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编制地质剖面图

合集下载

编制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课件

编制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课件
步骤
确定剖面方向和位置;进行实地测量或收集数据;绘制基本框架图;填充地层、 构造等地质内容;进行标注和说明。
地质剖面图的基本要素与标注
基本要素
比例尺、图名、图例、方向、地层界线、岩性符号等。
标注
标注地层名称、地层代号、岩性描述、构造特征等。
03 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的编 制
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流程
04 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的应 用
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总结词
揭示地质构造特征
01
02
详细描述
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能够清晰地揭示地层的 层序、岩性、产状等特征,帮助研究者了解 区域地质构造和地壳运动的过程。
总结词
辅助地质灾害评估
03
总结词
辅助矿产资源勘探
05
04
详细描述
通过分析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可以 评估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风险, 为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要性和应用价值。
某工程场地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案例分析
案例概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某工程场地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展示了该工程场地地层 分布、岩性变化和地质构造等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 供了基础资料。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该工程场地倾斜岩层的分布规律和地质构造,评 估了工程场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 了科学依据。
校对和修改
对绘制的剖面图进行校对和修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 完整性。
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的图例与符号
地层界线
产状符号
地质构造线
岩性符号
表示不同地层的分界线, 根据地层年代和岩性差
异进行区分。
表示岩层的产状,包括 倾斜角、走向和倾向等。

构造地质学实验编制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精品PPT课件

构造地质学实验编制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精品PPT课件
实验五 编制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
甘肃张掖丹霞地貌
1788年Hutton在苏格兰首次发现角度不整合的地点
倾斜岩层
一、目的和要求 1、学会编制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的方法; 2、通过剖面图的编制进一步理解岩层产
状要素及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关系。 二、实验用图和用品
1.实验用图:凌河地形地质图。 2.实验用品:铅笔(2H)、三角板(或 直尺)、量角器、方格纸等。
1cm
(5)整饰 图面
②标注地层时代、 地层产状、剖面 方位、图名、比 例尺、图例、特 征地形地物、责 任表,擦去中间 过程的所有标记
地层时代尽可
能标在该套地
层下方居中位

1cm
张张 村村 地地质质图图上上A AB B地地质质剖剖面面图图
(5)整饰 图面
11∶∶1
0
1
0
0
0
0
0
0
0
②标注地层时代、
作业(一)
1、读凌河地质图(附图1)和嘉阳坡地质图(附图3),分 析图区岩层产状、露头分布特征(“V”字形)及露头 宽度变化;认识地层接触关系。
2、分析凌河地质图,并绘制该图上A-B地质剖面图,地 层倾角用23°绘制。
绘制单斜剖面图注意的问题
1. 图名:凌河地区A-B地质剖面图 2. 横坐标:长度为12.8cm 3. 比例尺:数字和线条比例尺
岩层倾向与坡向一致,岩层倾角小于坡角,则沟谷中“V”尖端 向上,山脊处尖端向下,地质界限弯曲,紧闭程度大于等高线弯 曲紧闭程度。(相同缓倾尖)
直立岩层
直立岩层面或地质界 面(岩墙或断层面) 在地形地质图上永远 是一条切割等高线的 直线,不受地形起伏 影响;上下岩层面之 间的垂直距离即为岩 层厚度。

