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信息技术管理系统方案
智慧隧道综合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隧道综合管理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2aba3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c.png)
智慧隧道综合管理系统设计方案智慧隧道综合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隧道在现代城市交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隧道的管理和监控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交通安全、设备运行和应急响应等方面。
为了提高隧道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本文提出了一个智慧隧道综合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二、系统需求1. 实时监控:系统需要对隧道的交通流量、环境状态、设备运行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2. 事故预警:系统应能根据交通流量、环境传感器数据等信息,进行事故预警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3. 状态诊断:系统需要对隧道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定期诊断,并判断是否需要维修或更换设备。
4. 视频监控:系统应能实现对隧道内部的视频监控,并能够对视频进行存储与回放。
5. 应急响应:系统需要能够快速响应突发事件,并进行灵活的调度和应急措施。
6. 数据分析:系统应能对隧道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为隧道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三、系统架构智慧隧道综合管理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隧道节点设备和管理中心服务器。
1. 隧道节点设备:隧道节点设备主要包括监控摄像头、传感器、信号控制器等。
这些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与管理中心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和控制。
2. 管理中心服务器:管理中心服务器负责接收和处理隧道节点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相关人员。
服务器上运行着一个智慧隧道管理软件,用于实时监控、事故预警和数据分析等功能。
四、功能实现1. 实时监控功能:通过监控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获取隧道的交通流量、环境状态和设备运行情况。
管理中心服务器将数据显示在监控大屏上,并进行实时更新。
2. 事故预警功能: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判断,系统能够实现事故预警功能。
当交通流量异常或环境指标超过阈值时,系统将自动发送预警信息给相关人员。
3. 状态诊断功能:系统定期对隧道设备进行状态诊断,判断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如有异常,系统将发送通知给维修人员,并生成相应的维修工单。
隧道施工信息技术管理系统方案
![隧道施工信息技术管理系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b4dcc7a32d7375a5178083.png)
本系统还能够对没有佩戴人员识别卡的进行识别。主要原理是通过红外装置对进入隧道的人员进行自动计数,并比对进入隧道的有卡人员数量,当数量一致时,系统不进行报警,当数量不一致时,系统自动进行报警。
4)LED屏同步显示:
本系统连接LED大屏幕时,可按照需要,对进入隧道人员同步进行显示。可显示进入人员的姓名、职务、班次、进入时间等,还可根据要求对进入隧道人员进行统计显示班次如:开挖班13人汽车班8人等等。
2.5.1系统连接图
2.6
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和受困人员取得联系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在系统中增加了呼叫系统,信号收发器可以连接电话机,可以直接与指挥部联系。
这个部分的重点是在发生事故的时候我们怎样才能够保证我们的信号通讯信号不被中断,所以有这个需求的隧道连接危险区域的信号接收器也必须采用无线和有线两种方式来进行连接以保证其通畅。
一.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的腾飞,中国的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在众多的交通工程中隧道特别是高危险隧道出现的几率越来越大。隧道施工向来是交通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控制隧道施工风险和如何有效的组织施工是所有施工单位一直思考和忧虑的问题。
当今高科技技术不断涌现,高科技技术不断的渗透到各个行业,隧道施工现在也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来规避风险和有效的组织施工。本方案就是结合现代的网络信息技术、数字视频技术、短程无线通讯技术、信号采集技术、传感技术来实现隧道施工的风险控制及施工管理。
★人员对应情况设置
2.3.5.8
★新建用户、修改密码
★用户权限设置
2.3.5.9 系统特点
1. GIS地图管理
GIS地图管理可以使用户查看隧道就像查看Google地图一样,可以任意的放大缩小、测量精确定位状况下人员与洞口的距离。GIS还能实现分层功能,可以在使用中更方便的查询自己需要的东西。
智慧隧道施工管理平台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隧道施工管理平台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fbcf7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f.png)
智慧隧道施工管理平台系统设计方案智慧隧道施工管理平台系统设计方案一、项目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隧道建设成为了城市交通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
隧道施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对人员、设备、工艺和安全等多方面进行有效管理。
为了提高施工管理效率和保障施工安全,设计并开发了智慧隧道施工管理平台系统。
二、系统功能模块划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 项目管理模块:用于对隧道建设项目进行管理和监控。
包括项目计划制定、工期管理、资源调度、进度监控等功能。
2. 人员管理模块:用于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和监控。
包括人员信息录入、人员考勤、人员培训、人员安全管理等功能。
3. 设备管理模块:用于对施工设备进行管理和监控。
包括设备信息录入、设备调度、设备维护、设备故障管理等功能。
4. 工艺管理模块:用于对施工工艺进行管理和监控。
包括工艺计划制定、工艺参数控制、工艺过程监控等功能。
