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公开课Word版

合集下载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课件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课件

吴冠中《山水》
齐白石 《不倒翁》
20
印章
印章一般分三种:即姓名章、斋馆章(表示画家的住处或画室)、闲章(内容随意的 章,大都是刻成一句成语、格言或画家的主张。闲章是最五花八门又具有个性的。),这 三种章一般相间使用。
中国画在创作完成后,如果觉得密处仍然不够满当,或者疏处太空,都可以用印章弥
补。用章讲究与画面内容的内在联系,要考虑整幅画的构图、色彩,起到呼应、对比、配 合的作用。盖印的数量讲究“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
希施金(油画)《森林远方》
齐白石(中国画)《百世多吉》
11
油画和国画的不同
1. 材料不同:
油画:画布、油画颜料、油画笔; 国画:笔墨纸砚,宣纸、国画颜料。
2. 技法不同:
油画:焦点透视法; 国画:散点透视法。 3. 画面不同: 油画:只有绘画; 国画:画面中有诗书画印四个元素。 4. 中西绘画的区别: 西方绘画更注重客观事物的逼真再现,中国画则是更注重物象内在精神和作者主观情感的表 达,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把诗、书、画、印结合起来是中国画与西方画最大 的区别之一,也正是因为这样,使中国画成为独具特色的画种。 12
时社会环境有关。
5
作品欣赏(徐渭《墨葡萄》《青藤葡萄图》)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佛氏衣边说有珠, 艰如铁纲海南渔。
余亦腹内饶三斛,
化作葡萄树一株。 青藤道士。 钤印:佛寿、青藤道士、文长。
鉴藏印:清净、徐公。徐平羽题
签:徐青藤葡萄图。一九五四得 于北京。平羽。钤印:王郎。
另外,印章的大小、形状也要有所考虑,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画面。

初中美术《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001)优质教学课件

初中美术《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001)优质教学课件

刚 正
公 权
不 阿
书法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人 格,是人的灵魂!
它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映照出我们的内心。
同学们:至此,你对书法又多了几分了解呢?
尊重
认真 严肃
• 分享教师示范的微视频
• 插入学生正反回话
• 看来,同学们已经把严肃认真装到了心里, 有了这样的心理基础,接下来我们将继续 探讨在中国画中书法又该如何与绘画进行 完美地结合?这段时间的课先上到这儿。 同学们再见!
人民教育出版社 美术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笔墨丹青
第1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书画从来本相通 首在精神次在功 悟得梅兰腕下趣 纸上自然有清风
清 郑 板 桥 《 兰 竹 芳 馨 图 》
书画同源
你对书法有多少了解呢?
大王录像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右军宦游山阴,与谢安等名卿(709~785),唐中期著名书家,楷书四大家之首。为人 刚正不阿!唐安禄山叛乱,颜真卿在平原联合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 奋起抵抗!在这次作战中,颜杲卿和侄颜季明被安禄山双双杀害, 当颜真卿得知此噩耗后,满腔的悲愤澎涌而出,化作了著名的《祭 侄季明文稿》!
书法同绘画一样,也是一 种内心情感的表达。
“如果我是一个中国人,那么我 一定不是个画家,而是一个书法家, 我要用笔来书写我的感情”。
——毕加索
书法是不是简单的写字而已?
“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 一字乃见其心。” — 张怀瓘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 “书者,如也。如其志,如其学,如 其才,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书如其人

在惠风和畅中,他们饮酒赋诗,好不自在!最后大王以特选的鼠须笔和蚕茧纸,乘兴而书写了 一篇序,记此盛会,羲之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共三百二十四字。透过这柔韧飘逸的点画往来,我 们感受到的是书圣王羲之高雅、悠远的情怀!其字柔而不屈、强而不刚!不正是中华民族的精 神所在嘛!这是书法中的千古绝唱!实不愧为“天下第一行书”!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课件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课件
笔墨丹青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教者:杜雍卿
三维目标:
• 1、知识和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 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画面的和谐美感,感 受中国画的意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 2、过程和方法:本课主要以学生欣赏感受为主,通过 课件图片感受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和中国画的意境。
•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 深,了解、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提高学习兴趣。
《不倒翁》
游戏体验环节
学生分为两组: • 一组题目:为画题诗
• 二组题目:为诗作画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题款知识
题款的类型:
横 题
随 形 题
直 题
满 题
多 题
பைடு நூலகம்
穿插题
印章知识:
姓名章
闲章
斋 馆 章
提问环节
• 说出以下作品的名称、作者、 年代
拓展知识:
• 在中国画的众多题材中,许多画家特别喜爱四种 花卉,通常称为:“四君子”。那么“四君子” 指哪四种花卉?

