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宋代诗歌
宋代诗歌
• (二)范成大 •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 士,吴郡(今江苏吴县)人。他的仕途比较顺利, 曾任中书舍人、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后以 病退隐苏州石湖。有《石湖居士集》。 • 范成大早期的诗也是江西风格,中年以后才有 所变化。一部分作品是描写政治、社会问题的, 如《催租行》、《后催租行》;也有些表现了当 时的民族矛盾,如《州桥》等。范成大退隐以前 的作品虽然写得很多,但没有形成特殊的风格, 真正给他带来声誉的是退隐苏州石湖后写的作品, 其代表作是《四时田园杂兴》。
•
宋代的诗,从王安石开始,重视学问根 基,强调书本知识的灵活运用,这种倾向 到了黄庭坚时,可以说达到了高峰。 • 南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 将黄庭坚、陈师道等二十余人列为江西诗 派。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 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 多特点,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江西诗 派的诗人中,除黄庭坚外,特色较鲜明, 影响较大的是陈师道。
•
第二,语言上不用典,不避俗俚,平易 自然,雅俗共赏。杨万里的诗既有通俗如 “拖泥带水”、“手忙脚乱”之类的词语, 又有典雅庄重的句子,读来基本上没有语 言障碍。 • 第三,风格幽默风趣。在这一点上,杨 万里与苏轼、黄庭坚有类似之处。所以有 人说,无趣不成诚斋诗。例如《插秧歌》 全用对话体写成,将农夫比喻成战士,令 人发笑。
• 一、 北宋初中期诗 • 宋初诗坛,承袭晚唐五代余风,有所谓 宋初三体之说。一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 如徐铉、李昉等为代表,以白居易为师, 诗风平易浅俗,是当时的主流诗歌,此为 白体诗。一以稍后的杨亿、钱惟演为代表, 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 白体之后的诗坛主流,因诗集《西昆酬唱 集》得名,此为西昆体。一以魏野、林逋 等隐士为代表,以贾岛、姚合为师,多用 白描手法写隐逸生活,诗风清苦,此为晚 唐体。
宋代文学宋代诗歌的发展
宋代文学宋代诗歌的发展、演变与特点1一.北宋诗的发展宋末的方回说:“宋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
”(《桐江续集》卷32《送罗寿可诗序》)说宋初诗坛已经铲除“五代旧习”,稍嫌夸张,但把宋初诗风归为三体,则颇为准确。
“白体”是指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徐铉、李昉、王禹偁等人。
宋初优待文臣,且提倡诗赋,所以当时的馆阁之臣酬唱成风,编成了许多酬唱诗集。
他们的诗歌主要模仿白居易、元稹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
其中,王禹偁的诗歌继承和发扬了杜甫和白居易诗歌的写实传统,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
诗歌平易流畅,简雅古淡,有的长篇诗歌,叙写自己的遭遇和怀抱,畅所欲言,挥洒自如,开宋诗散文化、议论化之先声。
清代吴之振《宋诗钞》称其诗“独开有宋风气”,可见他在宋诗发展中的地位。
“昆体”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是宋初诗坛声势最盛的一派。
宋代馆阁之臣酬唱的风气到真宗朝达到极盛,以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的一批馆阁诗人,大量地写作辞采华丽、属对精工的诗篇,彼此唱和应酬,使得这种风气流行起来。
作品题材较狭窄,内容较单薄,有的咏帝王故事,有的咏宫廷生活,更多的是如《梨》、《柳絮》一类咏物诗。
西昆体诗人最推崇李商隐,兼重唐彦谦,诗歌词藻华美,对仗工稳,音韵和谐,在宋初诗坛弥漫着白体和晚唐体崇尚白描、少用典故的诗风背景下,西昆体的出现无疑令人耳目一新,它初步反映出北宋统一帝国的堂皇气象,因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昆体。
由是唐贤诸诗集几废而不行。
”(欧阳修《六一诗话》)但西昆体对晚唐至北宋开国初的诗风是有一定冲击力的,元人方回认为“西昆一变,亦足以革当时风花雪月、小巧呻吟之病。
”(《瀛奎律髓》),这是很有见地的公允之论。
西昆体的致命不足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诗歌题材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二是诗歌艺术立足于模仿,缺乏自立精神。
另外,西昆体实际上带有浓厚的贵族趣味,也和宋代社会的特点不合,西昆体具有明显的娱乐倾向,也和道统文学观日趋强化相抵触。
宋代诗词课件
《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题落星寺》
落星开士深结屋,龙阁老翁来赋诗。 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 宴寝清香与世隔,画图妙绝无人知。 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
黄庭坚的诗歌创作
--(惠洪《冷斋夜话》)
内敛平淡
“诗者,人之性情也。非强谏诤于庭, 怨忿诟于道,怒邻骂座之为也。”
--(《书王知载朐山杂咏后》)
“但熟观杜子美到夔州后律诗,便得句 法简易,而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 似欲不可企及。文章成就,更无斧凿痕, 乃为佳作耳。”
--(《与王观复书》)
黄庭坚的诗歌创作
一、求深务奇,运用多种修辞手段,打 破韵律规则,独具个性。
示三子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江西诗派的演变