勘探线地质剖面图的编制

勘探线地质剖面图的编制

勘探线地质剖面图的编制
(1)绘制坐标网线:
A在平面图上投剖面的起止点并连接成直线。

该直线或其延长线与x座标和y座标交角(锐角)分别为α和β。

B绘剖面座标线。

一般选取z(高程)以及x或y座标中的一种。

x或y座标选取原则为:若α≥β,则选取x座标;反之则选取y座标。

x或y座标相邻座标线的距离/sin αm。

(2)绘制地形线:投绘高程与勘探线的交点。

可以将地形地质图上的勘探线与横坐标线重叠,并在相应的米格纸上投绘勘探线与高程的交点。

(3)绘制岩层产状:相应的绘制图切剖面的岩层产状(绘制时应做视倾角)。

(4)绘制勘探工程:在地形地质图上量取勘探工程与坐标线的距离投绘之。

(可以将地形地质图上的勘探线与横坐标线重叠,并在相应的米格纸上投绘勘探工程)。

(5)按一定的间距在下方绘制勘探线的平面投影图。

(6)整饰图件:标明图名、图例、比例尺、责任表、图框等。

构造地质学实验绘制褶皱地区剖面图

构造地质学实验绘制褶皱地区剖面图

褶皱转折端形态恢复
弧线法作褶皱剖面
转折端的近似作图法
两法线近乎平行时的近似作图法
150 150
100 50
K
1
1
7、整1饰0 图件 50 P3
P3 74
T2 泥
(1A)按岩性画岩性花纹符号,岩性花纹符号的长度B应
该短于不同时代的地层3界5 线尖;峰
T1 灰
(2)标注地层时代、地层产状、剖面方位、图名、比P3 页
100 P3 P2 50
0
150 100 50
150 100 50
5.绘出地形剖面 绘制方法见实习五。
把剖面 线与所有地 形等高线的 交点投影到 “基线-海
T3
T2
K 10
A
T1 50
尖峰地区地形地质图
1∶10000
T2
T1 P3
T3
T2
T1
74
35 尖峰
拔柱”投影
系中,用圆
滑的曲线连
接各投影点,海拔(m)
S1 下志留统板岩
O3 上奥陶统灰岩
30 地层产状
70 倒转地层产状
200
150 K
100 T2 50
T1
0
P2 P3
A—B地质剖面图
尖峰
P3
P2
P3
T2 T1
P3 页岩
P2
P2 砂岩
海拔(m)
E
B 200
150
100 P3 P2 50
0
3、用铅笔标出剖面线所通过的褶皱位置
在剖面线上用铅笔标出背斜(如“∧”)和向斜(如“∨”)的位置。
对剖面附近的次级褶皱沿其轴迹线(褶皱轴)与剖面相交处,用同样方法标出

地质剖面图的编制

地质剖面图的编制

地质剖面图的编制
一、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1 选择剖面位置
(1)先进行地形、地层、岩石、构造和其它地质特征分析。

(2)剖面线应尽量垂直于图区内地层走向和区域构造线方位,并切过尽量多的地层、岩石和构造单元。

(3)剖面图放置:左北右南、左西右东,左北西右南东、左南西右北东。

(4)将所选择的剖面位置标绘在地质图上。

2绘制地形剖面
沿所选择的剖面线选择能够控制和表示其地形变化特点的地形高程点,并按地质图的比例尺大小把它们投影到以某一高程为基准线的剖面上,然后将各点依次连接并园滑连接线即得到地形剖面线。

3投地质界线点
将与剖面线相交的所有地质界线点都投影到相应的地形剖面线上,覆盖层下的地质界线按其沿走向延伸与剖面线之交点进行投影。

4 标绘地质界面
根据地质图上各地质界线与剖面线交点附近的界面产状及其相互关系标绘出地形剖面图上相应的各地质界面。

5 整饰
按下列地质剖面图饰要求进行图面整饰:
(1)剖面图比例尺与地质图的比例尺应一致,两端标出地形等高标高。

(2)注明剖面方位、主要地形地貌控制点。

(3)图例及剖面图中相应内容的修整。

(4)剖面图图名一般放置在中间正上方或正下方。

勘探线设计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勘探线设计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勘探线设计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现在的位置:第四章>>第六节第20页2 勘探线设计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一般是依据矿区地形地质图和剖面上已有工程揭露资料编制;开发勘探阶段则多依据已有若干中段地质平面图、相邻勘探线剖面图等切制、转切或通过适当的内插、外推计算作图方法编制。

编制具体步骤:(图4-6-19.a-d)(1)绘制坐标网线:1)在平面图上投剖面的起止点A和B并连接成直线。

该直线或其延长线与x座标和y座标交角(锐角)分别为α和β。

2)绘剖面座标线。

一般选取z(高程)以及x或y座标中的一种。

x或y座标选取原则为:若α≥β则选取x座标;反之则选取y座标。

x或y座标相邻座标线的距离(如上左图的300与400)并非是100m,而是100/sin α m。

3)根据A和B点的座标值,将其投在剖面图上。

(2)地表资料绘制:包括:1.地形线2.地表地质界线3.地表探矿工程除了在剖面图上绘出上述内容,还应在剖面图下方的平面图上绘出。

(3)推测绘制地下资料并连接矿体据矿床地质图和其他有关资料并根据相邻及其他探矿资料及地质规律的变化趋势推测深部地质特征及界线。

(4)单项设计工程设计按所选定的勘探工程种类和间距,将各单项设计工程标绘在地质剖面图上(详见于后的单项工程设计),并标明编号。

然后完善剖面线平面位置图,补充取样结果表及图例、责任表等规定内容。

最后绘整理成图。

3设计中段地质平面图的切制在矿床地质勘探或开发勘探工作中,根据工程设计需要往往要切制中段设计(或预测)地质平面图或称为××m(标高)水平断面图。

所需资料依据:矿床地质图及对矿床地质构造特点和成矿规律的研究成果;一系列勘探线剖面图;或已有中段(尤其是相邻中段)地质平面图等。

可利用直接切制或各种转切的方法完成。

比例尺一般1∶500~1∶2000,按矿体规模与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而定。

现将具有一系列勘探线剖面图切制中段设计地质平面图的方法与步骤介绍如下(见图4-6-20):(1)按设计需要确定切图标高(如100m);(2)绘平面坐标网,要求对角线误差小于1毫米,同时画上各勘探线及编号;(3)从各勘探线剖面图上的切图标高线上切取各类工程及地质界线点,并转绘到平面图各相应勘探线上;(4)将各相邻勘探线上的对应地质界线点连接起来,注意地质构造线的性质、产状变化趋势;一般应按照:先新后老,先外后内,先主后次,先含矿层(带)后矿体、再矿石类型的顺序联图;若有相邻中段地质平面图,要参照对比修改;并根据对某些规律变化的趋势性认识,尤其对那些属内插外推界线的预测内容作必要修正;(5)按所选定设计的勘探工程种类(沿脉、穿脉、坑内钻等)和间距,作单项工程设计,并编号以完成预定的矿床勘探任务。