绘画史称唐

代王维是诗画 结合的创始人。
王 维
《潇湘竹石图》北宋 苏轼
苏轼的作品强调“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固被誉为“以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二羊图》 元代 赵孟頫
清代 郑燮 《竹石图》
乌纱白扇俨然官, 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汝忽然来打破, 通身何处有心肝?
现代 齐白石
• 有些画家把抗寒性很强的三种植物称为“岁寒三 友”。那么“三友”是指什么?
• 也有画家把“三友”、“四君子”结合起来称 “五友”,又称为“五清”。那么“五清”是指 什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公开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公开课

课题: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授课人:江木真时间:2014/10/27 第六节八(2)班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画面的和谐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熟练软件的使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主要以学生体验为主,通过信息技术感受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和中国画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利用Photoshop软件完成课堂作业。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倪瓒作品《六君子图》和凡高作品《星月夜》,进行比较,学生思考中西方绘画在表现形式上有何不同,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从而引出课题。

(三)讲授新课:1、以诗入画,以景抒情。

体现了“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意境。

⑴出示图片。

徐渭的《墨葡萄》(此图经过处理,诗文用软件去掉,以便学生体会诗画结合的寓意)⑵教师提问:这张给大家什么感受?⑶教师总结:有的同学说,作品画的不像葡萄,没有那么真实。

其实这正是中国画的特点,中国画讲究“写意”,而不追求“画形”。

教师提问:何为写意?教师总结:所谓“写意”,就是画家的观点、情感,中国画注重抒发画家的情感。

下面,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幅作品是怎样“写意”的。

⑷教师提问:徐渭的经历比较坎坷。

请大家想一下,徐渭当时是怎样一个心情?⑸教师总结:徐渭的心情是悲伤中带着愤怒,胸怀远大抱负,却无处施展。

那他的这种情感在作品中是怎样体现的呢?⑹出示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这首诗是徐渭在画完时,题的一首诗,全班齐颂,体会诗歌的含义。

初中美术_《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课件设计

初中美术_《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课件设计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THANK YOU拦边印 压角印
引首印
《二羊图》赵孟頫
《二羊图》赵孟頫
沂蒙画派
包容创造 明理尚义 崇文重学 自强奋进
莒文化
试一试
观思 行
结合
尝试一件诗书画印结合的作品。
写款内容自定,将印章 盖在适当合理的位置。
以诗为魂谱天下华章 以书为骨写山河气壮 以画为思描法相庄严 以印为想篆金石铿锵
故事分享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寨里初中/吕译然/诗情/书魂/画意/章法
中西方绘画的区别

王 维 (唐代)
《江干雪霁图卷》
“诗与画相结合的渊源”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轼
《辋川图》
王维(701年-761年),河东蒲州 (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 摩诘居士。
《潇湘竹石图》
苏轼(北宋)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以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
诗与画的结合

《二羊图》赵孟頫(元代)
横题
直题
多 题
随形题
穿插题
满题

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取扶阳抑阴之意。
姓名
姓名章
画家的住处或画室
斋馆章
内容随意,成语、格言或画家主张 闲章
印章的分类

初中美术_《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课件设计

初中美术_《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课件设计

潇湘竹石图(苏轼)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二羊图》 元代 赵孟頫
《竹石图》 郑燮
他今五西
戊年视色行
戌翰同斑山
初墨堂斓水
冬主诗醉万

清画金千 生友风重
泽 东
美术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千里江山图】 王希孟
一、何谓“水墨画”?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民族绘画的统称, 也称中国画或国画。
它是以墨为主要颜料,以水为调和剂, 以毛笔为主要工具,以宣纸和绢帛为载体 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特有画种。
王冕 墨梅图
王二冕、书墨画梅结图合
落 款
题款的类型: 横题
直 题
随形题
多题
满 题
穿插题
王冕 墨梅图
三王、冕诗书墨画梅的结图合
诗意入画
《江干雪霁图》
唐代
Hale Waihona Puke 王维诗与画结合的渊源。 苏轼赞誉其“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诗词大会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诗词大会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词大会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王冕 墨梅图
四、王诗冕书画墨印梅的图完美结合
姓名章 斋馆章 闲章
白文 阴刻
阳刻 朱文
感受印章的魅力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给《九牛图》钤上印章。
►不同位置的印章
拦腰章
引首章
款尾章
拦边章
压角章
王冕 墨梅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课件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课件

