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菜籽预处理及压榨车间工艺流程设计

合集下载

菜籽预处理压榨车间工艺设计教材

菜籽预处理压榨车间工艺设计教材
图1 预榨工艺流程图
这套工艺虽然路线长,设备多,但这是一条非常成熟的工艺,国内大多数油厂都采用。只是在各个工序环节中重视程度有所不同。传统工艺就其本身而言,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已经比较成熟稳定。
优点: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投较少、各种工序成熟。
不足:此种方法没有脱皮工艺,油料细胞破坏程度小,粉末度大,坯片质地细密紧实,浸出过程中渗透及滴干速度慢,浸出速率低,湿粕含溶高,浸出溶剂消耗较大,混合油浓度较低,由此而带来蒸发系统负荷增加、毛油质量差等(毛油颜色很深),且预榨浸出工艺中的高温长时使蛋白质有效氨基酸破坏严重,降低了菜籽饼粕的利用价值,使毛油品质下降,增加了炼耗和加工成本。
1工艺
1.1国内外油菜籽加工工艺
当前我国油菜生产正处于传统高硫苷、高芥酸(以下称双高) 油菜向双低优油菜实现品种的关键时期,菜籽取油工艺主要有:预榨浸出,一次性浸出,酶-溶剂取油及水酶法取油等,附表对各工艺的工艺过程、出油效率、蛋白质品质及应用特点进行了比较。(如表1)
表1 各种取油工艺特点比较
加工工艺
Wagner A 等人的研究表明,低温冷榨油中生育酚、生育三烯酚等酚类物质含量比精炼油高约14%,是一种优质的绿色产品。
缺点:低温粕的市场需求量少 ,膨化料浸出后粕中残油高 ( 1. 5%左右 ) ,在同等规模下投资大 ,设备多,限制了其发展。并且目前膨化机尚未有大型的,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
另外,正在研究中是水酶法提取制油工艺,
生产加工成本低。由于采用低温压榨,只在环境温度较低时,才需使用蒸汽将物料加热至50~60oC左右,蒸汽使用量很小。与同等生产规模相比,设备总装机容量小,电力消耗低。
低温压榨油色泽较浅,具有菜籽油固有的气味,油中磷脂含量低,是天然的绿色食用油。
脱皮低温压榨饼粗纤维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是补充古物和缺乏某类氨基酸的豆类不足的优质原料。

二零二零年菜籽预处理压榨车间工艺设计教材word可直接编辑

二零二零年菜籽预处理压榨车间工艺设计教材word可直接编辑

1200T/D菜籽预处理压榨车间工艺设计摘要本课题采用的是传统的油菜籽预处理压榨的工艺,是在传统的高温(125℃~130℃)预榨-浸出制油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创新,采用适温(105℃~110℃)预榨-浸出工艺,工序包括清理、调质,轧坯、蒸炒,压榨、以及毛油净化,很多工序已经相当成熟,只是根据不同品种油菜籽的表皮厚薄、水分高低及其质地软硬程度,在各个工序上重视程度不同,比如软化和蒸炒调节其水分和温度,在实际的生产中,适温压榨保留了一部分菜籽粕蛋白的活性,饼粕中蛋白质的有效生物效价较高,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菜籽油和菜籽蛋白,适于禽畜的饲养。

而压榨后的油进行精炼可以得到二级油的标准。

并且,本工艺可以进行连续化,自动化生产,满足了国民对菜籽油的大量需求,再者,该工艺相对较为完善和成熟,在实际应用选择设备时较为容易,不会存在找不到配套设备的问题。

本文对预榨浸出工艺各工序进行衡算、设备选型及风网计算。

关键词:各种工艺预榨浸出工艺计算选型ITitle 1200t / d rapeseed crushing plant pretreatment process designAbstractThe subject is the traditional rapeseed by pressing pretreatment process, is in the traditional high temperature (125 ℃ ~ 130 ℃) pre-press - solvent extraction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and optimal temperature (105 ℃ ~ 110 ℃) pre-press - leaching technology, processes, including cleaning, conditioning, rolling, throwing, steamed fried, pressed, and the purification of crude oil, many processes have been very mature, and just under the skin thickness of different varieties of rapeseed, the level and the texture of soft water hardware level, the importance of various processes on different levels, such as softening and steamed fried to adjust its moisture and temperature, in the actual production,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press rapeseed meal protein to retain a portion of the activity of the protein cake of an effective biological potency higher to gain more ideal rapeseed oil and protein, suitable for livestock rearing. And after pressing the refining oil can be two standards. Moreover, the process can be continuous and automatic production to meet the large demand for people on the rapeseed oil, Furthermore, the process is relatively perfect and mature,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selected equipment easier not exist can not find the matching equipment problems.In this paper, pre-pressing extraction process to account for all processes, equipment selection and ventilation network calculation.Keywords Various process Pre-pressing extraction process Calculate SelectionII目次绪论 (1)1工艺说明书 (1)1.1国内外油菜籽加工工艺 (1)1.2设计方案 (5)2设计计算书 (8)2.1物料衡算 (8)2.2热量恒算 (8)3 设备选型 (14)3.1主要的生产设备选型 (14)3.2输送设备的选型 (23)4其他辅助设备 (37)5主要设备清单 (37)结论 (39)致谢 (40)参考文献 (41)绪论菜籽油是世界上第三大植物油,而油菜又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2000年以来种植面积已突破733万公顷,总产达到1100万吨以上,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最重要来源,菜籽含油率高,可达35%~45%,而菜籽饼粕也是优质的蛋白资源,其饲用品质可以与大豆饼粕相媲美。

