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生活》基本原理与易混易错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哲学似乎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但实际上,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然而,在学习和理解生活与哲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容易让我们产生困惑和误解。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这些容易出错和混淆的地方。
一、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是一个基本的哲学原理,但很多时候我们容易在理解和应用上出现偏差。
易错点:认为意识可以独立于物质存在,或者意识能够直接决定物质。
例如,有人相信通过纯粹的意念就能改变物质世界,这是错误的。
意识的确具有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是在物质基础上发挥作用的,它不能超越物质的限制。
易混点:分不清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主次关系。
物质的决定作用是根本的、第一位的,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
意识的能动作用再强大,也必须以物质为前提。
我们不能过分夸大意识的作用而忽视物质的基础性。
二、运动与静止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这是关于运动和静止的基本观点。
易错点:把相对静止理解为绝对静止。
比如,有人看到一栋建筑物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变化,就认为它是绝对静止的。
然而,从微观层面和更长远的时间尺度来看,建筑物的材料在发生细微的变化,它只是在我们所观察的特定时间段和特定条件下呈现出相对的静止状态。
易混点:不能正确把握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没有绝对的运动就无所谓相对的静止,没有相对的静止也无法体现绝对的运动。
三、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在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易错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试图创造或消灭规律。
有些人在面对困难时,妄图违背自然规律或社会发展规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易混点:把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同于可以随意改变规律。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我们可以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来利用规律,但绝不能违背规律。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点汇总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点汇总第一单元1、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与最普遍得规律。
【提醒】哲学揭示了事物得本质与最普遍得规律,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得总得瞧法与根本观点。
2、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得世界观。
【提醒】哲学来源于实践。
3、哲学就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得科学。
【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就是包罗万象得与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得。
4、哲学就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与人生价值认知得科学。
【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且哲学得研究对象就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得关系。
5、哲学与具体科学就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得关系。
【提醒】哲学与具体科学就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导与被指导得关系。
6、哲学得基本问题就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依据。
【提醒】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提供依据。
哲学基本问题得第一方面就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依据。
7、哲学得基本问题就就是物质与意识得辩证关系问题。
【提醒】二者不能等同。
哲学得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或意识与物质得关系问题,而不就是物质与意识得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与意识得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得内容:一就是物质决定意识,二就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得反作用。
8、追求物质利益就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就是唯心主义。
【提醒】应弄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各自得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得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庸俗化。
9、真正得哲学就是对问题得高明认识与解决问题得巧妙方法。
【提醒】哲学就是世界观与方法论得统一,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得具体办法。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与唯心论得对立。
【提醒】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任何哲学都就是自己时代精神上得精华。
【提醒】只有真正得哲学才就是自己时代精神上得精华。
12、物质决定意识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得首要得与基本得问题。
【提醒】实践得观点才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得首要得与基本得问题。
13、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得观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你搞清楚了吗?在咱们的学习生活中,哲学这门学问有时候就像是个调皮的小精灵,总是藏着一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让人一不小心就掉坑里啦!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扒一扒这些让人头疼的地方。
先来说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好多同学容易把这俩弄混,觉得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就完事儿了。
但其实啊,这里面的细节可多着呢!比如说,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我记得有一次和朋友出去爬山,那天天气特别好,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美得不像话。
可是当我们爬到半山腰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原本美好的心情一下子变得糟糕起来。
这时候我就想啊,这天气可不管我们心情好不好,它该下雨就下雨,这就是物质的客观性。
而我们因为下雨产生的糟糕心情,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映。
但我们不能因为心情不好,就让雨停下来,这就说明了物质决定意识。
再说说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有的同学会觉得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可不一定哦!比如说一个球队,每个球员都很优秀,但是如果他们之间配合不好,那这个球队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反过来,如果每个球员能力一般,但是配合默契,也有可能战胜强大的对手。
这就告诉我们,整体的功能不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关键在于部分之间的结构是否合理。
还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也是容易混淆的一对。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爱好和经历,但我们又都有人类共同的情感和需求。
比如说,我们都渴望被爱、被尊重,这是普遍性;但每个人表达和获取爱的方式又各不相同,这就是特殊性。
另外,量变和质变也容易让人迷糊。
不是说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实现质变。
就像减肥这件事,每天少吃一点,多运动一点,可能短时间内看不到明显的效果,但是坚持下去,积累到一定程度,体重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最后再说说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正确的价值观能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走向成功和幸福;错误的价值观则可能让我们误入歧途。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1-11课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一、基础理论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3.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4. 哲学是对某一具体领域的概括和总结。
5.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6. 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7. 哲学的基本派别是辩证法、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黑格尔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辩证法。
9.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二、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
2. 意识是大脑的机能3. 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4. 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相互依存。
5.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6.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7.只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做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
8.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9.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属于自然规律10.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11. 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2、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3、认识既源于直接经验,也源于间接经验。
4、认识的根本目的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5、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6、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7、物质是认识的来源。
8、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作用。
9、真理之所以是真理,是因为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10、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可能不止一个。
1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所以真理是客观的。
12、认识的反复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13、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
