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历史沿革简介

合集下载

2018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艺术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招生简章

2018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艺术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招生简章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8年艺术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招生简章一、学校简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由全总和教育部共建。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49年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学校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是一所多科性、教学型、应用型大学,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六大学科。

学校设有工会学院、劳动关系系、经济管理系、法学院、公共管理系、安全工程系、文化传播学院、数学与计算机教学部、外语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体育教学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工会干部培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单位。

学校本科专业设有劳动关系、法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方向)、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安全工程、行政管理(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戏剧影视文学、酒店管理等专业,形成了以劳动关系、法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方向)、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安全工程等专业组成的特色专业群。

2012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我校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授权专业学位类别为公共管理硕士,并于2013年起正式招生。

我校公共管理专业硕士设置四个研究领域:劳动关系、工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和公共安全管理。

高职(专科)专业设有酒店管理、旅游管理、旅游英语等专业。

学校根据专业学科特点、行业需求以及资源配置等情况进行优化配置,专业特色鲜明。

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6445人,其中普通本科学生4728人,高职(专科)学生1717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484人,其中专任教师291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共12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5人,北京市优秀教师5人。

根据教学需要,常年聘请其他普通高校的知名学者以及政府机构、大中型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学校历史沿革

学校历史沿革

学校历史沿革一、学校创办背景我校是一所位于中国某省的优秀高等学府,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

当时,该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为了满足当地人民的教育需求,政府决定兴建一所综合性大学。

经过多方考察和筹备,学校于1982年正式创办,初名为某某大学。

二、初期发展阶段学校创办初期,校园规模较小,只有一栋教学楼和一座图书馆。

学校的教职员工数量也很有限,仅有20余人。

然而,学校秉持着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迅速发展壮大。

在前期的发展阶段,学校主要开设了工科和文科两个学院,为当地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三、迅速扩张与发展随着学校的声誉逐渐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和教师。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和科研需求,学校进行了规模的扩张和建设。

在1990年代,学校陆续增建了多栋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和运动场等设施,校园面积逐渐扩大到现在的1000亩。

同时,学校还引进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提升了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

四、学科建设与提升学校历经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学科体系。

目前,学校设有理学院、工学院、文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多个学院。

学校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开设了一系列与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专业,如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市场营销等。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所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目前,学校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大学开展了学生交流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

此外,学校还与国外多家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转让,为学校的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六、社会影响与荣誉学校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渐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声誉。

学校的毕业生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校的科研成果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科研奖励。

此外,学校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学校简介文档

学校简介文档

学校简介1. 学校概况学校简称为XXX,是一所位于中国XXX地区的高等教育学府。

创建于1949年,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卓越学术传统的学校。

学校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目标,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积极推行现代化教育改革,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学院设置学校下设XX学院、XX学院、XX学院等XX个学院,涵盖了XX学科领域。

学校注重学院之间的交叉与融合,鼓励学生进行多学科的交叉学习和研究。

同时,学校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全球范围内与众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联系。

3. 师资团队学校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团队,其中教授和副教授占据绝大部分。

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各个学院都聚集了众多知名学者和专家。

他们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推动了学校学科建设和科学创新。

4. 教育教学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丰富多样的教育教学体系是学校的特点之一。

学校倡导并实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学校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等方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际能力。

5. 科学研究学校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积极推动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学校拥有一批优秀的研究机构和实验室,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平台。

近年来,学校在各个学科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6. 校园文化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风和校园文化,倡导积极向上、勤奋好学、互助友爱的校园氛围。

学校设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学术讲座、文艺演出、体育锻炼等,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7. 社会责任学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注重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学校致力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

同时,学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8. 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积极开展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与交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

2020艺术高校招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今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2020艺术高校招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今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2020艺术高校招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今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2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一、学校简介概况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200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学校以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为主,重点培养劳动关系、劳动法学、经济管理、公共管理、文化传播等类型的人才。

