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下列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劫难(jié) 憧憬(chónɡ) 凝望(nínɡ)
B . 安慰(wèn) 朦胧(ménɡ) 疲倦(juàn)
C . 静谧(mì) 僵硬(jiāng) 闪烁(shuò)
D . 覆盖(fù) 颤动(zhàn) 寂莫(mò)
2. (2分)下列加划线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迤逦(yí)矫揉造作(jiăo) 寒喧一筹莫展
B . 缜密(zhěn)汗流浃背(jiá)迁徙手屈一指
C . 提防(dī)扣人心弦(xián)脏款崭露头角
D . 挑剔(tī)锲而不舍(qiè)震撼所向披靡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
3. (25分) (2017九上·江阴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漓江情韵
雨霏霏,雾茫茫。

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

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鳊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

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

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

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一”我顿时愣在那儿了。

还没容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

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

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

”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

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

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

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

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

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

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备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

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

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

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

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

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

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

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

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

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

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

”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

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

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

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

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1)文章题为《漓江情韵》,文中写了哪些“情韵”?请分条概括。

(2)赏析文中的划线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3)“我”见到摇船人时为什么“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 (25分) (2017八上·湖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甲)
藤野先生(节选)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

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他看一回。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乙)
回忆我的语文老师
曹文轩
我所有的老师都学养深厚,比如说我的数学老师,他的板书也特别棒。

因为我们特别喜欢他的板书,所以每次在他上数学课之前,我们都不是用黑板擦,而是用湿毛巾反复地擦拭,直到把这块黑板擦得黑亮黑亮的。

他讲数学课的时候,一边讲一边从右上角开始写那些公式、那些定理,等把课讲完,正好是一整面黑板的字。

可惜当时没有相机,如果用相机把那个画面拍下来,今天装裱起来,挂在家里的墙上,就是一幅非常有装饰感、现代性很强的画。

那些老师各有各的品性,各有各的脾气。

特别要感激的是我的语文老师,她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非常扁平的女人。

这位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次寻找过,但是再也没有找到过一位这样的女性。

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

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

”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了什么叫“语文”。

那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


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傍晚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

”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

”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把脑袋转向了窗口,外面有一大片荷塘,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正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塘里。

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走上讲台,那是一节作文课。

她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

”在此之前,我的历任语文老师都说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

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

我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晚上,我回到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自己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

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

”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

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看这些字,前几本的那些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认真。

你再看看最后一本作文,你
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在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形容词吗?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

当那些老师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舍,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好。

清澈的月光铺在校园里头。

那个夜晚是值得我一生铭记的。

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

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我要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我这里无意贬低其他学科的老师对学生的作用,我只是说语文和语文老师是无可替代的。

语文老师永远是一所学校的品质构建者和体现者。

我无法想象一所学校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也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

我们应当对语文老师充满敬意。

全世界都应当如此!
(选自《读者》2016年第23期,有删改)
(1)文中曹文轩深情回忆了自己的老师,其中写语文老师的有哪几件事?
(2)精读乙文中你认为重要的语段,结合相关内容,说说“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3)联系甲乙两文内容,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我记得自己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

(这里为什么强调门是被“踢”开的?)
②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把句子中划线的词删去,再与原句比较,说说两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4)甲文中鲁迅最终告别藤野先生,弃医从文;乙文中曹文轩成了当代著名作家,你认为《藤野先生》和《回忆我的语文老师》两文中作者对老师的情感是否相同?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5)结合上文及下面的文字,请品析出语文老师对曹文轩文学创作的影响。

这里的气味,倒是很好闻的。

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

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嗅着。

(曹文轩《孤独之旅》)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
5.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②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
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念无与为乐者(想念,思念)
B .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C . 是日更定矣(这)
D .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
(2)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 . 【甲】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C . 【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D . 【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古游记大多较简,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

【甲】【乙】两文也是如此,【甲】文强调“闲”,【乙】文着重“痴”,你是如何理解这“闲”与“痴”的?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6. (6分) (2017八下·江永期中)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本曲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________家。

山坡羊是________。

(2)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

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

五、名著导读 (共1题;共3分)
7. (3分)内容理解。

①“我看”领起的四句,描绘出一幅________的图画。

②“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中的“你”指________,整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之情。

六、默写 (共1题;共13分)
8. (13分) (2019九下·三台开学考)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来日绮窗前,________。

(王维《杂诗》)
(2)数声风笛离亭晚,________。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3) 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6)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8) ________,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9)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10) 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11)乡书何处达?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12)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9. (5分) (2017八上·曲江期末) 请你以“原来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550字以上的记叙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文中至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八、其他 (共2题;共29分)
10. (25分) (2019七上·芜湖期中)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父子逃出风暴眼
清翔
那是一个普通而神奇的冬日。