榨油厂榨油车间菜籽工艺操作规程

榨油厂榨油车间菜籽工艺操作规程

榨油厂榨油车间菜籽工艺操作规程1、开车程序1.1开启蒸炒锅、榨油机辅助炒锅进出导热油阀门,通知锅炉房开启导热油系统,并逐渐升至150℃;排放榨油车间主蒸汽分压包冷凝水,通知锅炉房送汽;1.2通知滤油车间打开空气压缩机冷却水阀,启动空气压缩机;1.3检查RE201、EL202、RE203并确认散料秤处于自动、使用状态;1.4根据原料水份:小于8%时采用软化锅;大于8%时采用比重去石机,并对所采用设备作相应检查;1.5检查并确认蒸炒锅料门已处在关闭位置;确认往榨油机的进料门关闭;1.6检查饼刮板(RE225)、油绞龙、渣绞龙、澄油箱以及去浸出车间的所有设备;1.7待导热油升至125℃以上时,PLC系统在连锁状态下开启(现场开启)蒸炒锅及逆行按次序开启(自控室开启)蒸炒工序以前的所有输送设备、相应轧胚机、相应软化锅或比重去石机(注:确认轧胚机轧辊处于松辊状态下开启——现场开启);同时开启(自控室)SC221-1、SC221-2、SC224;1.8从RE201至蒸炒锅的所有设备运转正常后,RE201刮板开始进料,开始流量可稍大:在7~9t/台蒸炒锅,同时通知浸出车间作开车准备;1.9蒸炒锅开始进料,适当加水或汽,上层料满后放至下层,由上而下逐渐进满蒸炒锅,适当调节蒸炒锅抽汽风机风门与加水量、导热油温度的关系(以出料:眼观油亮,用手捻有明显漏油现象为基准——此时水份约在4.0—5.0%);1.10蒸炒锅进料2/3时,由蒸炒工通知下道工序——榨油工序开车,同时通知自控室把原料流量控制在约5t/台蒸炒锅;1.11榨油工在现场开启相应榨油机、辅助炒锅电机,并确定榨油机出饼端分料挡板把料分至SC214,同时通知自控室在连锁状态下开启混合器、澄油箱、油绞龙、SC214以及由SC214至渣绞龙的粉料绞龙(不成型饼打循环);1.12榨油机有两台以上饼快成形或已经成形时,由榨油工通知自控室往浸出车间进料:自RE219(北)、EL215、RE225控室向浸出车间要开车信号,并在连锁状态下逐次开启RE220RE219(南)、EL218、RE217-2、RE217-1、RL216-3、RL216-2、RL216-1、FN216、EL215、RE225(饼冷却器路线);1.13榨油工接到自控室往浸出车间进料的通知后,调整饼已成形榨油机出饼端的分料挡板,把成形饼分至RE225;1.14当混合器内油位达到70%左右时,启动PU223-1或PU223-2,把油泵入阿玛过滤机,阿玛过滤机与污油箱(TK215-2)之间打循环(或与污油箱、混合器之间打大循环),挂饼循环后清油进清油箱(TK215-1),清油由PU216-1或PU216-2泵出榨油车间。

菜籽预处理、压榨法、浸出制油工艺过程

菜籽预处理、压榨法、浸出制油工艺过程

菜籽预处理、压榨法、浸出制油工艺过程菜籽是一种常见的油料作物,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菜籽被加工成油。

制油的流程通常包括预处理、压榨法、浸出制油工艺过程。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三个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菜籽的预处理菜籽到工厂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以便保证后面的工艺过程能够正常进行。

菜籽的预处理主要包括清洗、烘干、去杂、压碎等步骤。

其中清洗是指将菜籽表面的杂质和灰尘等清除干净,以免在后面的过程中对机器造成不必要的磨损。

烘干是指将清洗过的菜籽晾干,以去除水分,避免后面的工艺过程中出现爆炸等情况。

去杂是指将菜籽中的杂质、石子等物质去除,以保证后面的工艺过程中不受干扰。

压碎是指将去杂后的菜籽压碎成小颗粒,以方便后面的压榨过程进行。

二、菜籽的压榨法菜籽的压榨法是一种常见的油制作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压榨机通过对菜籽进行挤压,将油和菜籽分离出来。

压榨法主要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冷压法,另一种是热压法。

冷压法是指在压榨菜籽的过程中,不加热,直接用机器将菜籽挤压成饼,并将油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能够保留植物油的天然味道和营养成分,但因为油的生产效率较低,因此成本也比较高。

热压法是指在压榨菜籽的过程中,加热提高油脂流动性,提高油的产量。

由于热压法可以大幅度提高油脂的产量,因此成本相对较低。

但这种方法容易破坏植物油的味道、营养成分等天然特性。

三、浸出制油工艺过程除了通过压榨法制油外,还可以采用浸出方法进行制油。

浸出制油工艺通过对菜籽进行浸出,将油和菜籽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而且效率高,是现代化的生产方式。

浸出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机溶剂浸出,另一种是超声波浸出。

有机溶剂浸出是指用各类溶剂将油脂从植物中提取出来。

由于溶剂的选择和使用有一定的讲究,因此该方法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和设备。

超声波浸出是指利用超声波加速浸出过程,提高浸出速度和效率。

由于超声波对菜籽的杀菌、杀虫、去除表面污染也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制油是一个复杂的工艺,其过程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人员。

榨油厂榨油车间菜籽工艺操作规程

榨油厂榨油车间菜籽工艺操作规程

榨油厂榨油车间菜籽工艺操作规程1、开车程序1.1开启蒸炒锅、榨油机辅助炒锅进出导热油阀门,通知锅炉房开启导热油系统,并逐渐升至150℃;排放榨油车间主蒸汽分压包冷凝水,通知锅炉房送汽;1.2通知滤油车间打开空气压缩机冷却水阀,启动空气压缩机;1.3检查RE201、EL202、RE203并确认散料秤处于自动、使用状态;1.4根据原料水份:小于8%时采用软化锅;大于8%时采用比重去石机,并对所采用设备作相应检查;1.5检查并确认蒸炒锅料门已处在关闭位置;确认往榨油机的进料门关闭;1.6检查饼刮板(RE225)、油绞龙、渣绞龙、澄油箱以及去浸出车间的所有设备;1.7待导热油升至125℃以上时,PLC系统在连锁状态下开启(现场开启)蒸炒锅及逆行按次序开启(自控室开启)蒸炒工序以前的所有输送设备、相应轧胚机、相应软化锅或比重去石机(注:确认轧胚机轧辊处于松辊状态下开启——现场开启);同时开启(自控室)SC221-1、SC221-2、SC224;1.8从RE201至蒸炒锅的所有设备运转正常后,RE201刮板开始进料,开始流量可稍大:在7~9t/台蒸炒锅,同时通知浸出车间作开车准备;1.9蒸炒锅开始进料,适当加水或汽,上层料满后放至下层,由上而下逐渐进满蒸炒锅,适当调节蒸炒锅抽汽风机风门与加水量、导热油温度的关系(以出料:眼观油亮,用手捻有明显漏油现象为基准——此时水份约在4.0—5.0%);1.10蒸炒锅进料2/3时,由蒸炒工通知下道工序——榨油工序开车,同时通知自控室把原料流量控制在约5t/台蒸炒锅;1.11榨油工在现场开启相应榨油机、辅助炒锅电机,并确定榨油机出饼端分料挡板把料分至SC214,同时通知自控室在连锁状态下开启混合器、澄油箱、油绞龙、SC214以及由SC214至渣绞龙的粉料绞龙(不成型饼打循环);1.12榨油机有两台以上饼快成形或已经成形时,由榨油工通知自控室往浸出车间进料:自RE219(北)、EL215、RE225控室向浸出车间要开车信号,并在连锁状态下逐次开启RE220RE219(南)、EL218、RE217-2、RE217-1、RL216-3、RL216-2、RL216-1、FN216、EL215、RE225(饼冷却器路线);1.13榨油工接到自控室往浸出车间进料的通知后,调整饼已成形榨油机出饼端的分料挡板,把成形饼分至RE225;1.14当混合器内油位达到70%左右时,启动PU223-1或PU223-2,把油泵入阿玛过滤机,阿玛过滤机与污油箱(TK215-2)之间打循环(或与污油箱、混合器之间打大循环),挂饼循环后清油进清油箱(TK215-1),清油由PU216-1或PU216-2泵出榨油车间。

