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系统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风系统工程要求
一、技术标准
根据《供热通风设计手册》规范GBJ19—87和《DB42实验室通风系统设计与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确定通风柜、、消化柜、原子吸收罩等通风设备、室内全面通风换气的通风量:
1)设计中,按室内余热、余湿、保证室内卫生条件的最小换气量进行计算。

一般性化学实验室的通风量:10—12次/小时
毒气室、有机合成、菌种培养的通风量:15-20次/小时
2)通风柜(罩)排风工作面必须保持负压状态,通风柜面风速:
VAV状态0.5m/s±0.1m/s或根据用户要求设定其它值。

手动状态0.3m/s~1m/s,视窗的高低不影响面所设定风速;
3)通风系统使用终端噪音≤55dB ,通风柜面换气次数:不小于15次;
4)主风管设计风速小于9-12m/s,支风管设计风速小于5—7m/s
5)排风量:通风柜1500m3/h;
6)快速执行器响应时间≤1s。

二、控制系统技术功能及性能指标
(一)实验室通风系统要求
1)VAV变风量变频调节控制,保证系统多个通风柜(罩)同时运行时,各
自独立调节,不相互干扰。

2)实验室内气流组织良好,气流速度及紊流度均能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以免室内气体的扰动引起排毒柜内气体外溢。

3)应有不同型号和规格的圆形或矩形单个变风量阀,满足不同风量要求并
与设计图纸相符合;
4)结合实验室排风控制系统,包括变风量阀、消音器等能提供实验室通风
控制的完整解决方案。

5)实验室风管在选择防腐蚀较好,硬度高的材质。

本工程涉及到所有风管
均可采用防腐蚀性能好的PVC/UPVC材质,风机全部为腐蚀性能好的玻璃钢风机。

6)控制面板为汉字显示,可显示通风系统运行时的多项信息。

自动与手动
多种工作模式可兼容设定,控制插座电源及照明的开启,可调节风阀角度.
7)实验室内气流组织良好,送回风气流速度及紊流度均能控制在较小的范
围内,以免室内气体的扰动引起排毒柜内气体外溢.
(二)产品配置及技术要求:
1、产品配置要求
a)风阀执行器,0°至90°可调,运行时间≤3s,阀门响应时间<1s。

b)防腐阀体,一次性型模具成型,PVC防腐外壳。

c)控制器有显示及操作功能,显示各项实时数据。

d)系统响应时间在3秒内
e)风阀阻力小于150Pa
f)各种输出转入电缆由原厂家配套
2、控制系统要求
a)采用国内先进的实验室通风系统控制方案与设备,具有高品质的控制和
可靠的安全性,维持实验室内空气参数的负压值.系统主通风管道及变风
量通风功能,可由系统上的通风设备群控.
b)原设计采用多台通风设备共用屋面风机,应采用变频自动VAV变风量控
制,以便不是全部使用设备情况时候能够节能。

每台通风设备采用电动智能风阀控制开关和变频控制系统及风机联动,VAV用户可根据通风柜视窗开启高度,自动调节风量使通风柜面风速恒定,以达到保证使用者安全为前提下尽量节能。

c)通风系统充分考虑实验室内设置多台通风柜(罩)情况下高峰时同时使
用、夜间值班工况下最小排风等各种情况,系统通风容量要既达到最大通风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其调节灵活性,实现系统经济运行。

应该考虑设备的同时使用系数,以使系统设备配置更趋于合理。

控制系统应能支持设备的同时使用系数的功能。

d)电气改造控制做到每个屋顶风机控制开关分别安装到共用通风的设备
上,设置控制点,并联动开关互锁控制,不同的房间不同楼层的设备使用不受到影响,以方便用户操作。

e)为保证每个通风出口的风量平衡,必须在每个管道出口安装可调式风
阀,以便调试时调节,安装完毕后经过专业调试平衡才能正常使用。

f)考察到实验室管道安装后,美观、室内采光等效果,设计系统管道从结
构层高、柱位、横梁的可能存在的阻碍出发,管道设计时应尽可能以不超过400mm厚度进行计算设计,满足实验室整体要求。

3、面风速监测及控制系统要求
a)通风柜设有功能器,自动与手动多种工作模式可兼容设定,控制插座电源
及照明的开启等
b)各种变风量控制阀,响应速度<1秒,具有数字网络通讯功能,内置丰富
的控制功能,保留将来进行系统升级和软件监控的功能
c)变频变风量控制阀,能够按照设计要求独立的完成单台通风柜或通风罩
的变风量的控制,有效及时地从污染源排放有毒气体和颗粒,安全可靠
地工作.当柜门上下移动时,能够自动控制变风量的阀门,来控制面风速
在要求的范围内(≥0.5m/s)。

d)与排风接触的所有部件要求采用抗腐蚀的材料制成,避免腐蚀。

e)风阀压力损失要小,使得运行经济。

工作压力范围要宽,变风量调节控制,
保证系统多个排风柜同时运行时,各自独立调节,不相互干扰
f)与实验室内其他通风设备协同工作,达到控制室内成理想的风量平衡状
态和室内压力。