“靖康之变”,爱国主题----陈与义
推举“活法”,风格清新----吕本中、曾几
陈与义
(1090--1138)
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二十四岁登 科,曾任太学博士、符宝郎等官职;南渡 后,流亡数年,后迁中书舍人、参知政事。 前期诗风为江西一路,后期深于寄托,沉 郁雄浑,风格更近杜甫,人称“简斋体”。
黄庭坚
(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 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少有才名,23岁 中进士。初任北京国子监教授,吉州太和 县令、德州德平镇监镇官等基层小官。元 丰八年(1085)回京入馆阁,主持编写 《神宗实录》。绍圣元年,史祸起,先后 被贬涪州、戎州等地。崇宁二年(1103), 蔡京以其为“元祐奸党”,被“除名,羁 管宜州”,卒于此。
宋代诗十首
宋代诗十首1.《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
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
1069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这首诗是王安石初拜相时所作,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诗中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
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
看似平淡的笔墨,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3.《沈园二首·其一》【宋】陆游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人尽皆知。
当劳燕分飞的陆游和唐婉再一次在沈园相遇时,写下传诵千古的《钗头凤》。
四十四年后,当陆游再游沈园,看着桥下的池水,想起当年倒映在水中的唐婉的身影,此时的陆游已然垂垂老矣,可叹陆游穷尽一生在思念唐婉。
4.《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陆游的绝笔作。
陆游一生都想要恢复中原,当他走到生命的尽头,油尽灯枯之时,还念念不忘此事,他嘱咐自己的儿子,如果有一天,失地收复,中原恢复,上坟时一定要告诉我。
其忧国之心,令人感动。
5.《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
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
宋中十首解释
宋中十首解释
题解是指对一篇文章、一道题目或是一个问题进行解释性的说明、作答或讲解的过程。
宋中十首解释指的是对宋代文学中的十首诗进行解释和说明的过程。
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产生了许多名家名篇。
宋中十首是指在宋代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代表性的十首诗歌。
解释宋中十首,旨在通过对这十首诗的解读和阐释,深入理解宋代文学的特点、宋人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这十首诗包含了不同题材和风格的作品,如婉约诗、江南田园诗、山水田园诗等。
解释宋中十首需要注重对诗歌形式、意象、主题等方面的分析,同时结合作者的生平背景、时代背景、文化传统等进行解读。
对于每首诗的解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诗歌形式和结构:注重对诗歌的韵律、格律、句式等进行剖析,分析其对整个诗歌的影响。
2. 意象和表现手法:解读诗中所运用的意象,如比喻、象征、对比等,分析其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3. 主题和思想内涵:探讨诗歌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如人生哲理、社会风俗、自然美景等。
4. 作者背景和时代风貌: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和时代背景,以
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5. 文化传统和影响力:探究诗歌所承载的文化传统和对后世的影响,分析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通过解释宋中十首诗,可以深入了解宋代文学的魅力和深度,理解宋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宋朝诗歌名篇
宋朝诗歌名篇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其文化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繁荣,尤其是诗歌方面。
宋朝诗歌以浪漫、清新的风格而著称于世,被誉为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下面笔者将为大家介绍宋朝诗歌名篇。
一、《将进酒》《将进酒》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但是宋代文人的创作和传承让这首诗更加流传和成为了后人茶余饭后常常吟咏的诗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描绘,表达出了人生短暂,人们应该珍惜时光,享受人生。
二、《登高》《登高》是北宋著名诗人陈抟的代表作品。
这首诗歌通过描绘高山峻岭和壮阔的自然景观,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山林的热爱之情。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句诗句可以说是极富辞藻的诗句,表现出了山南山北,万丈悬崖的壮观景观,表达了人们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敬仰。
