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教学的实验研究(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教学的实验研究(一)
摘要:以Craik和Lockhart(1972)的认知加工层次理论为框架,考察建立在该理论基础之上的以“意义”为主题的词汇学习策略对英语词汇学习产生的影响,并掌握词汇学习策略教学实验。
以“意义”为主题的词汇学习策略教学可以改进学习者的学习方法,改善词汇的记忆和理解,促进词汇的量的积累和质的提高。
关键词:词汇学习策略;认知加工层次;实验研究
一、英语词汇的教学与学习策略
Nation(1990)指出:一个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应该掌握3000个高频词汇(highfrequencywords)。
蔡龙权(2000)合《大学英语学习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1978年朗文公司出版的《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中用近2000个单词解释了几万个词汇,指出2000个单词被接受为英语学习的基础词汇。
现在大学里英语的词汇教学主要在精读课完成。
由于精读课的课时有限,内容涉及面大,词汇的教学就要受到限制,单靠课堂时间的学习显然是无法满足的。
另外,对于一种语言而言,词汇量在2000-3000个并不算大,显然用有限的词汇去完成语言交际任务,其实质是要求学习者能够根据英语词汇的结构特点,灵活地使用词语。
大学生英语词汇的来源有两个渠道:一是从课堂学习中来,二是从课外的学习中来。
Nation(1990)指出:Itiseffeienttospendclasstimeonthestrategies,
andalthoughtheteacher'sfocusifonhelpinglearnersgaincontrolofimportants trategies,theendgoalofthesestrategiesistohelpthelearnerstocontinuetoleamnewwor dsandincreasetheirvocabularysize。
也就是说,在词汇教学中,教学的着重点要放在词汇学习策略的传授上。
Chamot(1987)对学习策略的定义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优化学习过程,加强语言知识和信息知识的记忆而采用的技巧、路子或其他有意识的行为。
词汇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策略中的一个类别,与词汇知识或技能的学习有特殊的联系,体现为词汇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要学会使用学习策略去学习新的单词以扩大他们的词汇量。
老师的教学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不同的词汇学习方法,教会他们学会学习,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有效的学习策略,在新的学习任务中恰当地使用学习策略,自主地获取新的语言知识。
目前,我国外语界对大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这些研究表明我国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日趋丰富,这个领域在外语教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饱含着巨大的研究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认知加工层次理论
1972年,Craik和tockhart~出了加工层次理论。
他们认为记忆的保持不在于重复的时间和长度,而在于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加工的深度,加工越有深度,记忆的内容就越持久。
认知加工有两个层次,即形式(formlevel)或表层(surfacelevel)的加工过程和语义(semanticlevel)的或深
层次(deeplevel)的加工过程。
这就是说,对一个词汇可进行形式和语义即浅层次和深层次的认知加工,加工的层次越深,记忆效果越好。
当我们认识了一个词语后,把该词与储存在记忆中的词语建立联系(assaciations),而这联系应该是某个想象或一个故事,那么这种记忆的保留(preservationofmemory)实际上就是一次直接的加工(directfunction0fdepthsprocessing),这种精心进行的词汇深层次分析得以长久地保持在记忆当中。
如果一个词语只是在表面上进行分析和学习,那么对这个词语的记忆的保持只能是短时的。
Craik和Lockhart的实验研究显示,thecapital—letterstask(要求被试关注词汇的视觉表象,即单词的拼写)提供了相对较差的词汇记忆:therhymetask(要求被试回忆词汇的发音)提供了相对较好的词汇记忆;而thesentencetask(要求被试联想单词的意义)则能产生最好的记忆效果。
Sevick(1976)也指出,篇章中的词汇较之于孤立的词汇更易于记忆的原因在于有意义的篇章带来了更完全、更深层的加工过程。
三、实验设计
1.实验目的
本研究拟建立在对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状况的调查这一基础之上,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教授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以考查学生词汇学习的方法和学习效果发生的变化。
我们期望通过词汇学习策略的教学实验,试图探讨两点:一是学习者掌握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的过程;二是以“意义”为主题的词汇学习策略与词汇的记忆及与词汇量的扩大
和词汇知识质的增长的关系。
2.实验对象和方法
本实验以本校05(春)旅游英语班为实验对象,共41人。
本实验采用时间抽样设计,实施一次性个案研究。
对这一组被试在实验前后进行多次测试,然后比较测试结果,观察实验前后的多次测试中产生的变化趋势有没有明显的方向改变。
实验从2005年3月开始至6月结束。
每周10个课时的综合英语课,用一个课时来学习词汇及讲授词汇学习策略,每月进行一次测试。
实验中获得的数据,采用配对l检验来推断实验的结果。
3.实验过程
(1)实验前的调查和测试
在实验前,我们通过访谈对全体学生作了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主要是要了解他们通过什么途径(方法)记忆英语词汇。
调查发现,他们采用最多的方法为重复读写和根据音标记忆单词。
对英语词汇的记忆体现在背诵词汇表上的中文译义和字母拼写两方面。
对于词的意义,学生们普遍接受课本中列出来的词的基本意义。
对于由基本意义生成出来的适用特定环境的特征意义却忽略不计,即脱离语境来记忆词义;还有的学生单纯依靠单词的发音来记忆单词,结果是对于拼写和发音都很接近的词则容易错误地拼写。
调查结果显示,这个班的学生大多采用机械单一的方法来记忆单词,也就是常说的“死记硬背”。
在问及“你学英语的难点有哪些”时,几乎每个学生都把“记单词”视为他们英语学
习的障碍,这都是由于学习方法的不得当或学习方法单一导致的学习困难。
在实施词汇学习策略教学前,我们对这个班进行了两次词语测试,测试内容包括英汉互译和给每个单词写出尽可能多的同(近)义词或反义词。
两次测试的平均分作为前测的成绩。
(2)实验的实施过程
基于调查结果,我们设计了词汇学习策略的教学方案,教授以“意义”为主题的词汇学习策略,包括想象,推理和猜测三种策略。
这些策略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词语的基本意义,以及掌握词汇的扩展意义,也就是在情景和篇章中进行有意义的词汇呈现和学习,对词汇进行语义层面的加工。
我们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学习一个词语要做到在语篇中能辨认出词语,能正确拼读,能与其他词语恰当地搭配使用,并在具体的语境中能理解它的扩展意义。
(1)想象:此策略帮助学生对于人物、动物和物体等具体名词,借助想象,把词语和物联系起来,或在新旧词语之间建立联系。
对抽象的词或短语进行情景联想。
(2)推理:通过对词根的意义的学习,包括词缀的学习,推断生词的意义;或是用同义词进行解释或反义词进行对比,加深对词汇的理解。
(3)猜词:猜词策略的掌握在于根据一定的词义线索,比如下定义,前后句子或上下文所表达的意思,推断生词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