15
2021/3/7
CHENLI
7
2021/3/7
古代山水画的构图的民族形式
北宋郭熙在所著《林泉高致》一文中提出“山有三远, 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三远法是总结了构图学上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高远、 深远和平远的三远法,实际上是如何表现山水境界中的高、 宽、深三度空间的方法。
2021/3/7
展子虔的山水画成就很大,他的《游
春图》,对推动绿水青山的画法,起
了重大作用。他以巧妙的经营和丰富
的色调,画出了春光明媚的湖山景色。
一片江南烟水,翠蚰葱茏,春波荡漾,
表现了山川的美丽和辽阔。
CHENLI
3
经典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
此图高33厘米,长636.9厘米。展卷望去,犹如坐在小船上,逆富春江而行,在移动中观看青
诗、书、画、印堪称“四绝”。这是因为诗、画都是写人绘景;
诗画并举,相映生辉,形成中国画一道亮丽的风景。
2021/3/7
CHENLI
6
中国画自古便有很强的线条美感
渔庄秋霁图 (元) 倪赞 运用简洁的线条创造孤傲、清高、 苍凉、疏放的一种艺术境界。
中国画线条由于融汇了书法的线条
艺术特点,扩大了线条的媒介范围,成了 画家创造艺术美的基本手段 。
高远,是从下面向上仰视,才觉得高远, 我们今天应用透视学的观点,即把物象放在 视平线上。
CHENLI
8
古代山水画的构图的民族形式
2021/3/7
深远由前面往里画出深奥之感觉叫深远。 画中进深大,造成一种具有深远空间的意境。
CHENLI
9
古代山水画的构图的民族形式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示范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示范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方案教材解析本课将通过大量图片范例展示中国形式美的丰富内容,对中国画的多种表现形式进行分析、阐述。

学生通过欣赏《江干雪霁图卷》《潇湘竹石图》等古代中国画作品,认识从诗画结合、书画结合、印的结合到逐步形成“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形式特点,帮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

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

2.运用形式美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初步体验中国画“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并内化为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结合。

2.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人文精神,以及这种思想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介绍中国山水画美学思想的核心:中国古代山水画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门传统艺术,东方的哲理和美学思想滋养了它的精神内涵,山水画的材质工具——笔、墨、砚、纸造就了它的表现形态。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为本课的学习打基础。

二、新授1.教师讲授古代山水画的基本技法:(1)笔法:中锋、侧锋、逆顺、点、粗细、顿挫、方圆、疾徐、转折。

(2)墨法:焦墨、浓墨、破墨、淡墨、积墨、宿墨、泼墨。

【设计意图】通过对笔法以及墨法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绘画特点。

2.教师带领学生感悟古代山水画家的创作灵感:每个画家有着不同的气质与素养,面对同一座山心灵会有不同的感受。

山水画是最心灵化的艺术,中国山水画家以自己内心的情绪,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去创造一幅意境幽深、气象万千的胸中丘壑。

让我们感受到画家对故土、对大自然的那份眷恋、那份痴情,带给我们充满情趣的、有独特意境的美的享受。

2.经典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把诗、书、画、印结合起来是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最大的区别之一。

说课稿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说课稿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说课稿《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我将围绕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七个方面来汇报我的数学设计。

一、说教学理念美术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快乐互动地学,自主探究地学,动手动脑地学,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不同个性、不同潜质上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主要讲述了中国画中的诗书画印。

本课为绘画开篇之课,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

本节课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由学习,着重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一是要在分析作品时,应有意识地强调画独特的透视。

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掘作品共有的中国人文精神。

中国画对于高中生来说距离较远,只有少部分学生接触过。

可以说学生的国画基础较薄弱。

因此,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画面的和谐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主要以学生体验为主,通过信息技术感受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和中国画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提高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山水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

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以及这种思想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学生利用顺义一中教学网络平台阅读资料,对画家的生平事迹、生活背景有一大致的了解,师生在教学网络平台上进行讨论,教师及时答复。