5. 安全管理模块:用于对施工安全进行管理和监控。
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安全巡查、安全事故管理等功能。
6. 数据统计模块:用于对施工过程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包括工期统计、资源利用率统计、安全事故统计等功能。
7. 报表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各类报表,方便项目管理人员及时了解隧道施工情况和项目进展。
三、系统技术架构1. 前端开发:采用HTML、CSS、JavaScript等技术开发前端界面,实现用户交互功能。
2. 后端开发:采用Java语言开发后台逻辑程序,实现业务逻辑和数据处理功能。
3. 数据库设计: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或Oracle,设计并创建数据库表结构,存储系统数据。
4. 服务器搭建:采用云服务器或本地服务器搭建系统运行环境,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
5. 网络通信:采用HTTP协议进行前后端数据传输,采用SSL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6. 前端框架:采用Vue.js等前端框架,实现前端界面的快速开发和响应式设计。
7. 后端框架:采用Spring Boot等后台框架,实现后台逻辑的快速开发和高效运行。
隧道智慧工地管理系统设计设计方案
![隧道智慧工地管理系统设计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1572b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4.png)
隧道智慧工地管理系统设计设计方案设计方案:隧道智慧工地管理系统1. 引言隧道工地管理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使得采用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成为必需。
隧道智慧工地管理系统通过整合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实现对隧道工地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和集中管理,提高工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2. 系统架构隧道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由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硬件设备包括监控摄像头、传感器、无线通信设备等;软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决策支持模块等。
3. 功能模块3.1 监控模块:通过安装监控摄像头和传感器,实现对隧道工地各个区域的视频监控和环境监测,包括人员活动、车辆行驶、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等。
3.2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监测设备和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上传,包括视频流、传感器数据、设备状态等。
数据采集模块与监控模块实时协作,确保实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3 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数据挖掘、模式识别等算法,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如发现事故隐患、异常行为等。
3.4 决策支持模块:基于数据处理模块的结果,提供决策支持,协助工地管理者制定工地安全管理策略、调整设备配置、安排工作人员等。
3.5 报警与预警模块: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报警和预警信号,提醒工地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3.6 远程控制模块:通过对硬件设备的远程控制,实现对工地设备的远程操作,如打开/关闭设备,调整设备参数等,提高工作效率。
4. 技术支持4.1 无线通信技术:为了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远程控制,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物联网等。
4.2 大数据技术:采集的数据量庞大,需要使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
4.3 云计算技术:使用云计算技术,将数据存储在云端,实现数据的共享和远程访问。
4.4 可视化技术:通过可视化技术,将采集的数据以图形化界面呈现,提供直观的数据展示和监控。
隧道施工信息化管理措施
![隧道施工信息化管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5d5da1a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e.png)
隧道施工信息化管理措施隧道施工信息化管理措施引言隧道施工是一项复杂而具有风险的工程,隧道工程的管理和监控对于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和保障工人安全至关重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管理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隧道施工提供了更高效、更准确的管理手段。
本文将介绍隧道施工中常用的信息化管理措施及其作用。
1. 隧道施工管理系统隧道施工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系统,用于对隧道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监控。
该系统主要包括施工进度管理、材料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等模块。
通过该系统,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提升管理效率,提前发现和解决问题。
1.1 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进度管理是隧道施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隧道施工管理系统,可以对施工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施工延误或进度偏差,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该系统可以生成施工进度图表、报表等,便于管理人员进行分析和决策。
1.2 材料管理隧道施工材料管理是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对隧道施工所需材料的采购、入库、使用和消耗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查询材料库存情况,及时补充材料,避免因材料缺乏而影响施工进度。
1.3 设备管理在隧道施工中,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维护情况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