实习九++++综合读图

实习九++++综合读图
的规模、类型、时代、 分析岩浆岩的规模、类型、时代、 分布组合规律、 分布组合规律、发展演化历史及其 与褶皱、断层的空间分布关系。 与褶皱、断层的空间分布关系。
4、构造发展史 、
分析构造发展史时: 分析构造发展史时: (1)根据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等划分构 ) 造阶段和构造作用期次。 造阶段和构造作用期次。 2)从各种构造形态、 (2)从各种构造形态、方向和强烈程度以 及相互关系, 及相互关系,分析各期构造作用的方式 和方向。 和方向。 (3)结合区域资料,初步分析并恢复各时 )结合区域资料, 期的古地理面貌和地壳升降运动变化。 期的古地理面貌和地壳升降运动变化
二、编制相关的构造图件
在分析地质图的基础上,编制 - 幅图 在分析地质图的基础上,编制1-2幅图 切剖面图和构造纲要图。 切剖面图和构造纲要图。 1、构造纲要图:以地质图为基础编制的,是 、构造纲要图:以地质图为基础编制的, 以不同的线条、 以不同的线条、符号和色调来表示一个地区 地质构造的一种图件。 地质构造的一种图件。
构造纲要图的主要内容
1、构造层:将划分构造层的角度不整合界线 画在图上,划分出各构造层的出露范围。构 造层以地层时代代号表示。
构造层:一定的构造单元内一定构造发展阶段 中形成的一套地层组合及其组成的构造,岩体。 由角度不整合限定,它在地层组合、沉积岩相、 构造、岩浆活动等方面具有一定特色而区别于其 他构造层,在时间上代表一定构造旋回,空间上 代表该构造旋回影响的范围。
实习九
综合读图
实习目的
1、通过综合分析地质图,使学生比较全 、通过综合分析地质图, 面地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面地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提高学生分析地质图的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地质图的能力。 2、学会编绘、编写某些图件和读书报告 、学会编绘、 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野外地质实习和 今后实际地质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 今后实际地质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

凌河地质剖面图实习报告

凌河地质剖面图实习报告

凌河地质剖面图实习报告姓名:(您的姓名)日期:(实习日期)一、引言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凌河地质剖面的组成、结构及其形成过程。

通过对地质剖面的观察和分析,加深我们对地质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习地点本次实习地点位于(具体地点),该地点位于(地名)市(地名)县,地处(地名)盆地中部。

三、实习任务与内容1. 地质剖面观察:在实习地点,我们沿着地质剖面进行观察。

剖面线全长约(具体长度),包括了多个时期的地层、岩石和化石等地质现象。

2. 地质现象记录:对剖面上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地层界线、岩性特征、化石种类和分布等。

3. 地质分析:结合所学的地质学理论知识,对剖面中的地质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因和演化过程。

4. 实习报告撰写:根据实习观察和记录的结果,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四、实习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步骤:1. 准备工作:首先对实习地点进行简要了解,并准备相关的地质工具和记录本。

2. 实地考察:沿着地质剖面进行徒步考察,同时观察并记录地质现象。

3. 问题讨论: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不明确的地质现象或问题时,及时向老师请教并进行讨论。

4. 总结归纳:在实习结束后,对观察和记录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完整的实习报告。

五、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获得了以下收获和体会:1. 地质知识增长:通过对不同地层、岩石和化石等地质现象的学习和认识,我们对地质学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实际操作能力提升:通过实地考察和操作,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在实习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探讨问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4. 对未来的展望: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未来的学习和研究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六、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1. 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部分地区的考察时间相对紧张,导致无法全面细致地观察和分析地质现象。

剖面图、柱状图、地质图的绘制方法

剖面图、柱状图、地质图的绘制方法

• 6、比例尺;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可以采用文字比例 尺,也可以采用线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一般采用线 性比例尺 ;当水平与垂直比例尺不一致时分别标识; • 数字表示:1:500 • 线比例尺: 0 50 100 150m • 线比例尺:
0 50 100 150m
• 7、导线平移;导线平面图中平移段用虚线连接,导 线号数字不变,数字右上角加’以示区别;在剖面 图中地形线用虚线连接,表明平移方向和距离(一 次平移由多条导线组成时取总方向和总距离)。
2、导线平面图基线需遵循的原则
0°<σ≤180°之间者,剖面起点位于左侧; 180°<σ≤360°之间者,剖面起点位于右侧;
1
4 3
2
实测地质剖面线在地形图中的位置(指定法)
• 3、导线平面图的做法
• ①合理确定起点和基线(综合布局); • ②确定合适的比例尺(图切长度的1.5~2倍); • ③确定导线平距和方位角,以基线为相对角度绘 制导线平面图(正下负上); • ④将岩层产状、分层界线和分层号、地层界线及 地层代号、岩石标本及化石采集点标绘到导线上 相应的位置 。
导线平面图中平移段的画法
地层剖面图中平移段的画法
图中:B表示标本采集位置,H表示化石采集位置
两次投影示意图
1' 2' 2 2'' 3'' 3 4'' P 3' 4' 4 5' 5
0'
0 1''
1
5''
狮子口地层示意图 S2f S1g D3w
凤凰山东南坡地层示意图 S2f
Q C1j P1q C2h+c C1g C1h D3w

