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党和政府一贯的安全生产的方针。
“安全第一”是生产经营单位在进行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工作原则,“预防为主”是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组织过程中的确保安全的具体方法。
本人认为:
一、安全第一是对生命的敬畏。
据统计,我国自1990年至2012年的23年中,各类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312855人,平均每年死亡13602人,每天有37个人,即每38分钟就有1个人死于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换言之,每38分钟就会出现一个家庭的破碎、失去亲人的哭声,企业因事故陷入泥潭!这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民奔小康的形势不相适应。
因此,党和政府为加强安全管理,减少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在总结安全管理经验和事故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方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以下就“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谈谈本人的认识。
安全第一有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生产经营单位编制五年规划、年季月生产经营计划、安排生产工作任务、布置某项具体工作、研究部署年度生产经营重点事项、年度资金投资方案等工作时,必须优先考虑并安排安全事项。
同时,当其它某个事项与安全事项相悖时,必须服从安全优先的原则。
二是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部门在对生产现场实施管理或履行监督检查时,必须把安全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不安全
不生产的原则。
三是所有从业人员在每天工作开始时,必须先考虑安全,对自己所操作的设备及工作岗位的环境进行安全确认,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当设备、设施或环境出现隐情时,必须停止作业,向当班领导报告,并在排除险情后再进行操作。
二、“预防为主”是关爱生命的具体措施。
一是坚持未雨未雨绸缪的工作原则。
所有生产经营单位都必须实施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做到三位一体,以达到超前预防的目的。
二是开展各个层级的预防性检查。
从政府的安全监察部门、行业管理部门、生产经营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应开展定时和不定时的安全检查。
三是生产经营单位自行组织各种检查,及时发现生产现场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并即时予以整改。
四是生产现场应实行每班工程质量检查验收、重点工程专项验收、设备设施检修验收等安全质量把关制度,从源头上减少风险和消除事故隐患。
五是现场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开展结对子联保制度,养成员工间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等良好习惯,实现超前预防。
三、综合治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
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应该以装备、培训、管理并重为主线:
一是提高安全生产装备水平。
我们常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实科学技术也是安全生产的第一保障力。
纵观煤炭行业的过去和现在,安全状况的根本性好转,装备水平的提高功不可没。
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装备的提高,坚持依靠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提高安全生产的保障力。
二是扎实有效地开展安全技能培训。
围绕员工综合素质提升,多层次、多角度、多样性的开展培训。
尤其要开展由专业主管部门为主导的现场纠偏、指导和班后会规范性辅导等多种形式的培训。
在考试方面应以会做且做的对为原则,适时进行现场操作考试,即像驾照考试一样,理论与现场操作相结合。
三是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地实施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布局以及生产秩序等都将发生改变。
因此,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开展管理创新,不断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