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及经验

合集下载

试论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和经验

试论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和经验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改革与法制建设相结合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必要条件。在农村改革中,必须遵循法制原则,将改革措施和政策建立在法律框架内,以确保改革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改革与法制建设相结合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在农村改革中,必须加强对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行为。
推进农业现代化
发展适应农村实际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和支持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建设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提高市场化水平。
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改革与法制建设相结合
04
中国农村改革的未来展望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方向
在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前提下,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建立健全的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监管,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和浪费。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
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益,促进农至今)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02
为了进一步激活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开始尝试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包括土地流转、土地承包期限延长等措施。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03
为了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开始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03
中国农村改革的经验
VS
党的领导是中国农村改革成功的关键。党始终坚持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农村改革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

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

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近四十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这一切都离不开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

本文将对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和基本经验进行介绍和总结。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改革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乡村承包责任制试点(1978-1982年)。

改革开放伊始,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即“包产到户”,这一制度改革的实施,在当时的中国农村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变革。

农村基层组织逐渐从生产大队、生产队向农户个体转变,农民在生产上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劳动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

第二阶段,乡村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1982-1984年)。

1982年开始,全国大部分农村开始了乡村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广,这一制度的实施,为农民赢得了更多的自主决策权和经营权。

生产队和大队逐渐被取消,土地承包的规模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效益得到较大的提高。

第三阶段,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985-1990年)。

在乡村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我国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开始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合作的积极性得到了更大的释放,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率进一步提高。

第四阶段,农业产权制度改革(1992年至今)。

1992年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又进入了农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新阶段,分别成立了各级各类股份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和经营的效率和效益。

二、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1. 尊重农民主体地位。

我国农村改革一直坚持以农民为中心,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推行承包经营制度。

农村土地私有化是我国农村改革的核心,通过土地流转和承包经营制度,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意义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经历了许多曲折和艰辛的历程。

而中国的农村改革也是这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经验和现实意义。

一、农村改革的历史经验中国农村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这也是经历了多次实践和总结才得以实现的。

首先,农村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村经济的效益和农民的收入水平。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提高生产力为中心的方针,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措施有效地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我们必须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

如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设施建设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将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他们的生产和消费能力。

第三,我们必须重视农村扶贫工作。

众所周知,中国的农村地区依然存在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有力的措施来消除贫困。

这需要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以及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第四,我们必须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过去长期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这对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有力的措施来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改革的现实意义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阶段,面临着各种复杂的内外部环境。

农村改革作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首先,农村改革对于实现中国现代化提出了重要的挑战。

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大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但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实施农村改革,以实现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这需要我们继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产业化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

其次,农村改革对于增强中国自主发展的能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竞争已经愈发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深入实施农村改革,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村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和挑战。

新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

新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

新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一直是国家经济的支柱。

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活的改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不断探索和总结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新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

第一部分:土地改革和农业集体化新中国成立之初,土地改革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步。

通过土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土地改革还改变了土地的所有制形式,实现了农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在土地改革之后,中国进入了农业集体化的阶段。

195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农业合作化,建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出现,使农民可以集中力量,统一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农业合作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不足和技术水平低下的问题,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第二部分:探索农业发展道路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中国开始探索适合自己的农业发展道路。

1958年,我国提出了全民公社化的口号,试图通过大规模的农村集体化和大规模的农田建设,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这一尝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大幅度下降,带来了严重的食物短缺和经济困难。

在总结经验教训之后,中国逐渐放弃了全民公社化道路,开始转向以家庭联产责任制为基础的农业发展模式。

1980年代,中国启动了家庭联产责任制和农村包产到户的改革,允许农户自主经营土地,并获得相应的产出。

这一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部分:推动农业现代化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方面的发展。

中国也在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化发展,鼓励农民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经验与启示

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经验与启示

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经验与启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兴起,以及现代科技的引入,都推动着中国农村向着更加繁荣富庶的方向发展。

这些变化的背后,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经验与启示。

以下将从四个方面探讨这些经验与启示。

一、土地改革中国农村改革的开端就是土地制度的改革。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启动了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改革。

这个制度改革旨在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流转和管理问题纳入集体监管的范畴,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发展。

在这个基础上,农村经济逐渐脱离传统的有组织性贫困状况,实现了全面增产。

二、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兴起在农村改革开放过程中,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兴起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这些新型的经济组织,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企业等,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职业利益的保障。