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提供设备维护计划和保养记录。
当设备出现故障或需要维修时,管理人员可以及时获得通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1.4 人员管理人员管理是隧道施工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对施工人员的考勤、培训记录、安全操作记录等进行管理和监控。
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查询人员信息,保证人员的合理调配和安全施工。
2. 隧道施工监测系统隧道施工监测系统是一种基于传感器和信息技术的系统,用于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在线监测和分析。
通过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隧道的位移、应力、温度等参数,并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和报警。
智慧隧道施工整体解决方案 隧道施工监测信息化管理方案
![智慧隧道施工整体解决方案 隧道施工监测信息化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7460c1ad51f01dc281f12e.png)
1.电脑+网络:用于安装隧道施工监测信息系统、
进行量测基础信息的设置、查看量测信息、处理监控量 测预警、统计输出报表。
置
2.手机:Andriod2.3
以上系统,屏幕4.0 吋以上。 共配备监控量测专用手机 66 部。用于安装监测软件; 记 录、传输监测数据;查看量 测结果、预警信息。
3.通信信号基站:每个
3.5、监控量测数据查询
.监控量测手机
4.5、监控量测数据查询
.监控量测软件平台
在电脑上,通过输 入用户名及密码登 陆“施工监测信息 系统”。查询监测 点的单次变化及累 计变化等。
4.5、监控量测数据查询
.监控量测软件平台
4.5、监控量测数据查询
.监控量测网站
在网页上,通过 输入用户名及密 码登陆“施工监 测信息系统”。 查询监测点的单 次变化及累计变 化等。
智慧隧道施工解决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概况
根据实际情况编制
目录
二、监控量测信息化的目 的
2.1、监控量测信息化的目 的
隧道监控量测信息化是利用网络平台,依靠现代 通讯设备和测量仪器,实现了集现场量测数据采
集上传、软件自动分析处理、及时预警、及时分
析处理、远程监控于一体的隧道围岩监控测量管
理系统,能满足各级监管人员和监测人员的不同
测点采用Φ 22的钢筋埋设插 入围岩,外露在隧道初期支 护面,端头贴监控量测反射 片。
目录
四、系统的运行流 程
4.0、信息化的作业流程
客户端管理员
电脑 建立工程信息
现场测量人员 埋设监测点 服务器
钢筋+ 反射片
下载工程信息 手机 采集数据 传输数据
全站仪 +手机 手机
隧道智慧工地管理系统设计建设方案
![隧道智慧工地管理系统设计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a3d85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62.png)
案例背景介绍
隧道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应用效 果
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案例对未来智慧工地建设的启 示
智能化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隧道施工的智能化水平 物联网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施工效率 云计算技术: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数据存储和分析,提高决策效率 5G技术:利用5G技术实现高速、低延迟的数据传输,提高施工安全性
项目背景:介绍项目的地理位置、施工难度、工期要求等
管理系统应用:详细描述在项目中如何应用隧道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 人员配备等方面
实施效果:阐述应用管理系统后,项目在施工效率、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提升和改进
总结与展望:对案例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隧道施工项目中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的应用前景和发 展趋势
和管理。
添加标题
汇报人:
智能传感器设计:采用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智能传感器,对隧道施工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 集,为智能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云计算平台设计:构建基于云计算的隧道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分析和处理, 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01 硬 件 设 备 选 型 与 布 局
03 摄 像 头 选 型 : 选 择 高 清 、 稳 定 、 可 靠 的 摄 像 头 , 用 于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定义:隧道智慧工地管 理系统是一种基于物联 网、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技术,对隧道施工过 程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 的系统
功能:实时监测施工环 境、设备状态,提高施 工效率;预测和预警潜 在风险,保障施工安全; 实现施工数据可视化, 方便管理人员决策
地铁隧道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综合系统
![地铁隧道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综合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1899eb8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09.png)
地铁隧道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综合系统地铁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隧道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管理综合系统在地铁隧道施工安全保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地铁隧道施工是一个复杂且充满风险的过程。
在地下施工环境中,面临着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变化、周边建筑物影响等诸多挑战。
这些因素不仅增加了施工的难度,也给施工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建立一套高效、全面的安全信息化管理综合系统成为了确保地铁隧道施工安全的关键。
地铁隧道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综合系统是一个集成了多种技术和功能的综合性平台。