三、《滕王阁序》《滕王阁序》是唐代隋末唐初文学家王勃写的一篇序文,但是在北宋时期成为了名篇。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年之中,始信任臣,用为江州司马,逐驱淮右,及秣陵、宣城, 有望避亡者十余万口。
此臣所以始得执事于中原,而自东南之民,南至于百越, westeven至于岭表而归附者,不下数百万人。
”这篇序言表现了作者对历史长河里许多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被时代压制而不能才疏学浅,不能逞英豪的深刻思考和趋势洞察与忧虑。
四、《渔家傲》《渔家傲》是北宋著名诗人范仲淹创作的代表作品,表达了艰苦的渔家生活的坚韧与乐观。
这首诗歌的最后一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充满了希望与力量,表达出来的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五、《新楚山娇·芙蓉楼送辛渐》这篇诗歌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歌通过对青春美貌女子的描述,表达了人们对青春美好,生命美好的向往和观注。
唐诗宋词十五讲
唐诗宋词十五讲
第一讲走向高潮的初唐诗。
一初唐的诗歌革新。
二初唐诗歌形式的发展。
三从王绩到初唐四杰。
四从文章四友到吴中四士。
五从陈子昂到张说。
第二讲盛唐气象。
一盛唐的诗歌革新。
二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三王、孟与山水田园诗。
四高、岑和边塞诗。
五精彩纷呈的盛唐诗坛。
第三讲李白。
一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
二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
三天真狂放的艺术个性。
第四讲杜甫。
一忧国忧民的诗圣。
二包罗万汇的艺术成就。
三称雄百代的开创精神。
第五讲诗变于盛衰之际。
一批判时政的思潮和讽喻诗歌的兴起。
二江南迁客的感伤乱离之作。
三气骨中衰的大历十才子。
四李益和其他大历诗人。
第六讲中唐两大诗派。
一张王乐府。
二元白的新乐府。
三元白诗的通俗化倾向。
四韩孟诗派。
五李贺与长吉体。
第七讲中唐诸家的沿革。
第八讲晚唐诗坛的余晖。
第九讲唐五代词。
第十讲宋初词风的转变。
第十一讲苏轼和词的诗化。
第十二讲周邦彦和词的律化。
第十三讲李清照和南渡词人。
第十四讲辛弃疾和豪放词派。
第十五讲姜夔与南宋词的雅化。
宋诗(宋代诗歌)
与宋诗议论化相关的还有另一个特点﹕理趣。所谓理趣﹐指寄寓在诗歌形象中的人生哲理。宋诗理趣形成的 文化根源主要不是理学﹐而是佛门的禅机。宋诗中最富有理趣的几首代表作品﹐多出于理学形成之前而哲学思想 自成体系的王安石﹑苏轼及其追随者黄庭坚﹑陈师道之手。如苏轼的《次韵法芝举旧诗一首》:“春来何处不归鸿 ﹐非复羸牛踏旧踪﹐但愿老师真似月﹐谁家瓮里不相逢。”即源于《高僧传》所载醋头和尚斗机锋的偈颂。
宋诗评价
关于宋诗的评价,自南宋严羽《沧浪诗活》起就存在着严重的分歧﹐直至在文学史上形成了“尊唐”与“崇 宋”两大派系。大抵唐诗主情致﹐宋诗重理性﹐从艺术的角度看﹐宋诗不少作品缺乏形象性﹑音乐美﹐感染力不 强﹐是它的缺点。从文化史的立场上讲﹐宋诗在唐代诗歌格律完备﹑意象纯熟﹑臻于顶峰的情况下另辟蹊径﹐为 近世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富有时代意义的榜样﹐是它的成功之处。
谢谢观看
陈衍实际上是“同光体”宋诗派的在理论上和创作上的一个代表人物,他提出的几点内容对我们后来的宋诗 研究都影响很大。比如说一个观点,就是所谓的“三元说”。“三元说”认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最主要的是 “三元”:一个是“开元”。开元十五年左右,是盛唐诗歌形成的标志,盛唐诗歌形成的标志就是所谓的“声律 与风骨兼备”,这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高峰;另外一个是“元和”。“元和”实际指的是中唐,就是白居易、元稹, 还有韩愈,还有孟郊,“韩孟诗派”。有一句话叫“诗到元和体变新”,它出现了很多变化,这种变化对后来的 元和诗歌的发展、对后来的宋诗都有影响;宋诗发展的高峰是北宋的元佑时期,就是苏、黄为代表的“元佑”, 也就是“三元说”中的第三个“元”。
在中国的诗歌史上,唐诗、宋诗(词)作为两个难以逾越的高峰,灿烂着中国的文化领域,同时,又备受文 人们的争议,从诗歌的写作背景,到诗歌的谋篇结构、锤词炼句、修辞用典,都是人们热爱和攻击的目标。
北宋诗精品ppt课件
《山园小梅》 颔联写梅花先抓住梅的倒影,
从虚处着笔,渲染出静寂的气氛:疏淡的 梅枝横出斜逸于水上,香气在空中浮动, 极富有画面之感。“月黄昏”和“暗香” 的配合更显朦胧清幽,构成清雅超逸的意 境。将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洁端庄的气质 写尽了,写绝了。司马光称其“曲尽梅之 神态”(《温公诗话》)梅花的这种品质也正 寄托着作者高雅幽逸、超然物外情趣。苏 轼《书林逋诗后》曰:“先生可是绝伦人, 神清骨冷无尘俗。”。
在这次诗歌转型过程中,作为主帅的欧阳修为宋 调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梅尧臣、苏舜钦作 为欧阳修最重要的辅翼,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其后王安石、苏轼续出,皆堂庑阔大,他们进一 步巩固和发展了诗文运动的革新成果,使宋调更 趋于成熟、完美。王安石的早期之作注重现实, 精于议论;晚年之作讲求法度,诗律精严,卓然 自成一家。苏轼将宋诗的表现形式和内在容量的 开拓都推向了最高的境界,他的诗歌创作是北宋 诗文革新运动结出的丰硕成果,代表了宋诗的最 高成就,宋调至此已基本成熟并趋于定型,从此 以后,唐音、宋调判然有别。
《村行》 “ 数峰无语”句以移情拟人手法 写山,构思精妙,山峰本不能言,以“无 语”称之,“立斜阳”更见晚山有情。颈 联色彩明艳美丽,“ 胭脂色”与“白雪香”