设计意图: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在不同时间内,在家进行预习、讨论、回答教师的提问,并且教师也能参与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答复,节省了课上时间。

第三单元第1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1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诗书画印的结合过程中,书与画的结合恐怕要早于诗 画和印画的结合,这是由于中国的书画工具相同,有 许多共同之处。所谓笔力劲健,风神顿爽,这也是从 书法中得来的。自宋元以下名画家多数是兼工书法。
书法与绘画之所以称为孪生姐妹,有下列几点原因: 1、书法很早时期就由实用工具演化而为纯粹艺术 2、书和画的构成美同于依托线势的流畅和生动 3、书和画所凭的物质材料,笔,墨,纸、绢等相同 4、书法的运笔结体,为绘画之不可缺少的准备工夫
闲章不闲
齐白石 见贤思齐
清 杨谦 寸阴可惜
清 李复出 得大吉利
清 王睿章 慎言守心
陈师曾 丹青不知老将至
齐白石 鲁班门下
清 朱用锡 中道而废君子不耻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做一个配对小游戏,给右竖列的 闲章找到属于他们的类别
《江山雪霁图》,落的是 穷款,只盖了一个压角章。 它表现的是雪天平远景色, 房舍、人物、船篷等物都 不甚确切,但在表现雪景 上却造成了一种富有诗意 的境界,于画中屋舍边画 枯树数株,槎枒挺立,富 有雪意,正如他的诗一样, 有一种恬淡、含蓄、清幽、 空灵的境界。
自古书画同源
在绘画中融入书法的笔意古已有之。诗书画印的完 美结合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方绘画的特征。 本节课我们将从绘画与诗词、书法、篆刻之间的密切 关联,了解中国画艺术。
教学目标:
1、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 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中国画将绘画、书法、诗词、篆刻等进行有 机结合,形成其独特的形式美感。 3、运用中国画的形式,加深对中国画的整体认识和 理解,提高审美感知力。
小结: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画 的最高境界。一幅传统的中国画,诗书画印 这四个方面相得益彰,有机的结合起来,表 现才更完整,更有特色。诗书画印的结合, 把几种艺术融为一体,相互辉映,既能丰富 画面内容,又能扩大画面境界,给人以更多 的审美享受。这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绘画的 特色。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优秀课件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优秀课件

, ,
, ,
通过视频了解中国画
记一记,想一想
通过欣赏视屏你觉得中国画里需要 哪些元素?
俗语说,“书画同源”,在绘画中融 入书法的笔意古已有之。诗书画印的 完美结合是中国画区别与西方绘画的 典型特征。本课我们将从绘画与诗词、 书法、篆刻之间的密切联系,初步了 解中国画的艺术。
一、书与画的结合
►中国画中的以书写款又叫做“落款”,一 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就相当西洋画中的画 者的签名,表明了这幅画的所有权。
各小组练习绘画,体现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六、互动点评
各小组之间进行点评。
七、课堂小结
诗书画印的完美的结合
1、书与画的结合。 2、诗与画的结合。 3、印与画的结合。
作业:临摹一幅国画
►印章的种类
1、姓名章----------作家的名字
2、斋馆章----------表示画家的住处或者画室
3、闲 章----------内容随意的章大都是刻一句 成语格言之类的,闲章五花八门,是最有个性的 章。
►不同位置的印
拦边章
款尾章
平衡章
压角章
►不同位置的印
拦腰章
引首章
款尾 章
拦边章
压角章
五、小组活动
二、诗与画的结合
人春近远王
来 鸟
去 花
听 水
看 山
维 (

不还无有唐
惊在声色代)►Fra bibliotek在画中的作用1画表现的事物直观、具体、真实、 便于领略。 2把诗与画结合起来,可以使静止的 画面活跃起来,画面的容量膨胀起 来。 3画上题诗,也可以起到点题的作用。
三、印与画的结合
► 印章在书画作品中的作用:
(1) 书画的所有权。 (2) 能补充章法构图,完善构图的作用 (3)点缀画面的作用。活跃画面气氛。 (4)在书画作品补充作品内容。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公开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公开课

课题: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授课人:江木真时间:2014/10/27 第六节八(2)班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画面的和谐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熟练软件的使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主要以学生体验为主,通过信息技术感受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和中国画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利用Photoshop软件完成课堂作业。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倪瓒作品《六君子图》和凡高作品《星月夜》,进行比较,学生思考中西方绘画在表现形式上有何不同,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从而引出课题。