压榨工艺流程

压榨工艺流程

压榨工艺流程压榨工艺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生产过程,用于从植物原料中提取油脂。

这种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了多个步骤,从原料的准备到最终的油脂提取。

下面将详细介绍压榨工艺的流程。

1. 原料准备在压榨工艺中,最常见的原料是各种植物种子,如大豆、花生、棉籽等。

这些种子需要经过清洗和筛选,去除杂质和不良种子。

然后将干燥的种子送入压榨机进行下一步处理。

2. 破碎和烘烤在压榨工艺中,种子需要被破碎成小颗粒,以便更好地释放油脂。

通常会使用专门的破碎设备将种子破碎成适当大小的颗粒。

接下来,这些颗粒需要被送入烘烤设备进行烘烤,以去除水分和增加油脂的流动性。

3. 压榨经过破碎和烘烤处理的种子颗粒被送入压榨机进行油脂的提取。

压榨机通常采用机械压榨的方式,通过高压将种子颗粒中的油脂挤出。

这个过程中,油脂会被分离出来,而残渣则会被排出机器。

4. 油脂精炼经过压榨提取的油脂通常还需要进行精炼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提高纯度。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脱酸、脱色、脱臭等步骤,可以使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进行处理。

5. 包装最后,经过精炼处理的油脂被送入包装线进行包装。

通常会采用食品级的包装材料,确保油脂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包装完成后,油脂就可以被送往市场销售或用于其他工业生产。

以上就是压榨工艺的流程介绍。

通过这个流程,植物种子中的油脂可以被高效地提取出来,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原料。

压榨工艺的发展也在不断提高油脂的提取率和质量,为植物油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压榨法的工艺流程(3篇)

压榨法的工艺流程(3篇)

第1篇一、引言压榨法是一种利用机械压力将物料中的液体成分提取出来的工艺方法。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油脂、果汁、中药等领域。

压榨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提取效率高等优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压榨法的工艺流程。

二、压榨法原理压榨法利用物料本身的机械强度,通过机械压力将物料中的液体成分挤出。

压榨过程中,物料中的固体成分和液体成分分离,从而实现液体的提取。

三、压榨法工艺流程1. 原料准备(1)物料预处理:根据物料的不同特性,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如粉碎、浸泡、蒸煮等,以提高压榨效率。

(2)物料干燥:对于含水量较高的物料,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降低物料中的水分含量,提高压榨效率。

2. 压榨设备准备(1)选择合适的压榨设备:根据物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压榨设备,如螺旋压榨机、螺杆压榨机、液压压榨机等。

(2)设备调试:对压榨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3. 压榨过程(1)物料进料:将预处理后的物料送入压榨设备。

(2)压榨:启动压榨设备,通过机械压力将物料中的液体成分挤出。

(3)分离:压榨出的液体与固体分离,固体部分可进行二次压榨或作为其他用途。

(4)液体处理:对压榨出的液体进行过滤、澄清、浓缩等处理,以提高液体品质。

4. 产品储存与包装(1)产品储存:将处理后的液体产品储存于干净、通风、阴凉的条件下。

(2)产品包装: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四、压榨法工艺特点1. 操作简便:压榨法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操作。

2. 成本低廉:压榨法设备投资较少,运行成本低。

3. 提取效率高:压榨法能够有效提取物料中的液体成分,提取效率较高。

4. 产品品质好:压榨法提取的液体产品品质较好,杂质含量低。

五、压榨法工艺改进与优化1. 设备改进:不断改进压榨设备,提高压榨效率,降低能耗。

2. 物料预处理优化:针对不同物料,优化预处理工艺,提高压榨效率。

3. 液体处理优化:改进液体处理工艺,提高产品品质。

4. 自动化控制: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压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

菜籽预处理、压榨法、浸出制油工艺过程

菜籽预处理、压榨法、浸出制油工艺过程

菜籽预处理、压榨法、浸出制油工艺过程
菜籽是一种常见的油料作物,其含油量较高,因此被广泛用于制油。

在菜籽制油的过程中,预处理、压榨法和浸出制油工艺是三个重要的步骤。

菜籽预处理是制油的第一步。

在这个过程中,菜籽需要经过清洗、筛选、烘干等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水分,提高油料的质量。

清洗可以使用水或者溶液,筛选可以使用筛网或者气流分选机,烘干则需要使用烘干机或者太阳能烘干。

预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油料的含油率和油品的质量。

压榨法是菜籽制油的主要工艺。

在这个过程中,菜籽需要经过破碎、压榨、过滤等步骤,以提取油料中的油脂。

破碎可以使用破碎机或者辊式破碎机,压榨可以使用单螺杆压榨机或者双螺杆压榨机,过滤则需要使用过滤器或者离心机。

压榨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油品质量好,但是其缺点是油脂的提取率较低。

浸出制油工艺是一种新型的制油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菜籽需要经过浸泡、蒸煮、浸出等步骤,以提高油脂的提取率。

浸泡可以使用溶液或者水,蒸煮可以使用蒸煮锅或者微波炉,浸出则需要使用浸出器或者萃取器。

浸出制油工艺的优点是油脂的提取率高、油品质量好,但是其缺点是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菜籽预处理、压榨法、浸出制油工艺是菜籽制油的三个重要步骤。

不同的工艺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制油厂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工艺方法,以提高油品的质量和产量。

菜籽油加工设备工艺流程

菜籽油加工设备工艺流程

菜籽油加工设备适用各种油料的预榨、浸出和菜籽一次性浸出。

其产品性能优良、质量可靠、出油率高、粕中残油低,是大、中、小型油厂的理想配套产品。

该设备的工艺流程是:1.预榨菜油精炼二级食用油工艺流程:毛油→过滤→水化脱磷→真空干燥→成品油。

2.浸出菜籽油精炼二级食用油工艺流程:浸出菜油→水化(或碱炼)→脱溶→成品油。

3.预榨菜油精炼一级食用油工艺流程:毛油过滤→碱炼→水洗→脱色→脱臭→成品油。

4.浸出菜籽油精炼成精制菜籽油即色拉油工艺流程为:浸出毛油→水化→碱炼→水洗→脱色→脱臭→过滤→成品油。

以上是其中的一种工艺流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菜籽油生产厂家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和目标市场的具体要求再做相应的调整。