地质剖面图

地质剖面图

2,编制水平标高线 3,投放工程点
4,绘制地形剖面线 5,绘制剖面上的各勘探工程 6,分析连线
7,绘制其他图面其他内容
三、各种地质现象在剖面图上的表现
(一)单斜岩层
(二)褶曲
(三)断层
四、编制地质剖面图的其他方法
利用井巷实际资料编制地质剖面图
主要内容包括:剖面切过的地形、地物、钻孔、井巷和采空区;剖 面与煤层、标志层,含水层、地层分界面、断层、岩浆侵入体和岩 溶陷落柱的交迹;剖面上的井田边界线、采区边界线、保安煤柱界 线和各开采水平标高线等。
剖面切过的地形地物、经纬线、水平标高线、地质界 线、钻孔、井巷工程等。
地质剖面图应该标有剖面方向、比例尺、图例和图签。 (三)地质剖面图的作用
研究煤矿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构造、选择井口位置,以及开拓方式、 生产水平的划分、巷道系统的确定。
二、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一)利用钻孔资料编制地质剖面图 1,确定编图的比例尺,图幅大小,剖面方向。
地质剖面图
一,地质剖面图的概念,内容,作用: 二、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三、各种地质现象在剖面图上的表现 四、编制地质剖面图的其他方法
一,地质剖面图的概念,内容,作用:
(一)地质剖面图的概念 地质剖面图是指沿铅垂方向,将大地切开,将岩层及
构造形态等地质现象在断面上显示出来的图件称为地 质剖面图。 (二)地质剖面图的内容
谢谢!

(整理)勘探线设计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整理)勘探线设计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勘探线设计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现在的位置:第四章>>第六节第20页2 勘探线设计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一般是依据矿区地形地质图和剖面上已有工程揭露资料编制;开发勘探阶段则多依据已有若干中段地质平面图、相邻勘探线剖面图等切制、转切或通过适当的内插、外推计算作图方法编制。

编制具体步骤:(图4-6-19.a-d)(1)绘制坐标网线:1)在平面图上投剖面的起止点A和B并连接成直线。

该直线或其延长线与x座标和y座标交角(锐角)分别为α和β。

2)绘剖面座标线。

一般选取z(高程)以及x或y座标中的一种。

x或y座标选取原则为:若α≥β则选取x座标;反之则选取y座标。

x或y座标相邻座标线的距离(如上左图的300与400)并非是100m,而是100/sin α m。

3)根据A和B点的座标值,将其投在剖面图上。

(2)地表资料绘制:包括:1.地形线2.地表地质界线3.地表探矿工程除了在剖面图上绘出上述内容,还应在剖面图下方的平面图上绘出。

(3)推测绘制地下资料并连接矿体据矿床地质图和其他有关资料并根据相邻及其他探矿资料及地质规律的变化趋势推测深部地质特征及界线。

(4)单项设计工程设计按所选定的勘探工程种类和间距,将各单项设计工程标绘在地质剖面图上(详见于后的单项工程设计),并标明编号。

然后完善剖面线平面位置图,补充取样结果表及图例、责任表等规定内容。

最后绘整理成图。

3设计中段地质平面图的切制在矿床地质勘探或开发勘探工作中,根据工程设计需要往往要切制中段设计(或预测)地质平面图或称为××m(标高)水平断面图。

所需资料依据:矿床地质图及对矿床地质构造特点和成矿规律的研究成果;一系列勘探线剖面图;或已有中段(尤其是相邻中段)地质平面图等。

可利用直接切制或各种转切的方法完成。

比例尺一般1∶500~1∶2000,按矿体规模与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而定。

现将具有一系列勘探线剖面图切制中段设计地质平面图的方法与步骤介绍如下(见图4-6-20):(1)按设计需要确定切图标高(如100m);(2)绘平面坐标网,要求对角线误差小于1毫米,同时画上各勘探线及编号;(3)从各勘探线剖面图上的切图标高线上切取各类工程及地质界线点,并转绘到平面图各相应勘探线上;(4)将各相邻勘探线上的对应地质界线点连接起来,注意地质构造线的性质、产状变化趋势;一般应按照:先新后老,先外后内,先主后次,先含矿层(带)后矿体、再矿石类型的顺序联图;若有相邻中段地质平面图,要参照对比修改;并根据对某些规律变化的趋势性认识,尤其对那些属内插外推界线的预测内容作必要修正;(5)按所选定设计的勘探工程种类(沿脉、穿脉、坑内钻等)和间距,作单项工程设计,并编号以完成预定的矿床勘探任务。