它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预警预报以及信息共享等手段,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全方位安全管理。
在这个系统中,实时监测是基础。
通过在施工现场布置各种传感器,如位移传感器、应力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等,对隧道结构的变形、围岩压力、地下水位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采集。
这些传感器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确保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数据分析是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
采集到的大量数据需要经过专业的分析处理,才能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
系统运用先进的数据分析算法和模型,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入挖掘,识别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趋势。
例如,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的数据变化,发现隧道结构变形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预警预报功能则是系统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
当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某些参数超过了设定的安全阈值,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信号。
预警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达给相关人员,如短信、电子邮件、手机应用程序等,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信息共享也是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
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单位,包括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
通过信息化管理综合系统,各方可以实时共享施工安全信息,实现协同工作。
这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够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安全管理漏洞。
为了确保系统的有效运行,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
隧道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隧道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2b433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e.png)
提高隧道施工效率
降低安全风险
实现信息化管理
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传感器设备:包 括温度、湿度、 压力、位移等传 感器
数据采集设备: 用于采集传感器 数据并进行处理
通信设备:实现 传感器与数据采 集设备之间的数 据传输
监控中心:对隧 道内各项数据进 行实时监控和预 警
隧道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架构概述 隧道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架构组成 隧道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架构特点 隧道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架构优势
人员定位与安全监控:通过物联网 技术,实时监测人员的位置信息, 保障人员安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人员考勤管理:实时记录人员的进 出时间,统计考勤数据,方便管理 人员掌握工地人员动态
人员培训与考核:提供在线培训课 程,对人员进行定期考核,提高人 员素质和技能水平
设备信息管理: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位置、状态等 设备维护管理:制定设备维护计划,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设备故障处理:及时响应和处理设备故障,保障施工进度和质量 设备租赁管理:对租赁设备进行管理,包括租赁时间、费用等
• 我正在写一份主题为“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的PPT,现在准备介绍“系统架构与功能模块”,请帮我生成“系统架构”为标题的内容 • 系统架构 • 数据采集层: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采集施工现场的各种数据,包括环境参数、设备状态、人员信息等。 • 数据传输层: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 • 数据处理层: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分析等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 • 应用层:根据不同的需求,开发不同的应用模块,如安全监控、质量管理、进度管理等。 • 展示层: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图表、报表等形式展示给用户,方便用户进行决策和操作。
智慧隧道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隧道管理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50026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9.png)
智慧隧道管理系统设计方案智慧隧道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量的隧道被建设和投入使用,如地铁隧道、道路隧道等。
这些隧道的安全和运营管理变得异常重要。
传统的隧道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隧道的需求,因此,智慧隧道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智慧隧道管理系统通过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将各种数据进行采集、监测、分析,实现对隧道安全和运营的全方位管理。
二、系统功能设计1. 隧道视频监控功能:在关键位置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控隧道内部状况,通过视频传输技术将监控图像传输给监控中心,实现对隧道用户的监视和管理。
