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通用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通用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是国力竞争越来越依靠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时代,是国家和民族最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时代。
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了时代强烈的呼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成了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
教育部把“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列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振兴计划》的主要目标。
那么,什么是创新?我国著名教育家刘佛年说:“只要有一点新意识、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得上创新,我们要把创新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看得太神秘。
”
由此,我在通用技术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让学生在讨论中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中,我注重运用讨论的教学方法,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了这种学习方法的好处。
有的学生说,通过这种学习方法,他们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可以倾听他人的意见。
当他们在一起合作融洽、讨论出色时,他们学得更加愉快,寻求到的知识会更多;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学生可以广泛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了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了互助和探求,在愉快中学会了新知,并且有所发展。
有的学生说,他们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就会产生求知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趣,最终也进入学会、会学、乐学的境界。
有的学生说,他们在一起共同讨论、实验、探索、钻研,可以说在人生中留下了互相讨论、共同创新的一个里程碑,对以后的发展很有好处。
学生的看法应验了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的一句话:“让学生互相交流,进行讨论或辩论,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
”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思维活跃,会把知识学得更深入、更透彻,而且越钻越深,究根问底,这不正是创新能力的极大体现吗?我们在学习“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这一课时,我将全班学生分成了四组,然后每组选一个代表,对铁锹的作业效率进行讨论:每次装煤量过多,虽然搬运量大,但工人很快就会疲劳,从而不得不减少搬运次数;每次装煤量少,虽然可以增加运送次数,但运送总量得不到保证。
通过讨论,他们理解了在设计中应把人和机做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以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这样一个原理。
整个过程同学们都在相互切磋、共同研究、不断有所创新,使复杂的设计问题变得简单而易于理解。
二、让学生从悟中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悟,也即“用心体会”的意思。
在教学中,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既受到情感上的熏陶,又能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在技术与设计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发现、感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如在学习“设计的一般过程”这一课时,课前我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动手作业,让同学们每人回去
设计一个笔筒,要求至少能装5支笔,既要设计美观,又要节省材料。
上课时,同学们把他们的作品都带来了,他们设计的作品各种各样,有的非常精美,一看就下了功夫。
这样上课时我再说设计的一般过程,他们就很容易理解,同学们学起来也很轻松。
上这堂课,我并没有选择先讲课再让同学们回去做作业的一般流程,而是让他们先回去“悟”,通过“悟”提高了同学们的创新能力。
三、让学生从疑中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
”“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基础,鼓励学生“质疑”是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提疑、问疑的过程是思维活跃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就没有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敢问、好问、善问,看谁提得问题多,鼓励他们大胆质疑,看谁有“奇思异想”,并且允许出错越轨,树立他们提出问题的信心。
在课堂上,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疑,然后在全班的解疑、生疑中把大问题搞清楚,并且从所问的问题展开思想,进行更深入的钻研,这样他们在提疑、解疑活动中,创新能力就会逐渐得到提高。
如在讲解“设计的一般原则”时,我提出了下列问题:为了能使瓜子更“漂亮”、更“可口”,有的厂家用明矾、石蜡等化学物质对瓜子进行了“美容”,你对这种做法怎样看?围绕这一问题,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集思广益。
在这种提疑、解疑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也提高了能力。
四、让学生从尝试中学,培养创新能力
“尝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有了尝试才有创新的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让他们通过尝试、试验解决问题,学得知识。
通用技术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学生不断地去实践,在实践中才能培养创新的能力。
如小板凳的设计,从收集信息、设计分析、方案构思、方案呈现到方案筛选,都要求学生有创新意识,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一种教育的趋势,教师在努力提高自己、发挥自己创造力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人人即是创造人才,时时即是创造之机,处处即是创造之地。
”只要教师自觉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有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逐渐培养起来,创新能力也将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