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shang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冰会不会也像水一样可以爆炸?
在水以固态形式存在的时候,也就是变成冰的时候,有的时候也是会爆炸的。

毫不夸张地说,冰若爆炸起来威力远远大于之前提到的水蒸气,冰的威力甚至能毁掉整个城市。

冰可以让最坚固的岩石裂开。

秋天的时候,山中岩石的岩缝里会渗入水,等到了冬天,这些水都结成了冰。

要知道,水变成冰之后体积会膨胀,也就是说同样质量的冰的体积要比水的体积大出十分之一。

也就是说,岩缝里的水在结成冰之后会向各个方向膨胀挤压,从而撑破了最坚固的岩石,使其裂开。

在北方的冬天,常常有水管里的水因为冻成冰的缘故把水管胀破的情况。

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人民常常用毛毡、棉被等把需要保护的水管缠起来。

7.我们能在地板上穿着冰刀滑冰吗?
如果我问你:为什么我们能穿着冰刀在冰面上滑冰,却不能在地板上滑冰呢?你可能会这样回答,因为冰光滑而且坚硬,所以穿着冰刀能在冰上划起来,地板没有冰那么光滑,当然不行啦。

可是也有光滑的地砖、大理石铺成的地板呀,它们的光滑程度不逊色于公园里的冰场,为什么还是不能在上面滑冰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

当我们穿着冰刀在冰面上滑冰的时候,在冰刀压力的作用下,冰会融化成水。

这一点点水就成了冰刀和冰面的润滑剂了,就像机器里用的润滑油一样,都能够减轻摩擦。

地板上可没有这么好的润滑剂,所以自然不能在上面滑冰啦。

你一定在电视上看见过冰川滑落的景象,其实,冰川滑落和滑冰的道理是一样的。

冰川对山的压力使冰川的底层融化成了水,这样,也相当于有了润滑剂,减小了摩擦,冰川就会顺着山坡往下滑动。

8.世界上有不透明的水和透明的铁吗?
在你的脑海里,提到水的时候,一定浮现的是透明、清澈的液体吧。

其实,我们能看到的水都是透明的,那是因为我们看到的鱼缸里的水、小河里的水还不够深。

在很深很深的海底世界,永远是像夜晚一样漆黑无光的,生活在深海海底的很多生物是一辈子也见不到阳光的,因为阳光根本无法穿透这么深的水。

其实,你看到的所有透明的物体都是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还不够厚,换句话说,所有的物体只要够薄都是透明的,只要够厚都变得不透明了。

如果你手中有一块透明的玻璃,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从玻璃的边缘看,并不是透明的。

有人用铁制作了一片只有十万分之一毫米厚的小薄片,当铁被制成这么薄的薄片的时候,它就会变得像玻璃一样透明,而且无色。

透过这薄片,我们能够毫不费力地看清书本上的字。

同样,一些其他的金属也能制成类似的无色透明的极薄的薄片。

所以,世界上真的是有不透明的水和透明的铁存在的。

第二站:炉子
1.我们人类什么时候开始学会取火的?
你是否有过围炉而坐的经历呢?在冬天的夜晚,围着一个温暖的火炉,炉子里的火热情地燃烧着,柴火发出轻快响亮的噼啪声,这情景是多么的美好温馨啊!也许你也会在这个时刻,发挥神奇的想象,翱翔于自己幻想中的世界里——被熊熊烈火包围的城市、神秘的古堡、万炮齐鸣的战争场面、奋勇拼搏的战士……
在古代的西方国家人们认为,火是象征着火的灵魂的一个个小小的火蜥蜴组成的,它们住在火焰里。

还有一些人认为火是一个神灵,几百年来,人们修建了一座座供奉火神的庙宇,这些庙里供奉着长久不息的火种。

这些长久不息的火种就是长明火。

大约几万年以前,在人们还没有学会钻木取火的时候,他们就会到处寻找火种。

在那个时候火种是十分珍贵的,寻找火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时的人们像寻找宝石一样去找火种,也像珍惜宝石一样珍惜火种。

