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到实处
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认识
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认识摘要: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实现安全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安全生至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至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
安全生产工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认识。
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指标及控制体系,加强行业安全管理,增加安全生产投入,推动安全科技进步,完善经济调控政策,加强教育培训,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严肃查处责任事故,倡导安全文化,建全安全监管体制。
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由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制度所组成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针对煤矿瓦斯,工业和交通运输等重要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基础薄弱,隐患较多问题,持续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
煤矿作为高危行业之一,主要是从事井下作业,地质条件复杂多变,阴暗潮湿,经常受到“瓦斯、煤尘、预板、水、火”等的威胁,加之技术装备落后,职工队伍素质不高,安全管理薄弱,在我国工矿行业中煤矿发生事故率和伤亡人数所占比例较高,重特大事故有发生,安全形势比较严峻。
安全生产始终是生产领域的头等大事,国家十分重视安全生产,相继颁布了《安全生产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管条例》等一系列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了煤矿安全监管体系,为的是确保煤矿安全水平的不断提高。
“安全第一”体现了人们对安全生产的一种认识论,体现了人们对安全生产的价值取向。
人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生命,爱护生命,保护生命。
事故意味着对生命的摧残与毁灭,因此安全把保护生命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安全是保证生产正常运行的基础条件和前提条件,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在安全的前提下才能生产。
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及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面对不可预测的风险时,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应当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系统的预防机制,我们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并保障员工和社会的安全。
安全第一的理念将安全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确保员工和公众的安全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理念。
不论是在生产过程中的任何环节,或是企业内部的操作,都要始终以安全为依归。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优先考虑避免可能出现的危险和风险,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要实施安全第一的理念,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政策和规章制度,以确保所有员工都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此外,还需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预防为主的原则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则。
通过预防事故的发生,我们能够避免不必要的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
预防为主要求我们在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要先行预判潜在的危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控制。
为了做好预防工作,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安全标准制定、隐患排查和事故调查等环节。
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我们可以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隐患排查和事故调查则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此外,在预防为主的原则下,我们还需要注重工艺设备的安全性考虑,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确保工作过程的安全稳定。
综合治理的方法综合治理是指从多个方面对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
这种方法通过综合运用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行为控制等手段,有效地控制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工程控制主要依靠技术手段和设备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例如,在危险品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自动化设备和远程监控系统,降低人员接触危险品的风险。
在建筑工地上,可以设置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保护工人的安全。
管理控制主要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来规范工作流程和组织架构,确保各项工作符合安全要求。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消防安全自评报告(4篇)]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消防安全自评报告(4篇)]》摘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消防安全自评报告(4篇)(篇一)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一直以来,我镇在县安监局的领导下,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各项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确保全镇安全形势稳定,全年,针对我市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行业特点,结合春夏季消防安全检查、电气火灾综合治理、高层建筑物消防治理、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等积极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工作,今年,全年累计检查涉旅企业313家,其中景区118家,星级饭店96家,旅行社95家,滑雪场4家,同时,于4月4日召开了全市旅游行业安全(消防)生产工作会议,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统筹部署旅游消防安全检查工作,使全年消防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消防安全自评报告(4篇)(篇一)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一直以来,我镇在县安监局的领导下,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各项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确保全镇安全形势稳定。
我镇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在全镇各村、各企业单位和镇各部门的配合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将我镇2019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自查自评的结果汇报如下: 一、组织领导工作部署方面我镇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成立了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和各种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治中心,主要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落实了工作经费,切实保障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策略,制定印发了《我镇2019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方案》《我镇2019年“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方案》《我镇关于清理整治群租房安全隐患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村、各相关部门、企业要认真组织开展各项安全生产工作。
二、落实责任,健全机构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非常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书记、副镇长、派出所所长等任副组长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会议,各村、各生产经营单位分别成立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并配备安全生产工作监管员,我镇由综治中心建立消防专职队,负责安全生产和消防主要工作,并建立健全了镇、村、队“三级”“五层”安全监管网格化管理体系,年初,我镇制定印发了《我镇2019年春夏火灾防控工作方案》持续加强火灾隐患综合治理,强力推进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断夯实消防基层基础,切实提高全社会火灾防范水平,镇政府与各村、各生产经营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积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控制体系,全面实施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建立和完善管理办法、考核标准。