此红彼白,有色有香;尾联陡转,以“惆 怅”引出作者思乡归隐之意,包含着贬官 失意,异乡漂泊 的沦落之感。风格淡雅,
词句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得白居易神 韵,也是白体诗的代表作。
二、欧阳修
欧阳修的生平及其文坛领袖地位
欧阳修是宋代学术和文学开一代风气的宗师, 是宋代诗文革新运动中公认的领袖,在当时被誉 为“今之韩愈”(苏轼《居士集亭》)。欧阳修 能“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 人”(《宋史·本传》),曾巩、王安石、三苏就是 得欧阳修奖掖,显名于世,并接受他的影响,成
宋代诗歌
南 宋 后 期 诗 歌
第 八 节
作品讲授篇目:《过零丁洋》、《正气歌》。
宋 诗 概 论
第 一 节
宋初诗坛主要有三派:
1、以王禹偁为代表的“白体”。 2、以林逋、九僧为代表的“晚唐体”。 3、以杨亿、刘筠为代表的“西昆体”, 该派在当时影响最大。 他们取法唐代的不同诗人,因多于革。
北 宋 初 期 诗 歌
第 二 节
北宋中期欧阳修领导诗文革新运动, 梅尧臣、苏舜钦、王安石、苏轼在诗歌 革新方面成就突出,创造出宋诗的独特 风貌。 一、欧阳修的诗歌创作 1、欧诗的内容及其分类。 (1)揭露时弊、反映民生疾苦之作。 (2)写个人生活及亲友间的酬唱之作。 2、欧诗清新健朗的风格。
欧 阳 修 等 诗 文 革 新 派 作 家
第 三 节
二、 梅尧臣的诗歌创作
1、梅尧臣诗的内容及其分类。 2、梅诗平淡自然的风格特色。
三、苏舜钦的诗歌创作
1、苏舜钦诗的内容及其分类。 2、苏诗奔放直率的风格特色。
欧 阳 修 等 诗 文 革 新 派 作 家
第 三 节
四 、王安石的诗歌
1、王安石诗的创作分期及其内容 王安石的诗歌创作大致以罢相(1076年)为界, 分为前后两期: (1)前期以写政治诗、咏史怀古诗为主,多方 面反映社会问题和诗人纠弊革新、造福苍生的志 趣。 (2)后期以写景抒情为主,多写律诗和绝句。 2、王安石诗前后期的不同风格 王安石前期诗风格刚健质朴,立意新颖,切中时 弊,议论精警。后期诗风趋于含蓄深婉,体现出 向唐诗的复归。
“靖康之变”引起了陈与义诗风的变化, 陈诗忧国伤乱的思想内容。
二、曾几的诗歌创作
曾几反对投降的政治态度及爱国诗歌对陆 游的影响。
宋代文学十讲
宋代文学十讲宋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重要阶段,是炽烈之秋,被誉为“文艺复兴之先声”。
其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为了更好地了解宋代文学,下面将从十个方面逐一阐述。
第一讲:宋词的艺术特色宋词以抒发情感和描述美景为主要特点,大量使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善于运用典故和历史故事来营造氛围,同时兼顾韵律和音韵。
代表作品有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
第二讲:宋词的发展历程宋词的发展经历了元丰、崇宁等多个时期,各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和流派。
元丰时期形成了北宋词派和南宋词派,崇宁时期则发展出了游仙派和翰林派等流派。
第三讲:辛弃疾的文学特点辛弃疾是宋代最优秀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品善于表现英雄气概和家国情怀,同时也有不少写景的佳作。
代表作品有《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和《青玉案·元夕》等。
第四讲:苏轼的文学成就苏轼是一位全才型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政治家和思想家。
他的诗歌、散文和词作品都极富文采,风格各异,深受后人喜爱。
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定风波》、《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
第五讲:王安石和新文化运动王安石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的变法运动对宋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王安石的文学成就也非常高,他的散文和诗歌作品都富有独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第六讲:欧阳修的文学风格欧阳修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和散文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派的作品,也有含蓄细腻的作品,颇有文学造诣。
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蝶恋花·庐山谣》等。
第七讲:李清照和女性文学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位女性文学家,她的词作品清新脱俗,写景派和抒情派并行,风格独特。
代表作品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点绛唇·蹴罢秋千》等。
第八讲:周敦颐的思想和文学周敦颐是一位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思想深受后人推崇,被誉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叶嘉莹唐诗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唐诗宋词十七讲以下为《叶嘉莹唐诗宋词十七讲》的内容概要:第一讲:从古代诗歌到唐诗的演变本讲主要介绍了古代诗歌的演变过程以及唐诗产生的背景和特点,包括诗歌运动、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
同时,讲述了唐诗的四大家族,即王之涣、杜甫、白居易和李白的诗歌风格和代表作品。