(三)讲授新课:1、以诗入画,以景抒情。

体现了“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意境。

⑴出示图片。

徐渭的《墨葡萄》(此图经过处理,诗文用软件去掉,以便学生体会诗画结合的寓意)⑵教师提问:这张给大家什么感受?⑶教师总结:有的同学说,作品画的不像葡萄,没有那么真实。

其实这正是中国画的特点,中国画讲究“写意”,而不追求“画形”。

教师提问:何为写意?教师总结:所谓“写意”,就是画家的观点、情感,中国画注重抒发画家的情感。

下面,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幅作品是怎样“写意”的。

⑷教师提问:徐渭的经历比较坎坷。

请大家想一下,徐渭当时是怎样一个心情?⑸教师总结:徐渭的心情是悲伤中带着愤怒,胸怀远大抱负,却无处施展。

那他的这种情感在作品中是怎样体现的呢?⑹出示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这首诗是徐渭在画完时,题的一首诗,全班齐颂,体会诗歌的含义。

第三单元第一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课件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一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课件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对比一下西方油画和中国画的不同
材料、画面、技法
▲莫奈《日出.印象》
▲吴守明 《华山日出》
·材料 ·技法 ·画面
油画:画布、油画颜料、油画笔。 国画:宣纸、国画颜料、墨、毛笔。
油画:焦点透视法 国画:散点透视
油画:只有绘画 国画:几乎每一幅画都有诗、书、画、 印四个元素
西方绘画更注重客观事 物的逼真再现,中国画 则是更注重物象内在精 神和作者主观情感的表 达,追求一种“妙在似 与不似之间”的感觉。
常用的用笔方法
中锋 侧锋
逆锋
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用墨:调墨作画,由于加 水的多少,有“墨分五色” 之说,即焦、浓、重、淡、 清五个色阶,用以表现物 象质地和相互关系。
墨法:将不同的墨色组合 起来的方法就是墨法。
笔墨不是指作为工具的笔 和墨,是中国画的传统用 语,主要指画家通过用笔 和用墨所表达的一种境界。
用全笔蘸取淡墨,然后再用笔尖儿 蘸取一点重墨,这时重墨会自然往 上与淡墨融合。侧锋用笔,重墨和 淡墨会形成均匀的渐变过渡,这样 画出的色块深浅过渡非常均匀,这 就是泼墨法。
中国画分类
题款的类型 中国画的题款常见的有横题、直题、多题、随形题、穿插题、满题等。题 款的长短与字数的多少,应符合构图及主题的需要。文字内容随画面的需 要可长可短,但是必须与画面有内在联系,能让欣赏者依此感悟。
▲鉴古堂(篆刻)[清代] 边寿民
▲与古为新(篆刻)[近代] 吴昌硕
思考一:常见题款类型,以下作品题款类型是什么? 思考二:印章在书画作品中的作用?
印章在书画作品中的作用:
(1) 书画的所有权。 (2) 能补充章法构图,完善构图的作用。 (3) 点缀画面的作用,活跃画面氛。 (4) 在书画作品补充作品内容。

【公开课教案】第1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公开课教案】第1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第1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课型:欣赏·评述课时:1教学目标通过讨论和教师对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通过分析中国画不同作品之间的艺术特色,懂得如何感受艺术之美,及诗画与印章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教学重点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结合。

2.学生了解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验中国画“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提问:你们看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吗?70米的巨幅画卷徐徐拉开,一副中国水墨山水画映入眼帘,这幅山水画从开场到结尾,贯穿始终,它大气与独特的装裱形式,成为开幕式一大亮点,从此,让世界记住了中国,记住了中国画。

(引入课题)二、新课教学(一)思考:什么是中国画?中国画,简称国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使用中国特有的毛笔、墨和颜料,在宣纸或绢上作画。

形成了融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哲学观念为一体的完整的艺术体系。

(二)文人画中的诗书画印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同时也是一个有着深厚绘画传统的大国,诗画结合历史久远。

诗和画在中国文化里,无疑是一对最为紧密的姐妹艺术。

对于一幅传统的中国文人画来说,把诗、书、画、印结合起来,似乎才表现得更为完整,更有特色。

诗、书、画、印结合,可以把几种艺术融为一体,相互辉映,既能丰富画面内容,又能扩大画面境界,给人以更多的审美享受。

这便是中国文人画的一大特点。

1、诗画的完美结合A、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

中国画分为: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三大种类。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早在东晋时期就已崭露头角。