如何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到实处
如何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到实处安全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生而产生,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逐步建立形成的概念。
安全工程理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宿命论、经验论、系统论和本质论四个发展阶段。
由于当前经济、技术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很难实现本质论所论述的本质安全。
目前,一般都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知识来研究如何杜绝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系统工程将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因素,间接原因就是管理方面的缺陷。
如何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是安全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
要想杜绝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消除和减少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也就是消除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有害因素。
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就是人的因素。
消除和减少人的因素,就能杜绝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真正实现安全生产。
如何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到实处,我个人认为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必须树立正确的安全观事故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但是由于个人文化素养、文化差异、社会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人们对安全的认识发生偏差。
一般人对事故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宿命论和经验论阶段,认为事故是宿命,是巧合,是不可避免和难以预防的。
就目前经济技术而言,对非自然灾害事故完全可以做到有效预防和控制,从一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此处不再赘述),事故的发生与社会的发展程度和人的知识水平密切相关。
因此,树立正确的安全观,树立一切事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观念是改变目前安全工作困局的迫切需要。
第二,不断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安全意识,即安全文化。
是安全工作的灵魂所在,也是安全工作的最高级。
预防事故的第一步就是要从培养个人的安全意识开始,但安全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更不是一曝十寒,而是持之以恒,长期训练、累积的结果,所以要求企业要通过不断加强对作业人员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学习,从而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将安全工作由被动变主动,先觉发现危险有害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三个方针是什么
安全生产三个方针是什么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确保工作环境、设备和员工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在实施安全生产时,有三个方针被广泛应用,这三个方针是: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
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是指在安全生产中,将预防措施放在首位。
这是因为预防能够提前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预防为主的核心思想是要从源头上消除危险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而不是只依靠事故发生后的事后处理。
这需要从各个环节入手,包括从设计、施工、操作、检验、维护等关键环节,全面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在预防为主的理念下,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还应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
此外,通过引入安全管理的理念和技术手段,如安全评价、隐患排查、复查和整改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风险,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安全第一安全第一是指在安全生产中,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要高于其他任何事项。
这意味着无论企业进行何种生产活动,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安全当作首要任务,把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确保他们在工作中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将安全纳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中,让每一个员工都深刻认识到安全对企业和个人的重要性。
要实施安全第一的方针,企业需要全面推行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监督机制、落实岗位安全责任等。
同时,还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
此外,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安全报告和记录机制,及时记录和分析事故和事故隐患,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安全措施,以提高安全生产的水平。
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是指在安全生产中,采用多种手段和措施,对安全问题进行综合、全面、系统地治理。
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指标,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为了确保国家的安全生产,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是至关重要的。
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就是其中之一,其核心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第一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都必须放在首位。
无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以保护人们的安全为最高准则。
这意味着在设计、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潜在的危险和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这些风险。
同时,也要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预防为主是指在安全生产中,要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这需要从源头上控制危险物质的产生和扩散,对工艺流程进行安全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生产设备和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综合治理是指通过多方面的整合和协同,全面提升国家的安全生产水平。
这包括制定和实施旨在改善安全生产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实施综合施策、分类治理、分级管理的原则。
同时,还要大力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的安全性能。
在实施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应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监督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安全生产的落地落实。
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安全生产局面。
总之,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的实施对于确保国家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成为指导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原则,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只有将安全意识贯彻到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方面。
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一直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并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作为安全生产的方针。
这一方针的确立和贯彻,使得我国的安全生产水平得到持续提升,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安全第一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根本宗旨。