利用地质图编制地质剖面图的步骤和方法

利用地质图编制地质剖面图的步骤和方法

利用地质图编制地质剖面图的步骤和方法(1)选定比例尺地质图上作地质剖面图所采用的比例尺,一般应与地质图相同,而且其水平比例尺与垂直比例尺应一致,才能反映真实的地形和地质情况。

但当地形非常平缓时,为揭示其起伏状态,可适当放大垂直比例尺,此时所作地形剖面与实际相比有所夸大。

(2)选定剖面线位置除特定目的外,一般选择剖面线位置的原则是大体上垂直地层走向,能通全区的主要地层和地质构造,较好地反映该区地质构造特征等。

如长山地质图选择A—B作为剖面线,绘制了图幅下面的剖面图。

(3)作地形剖面①在方格纸上引一水平线(A—B)作横坐标,代表基线(见图1)。

用以控制水平距离,其长度与图面上A—B丈度相等,其方向一般规定左端为北或西、右端为南或东(按看图人的左,右方向)。

②在基线一端或两端引垂线作纵坐标,用以控制地形的高度,按垂直比例尺标注高度,所标高度值范围,应以满足剖面线所经过的最高和最低点的高程为原则,亦可从海平面起算,视具体情况(以图的美观、协调为原则)而定。

③将基线(A—B)与图面上(A—B)平行对准,将A—B与地形等高线的一系列交点,垂直投影到A—B上方相应高程的位置上,从而获得一系列的地形投影点,然后用圆滑曲线,逐点依次连接而成剖面图的地形轮廓线,井在其上方相应位置标拄地物名称(山峰,河流、村庄等),则成为地形剖面图。

(4)投影地质点并画出各地质界面的位置(图2)图1 投影地形点并作地形轮廓线图2 投影地质点并作地质界面先将剖面线(A—B)与各地质界线相交的一系列地质点(如地层界线点、断层点、岩体界线点、不整合接触的界线点等)垂直投影到地形轮廓线上,再利用地质图上的产状在地形轮廓线的下方,画出各地质界面的空间状态。

此时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①所选用产状要素值,应是该地质体(地层或断层)界面最靠近A—B线的值。

②注意倾向在剖面图上的表示方法,因为平面与剖面的方向相同,作图时规定左方为北(或西)、右方为南(或东),当剖面为东西向时,如地质界面的产状向西、北西或南西等方位倾斜,图上均向左斜;当界面向东,北东或南东等方向倾斜时,图上则向右斜。

编制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通用课件

编制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通用课件

地层接触关系的确定
总结词
地层接触关系是确定地层形成环境和地 质历史的重要依据,需要通过对岩性、 结构、构造等方面的观察和分析来确定 。
VS
详细描述
在确定地层接触关系时,应仔细观察和分 析岩层的岩性、结构、构造等方面的特征 ,了解岩层的形成环境和过程。同时,应 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如岩石学、 构造地质学等,对地层接触关系进行详细 的分析和研究,确定地层的形成环境和地 质历史,为编制地质剖面图提供重要依据 。
解决方法
采用多种地层划分和对比方法,如沉积旋回 法、岩性组合法、和
对比的可靠性。
地层接触关系的确定难点与解决方法
要点一
难点
要点二
解决方法
倾斜岩层的地层接触关系复杂,包括整合接触、平行不整 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等,准确判断地层接触关系对于 地质构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灾害评估
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可用于评估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风险,分析灾害形成的条件和 机制,为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防治工程设计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中,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是重要的基础资料,用于设计抗滑桩 、挡土墙等工程措施。
工程设计与建设基础资料
路线规划与设计
在道路、桥梁、隧道等工程的路线规划与设 计中,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提供了地层结构 和岩性特征的资料,有助于优化设计方案。
地层信息的标注与图例设计
总结词
地层信息的标注与图例设计是编制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的重要环节,需要将地层信息准确、清晰地标 注在图上,并设计合理的图例。
详细描述
在进行地层信息的标注与图例设计时,应将地层信息准确、清晰地标注在图上,包括地层名称、时代 、岩性等。同时,应根据地层的特点和规律,设计合理的图例,使图面更加简洁、明了。此外,应注 意保持图面的美观和规范,使地质剖面图更加易于阅读和使用。

地层柱状剖面图的编制

地层柱状剖面图的编制

附录:地层柱状剖面图的编制一、地层柱状剖面图及其意义地层柱状剖面图是根据一个地区的地层资料,按时代顺序、接触关系以及厚度编制的图件。

地层柱状剖面图不但表示了地层的顺序、接触关系、厚度以及概略的地质发展史,同时还提供了矿产及水文资料。

它是野外地质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

绘制一个地区的地层柱状剖面图,必须是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编制。

二、地层柱状剖面图的规格及内容地层柱状剖面图的规格如图2所示。

其内容包括:①地层系统:代、纪、世是划分地质年代的时间单位,界、系、统则是在相当于代、纪、世的时间中所形成的地层。

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时间单位:代纪世期地层系统:界系统阶根据岩性特征,还可将地层划分为群、组、段。