B、回忆你所熟知的耳熟能详的大诗人,说出几位。

王维和苏轼是文人画的代表人物。

王维简介欣赏作品:《江干雪霁图卷》唐王维小结:苏轼赞誉王维说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绘画史称唐代王维是诗画结合的创始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授课人:江木真
时间:2014/10/27 第六节八(2)班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画面的和谐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熟练软件的使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主要以学生体验为主,通过信息技术感受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和中国画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利用Photoshop软件完成课堂作业。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倪瓒作品《六君子图》和凡高作品《星月夜》,进行比较,学生思考中西方绘画在表现形式上有何不同,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从而引出课题。

(三)讲授新课:
1、以诗入画,以景抒情。

体现了“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意境。

⑴出示图片。

徐渭的《墨葡萄》(此图经过处理,诗文用软件去掉,以便学生体会诗画结合的寓意)⑵教师提问:这张给大家什么感受?
⑶教师总结:有的同学说,作品画的不像葡萄,没有那么真实。

其实这正是中国画的特点,中国画讲究“写意”,而不追求“画形”。

教师提问:何为写意?
教师总结:所谓“写意”,就是画家的观点、情感,中国画注重抒发画家的情感。

下面,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幅作品是怎样“写意”的。

⑷教师提问:徐渭的经历比较坎坷。

请大家想一下,徐渭当时是怎样一个心情?
⑸教师总结:徐渭的心情是悲伤中带着愤怒,胸怀远大抱负,却无处施展。

那他的这种情感在作品中是怎样体现的呢?
⑹出示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这首诗是徐渭在画完时,题的一首诗,全班齐颂,体会诗歌的含义。

⑺教师提问:请同学说说这首诗大致表达的含义?
⑻教师总结:表达了徐渭怀才不遇的痛苦心情。

⑼教师提问:在这首诗中,有一句是将绘画内容与画家的情感联系到了一起,大家能找出来吗?
⑽教师提问:这首诗对这幅画起到什么作用?
⑾教师总结:明确了绘画主题。

画家以诗入画的方式,更容易让观者体会到作品的内涵。

同时,画家将自己比喻成无人理睬的野葡萄。

画家以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融合,体现了“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意境。

2、诗书画印和谐统一,增强画面的形式美感。

(1)内容上,题字和印章的讲究。

教师讲解题字的内容:
题字不仅有诗文,还包括姓名、日期、题目、一段散文或是观者的感想。

但无论是哪一项,都要与画面内容有联系。

例如徐渭的《墨葡萄》中的题诗,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印章也同样如此,可以刻上画家的观点主张,印在画面上。

(2)形式上,题字和印章的讲究。

出示图片,齐白石的《墨螃蟹》和仇英的《仙山楼阁图》进行比较。

教师提问:这两张作品分别属于国画的那个类型?
教师提问:两张画上的题字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文字与绘画有什么关系吗?
教师总结:在形式上,题字与印章都要与画紧密结合,和谐统一。

如一幅工笔画就不能用狂草,一幅大写意也不宜用正楷。

另外,印章的大小、形状也要有所考虑,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画面。

(3)布局上,题字和印章的讲究。

教师讲解印章的种类及其讲究:
印章分为姓名章、斋馆章、闲章,姓名章一般盖在落款后面。

闲章也称压角章,有些画家盖在名章的斜下方,与名章遥相呼应,起到稳住构图的作用。

出示图片,利用Photoshop演示、以题字为例讲解。

(图片经过处理)
教师拖动题字,然后提问:题字放在这,对于画面来说,大家有什么感受?
教师总结:如果放在这,画面感觉不均衡,整体往下沉,画面就不和谐了。

由此可见,题字与印章是画面的一个组成部分,起着调节构图的作用,诗书画印的紧密结合,使画面和谐统一,增强了画面的形式美感。

设计意图:教师运用Photoshop软件修改图片,任意挪动题字印章的位置,让学生有一直观的认识,感受题字印章的布局与画面的关系。

(四)课堂练习
1、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包括诗文、画家背景介绍、图片等),了解画家的时代背景、生平事迹。