有时会发生雷雨天气,雷电会将树木劈中,被雷击的树木就会被点燃。

可以想象我们的祖先第一次发现火的时候的场景,先是充满恐惧地看着这可怕的红色猛兽把树木烧的七零八落直到完全吞噬。

但是那火焰中放射出来的光和热却又让人感到温暖,想走近一点却难以抑制心中对这猛兽的恐惧,想走远一点却又舍不得这份温暖。

不禁十分佩服那些勇敢的原始人,他们为了生存,需要每天不断和各种强壮的猛兽斗争。

从他们发现火的第一天开始,不知道又过了多久,他们才学会保留火种,学会用火来取暖、烤熟食物。

我们可以想想看,第一个拿起燃烧的树枝的人是要鼓足了多大的勇气,第一个把这红色的猛兽带回居住地的人一定是极其聪明而勇敢的人。

这么做的一定不止一个人,当时,在许多地方,有许多这样的人迈出了第一步,像驯服猛兽一样,将这红色的猛兽也驯服了。

我们都知道,是爱迪生发明了灯泡。

但是和这些身披兽皮,长着长长的胳膊和内翻足的远古人类比起来,两者一定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试着想一想,如果没有了火,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也许我们会过着跟黑猩猩一样的生活。

你知道从人类开始学会使用火,到人类可以自己生火花了多长的时间吗?答案是几千年。

经过了那么久的时间,人才学会自己生火,可见远古时期的人们是多么艰辛。

可想而知,学会了自己取火的人们的日子就好过了许多,因为他们再也不用害怕千辛万苦找来的火种熄灭了。

直到后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还是在庙宇中供奉着长明灯,以铭记那个人们不会自己取火,将火视为珍宝的时代。

原始人取火的方式是钻木取火,就是用一根木棍摩擦另一根木棍来生火。

而这最古老的方式也被我们保留到现在,那就是我们使用火柴的时候,也是用摩擦来取火的。

用火柴生火很容易,只需要轻轻一划,一秒钟就可点燃。

可是钻木取火是需要花费很多精力的,用两根干燥的木棍相互摩擦,需要好久才回点燃,而且需要很高的技术。

2.火柴是怎样才被点燃的呢?
首先,我们来推想一下原始人是怎么样发明钻木取火的吧。

原始人肯定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先进的工具,比如锯、刨等等。

他们会自己用一些尖利的骨头、石片来制作这些工具。

制作这些工具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不断地磨、不断地刮,直到出现想要的形状为止。

长时间的磨、刮等动作会产生热量,这样会使木头变热甚至是燃烧起来,很可能人们就是这样发现取火的办法的。

所以,为了让木头烧起来,就是要让两根木棍摩擦起来使它变热。

那么火柴是怎样才被点燃的呢?原来,火柴是由特殊的材料制成的,稍稍一加热就能够被点燃。

火柴头上涂抹了可燃物质,只要用火柴头轻轻碰一下烧的通红的炉子,它就会着起火来。

但是换成另一边的木棍来碰炉子,就不会被点燃了。

这就是为什么火柴可以轻易被点燃的原因。

3.火柴出现了多久了?
火柴出现在世界上的时间并不是很久,它是近代才被发明的。

第一个火柴厂是1893年建立的,在这之前取火都是用的其他的办法,比如在电视剧里,我们会看到一些人用火折子一类的东西。

在上世纪40年代之前,人们使用的是一种盒子来生火,盒子里有一小块钢、一小块石头和一小块像是海绵一样的东西。

但是其实,这一小块钢叫火镰,一小块石头是打火石,像海绵一样的东西是火绒。

那么怎样用这个东西来取火呢?一手拿着火镰,另一只手拿着火石和火绒,然后用火镰和火石碰撞起来产生火星,运气好的话也要好几次才能够把火绒点燃。

实际上,这个小盒子的原理和我们使用的打火机的原理差不多。

打火机里的小轮子相当于这里的小石块和小钢块,打火机里被汽油浸泡着的引线就是这里的火绒。

这敲石取火并不是一件好办法,因为这个方法不太容易取到火。

当年,欧洲的游客想要把这个方法介绍给格陵兰岛的爱斯基摩人,可谁知爱斯基摩人却拒绝了他们。

爱斯基摩人还是觉得自己的方法更好,他们取火的方式和原始人差不多,是用皮带转动木棍来摩擦干燥的小木块来取火。

他们宁可用最古老的方法取火也不肯敲石取火,可见,敲石取火真的不是很管用。

欧洲人也在不断地寻找更新更好的取火方式,当时,市面上出现了千奇百怪、形形色色的取火工具,却没有一个特别中用的。

有人发明了一种玻璃头的火柴,需要用字把玻璃头掐岁才能够取火,后来还出现了整套玻璃制成的取火工具,结构复杂,价钱又贵,而且使用起来并不方便,很难得到普及。

后来,人们发明了黄磷火柴。

什么是黄磷呢?黄磷的燃点只有60摄氏度,也就是说,只需要把黄磷加热到60摄氏度就能将其点燃了。

但是黄磷还不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制作火柴的原料,黄磷虽然看上去条件和属性适合制作火柴,但是黄磷是有巨毒性的,最重要的是,黄磷十分容易被点燃,只需要一个不太用力的摩擦,它就会燃烧起来。