14、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15、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哲学似乎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但实际上,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然而,在学习和理解生活与哲学的过程中,有一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这是哲学的基本派别划分,也是最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之一。
易错点在于,有些同学会简单地认为只要强调精神、思想的作用就是唯心主义,而忽略了其是否认为意识决定物质这一关键判断标准。
例如,当我们说“人要有坚定的信念才能成功”,这并不意味着就是唯心主义,因为这里强调的是信念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的行动的推动作用,而不是认为信念决定了一切物质存在。
易混点在于,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分。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例如,“存在就是被感知”“心外无物”等观点。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比如,“理在事先”“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原”。
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易错点在于,不能准确理解发展的观点。
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
有些同学会把事物的简单变化,如数量的增减、位置的移动等误认为是发展。
易混点是辩证法中的量变与质变。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两者的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但在实际判断中,同学们容易忽视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以及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完整版)《哲学与生活》基本原理与易混易错点
《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与易混易错点第一单元哲学基本理论易混易错点1.错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正确: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2.错误: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正确:正确的哲学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3. 错误: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正确:哲学有正确的哲学也有错误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错误: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正确: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等)5错误: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正确: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6.错误: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正确: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7.错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正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
8.错误: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正确:唯物主义中的具体形态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唯心主义也有局部可以借鉴之处。
9.错误: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正确: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0.错误: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正确: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1.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形成的。
正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上述两者不是简单的直接吸收,而是批判继承和发展。
12.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正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基本原理与方法论(一)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6个)1、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点汇总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点汇总第一单元1、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与最普遍得规律。
【提醒】哲学揭示了事物得本质与最普遍得规律,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得总得瞧法与根本观点。
2、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得世界观。
【提醒】哲学来源于实践。
3、哲学就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得科学。
【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就是包罗万象得与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得。
4、哲学就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与人生价值认知得科学。
【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且哲学得研究对象就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得关系。
5、哲学与具体科学就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得关系。
【提醒】哲学与具体科学就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导与被指导得关系。
6、哲学得基本问题就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依据。
【提醒】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提供依据。
哲学基本问题得第一方面就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依据。
7、哲学得基本问题就就是物质与意识得辩证关系问题。
【提醒】二者不能等同。
哲学得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或意识与物质得关系问题,而不就是物质与意识得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与意识得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得内容:一就是物质决定意识,二就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得反作用。
8、追求物质利益就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就是唯心主义。
【提醒】应弄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各自得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得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庸俗化。
9、真正得哲学就是对问题得高明认识与解决问题得巧妙方法。
【提醒】哲学就是世界观与方法论得统一,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得具体办法。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与唯心论得对立。
【提醒】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任何哲学都就是自己时代精神上得精华。
【提醒】只有真正得哲学才就是自己时代精神上得精华。
12、物质决定意识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得首要得与基本得问题。
【提醒】实践得观点才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得首要得与基本得问题。
13、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得观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在学习《生活与哲学》的过程中,同学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容易混淆和出错的知识点。
下面就为大家汇总一些常见的易错易混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物质和意识的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但要注意,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2、不能认为意识能够直接创造物质。
意识必须通过实践活动,作用于客观物质世界,才能引起物质形态的改变。
易错点:认为意识可以独立于物质存在,或者意识能够超越物质的限制直接改变世界。
二、运动和静止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易错点: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或者只看到运动,忽视相对静止的存在。
三、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1、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我们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但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脱离规律的主观能动性是错误的。
易混点: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对立起来,或者片面强调规律的客观性而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四、实践和认识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获得认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2、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但要注意,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易错点:认为认识的来源只有实践,忽视间接经验的作用;将认识的反复性理解为认识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五、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1、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具有客观性。
2、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确定的。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条件的变化,真理也会发展。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生活与哲学是高中政治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中的重点之一。
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易错易混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部分内容。
一、生活与哲学的关系生活与哲学是相辅相成的,生活是哲学的基础,哲学则是生活的指导。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哲学,而哲学也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生活。
然而,有些同学容易将生活与哲学割裂开来,只注重其中的一个方面,这样不利于全面理解和掌握该部分内容。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是哲学最基本的问题,也是区分各种哲学派别的根本问题。
然而,有些同学容易将其与哲学的基本问题混淆,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实不然。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它们的根本分歧在于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回答。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然而,有些同学容易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混淆,认为它们是一样的,其实不然。
四、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它们的根本分歧在于对世界和事物的看法。
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事物是静止不变的,要用孤立和静止的眼光看问题。