如果需要定制菜籽油生产制作工艺流程以及相应的菜籽油生产设备,欢迎联系新乡市红阳机械有限公司。

我们销售的设备质量好,远销多个省市,得到了许多的好评,期待您的来电。

菜籽预处理及压榨车间课设

菜籽预处理及压榨车间课设

菜籽预处理及压榨车间课设一、前言菜籽油是中国传统的食用油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在菜籽油生产过程中,预处理和压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针对菜籽预处理及压榨车间进行课设,介绍其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工艺参数等关键点。

二、工艺流程1. 菜籽清洗将采摘回来的菜籽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表面附着物。

2. 蒸煮将清洗后的菜籽放入蒸锅中进行蒸煮,使其变软并且破坏其中的酶类物质。

3. 烘干将蒸煮后的菜籽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使其含水量降至8%左右。

4. 破碎将烘干后的菜籽送入碎米机中进行粉碎,并去除其中的壳皮。

5. 压榨将粉碎后的菜籽送入压榨机中进行压榨,得到初榨油和油渣。

6. 油渣处理对得到的油渣进行处理,可用于制作饲料或生产肥料。

7. 初榨油处理将初榨油进行过滤、脱臭、脱酸等处理,得到优质的菜籽油。

三、设备选型1. 清洗设备:浸泡清洗机、喷淋清洗机等。

2. 蒸锅:采用立式蒸锅或卧式蒸锅。

3. 烘干机:采用热风烘干机或网带烘干机。

4. 碎米机:采用圆盘碎米机或辊压碎米机。

5. 压榨机:采用液压压榨机或螺旋压榨机。

6. 油渣处理设备:离心分离器、过滤器等。

7. 初榨油处理设备:过滤器、脱臭罐、脱酸罐等。

四、工艺参数1. 清洗水温度:50℃-60℃2. 蒸煮时间:30分钟-40分钟3. 烘干温度:65℃-75℃4. 破碎细度:80目-100目5. 压榨温度:100℃-120℃6. 压榨压力:30MPa-40MPa7. 油渣处理效率:90%以上8. 初榨油处理效率:98%以上五、安全措施1.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火、防爆。

2. 必须配备专门的消防器材,以备不时之需。

3.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劳动保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

4. 设备的维护保养要及时到位,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5. 对于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停机检修,并且不能私自操作。

六、结语本文针对菜籽预处理及压榨车间进行课设,介绍了其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工艺参数以及安全措施等关键点。

压榨车间工艺流程

压榨车间工艺流程

压榨车间工艺流程1、开车前准备:榨油之前检修好各台设备,检查各个提升机口是否已关闭,通过各个提升机观察口检查个提升机状况,检查各段输送绞龙状况,看是否有堵塞现象,炒锅师傅开始对炒锅进行预热,压榨机旁的工作师傅开始对压榨机进行预热(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电工师傅对各个电路进行检修,确保各个机械能正常运行2、原料库开始进料之后,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控制进料速度,不可缺料亦不可过多,缺料导致机器空转,过多可能导致绞龙堵塞。

(进料前应检查进料口是否堵塞、提升机口是否已关闭、提升机上方电机是否需要添加机油、二层绞龙是否通畅、是否可以正常运行)压榨车间原料由原料库通过原料输送绞龙进入压榨车间,首先进入去石机3、去石机生产前调整好去石机状态,即振幅、风量、进料速度、倾斜度;两台电机高度一致且锁紧;去石机必须在静止状态下启动。

生产过程中若发现效果不太好,应检查风门开启的大小、石子阀门的位置高低、进料流量大小及喂料的均匀性。

(常见故障:出石口不排石,原因可能是筛面倾斜太大(调整筛面倾斜度)、筛面破损(更换筛面)、筛网堵塞(清理筛网)或上产过程中石中原料过多是可能是是筛面倾斜度太小)经过去石机之后原料进入振动筛4、振动筛生产前检查各锁紧部位是否牢固,检查振动电机是否可以正常运行,检查进出口软管联接是否密封同时不应过紧,否则会在筛体运动时扭破。

空载时车,在机器运转时,筛体与机架等不得有碰撞或异响。

检查筛体的振幅是否符合奋力要求,筛体做王府直线运动时,不得有扭曲等不正常现象。

运转十几分钟后拧紧驱动机的所有螺栓。

开机时先启动电机,等筛体运转正常后再打开阀门进料。

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原料从振动筛出来之后,通过输送绞龙一部分进入破碎机之中,而另一部分较小的米粒被直接输送到炒锅之中。

5、破碎机开机前对设备所有固件、运转件及联接件做全面仔细检查,检查电机润滑部位油量,主要部位的磨损程度,运转过程中,工作人员不能站在惯性力作用线的范围内。

预榨车间操作规程

预榨车间操作规程

预榨车间工艺流程图一、油料预处理一、油料的清理与除杂1、油料清理的目的清理的目的,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去除不含油的杂质,减少油脂被杂质吸附而损失,从而提高出油率。

第二、清除带有颜色或者有异味的杂质,以提高油脂质量,及饼粕的综合利用价值。

第三、去除各种体积大、质地硬、数量多的杂质,以利于提高设备的处理能力减轻设备的磨损,提高工作效率。

2、油料清理的基本指标要求:清理后的油料中最大含杂率为0.5%。

二、油料的剥壳预去皮1、剥壳的重要性对于含壳量高于2%d的油料籽粒(即称含壳油料),在制取油脂前通常要进行剥壳及仁壳分离。

2、剥壳的要求:(1)剥壳的要求;(2)仁中含仁率;(3)壳中含仁率。

三、油料的破碎、软化与扎胚油料籽粒在进入压榨制油或其它取油设备之前,必须先将其制备成适合取油的料胚,以便使油脂能够被顺利和有效地取出来(参见压榨或其它制油操作规程)这一加工过程,包含油料的烘干、破碎、油料的软化和轧胚。