学校现设有工会学院、公共管理系、法学系、经济管理系、劳动关系系、文化传播学院、安全工程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教学系(院),初步形成了劳动关系、法学、社会工作、人力资源、劳动与社会保障、安全工程、工商管理等专业组成的特色专业群,涵盖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工学、文学、艺术等六大学科门类。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具备了较为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力量。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82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72人,共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0人。

根据教学的需要,学校还常年聘请其他普通高校的著名学者、专家以及政府机构、大中型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

建校以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社会各界培养了数万名毕业生。

学校将秉承勤奋进取、严谨求实的历史传统,践行“刚健创新、和而不同”的校训,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在劳动关系、劳动法学、经济管理、工会工作等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5903人,其中普通本科生4536人,专科生1367人。

办学地点与办学条件学校现有坐落在北京海淀区及河北涿州的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630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图书馆、礼堂、学生活动中心、现代化运动场、游泳场、学生公寓、培训大厦、电教中心、语音室以及与专业配套的实验室等各类办学设施。

学校校园计算机网络覆盖北京和涿州两校区所有教学、科研和管理机构及学生宿舍。

作为中国工会图书资料和信息中心,图书馆现有藏书近67万册,为学校师生及全国工会组织提供教学研究及信息查询服务。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图片欣赏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图片欣赏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图片欣赏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图片欣赏有很多的人都想要报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但是不知道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环境等方面如何。

下面是店铺为你精心推荐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高清图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图片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徽的含义校徽圆形中间图案,为中华全国总工会会徽,寓意学校由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该图案选用汉字“中”、“工”两字,经艺术造型呈圆形重叠组成,并在两字外加一圆线,象征学校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团结统一。

校徽圆形边缘以中英文标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便于识别、记忆和交流。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介绍经济学学制:四年.培养层次:本科.报考类型:文理兼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贸易经济的基本理论,掌握贸易经济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通晓国内外经济、贸易、法律,以及管理等方面的指示,了解当代国内外贸易经济的发展现状、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的贸易经济学科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积分、国际经济学、经济学说史、国际贸易实务、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金融、经济法概论、商务文书、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等。

就业方向:在经济贸易部门、国内外跨国公司、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等从事贸易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

修业年限与学位授予:全日制四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有关规定,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法学学制:四年.培养层次:本科.报考类型:文理兼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系统掌握经济法方向或劳动法方向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中国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法律实际问题能力的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经济法学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总论、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经济法总论、商法总论、知识产权法、社会保障法、劳动法学、合同法、企业法与公司法、物权法、金融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社会法导论、环境资源法、证券法、保险法等。

中国高校合并与改名情况汇总

中国高校合并与改名情况汇总

中国高校合并与改名情况汇总北京市1.北京大学:2000年4月,北京医科大学并入。

2.清华大学:2000年、200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分别并入。

3.北京交通大学:2003年9月,原北方交通大学更名。

4.北京科技大学:1988年,北京钢铁学院更名;1998年,北京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并入。

5.北京化工大学:1994年,原北京化工学院更名;1996年,原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并入。

6.北京邮电大学:1993年,原北京邮电学院更名。

7.中国农业大学:1995年,原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组建。

8.北京林业大学:1985年,原北京林学院更名。

9.北京中医药大学:2000年7月,原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原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建。

10.北京外国语大学:1994年,原北京外国语学院更名。

11.北京语言大学:1996年6月,原北京语言学院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更名为北京语言大学。

12.中国传媒大学:2004年,原北京广播学院更名。

13.中央财经大学:1996年原中央财经金融学院更名;1998年原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与中央财经大学合并。

1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984年,原北京对外贸易学院更名;2000 年6月,原中国金融学院并入。

15.中国政法大学:1983年,原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2000年,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并入16.华北电力大学:1995年,原华北电力学院、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组建华北电力大学。

17.中国石油大学:2005年1月,原石油大学更名。

18.中国矿业大学:1988年,原北京矿业学院更名。

19.中央民族大学:1993年,原中央民族学院更名。

20.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98年,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与原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合并组建21.北京协和医学院:2006年9月,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22.北京体育大学:1993年,原北京体育学院更名。

