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挖基坑施工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挖基坑施工质量标准和检
验方法(总4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明挖基坑施工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1基坑定位检验方法
(一)观察法
1观察槽壁、槽底的土质情况,验证基槽开挖深度,初步验证基槽底部土质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观察槽底土质结构是否被人为破坏。

2基槽边坡是否稳定,是否有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存在,如地下渗水、坑边堆载或近距离扰动等(对难于鉴别的土质,应采用洛阳铲等手段挖至一定深度仔细鉴别)。

3基槽内有无旧的房基、洞穴、古井、掩埋的管道和人防设施等。

如存在上述问题,应沿其走向进行追踪,查明其在基槽内的范围、延伸方向、长度、深度及宽度。

4在进行直接观察时,可用袖珍式贯人仪作为辅助手段。

(二)钎探法
1工艺流程
绘制钎点平面布置图→放钎点线→核验点线→就位打钎→记录锤击数→拔钎→盖孔保护→验收→灌砂。

2人工(机械)钎探
采用直径22~25mm钢筋制作的钢钎,使用人力(机械)使大锤(穿心锤)自由下落规定的高度,撞击钎杆垂直打人土层中,记录其单位进深所需的锤数,为设计承载力、地勘结果、基土土层的均匀度等质量指标提供验收依据。

是在基坑底进行轻型动力触探的主要方法。

3作业条件
人工挖土或机械挖土后由人工清底到基础垫层下表面设计标高,表面人工铲平整,基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钎杆上预先用钢锯锯出以300㎜为单位的横线,0刻度从钎头开始。

4根据基坑平面图。

依次编号绘制钎点平面布置图
按钎点平面布置图放线。

孔位洒上白灰点,用盖孔块压在点位上作好覆盖保护。

盖孔块宜采用预制水泥砂浆块、陶瓷锦砖、碎磨石块、机砖等。

每块盖块上面必须用粉笔写明钎点编号。

5就位打钎
钢钎的打入分人工和机械两种。

人工打钎: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处子上。

用大锤打钢钎的顶端;锤举高度一般为50cm,自由下落,将钎垂直打人土层中。

也可使用穿心锤打钎。

机械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扶正钎杆,利用机械动力拉起穿心锤。

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60cm,把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6记录锤击数
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

钎探深度以设计为依据。

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钎点按纵横间距梅花形布设。

深度为。

7拔钎、移位
用麻绳或钢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人撬棍或钢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

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依此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将钎杆或触探器搬到下一孔位。

以便继续拔钎。

8灌砂
钎探后的孔要用砂灌实。

打完的钎孔。

经过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

用盖孔块盖住孔眼。

当设计、勘察和施工方共同验槽办理完验收手续后,方可灌孔。

9质量控制及成品保护
(1)同一工程中,钎探时应严格控制穿心锤的落距,不得忽高忽低。

以免造成钎探不准。

使用钎杆的直径必须统一。

(2)钎探孔平面布置图绘制要有建筑物外边线、主要轴线及各线尺寸关系,外圈钎点要超出垫层边线200~500mm。

(3)遇钢钎打不下去时。

应请示有关工长或技术员。

调整钎孔位置。

并在记录单备注栏内做好记录。

(4)钎探前,必须将钎孔平面布置图上的钎孔位置与记录表上的钎孔号先行对照。

无误后方可开始打钎;如发现错误,应及时修改或补打。

(5)在记录表上用有色铅笔或符号将不同的钎孔(锤击数的大小)分开。

(6)在钎孔平面布置图上,注明过硬或过软的孔号的位置,把枯井或坟墓等尺寸画上,以便设计勘察人员或有关部门验槽时分析处理。

(7)打钎时,注意保护已经挖好的基槽,不得破坏已经成型的基槽边坡;钎探完成后,应做好标记,用砖护好钎孔,未经勘察人员检验复核,不得堵塞或灌砂。

2基坑开挖施工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一)一般规定
1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

严禁超挖”的原则。

2基坑(槽)、管沟土方施工中应对支护结构、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和监测,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待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

3基坑(槽)、管沟土方工程验收必须确保支护结构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为前提。

当设计有指标时,以设计要求为依据,如无设计指标时应按表的规定执行。

(1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士体结构的一部分;
(2)开挖探度大于10m;
(3)与郁近建筑物。

亚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

(4)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严加保护的基坑。

2。

三级多坑为开挖深度小于7m,且周困环境无特别要求时的基坑。

3。

除一级和三级外的基坑属二级基坑。

4。

当周围巳有的设施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这些要求。

3基坑支护质量标准
4基坑防排水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5基础浇筑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1结构砼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砼强度的试件,应在砼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规定。

2对有抗渗要求的砼结构,其试件应随机取样,且取样不少于一次。

3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报监理单位认可后处理。

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4同一施工段的砼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砼初凝之前将上一层砼浇筑完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