在我国,安全生产被视为最重要、最为基础的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为了实现安全第一的宗旨,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推行责任制,加强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等。
通过这些举措,我国不断加强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感,从而确保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
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
我国深知事故预防比事故救助更为重要。
因此,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我国十分注重事故的预防工作。
具体来说,我国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和规程的执行,推行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开展事故隐患整改和安全应急演练等措施,全面提高了事故预防的能力和水平。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我国安全生产的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预防工作也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单一的管理措施和单一的防护设备远远不够的。
我国重视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安全风险,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
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包括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监控,提高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改善工作环境,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等。
通过这些综合治理措施,我国能够从系统上、全面上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问题,从而达到更好的安全生产效果。
总之,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我国通过加强安全意识,推行责任制,加强事故预防和综合治理等措施,确保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
尽管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然需要持续努力,不断完善安全生产体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以应对新形势、新挑战,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不合理的
安全第一:从预防为主到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模式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安全生产是各行各业都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对于保障工人和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就安全生产而言,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论观点:一种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另一种是“综合治理”的理念。
有人认为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更为合理和可行的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一种传统而广为接受的安全生产理念。
它强调预防事故的发生,将安全视为第一位的重要原则。
该理念认为在每个环节都应该把安全放在首位,从源头上消除事故的发生可能。
这一理念在规章制度、技术手段和人员培训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在这种理念下,工业企业会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岗位责任制,强制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此外,还会采取各种安全技术手段,例如安全保护装置、安全检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等,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综合治理的理念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相对,还有一种理念将安全生产视为一个综合系统,并强调通过综合治理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综合治理的理念认为安全生产不仅仅是预防事故的发生,还需要通过多种手段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整体水平。
具体来说,综合治理理念要求企业从工艺设计、设备选择、施工过程等各个环节全面考虑安全问题,并进行有效管理。
在设计阶段,企业应根据安全需求对工艺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升安全性能。
在设备选择和施工过程中,企业应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和工艺,同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与综合治理的结合综合治理理念的提出并不意味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没有价值。
相反,这两种理念可以相互结合,形成更为合理和可行的安全生产方针。
在现实中,工业企业面临着多种风险和安全问题,单纯依靠“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往往难以实现全面安全。
综合治理理念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一、前言安全生产是一个国家、社会和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我国积极推行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将安全置于第一位,倡导预防为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安全第一将安全放在首位是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的核心原则。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要求,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将其纳入日常管理和决策中。
只有保障安全,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安全第一的理念要贯穿于各个层级和环节,从企业管理到日常生活。
政府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的组织和培训,个人要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中的重要原则。
预防意味着在事故发生之前采取必要的措施,预见危险并避免事故的发生。
预防为主是预防事故、减少风险、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企事业单位,预防为主的做法包括以下方面:1.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责任、权力和义务;2.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3.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设施,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4.强化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5.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如注意交通安全,防止火灾和煤气泄漏等,保证家庭、社区和公共场所的安全。
四、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的重要内容。
安全生产问题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单一的措施往往难以解决问题的根本。
综合治理要求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入手,通过多种措施和手段综合施策。
综合治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监管体系;2.配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设备,提升应急救援能力;3.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4.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安全生产工作;5.加强事故应急管理,提高应变能力和救援效率。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的主要内容。
所谓“安全第一”,就是说,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始终把安全特别是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
“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径。
只有把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事故隐患预防体系上,才能有效减少事故成本损失,实现安全第一。
“综合治理”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手段和方法。
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才能有效贯彻安全生产方针。
事故的发生是源于日常生活的一些疏忽导致,而在事故的背后是亲友的哭声和血泪、是家庭的破碎、是企业的泥潭。