学校历史沿革

学校历史沿革

学校历史沿革一、前言学校历史沿革是指学校从创建至今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的记录和描述。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校的创办背景、发展历程、重要事件和成就,以及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展望。

二、学校创办背景我校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初,是一所位于中国某省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的创办背景是为了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高素质的人材,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学校发展历程1. 初期发展(1970年-1980年)在学校成立初期,面临着资金、师资和设施等方面的严重不足。

然而,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们克服了重重难点,努力推动学校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学校主要依托当地政府的支持和社会捐赠,逐渐完善了基础设施,招聘了一批优秀的教师,并逐步扩大了学校的规模。

2. 增长与壮大(1980年-200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学校得到了更多的政府支持和社会资源。

学校开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引进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

此外,学校还积极与国内外高校和企业开展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在这一时期,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3. 现代化发展(2000年至今)进入21世纪,学校进一步加大了对人材培养和科研创新的投入。

学校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学术资源,加强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建设。

同时,学校加强了与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深度融合。

在这一时期,学校的学科覆盖范围更加广泛,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大幅增加,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四、学校重要事件和成就1. 学校获得国家级荣誉学校在过去几十年中,多次获得国家级荣誉。

其中包括多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多位教师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以及学校被评为“全国示范性高等学校”。

2. 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学校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了学生交换项目和科研合作。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主管部门:中华全国总工会学校类型:综合类学校性质:一般本科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45号官方网址:/招生简章:/学校简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200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学校立足工会、面向社会,着力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劳动关系与工会工作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以普通本科教育为基础,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学历教育、干部教育与劳动关系研究协调发展,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和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以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为主,重点培养劳动关系、劳动法学、经济管理、公共管理、文化传播等类型的人才。

学校现设有工会学院、公共管理系、法学系、经济管理系、劳动关系系、文化传播学院、安全工程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教学系(院),初步形成了劳动关系、法学、社会工作、人力资源、劳动与社会保障、安全工程、工商管理等专业组成的特色专业群,涵盖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工学、文学、艺术学等六大学科门类。

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6112人,其中普通本科生4608人,专科生1504人。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具备了较为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力量。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82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72人,共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0人,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北京市优秀教师3人。

根据教学的需要,学校还常年聘请其他普通高校的著名学者、专家以及政府机构、大中型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建校以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社会各界培养了数万名毕业生。

学校将秉承勤奋进取、严谨求实的历史传统,践行“刚健创新、和而不同”的校训,努力建设成为一所在劳动关系、劳动法学、经济管理、工会工作等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普通高等院校。

历史沿革1949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全国工作会议,会议建议全总开办“工运干部学校”。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几本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几本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几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本科高等学校,定位于培养应用型、高素质、复合型和创新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门人才。

该学院的办学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都体现了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视和承诺。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于1998年建立,前身为北京劳动关系学院,2012年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学校坐落在中国首都北京市,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备先进。

学院设有多个学院和研究中心,包括劳动经济学院、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学院等。

通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已经成为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研究、教育和培训中心。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院注重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实践教育,积极开展实习、见习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其次,学院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际组织和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国际交流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拓展视野和提高能力的机会。

再次,学院积极推进科研和学术创新,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成果。

此外,学院还注重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努力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高素质、复合型和创新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门人才。

学院致力于培养学生掌握与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学院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支持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为他们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教学和学术研究方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致力于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研究和学术交流,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团队和学术机构。