2、选择适当的诗句、印章,配以画面,调节诗书画印的布局,注意画面的形式美感。

3、将作业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师生评价。

(五)作品展示:
1、学生利用网络上传作业,进行展示。

学生展示作业,讲解相关的内容:
2、选取学生上传作业,相互评价。

3、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总结。

必要时,教师给予演示,让学生直观体会。

设计意图: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传作业,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及时给与答复。

教师进行点评,必要时利用软件给予演示。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说课稿
说课人:江木真
题款,又称落款、款题、题画、题字,或称为款识,是中国书画的传统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汉代出土的壁画及帛画上就已有明确的题字,但画家真正有目的地在画上题款,据记载是从唐代开始的。

到了宋代以苏轼等文人为代表的文人画家开始大量地在画面上题字,元代以后题款艺术已经成熟,元以后,几乎每幅画都有题款。

纵观国画大家谢玉玺的画作,一般都会题上诗文,而且会题上作画的时间、地点、姓名等,还会钤盖印章。

在当代无款和穷款大行其道、绘画与书法分离的时风之中,谢玉玺的题款显得难能可贵。

中国画的题款,包含“题”和“款”两方面内容:在画上题写诗文为“题”。

在画上记写年月签署姓名别号和钤盖印章等,称为“款”。

有的款文还记写籍贯、年龄以及作画处所等等。

如系赠人之作,又须写上受赠者的姓名、字号、称谓以及应酬语和谦词等等,内容与格式变化纷繁。

中国画题跋的几种形式。

凡人物、山水、花鸟等绘画作品画面布置变化极为多端。

满的构图,只能题一姓名,或钤一方图章,已经足够,这种款式,叫“穷款”。

隐款有些也属于穷款,但往往隐藏于画面之中,不易看出。

很空的构图,须题长篇大论以补充画面的空虚,叫“长款”。

构图上多处错杂的空虚,须题二处,或二处以上的,叫“多处款”。

一幅画,除诗跋等处,仅题作者姓名的,叫“单款”。

画面除作者姓名外,题有这幅画所有者字、号,以表示为某人所持有。

如“某某先生雅风”,此先生名字题在作者上面,叫“单款”。

因此作者姓名又叫“下款”。

上下两款合起来叫“双款”。

中国画题诗或文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它是中国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诗文、书法和绘画完美结合在一起,称为“三绝”。

如果熟悉谢玉玺的人,都知道谢玉玺的画作一般都会题上一句诗文,其内涵非常深邃,如果没有深厚的国学知识积累,是难以理解的。

中国画讲“书画同源”,画上题款,是靠书法具体实现的。

一般说来,工笔宜用篆书、隶书和楷书,写意宜选择草篆、草隶和行书。

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正常情况下,均以浓墨题款。

文字的排列,以与画面协调为宜。

纵观谢玉玺的画作,其书法运笔行云流水、潇洒飘逸,和画作浑然一体,堪称完美。

印章有随款印即姓名印、字号印、引首印、布局印等。

图章的作用可以丰富画面,起到点睛的作用,它要求印要精良,印风格要和画风相一致,一般写意宜用粗放的印,工笔宜用工整的印。

例如谢玉玺老师的工笔画作来说,钤印非常工整,为随款印。

总之,中国画是融诗文、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这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一幅优秀的中国画,例如国画大家谢玉玺老师的画作,
应该是“诗”、“书”、“画”、“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作品,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教学反思:
1、通过信息技术,弥补了学生技法上的缺陷,增加了学生实践的机会,与常规课相比,体现出自身的优势。

学生运用Photoshop软件,能够多次尝试给作品配诗、加盖印章。

通过这种独特的手段,学生们思考着、体验着、学习着,能够较高质量的完成作业。

2、学生通过朗读诗句,了解作者生平事迹,体验作者当时的绘画心理,加深感受,从而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3、高中新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增加了信息量,给学生提供了学习、展示的空间。

学生参与了课堂活动,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4、与常规课相比,网络课前预习的优势在于,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针对问题,现场解决,不用非要见了面再交流,节省了课上时间。

通过教师精心设计,将信息技术与本课进行有效整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体验,真正参与课堂活动,成为课堂的主体。

而教师在网络课的教学过程中,既是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参与者、学习者。

并且,在师生活动交流时,教师也能从学生处获得有益的启迪。

美术课堂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变。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科教学实效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