. 穴位敷贴
针灸疗法
其他治疗
对下鼻甲粘膜适当部位施以冷冻、激光照 射,20%硝酸银烧灼等,可使鼻粘膜表面敏 感性降低,达到控制症状的目的
护理与预防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防止受凉。
2.避免过食生冷、油腻、鱼虾等腥荤之物。
3.加强劳动保护及个人防护,避免或减少尘埃 、花粉、化学性气体等刺激。
• “one airway one disease”——与哮喘的关 系密切
病因病机
• 内因:多责之于肺、脾、肾三脏 • 外因:风邪、寒邪、异气
• 肺气虚寒,卫表不固 • 脾气虚弱,清阳不升 • 肾阳不足,温煦失职 • 肺经伏热,上犯鼻窍
诊断
• 病史 • 临床症状
诊断要点
• 检查
鉴别诊断
鼻鼽
局检:鼻粘膜淡白、灰白或淡蓝色为主 局检:鼻粘膜充血肿胀,鼻腔分泌物初 ,虽可见充血色红,但多为暗红色。 起较清稀,后转为粘性
鼻腔内有大量水样分泌物
辨证及治疗
分型论治
• 肺气虚寒,卫表不固 • 脾气虚弱,清阳不升 • 肾阳不足,温煦失职 • 肺经伏热,上犯鼻窍
肺气虚寒,卫表不固 腠理疏松 风寒之邪乘虚而入
若喷嚏、清涕、腹胀、便溏甚+草果、陈皮、半夏 鼻塞头痛+苍耳、辛夷、白芷 鼻涕多+陈皮、半夏、茯苓
肾阳不足,温煦失职
• 主证:喷嚏频频,清涕如水,鼻塞鼻痒 ,喷嚏多在早上或晚上,面色晄白,形寒 肢冷,精神不振,腰膝酸软,耳鸣耳聋。 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
• 局检:下鼻甲肿大光滑,粘膜色淡,鼻 道有水样分泌物。中鼻道可能伴有息肉。
感,但是对其他刺激,如煤烟、热气等敏感。可以说这 是随着环境改变患病率上升的证型。
• 部分病人可伴有家族史或过敏史
具有突发性和反复发作
• 喷嚏: 阵发性 • 鼻涕:大量清水样鼻涕,又称鼻漏 • 鼻塞:轻重不
伴有眼痒、球结膜充血等 • 嗅觉减退:部分有,主要由于水肿
脾气虚弱,清阳不升
• 主证: 鼻塞、鼻痒、清涕连连、喷嚏突发。 面色萎黄、消瘦、食少纳呆、腹胀便溏
、四肢倦怠、少气懒言等。 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弱无力
局检:鼻粘膜灰白或淡白,下鼻甲肿大光 滑、光滑,有水样分泌物
• 治法:益气健脾,升阳通窍 •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 若脾阳虚甚,可以理中汤加减 • 加减:
• 治法:温肾壮阳,固肾纳气。 • 方药:金匮肾气丸 • 加减:
鼻塞、分泌物多+半夏、陈皮、苡仁 喷嚏、腹胀、便溏+干姜、人参、吴茱萸 鼻塞、鼻痒、怕风+黄芪、防风
肺经伏热,上犯鼻窍
• 主证:鼻痒,喷嚏频频,流清涕,鼻塞, 常在闷热天气发作。全身可见咳嗽、咽干 咽痒等症状,舌质红,苔白或黄,脉数
变应性鼻炎
• 从病理上看属于I型变 态反应
• 根据发病情况可分为 常年性:尘螨、动物皮 毛、棉絮等 季节性:花粉为主
• 综上,鼻鼽具有以下特点:
• 多与季节性有关,也可常年发作 • 无性别、年龄、地域差别,但有家族遗传
的倾向 • 通常能找到过敏源
• 流行病学: • 20%-25%
• 发达国家更为多见
鼻粘膜充血肿胀鼻腔分泌物初起较清稀后转为粘性辨证及治疗分型论治?肺气虚寒卫表不固?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肾阳不足温煦失职?肺经伏热上犯鼻窍肺气虚寒卫表不固腠理疏松风寒之邪乘虚而入肺气不得通调肺受寒邪邪聚鼻窍津液停聚气机郁结鼻塞清涕鼻痒喷嚏脾气虚弱化生不足鼻窍失养气鼻侵袭停停聚鼻窍鼻窍鼻鼽鼻鼽外邪或异气从口鼻侵袭?肾阳不足则摄纳无权气不归元温煦失职腠理鼻窍失于温煦失职腠理鼻窍失于温煦则外邪或异气易侵而发为鼻鼽则外邪或异?肺经素有郁热肃降失职邪热上犯鼻窍亦可发为鼻鼽
内有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职 外有风邪、寒邪、异气等侵袭
常有过敏史或家族史
突然发病,突然消退,反复发作
伤风鼻塞
感受风寒或风热之邪所致 常有受凉史或疲劳史
病程较短,数天后可愈
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鼻塞
可伴见肺虚、脾虚、肾虚等全身症状
初起可见鼻痒、清涕,后期以鼻塞、 粘黄涕为主
全身 可伴见风邪外袭之表证的表现


概述
• 鼻鼽是指由于脏腑虚损、卫表不固,以突然和反复发
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特征的鼻病

别称:鼽嚏、鼽水、鼽鼻、鼻流清水等
“鼽者,鼻出清涕也” “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
• 从疾病表现来看,本病与西医学: •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 血管运动性鼻炎(Vasomotor Rhinitis )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 (Eosinophilic Nonallergic Rhinitis) • 等类似
• 局检:鼻粘膜色红或暗红,鼻甲肿胀
• 治法:清宣肺气,通利鼻窍 • 方药:辛夷清肺饮
黄芩(清上焦邪热)、栀子(清三焦实火) 石膏、知母(清里热)、桑白皮(清泄肺热) 辛夷花、枇杷叶、升麻:理肺气,通鼻窍 百合、麦冬:润肺滋阴
外治法
• 滴鼻法 • 嗅法 • 吹鼻法 • 塞鼻法 • 下鼻甲注射疗法
• 在发作期: 鼻粘膜多为苍白、灰白或浅蓝,也可充
血色红;鼻甲肿大(下甲尤甚),鼻腔内 有较多水样分泌物
• 在间歇期: 上述体征多不明显
肺气虚寒,卫表不固
• 主证: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鼻塞 ,嗅觉减退 全身可伴见畏风怕冷、自汗、气短懒 言、语声低微、面色苍白等表现,舌质淡 、苔薄白、脉虚弱
• 局检:下鼻甲肿大、粘膜表面光滑、色淡 、鼻道(尤其是下鼻道)有水样分泌物
• 治法:温肺散寒,益气固表
• 代表方:温肺止流丹加减
荆芥、细辛:疏风散寒 人参、甘草:补益肺气 桔梗、鱼脑石:散结除涕 诃子:收涩止涕
或以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
• 加减:
鼻塞、头痛+白芷、川芎、苍耳、辛夷 鼻痒甚+蝉蜕、僵蚕 畏风怕冷、清涕如水+桂枝、干姜、大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