学院的教师队伍素质高,且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

他们不仅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在研究中积极探索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相关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编辑本段]师资介绍
为适应普通本科教学的需要,学院通过实施“优秀人才引进计划”、“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等措施,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教学和学术水平较高、适合学院发展规模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64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专任教师19人、具有副高职称的专任教师48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及博士学位的占教师总数的79%。学院共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8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2人,北京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3人。根据教学的需要,学院还常年聘请其他普通高校的学者、专家以及政府机构、大中型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学院的兼职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学院目录[隐藏]
校区分布
院系设置
专业设置
师多年的发展和建设,中国工运学院逐渐发展成为一所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成人高考院校,并成为全国工会干部教育的最高学府和中国工运理论的研究基础。1991年在北京市组织的成人高校综合评估中,学院荣获北京市第一名,并被评为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1997年学院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评估先进学校”,被北京市教委授予“北京市成人高校示范校”的称号。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学院前身是建于1946年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学校,1949年初迁至天津,更名为华北职工干部学校,1949年9月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改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李立三同志担任第一任校长。学院建校以后,始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陈云、彭真、薄一波等领导同志曾多次接见学员代表并到学校视察指导工作。1954年经党中央批准,学校从天津迁至北京,刘少奇同志亲自审定学校校址,并在全国首创劳动经济专业,为工会系统和政府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培养了最早一批劳动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当时全总干校与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并称为全国三大干部学校。“文革”期间,学校停办。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全面恢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的倪志福同志兼任复校后的第一任校长。从1978年复校至1982年的五年多的时间里,干校共举办各种培训班33期,培训学员5580人,为我国改革开放后中国工运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工会工作专门人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一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一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

作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所属唯一的一所普通高等院校,学校一直受到全总领导的高度重视。

学校现有北京及涿州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630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图书馆、礼堂、学生活动中心、现代化运动场、游泳场、学生公寓、培训大楼、电教中心、语音室、教学实验室等各类办学设施。

作为中国工会图书资料和信息中心,图书馆现有中外藏书50余万册,为学校师生及全国工会组织提供教学研究及信息查询服务。

近年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劳动关系新变化的特点,学校提出了服务社会发展、服务广大劳动者的办学宗旨,确立了“靠特色求生存、靠质量求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把教学科研质量的提升作为中心环节,把落实人才观和质量观作为体现办学思路的两项基本任务,并通过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和科研工作支持、形成以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主,重点培养劳动关系、经济管理、公共管理人才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的法学专业和劳动关系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特色专业建设点;“文化传播实验室”被评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文化传播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称号的教学团队。

作为工会及劳动关系研究领域的最高学府,学校有一批从事劳动关系、劳动法学、劳动保障、劳动经济、劳动力市场研究等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师资队伍,在劳动关系理论、劳动法学、劳动经济、劳动与社会保障、安全工程、工会理论研究等学科专业的学术研究水平方面居于国内前列。

学校下设有劳动关系研究所、企业发展研究所、劳工研究所、劳动力市场研究所、文化与传播研究所等10个研究所,承担并完成了大量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次参与了国家工会及劳动立法工作。

建校以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社会各界培养了近万名毕业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将秉承勤奋进取、不断开拓、勇于创新的历史传统,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一所在劳动关系、公共管理、劳动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等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普通高等院校。

202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值得报考吗

202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值得报考吗

202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值得报考吗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值得报考吗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一所通过了教育部备案的正规本科大学。

从各方面来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综合实力、师资力量都不弱,所以肯定是值得高考生报考的!下文中,将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全国高校中的排名、以及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2年在北京市的收分情况等方面,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1、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全国排名根据校友会2022年中国大学排名可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全国高校中排在第371位;根据中国科教网2021大学排名可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全国高校中排在第545位;综合国内多个排行榜的数据,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全国的排名位于371名至545名之间,属于区域知名大学。

2、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北京市的收分情况中国劳动关系学院(01)2022年本科批最低分为491分,最低位次为25630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02)2022年本科批最低分为480分,最低位次为27338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03)2022年本科批最低分为507分,最低位次为23094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1)2022年本科批最低分为506分,最低位次为26322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2022年本科批最低分为502分,最低位次为27056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3)2022年本科批最低分为506分,最低位次为26322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4)2022年本科批最低分为521分,最低位次为23431名;综合以上可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最近2年在北京的录取分数线也不低。