这些组织不仅提升了农民的素质,还大大促进了传统农村经济的升级。

三、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在农村改革的同时,中国政府也推动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

中国农村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已成为世界瞩目的话题,不仅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和财富。

这一经验与启示,可以给其他国家在城市化和工业化方面带来启示和借鉴。

四、技术推广与科技创新在农村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政府积极推广和创新科技,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

中国不仅在技术方面实现了领先,而且还具备了一支优秀的研究人员队伍,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贡献添砖加瓦。

这一经验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借鉴,在推进技术变革的同时,加强人才和文化方面的建设。

总之,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经验与启示,不仅为中国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还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的经验与启示无疑将给未来的农村改革开放带来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中国改革从农村突破:包产到户及其引申

中国改革从农村突破:包产到户及其引申

中国改革从农村突破:包产到户及其引申1978年12月,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发端的农村改革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序幕。

在此,回首近30年来中国农村改革所走过的风雨历程,梳理农村改革的历程脉络,系统总结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阐述推动农村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于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包干实践农村改革前,中国农民对改革的探索和试验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在小岗村“大包干”创举之前,还有过两次标志性的探索,第一次是1956年浙江省永嘉县出现的“包产到户”,第二次是1961年曾希圣在安徽的“责任田”试点。

全国其他地区也出现过包产到户。

农民对改革的探索和试验虽然与上述两次探索一样,最终无功而返,但为后来中国农村的改革埋下了种子。

(一)一份省委文件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是从纠正“左”的错误、放宽农村政策开始的。

20世纪70年代,安徽省滁县地委在农村着重推行了“一组四定,分组作业,实行小段包工”等办法,落实按劳分配政策,清理财务,尽量使社员能够多分配;同时鼓励支持社员种好自留地,搞好家庭副业,注意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1977年春,安徽省滁县地委组织300多名干部,深入到400多个生产队,调查写出130多篇调查报告,并向省委写了一份综合调查报告,列举“左”的错误许多表现,提出端正和落实农村经济政策的意见。

1977年6月,中央改组安徽省委领导班子,万里同志任省委第一书记。

7月份,滁县地委把这份综合报告稍加修改后正式上报了省委。

万里看到滁县地委的报告后,当即批示:“滁县地委组织力量深入群众,对农村经济政策认真进行调查研究,这是个好的开端,这个问题,很值得引起各地重视。

报告所提意见,可供各地参考。

”同时省委书记顾卓新同志还要求从100多篇调查报告中选择几十篇印成小册子,发给各地参考。

此后省委负责同志又深入到农民中进行调查,直接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的要求和呼声,同时派省农委作专题调查。

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

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

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在中国历史的漫长进程中,农村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改革历程光辉而漫长,经过多次试验和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这些经验不仅对于改革农村的今后方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现代化进程具有深刻而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改革历程1.农村企业化试点(1978—1982年)改革开放后初期,我国开始尝试农村企业化的道路,试图在农村中建立集体经济。

这一试点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所以强调多经济组合、多元化经营。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采取了多种方式,包括农村信用社制度、土地包分配、土地流转机制等。

这一时期农村改革的重点是培育合作经济、推进农村企业化的规模化发展。

这一时期的试点经验为农村改革奠定了基础,为之后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乡镇企业化时期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黄金时期。

在农村改革的新阶段中,农民家庭经济和集体经济成为相互补完的两个方面,同时,乡镇企业也成为了农村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这一时期的农村改革经验包括乡镇企业化的建设、城乡经济的融合、村社合作的深入发展等。

3.家庭联产承包制度(1988—1990年)家庭联产承包制度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巨大创举,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成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制度为农村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农民得以运用自己的土地进行生产,村庄的经济稳步增长。

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出现,对我国农村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4.农村产权制度改革(1990年至今)在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基础上,农村产权制度得到了相应改革。

这一制度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农民所有权的合法化奠定了基础,为投资与融资、资本流动提供了便利,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同时,农村产权改革也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受益者不限于农村,而是产业链上的各种利益相关方。

1.发挥市场的作用在农村改革中,市场机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通过扶持、引导、规范市场机制的运行,从而进一步诱导企业到农村增强产业结构的均衡性,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新中国农村土地改革五大历程