第二讲:古诗三百首和中唐诗歌本讲主要介绍了《古诗三百首》和中唐时期的诗歌,论述了这些诗歌的特点和影响。
其中,叶嘉莹着重阐述了唐代女诗人的贡献和特色,包括关汉卿、柳永、王昌龄等人。
第三讲:唐诗的音乐性和韵律本讲主要从音韵方面来剖析唐诗的特色,包括平仄和韵律等。
同时,通过例证和分析,讲述了唐诗中的一些典型句型、结构和韵律,例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等。
第四讲:李白与唐诗风貌变革本讲主要介绍了唐代杰出诗人李白的诗歌及其对唐诗风貌变革的贡献。
同时,讲述了李白诗歌的特点和风格,例如壮丽奔放、豪放不羁、浪漫幻想等。
第五讲:王维与唐诗山水意境本讲主要介绍了唐代山水诗人王维的诗歌及其对唐诗山水意境的贡献。
同时,讲述了王维诗歌的特点和风格,例如婉约清新、富于抒情、盛情邀请等。
第六讲:唐诗的爱情主题与女性情感书写本讲主要介绍了唐诗中的爱情主题和女性情感书写,包括男女相恋、相思之苦、闺情、离别、婚姻等方面。
同时,讲述了唐代女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表现和影响。
第七讲:唐代诗歌的政治意蕴和社会背景本讲主要介绍了唐代诗歌的政治意蕴和社会背景,包括诗歌对政治事件的反应、对社会变迁的写照和对人生哲理的反思等方面。
同时,也论述了唐代诗歌与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关系。
第八讲:唐宋诗文的接轨和变革本讲主要介绍了唐宋时期诗歌的接轨和变革,包括诗歌体制、诗歌理论、诗歌风格等方面。
同时,较为详细地讲述了诗文学家苏轼和欧阳修的诗歌创作和影响。
第九讲:宋词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本讲主要介绍了宋词诗歌的发展和特点,包括宋词与唐诗的区别、宋词的创作方法和诗歌风格等方面。
同时,讲述了宋词中的主题和意境,例如山水田园、宫廷生活、悲欢离合等。
宋中十首解释
宋中十首解释
(最新版)
目录
1.宋中十首简介
2.宋中十首的作者及背景
3.宋中十首的内容概述
4.宋中十首的艺术特点
5.宋中十首的历史价值
正文
【1.宋中十首简介】
宋中十首,是指宋代诗人陈与义创作的十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这十首诗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是宋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2.宋中十首的作者及背景】
陈与义,字伯玉,南宋初年著名文学家。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婉约、清新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中十首是他在南宋时期创作的,这个时期正值金兵南下,民族危亡,陈与义借助诗歌表达了对故国河山、民族独立的深厚感情。
【3.宋中十首的内容概述】
宋中十首的内容涵盖了写景、咏史、抒怀等多个方面。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了回顾和反思,抒发了对故国河山、民族独立的深厚感情。
【4.宋中十首的艺术特点】
宋中十首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首先,陈与义在诗歌中运用了丰
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设问等,使得诗歌语言更加优美、生动。
其次,他的诗歌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的韵律美。
最后,陈与义的诗歌具有很强的个人风格,既有豪放、奔放的气魄,又有婉约、清新的韵味。
【5.宋中十首的历史价值】
宋中十首在历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首先,它是研究南宋时期历史、文化和社会的重要资料。
其次,它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古诗源·卷十宋诗
古诗源·卷十宋诗古诗源·卷十宋诗自君之出矣孝武帝自君之出矣,金翠礙无精。
思君如日月,回还昼夜生。
白睧曲南平王铄仙仙徐动何盈盈,玉腕俱凝若云行。
佳人举袖辉青蛾,掺掺擢手映鲜罗。
状似明月泛云河,体如轻风动流波。
拟行行重行行拟行行重行行眇眇陵长道,遥遥行远之。
回车背京里,挥手从此辞。
堂上流尘生,庭中绿草滋。
寒螀翔水曲,秋兔依山基。
芳年有华月,佳人无还期。
日夕凉风起,对酒长相思。
悲发江南调,忧委子衿诗。
卧觉明灯晦,坐见轻纨缁。
泪容不可饰,幽镜难复持。
愿垂薄暮景,照妾桑榆时。
雉子游原泽篇何承天雉子游原泽,幼怀耿介心。
饮啄虽勤苦,不愿栖园林。
古有避世士,抗志青霄岑。
浩然寄卜肆,挥棹通川阴。
逍遥风尘外,散发抚鸣琴。
卿相非所盼,何况于千金。
功名岂不美,宠辱亦相寻。
冰炭结六府,忧虞缠胸襟。
当世须大度,量己不克任。
三复泉流诫,自警良已深。
应诏宴曲水作诗八章颜延之道隐未形,治彰既乱。
帝迹悬衡,皇流共贯。
惟王创物,永锡洪算。
仁固开周,义高登汉。
祚融世哲,业光列圣。
太上正位,天临海镜。
制以化裁,树之形性。
惠浸萌生,信及翔泳。
崇虚非徵,积实莫尚。
岂伊人和,实灵所贶。
日完其朔,月不掩望。
航琛越水,辇赆逾嶂。
帝体丽明,仪辰作贰。
君彼东朝,金昭玉粹。
德有润身,礼不愆器。
柔中渊映,芳猷兰秘。
昔在文昭,今惟武穆。
於赫王宰,方旦居叔。
有睟叡蕃,爰履奠牧。
宁极和钧,屏京维服。
胐魄双交,月气参变。
开荣洒泽,舒虹烁电。
化际无间,皇情爰眷。
伊思镐饮,每惟洛宴。
郊饯有坛,君举有礼。
幕帷兰甸,画流高陛。
分庭荐乐,析波浮醴。
豫同夏谚,事兼出济。
仰阅丰施,降惟微物。
三妨储隶,五尘朝黻。
途泰命屯,思充报屈。
有悔可悛,滞瑕难拂。
郊祀歌二首颜延之夤威宝命,严恭帝祖。
炳海表岱,系唐胄楚。
灵监睿文,民属睿武。
奄受敷锡,宅中拓宇。
亘地称皇,罄天作主。
月竁来宾,日际奉土。
开元首正,礼交乐举。
六典联事,九官列序。
有牷在涤,有絜在俎。
荐飨王衷,以答神祜。
宋朝诗词歌赋
宋朝诗词歌赋
嘿,朋友!你知道宋朝的诗词歌赋有多迷人吗?就像夜空中璀璨的繁星,照亮了那个时代的文化天空!