②地质代号:每个代(界)、纪(系)、世(统)以及群、组、段等地质时代和地层单位,都有一个通用的代号。

③厚度:是指岩层上下层之间的最短距离。

一个代或纪所形成的地层,是由许多小层组成,它们总厚度则是这些小层之和。

④岩性符号:用来代表各种岩性的符号。

⑤层序:按照地层新老的顺序,从下而上加以编号。

⑥岩性描述:要把岩石的主要特征加以简要的描述,包括岩石的名称、颜色、结构、构造及成分等。

⑦化石:化石是鉴定地层最可靠的根据。

因此必须把地层中所含的化石名称写上。

⑧其它:地层中的矿产,水文地质、地貌及其它存在的问题都应注上。

⑨比例尺:地层柱状剖面图是根据地层厚度编制的,因此,要根据需要和使用方便按照比例缩小,一般都大于地质图的比例尺。

⑩图名:通常是用实际资料的所在地名来命名。

如果该地太小则一定要写上大地名:如“大庆油田葡萄花地区地层柱状剖面图”。

在图上必须写上制图人的姓名以及所在的单位,制图年、月、日等。

这是因为要对该图负责任。

地层柱状剖面图上的地层层序,必须从下而上,由老到新的绘制,绝不能颠倒。

剖面图规格如附录图1所示:比例尺 1:2000 | 2 | 3 |年月日制图人: X X X审核人: X X X附录图1 地层柱状剖面图的规格三、制图方法步骤1.整理地质资料,了解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岩浆活动等情况;2.按照格式画好图框,图框的长短要根据地层的总厚度,每格的宽度应该根据内容的多少来确定。

编制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

编制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

实验报告:
在嘉阳坡地形地质图 上(P74)求C12顶面 或底面的产状,用文 字和符号分别表示出 来。
实验十 编制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
一、目的要求 1、学会编制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的方法; 2、通过剖面图的编制进一步理解岩层产状要 素及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关系。
地质剖面图:沿一定方向反映地下一定深度 的地质构造形态的图件。
垂直比例尺放大时的倾角歪曲 AB-真实地形线;A’B’-放大后地形线
实验十一 应用钻井资料编制构造等高线图
目的要求: 1、了解利用各种资料编制构造等高线图的 方法并学会根据钻井资料编制构造等高线 图; 2、学会分析构造等高线图所反映的构造形 态。
构造等高线态的平面投影图。

联三角网。从估计的脊线开始,从最高点(或最低点) 开始,向相邻点作辅助线,构成三角网络,连线时, 必须尽量垂直岩层走向,即在距离短、高差大的方 向联线,防止将不同翼上的两点相连,以免歪曲真 实情况。 求等高线点。用透明方格纸作为高程差线网,按规 定的等高线距,在各辅助线上,以内插法求出不同 高度点。 连等高线图。将用高程差线网求出的各等高点用圆 滑的曲线联接起来即为等高线图。连线时最好从最 高点逐次向外扩展,此外还应注意同一层面沿走向 上的起伏(甚至突变),以免歪曲构造形态。 按构造等高线图图幅规格完成图件。
其优点是可以一目了然地反映地下的构造
形态,是当前石油勘探和开发中最常用最 重要的一类图件。
利用钻井资料(构造点)编制构造图的方法
换算标准层层面的标高。从地形上求得的井口标高 (或从钻井资料中得到的井口标高)减去该点标准层 层面的埋藏深度(即钻至标准层层面的井深),得到 标准层层面的标高。 将计算结果标在地形图上的井位附近。如250/5, 400/8,其中分子表示标准层层面的标高,分母表 示点(井)号,也可倒过来。 分析基准层层面高程变化规律。找出层面上最高点 (或最低点)部位,或者高程突变的位置(往往显示断 层),分析这些高程变化的趋势,初步确定构造性质 和轮廓,了解褶曲脊线或断层线的大概位置。

构造地质学实习一 读地质图并做简单剖面

构造地质学实习一  读地质图并做简单剖面
地质图中内容在图例中应该标出,其排列顺序是:从上到下 (或从左到右)先地层(由新到老),再岩浆岩(由新到老、由酸 性到基性)、再变质岩,最后为构造符号。
(二)读图方法
读地质图应是先图外,后图内;先地形,后地质;先整, 后局部;先略读,后详续。
1.读图名、比例尺,了解图的地理位置,图的类型,推算圆幅 面积和工作详细程度。
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步骤与方法
1.选择剖面线:剖面线应尽量垂直地层走向,垂直 构造线方向,通过地层出露最全、构造最清楚部位。 本次实习中,剖面线已选好。 2.确定基线:根据剖面上地形起伏特点,确定部面 下部基线,即确定所要反映的深度。 3.投绘地形剖面线:利用坐标纸和直尺,将剖面线 经过的高程点一一投到坐标纸上,然后用平滑曲线 连接各点即得地形剖面图,并在地形剖面上标出所 经过的主要村庄、河流、山峰。
做剖面注意事项
1.注意编制剖面图步骤(1-5个步骤)。
2.注意水平比例和垂直比例的一致性。
3.注意写明图名、方向、图例、比例尺、主要村庄、 河流与地名。 4.基线-400米
作业
在《凌河地形地质图》上作I-I‘剖面,地层倾角23 度
和颜色,按一定的比例、沿一定的方向表示
一定距离内地下一定深度的地质现象根据测
制方法不同。
剖面图可分为实测剖面图、路线剖面图和图 切剖面图,前二者在里外测制,而后者从地质图 上切绘,故又称图切剖面图。本次实习为后种。 图切剖面一般垂直区域岩层或构造线走向,切过 图幅主要地区,反映主要构造轮廓。
剖面图起点与终点要在平面图上画线标出。并标出相应字母如II'、A-B等,在剖面图右上方用简明头柱明该端方向,剖面方向的放 置一般是:左西右东,左南右北,左北西、南西,右北东、南东。剖 面比例尺一般要与地质图一致,剖面的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也应 一致。