新中国农村土地改革五大历程

新中国农村土地改革五大历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正悄然变革,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农业、走出农村。

于是,所有关注三农问题的人开始探寻:农村的出路在哪里?于是关注的目光聚焦到农村的土地。

业内人士预言,在农村上演的新一轮土地改革将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那么,农村土地改革带给农民的究竟是福祉还是祸患?什么样的改革方式将助力我国社会发展逐步向着城乡一体化方向迈进呢?回顾:新中国农村土地改革历程通过梳理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的发展脉络,我们不难看出,自新中国成立,农村的土地经历了个体农民私有向集体所有制转变,新一轮土地改革尝试赋予农民在土地上的更多权利。

历程1: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建国之初,政府颁布了《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不仅获得了土地,而且对拥有的土地“有权自由经营、买卖和出租”。

历程2:农民土地所有制→集体所有1954年-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收回土地所有权。

被誉为“三大改造”之一的农业改造,目的是要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土地制度,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关系。

农民个人直接所有的土地,也从土地无偿入股、统一经营,发展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

历程3:集体所有→三级集体所有1957年-1978年,“三级所有”的土地改革。

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国内农业供给相对有限,所以又一次进行土地改革。

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土地属于三级集体所有,即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农村生产小队三级所有。

社员集体在公有土地上统一生产和劳动,社员没有任何私有土地,彻底消灭了私有制。

这一阶段是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彻底被收回的阶段。

历程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邓小平提出并主张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3年开始在全国广大农村全面推行。

到1983年底,98%左右的农户都实行了包干到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97%左右,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摘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村改革已走过三十年的光辉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系统总结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农村改革;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谱写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壮丽史诗。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认真地总结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对于巩固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果,夺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基本解决了中国人民温饱问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978年冬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悄悄地签订了“包产到户”的“契约”并于当年获得了粮食丰收,由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乃至整个改革的序幕。

随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肯定和支持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在全国普遍实行起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农产品也逐年增收,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善了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提前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

在2003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 000美元,标志着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据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已从亿下降到1 479万,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由%下降到%[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元增加到2007年的4 元,平均每年增加13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及其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及其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及其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政策经历了多次演进和调整,以适应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生产力水平。

以下是对这些演进及其经验的简要概述:一、演进历程1.土地改革时期(1949-1953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广大新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将土地分配给农民,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农业合作化时期(1953-1958年):为了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国家开始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包括初级社和高级社。

这一时期,农民的土地被自愿入社,实行集体经营。

3.人民公社时期(1958-1978年):在农业合作化基础上,全国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将农村土地和生产资料合并为公社集体所有,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

这一时期,农村土地政策强调集体化,但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1978年至今):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国家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村土地按家庭人口平均分配,承包期限一般为30年。

这一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经验总结1.坚持实事求是:在制定和调整农村土地政策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了解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科学合理地调整土地政策。

2.尊重农民意愿:在推进农村土地政策改革时,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利益诉求,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维护农村稳定:在制定和调整农村土地政策时,必须注重维护农村社会稳定,防止因土地政策调整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

4.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制定和调整农村土地政策时,必须注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通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来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5.保持政策连续性:在制定和调整农村土地政策时,必须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政策频繁变动给农民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困扰。

乡村振兴:中国农村改革40年的历程和成就

乡村振兴:中国农村改革40年的历程和成就

乡村振兴:中国农村改革40年的历程和成就发端于1978年的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40年的光辉历程。

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就,不仅带来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变化,而且有力地支持了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

农村改革的创新实践,不仅为我国成功实现经济体制转轨积累了宝贵经验,而且为世界一些国家实现经济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

本文将对中国农村改革40年的历程、成就和经验作一个初步的回顾和总结,并对今后一段时期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目标和思路提出基本看法,并围绕农村改革八个需要着力推进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初步分析。

农村改革40年的历程和成就(一)农村改革的五个阶段1.第一阶段:1978—1984年,探索突破阶段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入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发展乡镇企业,初步形成和基本确立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农村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2.第二阶段:1984—1992年,乡城互动阶段随着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确立,开始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搞活农村商品流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村民自治为重点,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农村改革继续稳步推进。

3.第三阶段:1992—2002年,全面推进阶段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稳定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乡镇企业体制创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

4.第四阶段:2002—2012年,城乡统筹阶段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改革农村税费制度,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农村改革进入了城乡统筹的新阶段。