然而,有些同学容易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混淆,认为它们是一样的,其实不然。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结合,其特点在于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然而,有些同学容易将其与历史唯物主义混淆,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其实不然。
综上所述,生活与哲学中的易错易混知识点较多,需要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认真梳理和理解。
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点,才能更好地应对高考和其他哲学相关的考试。
在生活中运用哲学思维,也能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注意:二者不能等同。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注意:应为“客观实在”)2.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
)3.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
(对)4.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好事情的前提和基础。
(注意: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是办好事情的前提和基础。
)5.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使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
(对)6.意识是大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注意: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源泉是客观存在。
)7.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注意:意识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8.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注意:不同的意识有不同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9.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注意: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10.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注意: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
)11.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注意:人的意识不能够直接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12.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注意:不能理解为相互依赖,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13.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
(注意:应为“使主观符合客观”)14.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注意: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15.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哲学的智慧无处不在。
然而,在学习和理解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时,常常会遇到一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容易让人产生困惑和误解。
下面,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这些易错易混点,帮助大家更清晰地理解和掌握生活与哲学的知识。
一、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易错点: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没有反作用。
实际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理解是,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但意识不是被动地反映物质,而是能够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
意识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易混点:把物质的唯一特性与根本属性混淆。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角度来界定的。
而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二、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易错点: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忽视了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获取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他人的经验、书本知识等间接经验对我们的认识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易混点:把认识的根本任务和认识的目的混淆。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而认识的目的则是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
三、真理的客观性与相对性易错点:认为真理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
真理具有客观性,它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但真理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具有相对性。
随着条件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真理会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易混点:把真理的客观性与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混淆。
真理的客观性强调的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而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指的是在真理的判断标准上人人平等,即对同一客观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四、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易错点:认为联系是普遍的,就可以随意建立联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随意建立联系。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4、区分整体与部分,共性与个性
(1)整体与部分——强调的范围、数量。如:一个班集体和班里的某某同学 (2)共性与个性——强调的性质,归类。如:学生和班里某某同学 典例:对中央的宏观调控,一些部门和地方从“一哄而上”到“一哄而下”,不问 青红皂白地简单压缩规模。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没有深刻理解政策的内涵。从 哲学上看,是因为( B ) ①没有正确把握好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②没有正确把握好整体和 部分的关系 ③正确的主观因素的积累程度影响主观能动性的效果 ④事物发展是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5、系统优化的方法
系统优化的原则: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 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典例:国家教学系统化论坛在上海召开。会议指出,教学要素是教学系统的要 素,离开了系统理论就不能把握教学要素的整体性。教学要素与教学系统的运作 存在着多种联系,运用系统理论可以揭示教学系统的整体特征、等级层次、结构、 功能、环境与要素的联系。教学要素与教学系统的优化密切相关,但要素的优化 必须服从于系统整体的优化。这说明( D ) ①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想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的统一整体②系统的基本特征 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③掌握系统优化方法要着眼于事物 的整体性④教学系统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2、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等)作为唯一的实在 (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作为世界的本原 典例: ①我的灵明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②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③存在即被感知 ④气者,理之依也 ⑤上帝创造一切 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上述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④⑥ ) 上述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①②③ ) 上述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⑤ )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在咱们学习生活与哲学这门学问的过程中,那可真是有不少容易让人犯迷糊、搞错的地方。
今天咱就来好好捋一捋这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让大家心里都能跟明镜儿似的!先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这个点。
好多同学容易把“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给弄混。
咱打个比方哈,就说有一天你特别饿,肚子咕咕叫,这时候你脑袋里想的就是赶紧找吃的。
你的饥饿感这就是物质的反映,决定了你想要吃东西的意识。
而当你想着“我要吃顿大餐来补充能量”,然后去努力赚钱或者想办法弄到美食,这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可别觉得这简单,一到做题的时候,就容易迷糊啦!再说说“运动和静止”。
有些同学总觉得运动就是一直在变,静止就是一点儿不变。
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儿!就像你每天坐的公交车,车在路上跑那是运动,可车在等红绿灯的时候相对于路面就是静止的。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还有“规律”这个概念。
不少同学一提到规律就觉得是人为规定的。
这可不对哟!比如说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这是自然规律,可不是咱们人能随便改的。
有一次我去爬山,本想着春天山上的花开得正好,结果去早了,山上还很冷,花骨朵都没几个。
这才深刻体会到,大自然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咱们得尊重它。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也是个易错点。
有的同学会觉得普遍性就是大家都一样,特殊性就是完全不一样。
其实不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就好比水果,苹果、香蕉、橙子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是特殊性。
但它们又都有水分、能提供营养,这就是普遍性。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也容易搞错。
不是实践跟着认识走,而是认识来源于实践。
就像你学骑自行车,光看别人骑,自己不动手,永远也学不会。
只有亲自去骑,摔几个跟头,才能真正掌握骑车的技巧,这就是实践出真知。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这里也容易出错。
不是所有的价值观都能起好的作用,错误的价值观会把人带偏。
