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初二初中地理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初二初中地理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由北向南,环绕我国大陆沿岸的海域依次是
A.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B.东海、南海、黄海、渤海
C.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D.南海、渤海、黄海、东海
2.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A.黑河—腾冲
B.漠河—腾冲
C.秦岭—淮河
D.漠河—昆明
3.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东南、西北
B.西南、西北、东北
C.西南、西北、东南
D.东北、西南、东南
4.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较大的地带一般在
A.阶梯内部
B.两级阶梯交界处
C.南方低山丘陵
D.平原河道
5.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原因是
A.地势高
B.纬度高
C.离冬季风的源地近
D.有雪山
6.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A.南方人口多,北方人口少
B.北方人口多,南方人口少
C.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
D.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7.下列河流中属于内流河的是
A.额尔齐斯河
B.塔里木河
C.怒江
D.雅鲁藏布江
8.关于我国的地势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多山地高原,四周低、中间高
D.西高东低,山脉呈网状分布
9.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有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横断山区
D.青藏高原
10.当黑龙江省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经春耕大忙了,这是因为A.纬度跨度大
B.经度跨度大
C.海陆差异大
D.垂直差异大
11.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⑤
D.①④⑤
12.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
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
13.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从南向北逐渐减少
B.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从东向西逐渐减少
D.从东向西逐渐增多
14.关于我国领土四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东端在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B.最南端在4°S附近的曾母暗沙
C.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上(73°E附近)
D.最北端在黑龙江省的黑河
15.仔细观察下列图,按图的先后顺序给省级行政区域排列正确的是
A.新疆、广东、湖北、陕西
B.黑龙江、广东、湖北、陕西
C.湖北、广东、黑龙江、陕西
D.西藏、广东、湖北、陕西
16.古人说:“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
A.不受夏季风影响
B.夏季风来得迟
C.不受冬季风影响
D.冬季风来得迟
17.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和面积最大的省区分别是:
A.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C.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
18.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省区(简称)正确的是
A.闽、粤、琼、滇
B.台、粤、桂、云
C.闽、粤、桂、滇
D.台、粤、湘、云
19.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共有少数民族
A.55个
B.56个
C.34个
D.23个
20.治理黄河的根本是
A.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B.加强下游河道的治理
C.加强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
D.治理“地上河”河段
二、综合题
1.读“中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①②③。
省区:④。
【2】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地形区:D 盆地;E 高原;F 平原。
C 海。
A (国家),B (国家)
2.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__________山脉,图中字母D代表的城市是_______,它是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C代表的城市是_______,它是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
【2】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河段。
长江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因通航里程长,运量大,被称为”。
【3】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长江支流的名称:②_______,③,④。
【4】图中A是水利枢纽工程。
3.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山脉。
注入海。
【2】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支流),B (支流);C是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平原,D、E段中,有凌汛现象的河段是。
【3】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②是上、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的,④是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南的,③是黄河上最大的水利枢纽。
【4】黄河下游流水减缓,泥沙沉积、河床逐年升高,形成“”。
甘肃初二初中地理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由北向南,环绕我国大陆沿岸的海域依次是
A.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B.东海、南海、黄海、渤海
C.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D.南海、渤海、黄海、东海
【答案】C
【解析】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故选:C
【考点】我国濒临的海洋
2.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A.黑河—腾冲
B.漠河—腾冲
C.秦岭—淮河
D.漠河—昆明
【答案】A
【解析】我国人口分布特征为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考点】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3.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东南、西北
B.西南、西北、东北
C.西南、西北、东南
D.东北、西南、东南
【答案】B
【解析】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
【考点】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4.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较大的地带一般在
A.阶梯内部
B.两级阶梯交界处
C.南方低山丘陵
D.平原河道
【答案】B
【解析】两阶梯交界处形成较大的落差,水能资源丰富.
【考点】我国水能蕴藏量较大的地带
5.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原因是
A.地势高
B.纬度高
C.离冬季风的源地近
D.有雪山
【答案】A
【解析】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主要原因是平均海拔为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
【考点】影响气温的因素
6.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A.南方人口多,北方人口少
B.北方人口多,南方人口少
C.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
D.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答案】D
【解析】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的特点是:东多西少,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故选:D
【考点】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
7.下列河流中属于内流河的是
A.额尔齐斯河
B.塔里木河
C.怒江
D.雅鲁藏布江
【答案】B
【解析】内流河是指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考点】我国的内流河
8.关于我国的地势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多山地高原,四周低、中间高
D.西高东低,山脉呈网状分布
【答案】B
【解析】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有利于农业生产;有利于沟通东西水路交通;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在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同时在阶梯交界处形成了丰富的水能,故选B。
【考点】我国的地势特征
9.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有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横断山区
D.青藏高原
【答案】D
【解析】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该高原也是澜沧江、怒江等河流的发源地.
【考点】我国的地形分布
10.当黑龙江省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经春耕大忙了,这是因为
A.纬度跨度大
B.经度跨度大
C.海陆差异大
D.垂直差异大
【答案】A
【解析】冬季,当西沙群岛天气炎热、树木葱郁时,黑龙江沿岸却冰天雪地、银装素裹,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我国南
北跨纬度较大.故选:A.