地质剖面图的基本知识

地质剖面图的基本知识

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及制作方法一.目的1.了解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学会编制地质剖面图;2.掌握不整合在剖面图及平面图上的表现特点;二.实习内容(一)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1)地质剖面图的定义:用规定的符号、花纹和颜色按一定的比例,沿一定的方向,表示一定的距离内,地下一定深度内地质现象的图件;地质剖面图分为实测剖面、信手剖面与图切剖面,但目前我们就了解两种;2)地质剖面图的组成:地质剖面图由图名、比例尺水平和垂直比例尺、剖面方位、图例、责任表等组成;(二)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1)剖面线的选择:为了更好地反映图内的构造特征,剖面线应尽量选择垂直于地层走向、构造线方向,以及地层出露最完整,构造最清晰的地段;2)剖面基线的选择:所谓的剖面基线是指剖面所反映深度的一条基准线;剖面基线的确定主要根据剖面线地形的起伏,比例尺的大小而定;3)绘制剖面地形曲线;4)投影地质界线5)剖面方向与倾向夹角:ε=A倾向—C剖面方向6)根据岩层产状勾绘地质界线先不整合面以上的新地层,再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地层7)整饰图件:图名、方位、图例、颜色等的标注,各单元的合理布置;一幅标准的剖面图各单元组成及布置如下;见插图6;(三)不整合在地质图上的特点1.平行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在平面图上不整合线与新、老地层界线平行或重合,不整合面的产状与新、老地层产状相同;在平面图上用实线加虚线新地层一端表示,剖面图上用虚线表示;2.角度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在地质图与剖面图上的特点分两种情况:1当新、老地层的倾角不同,倾向大致相同时,不整合面或界线在平面图上与新、老地层大致平行,剖面图上与新地层平行、与老地层斜切;2当新、老地层的倾角与倾向均不同时,则不整合面或界线在平面图和剖面图上,均与新地层平行,与老地层斜切;见插图7(四)勾绘角度不整合时注意事项:1.先绘制不整合面界线,再绘制不整合面以上的新地层,最后绘制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地层;2.当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地层界线被不整合面所切时,应将老地层的界线适当用虚线延长至剖面线,再将其交点投影到剖面线上;根据该交点的位置和老地层的倾角,可在剖面图上勾绘出老地层的界线;见插图8;3.当面方向与岩层垂直或基本垂直时,剖面图上的岩层界线按真倾角绘制;若剖面线方向与岩层走向不垂直时,二者所夹锐角<80º时,剖面图上岩层界线应按视倾角绘制;4.地质剖面图的比例尺一般要与地形图相同,如需放大,则水平比例尺也一致放大,避免歪曲剖面地形和岩层倾角;如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只放大垂直比例尺,但要变换岩层倾角;1. 剖面图纵横比例尺相同岩层真倾角A 岩层走向与剖面夹角B 岩层视倾角CC =arctantanAsinB2. 剖面图纵横比例尺不同岩层真倾角A 岩层走向与剖面夹角B 岩层视倾角C 纵横比例尺之比M C =arctantanAsinB1/M地质图基础知识一.地质图的种类1.普通地质图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3.水文地质图4.工程地质图二.地质图的基本内容1.平面地质图主要包括地理概况,主要居民点,一般地质现象,特殊地质现象崩塌、滑坡、泥石流、喀斯特、泉及主要饰变现象2.地质剖面图在平面图上,选择一条至数条有代表性的图切剖面,以表示岩性、褶皱、断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及产状、地貌特征等;3.综合柱状图主要表示平面图区内的地层层序、厚度、岩性变化及接触关系等;4.比例尺5.图例主要说明地质图中所用线条符号和颜色的含义,按照沉积地层层序、岩浆岩、地质构造和其它地质现象的顺序排列;6.责任栏三.地质条件在地质图上的表示一地层岩性的表示1.第四纪松散沉积层形状不规则,但有一定的规律性,大多在河谷斜坡,盆地边缘,平原与山地交界处,大致沿山麓等高线延伸;2.岩浆侵入体的界线形状不规则,无规律,需根据实地情况测绘3.层状岩层的界线1水平岩层其产状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呈封闭的曲线;2直立岩层其地层界线不受地形的影响,呈直线沿岩层的走向延伸,并与地形等高线直交;3倾斜岩层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地层界线的弯曲方向V字形弯曲尖端和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但地层界线的弯曲程度比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小;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而且倾角小于地面坡角时,地层分界线的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但地层界线的弯曲度比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大;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而且倾角大于坡角时,地层分界线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二岩层产状的表示三岩层接触关系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九:编制地质剖面图
目的要求
了解地质剖面图的内容,初步掌握利用地质图编制地质剖面图的方法。