所以我们总结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算是一所比较好的二本大学,值得高三同学报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2年录取分数线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2录取分数线(在本省)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普通本科)为:综合类514。

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2录取分数线(在外省市)1.福建省最低录取分数线(普通本科)为:物理525分,历史540分。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3计划“专业爆发”招募优秀学子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3计划“专业爆发”招募优秀学子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3计划“专业爆发”招募优秀学子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这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日益重要,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正是这一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代表。

近日,据了解,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正在实施一项名为“2023计划”的计划,旨在在未来三年内,在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和教师的同时,进一步推进专业水平。

这个计划,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也使得全社会对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期待。

2023计划的背景与目标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创建于1954年,目前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综合性劳动关系高等学府。

学校现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本科专业。

此外,学校还涵盖了众多的职业培训与实践学科,形成了以人力资源与劳动关系领域为主的多元化学科体系。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不断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支持,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仍在继续。

对于学校而言,要在这种环境下立足,就必须要有足够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并提高专业水平。

因此,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制订了这个名为“2023计划”的计划,意在将学校推向更高的台阶,扩大学校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力,培养更多具备国际化视野、实际能力一流人才。

计划的核心内容2023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五个方面:学校基础设施的完善、教师团队建设、专业水平提升、学生招生质量的提高和国内外影响力提升。

首先是基础设施的完善:计划中要对学校内的图书馆、实验室、宿舍和运动场等提出升级要求,以提高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品质。

其次是教师团队建设:计划中要招聘更多的国际化、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以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要鼓励现有的教职工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研究,分享最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专业水平提升:这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3计划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学校将组织举办更多的实践活动、学术报告和论坛,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创新能力。

同时,学校还将积极推进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人才的合作,以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简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简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年(卷),期】2022()16
【摘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教育部共建,直属于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学校前身是1964年4月从华北联合大学分离建校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学校;1949年9月,更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1984年,更名为中国工运学院,并面向全国工会系统和社会开展成人学历教育;2003年,改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2012年,学校开展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2018年,学校开始在香港地区招收研究生。

2021年11月,学校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总页数】1页(PF0003-F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工会教育培训是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动力之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代表团访问俄罗斯劳动与社会关系学院及白俄罗斯劳动与社会关系国际学院综述
2.《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工会工作者身边的老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编辑部2007年发行工作会议纪要
3.劳动关系与劳权理论的拓荒之作《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简介
4.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简介
5.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简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史前溯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史前溯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史前溯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课题组
【期刊名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29)006
【摘要】通过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史发祥初探,即自1937年10月至1949年9月下旬12年间七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划分及史实还原,以说明学校早期办学曾经走过一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校史前溯所及历史,不仅是对学院校史的一种有益补充,而且其不可磨灭的传统、特色、使命和艰苦奋斗的办学精神对学校的后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并激励着学院的后继者们.
【总页数】11页(P1-11)
【作者】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课题组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10004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412.6
【相关文献】
1.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为例 [J], 刘元文;岳玲
2.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机遇与路径探析──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例 [J], 郭铁
3.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趋势——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长刘向兵 [J], 张力玮;郭瑞;郭伟
4.探求新时代的高校劳动教育——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长刘向兵 [J], 郭伟; 郭

5.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机遇与路径探析──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例 [J], 郭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概述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概述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7年度人事派遣岗位招聘公告根据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依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开招聘教职工实施细则(试行)》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人事派遣工作暂行办法》,经学校党委研究同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事派遣岗位工作人员。

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招聘岗位1、招聘岗位:管理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

2、人员性质:人事派遣,正式录用后由北京东方汇佳人力资源咨询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与录用人员签订人事派遣协议,派遣至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作。

二、选拔基本条件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能遵守学校的各项工作规章制度;2、原则上须具有普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国(境)外高校毕业生须取得教育部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历(学位)认证;3、热爱教育事业,工作认真、踏实,吃苦耐劳,责任心强,具有良好沟通能力,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4、身体健康,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三、招聘部门及任职要求(一)科研处智库编辑(研究人员)(1人)1、岗位类别:其他专业技术岗位2、工作职责:负责智库成果的转化、编辑,参与举办学术会议,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