1、油料的破碎是经过破碎后使其粒度变小,便于后续轧胚工序的进行。

、油料的软化2.油料软化,就是对经过破碎或小颗粒的油料,尤其是对含油量低和水分低的油料,进行适当的水分和温度调节,使用油料具备后续轧胚工序所需求的最佳入机条件。

3、软化的作用①通过恰当的温度与水分调节,改变油料的硬度和脆性,使料粒变软,具备适当的可塑性,达到进入轧机的指标要求,从而轧出质量好的薄片。

②油料水分调节适当,轧胚时不会粘辊。

③粉末度小,能提高轧胚时效率,减少机器的磨损和噪声。

4、软化方法与指标要求软化工序经由水分与温度两方面的参数调节,使用油籽达到轧胚所要求的可塑性特点。

5、软化设备的操作要求油脂生产是由许多工序组合的生产过程。

衡量各道工序工艺指标控制的好坏,往往要将前后工序相互联系起来确定,软化操作也是这样,尤其要根据制定的操作规程,并参照指标进行操作,随时掌握每种油料的水分与物理特性(颗粒度、软硬度、含油率),并正确控制软化后料胚水分、温度及物理性能。

压榨车间工艺流程资料

压榨车间工艺流程资料

压榨车间工艺流程1、开车前准备:榨油之前检修好各台设备,检查各个提升机口是否已关闭,通过各个提升机观察口检查个提升机状况,检查各段输送绞龙状况,看是否有堵塞现象,炒锅师傅开始对炒锅进行预热,压榨机旁的工作师傅开始对压榨机进行预热(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电工师傅对各个电路进行检修,确保各个机械能正常运行2、原料库开始进料之后,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控制进料速度,不可缺料亦不可过多,缺料导致机器空转,过多可能导致绞龙堵塞。

(进料前应检查进料口是否堵塞、提升机口是否已关闭、提升机上方电机是否需要添加机油、二层绞龙是否通畅、是否可以正常运行)压榨车间原料由原料库通过原料输送绞龙进入压榨车间,首先进入去石机3、去石机生产前调整好去石机状态,即振幅、风量、进料速度、倾斜度;两台电机高度一致且锁紧;去石机必须在静止状态下启动。

生产过程中若发现效果不太好,应检查风门开启的大小、石子阀门的位置高低、进料流量大小及喂料的均匀性。

(常见故障:出石口不排石,原因可能是筛面倾斜太大(调整筛面倾斜度)、筛面破损(更换筛面)、筛网堵塞(清理筛网)或上产过程中石中原料过多是可能是是筛面倾斜度太小)经过去石机之后原料进入振动筛4、振动筛生产前检查各锁紧部位是否牢固,检查振动电机是否可以正常运行,检查进出口软管联接是否密封同时不应过紧,否则会在筛体运动时扭破。

空载时车,在机器运转时,筛体与机架等不得有碰撞或异响。

检查筛体的振幅是否符合奋力要求,筛体做王府直线运动时,不得有扭曲等不正常现象。

运转十几分钟后拧紧驱动机的所有螺栓。

开机时先启动电机,等筛体运转正常后再打开阀门进料。

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栏号现象发生原因排除方法一物料走单边1.进料口内物料未落到进料箱中部2.沿下料斗宽度方向下料不匀3.筛体横向不平4.两电机同向转动1.调整偏心进料锥管,使物料落在进料箱中部闸板上2.调节进料箱内闸板,控制物料的分流状况3.保证机架安装水平,四只橡胶弹簧一样高4.把两电机调成一背向转动二筛体运动有扭摆1.四个支撑点受力不匀2.中空橡胶垫损坏3.两个电机扇形块相位角不同4.两侧电机安装角度不一致1.校正机架水平度,选择一样高的橡胶垫更换橡胶件2.更换橡胶件3.调整扇形块的相对相位角,使之相同,并拧紧螺栓现象5.一侧电机没有运转4.调整电机安装角度5.检查电机电路,及时维修三运动时有异响1.各部件紧固螺栓可能松动2.筛格松动3.进、出料斗内的氮化板螺栓松动,产生板间碰撞4.进料箱挡栓的张紧力太小1.拧紧紧固螺栓2.调节压紧机构3.固定好氮化板4.调整挡栓蝶形弹簧,增大张紧力四杂率低产量小1.振幅大小不宜2.振动角大小不当3.筛面倾角偏大或偏小4.筛孔堵塞5.进料箱匀料板或出料阻风板位置太低1.调整振幅2.调整振动角3.调整筛面倾角4.清理筛面5.调高匀料斗或阻风板(增大间隔)五第二道筛下1.筛网破损2.进料箱与筛格间有缝隙3.压条与筛格间有间隙,筛格太薄或太厚1.更换筛面2.更换密封条或加厚密封条3.调整压筛机构,增减筛格压条厚度物有饱满粮粒原料从振动筛出来之后,通过输送绞龙一部分进入破碎机之中,而另一部分较小的米粒被直接输送到炒锅之中。

关于1200吨菜籽预处理及压榨工艺设计

关于1200吨菜籽预处理及压榨工艺设计

目录一、绪论二、工艺设计说明三、工艺设计计算四、附录五、参考文献六、设计小结一、绪论1 设计背景油脂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是供给人们最基本的三大营养素之一。

我国的油脂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油脂工业与科学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先后依靠自主创新和研究开发,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消化吸收引进的先进技术装备,中国的油料加工能力、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植物油脂产品花色品种琳琅满目,质量不断提高。

我国的油脂加工设备产品门类品种齐全。

我国的油脂加工设备包括了从大豆、油菜籽、花生、棉籽、葵花籽、米糠、玉米胚芽等各种不同油料作物收获后的干燥、清理、分选、储藏及输送,油料的预处理、预榨、浸出、精炼、包装与副产品的精深加工等全过程各个单元操作所需的各种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油菜籽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中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我国主要油料品种,其产品菜籽油也是我国广大消费者主要的膳食需求用油,其品质质量关系着国人的身体健康,也反映我国油脂工业的加工水平。

特别是双低油菜籽从“六五”开始,进行了多年的品种育种攻关,使我国的“双低”油菜籽的科研和生产取得了重大成效。

油菜籽系十字花科作物的种子,它是一种适应性强、用途广、经济价值高、发展潜力大的油料作物。

在世界油料作物中,无论是面积,还是总产量,都仅次于大豆,位居第二。

作为油料作物,油菜籽的含油率比大豆高得多。

油菜的果实为角果,角果由果啄、果身、果柄三部分组成。

角果成熟后,由于果瓣失水收缩,能自动开裂,种子呈圆球形或卵圆形,由种皮、胚及胚乳遗迹三部分组成。

种子的化学成分,一般含氮3.9%-5.2%,蛋白质24.6%-32.4%,纤维素5.7%-9.6%,灰分4.1%-5.3%,油脂37.5%-46.3%.油菜籽属高含油分的油料,传统的制油工艺是预榨浸出,其预处理工艺为:清理→软化→轧胚→蒸炒→预榨为满足浸出的要求,软化的温度控制在50~60℃,水分9%左右,胚片在减少粉末度的前提下,越薄越好,一般控制在0.2mm。