5.第五阶段:2012年以来,全面深化阶段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围绕抓关键补短板,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其他领域各项改革,注重改革的全局性、系统性、协同性,着力深化农村体制机制创新。

60年来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反思

60年来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反思

建国60年中国农村改革的回顾与反思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曾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问题。

回顾60年来农村改革历程,反思农村改革的经验教训,对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一、建国60年中国农村改革历程回顾自建国以来,为了实现加快的农村的发展,在农村开展了四次改革即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联产承包责任制。

1、土地改革时期(1950~1953年)——建立农民的土地私有制。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讨论农业和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强调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为目的,有领导、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土改工作。

其实质是把中国农村的土地从大部分地主所有改变为农民所有,实现了由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向农民的土地私有制的成功转变。

土地改革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农村经济日益活跃,农民生活明显改善,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

2、农业合作化时期(1953~1956年)——实现对农村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

为了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克服小农经济生产落后、力量薄弱、增产缓慢等不足,解决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央提出对农业进行改造,实现农业合作化。

在农业的改造过程中,国家按照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引导农民自愿结合起来,创造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的社会主义农业改造模式,实现了对农村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3、人民公社时期(1958~1978年)——实现农村的政社合一。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1958年在农村掀起的“人民公社化”运动,8月北戴河会议通过和公布了《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揭开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序幕。

人民公社化运动实现了农村经济、政治组织的政社合一,其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大跃进,就是试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所谓平等、平均、公平合理的社会,通过人民公社早日过渡到共产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经验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经验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经验总结1.背景介绍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于1978年开始实施,这一时期标志着中国的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本文将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经验总结。

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开始实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消了人民公社,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通过个体经济与家庭经营相结合,农业生产得到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3.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农村着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立了以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权为基础的三权分置。

这一制度改革使农民能够自主经营土地和其他农村资源,进一步激发了农村经济的活力。

4.农村企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企业的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农村企业的兴起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民增收。

同时,农村企业也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促进了乡村的现代化进程。

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力发展农村交通、农村电力、农村通信等基础设施,缩小了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和生活质量。

6.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随着农村金融机构的兴起,农民能够获得更便利的金融服务,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融资和投资活动。

7.乡村旅游产业的崛起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旅游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中国丰富的农村资源和独特的乡村风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8.农业科技的进步农业科技的进步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投入,推广了农业现代化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显著提升。

9.农村转型升级近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转型升级的阶段。

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型,农村产业结构正不断优化。

同时,农民的就业观念和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农村经济正朝着更加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

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

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作者:万宝瑞来源:《农家科技·城乡统筹》 2018年第8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

4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伟大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走过了光辉历程。

农村改革发端于1978年末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大包干”,后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展至全国所有省份。

1982年,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关于“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正式出台,明确指出“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启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

同年底,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农村改革的重点开始转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这一阶段,初步建立起农产品市场体系,乡镇企业得到大发展,进一步稳定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短缺向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9年以后,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业政策以保护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支持农民增收、减轻农民负担为主要特征。

比如,2000年开始实行农村税费改革。

2004年,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要求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2006年,在全国范围全面取消农业税。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这些改革举措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社会保持稳定,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农产品供给日益充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农村改革历程及综合改革措施探讨