比如说苏轼的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气势,难道不像是汹涌澎湃的江水,直接冲击着你的心灵?这豪迈劲儿,谁能抗拒得了?
再看看李清照的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不就是她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哀愁的倾诉吗?这不就跟我们在失落时的心情一模一样吗?
还有那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离别的场景描写得多细腻啊,仿佛你就在旁边亲眼目睹这肝肠寸断的一幕。
宋朝的诗词歌赋,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里面藏着无尽的珍宝。
无论是表达爱国之情,还是抒发个人的喜怒哀乐,都能找到让人共鸣的佳作。
你想想,在那个时代,文人们聚在一起,饮酒作对,畅谈诗词,那场面得多热闹!这不就跟咱们现在朋友聚会聊天一样嘛。
朋友,难道你不觉得宋朝的诗词歌赋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传承吗?
我的观点就是,宋朝的诗词歌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它们不仅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更传递着跨越时空的情感和智慧,永远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学习!。
《宋朝美学十讲》市井生活中的宋词
《宋朝美学十讲》市井生活中的宋词1.爱情之美①宋代重视文治,也非常器重文人→文人社会地位高,且待遇优渥→宋代官员大多是有高度文化修养的士大夫,他们的娱乐方式通常是轻歌曼舞、浅斟低唱、歌台舞榭→“词”兴盛②词人借助词抒发诗、文不能言、不便言及不便多言的儿女私情。
温婉的、女子般的纤柔之美、情感寄托,成为宋词极力描摹书写的首要对象。
③张先,人称“张三影”,“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轻絮无影”。
④宋人以歌妓作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词作,并主要写歌妓与文人之间存在感情上的联系,甚至歌妓在词人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文人所写的爱情生活和歌妓往往是他的心中之人。
⑤晏几道,晏殊的小儿子,黄庭坚评价他有“四痴”,“官做不好,不愿求达官贵人”;“文章写得好,不愿考进士以改进自己文章”;“家里很有钱,不会经营家道”;“别人欺负他或背兴他,他也不以为然”→实在、单纯、重情重义→写情词第一等的好→但背后寄予的是自己身世的巨变与个人的切肤之痛2.城市之美①宋代城市经济繁荣,商业、娱乐业产业发展迅速。
②“白衣卿相”柳永,写过《望海潮》→杭州美景及民众生活、《倾杯乐·禁漏花深》→宋仁宗元宵佳节与民同乐,为我们展示了宋以来物阜民康的社会生活风貌③慢词的产生:以往的词更注重抒情,慢词更注重描写(曲调变长、字句增加、节奏放慢、音乐变化繁多)3.山水之美①乡村词的重点在于点勒出农家之美,展现出怡然自得、缓慢、富有诗意的生活节奏。
②宋代士大夫的生活态度是随遇而安、和光同尘、与时俯仰,一方面承担社会责任,一方面追求个人享乐。
③文人不仅喜欢漫游山水,还喜欢在园林当中抒发情怀。
北宋——皇室贵族和达官显宦营造私家园林南宋——士大夫文人构筑私家园林之风兴盛④宋词对展示宋代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诗文中表达治国情怀,在宋词中,表达对生活的热爱、文化的享受。
宋朝出现了哪些比较牛的词人?在民间早有口诀:“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汉文章”,也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之类的丛书。
宋朝诗中学
宋朝诗中学摘要:1.宋朝诗歌的历史背景2.宋朝诗歌的特点3.宋朝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品4.宋朝诗歌对后世的影响正文: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时代,尤其是诗歌创作方面,有着极高的成就。
在这个时期,诗歌成为了表达人们情感、描绘社会风貌和传达政治理念的重要载体。
本文将从宋朝诗歌的历史背景、特点、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品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宋朝诗歌的历史背景。
宋朝(960-1279 年)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代,尤其是南宋时期,文化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这种环境下,诗歌创作逐渐摆脱了唐代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此基础上,宋朝诗歌开始蓬勃发展,各种流派和题材层出不穷。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宋朝诗歌的特点。
相较于唐诗的雄健、豪放,宋诗更注重细腻、含蓄和哲理。
诗人们善于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出发,以独特的艺术手法传达内心的情感。
同时,宋诗在形式上也有一定的创新,如词、散曲等都是宋代诗歌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宋朝诗歌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诗人。