凯西早早醒来,阳光从窗户中照射进来,看来又是一个晴天。

8岁的儿子吉恩一直闹着要与爸爸去野外学习摄影。

按照前一天晚上的安排,现在是该叫醒儿子的时候了。

父子俩收拾停当,正准备出发,广播中突然播出一条消息,说是当天中午12点左右,他们所在的德克萨斯州史密斯县境内,会有龙卷风。

爸爸立即将已发动的汽车熄了火,对儿子说:“吉恩,今天我们就不去了,爸爸下周带你去野外学习摄影。


儿子并不这样想,他坚持要去。

爸爸转念一想,这也是一次让儿子开阔眼界的好机会,于是重新发动汽车出发了。

上午十时,凯西将摄影车停靠在九十号州际公路上,等待龙卷风的出现,十一时四十六分,他们感觉到了刮在
他们身上的风越来越大,瞬间,路边的树枝开始摇晃了。

这时,远处一个“漏斗”状的柱体正往他们这边迅速移动着,吉恩兴奋地拿起摄影机。

十一时四十八分,那“漏斗”宛若一个巨人伫立在在他们面前,大风如同狂暴的狮子,重重地打击着摄影车,凯西测算了一下,此时的风速至少每秒一百一十米。

“不好!”凯西大叫一声,因为前方的公路上,有一个人影迎着“漏斗”跑去,那是儿子吉恩,吉恩不知什么时候下的车。

“太危险了!”凯西的心几乎要蹦出胸膛,他赶紧一纵身下了车,快速向儿子追去。

凯西脚下生风,儿子跑得也很快,当他追上儿子时,父子俩离开摄影车已有七十多米。

紧张万分的凯西一把抓住儿子就要往回跑,他用了很大的力气,可脚下如同生了根一样,稍一松劲双脚不由自主的向“漏斗”奔去,刚刚跑了几步,凯西的身体似乎被一只巨手撕扯着,倐地就离开了地面。

凯西只觉得耳边飓风呼呼地刮着,不过,瞬间那风就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他和儿子所处的地方比刚才平静许多,只是气压太低,有些喘不过来气。

他猛然想起科教书所说的“风暴眼”,他明白自己和吉恩处在了“风暴眼”中。

热气流不断吹进“风暴眼”中,他牢牢抓住儿子不放手,父子俩就这样悬浮在半空中。

凯西知道龙卷风持续的时间通常是十几分钟,如果没有奇迹发生,一旦龙卷风结束,他们父子俩就会从半空中重重地摔下。

龙卷风就像一条巨龙张着血盆大口,一路呼啸着,肆虐着,所经之处,一尺来粗的大树被连根拔起。

房屋成片倒塌。

凯西被吸进“风暴眼”时,非常慌张,不过,他很快镇静下来。

不能听天由命,一定要想办法救出儿子。

他安慰吓得“哇哇”大叫的儿子:“爸爸有办法,不会让吉恩有事的。


面对强大的自然力量,凯西的心中哪里有底?他想,。

就在凯西如此想时,耳边的风似乎小了很多,他知道龙卷风快要结束了,他使出浑身力气,一个翻身,儿子就躺在他的腹部上,他与儿子迅速地往下掉,快要落地时,突然一股热气流又一次将他抛开。

这时,凯西看到刚才加油的加油站,他知道他和儿子已经“飞行”了十五公里。

他们开始急速地往下落。

这时,凯西一低头,发现他们正在向一座大约二十米的高压铁塔飘去,顿时,一个念头在他脑中闪过。

铁塔与他越来越近了,他用左手紧紧搂住儿子。

就在他的身体快要撞向铁塔的一瞬间,他伸出右手死死地抓住铁塔上的角钢。

锐利的角钢一下子撕扯开他的肌肤,鲜血汩汩流出,可他没有松手,伫立在铁塔上,在塔上的还有他左臂中紧紧搂住的儿子。

一个小时后,远处公路上出现了过往的汽车。

一位驾驶员发现了站在铁塔上的父子俩,立即打电话求救。

他们终于扼住命运的咽喉,死神向他们屈服了。

在这次龙卷风中,殒命和受伤的人有数十人之多,而身处“风暴眼”中心的凯西,却创造了和儿子一同脱险的奇迹。

(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故事内容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2)第三段画线句有何作用?
(3)赏析第六段画线句。

(4)请联系上下文,为13段的横线上补充合理情节。

(5)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

11. (4分)简要概括本新闻除标题以外其它四个部分的内容。

导语:________
主体:________
结语:________
背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
3-1、
3-2、
3-3、
3-4、
3-5、
4-1、
4-2、
4-3、
4-4、
4-5、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
5-1、
5-2、
5-3、
5-4、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6-1、
6-2、
五、名著导读 (共1题;共3分)
7-1、
六、默写 (共1题;共13分)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8-10、
8-11、
8-12、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9-1、
八、其他 (共2题;共29分)
10-1、10-2、10-3、10-4、10-5、
11-1、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