2. 安全报警系统:通过在隧道内部布置传感器,实时采集各种参数,如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氧气浓度等,并与预设的安全阈值进行比较,一旦超过设定值,系统会及时报警并通知相关人员。
3. 智能交通监测:通过车辆识别技术,对进出隧道的车辆进行自动识别和计数,并实时监测车流量和交通流量,对于交通拥堵或事故等情况,系统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并引导车辆选择合适的出口。
4. 烟雾与火焰检测:在隧道内安装烟雾和火焰探测器,一旦检测到烟雾或火焰,系统会自动报警并触发应急措施,如关闭隧道入口、疏散人员等。
5. 隧道通风系统控制:通过监测隧道内空气质量和温度等参数,实时调节通风系统的运行状态,保证隧道内空气流通,防止二氧化碳超标和温度过高等问题。
6. 照明控制系统:根据隧道内的光线变化和交通流量等情况,实时调节隧道照明设备的亮度和开关状态,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节能效果。
7. 远程监控与管理: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对隧道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了解隧道的运行状况,对隧道设施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
三、系统优势1. 提高隧道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对各种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处理。
2. 及时发现隧道故障和安全隐患,可以迅速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3. 实现对隧道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为隧道运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铁路隧道信息化实施方案
![铁路隧道信息化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3aef9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d.png)
铁路隧道信息化实施方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铁路隧道信息化已成为铁路建设和运营管理
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铁路隧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运营效率,我们制定了以下信息化实施方案。
一、智能监测系统
我们将在铁路隧道内部安装智能监测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
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实时监测隧道内部环境参数。
通过这些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及时发现隧道内部的异常情况,提前预警,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营。
二、视频监控系统
铁路隧道将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全天候监控隧道内部和周边环境。
这些监控设备将能够实时监测隧道内部的情况,及时发现隧道内部
的异常情况,保障列车和乘客的安全。
三、通信系统
我们将建设完善的通信系统,包括无线通信设备、光纤通信设备等,确保隧道内部和隧道口的通信畅通。
这样可以保证列车在隧道内部
的通信和信号传输,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应急救援系统
我们将建立完善的隧道应急救援系统,包括应急通道、应急照明设备、应急通风设备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疏散乘客和救援人员,保障隧道的安全。
五、信息管理系统
我们将建立铁路隧道信息管理系统,对隧道内部的监测数据、视频监控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和分析,为运营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提高隧道的运营效率。
六、网络安全系统
我们将加强对铁路隧道信息化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确保隧道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
以上就是我们制定的铁路隧道信息化实施方案,我们将积极推进这些方案的实施,不断提升铁路隧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运营效率。
希望通过这些信息化措施,能够为铁路运输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隧道施工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实施方案
![隧道施工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b3453f5a8102d276a22fe4.png)
隧道施工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实施方案一、平台介绍本平台包括网络平台、客户端、手机客户端三部分。
主要作用是将隧道施工变形监测转化为一个相对智能化,标准化,实时化的一个流程系统。
对于管理人员,只需要用到网络平台和手机客户端;网络平台,即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通讯,程序部署于公司服务器。
我们可以在任何能上网的地方查看监控量测数据、图线、预警、测点统计等信息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客观、真实、全面地掌握隧道围岩、支护结构以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关键指标,确保工程安全,也为可能的纠纷提供处理依据和独立、客观、公正的监测数据。
二、平台详细工作内容本平台操作流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1)第一部分变形数据采集部分,数据采集员首先在电脑中安装客户端,在客户端中进行变形监测内容及属性的编辑和修改,然后将其上传至平台服务器,然后数据采集员在手机上安装客户端,手机登陆之后将服务器中的监测内下载至手机当中;在监测数据采集之后在将采集数据通过手机上传至服务器中。
(2)第二部分,通过管理人员登陆网络平台进行洞内施工围岩环境的实时掌握。
三、平台实施过程遇到的问题1.由于平台的智能化,实时化,透明化,能够客观的反应变形监测,而现在施工队在埋点上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不埋或晚埋),这直接影响了管理平台的实施,导致管理者获取数据不及时。
2.如意隧道2号斜井使用的徕卡tcr420全站仪,由于仪器型号比较旧不带蓝牙功能而且使用年限过长,导致仪器使用待机时间的不稳定,电池使用时长只有十几分钟(新买的电池也是如此),因此不得不外接移动电源,这样一来我们在测量过程中就无法用外接蓝牙而连接手机进行数据采集。
3.为保证检测工程顺利有效并安全的实施,我们需要上级领导对此的重视,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程和规范加大执行力度,每个洞口匹配专门负责人,进行监督和管理。