而且使用不慎还会发生爆炸,爆炸的时候火柴头会四处飞溅,引起火灾。

所以,黄磷火柴并不安全。

更糟糕的是,黄磷火柴的成分里还有硫的存在,燃烧过后会产生二氧化硫,气味非常难闻。

我们现在使用的火柴是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又叫做“瑞典火柴”这种火柴使用起来比较安全,也更方便些。

火柴头上完全没有黄磷,而是使用了另一种可燃物。

4.水为什么就不能燃烧呢?
在我们所认识到的东西里,有一些是受到强热才会燃烧,有一些事稍稍受热就能燃烧,还有一些,则是完全不会燃烧的。

我们最常见的水,就是一种不会燃烧的物质。

这又是为什么呢?
燃烧过后的灰烬还能燃烧吗?显然是不能的。

水和燃烧后的灰烬不能再燃烧是一样的道理,那就是水和灰烬一样,本身就是燃烧后的产物。

那么是什么燃烧了才产生的水呢?
是氢气,氢气是一种很轻的气体,被用在飞行器中,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氢气球里面填充的就是氢气。

由于氢气易燃,现在市面上大多数气球都是用不会燃烧的氦气填充的。

5.炉子中的柴跑到哪去了?
人们从室外抱回来一捆捆木柴,堆放在炉子的旁边。

点燃炉子之后,我们会不断向炉子里面续柴,没过多长时间,炉子旁边的一堆木柴就烧光了。

那么,那堆木柴去哪了呢?你可能会说,烧光了呀!那么,什么叫“烧光了”呢?
我们该好好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了。

首先,让我在脑中回想一下,还有什么东西能被烧光呢?
对了,蜡烛。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吧。

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拿一把干净光亮的金属勺子罩在上面,静静的观察。

我们会发现,没过一会勺子上就开始模糊起来了,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小小的水珠。

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蜡烛就是水的来源之处。

现在我们进行下一步实验,把勺子擦拭干净,然后把它放到火焰上。

我们会看到,勺子上覆盖了一层黑黑的东西,这层黑黑的东西是一层小炭粒。

那么炭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答案还是蜡烛。

原来,蜡烛里有水还有炭。

那么,为什么之前我们看不到水和碳存在在蜡烛里呢?
我们坐在电视机前,能看到屏幕,外壳,但是我们看不到电视机内部的零部件,除非我们把电视机拆开。

我们站在屋子里,看得见墙壁、天花板,却看不见横梁或者是钉子,除非着火的时候,外面烧掉了我们才能看得见里面。

蜡烛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我们点燃了蜡烛之后才看得见里面的水和炭。

好,经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蜡烛燃烧的时候生成水和炭。

但是平时点燃蜡烛的时候并没有发现呀!
水变成水蒸气飘散到空气中了,就像刚才我们实验里看到的一样,蜡烛燃烧产生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了勺子上。

炭又去了哪里呢?
在点燃蜡烛的时候会冒一股黑烟,炭就是以小颗粒的形式存在在这黑烟中的,燃烧过后,黑烟会飘得到处都是,天花板上、周围的墙上都会沾有这些小碳粒。

在这里要告诉你的是,如果蜡烛烧得好的话,就不会冒黑烟了,因为炭被燃
尽了。

什么是“燃尽”呢?
这需要从头讲起了。

炭燃尽了是去了哪里呢?答案无非有两种,或是完全消失了,或是转化成我们看不到的东西了。

下面我们再做一个实验,让我们来见识一下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实验需要两个玻璃瓶子和一个蜡烛头,蜡烛底下用一根铁丝穿起来,这样我们就能很方便地将蜡烛头放到瓶子中了。