如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他们的作品成为了宋朝诗歌的代表。
例如,苏轼的《赤壁怀古》、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都是宋朝诗歌的瑰宝,至今仍为人们传颂。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宋朝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宋朝诗歌的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元、明、清三代的诗歌创作,还是现代文学的发展,都可以看到宋诗的影子。
此外,宋朝诗歌中的许多名句、佳句也被后世广泛引用,成为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灵感之源。
综上所述,宋朝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禹偁
王禹偁是白体诗人中成就最高者,继承和发扬杜甫和
白居易诗歌的写实传统,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忧 国忧民的诗篇。诗歌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开宋诗散 文化、议论化之先声。 自言:“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
宋代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济州巨野人。晚贬知黄州, 世称王黄州。著有《小畜集》,代表作《村行》。
2.梅尧臣、苏舜钦、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为主导力量,
3.苏轼的诗歌代表了宋诗的最高成就。
(三)北宋后期的诗歌
1.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和晁补之。
2.黄庭坚:诗歌成就最突出,与苏轼并称“苏黄”。 3.江西诗派:是北宋末南宋初,追随黄庭坚的诗人逐 渐形成一个声同气应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是“破 唐”的典范,是典型的宋诗。
三、西昆体
以杨亿所编《西昆酬唱集》得名。是宋初诗坛声势 最盛的一派。以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的馆阁诗人, 标榜学习李商隐,兼重唐彦谦。诗歌词藻华美,对仗工 整,讲究用典,风格绮靡繁缛,但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 与鲜明的时代精神。
欧阳修说:“盖自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 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昆体”。
三是忧时伤乱,爱国主义成为诗歌主题。
2.南宋后期(P169-175)
“永嘉四灵”:徐玑、徐照、翁卷、赵师秀 江湖诗人:以戴复古、刘克庄为代表。 宋亡前夕,涌现一批爱国诗人:文天祥、汪元量、 谢翱、林景熙、郑思肖等,奔赴国难,抒坚贞不屈 之志,发“黍离”、“麦秀”之思,为宋诗留下了
光彩夺目的最后一页。
欧阳修诗歌的创作内容可分三类:
(1)反映人民生活和军国大事的诗歌。代表作有
《食糟民》、《边户》等。 (2)表现自己仕途中的各种遭遇,抒发自己的坦荡 胸怀和旷达精神。代表作有《戏答元珍》等。 (3)反映民风民俗以及咏物的诗歌。 艺术特色:气格强健,有议论化和散文化倾向。
《戏答元珍》(p143)
《明妃曲》是咏昭君最好的诗,好在立意新:认为专制帝王对嫔 妃只有玩弄之意而并无真实爱情,是酿成昭君悲剧的真正原因。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景抒情小诗,抒发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字面看,流露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字里行间却寄寓着重返 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梅花雪,为有暗香来。
诗人以其敏锐的感觉和细腻的情思歌咏它,表达了 对春来的喜悦。王安石的绝句思想新颖,功夫老到, 有人把他同唐代的绝句高手杜牧相提并论。
五、苏轼——代表宋诗的最高成就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
蚕欲老,麦半黄, 山前山后雨浪浪。 农夫辍耒女废筐, 白衣仙人在高堂。 借“白衣仙人”讽刺那些尸位素餐不关心民瘼的官老爷。
梅尧臣、苏舜钦“变尽昆体,独创生新”
三、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 居士,是北宋文坛领袖。对诗风进行革新,对宋诗风 格的形成起奠基作用。和梅尧臣、苏舜钦等人共同致 力于诗歌创作,力矫“西昆体”的流弊,为宋代诗歌 发展做出了贡献。 提出“诗穷而后工”的诗歌理论,要求诗歌反映现实 社会生活。受韩愈影响,主张以散文手法和以议论入 诗。但韩诗好为古奥,欧诗务趋平易,常以浅近自然 的语言写境抒情,有一种亲切流畅的风格。
(一)黄庭坚的诗歌理论
1.论诗以杜甫为宗,反对学李商隐的西昆体,专在形式
技巧上下功夫。
2.主张创新,“文章最忌随人后”“自成一家始逼真”。
3.创作方法上,强调以才学为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 把学诗的具体路径概括为两种方法。 夺胎换骨:模拟前人的诗意时,要改换成自己的语
言或有所引申发展。