菜籽油压榨生产车间工艺流程

菜籽油压榨生产车间工艺流程

油菜籽压榨工艺流程
一、原料准备
油菜籽压榨的第一步是原料准备。

这一阶段包括从农场或供应商处接收油菜籽,进行清洁和筛选,以去除杂质和劣质籽粒。

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纯度对于后续的加工过程至关重要。

二、浸泡与蒸炒
在浸泡与蒸炒阶段,油菜籽将被浸泡并加热,以促进酶的活化,使蛋白质和油脂更容易分离。

这一过程通常在蒸炒机或炒锅中进行,可以调节温度和时间以获得最佳的压榨效果。

三、压榨
压榨阶段是油菜籽压榨工艺的核心,涉及到通过物理方法将油菜籽中的油脂提取出来。

压榨通常在榨油机中进行,通过向油菜籽施加压力,将油脂从种仁中挤出。

四、过滤与分离
压榨后的油脂中含有一些残渣和杂质,需要进行过滤和分离。

这一过程通常使用过滤器和离心机等设备,以去除杂质和提高油脂的纯度。

五、精炼
在精炼阶段,通过加热、脱色、脱臭等工序进一步净化油菜籽油,去除异味和色素,提高其质量和稳定性。

这一步是油菜籽油生产的必要环节,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六、灌装与储存
精炼后的油菜籽油将被灌装到容器中,如油瓶或油桶,并进行储存。

储存环境的温度和光照条件需得到有效控制,以确保油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七、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是油菜籽压榨工艺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对油品的一系列质量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估。

这些指标包括色泽、气味、滋味、透明度、水分及挥发物含量等,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八、包装与运输
最后,经过质量检测合格的油菜籽油将被包装并运输到目的地。

包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阻光、阻氧性能,以保护油品的质量。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平稳、安全,避免振动和冲击。

油菜籽压榨工艺流程

油菜籽压榨工艺流程

油菜籽压榨工艺流程
一、原料准备
油菜籽压榨的第一步是原料准备。

这一阶段包括从农场或供应商处接收油菜籽,进行清洁和筛选,以去除杂质和劣质籽粒。

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纯度对于后续的加工过程至关重要。

二、浸泡与蒸炒
在浸泡与蒸炒阶段,油菜籽将被浸泡并加热,以促进酶的活化,使蛋白质和油脂更容易分离。

这一过程通常在蒸炒机或炒锅中进行,可以调节温度和时间以获得最佳的压榨效果。

三、压榨
压榨阶段是油菜籽压榨工艺的核心,涉及到通过物理方法将油菜籽中的油脂提取出来。

压榨通常在榨油机中进行,通过向油菜籽施加压力,将油脂从种仁中挤出。

四、过滤与分离
压榨后的油脂中含有一些残渣和杂质,需要进行过滤和分离。

这一过程通常使用过滤器和离心机等设备,以去除杂质和提高油脂的纯度。

五、精炼
在精炼阶段,通过加热、脱色、脱臭等工序进一步净化油菜籽油,去除异味和色素,提高其质量和稳定性。

这一步是油菜籽油生产的必要环节,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六、灌装与储存
精炼后的油菜籽油将被灌装到容器中,如油瓶或油桶,并进行储存。

储存环境的温度和光照条件需得到有效控制,以确保油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七、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是油菜籽压榨工艺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对油品的一系列质量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估。

这些指标包括色泽、气味、滋味、透明度、水分及挥发物含量等,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八、包装与运输
最后,经过质量检测合格的油菜籽油将被包装并运输到目的地。

包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阻光、阻氧性能,以保护油品的质量。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平稳、安全,避免振动和冲击。

菜籽油直接压榨工艺流程

菜籽油直接压榨工艺流程

菜籽油直接压榨工艺流程菜籽油是常见的植物食用油之一,广泛应用于烹饪、食品加工、医药、化妆品等方面。

菜籽油的生产主要有两种工艺:直接压榨法和溶剂提取法。

直接压榨法是指将干净的菜籽直接通过压榨设备进行压榨,而不经过化学处理。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菜籽油的直接压榨工艺流程。

一、材料准备菜籽油的加工前需要进行材料准备,包括菜籽、清水等。

菜籽应该选用新鲜的、无霉变、无腐朽的菜籽,同时要保证其含油率高。

清水用于清洗菜籽,保证加工质量。

二、清洗菜籽清洗菜籽是为了去除其中的灰尘、杂质、油脂残渣等,保证后续的加工干净卫生。

清洗采用多次循环水洗,将菜籽浸泡在清水中,反复搓揉。

三、烘干菜籽将清洗后的菜籽放置于烘干设备中,经过高温烘干,使菜籽表面的水分蒸发,减少含水量。

同时,烘干可以去除多余的杂质、细菌等。

四、破碎菜籽破碎菜籽是为了将菜籽内部的油脂暴露在外,方便后续的榨油。

破碎机常常用于破碎菜籽,同时也可以进行筛分、分离等操作。

五、压榨菜籽压榨是制取菜籽油的关键步骤,压榨设备可以采用手工或机械压榨。

压榨的原理是将破碎的菜籽加入到压榨机内,通过压榨筛将油脂和固体分离出来。

压榨过程中,首先是加热,能够有效降低粘度,提高榨油率。

其次是压榨,将压边迎角修正,发挥榨油的效果。

六、沉淀油脂经过压榨后的油脂需要进行沉淀,去除杂质、水分等。

一般采用静置或离心沉淀等方法。

七、过滤油脂通过沉淀处理后的油脂中还会存在一些小颗粒、杂质等,需要进行过滤处理。

过滤分为简单过滤和深度过滤两种。

简单过滤一般采用粗纱布、棉布等进行过滤,深度过滤效果更好,可以选择活性炭、滤棉等进行过滤。

八、贮存菜籽油经过以上步骤处理的菜籽油可以进行贮存,要保证存储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明火等耗氧环境,同时要保持恒温恒湿。