下面我们需要制作一些石灰水。

拿一点点生石灰挡在水中搅拌一下,然后用吸墨纸过滤,让溶液变得透明,这就是石灰水了。

用一个被子,里面放上一些石灰水。

点燃蜡烛,把它小心地放在瓶子的底部,我们会发现,蜡烛烧着烧着就灭了。

然后我们把蜡烛拿出来,再点燃放入底部,这次蜡烛瞬间就灭掉了。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瓶子中产生了某种看不见的东西,阻碍了蜡烛的燃烧。

那么瓶子里的东西是什么呢?
我们还需要一些步骤。

在瓶子里再放一点石灰水,水又变浑浊了。

我们再拿一个空瓶子,也往里面放点石灰水,石灰水没有变浑浊,依旧很透明。

这就说明,刚才我们燃烧过蜡烛的那个瓶子中存在某种我们看不见的气体,是这种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的。

这种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科学家们发现,炭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

蜡烛去哪里了呢?它先燃烧变成了炭和水,而后水蒸发掉,炭又燃烧后变成了二氧化碳。

同样的道理,木柴就是这样燃尽的。

和蜡烛一样,木柴燃烧后也变成了炭和水。

没有完全烧掉的炭留在炉子中成了灰烬,完全燃烧掉的炭变成了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一起从烟囱里飘出去了。

人们所说的炊烟袅袅,就是从烟囱里飘出的水蒸气到空气中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如果炉子冒黑烟,就说明烟里面有烟黑,也就是还没有被烧尽的炭。

6.为什么炉子里会发出呼呼的声音?
在冬天,炉子里的火烧得旺的时候会发出呼呼的声音,就像是乐队的喇叭一样,炉子的门也会不停地叮叮咣咣直响,十分热闹。

这些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
我们知道,要是想让喇叭等乐器发出声音,是要往里面吹气的。

炉子也是一样的道理,这些声音是气的缘故。

又是谁在向炉子里面吹气呢?
我们点燃炉子,里面的木柴燃烧会生很多热,所以炉子里的空气就变热了。

热气是比冷空气要轻的,所以会在空气中上升。

热气上升后会在炉子里腾出空间来,这些空间被冷空气填补。

于是冷热空气的交替运动就产生了气流。

想要证明这个道理很容易,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小的实验。

找几张明信片大小的纸,把这些纸片放到炉子门边靠近门孔的地方,然后你就会发现,纸片会一张张飘到炉子里面去。

这是为什么呢?
是气流的力量把纸片带到了炉子里面去,热气上升后冷空气填补进炉子中,所以纸片才会被吹进去。

所以没有人向炉子里面吹气,是气自己跑到了炉子里面。

受热的空气会上升,这个现象我们也很容易观察得到。

在晴朗的日子,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窗台,你会看到火焰的影子,影子的上面有空气升腾的影子,这就是空气受热后上升的样子。

为什么火焰总是向上冒而不是向下呢,就是因为热空气往上跑,带着火焰向上窜。

炉子上之所以有小孔,就是为了让空气进去,因为没有空气柴是不能燃烧的。

判断一个炉子是否性能良好,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看它通风是否良好,通风性越好,炉子烧得越旺。

如果想让一个炉子的火烧小一些,就可以通过适当关闭它的气孔的方法来解决。

科学家们发现,空气是由很多气体组成的,其中,大部分氮气和氧气。

空气中的氧气是燃烧所必需的气体,所以一定要有空气才能燃烧。

7.为什么水能灭火呢?
点燃的蜡烛如果掉落到水中就会熄灭,那么水为什么能让火熄灭呢?
前面提到过,燃烧是需要空气的,水之所以能够灭火,就是因为它会隔绝掉空气,不让燃烧的物体与空气接触。

灭火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可以用被子盖上或者撒上沙子。

我们炒菜的时候如果油锅起火了我们会把锅盖盖上来灭火,这些灭火的院里都是一样的,就是不让空气接触到燃烧的物体,隔绝了孔子,火自然就灭了。

8.炉子谜语
让我们来猜一个关于炉子的谜语吧。

炉子在运作,可是没有火。

气从哪里来,烟从哪里去。

请问这是什么东西?
答案是人。

往勺子上吹口气,勺子上会蒙上一层水雾,这就是我们体内的水分从呼吸道出来后在勺子上凝结成的小水珠。

用吸管往石灰水里面吹气,澄清的石灰水就会变得浑浊。

这就是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

我们的鼻子就像炉子的门一样,是进空气的通道,又好像烟囱一样,是排出废气的通道。

我们吃进去的东西就像柴火一样在身体里燃烧,吸收的养分转化成热量,让我们的身体一直都很温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