4.由于监测时间为24小时一次所以,我们需要每天都以固定的时间进行测量,需要与施工队之间相互配合,提高办事工作效率,以促进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影响监测工作的人员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
隧道施工中的信息化管理与技术应用
![隧道施工中的信息化管理与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d070c5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c.png)
02
隧道施工信息化的技术体系
隧道施工信息化的技术架构
技术架构的特点
• 层次分明,各层次之间职责明确,便于系统开发和维护 • 灵活可扩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技术架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 系统稳定性强,能够适应隧道施工过程中复杂的环境条件
隧道施工信息化的技术架构
• 数据采集层:负责实时收集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信息 • 数据传输层:负责将数据采集层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传输和处理 • 数据处理层:负责对传输层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 • 数据展示层:负责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图表、报告等形式展示给管理人员
队伍建设
• 分析隧道施工信息化管理队 伍的现状和问题,如人员结构、 管理水平等 • 探讨队伍建设的措施和策略, 如人才引进、机制创新等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隧道施工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及优势
隧道施工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 隧道施工环境复杂,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施工安全性 • 隧道施工周期长,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 • 隧道施工投资大,信息化管理有助于降低施工成本
隧道施工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 实时监控隧道施工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 提高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信息透明度,便于监督管理 • 为隧道施工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支持,提高管理水平
隧道施工信息化管理的经验总结
经验总结
• 总结隧道施工信息化管理的成功经验 和教训,为其他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 分析隧道施工信息化管理中的问题和 挑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展望
• 展望隧道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 和未来前景,探讨新的技术应用和管理 模式 • 强调隧道施工信息化管理在提高施工 质量和效率、降低施工风险等方面的重 要作用,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的地位 和影响力
隧道施工信息系统设计
![隧道施工信息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89945a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5.png)
系统使用的框架和组件均为自研服务和开源服务。
整体架构进行了分层设计,具有较高的可扩展性,包括应用层、服务接入层、资源层和传输层等。
应用层为用户使用本产品的界面、相关业务服务以及配套基础功能;服务层为应用层的业务功能提供基础支撑功能;接入层为设备接入服务提供设备实时位置、设备状态、设备告警数据,并为PC客户端提供呼叫调度业务支撑;资源层是整个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相关硬件设备和基础设施。
系统总体架构如图2所示。
图1系统架构图2平台层架构
图3关键设备
便携式指挥箱为现场施工指挥通信解决方案的现场指挥设备,具有视频会商和公网回传功能。
本文在原有便携指挥箱基础上实现对现场终端音频调度和现场隧道呈现能力。
该设备具有体积小、质量轻、集成度高的特点,便于携带和快速部署,作为前方指挥所的指挥控制核心,适用于隧道交通施工等现场指挥通信应用场景。
隧道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隧道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f5e58f6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16.png)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组成
• 服务器:负责存储和管理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为系统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 • 数据存储:服务器用于存储施工现场的安全数据、预警信息、历史记录等数据。 • 数据管理:服务器负责对数据进行分类、检索和管理,方便用户查询和分析。 • 系统运行:服务器为系统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作。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的发展趋势
• 集成化: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将实现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实现数据共 享和协同管理。
• 物联网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施工现场各种设备的互联互通,实时采集和传输安全数据。 • 大数据技术: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海量安全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和管理规律。 • 系统集成:通过系统集成,实现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系统、设计系统等其他系统的数据共享
隧道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01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述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与意义
