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_新文化运动案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C ) ①陈独秀 ②李大钊 ③鲁迅 ④胡适 毛泽东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 ) A、《新青年》 B、《中外纪闻》 C、《民报》 D、《申报》
⑤
5、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 (B ) A、人文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列宁主义 D、民主和科学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 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课堂练习
一、 选择题 1、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 了( D )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与洋务派论战 C、与立宪派的论战 D、同复古主义思想 斗争 2、把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同新 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的是 (C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6、在中国近代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 义的是 (C ) A、陈独秀 B、鲁迅 C、李大钊 D、胡适 7、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 ) A、 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 是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C、 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运动 D、 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
活动与探究
• P42
袁世凯实现 独裁专制, 规定“ 国民 教育,以孔 子之道为修 身大本”
一、《新青年》的创办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一、《新青年》的创办
20世纪初叶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进行不屈不挠民主革命的必然产物, 也是反封建斗争意志的集中体现。
一、《新青年》的创办
• 2. 运动的时间、 代表人物、旗帜、主要阵地 时间 代表人物
“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 “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李大钊
一、《新青年》的创办
新文学就是白话文; 旧文学就是文言文、八股文。
胡适
鲁迅
一、《新青年》的创办
鲁迅画像
《狂人日记》封面
二、“新世纪的曙光”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 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二、“新世纪的曙光”
完成《综合能力训练》关于第10 课所有内容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阅读分析
有人说:“胡适所主张的文学革命且限 于文体形式方面的改良”。请阅读下面胡 适的两段文字,在小组里,谈谈你对上述 意见,胡适所主张 的文学革命首先强调文体形式的革命: “先要做到文学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 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同时 也注意到文学内容的革命:“新文学必须 要有新思想做里子”,第二段文字材料即 为明证。只是胡适对于解决种种社会问题 的态度是改良的,而不是革命的 。
正是这本杂志高举起科学与民主的大旗拉开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的序幕这场思想启蒙运动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新文化运动
•
一个18岁的中国青年到南京参加科举考 试,考场里有个考生聚精会神地念着自己 的八股文,每到得意处便大喝一声:“今 科必中!”这个青年在一旁看得发呆,心 想若是此等迂腐之人考中举人得了势,不 知会把国家搞成什么样子。从此之后,他 对封建制度深恶痛绝,踏上了寻求真理、 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 • 1915年9月,这位曾投身于辛亥革命的 志士在上海创办了一本名为《青年杂志》 的月刊,不久改名为《新青年》。正是这 本杂志高举起“科学”与“民主”的大旗, 拉开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的序幕,这场思 想启蒙运动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新文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新世纪的曙光”
2.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
三、小 结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阶段:
兴起
1915年陈独秀 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前期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后期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十月革命以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传播马克思 主义思想
三、小 结
兴起标志 《新青年》杂志创刊 1915年 旗帜(口号)“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 主要阵地 新 代表人物 文 化 前期 运 动 内容 《新青年》杂志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 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 学,反对旧文学。
宣传马克思主义,以李大钊为代表《庶民的胜 后期 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每周评论》 意义
第 9课
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的创办
■“新世纪的曙光” ■课堂小结
目标: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 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 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新青年》的创办
• 1.背景
西方传入的 民主、自由、 平等、博爱 等思想观念 深受知识阶 层欢迎
新 旧 思 潮 发 生 激 烈 冲 突
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
一、《新青年》的创办
3.内 容(四个提倡,四个反对)
民 主 迷信盲从 新道德
科 学 新文学 专制独裁
旧文学
旧道德
一、《新青年》的创办
3.内 容(四个提倡,四个反对)
①
④
②
③
一、《新青年》的创办
发表《青春》一文, 号召青年要改造社会;又 发表《孔子与宪法》指出 反封建必须反孔教
主要阵地 运动兴起的标志
旗 帜、 口号
一、《新青年》的创办
两大旗帜(口号)
民主: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科学: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 神。也包从西方传入的社会科 学理论。
一、《新青年》的创办
主要阵地、运动兴起的标志、
代表人物
一、《新青年》的创办
陈独秀,字仲甫,安徽 怀宁人,新文化运动领 导者。早年留学日本, 曾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 盟会,参加辛亥革命。 创建《新青年》杂志, 后改名《青年杂志》, 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 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