我国农村改革历程及综合改革措施探讨

f )L8 年到 18年 ,农村 改革进入 第二阶段 、改 革的重 点是 92 2 95 实行政社分开 .建立 乡政府 ,确立 “ 乡政 村治”二元基层治理体 制新 模式 ,建立村民 自治制度 19 年 l 月.五描全 国人大通过 了修改后 92 2
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其中规 定: “ 、民族 乡 、镇是我国最 乡 基层的行政 区域 ,i立人民代表大 会和人 民政 府” ; “ 殳 农村按居住地 没立的 村民 委员会 是基层 群众性 自治组 织 ” 、18 年l 月 ,L 共L 93 f 1 I } J l 央 、凼务院正式 发出 了 《 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 立乡政府的通知 》.要 求 各地 废除 “ 政社合一”的人 民公社体制 ,建 立乡党委 、乡政 府和乡 经 济合作组织 、截止1 8 年底 ,全 国共建 立起 了7 3 6 乡 、 14 94 90 个 3 4 个 民族 乡 、 10 镇 . 46 8 94个 9 8 2 个村民委员会和5 F q , 多万个村 小组 ] ( 1 8 年到 18 年 ,农村改 革进入 第三阶段 改 革的重点 是 3) 9 5 98 鼓励农 民面向市场 ,发展商品经济 ,确立农 户独 立的市场主体地 位; 逐步取消 农产 品统 购派购制度 ,推进农产品流通体 制改革 ;渊整农 村 产业结构 ,发展乡镇企业和建 没小城 镇等 ;取消 农副产品统购派 购的 制度 ,对粮 、棉 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 汁划合 I 芟购的新政策 农 刚 村商品生产从此开 始起 步 , 越来越 多的人脱离耕地经 营 ,从事林牧 有 渔等生产 .井将有较大部分转 入小工 业和小集 镇服 务业 ( )18 年 ̄ 2 0 年 ,农村改革 的停滞阶 段 、这 一阶段 ,我国 4 98 10 2 J } 现 了明 的 “ t : 三农『题 ”,农村改革的步子明 放慢 .农民负担重 u J 的『 题 H益突 出 尽 管党 I央 、幽务院三令五 ,要求 切实减轻农 民 u J { J 负担 , 是绝大 多数地方 』重 农民负担 的现 象屡见不鲜 ,甚至还 发生 但 J u 了基层干部登r 要钱 、要粮 、要 命 ( J 汁划生育 1逼死人 的恶性 事件 民工潮也 出现在这一阶段 , 他们 拿很 低的工资 ,做的活 却是城 里人不 愿 做的最 苦最累最危险的活 ,而且没有 保障。这一阶段 ,农村没有 义 务教 育 , 的是民 、 ;农 村没有医疗 、养老 、低 『 等社会保障制 搞 学校 呆 度 ;农村公共基础 没施建 没缺乏 ,一些 、一 年代兴建的 农删基础没 J f J 施失 修 、 弃: 到后来儿年 ,出现 了农 民 “ 废 , 有饭 吃 .缺钱花 ” 、 “ 吃 饱 了饭 ,看 不起病 ,渎不起书”的问题 总 的看 ,尽管这 一}期党中 J 寸 央、 国务院就 如何 搞活农村经济 、 实施科教 兴农战略 、J强 农业社会 J u 化服 务体 系建 设 、发展农业产业化 、 J农 民收入 、减轻 农民负担等 增J I J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
始受 到 冲击 。 随后 , 国家 又 取 消 了棉 花 统 购 统
销 。1 8 9 5年 中央 1号 文 件 指 出 , 食 、 花 取 粮 棉
要加强劳动组织 , 建立严格 的生产责任制。之 后, 一个 以家 庭 承包 经 营 为 中心 内容 的改 革热
潮迅 速掀 起 。但 在 改 革 初期 , 家庭 联 产 承包 责 任制 仅仅 是作 为集 体经 济 内部 管理制 度 上 的改
户 和包 干到 户 。
品统派购任务 , 大部分农产品逐步放开 , 实行 自
由交易 。
第二 , 改革农村商业体制 , 搞活农村商品流 通 。主要是恢复供销社为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 济性质 ; 打破农村商 品流通领域 中独家经营 的
局面 , 实行 多 种经 营方 式 。在 积 极 发 挥 供 销 社 主渠道 流通 作用 的同时 , 实行 国家 、 集体 和个 人
改革, 推动我 国城 乡经济协调发 展, 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 [ 关键词] 农村 改革 ; 历史进程 ; 基本经验
[ 中图分 类号 ] 30 2 F 2 .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 8—89 (0 8 0 0 8 0 10 0 1 2 0 )3— 0 7— 4
17 98年召 开 的党 的 十一届 三 中全会 , 在总 结 我 国农村 发 展 经验 教 训 的 基 础上 , 出 了《 作 关于 加 快 农 业 发 展若 干 问题 的决 定 》 揭 开 了我 国农 村 改 ,

实 践证 明 , 产 到户 、 包 包干 到户 等生 产责 任 制, 适合 我 国农村 生 产力 实际 , 实现 了土 地所 有 权 和 经 营权 的分 离 , 民 的 劳动 与 收 入直 接 挂 农 钩, 因而极 大激 发 了农 民的生 产积极 性 , 促进 了

