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电化学基础学易试题君之单元测试君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考试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04章电化学基础学易试题君之单元测试君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考试版)
2019-2019学年高二化学人教选修4(第04章)
章末检测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2.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
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
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3.能用电解原理说明的问题是
①电解是把电能转变成化学能②电解是化学能转变成电能③电解质溶液
导电是化学变化,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可以实现⑤任何溶液被电解时,必然导致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
A.①②③④B.②③⑤C.③④D.①③④⑤
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Fe-3e-===Fe3+
5.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
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呈无色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6.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H2SO4(aq)+BaCl2(aq)===2HCl(aq)+BaSO4(s)ΔH<0
B.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0
C.4Fe(OH)2(s)+2H2O(l)+O2(g)===4Fe(OH)3(s) ΔH<0
D.3Cu(s)+8HNO3(aq)===3Cu(NO3)2(aq)+2NO(g)+4H2O(l)ΔH<0
7.一定条件下,碳钢腐蚀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
A.在pH<4溶液中,碳钢主要发生析氢腐蚀
第1页/共4页
B.在pH>6溶液中,碳钢主要发生吸氧腐蚀
C.在pH>14溶液中,碳钢腐蚀的正极反应为O2+4H++4e -2H2O
D.在煮沸除氧气的碱性溶液中,碳钢腐蚀速率会减缓
8.将等质量的A、B两份锌粉装入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装A的试管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
下图表示产生氢气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9.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下列各物质的溶液:
①CuCl2②CuSO4③NaBr④NaNO3⑤盐酸⑥H2SO4⑦KOH
其中只有水被电解的有
A.①②⑤B.②④⑥⑦C.④⑥⑦D.③⑤⑥⑦10.有A、B、C、D、E五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A极为负极;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电流由D→导线→C;③A、C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C 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⑤用惰性电极电解含B离子和E离子的溶液,E先析出。
据此判断五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A>B>C>D>E B.A>C>D>B>E C.C>A>B>D>E
D.B>D>C>A>E
11.斯坦福大学华人化学家戴宏杰率领的团队研制出一种可在一分钟内充满电的超常性能铝离子电池,该电池采用新型石墨(C n)和铝作电极,4
AlCl-和有机阳离子构成电解质溶液,已知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l-3e-+74
AlCl -427
Al C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充电时,该电池负极应连接外接电源的负极
B.放电时,电子从铝电极流出经过电解质溶液到达石墨电极
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 n+4
AlCl--e -C n AlCl4
D.放电时,电路中每转移1 mol电子,负极的质量就减轻9 g
12.世界某著名学术刊物近期介绍了一种新型中温全瓷铁-空气电池,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a极发生氧化反应
B.充电时,负极室发生反应:Fe+x H2O(g)FeO x+x H2
C.充电时,a极发生反应:4OH--4e -2H2O+O2↑
D.放电时,b极发生反应:H2+O2--2e -H2O
1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铁制品生锈、铝制品表面出现白斑等金属腐蚀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铁钉不易被腐蚀
B.图2中,滴加少量K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C.铝制品表面出现白斑可以通过图3装置进行探究,Cl-由活性炭区向铝箔表面区迁移,负极反应式:2Cl--2e -Cl2↑
D.图3装置的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生成的Al(OH)3进一步脱水形成白斑
14.科学家设计出质子膜H2S燃料电池,实现了利用H2S废气资源回收能量并得到单质硫。
质子膜H2S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a为电池的负极
B.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
C.电路中每流过4 mol电子,在正极消耗44.8 L H2S
D.每17 g H2S参与反应,有1 mol H+经质子膜进入正极区
15.500 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
3
NO-)= 6.0 mol/L,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
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c(K+)为2 mol/L 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2 mol电子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D.电解后溶液中c(H+)
为2 mol/L
16.如图所示的装置,C、D、E、F、X、Y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B极是正极
B.(甲)、(乙)装置的C、D、E、F电极均有单质生成,其物质的量比为1∶2∶2∶2
C.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H应该是Ag,电镀液是AgNO3溶液
D.装置(丁)中X极附近红褐色变深,说明氢氧化铁胶粒带负电荷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2分。
17.(10分)根据下列原电池的装置图,回答问题:
(1)若C为稀H2SO4溶液,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电极材料为Fe且做负极,则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溶液C的pH将______(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
(2)若需将反应:Cu+2Fe3+===Cu2++2Fe2+设计成如上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则负极A极材料为________,正极B极材料为________,溶液C为________________。
(3)用CH4和O2组合形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①则d电极是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c电极的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线路中转移2 mol电子,则上述燃料电池,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
积为________L。
18.(10分)铝和氢氧化钾都是重要的工业产品。
请回答:
(1)工业冶炼铝的化学方程式是;铝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工业品氢氧化钾的溶液中含有某些含氧酸杂质,可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
提纯。
电解槽内装有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是。
②通电开始后,阴极附近溶液pH会增大,请简述原因。
③除去杂质后的氢氧化钾溶液从溶液出口(填写“A”或“B”)导出。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
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19.(10分)科学家预言,燃料电池将是21世纪获得电能的重要途径,美国已计划将甲醇燃料电池用于军事。
一种甲醇燃料电池采用铂或碳化钨作为电极催化剂,在稀硫酸电解液中直接加入纯化后的甲醇,同时向另一个电极通入空气。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
第3页/共4页
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回答下列问题: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1)这种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3)电解液中的H+向________极移动;向外电路释放电子的电极是________。
(4)比起直接燃烧燃料产生电力,使用燃料电池有许多优点,其中主要有两点:首先是燃料电池能量转化效率高,其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分)下图所示甲、乙是电化学实验装置。
(1)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有NaCl溶液。
①甲中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烧杯上方,发现试纸先变蓝后褪色,这是因
为过量的Cl2氧化了生成的I2。
若反应中Cl2和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且生成两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有CuSO4溶液。
①甲中铁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起始时乙中盛有200 mL pH=5的CuSO4溶液(25 ℃),一段时间后溶
液的pH变为1,若要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可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填写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g。
21.(11分)硒是制造光电池的一种原料,人体缺少硒就会得“克山病”,从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中提取硒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电解精炼铜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请在图中标出电极材料和电解液的名称。
(2)阳极泥中硒以Se、Ag2Se、Cu2Se等形式存在,Se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SeO2溶于水得H2SeO3(K a1=3.5×10-3,K a2=5.0×10-8),亚硒酸溶液与SO2反应制硒的离子方程式为。
电解亚硒酸溶液可制得强酸H2SeO4,则电解时的阳极反应式为。
(4)上述硒的提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