要求各种阀门的反应速度应为快速反应,流量控制反应速
度小于3秒,以利于通风柜(罩)和房间风量的快速平衡;
4、风机设计要求
①风机:玻璃钢离心风机。

②机壳,叶轮都由全玻璃钢材质制成,其它在机体内与输送气体直接接触的金属件都采用玻璃钢防腐处理,风机选型必须根据实验室通风系统设计核算并留有余量。

5、风管设计要求
风管采用PVC/UPVC材质,风管比重轻,化学稳定性好,具有防腐等性能,内壁光滑,通风效果比较好,外形美观。

支、吊架圆管采用A3钢抱箍风管,方管采用经防锈处理的吊杆紧固角钢来支撑风管。

所有管道的设计压力均小于1500Pa 。

根据建筑条件,考虑到室内美观、风管坚固程度及室内噪声的影响,拟定排风系统风管为PVC/UPVC材质,主风管、支风管厚度均执行国家标准,在风管选型中,风管的厚度做加厚处理,降低噪声及漏风率。

PVC/UPVC风管采用插件连接,在满足风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风管占用空间。

6、消声器设计要求
样式:阻抗复合蜂窝式;
材质:外壳采用PVC制作,内置消音材料;消声器消声棉厚度不小于100mm
连接方式:法兰连接或承插连接;风机对接时用软连接固定,具有耐腐蚀作用.
性能:可有效降低噪声5~10分贝。

管水平安装:对接时用方变圆连接,连接处要求密封;
7、软连接设计要求:
1)采用PP防潮、不透气、不易霉变的柔性材料。

2)柔性短管的安装,应松紧适度,无明显扭曲。

3)柔性短管的长度,小于500mm,其连接处应严密、牢固、可靠.
8、减振设计要求
1)由于大型离心风机运行时振动较大,为使风机运行时,其振动不至于影响周围环境,必须对风机采取减振措施:风机底座采用混凝土基础,在风机底座与混凝土之间采用阻尼弹簧减振器或橡胶减振垫。

2)在风机进风口安装软接头,以使风机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不至通
过风管传递到各层实验室。

三、施工要求
1、风管总体走向要求短、顺、直、平、正,实际施工如遇风管走向与施工现场存在本质上冲突,要向设计人员说明情况,再采取相应措施;
2、施工中要保证通风系统气密性要求,尽量采用45度弯头和三通,以减小系统阻力;
3、不能随意改变通风系统的有效过流面积,更不能以小管代替大管使用;
4、风管、消声器、风机等安装要坚实稳固,防止系统震动,噪声过大;
5、安装前应清除管内、外杂物,并做好清洁和保护工作;
6、风管的弯管曲率半径一般为1倍边长,最小不应少于200mm;
7、风管安装的位置、标高、走向,符合设计要求,做到横平竖直,连接法兰的螺栓应均匀拧紧,其螺母在同一侧;
8、现场风管接口的配置,不得缩小其有效截面,风管接口的连接应严密、牢固;风管法兰的垫片材质应符合系统功能的要求,厚度不应小于3mm,垫片不应凸入管,亦不宜突出法兰外;
9、所有风管设置必要支、吊架,管道支架按国标加工制作;
10、柔性短管的安装,应松紧适度,无明显扭曲;
11、风管内不得敷设电线、电缆,风机控制线在风管外沿风管敷设;
12、风管与砖、混凝土风道的连接接口,应顺着气流方向插入,并应采取密封措施,风管穿出屋面处应设有防雨装置;
13、承插式风管的四周缝隙应一致,无明显的弯曲或褶皱;内涂的密封胶应完整,外粘的密封胶带,应粘贴牢固、完整无缺损;
14、各类调节装置的制作和安装应正确牢固,调节灵活,操作方便、防火及排烟阀等关闭严密,动作可靠;
15、采用防腐型直筒形阻抗式消声器,其进出口尺寸与风管口一致,消声棉厚度不小于100mm,和风机对接时用软连接固定;
16、由于离心风机在运行时振动较大,所以应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风机与基础之间采用弹簧减震器或橡胶垫减震;
17、风机出口的风管管径只能变大、不能变小,出风口要安装杂物网,偏向上出风时须增加风雨帽。

四、通风控制系统配置质量要求
系统控制设备、部件应采用国外品牌或者中国权威部门认可的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科技创新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