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技士重要考点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初级士重要考点汇总:
细胞学误诊的原因
1.标本取材不当:未取到真有癌细胞部分,如痰液制片时未仔细选择有效病理成分;或患者咳痰方式不对,未采集到支气管深部分泌物等。
2.标本不新鲜:细胞学检查标本必须在采集后1-2小时内涂片,立即固定,以防止细胞自溶。
3.编号错误:会发生误诊嘏造成医疗事故。
故送检标本、申请单、涂片、报告单编号后应仔细核对,避免出现差错。
4.细胞污染:涂片在固定和染色过程中,不断有细胞脱落于试剂中,这些细胞有可能粘附在其它患者涂片上而造成误诊,故要经常过滤或现换试剂。
5.观察不仔细或方法不正确而发生的漏误。
6.肿瘤细胞分化好,与正常细胞不易区别。
7.经放疗或化疗后,正常上皮细胞受射线作用,有明显的形态学改变,误诊诊为癌细胞。
放射免疫分析常用方法
(1)液相法:将待检标本(例如含胰岛素抗原)与定时的同位素标记的胰岛素(抗原)和定时的抗胰岛素抗体混合,经一定作用时间后,分离收集抗原抗体复合物及游离的抗原,测定这两部分的放射活性,计算结合率。
在反应系统中,待检标本的胰岛素抗原与同位素标记的胰岛素竞争夺战性与胰岛素抗体结合。
非标记的抗原越多,标记抗原与抗体形成的复合物越少。
非标记抗原含量与标记抗原抗体复合物的量呈一定的函数关系。
预先用标准的非标记抗原作成标准曲线后,即可查出待检标本中胰岛素的含量
(2)固相法:将抗原或抗体吸附到固相载体表面,然后加待检标本,最后加标记抗体。
测定固相载体的放射活性,常用的固相载体有溴化氰(CNBr)海豹化的纸片或聚苯乙烯小管。
放射免疫分析法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多种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维生素、药物、IgE等。
血液标本类型
(一)全血
1.静脉全血:应用最多的全血(whole blood)血液标本来自静脉,采血的部位有肘前静脉、腕静脉,小儿和新生儿有时用颈静脉和股静脉。
2.动脉全血:主要用于血气分析,采血部位有股动脉、肱动脉和桡动脉。
3.毛细血管全血:也称皮肤采血,适用于仅需微量血液的检验或婴幼儿,采取的部位有耳垂、指端,小儿有时为拇趾或足跟。
(二)血浆
全血抗凝离心后除去血细胞成分即为血浆(plasma),用于血浆化学成分测定和凝血试验。
(三)血清
血清(serum)是血液离体后自然凝固后分离出来的液体,血清与血浆相比较,主要缺乏纤维蛋白原),其他化学成分多无差异。
血清主要用于临床化学和免疫学等检测。
(四)分离或浓缩的血细胞成分
有些特殊的检验项目需要特定的细胞作为标本,如浓集的粒细胞、淋巴细胞、分离的单个核细胞等。
细菌培养基的营养物质
尽管不同的细菌对营养的要求不同,但细菌需要的营养物质应含有水、氮源、碳源、无机盐类和生长因子等,常用的营养物质如下:
1.蛋白胨:蛋白胨是制备培养基时最常用的成分之一,提供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氮源。
是动物或植物蛋白质经酶或酸碱分解而成。
植物胨和动物胨各有优点,配制培养基常将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提高培养基的营养价值。
蛋白胨易溶于水,遇酸不沉淀,不因受高温而凝固,并为两性电解质有缓冲作用。
但吸水性强,应注意干燥密封保存。
2.肉浸液:是用新鲜牛肉浸泡、煮沸而制成的肉汁。
其中含有可溶性含氮浸出物(肌酸、黄嘌呤、腺嘌呤、次黄嘌呤核苷酸、谷氨酸、甘氨酸等)和非含氮浸出物(肝糖、乳酸、琥珀酸、磷酸己糖、脂肪、无机盐类等)。
还有一些生长因子。
肉浸液可为细菌提供氮源和碳源,但肉浸液中所含氮物质过少而不能满足细菌的需要,因此在制备培养基时应再加入1%~2%的蛋白胨和0.5%氯化钠。
3.牛肉膏:由肉浸液经长时间加热浓缩而制成。
糖类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所以其营养价值低于肉浸液,但因无糖可用作肠道杆菌鉴别培养基的基础成分。
由于使用方便,常用于制备培养基。
4.糖类、醇类:为细菌生长提供碳源和能源。
制备培养基所用的糖类、醇类有多种,常用的糖类有单糖(葡萄糖、阿拉伯糖等)、双糖(乳糖、蔗糖等)和多糖(淀粉、菊糖等);常用的醇类有甘露醇、卫茅醇等。
除葡萄糖、蔗糖主要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基本成分外,其他糖类和醇类主要用于鉴定细菌所做的发酵反应。
5.血液:血液中既含有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糖类、无机盐类等营养物质,又能提供辅酶(如
V因子)、血红素(X因子)等特殊生长因子,所以培养基中加入血液用于培养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
另外,还可根据细菌在血液培养基中的溶血现象而进行鉴定。
6.无机盐类:提供细菌生长的各种元素,如:钾、钠、铁、镁、钙、磷、硫等。
用于制备培养基的无机盐类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有氯化钠和磷酸盐,前者对维持酶的活性、调节菌体内外的渗透压非常重要,后者是细菌良好的磷源,并在培养基中具有缓冲作用。
7.鸡蛋和动物血清:虽然不是构成培养基的基本成分,但却是某些细菌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所以仅用于制备一些特殊的培养基,这些细菌直接从鸡蛋和动物血清中获取营养。
如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的鸡蛋培养基和培养白喉杆菌的吕氏血清培养基等。
8.生长因子:是细菌生长所必需的,但需要量很小。
在制备培养基时,常在肝浸液、肉浸液、酵母浸液和含血液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嘧啶等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