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中计算机知识学习的策略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高中计算机知识学习的策略分析
◆杨善政
(山东省东平县高级中学)
【摘要】以高中生在高中计算机科目中知识素养的提升为例,探究高中计算机知识学习的意义,并简述高中计算机知识素养提升的重点内容,为提升高中生在高中计算机知识学习方面的效率,提升计算机成绩。

【关键词】高中计算机知识学习 创新策略
一、高中计算机知识学习的意义
1.为以后的计算机知识深造与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对于高中生而言,其掌握的高中计算机知识多为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系统、计算机数制、DOS系统、WORD、EXCEL、ACCESS、Flash、网页等基础知识。

如果高中生以后向计算机专业方向发展,这些基础知识将为高中生掌握更加复杂与困难的计算机知识打下基础,只有首先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更加复杂的计算机知识。

如果高中生以后并不像计算机专业方向发展,高中时期掌握的基本OFFICE办公知识也会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派上用场。

2.有效提升高中生对于计算机的兴趣
由于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语文、英语、数学等主要科目的学习占据了高中生的大部分时间,使得高中生的时间较为紧张,长期下去会影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

然而,高中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并不困难,高中生在知识素养地提升过程中并不会非常吃力,高中生在计算机知识素养的提升方面的压力较小,有利于缓解高中生的紧张情绪。

另外,高中生在计算机知识素养的提升中获得的成就感有助于提升高中生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动力。

3.有效提升高中生的学习效率
计算机知识素养地提升不仅仅能够提升高中生的计算机课程成绩,还能够将这些计算机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的知识素养地提升过程中,尤其是自学过程中,进而提高高中生的学习效率。

计算机知识素养地提升使得高中生了解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高中生可以运用这些技能进行快速计算、重要资料与笔记的保存与整理、相关音频的制作、视频的合成、网页的制作等操作,计算机作为工具能够有效的节约高中生的时间,减少书写等的时间,提高高中生知识素养地培养与提升效率。

4.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计算机知识素养地提升促进了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生掌握高中计算机知识并进行计算机操作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高中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通过计算机数制等基础知识素养的提升,提升了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必需品,高中生只有掌握了高中计算机基础知识,才能不至于被社会抛弃,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同时,高中计算机知识中不仅仅包括理论与操作知识,还包括对高中生在网络应用中的正确引导,防止高中生沉迷网络。

二、高中生进行计算机知识学习的重点
1.高中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
高中计算机知识中,理论是高中生进行计算机实践与操作的基础与前提,高中生只有首先学好理论知识,才能进一步进行计算机的实践操作,如果高中生没有掌握理论知识便开始计算机实践,就只能是盲目摸索、四处碰壁,不能顺利进行计算机的实践操作。

因此,高中计算机知识中,理论知识的吸收与掌握是高中生首先应该做的。

高中计算机理论知识中,关于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存储、计算机软件、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是高中生学习的重点,高中生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认真对待,同时,注重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细节内容,防止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混淆。

除此之外,在高中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中,几种常见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都是高中生需要掌握和了解的重点。

这些软件、系统在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2.高中计算机知识素养的提升中的实践过程
高中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延伸与应用就是高中计算机的操作与实践,高中生在进行计算机实践操作时,有必要与理论相结合,将计算机知识运用到计算机实际操作与日常应用中,高中生能够通过不断的实践训练提升其自身的计算机综合素质。

计算机科目的开展目的就是通过教授高中生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提升高中生在计算机方面的应用能力,如果教师只是单纯教授高中生理论知识不进行计算机实践或者是高中生自身不参与到计算机实践中,无疑不利于提升高中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计算机这一科目的开展效果就会大大削弱,不利于高中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与进步。

三、高中生在学习高中计算机知识过程中的创新策略
1.及时巩固计算机课堂中知识
当今社会是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也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在此背景下,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高中生要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要在传统的获取知识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渠道、多种方法,积极主动的获取计算机基础知识,并及时掌握更新后的计算机知识,及时对计算机课堂中的知识进行巩固与复习。