有效地减少各类事故,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也是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根据安全管理经验和事故教训总结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方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过程中要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不论在干什么、什么时候都要抓安全,任何事情都要为安全让路,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在所有工作的前边。
一个企业安全生产如何,必将会影响企业的效益。
从根本上说,保证生产安全与实现生产经营活动本身的目标是一致的,要使这些目标能够实现,一项基本前提,就是必须保证生产安全如果不能保证生产安全,
发生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单位必须正确处理保证安全与追求效率、效益的关系。
在安全与效率、效益发生矛盾时,把安全放在首位。
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在“大跃进”期间,片面追求产量、速度,忽视甚至排斥安全工作的错误造 成出现伤亡事故高峰。
1.1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指导方针的发展历史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全生产工作遭到严重破坏,伤亡事故再次大幅度上 升,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二个事故高峰。
197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通知》指出“加强劳 动保护工作,搞好安全生产。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
1980年8月,国务院做出决定严肃处理“渤海二号”翻沉事故,指出“安全生 产是全国一切经济部门和生产企业的头等大事”。
1981年3月,国家经委、劳动总局等9个部门在《关于开展安全活动的通知》 中提出“进一步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同时要求“预防为主 ”。
1.1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指导方针发展历史
1987年,在全国劳动安全监察会议上进一步明确提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方针。此后的表述一般为:在安全生产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1990年以来,政府文件或权威文章都宣传: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 安全生产方针。
1.1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指导方针的发展历史
1983年4月20日,劳动人事部、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在《关于加强安全生 产和劳动安全监察工作的报告》中提出“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决贯彻预 防为主的方针”。
如何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
如何落实安全生产方针1、怎样认真贯彻安全方针?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的前提是必须了解其含义,然后根据含义去切实履行和实施。
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把安全生产作为经济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来抓。
(2)安全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
不允许以生命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
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达不到安全生产要求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3)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首位。
(4)要依法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安全生产的意义:(1)是党和国家在生产建设中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2)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和条件。
(3)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
安全生产的原则:1、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五同时”原则)2、安全具有否决权原则3、“三同时”原则(《安全生产法》第24条)4、“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2、如何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以下几个方面:1、预防为主落到实处。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指明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源是“消除隐患”,表明抓安全生产的科学方法是“预防为主”,更指出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是“强化责任”。
推行“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就是要建立健全各级领导班子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其他副职领导既要对分管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分管领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各级职能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做好主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2、确保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通过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将安全生产责任分解落实到基层单位和部门,基层单位、部门再以责任书形式落实到班组,班组落实到岗位和职工个人。
【读《第一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的无上法则》之心得】安全生产定律和法则
【读《第一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的无上法则》之心得】安全生产定律和法则质量管理部汪丽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安全生产没有终点──读之心得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把“综合治理”充实到安全生产方针当中,反映了国家领导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安全生产发展的规律特点。
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完整的统一体,坚持安全第一,就必须以预防为主,实施综合治理,只要认真治理隐患,有效防范事故发生,才能把“安全第一”落到实处。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质量管理部的化验安全管理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了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和安全环保部安全管理方面的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安全管理,增强全员安全意识,通过部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年初制订的部门安全目标和各项安全工作指标,在公司安全生产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现了“出厂产品合格率100%,安全事故为零”。
辞旧岁劲松染霜松尤绿,迎新春寒梅映雪梅更红!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公司给我们各个安全管理人员发放了一书,作为**公司的一名安全管理者,化验班组的班长,我主要负责公司日常化验分析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在化验工作中,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连续性作业等工作特点都与生产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以及等一直每一个化验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常识,严格遵循和等涉及化验分析工作的法制法规。
通过认真研读这本书,我深刻意识到自己在以前的化验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方面的不足。
我先前习惯性地认为,在本职工作之余,做好自己部门的化验安全管理工作就足够了。
经过学习,才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应该始终摆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更应渗透在公司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在企业的所有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结合自身工作特点以及工作生活中的见闻,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这本关于安全管理的书,我的感悟是: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引言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社会稳定和个人身体健康的保障。
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的制定是为了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的原则和措施能够得到全面贯彻,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我们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方针,以确保安全生产的优先性、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优先性我们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将其作为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首要目标。