• 定 义 : 隧 道 施 工 安 全 管 理信 息 系统 ( Tu n n el C on s t r u c t i on S a f et y M a n a g em en t In f or m a t i on System,TCSMIS)是一种应用于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旨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隧道施工安 全管理水平,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组成
• 数据处理软件:负责处理和分析施工现场的安全数据,为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去噪、滤波、归一化等预处理操作。 • 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学习、机器学习等方法,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 • 数据可视化: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报表等形式展示给用户。
智慧隧道施工系统设计建设方案
![智慧隧道施工系统设计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8787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0.png)
总体架构:包括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通过多种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采集隧道内的各种数据信息 传输层:利用网络将采集的数据信息传输到数据中心 数据层: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存储 应用层:基于数据层提供的数据信息,实现隧道的智能化管理和预警预测功能。
数据采集方式: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采集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数据信息。 数据传输方式:采用无线传输、有线传输等方式将采集的数据信息传输至控制中心。 数据传输协议:采用标准的通信协议,如TCP/IP协议等,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数据存储方案:将传输至控制中心的数据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通讯设备:保障 施工现场与指挥 中心的通讯畅通, 确保指令及时传 递和反馈
部署目标:确保隧道定硬件设备的安装位 置及布局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设备选型:根据隧道施工需求选择 合适的硬件设备
实施方案:详细阐述硬件设备的安 装、调试及维护方法
隧道施工监控数据采集与处理 隧道施工风险预警与评估 隧道施工进度监控与优化 隧道施工质量管理监控与优化
隧道施工监控系统应用 隧道施工照明系统应用
隧道施工通风系统应用 隧道施工排水系统应用
评估方法:对比 分析法、专家评 分法、模糊综合 评价法等
评估指标:施工 进度、质量、安 全、能耗、环境 保护等指标
应用案例:某隧 道施工项目采用 智慧隧道施工系 统后,提高了施 工效率、降低了 事故发生率等
效果评估:通过 各项指标的对比 和分析,对智慧 隧道施工系统的 应用效果进行综 合评价
隧道施工通风控 制系统
隧道施工照明控 制系统
隧道施工排水控 制系统
隧道施工安全预 警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前言 (1)二.隧道施工信息技术管理系统方案 (1)2.1系统构成 (1)2.2设计原则 (2)2.3考勤定位系统 (3)2.3.1系统简介 (3)2.3.2系统构架图 (4)2.3.3隧道入口定位考勤系统机构图 (5)2.3.4系统主要功能 (7)2.3.5系统功能详细介绍 (9)2.3.5.1实时监控 (9)2.3.5.2 实时报警 (10)2.3.5.3 考勤管理 (11)2.3.5.4历史轨迹 (12)2.3.5.5 设备管理 (12)2.3.5.6人员管理 (13)2.3.5.7综合管理 (13)2.3.5.8系统设置 (14)2.3.5.9 系统特点 (14)2.3.5.10主要设备性能及参数 (16)2.3.5.10.1信号收发器 (16).2.3.5.10.2标识卡性能 (17)2.4瓦斯监测系统 (18)2.4.1系统连接图 (19)2.5危险部位定位系统 (19)2.5.1系统连接图 (20)2.6呼叫系统 (20)2.6.1系统连接图 (21)2.7视频监控系统 (21)2.7.1视频监控系统的需求 (21)2.7.2系统构成 (22)2.7.3视频监控系统结构图 (23)2.7.3.1前端部分 (25)2.7.3.2传输部分 (25)2.7.3.3监控中心 (25)2.7.4系统功能特点 (26)2.7.5设计思路 (31)2.7.6主要设备介绍 (32)2.8其他辅助系统 (34)2.8.1供电系统 (34)2.8.2接地系统 (37)2.8.2.1接地系统图 (37)三.施工方案 (37)3.1项目组构成: (37)3.2主要施工机具设备配置 (38)3.3施工技术措施 (38)3.3.1安全防护措施: (38)3.3.2质量控制措施: (39)3.3.3工期进度保证措施: (39)3.3.4环境保护措施: (40)3.3.5工程进度计划: (40)3.3.6预算编制表格 (40)一.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的腾飞,中国的交通事业快速发展。
在众多的交通工程中隧道特别是高危险隧道出现的几率越来越大。
隧道施工向来是交通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控制隧道施工风险和如何有效的组织施工是所有施工单位一直思考和忧虑的问题。
当今高科技技术不断涌现,高科技技术不断的渗透到各个行业,隧道施工现在也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来规避风险和有效的组织施工。
本方案就是结合现代的网络信息技术、数字视频技术、短程无线通讯技术、信号采集技术、传感技术来实现隧道施工的风险控制及施工管理。
二.隧道施工信息技术管理系统方案2.1系统构成隧道施工信息技术管理方案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考勤定位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瓦斯检测系统、危险部位定位及呼叫系统。
这几个系统是隧道施工信息技术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几个系统相对独立但又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使隧道施工管理人员能够迅速掌握隧道内最真实的施工情况及现场信息,为其组织施工及处理紧急情况提供最有力的信息支持。
系统构架图:2.2设计原则➢系统先进性原则在投资费用许可的情况下,系统采用当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一方面能反映系统所具有的先进水平,另一方面又使系统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以便该系统在尽可能的时间内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系统可靠性原则采用成熟的技术产品,在设备选型和系统设计中都尽量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系统可扩充性原则智能系统的技术在不断向前发展,监控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需要,系统应具有预备容量的扩充与升级换代的可能,达到可灵活增减或更新的要求,较长时间地保持其先进性。