总之,菜籽油的直接压榨法工艺流程简单易懂,但要求每个环节严格控制,减少异味等不良影响的产生,生产出高质量的菜籽油。

500吨天菜籽预处理预压榨车间工艺设计

500吨天菜籽预处理预压榨车间工艺设计
院系名称: 粮油食品学院 专业班级: 食工 P1202 班 学生姓名: 蔡雪月 学 号: 201211010524 指导教师: 张振山 教师职称: 讲师
2016 年 5 月 1 日
500 吨/天菜籽预处理预压榨车间工艺设计
毕业设计中文摘要
摘要
油菜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是仅次于大豆和棕榈的排名第三的植 物油料。在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中,菜籽油约占总量的35%,菜籽饼粕约占我国植物 饼粕消费量的25%,油菜生产对保证我国食用植物油脂和饲用蛋白质的有效供给,促 进养殖业和加工业发展等诸方面均有重要影响。目前,菜籽制油的工艺有蒸炒压榨 工艺、预榨浸出工艺、膨化浸出工艺等。本次设计是在油菜籽传统制油工艺的基础 上,对蒸炒压榨工艺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创新,采用先进的卧式蒸炒锅对油菜籽坯 片蒸炒,再进一步压榨。采用先进的卧式蒸炒锅可以节省相关的输送设备,占用车 间空间更小,使车间设备布置更加紧凑合理。并且在电力、蒸气、溶剂、水消耗量 上可以有大幅度的减少。采用螺旋榨油机压榨后的榨饼结构紧凑,压榨排渣量少, 榨饼含油率较少,经浸出后粕的残油较低,且提高了生产了效率。此工艺的这些优 点使得其在未来的几年里都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Keywords rapeseed pretreatment cooking squeeze
I
500 吨/天菜籽预处理预压榨车间工艺设计
目次
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绪论 ................................................................... 1
上述人士说,2008 年,全国油菜籽的年产量 1200 万~1300 万吨,油籽界对这个 数字还是比较认可的,现在的总产量预计与 2008 年相比,下滑一半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D菜籽预处理及压榨车间工艺流程设计武汉工业学院《油脂制取工艺学》课程工艺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800TD菜籽预处理及压榨车间工艺流程设计姓名___袁作忠____________学号__ 060107601___________院(系)___食品学院__________专业__ 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罗质________2010年 1 月 5 日目录总论 (2)第1部分工艺流程的确定 (3)1.1设计题目 (3)1.2油料原始数据 (3)1.3工艺流程方框图 (3)1.4生产工艺方法选定的依据及特点 (3)1.4.1 菜籽的清理 (3)1.4.2 油料生坯的制备 (5)1.4.3. 蒸炒阶段 (5)1.4.4 压榨 (6)1.4.5油渣分离 (6)第2部分工艺计算 (7)2.1物料衡算 (7)2.1.1 已知条件 (7)2.1.2 组分物料衡算 (8)2.1.3按工序进行物料衡算 (9)2.2热量恒算 (11)第3部分设备选型 (11)3.1清理设备 (11)3.1.1平面回转筛 (11)3.1.2风机 (11)3.1.3除铁装置 (12)3.2轧坯设备 (12)3.3 轧坯设备 (13)3.4螺旋榨油机的选择 (13)3.5输送设备 (13)3.5.1斗式提升机 (13)3. 5. 2 绞龙.................................................................. (14)3.5.3埋刮板输送机 (14)第4部分设备清单 (15)第5部分参考文献 (16)设计总结 (17)总论在世界主要油料产量中,油菜籽产量仅次于大豆位居第二。

在我国,油菜籽主产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湖北、安徽、四川、重庆等省份的国产优质油菜籽优势发展我国的油菜籽加工业。

在我国,以加工油菜籽为原料的干吨以上的企业主要分布在湖北利沙、重庆、安徽芜湖和浙江新市等地,而在陕西、青海、云南、贵州等省区分布着一些日处理200-300吨的加工企业。

这些加工企业以国内民营企业为主。

我国油菜籽加工主要建在油料产区。

成熟的油菜籽多为球形或近似球形的小颗粒,其直径为1.27一2.05 mm。

油菜籽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胚乳已退化。

胚是油菜籽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两片发达的子叶,呈黄色,子叶内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

在子叶外部可看到胚乳的遗迹。

油脂、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主要集中在两片子叶内。

油菜籽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双子叶无胚乳。

种皮约占整个籽粒重量的14%-20%。

菜籽中绝大部分的芥子碱、色素、植酸、单宁等抗营养物质主要存在于种皮中。

油菜籽的胚部有发达的子叶,子叶内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在子叶外部可看到胚乳的遗迹。

种皮根据品种的不同分为淡黄、深黄、淡红、红褐和黑紫等颜色,有浮浅网纹,黑色籽的网纹比较明显。

种皮占油菜籽总含量的14%一20%,厚度在26一28 μm之间,种皮和子叶结合紧密,较难去除。

种皮含有30%以上的粗纤维,油菜籽中绝大部分的芥子碱和色素以及部分植酸和单宁等抗营养物质也存在于种皮中,因此种皮是影响菜籽饼粕蛋白饲用的主要因素,更是限制进一步开发菜籽食用蛋白的关键. 油菜籽属于高油分的软油料类,油菜籽细胞的细胞壁的显微结构及其他油料有明显不同。

油菜籽散体的密度、摩擦因数、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以及渗透性和吸附性等物理特性对油料的输送和压榨均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根据油菜籽的这些固有特性,选择适宜的预处理方法和压榨工艺对改善油脂的提取效率具有实际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冷榨还是热榨,油菜籽在压榨前进行水分调节对油菜籽散体的物理特性有明显改变,有利于油脂的提取。

本设计项目为800T/D菜籽预处理及榨油车间工艺流程设计,菜籽经清理后直接脱皮、轧坯,轧坯后进入蒸炒锅蒸炒,最后进行预榨。

第1部分工艺流程的确定1.1设计题目800T/D菜籽坯预处理及榨油车间工艺流程设计1.2油料原始数据菜籽:含油率:40%含杂率:清理前:6%,清理后:0.50%清理损耗:1.50%水分:8%—10%饼中残油:15%—17%1.3 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详见下图所示:轻杂大杂↑ ↑油料(菜籽)→风选→筛选→磁选→并肩泥的清选→脱皮→轧坯↓ ↓ ↓重杂小杂铁杂→蒸炒→压榨→预炸饼→浸出1.4 生产工艺方法选定的依据及特点1.在工艺流程中,因为考虑到水分含量是8-10%,已经能保证脱皮顺利进行,故在脱皮前不设置“干燥”一项。

2.因考虑双低菜籽中种皮含量及工艺整体需求,在工艺流程中设置“脱皮”一项。

3.因考虑软化水分是8-9%,而已知工艺中水分达10%,故不用设置“软化”一项。

1.4.1 菜籽的清理油料中所含的杂质分为有机杂质、无机杂质及含油杂质三类。

大多杂质本身不含油,在制油过程中不仅不出油,反而会吸附一定量的油在饼粕中,含有的泥土、植物茎叶、皮壳等杂质会使油脂色泽加深、产生异味等不良现象;含有的石子、铁质等硬物会磨损设备。