为了落实安全生产的优先性,我们制定并监督执行以下措施:1. 高度重视员工的安全意识我们鼓励员工主动关注自己行业的安全问题,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和习惯。
同时,我们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危险源识别、预防和应对的能力。
我们建立了员工安全报告制度,鼓励员工及时上报安全隐患,提供有奖举报机制,以增加员工对安全风险的敏感度。
2. 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各个部门和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通过定期的安全检查和巡视,确保员工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对于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我们将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措施,确保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行为的重要性。
预防为主预防是安全生产的核心原则。
我们坚信只有通过前期的预防工作,才能真正减少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在预防为主的方针下,我们采取以下措施来保证安全生产:1. 风险评估和管理我们对企业内部的所有流程、设备和作业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在新项目启动之前,我们会进行详细的风险分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对于已有的设备和作业,我们定期评估并优化安全控制措施,确保其符合最新的安全标准。
2. 安全工艺的规范和优化我们将安全工艺作为企业生产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对其进行规范和优化。
我们倡导并实施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施,以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我们还注重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在使用工艺和设施时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综合治理为了实现全面的安全管理,我们采取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对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督:1. 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安全生产三个方针是指
安全生产三个方针是指安全生产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为确保安全生产,各国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安全管理方针和政策。
在国内,安全生产三个方针是指“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
一、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之一。
它强调在事故发生前采取积极预防措施,通过全面排查和消除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
预防为主需要从源头上抓好安全控制,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实施。
预防为主的实施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 完善设备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加强安全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 强化应急管理,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应对。
二、安全第一“安全第一”是安全生产的核心方针。
它要求安全生产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始终放在第一位,将安全置于经济效益之上,将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坚决杜绝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来追求经济利益的错误观念。
安全第一的实施要求企业做到以下几点:- 将安全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确保安全生产和企业发展相互促进; - 加强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减少潜在风险,防范事故的发生; - 核心岗位和关键环节必须配备合格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确保安全管理的专业性和连续性; -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 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三、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是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方针。
它强调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全面管理和治理安全风险,通过协同作战、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来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综合治理的实施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义务和责任; - 坚持安全生产与质量管理、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等管理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 - 加强对外部环境的监测和控制,降低外部因素对安全的影响; - 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总结事故教训,完善安全管理经验; - 加强安全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
辩论陈词
一阶段:陈词阶段正方:人性化管理优于严格管理正方一辨陈词:众所周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企业的安全方针,它同样也是安全生产中永恒的主题。
怎样开展安全生产,如何将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是我们生产过程中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企业管理中常常提到“人性化管理”,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同样倡导“人性化管理”,我方的观点是人性化管理优于严格管理。
首先我们来分析下什么是人性化管理:那么何为“人性化”管理?溯本求源,必须了解什么是“人性”。
“人性”即人区别自身以外一切物质并以人的本质规定性,也称人的本性或本质。
大家都知道人是他的自然属性的,但这种自然属性又要受到社会属性的制约,因而,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安全生产本身就是“人性”的基本需求,从自然属性的高度看,它是人类仅次于温饱的第二层次重要需求,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就本能地存在着“趋利避害”的要求。
从社会属性上看,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只有安全的组织生产,才能保证生产过程地顺利进行,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人性化”管理,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中卓有成效的工具之一,它与安全生产的社会目标、企业目标和个体目标都是完全一致的,同时也和我们党的阶级性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完全一致的。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无论是“严管重罚”还是“人性化管理”初衷都是好的,问题在于人为机械地将严格地执行规章制度和执行过程中的人性化管理割裂开,在理解上将人性化的管理看成是软弱无力和放任自流,采用形而上学的方式理解这一问题。
古人曰:“聚人而成家,聚家而成国”。
没有比员工对企业充满信心和爱更重要的事情。
并且自发式的人性化管理迎合了现代人受尊重、自我实现这种高层次的心理需要。
当然人性化管理也并没有与公司制度形成冲突,相反,尊重人、满足人、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遵章守纪和人性化管理完全是一致的,两者之间丝毫不存在实质上的冲突。
谈谈你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通用三篇)
谈谈你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通用三篇)安全第一的思想还体现在安全工作具有一票否决权,还体现在资金投入上保证安全第一,安全培训上安全第一,各种会议安全第一等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安全第一,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以人为本,就必须珍爱人的生命;科学发展,就必须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构建安全社会。
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对于捍卫人的生命尊严、构建安全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安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
坚持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就是把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口前移,超前防范,建立预教、预测、预报、预警、预防的递进式、立体化事故隐患预防体系,改善安全状况,预防安全事故。
预防为主体现了现代安全管理的思想。
现代安全管理的理念就是事先预防时期,预防为主的方针又有了新的内涵,即通过建设安全文化、健全安全法制、提高安全科技水平、落实安全责任、加大安全投入,构筑坚固的安全防线。
