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理解6大失分根源,得分低是因为至少有3条你都不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阅读理解6⼤失分根源,得分低是因为⾄少有3条你都不了解语⽂是⼀门需要积累的学科。
就语⽂科⽬本⾝来说,其他学科有明确的边际,有章可循。
⽽语⽂学科,形似有疆(《中考考
纲》《课程标准》),实则⽆界。
(汉字⽆穷的变化魅⼒,难易度不好掌控,学起来也最难。
)
特别在⾼考新政施⾏之后,数学难度降低;英语⼀年两考也间接降低了考试难度。
相反,语⽂的⼴度和难度均有所提升,且在其他科⽬的考试中都将提升阅读量,间接考察语⽂
阅读能⼒。
语⽂已经成为了各学科中的拉分项!
唯有拿下语⽂,才能顺利通关中考,从⽽进⼊⼼仪的好学校。
语⽂中考试卷各模块分值拆分:
从中考语⽂分值拆分上来看,对于志在争取语⽂130分+的同学⽽⾔,
⽂⾔⽂阅读部分,失分必须少于2分,
现代⽂阅读5-7分,综合运⽤0-1分,写作10分。
这意味着作⽂⾄少要中上程度,现代⽂阅读要优秀程度,基础知识要很扎实,⽂⾔⽂部分也是
不容有失。
⽽根据教改趋势来看,⽇后中考语⽂难度可能会有所增加,主要的难点就出现在⽂⾔⽂和阅读
部分这两⼤块,同时也拉开学⽣分数差的关键所在,对于考察内容上也会更偏向于理解运⽤⽽
⾮死记硬背。
今天我们就聚焦在阅读理解这个版块上;⽬前,在上海市中考语⽂中,现代⽂阅读分值占40
分,占⽐达26.67%。
阅读理解题对于学⽣的要求在于:
1、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的含义和⽤法;
2、能把握句⼦在⽂中的含义,提取并解释重要的信息;
3、能概括⽂章的要点和主旨;
4、能分析句⼦和段落的作⽤;
5、能识别和运⽤修辞⽅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6、能梳理⽂章的思路,分析⽂章的结构;
7、能对⽂章的思想内容、常见写作⼿法及语⾔表现⼒,表达⾃⼰的感受和见解;
8、能在理解⽂意的基础上作相应的拓展。
造成这部分题型失分的原因主要在于:
1、题⽬翻译不准,⽆法与所授考点对接;
在阅读理解题⼲中,往往包含着所考察知识点信息,每种题型有相应的答题⽅法套路;同学们
⾸要做的是能够准确把握题⽬类型。
2、⽂意理解不透,流于浅层表⾯理解;
能理解词句的字⾯意思,但成为⼀个段落时,对于上下⽂之间的关系不够明确,⽆法真正理解
到⽂章深层意思,导致答题时不够到位。
3、阅读积累匮乏,抓不住重点关键信息;
有些同学缺乏阅读积累的相关知识,例如基础词汇缺乏,对于词汇的⼀般应⽤⽅法以及常见意义没有掌握,放在⽂章中就不易抓住关键字。
有些同学缺乏⽂体知识,对说明⽂、议论⽂、记叙⽂等⼀般⽂体的特点了解不够到位,就不能更好地抓住⽂章重点,了解⽂章意义。
4、答题要点缺失,技巧记忆不熟练;
针对不同的题型解题技巧,在平时不注意使⽤这些解题技巧,不能对这些解题技巧进⾏总结,应⽤的不够熟练,导致语⽂阅读理解题失分。
5、概括能⼒低下,达不到准确简练全⾯;
在现实⽣活中,我们要想正确理解⼀个⼈说话的意图,⾸先要能简洁、准确、完整地概括出他都说了什么。
如果你将对⽅讲的主要内容都⽆法准确完整地概括出来,便很难掌握对⽅的意图。
这也就是为什么不管我们上学时还是现在,每次在概括⼀篇的⽂章的中⼼思想时,都有⼀个固定的格式:
本⽂通过(事件或主要内容),写出了(对⽂章内容的⼀句话概述或评价),表达了作者
(此处填中⼼思想)。
之所以能由此引出⽂章的中⼼思想,要源于对⽂章主要内容进⾏简洁、准确、完整的概括,看上去是⼀道理解题,其实要答对题,考的是学⽣的概括能⼒。
6、框架结构不熟,定位不准作⽤不明。
做阅读题必须有以下⼏种意识
(1)⽂体意识:根据⽂章的不同体裁去答题;
(2)语境意识:联系⽂章中⼼和上下⽂答题;
(3)⽂本意识:⼀切答案可以在⽂中找到,答题不能脱离⽂本;
(4)题⽬意识:注意答案在问题中,从问题中找命题意图、答题要点和要求,按分值答题。
做阅读理解的流程
step1:速读,确定体裁和中⼼——初看题⽬,明要求;
step2:再通读原⽂——依据要求,确定有效阅读区域;
step3:反复斟酌,并作答——复查,是否按照要求作答,是否表述明确。
注意:本号专注语⽂阅读题快速提分,将在每⽇更新【阅读答题技巧】【阅读提分⼲货】等素材知识。
如果有阅读题提升需要的请务必关注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