当代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当代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当代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改革历程为后发国家探索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经验。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探讨当代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一、经济改革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临着经济体制不完善、计划经济体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等问题。

为了实现现代化建设和造福人民,中国决定进行经济改革。

这一改革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和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中国首先进行了农村改革。

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引入,农民获得了土地使用权和农产品销售自主权,为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增长提供了动力。

随后,中国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引入了合同责任制和股份制等经营机制,激发了企业活力,推动了经济发展。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吸引外资、发展出口和加强国内市场建设,逐步形成了开放型经济格局。

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提高外商投资便利度,加速了与世界经济的融合。

此外,中国还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投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政治改革中国的政治改革始于对党和政府机构的改革。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通过深化党的改革,推进党的领导方式、工作作风的转变,打破了官僚主义的束缚,提高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随后,中国又进行了政府机构的改革,提出"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口号,削减了政府的职能和权力,推动了政府治理能力的提高。

在政治改革的过程中,中国还坚持加强法治建设。

法治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对于保障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通过法律的制定和修订,加强了法治建设,推动了政府行政效能和公正司法制度的建设。

三、社会改革中国的社会改革主要包括教育、科技、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了教育水平和质量。

农村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和启示

农村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和启示

农村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和启示农村社会主义改革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

近年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农村社会主义改革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为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启示。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农村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展导向和人民利益的统一。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要让广大农民切实体会到新发展的红利,落实好农村教育、医疗和社保等各项政策,确保人民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发展农业是农村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农村土地改革方面,要坚持“三权分置”改革,推进租赁制度和股份合作制度,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同时,农业现代化建设也是关键领域,需要尽快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民收入水平。

三、着力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农村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解决农民后顾之忧,特别是解决退役军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

应该建立健全退役军人和空巢老人的优抚及援助制度,并切实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此外,还应该通过开办托管中心等措施,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

四、加强乡村治理农村社会主义改革必须推动乡村治理体系的创新和现代化。

应该加强村民自治、村务公开、村干部选举和问责制度的建设,通过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基层小微信贷等措施,有效促进村民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五、促进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社会主义改革的重中之重,需要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培养乡村文化人才和文化志愿者。

同时也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自然和人文资源,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让传统文化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展示。

六、发挥新生活方式的引领作用随着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乡村也逐渐向现代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

利用移动互联网、电商等新媒体和新技术,可以为乡村带来新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乡村的现代化建设与文化创新。

总之,农村社会主义改革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

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

来农村 改革 发展 积 累的 宝贵 经验做 出了精辟 的概括 ,并对进 一 步推 动 农村 改革 发展做 出了具体的部
署 。科 学总结 农村 改革 发展 的基 本经验 ,对深 入领会 全面贯彻三 中全会精神 ,推 动新 时期 捉村改革
发展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关键 词:农村 ;改革 发展 ;历程 ;经验
人没有 解决温饱 , 占总人 口的3 %, 0 7 贫 困 加快 了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加快 了农 民致 富步 0 20 年
人 口下 降 为 19 万 人 。 47
伐 。三是2 0 年 ,提 出统筹城 乡发展 战略,触及 02 全 会 《 定 》指 出,农村 改革发 展 的伟 大 长期形成 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体 制 ,推动 了社会 主 决
中图分类号:F 2 33
文献标识码 :A
1 7 年 开始 的 中 国农 村 改革 ,从 解 决 中国 变化 。具体说 :一是废 除人 民公 社 ,确立 了 以家 8 9
农 民的温饱和 贫 困开始 ,始终探 讨解 决农业 、农 庭 承包经 营为基础、统分 结合 的双层经营体 制;
再如 :农 民人均纯 收入 。1 7 年农 民人 均 产承包责任制 ,打破僵化 的集体经济模式,促进 8 9
纯 收入 l 36 ,其 中14 0 以下 。 2 0 年 了农业和 农村生产力 的解放,解决 了农 民的温饱 .元 3 /在5 元 07
4 4 元,是 17 年3 倍 。据农业部 提供 的资料, 10 98 0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 珠海市行政学院 银
20 年第 期 08 6
农 村 改 革 发 展 的
光 辉 历 程 和党校 ,北京 10 9 ) 0 0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及经验
论文关键词:改革历程;改革经验
论文摘要:中国的改革开放最早从农村开始,但农村改革的历程却并不是一帆风顺,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家庭承包经营一直到目前的税费改革。