具体地说,就是促进安全文化建设与社会文化建设的互动,为预防安全事故打造良好的“习惯的力量”;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如《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三同时”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等等,依靠法制的力量促进安全事故防范;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把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问责制,创新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领域的腐败行为;健全和完善中央、地方、企业共同投入机制,提升安全生产投入水平,增强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能力。
坚持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是指适应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要求,自觉遵循安全生产规律,正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抓住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有效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的问题。
如何理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如何正确理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是我国安全领域提出的一个目标和要求。
“安全第一”是安全生产方针的基础,当安全和生产发生矛盾的时候,必须先要解决安全问题,保证劳动者在安全生产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劳动。
只有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生产才能正常的进行,才能充分发挥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南宁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保持社会的稳定。
“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方针的核心和具体体现,是实施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
安全工作必须始终将“预防”作为予以统筹考虑,除了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以外,任何建筑施工、工业生产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必须将工作的重点纳入“预防为主”的轨道,“防患于未然”把可能导致的事故发生所有的机理或因素,消除在事故发生之前。
安全和生产的辨证统一关系是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
安全工作必须围绕生产活动进行,不仅要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且要促进生产发展,离开生产,安全工作就没有意义。
所以要综合治理,统筹一切有利的因素,安全工作,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措施、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培训以及安全事故的处理等通过“预防”的形式体现出来,通过责任制落实出来,确保整个建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促进生产的有效发展。
把“综合治理”充实到安全生产方针当中,始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并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
这一发展和完善,更好地反映了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律特点。
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完整的统一体,坚持安全第一,必须以预防为主,实施综合治理;只有认真治理隐患,有效防范事故,才能把“安全第一”落到实处。
事故发生后组织开展抢险救灾,依法追究责任,深刻吸取教训,固然十分重要,但对于生命个体来说,伤亡一旦发生,就不再有改变的可能。
事故源于隐患,防范事故的有效办法,就是主动排查、综合治理各类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不能等到付出了生命代价、有了血的教训之后再去改进工作。
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一、引言安全生产管理是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内容,它直接关系到企业员工的安全和企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管理方针,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详细阐述这一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
二、安全第一的重要性安全第一是指在企业的经营和生产活动中,将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将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这是因为安全问题的发生往往会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仅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还可能引发社会公众的不满情绪。
因此,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形象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三、预防为主的原则预防为主是指在安全管理中,注重事前预防和隐患排查,以预防事故的发生。
这一原则强调预见性和主动性,要求企业要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监管和控制,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措施消除,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预防为主的原则体现了安全管理的先行思想和系统性思维,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并防范安全事故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四、综合治理的要求综合治理是指在安全生产管理中,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综合施策,全面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这要求企业要在技术管理、行为管理、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协调,实施综合防范和整体控制。
综合治理不仅要注重事前预防,还要加强事中监控和事后评估,形成一个周密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五、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的具体要求1.制定明确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各项生产活动符合安全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2.建立完善的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的制度,及时发现、分析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潜在安全隐患。
3.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加强对职工的日常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制度,确保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履行安全职责。
5.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活动的安全性。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全面实施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减少伤亡事故尤其是控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提高施工从业人员素质,确保我项目部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发展。
二、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检查小组组长:黄倩副组长:杜玮侯月波周奇组员:卜跃辉张征兵张艳杨斌李艳华吕小龙杨文全张旭具体负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应急管理、安全责任状基坑支护、土方开挖、脚手架、模板工程临时施工用电、施工机具、大型垂直运输设备安全防护、劳动保护措施、文明施工内业资料、施工方案三、检查范围大型垂直运输设备、模板工程、临时用电使用及现场安全防护情况(“三宝”的配备、使用以及“四口”的安全防护)和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管理情况(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模板、起重吊装、等危险性较大工程)。
四、检查重点(一)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
项目经理负责制及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各职能机构、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
(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
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情况;技术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作业规程建立、执行情况;隐患排查整改、作业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情况;外来施工队伍(承包商)安全监管情况等。
(三)安全培训教育情况。
项目建立健全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保证经费情况;全员(包括农民工)培训教育及考核情况;项目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四)应急管理情况。