二、实验用品
长江三峡地区地质图(附图),方格纸、直尺(或三角板)、量角器、铅笔、小刀、橡皮等。

三、实验内容
1.地质剖面图简介
地质剖面图是重要的地质图件之一,它是沿地表某一方向,以假想的竖直平面与地形相切所得的断面图。

断面与地面的交线称剖面线。

地质剖面图是用一定比例尺、记录和揭示某一方向剖面中的地貌形态与内部构造相互关系的图件。

它可通过现场目测、仪器实测或根据地质图编制而成。

地质剖面图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剖面方向、地形及地层的岩性、厚度、时代及产状,它可表现出褶皱形态,断层性质、火成岩体和矿体的形态;并可表示它们的位置和规模等。

2.利用地质图编制地质剖面图的步骤和方法。

(1)选定比例尺
地质图上作地质剖面图所采用的比例尺,一般应与地质图相同,而且其水平比例尺与垂直比例尺应一致,才能反映真实的地形和地质情况。

但当地形非常平缓时,为揭示其起伏状态,可适当放大垂直比例尺,此时所作地形剖面与实际相比有所夸大。

(2)选定剖面线位置
除特定目的外,一般选择剖面线位置的原则是大体上垂直地层走向,能通全区的主要地层和地质构造,较好地反映该区地质构造特征等。

如长山地质图选择A—B作为剖面线,绘制了图幅下面的剖面图。

(3)作地形剖面
① 在方格纸上引一水平线(A—B)作横坐标,代表基线(见图1)。

用以控制水平距离,其长度与图面上A—B丈度相等,其方向一般规定左端为北或西、右端为南或东(按看图人的左,右方向)。

② 在基线一端或两端引垂线作纵坐标,用以控制地形的高度,按垂直比例尺标注高度,
所标高度值范围,应以满足剖面线所经过的最高和最低点的高程为原则,亦可从海平面起算,视具体情况(以图的美观、协调为原则)而定。

③ 将基线(A—B)与图面上(A—B)平行对准,将A—B与地形等高线的一系列交点,垂直投影到A—B上方相应高程的位置上,从而获得一系列的地形投影点,然后用圆滑曲线,逐点依次连接而成剖面图的地形轮廓线,井在其上方相应位置标拄地物名称(山峰,河流、村庄等),则成为地形剖面图。

(4)投影地质点并画出各地质界面的位置(图2)
图1 投影地形点并作地形轮廓线图2 投影地质点并作地质界面
先将剖面线(A—B)与各地质界线相交的一系列地质点(如地层界线点、断层点、岩体界线点、不整合接触的界线点等)垂直投影到地形轮廓线上,再利用地质图上的产状在地形轮廓线的下方,画出各地质界面的空间状态。

此时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① 所选用产状要素值,应是该地质体(地层或断层)界面最靠近A—B线的值。

② 注意倾向在剖面图上的表示方法,因为平面与剖面的方向相同,作图时规定左方为北(或西)、右方为南(或东),当剖面为东西向时,如地质界面的产状向西、北西或南西等方位倾斜,图上均向左斜;当界面向东,北东或南东等方向倾斜时,图上则向右斜。

在南北力向的剖面上,倾向北、北西或北东者,向左斜;倾向南、南东或南西者,则向右斜。

③ 注意倾角在剖面图上的度量方法,用量角器量倾角时,应令过该地质点的水平线与层面界线的夹角等于该倾角值。

(5)绘制剖面中的地质构造
利用地层的新老关系及地层对称式重复出露情况,并考虑褶皱转折端形态及地层产状等,将
同时代地层用圆滑线条联成褶皱(有时为了直观,可用虚线表示出地表以上的褶皱形态)。

对断层一般用红色实线(有时用黑粗实线)表示,根据断层性质标注两盘动向及地质界面的错动情况。

标注不整合接触界面时,应注意其上、下地层产状与界面的关系,其上覆地层应与不整合界面平行;而下伏地层则与不整合界面呈角度相交。

第四系系松散沉积物,应画在上伏基岩之上,且一般不能被断层所穿越。

标注火成岩和矿体时,应注意其形态与规模。

(6)填注岩性花纹并整饰成图
用规定符号和花纹,按产状将剖面图中各时代地层的岩性、时代,接触关系和岩体岩性等标注在图内;然后,在规定的位置标注图名、比例尺、剖面方向、作图日期、作图者姓名等;最后整饰成准确、美观的地质剖画图。

当地质剖面图不作为地质图的附件而单独使用时,还需将图例放在剖面的下方,自左至右绘出。

四、作业
编制长江三峡地区地质剖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