3、任职要求(1)具有研究劳动关系问题的相关学科背景,硕士及以上学历;(2)具有较强的文字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3)具有智库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二)保卫处安全保卫岗(1人)1、岗位类别:管理岗位2、工作职责:从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

3、任职要求:(1)中共党员;(2)政治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具有奉献精神和合作意识,无违法违纪行为和任何不良记录,并胜任值班备勤工作。

(三)团委团委干事(1人)1、岗位类别:管理岗位2、工作职责:负责团委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指导和管理大学生艺术团。

3、任职要求:(1)艺术类专业;(2)热爱高校共青团工作,组织观念和责任心强,具有吃苦耐劳和团队合作精神;(3)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习阶段担任过主要学生干部,具有较强的组织、宣传策划能力和较好艺术功底;(4)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和文字功底,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一本吗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一本吗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本吗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不是⼀本,是⼆本。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会直属的唯⼀⼀所普通本科院校,由中华全国总⼯会与教育部共建。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简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前⾝是1946年4⽉从华北联合⼤学分离建校的晋察冀边区⾏政⼲部学校。

1949年初,学校迁⾄天津,更名为华北职⼯⼲部学校。

1949年9⽉,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华北职⼯⼲部学校更名为中华全国总⼯会⼲部学校,全国总⼯会副主席李⽴三同志兼任第⼀任校长。

经党中央批准并由刘少奇同志亲⾃审定学校校址,1954年8⽉,学校从天津迁⾄北京。

1984年9⽉,中华全国总⼯会⼲部学校正式改建为中国⼯运学院,开始⾯向全国⼯会系统和社会开展成⼈学历教育。

2003年5⽉,中国⼯运学院改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学校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会学院、劳动关系与⼈⼒资源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安全⼯程学院、社会⼯作学院、⽂化传播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应⽤技术学院(⼯匠学院)、体育教学部、外语教学部、⼯会⼲部培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劳模学院、培训中⼼)等15个院(系、部);覆盖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学、⽂学、艺术学等6个学科门类。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王牌专业
国家级特⾊专业建设点:劳动关系、法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北京市特⾊专业建设点:劳动关系、法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排名最新排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排名最新排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排名2018最新排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全国排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所属的普通高等学校。

,为适应新形势下我国劳动关系发展以及我国工会工作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中国工运学院转制升格为普通高等院校,并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学校现有北京及河北涿州两个校区。

目前,学校形成以本科教育为重点,工会干部培训为使命,高等职业教育为补充的办学格局。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1949年公立政法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排名最新排名【原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简介:
在校友会排行榜上,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全国排名是487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全国排名是500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全国排名是499名。

以下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历年在全国排名表,供大家参考:
年份排名院校类型487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财经500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政法499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政法531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政法482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政法538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政法528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政法542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政法
在金平果排行榜上,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全国排名453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全国排名438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全国排名是426名。

以下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历年在全国排名表,供大家参考:
年份排名院校类型45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财经438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财经426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财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历史沿革简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简单介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Chin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45号。

是中央部属高校,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是以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为主,重点培养从事工会工作、劳动法律、劳动关系、经济管理、公共管理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

学院以实施普通本科教育为重点,并积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历史沿革
学院前身是建于1946年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学校。

1949年初迁至天津,更名为华北职工干部学校。

1949年9月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改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1997年学院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评估先进学校"称呼,被北京市教委授予"北京市成人高校示范校"称号。

2003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原中国工运学院改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改制后的中国工运学院正式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设置极其所有专业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设有社会工作系、法学系、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工商管理系、财务管理系、行政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系、经济学系、
汉语言文学系、新闻学系、企业文化系等系,专科设置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数控技术、旅游英语、计算机应用、艺术设计等专业。

本文来自:/beijing/yangb/zgldgxxy.html 由:
整理上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