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第一单元复习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
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从实际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
质要把握以下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3、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
主观印象。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4、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
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
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世界统一于物质。
6、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
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7、联系的特点,第一,联系具有客观性。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
在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去认识事物。
第二,联系具有普遍性。
第三,联
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第四,联系具有条件性。
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强行去改变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否则就是拔苗助长。
8、发展的含义: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事物原有的状态
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
9、联系和发展是通过一系列的基本环节得以实现的。
内容与
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构成了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0、内容与形式方法论:在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中,要根据
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注重事物的内容,反对忽视内容夸大形式作用的形式主义。
又要积极利用合适的形式去促进内容的发展,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能动促进作用。
11、本质与现象方法论:科学的任务就在于准确辨别真相
和假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为此需要掌握大量的现象,进而通过技术手段和理论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断深化对事物的认识。
12、原因与结果方法论。
只有全面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
我们才能通过自觉的努力消除不利的原因,是因果关系朝着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方向运行,从而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结果。
13、必然与偶然方法论。
在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中,必须重
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发展趋势,并以此为依据定制我们的目标和计划,同时也要充分估计到各种偶然因素的作用,善于敏锐地识别和把握机遇,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的目标。
14、现实和可能方法论。
一方面立足现实对可能性做出全
面的分析和预判。
另一方面着眼长远,防止坏的可能变为现实,同时善于创造条件。
促使好的可能获得实现。
1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中国共产
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新的胜利。
16、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
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17、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的统一。
18、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这就要求我们树立辩证的
否定观。
反对形而上学的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而要对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使实践活动符合事物自我否定的辩证本性,同时又要求我们正确看待事物发展的过程,既要看到道路的曲折,更要看到前途的光明。
19、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20、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是不断增强辩
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