创造出一种内敛的、令人心境平静的美。为宋诗
“开山祖师”。著有《宛陵先生集》60卷,代表作 《汝坟贫女》(P138)、《东溪》等。
二、苏舜钦
(1008—1048),字子美,自号沧浪翁,河南开封人。
诗歌风格豪放雄健,语言畅达,表达了忧时愤世的
感慨,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梅尧臣合称“苏
梅”。诗中多散文化的句子,生僻艰涩的语汇,怪 异奇丽的意象。重视感情的宣泄,而忽略了感情表 达方式与语言的推敲,体现出宋诗畅尽而伤直露的 特点。如《庆州败》《淮中晚泊犊头》等。
二、宋代诗歌的流变
北宋诗坛的变化基本围绕“宗唐”与“破唐”展开 (一)北宋初年,诗坛的创作倾向是“宗唐”。 宋初三体(白体诗人、晚唐体诗人、西昆体诗人)是唐 诗到宋诗的过渡期,承袭前人的东西较多,缺乏创新精 神,非真正的宋诗。
(二)北宋中叶,诗歌全面繁荣。
1.欧阳修积极倡导诗文革新,使“破唐”之风成为诗坛主 流。对宋诗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 宋诗逐渐显示出自身的独特面貌。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1036年欧阳修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此诗乃次年春在夷陵
作。诗作表现出谪居山乡的寂寞心情,同时也表现出被贬的抗
争精神,对前途仍充满信心。写景清新自然,抒情真切感人。
小结:宋诗演变的基本线索
宋初三体→欧王苏等→江西诗派→中兴四大家
→永嘉四灵、江湖诗人、爱国诗人
学习重点:苏轼、黄庭坚与江西诗派、南宋中
兴四大家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宋初三体
一、白体
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人物有李昉、 徐铉、王禹偁等人。主要模仿白居易、元稹、刘禹锡 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 风格浅切清雅。
(四)南宋诗歌
南宋诗歌以永嘉四灵的出现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
1.南宋前期(P116-127)
中兴四大诗人: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继北宋后期出现
的第二个繁荣时期。 诗歌创作特点:
一是诗歌创作由“尊杜”、“宗黄”开始转向师法自然, 逐渐摆脱江西诗派末流的影响,表现出独创意识。
二是诗歌面向生活,创作题材有所扩大。
代表人物是惠崇等“九僧”和潘阆、魏野、林逋、
寇准等隐逸山林的处士和僧人 ,多吟咏山水隐逸
之情,风格清新。 总体上,诗歌意象单调,形式呆板,多表现闲 适、旷逸、愁闷、惆怅之情,情感色彩比较单一。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点铁成金:取前人之“陈言”时,必须重新熔铸, 使之在自己的诗歌中获得新的意蕴。
(二)诗歌的艺术风貌—山谷体(黄庭坚体)
1.意象密集,充满浓厚的文人气和书卷气。 2.诗歌创作中求新、求变,创造了生新廉悍的艺术风貌。
3.章法回旋曲折,绝不平铺直叙,读来有奇崛之感。
4.修辞善于出奇制胜,比喻新警,重视炼字造句,务去陈言,
宋 代诗 歌
北宋:960 -1127年 南宋:1127-1279年 辽:907-1125年 金:1115-1234年 元:1206-1368年
宋代诗歌概述
一、宋诗之规模与特质
《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2册。 全书辑录两宋八千九百余家诗人的三十余万 首诗作,共3734万字。所收诗人是现存唐代 诗家的3倍,诗作的6倍,字数的12倍。
力撰硬语。
5.用典多。善于点化前人的诗意或诗句,善于使事用典。 6.声律奇峭,好用拗句,喜押险韵。 3.重视炼字造句,去陈反俗,务新求奇。
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论、学问、诗律为一炉,反映宋诗的审美特征。
“王荆公体”
即“半山体”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 歌创作而言。特点:重炼意,重修辞。在用词、造 句、炼字等方面既新奇工巧又含蓄深婉,主要载体 是其晚期雅丽精绝的绝句。
《明妃曲二首》其一 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著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梅的品格正是“梅妻鹤子”的诗人林逋幽独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写照。 一绝:借物来衬,借景来托,使梅成为画面的中心意象。二绝:虚实结合, 对比呈现,充分体现“山园”的妙处,表达出“弗趋荣利”、“趣向博远”精神 品格。三绝:诗作中的梅不再是浑身冷香,而是充满“丰满的美丽”,很有精神、 力度和温度,具有强烈的现实感。
四、王安石
(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存诗1500多 首,以退居江宁为界分前后两期: 前期:宗杜,注重反映现实,多政治诗,咏史诗,《明妃曲》。 后期:诗风含蓄深沉,注重对仗、用典和声律,追求诗歌的艺术 美,创立了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标举的“王荆公体”。后 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写景抒情的绝句。 如《泊船瓜洲》 文学观点:以重道崇经为指导思想,重视诗文的实际功用, 诗歌是抒情述志的工具。诗作长于议论说理,熔议
吴中田妇叹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