课堂教学是高中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主要渠道,是提高计算机学习质量的关键。

高中生参与课堂主体并不断探索和学习,根据不同的计算机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模


式和方法。

教师也应该适当地在每个班级中应用合理的教学方式,不断总结好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2.
提升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高中生而言,要想加强自身对于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提升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高中生还应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计算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高中生应根据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在无人监督的时候,也能为自己制定合理学习计划,摸清计算机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自主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在高中计算机知识学习中勇于探究高中生需要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有效地复习学过的计算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高中生在学习高中的计算机相关文档或者网页的制作等知识时,高中生可以利用word文档等进行相关图片与文字的结合知识,利用图片和文字制作明信片,根据教师提出的制作要求,利用计算机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索,进而准确的掌握各种计算机知识要点。

高中生在进行计算机课程学习时要勇于探索,勇于探究。

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够提升高中生对于计算机理论知识素养的提升,还有助于提升高中生对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应用。

4.
对高中计算机知识进行合作学习与探讨高中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合作式学习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促进同学之间的友情、
师生之间的师生情,还能够使同学们“取长补短”,互相帮
助,提高高中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

例如,在“音视频处理和制作”过程中,计算机教师可以对班级中的高中生进行分组,然后将相应的音频和视频制作任务分配给每个小组。

在小组中,每一位高中生应当首先明确自身的具体任务,并与其他同学共同努力,分别完成文字录入、视频剪辑、音频处理等任务,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努力。

5.加强对计算机实践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对于高中生来说,
仅仅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进一步根据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提升自身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高中生在计算机操作过程中,更能有针对性的发现问题,更能准确把握知识的重点与要点。

例如,当教师布置动画设计与制作的任务时,高中生应当首先掌握Flash动画制作的理论知识,并根据书中的案例以此完成各个操作,并多试几次,熟练操作。

Flash动画技能的训练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
高中生在培训过程也经常会遇到这种或那种问题,甚至会出现失败的情况。

这时,高中生要积极解决问题,坚持不懈,不能被困难打倒。

此外,高中生还应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简单的计算机课外活动,如计算机软件升级、设置防火墙以阻止病毒、优化计算机操作系统等。

这些内容与高中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可以加深高中生对课堂上教师教授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有效地提高了高中生的计算机操作实力。

总而言之,计算机知识在高中的学习生涯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有着自身的独特性,且实践性较和适用性强。

学习计算机知识不仅可以提高高中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高中生的思考方式,培养高中生的全面能力。

参考文献:[1
]戴晓亮.浅谈当前我国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学周刊,2018,(15):23.
[2
]吕晓梅.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分析[J].电脑迷,2018,(02):155.
[3
]孙崇青.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02):222.[4
]汤丁峰.试析信息技术课中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策略[J].电脑迷,2017,(06):56
.(上接第116页)
思考的直观体现,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在小学语文预习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利用批注预习,将自己在预习中不懂的、想说的都写下来,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才会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同时对于不懂的问题能够及时提问,避免遗忘。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布置《火烧云》的预习任务时,就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对火烧云的感受通过批注的形式表达出来,甚至还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将自己对火烧云的认知画出来,这种自由开放的批注形式,有利于打开学生的预习思维,让学生有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升预习的质量。

3.
检查预习效果,积极鼓励肯定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检查作业是督促学生预习的强有力手段。

因此,对于学生的预习效果,教师是必须要检查的,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部分存在惰性的小学生偷懒。

在预习作业检查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本着“鼓励、肯定、表扬”的心态,激发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兴趣,
让学生在下次预习的过程中有更加积极心态,形成争优
创先的学习氛围,为培养学生好的预习习惯,提高预习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预习的重要性是不置可否的,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在培养小学生预习的习惯的同时,也要积极思考,帮助学生解决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并且不断创新预习的方式方法,保证学生高效的预习效率,促进小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升和成长。

参考文献:[1]钟灵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效预习的方法[J].
新课程,2018,(06).
[2]杨辛茹.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效预习的方法[J].
情感读本,2018,(14).
[3]蓝玉香.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效预习的方法[J].
小学生,2018,(08).
[4]刘中伟.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
学周刊,2012,(19).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