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相关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协议情况;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配备及维护情况;应急救援预案制订及演练情况。
(五)项目部依法进行建筑施工活动的情况以及遗留问题的整改情况。
(六)现场专职安全员的安全生产责任状落实情况。
(七)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施工现场脚手架、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四口、五临边"、高边坡、物料提升机及施工外用电梯、塔吊等重要部位的安全防护与管理符合标准规范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到实处
安全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生而产生,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逐步建立形成的概念。
安全工程理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宿命论、经验论、系统论和本质论四个发展阶段。
由于当前经济、技术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很难实现本质论所论述的本质安全。
目前,一般都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知识来研究如何杜绝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系统工程将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因素,间接原因就是管理方面的缺陷。
如何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是安全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
要想杜绝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消除和减少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也就是消除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有害因素。
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就是人的因素。
消除和减少人的因素,就能杜绝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真正实现安全生产。
如何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到实处,我个人认为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必须树立正确的安全观
事故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但是由于个人文化素养、文化差异、社会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人们对安全的认识发生偏差。
一般人对事故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宿命论和经验论阶段,认为事故是宿命,是巧合,是不可避免和难以预防的。
就目前经济技术而言,对非自然灾害事故完全可以做到有效预防和控制,从一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此处不再赘述),事故的发生与社会的发
展程度和人的知识水平密切相关。
因此,树立正确的安全观,树立一切事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观念是改变目前安全工作困局的迫切需要。
第二,不断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即安全文化。
是安全工作的灵魂所在,也是安全工作的最高级。
预防事故的第一步就是要从培养个人的安全意识开始,但安全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更不是一曝十寒,而是持之以恒,长期训练、累积的结果,所以要求企业要通过不断加强对作业人员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学习,从而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将安全工作由被动变主动,先觉发现危险有害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三,作业人员要充分利用权利和义务
虽然《安全生产法》中对作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做了明确说明,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作业人员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没有充分利用。
明知道生产场所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在不具备安全生产的条件下进行生产,最终导致轻者受伤,重者伤亡。
因此,作业人员要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利,杜绝“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和拒绝强令冒险作业的指令,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为自己负责,为家庭负责。
第四,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理解和落实
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安全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项制度,覆盖了企业中所有的部门和个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是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特点。
《安全生产法》中明确把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企业第一责任人的主要责任。
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安全生产责任制只是作为一项管理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而从未真正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落实。
未进行落实的主要原因是各管理阶层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未做到真正理解,把安全责任层层落实理解成安全责任的推
脱,从而形成消极对抗的落实。
由于责任划分不清,导致部门和个人之间互相推诿、扯皮,形成安全管控盲区,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五,对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必须严格执行
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取得是血的教训,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就拿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来说,每一条规程的背后都隐藏着无法弥补的代价。
如果不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规范操作,就极有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如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发生事故的概率极小。
就如在操作台钻时,操作规程明确规定严禁戴手套进行操作,但有的人就是违反操作规程,导致手指被切的生产安全事故。
要将法律法规和标注规范落到实处,就需要相关人员对安全知识的不断学习和对安全意识的培养,从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第六,事故应急救援要科学、有效
安全事故发生后,要第一时间按照发生事故的紧急情况,按照应急预案的响应程序,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应急响应程序,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假如应急预案未遵照现场实际情况和科学性进行编制,当发生事故时,就很难起到应急预案应有的作用。
因此应急预案在制定后,要进行学习、演练、评审和改进。
只有这样,当事故真正发生时,才能科学有效的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七,安全责任追究要公平、公正
事故发生后,首先要进行事故救援,然后进行事故调查,最后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职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安全措施未落实不放过)进行事故责任追究。
事故责任追究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责任追究,然后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对每个人和每个部门赋予的责任权限进行责任处理。
公平、公
正的处理会起到教育和警醒广大员工的作用,对以后类似事故的预防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第八,安全投入的专款专用
要做到以上几点,就需要对安全的投入,安全投入和其它的投入不同。
安全投入,产出的是无形的效益,而其它的投入,产出的是有形的产品和实际的经济效益,所以导致了企业负责人对安全投入的错误认识,认为安全投入是没必要的。
因此不愿意在安全方面进行投入或者过多的投入,长期以往,导致生产场所缺少相应的安全设施,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低下,安全事故频发。
鉴此情况,国家要求企业对安全必须有足额的投入,并且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从而支撑了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安全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又被忽视。
其根本原因是人的安全意识和素养不足。
安全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要想做好安全工作,减少事故的发生,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全民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将“安全警钟长鸣”时刻放在心上,形成全社会注重安全的氛围,彻底摆脱安全工作只是安全部门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