我就见过有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最后不仅违法了,还失去了朋友和家人的信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与易混易错点第一单元哲学基本理论易混易错点1.错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正确: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2.错误: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正确:正确的哲学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3. 错误: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正确:哲学有正确的哲学也有错误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错误: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正确: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等)5错误: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正确: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6.错误: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正确: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7.错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正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
8.错误: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正确:唯物主义中的具体形态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唯心主义也有局部可以借鉴之处。
9.错误: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正确: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0.错误: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正确: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1.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形成的。
正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上述两者不是简单的直接吸收,而是批判继承和发展。
12.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正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基本原理与方法论(一)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6个)1、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的指导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人的生理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举例: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就业观、价值观;弘扬航天精神、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精神)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举例:家庭实际消费、自身实际就业、省情制定发展战略等)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1.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5、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
【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6、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二)认识论(2个)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认识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性的认识对实践有推动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二、易混易错点1.错误: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
正确: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范畴。
2.错误: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正确: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3.错误: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
正确: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并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
4.错误: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正确: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因此,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是正确的。
但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因此相互制约不正确。
(类似的错误提法还有“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制约”等)5.错误: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相互依存。
正确: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并非相互依存。
6.错误: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应。
正确: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客观实在”应为“客观存在”,“大脑”应为“人脑”,“反应”应为“反映”。
)7.错误: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正确: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8.意识的反映就是“想”,意识的反作用就是“做”。
正确: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在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但不同于实践过程本身。
9.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
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能够反映物质,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应为“意识能反映物质”。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决定意识。
)10.错误:意识能够促进事物发展。
正确: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11.错误:自然界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正确:任何规律都是客观的。
12.错误: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正确: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就不能按规律办事;是否尊重客观规律才是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或关键。
13.错误:规律是客观的,所以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正确: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具体地把握规律。
14.错误:正确的规律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规律起消极作用。
正确: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无所谓正误之别,其本身也没有好坏之分。
15.错误:只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做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
正确:实事求是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否取得成功还要看各种主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16.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正确:人可以认识规律,但不能改造(创造、改变、消灭)规律。
17.错误:规律对客观事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正确:规律起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关键是看人们如何利用规律。
18.错误: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
正确: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19.错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以科学理论为出发点。
正确: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以客观存在的实际为出发点。
20.错误: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正确: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1.错误: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思想。
正确: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22.错误:认识既源于直接经验,也源于间接经验。
正确: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认识,都源于实践。
23.错误: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实践。
正确: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24.错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正确: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5.错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正确:实践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26.错误: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正确: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27.错误: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正确:正确的认识(真理)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28.错误:物质是认识的来源。
正确: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物质是意识的来源29.错误: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作用。
正确:无论是正确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都对事物的发展起作用。
正确的认识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认识起消极作用。
30.错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所以真理是客观的。
正确: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31.错误:认识的反复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正确:认识的无限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注意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区别。
)32.错误: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
正确: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主观世界。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意识创新一、基本原理与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创新(16个)1、普遍联系原理【原理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方法论】我们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地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联系是事物本事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举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原理(1)重视整体:【原理内容】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
【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2)重视部分【原理内容】部分的功能状态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6、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事物发展趋势)【原理内容】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