不管是哪次改革,既有其成功的经验,也有其不足的教训,对这些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归纳,对于促进我们以后的整个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始发的,总结农村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从中获得的启示,有利于今后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 新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
中国的改革最早发端于农村,但是,在农村改革和发展中,我们走过的道路并不顺利。

回顾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必将对今后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各行各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的改革
建国后,我国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其中,农村的改革尤其令人瞩目。

而农村改革中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又以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最为典型。

这三项改革决定了我国农村改革的方向和基调。

首先是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使农民“耕者有其田”。

土地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释放出了制度潜能,充分调动了几亿中国农民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空前发展。

为了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之路,1955年10月召开的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要求加快农村合作化的速度。

1956年11月,全国加入高级社的农户比重已达到96%。

这时,我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由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向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的转变。

人民公社化是合作化的进一步升级和飞腾,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讨论了在全国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问题,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人民公社化的浪潮。

人民公社在“一大二公”的同时对农业的大破坏,并直接导致了国民经济进入极其严重的困境。

也正因为如此,当国民经济已走向崩溃的边缘时,长期受压抑的农民在农村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改革。

(1)家庭承包经营。

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全国改革的序幕。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打
开突破口的。

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是迄今为止中国农村一项最成功的制度变迁。

(2)农村税费改革。

(3)工业反哺农业。

2007年以后,中央对农村政策的实施日益和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低保、医疗等结合起来。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术界就早以开始讨论工业反哺农业的问题。

但真正将这一理论付诸实施是在2007年以后。

从社会保障制度上看,200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部署2007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时,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鼓励已建立制度的地区完善制度,支持未建立制度的地区建立制度。

”在医疗改革上,财政部负责人表示,2007年我国将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试点范围将扩大到全国80%的县(市、区)。

地方财政补助标准要全部提高到每人20元,并不断完善办法,规范管理,确保参合农民真正受益。

此外,农业部有关负责人最近表示,2007年国家将加大农机购机补贴资金投入,资金规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农机购置补贴将实现五个扩大。

2007年购机补贴将在全国2/3以上的农业县实施,并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联系村倾斜,并将国务院确定的血吸虫疫区县全部纳入补贴范围。

这些措施表明了国家真正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信心和决心。

"
2 农村改革的经验
(1)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也是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试金石。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理论指导,善于进行理论创新。

建国前,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的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建立了新中国。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生产关系的变革以生产力发展要求为客观依据,从我国生产力多层次性与不平衡性出发,循序渐进是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是以生产力发展要求为客观依据的生产关系的变革,而“人民公社化”运动则是脱离生产力性质及水平要求的变革。

因为发生在合作化完成后不到一年的所谓“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质上是以高级社(甚至是初级社)为基础的经营单位大合并。

这样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无论在当时,甚至今天农村生产力状况都是不适合的,它超越了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生产力在决定生产
关系变革的同时还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时机、方向、速度。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极大的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这种生产关系既适应了我国农村生产力比较落后的一面,又有利于发挥已经形成的社会化生产手段的应用,既满足了农业生产作为自然再生产需要随机应变、独立决策的要求,又不违背社会主义农业应该有计划发展的特点。

3)立足国情,突出中国特色,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是改革成功的前提。

在改革的过程中,中央始终坚持了:第一,承认并充分保障农民的自主权,把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第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探索和完善农村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第三,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为农村注入新的活力;第四,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群众推进改革的伟大事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和村民自治都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结果。

(4)能否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是改革成功的保证。

我国农村在长达30年的大变革过程中,整个社会不但没有发生大的动荡,而且保持了社会政治的稳定,经济上取得了巨大发展,这与我们正确处理好了改革、开放、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认真总结了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正
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基本要求。

他认为,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上,稳定是前提。

没有政治稳定,社会动荡不安,什么改革开放,什么经济建设,统统搞不成。

因此,无论出现什么情况,这个前提不能缺少,不可动摇。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矛盾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走向长治久安的根本之道。

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充分表明:保持稳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预期成功的法宝。

(5)是否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也是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试金石。

我们只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立足中国国情,立足中国改革实践的发展,就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参考文献[2]陈吉元,韩俊.人口大国的农业增长[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3]中国当代史[M].江西人民出版社,1958.
[4]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叶振鹏.中国历代财政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