【考点】我国的纬度位置
11.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⑤
D.①④⑤
【答案】C
【解析】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
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考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2.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
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
【答案】A
【解析】我国四大高原各有特点,其中青藏高原起伏平缓,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一望无际;云贵高原地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考点】四大高原的地表特征
13.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从南向北逐渐减少
B.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从东向西逐渐减少
D.从东向西逐渐增多
【答案】B
【解析】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距海洋的距离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所以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
内陆递减.
【考点】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
14.关于我国领土四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东端在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B.最南端在4°S附近的曾母暗沙
C.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上(73°E附近)
D.最北端在黑龙江省的黑河
【答案】B
【解析】我国疆域辽阔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曾母暗沙;最西端--帕米尔高原;最东端--黑
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考点】我国领土四至
15.仔细观察下列图,按图的先后顺序给省级行政区域排列正确的是
A.新疆、广东、湖北、陕西
B.黑龙江、广东、湖北、陕西
C.湖北、广东、黑龙江、陕西
D.西藏、广东、湖北、陕西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所代表的轮廓分别是黑龙江、广东、湖北和陕西省。
【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
16.古人说:“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
A.不受夏季风影响
B.夏季风来得迟
C.不受冬季风影响
D.冬季风来得迟
【答案】A
【解析】玉门关地处我国甘肃省境内,位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西北的非季风区内,受夏季风影响小或影响不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不受夏季风影响.
【考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
17.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和面积最大的省区分别是:
A.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C.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
【答案】C
【解析】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和面积最大r省区分别是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考点】我国不同省区的特点
18.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省区(简称)正确的是
A.闽、粤、琼、滇
B.台、粤、桂、云
C.闽、粤、桂、滇
D.台、粤、湘、云
【答案】B
【解析】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区依次是: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简称分别是,台、粤、桂、云(或滇).故选:B.
【考点】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省区
19.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共有少数民族
A.55个
B.56个
C.34个
D.23个
【答案】A
【解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
【考点】我国的民族
20.治理黄河的根本是
A.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B.加强下游河道的治理
C.加强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
D.治理“地上河”河段
【答案】A
【解析】黄河的中游段流经黄土高原时,带走了大量泥沙,使得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泥沙在下游沉积,下游形成“地上河”,成为中国的一大忧患.因此治理黄河的根本是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考点】黄河的治理
二、综合题
1.读“中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①②③。
省区:④。
【答案】①天山②祁连山③巫山④云南
【解析】从图中地理事物的位置看出,①是天山,②是祁连山,③是秦岭,④是黄河,⑤是四川盆地,⑥是青藏高原;
【2】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地形区:D 盆地;E 高原;F 平原。
C 海。
A (国家),B (国家)
【答案】塔里木黄土华北俄罗斯韩国渤
【解析】从图中看出,D是塔里木盆地,E是黄土高原,F是华北平原,A是我国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俄罗斯,B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C是我国的内海渤海.
【考点】我国山脉、河流的名称及其位置
2.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__________山脉,图中字母D代表的城市是_______,它是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C代表的城市是_______,它是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
【答案】唐古拉山上海湖口;
【解析】长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山脉,自西向东穿过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最后在D上海注入东海,长江以宜昌、湖口为界点,把长江分为上、中、下游三段。
宜昌是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C为湖口,是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
【2】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河段。
长江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因通航里程长,运量大,被称为”。
【答案】水能宝库黄金水道;
【解析】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从宜昌以下到入海口,水流速度较慢,水量大,水位高,四季无结冰,所以可以四季通航,有“黄金水道”之称;
【3】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长江支流的名称:②_______,③,④。
【答案】汉江赣江湘江;
【解析】图中②为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④为赣江,③为湘江;
【4】图中A是水利枢纽工程。
【答案】三峡
【解析】A处是位于宜昌上游的三峡水电站,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考点】长江的水文特征
3.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山脉。
注入海。
【答案】巴颜喀拉山渤;
【解析】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
【2】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支流),B (支流);C是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平原,D、E段中,有凌汛现象的河段是。
【答案】渭河汾河河套E;
【解析】中游河段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接纳了两条主要支流B汾河和A渭河,同时带来了大量的泥沙.下
游河段游荡在华北平原,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黄河上游河段在干旱地区塑造了两个平原D宁夏平原和C
河套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黄河在宁夏、内蒙古河段和下游河段,都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地区,每年封冻、开
河存在时间差,当低纬度地区未封冻河段的河水流向高纬度地区封冻河段时,受河中冰坝阻挡,易发生漫滩、甚至决口; 【3】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②是上、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的,④是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南的,③是黄河上最大的水利枢纽。
【答案】河口桃花峪,小浪底;
【解析】从源头到内蒙古的河口,是黄河的上游,从河口到河南的桃花峪,是黄河的中游,从桃花峪到入海口是黄河的下游;目前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是图中的小浪底;
【4】黄河下游流水减缓,泥沙沉积、河床逐年升高,形成“”。
【答案】地上河
【解析】中游河段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接纳了两条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同时带来了大量的泥沙,下游河道变宽,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考点】黄河的自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