因此,在油脂制取之前对油料进行有效的清理和除杂,可减少油脂损失,提高出油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

清理主要包括筛选、风选、磁选及并肩泥的清选。

1.4.1.1 筛选依据:筛选是利用油料和杂质在颗粒大小上的差别,借助含杂油料和筛面的相对运动,通过筛孔将大于或小于油料的杂质清除掉。

特点:通过筛子的相对运动以及筛面的不同选择可除去油料中的大型杂质和小型杂质,筛选是一种传统的清理工艺,此方法简单易行,可实现较好的分离效果。

1.4.1.2 风选依据:根据油籽及杂质在比重和气体动力学性质上的差别,利用风力分离油料中的杂质。

风选可用于去除油料中的轻杂质及灰尘,也可用于去除金属、石块等重杂,还可用于油料剥壳后的仁壳分离。

特点:风选可根据油料的物理性质自行调整风速来实现,可去除类似于灰尘类很轻的杂质,通过调整风速,可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且风选有着筛选等其它清理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

1.4.1.3 磁选依据:磁选是利用磁铁清除油料中金属杂质的方法。

金属杂质在油籽中的含量虽然不高,但它们的危害甚大,容易造成设备,特别是一些高速运转设备的损坏,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设备事故和安全事故,故必须清除干净。

特点:能耗低、水耗低、环境污染小。

设备价格低,操作方法简单,除杂效果好。

1.4.1.4并肩泥的清选依据:形状、大小及油籽相近或相等,且比重及油籽也相差不是很显著的泥块称之为“并肩泥”。

菜籽、大豆、芝麻中并肩泥的含量比较多。

并肩泥的清理是利用泥块和油籽的机械性能不同,先对含并肩泥的油籽进行碾磨或打击将其中的并肩泥粉碎即磨泥,然后将泥尘筛选或风选除去。

特点:可除去难以除去的杂质,经过摔打碾磨,并肩泥可很容易的除去,选用风机除尘,合理利用设备。

1.4.2 油料生坯的制备轧坯的目的在于破坏油料的细胞组织,增加油料的表面积,缩短油脂流出的路程,有利于油脂的提取,也有利于提高蒸炒效果。

1.4.2.1轧坯依据:轧坯时可利用机械外力的作用破坏油料的细胞组织,破坏部分细胞的细胞壁。

轧坯使油料由粒状变成片状,减小了其厚度,增大了表面积,在溶剂浸出取出油时料坯及溶剂的接触表面增大,油脂的扩散路程缩短,有利于提高浸出的速度和深度。

特点:其对坯片的要求是薄而匀、少成粉、不露油。

1.4.3. 蒸炒阶段生胚→湿润(润湿水分16-18%)→蒸胚(至95-100℃)→炒胚→熟胚1.4.3.1润湿除了要求均匀润湿和充分搅拌外,还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让水分在料坯间和料坯内部扩散均匀,其中油菜籽的最高润湿水分为16%—18%,在润湿时为了使料坯有充分的时间及水分接触,保证料坯的润湿均匀,蒸炒锅润湿层的装料要满,装料量一般控制在80%—90%。

要关闭排气孔,保持蒸炒锅密闭,以防水分散失。

当采用高水分蒸坯时,必须有足够的蒸炒条件及之配合,以保证满足低水分入榨的要求,为此,可以在料坯进入蒸锅之前进行润湿,以延长蒸炒时间。

1.4.3.2 蒸坯蒸坯时要求料坯要蒸透蒸匀。

为此,蒸坯层的装料要满,装料量控制在80%-90%之间,以延长蒸坯时间。

要关闭排气孔,保持蒸炒锅密闭,以增大蒸锅空间的温度,充分发挥料坯的自蒸作用,并防止油脂氧化和棉酚的变性。

经过蒸坯,料配温度应提高至95℃-100℃。

湿润及蒸炒时间约需50-60min。

1.4.3.3 炒坯目的:加热去水锅中的存料量要少,一般装料量控制在40%左右。

经过炒坯,出料温度应达到105℃-110℃,水分含量在5%-8%之间。

炒坯时间约20分钟,料坯一次压榨的入榨水分通常为1.0%-2.5%,入榨温度为125℃因此,蒸炒全过程通常需要90-120min。

其中,料坯在层式蒸炒锅中约需1.5h,在榨机蒸炒锅中约需0.5h。

均匀蒸炒:为了减少蒸炒过程的不一致性,生产上必须采取措施以保证料坯的均匀蒸炒:保证进入蒸炒锅的生坯质量(水分、坯厚及粉末度的)合格和稳定;均匀进料;对料坯的湿润应均匀一致,防止结团;蒸坯时充分利用料层的自蒸作用,防止硬皮的产生;蒸炒锅各层存料高度要合理,料门控制机构灵活可靠;加热应充分均匀,保证加热蒸汽质量及流量的稳定,夹套中空气和冷凝水的排除要及时;保证各层蒸锅的合理排气,保证足够的蒸炒时间;回榨油渣的掺入应均匀等。

1.4.4 压榨压榨取油的过程,就是借助机械外力的作用,将油脂将渣料中挤压出来的过程,压榨取油效果取决于许多因素,主要包括渣料结构和压榨条件两大方面。

此外,榨油设备结构及其选型在某种程度上也将影响出油效果。

(a)榨料结构的影响,在要求残油率较低的情况下,榨料的合理低水分和高温是必需的,但榨料温度过高而超过某一限度(如130℃)不允许的;(b)压榨条件的影响,除榨料自身结构条件以外,压榨条件如压力、时间、温度、料层厚度、排油阻力等是提高出油效果的决定因素;(c)榨油设备的影响,榨油设备的类型和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艺条件的确定,要求压榨设备在结构设计上应该尽可能满足多方面的要求。

此外,压榨取油的必要条件:1)榨料通道中油脂的液压越大越好;2)榨料中流油毛细管的直径越大越好,数量越多越好(即多孔性越大越好);3)流油毛细管的长度越短越好;4)压榨时间在一定限度内要尽量长些;5)受压油脂的黏度越低越好。

1.4.5 油渣分离毛油中悬浮杂质的存在,对毛油的输送、暂存及油脂精炼都产生不良影响,对毛油中悬浮杂质的分离,通常采用沉降和过滤的方法。

在实际生产中,一般将压榨毛油中悬浮杂质的分离工艺分为油-渣分离(粗分离)和悬浮物分离(细分离)两个步骤。

因此,在压榨毛油粗分离后,还必须进一步对毛油中悬浮物进行细分离,要求经过细分离后毛油中悬浮杂质含量控制在0.1%以下。

一般要求压榨过程的排渣量需控制在10%以下,而实际上有时可高达15%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