➢系统易维护性原则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尽量做到简单易行,能做到开机即可工作,通电即可运行的程度,系统的维护过程中无需专用维护工具。
2.3考勤定位系统2.3.1系统简介TMIGS隧道考勤定位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隧道施工人员定位与安全管理系统,她依托最新的短程无线通讯技术—ZigBee技术,通过在隧道内架设基站,让施工人员佩戴人员识别卡,进而能实时了解到施工人员在隧道内的位置,非常方便隧道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和安全维护。
●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将隧道内各个区域、各个掌子面附近的人员情况动态反映到管理中心,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隧道内人员的总数及分布情况,以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
●本系统独有的管理人员收发短消息功能极大地方便了隧道内外人员之间的沟通。
●系统具有强大的考勤能力,对每个人员的进出隧道时间都可以准确记录,并统计生成各种考勤报表,真正实现全自动化考勤,从而提高效率。
●隧道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监控中心能在第一时间内可以知道被困人员的基本情况、地点,便于事故救助工作的开展,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2.3.2系统构架图2.3.3隧道入口定位考勤系统机构图本系统遵循"统一发标识卡、统一装备、统一管理"的原则,按准许进入隧道的人员和班组实行"一人一卡"制,该标识卡可视为"上岗凭证"或"隧道准入证"。
具体方案如下:●隧道施工单位在隧道中安装一定数量的信号收发器,具体位置根据现场情况而定,以满足区域定位为准。
●隧道施工单位向有关人员统一配发并装备无线标识卡,无线标识卡安装在安全帽的合适位置。
●每张无限标识卡具有唯一卡号,卡号对应员工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所属班组、所属工种、职务、本人照片、家属信息等初始化到系统数据库中。
●进入隧道的人员必须佩戴装有无线标识卡的安全帽。
当此人经过隧道的信号收发器时,立即被系统识别,并通过系统网络的信息交换,将此人通过的路段、时间等信息传输至安全监控中心记录,并可同时在地理信息大屏幕墙上出现提示信息,显示通过人员的姓名等。
2.3.4系统主要功能1)进出隧道人员自动识别:本系统能够自主识别配带有人员识别卡的人员,该人员进入隧道内后,立即在管理电脑上对该进入人员的姓名、职务、进入隧道时间进行记录,并通过LED显示屏显示出来。
2)进入隧道人员自动定位:本系统拥有人员自动定位功能,只要携带人员识别卡的人员进入隧道内,在隧道内任何地方都可以被无线基站自动定位,且在电子地图上显示该人员的具体位置,方便查找各类人员。
3)无卡人员进入自动识别报警本系统还能够对没有佩戴人员识别卡的进行识别。
主要原理是通过红外装置对进入隧道的人员进行自动计数,并比对进入隧道的有卡人员数量,当数量一致时,系统不进行报警,当数量不一致时,系统自动进行报警。
4)LED屏同步显示:本系统连接LED大屏幕时,可按照需要,对进入隧道人员同步进行显示。
可显示进入人员的姓名、职务、班次、进入时间等,还可根据要求对进入隧道人员进行统计显示班次如:开挖班13人汽车班8人等等。
5)人员考勤:本系统自动对进出隧道人员时间进行统计,记录,可方便的查询任意时间段的考勤,并能够生成考勤报表6)历史轨迹查询:本系统还可以生成任何进入隧道的人员、车辆在隧道内的运动轨迹予以记录,因此管理者可以查询任何时间段的人员轨迹,按照需要回放。
7)GIS地图:可以按照需要制作该隧道的GIS地图,测距;比例尺;地图任意放大、缩小等功能。
8)短信功能:本系统管理识别卡拥有短信功能,可以根据需要定制短信,发送到系统上,也可以由系统发送短信到识别卡上。
9)强大的扩充功能:本系统的无线基站,可以作为一个强大的接入基站接入各类传感器:温度、湿度、粉尘、有害气体等。
接入各类传感器后,可以实现相应的探测功能。
2.3.5系统功能详细介绍2.3.5.1实时监控★实时显示隧道内各个区域人员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实时了解系统所有设备的运行情况2.3.5.2 实时报警★ 施工人员发送的报警信息 ★ 人员超时报警信息 ★ 设备故障报警信息图层人员列工具栏信息窗状态窗显示主菜单栏报警灯2.3.5.3 考勤管理★ 可按员工、按部门分别计算考勤 ★ 可查询任意时间段的考勤记录★ 生成各时间段、各部门的考勤报表,并可直接打印信息主窗筛选条报警分记录筛报警信考勤条考勤报考勤分2.3.5.4历史轨迹★ 查询施工人员任意时间段的活动轨迹 ★ 活动轨迹可以录像形式回放2.3.5.5 设备管理★ 对基站进行添加、修改、查看、删除等操作。
★ 对人员识别卡进行添加、修改、查看、删除等操作。
回放条历史位历史回基站设高级查筛选条2.3.5.6人员管理★可以实现系统新建人员,修改人员,删除人员★记录人员的详细信息:姓名、年龄、工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2.3.5.7综合管理★工分管理,班次管理,部门管理,工种管理★人员对应情况设置2.3.5.8系统设置★新建用户、修改密码★用户权限设置2.3.5.9 系统特点1. GIS地图管理GIS地图管理可以使用户查看隧道就像查看Google地图一样,可以任意的放大缩小、测量精确定位状况下人员与洞口的距离。
GIS还能实现分层功能,可以在使用中更方便的查询自己需要的东西。
2. 信息多点共享系统中心站及网络终端可以局域网方式联网运行,使网上所有终端在使用权限范围内实现信息多点共享,供多个部门及领导同时在不同地点共享监测信息、系统综合分析信息、查询各类数据报表。
3. 事故急救信息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控制主机立即能显示出事故地点的人员数量、人员信息,人员位置等信息,大大提高抢险效率和救护效果。
4. 人员识别卡识别距离远卡片识别距离最大可达100米,而采用传统技术的RFID卡片只能达到20-50米左右,在隧道内极易造成盲区。
5. 系统个性化和可扩展性本系统可添加传感器采集系统,如隧道内的温湿度、粉尘等各类型传感器。
实现功能扩充和隧道安全的全方位监测。
6. 卡片发送短消息系统可为管理人员配备短信识别卡,在隧道内无手机信号的地方,用短信识别卡向系统软件发送定制短消息,并可接收管理中心的短消息。
7、高度自动化系统能自动检测隧道施工人员经过该监测点的时间、地点信息,并自动实现考勤作业的统计与管理。
8、先进的通信系统安装在隧道洞内的识别系统,实时向网络服务器传送相关人员通过的数据,整个过程无需人为干预。
9、完备的数据统计与信息查询软件系统软件具备专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工人进入隧道的信息采集和统计分析系统,考勤作业的统计与管理分析系统,显示并打印各种统计报表资料,为高层管理人员的查询与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
10、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性设计系统产品采用隧道壁挂式设计,无需在隧道内进行大面积的现场施工,并保证系统在恶劣环境下24小时连续正常运转。
2.3.5.10主要设备性能及参数2.3.5.10.1信号收发器微波链路特征参数规格信号调制方式GFSK频率 2.4 - 2.45 GHz发射功率≤3dBm(可用软件进行调整)天线极化垂直读写区域全向范围电气特征环境特征机械特征.2.3.5.10.2标识卡性能微波链路特性电器特征环境特性2.4瓦斯监测系统瓦斯监测系统是在信号收发器上加装数据采集卡然后连接瓦斯传感器来监测瓦斯,监测信号由信号收发器传输到监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